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4城鎮與鄉村
內容速覽
A高考考情?速覽(三年考情分析)
A知識體系?構建(思維導圖建構)
A基礎知識?清單(4大知識點)
?城鄉空間結構?城鄉區位因素
?城鎮化?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
A關鍵能力?拓展(5個能力點)
能力點一地租曲線圖判讀能力點二合理規劃城市功能分區
能力點三城市功能分區示意圖的判讀能力點四城市中易出現的五種效應
能力點五拓展的答題模板
A素養提升?訓練(模擬+真題)
高考考情?速覽
知識點三年考情具體考點
城鄉空間結構2024全國、2023山東、2023北京、2023城市功能分區的布局、城市土地利用
浙江
城鄉區位因素2023浙江、2023山東城市和鄉村區位因素
城鎮化2024江蘇、2024山東、2024廣西、2023城鎮化進程、城鎮化的意義、城鎮化問題及
山東、2023湖北
措施、地理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2024江蘇、2023河北、2023海南、2023地域文化對城鄉景觀的影響
湖南、2022上海、2022湖南
知識體系?構建
農用地
城鄉土[建設用地
地利用
t未利用地
形成
商業區商業活動繁忙,晝夜人口數量變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房件區建筑質量上,高級居住區與普通居住區分化;位置
主要功能區
~'上,高級居住區與普通居住區背向發展
城市空
工業區向外緣移動,并趨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
間結構
經濟因素對城市功能區的影響
城鄉空城市功能區的影響因素/-----------------------------
-------------------其他因素對城市功能區的影響
間結構
土…口在出,較小的城市多表現為同心圓狀、扇狀和條帶狀,較大的城市多表現
城1rf市仝間結構、為多核心狀、叫格狀等
±ite利用方式較為簡單
/聚落空間形態有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等
\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務功能相對突出
,能夠集約節約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1節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費用,提高這些設施的運行效率
,城鄉發展f化的意義」-------------------------------------------------------------
-----------1促進城鎮與周邊地區和諧發展,減少城鎮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I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為居民營造溫馨的生活氛圍和豐富的文化空間
自然因素
城鄉區位因素
社會經濟因素
城鎮化的意義一般是指鄉村人口向城鎮地區集聚和鄉村地區轉變為城鎮地區的過程
時間進程初期階段、中期階段、后期階段
城鎮化進程的四個階段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世界城鎮化進程
地區差異發達國家城市化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我國的城鎮化城鎮人口快速增長,城鎮數量不斷增加,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
城鎮化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城鎮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對人文地理環境的影響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控制城市中心區的規模
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的主要措施合理規劃,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
生態城市建設
地理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
地域文化和城鄉景觀的內涵
地域文化在城鄉景觀上的體現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
民居特點與氣候特征
民居與自然環境
必備知識?清單
A核心概念
城鎮、鄉村、土地利用、城鄉空間結構、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城市區位、城鎮化、郊區城鎮化、逆
城鎮化、再城鎮化、地域文化、城鄉景觀
L城鄉土地利用
(1)城鎮和鄉村
城鎮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具有人口和產業活動密集、生產
效率和經濟效益比較高、各類建筑聚集、交通運輸和信息交流相對發達的特點
鄉村是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人口分布較為分散的地方
(2)城鄉土地利用
農用地指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
建設用地指建造建筑物、構筑物的土地,包括城鄉住宅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
分類
利設施用地、旅游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
未利用地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
城鎮土地指城鎮中工業、交通、商業、文教、衛生、居住、綠化等建設用地的狀況,反映的
利用是城鎮布局形態和空間功能差異。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城鎮以建設用地為主
利用鄉村土地耕地、園地、林地、草地、水域占有較大比重,居民點及工礦用地相對分散,反映
利用農業生產布局、農村居民點以及相關設施的分布狀況。在土地利用方式上,鄉村以
農用地為主
2.城市空間結構
(1)形成:在城市土地開發利用的過程中,人口和產業在空間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質的功能區,這些功能區
的布局與組合,就形成了城市的空間結構。
⑵主要功能區
功能區形態特征位置
商業活動繁忙,晝夜人
占地面積小,呈點狀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
商業區口數量變化大,建筑物
或條狀分布街角路口
高大稠密
集聚成團狀,占地面建筑質量上,高級居住高級城市外緣,
居住區
積最大,工業化后出區與普通居住區分化;居住區與高坡、文
現分化位置上,高級居住區與化區聯系
普通居住區背向發展內城、工業
普通居區附近,與
住區低地、工業
區相聯系
向外緣移動,并趨向于
工業區集聚成片市區外緣、交通干線兩側
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
城鎮功能分區齊成鎮用地
城鎮功能分區和城鎮用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比如商業用地不等同于商業區,商業用地是指商業活動占用
的土地,而商業區中除了商業活動外,還有其他活動,即用地類型除了商業用地外,還有居住用地、交通
用地等。
(3)城市功能區的影響因素
地商如一;直線斜率最大,距市中心遠近對商業影響最大,
①距市中心的遠近對租
水
平X'直線辭繚「荏軍施和畫曲用布元廟冢
城市功能區的影響3變大而減小
后布,宜線新早盤不:施希吊五金逅'
一一個、一對工電影典裝4)__________
,距市中心距離
(商業'乂居住區)_[TjlkK)_________
經濟
靠近市中心但占地靠近商業區和工業區,::遠離市中心,商業、
因素面積最小,接近最既方便購物,又方便工:住宅活動只愿意支
大消費群體,商業人上下班,而且住宅付:,付很低的租金,而
對城付租能力最高租能力在此段最高:工業支付租金最高
②交通通達度對城市交通通達度越高,土地價格或地租越高。城市不同區位土地的交通通達度
能區功能區的影響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應地存在差異,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區
的影商業區
多條公路穿過,百
響地租交通通達度最
遠離城市交一業
次
高
不高,地租最高區
通線,交通,
市
通達度低,地中交通通達[W
租最低心度較高,.業
地租次高區,
/:[居住區J
以城市中心延伸出來的'
交通線與環線的交會處
其他歷史背景影響城市功城市土地利用隨歷
4歷史因素)
因素能區,如北京的故宮史的變化而變化
-
社
對城政府通過制定政行[社會地位)
影響城市
政
策和城市規劃,會
因[生活方式)
市功功能區的因
合理引導或明確素
其他因素素
能區T宗教或種族)
劃定不同職能區」
的影
響
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區都是商業區嗎?
提示:不一定。商業區往往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區,但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區都是商業區,如北京的中心
地區是行政區。
⑷城市空間結構:
較小的城市多表現為同心圓狀、扇狀和條帶狀,較大的城市多表現為多核心狀、棋盤格狀等。
\集中團塊狀組團狀條帶狀
示意?當
圖
平原地形、市受城市用地限制沿交通線分
影響
中心的吸引或河流阻隔以及布或受地形
因素
作用規劃控制等限制
城市由幾片組成,
各組成部分比城市沿主要
地域每片就近組織各
較集中,連成交通干線或
形態自的生產和生活,
一片地形區布局
各片互不連屬
便于集中設置
比較完善的基
礎設施,各種便于城市擴大城市各部分
主要
設施的利用率規模,利于城接近郊區,
優點
高,方便生活,市的環境保護親近自然
便于管理,節
省投資
用地分散,各片城市交通主
主要易造成城市環要集中于某
聯系不便,市政
缺點境污染一方向,且
建設投資大運距很長
成都市、蘭州市、
舉例重慶市
合肥市延安市
3.鄉村空間結構
(1)鄉村空間結構特點
A土地利用方式較為簡單。
A聚落空間形態有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等。
A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務功能相對突出。
(2)村落的形態比較
形狀自然環境位置
團狀地轉為平原、盆地農業用地一酸分布在村落周圍
沿河道伸展,或避免洪水浸淹而沿高
帶狀地勢高,水源近
地呈條帶狀延伸
環狀地形為山地,水源為池塘、井等繞山環水而建
零散
自然條件差(生產力水平低),田塊小綠洲地區、丘陵和山地緩坡處等
分布
4.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意義
A能夠集約節約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A節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費用,提高這些設施的運行效率。
A促進城鎮與周邊地區和諧發展,減少城鎮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A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為居民營造溫馨的生活氛圍和豐富的文化空間。
11
主導因素優勢條件舉例
河流供水和水運我國南方多沿河設城
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我國大城市多分布在地勢第
農耕和交通聯系三級階梯上
地形
山區的河谷和開闊低地自然條件優汾河谷地和渭河平原的城市
自然
越分布
因素
世界大城市多位于中低緯度
氣候適宜的溫度,適中的降水
的沿海地區
自然
礦產資源豐富英國伯明翰、美國匹茲堡等
資源
古代的揚州,現在的鄭州、株
交通沿鐵路干線、高速公路等,交通便捷
洲等
以政治職能為主,如華盛頓、
社會經政治地區的政治中心
堪培拉等
濟因素
軍事軍隊物資需求帶動商業等產業發展大連、葫蘆島等
宗教地區的宗教中心耶路撒冷、拉薩等
文化教育、文學、藝術等吸引人口遷入蘇州、維也納
1.城鎮化的意義
4nai>4s-
慨宓一般是指鄉村人口向城鎮地區集聚和包地區轉變為城鎮地區的過程
主要標志城鎮人口增加、城鎮人口占區域總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鎮建設用地規模擴大。衡量城鎮化水平
的最重要指標是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
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有助于推動區域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改善產業結構;城鎮基礎設施、公
共服務設施和住宅建設等會拉動內需,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
意義及表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可提高土地、水等資源的利用效率
現
改善城鄉居住環境便于人們對污染物進行集中處理,提升環境質量;改善城鄉居住環境
增強區域社會和諧為城鄉居民提供優質服務;使城鄉居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漸趨同
經濟發展是城鎮化的主要動力。一般來說,經濟越發達,城鎮化水平越高,反之就越低
與經濟發
城鎮發展與工業化進程的關系尤為密切。工業化與城鎮化相互促進,相互影響
展的關系
城鎮的興起又與第三產業的發展密切相關。經濟繁榮的城鎮,服務業相對發達
城鎮人口比重大六成鎮人口數量多
城鎮人口比重是指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計算公式:城鎮人口比重=城鎮人口數/總人口數。城鎮人口
比重是一■個相對數值,城鎮人口數量多的國家或地區,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一■定大。例如,與日本
相比,中國城鎮人口數量多,而日本城鎮人口比重大。
2.世界城鎮化進程
(1)時間進程
城鎮人口比例/%
發展階段城鎮化水平主要特點問題發展新趨勢
區域經濟中第一產業
處于城鎮化低水平發展水平緩慢
A:初期階段低于30%所占比例較大。城鎮化
時期提高
水平較低,發展較慢
出現勞動力過剩、交加速發展,出
人口和產業向城鎮集
B:中期階段30%?70%通擁擠、住房緊張、現郊區城鎮化
中,城鎮快速發展
環境惡化等問題現象
城鎮化水平比較高,城增速趨緩,出
中心城區再現衰落
C后期階段超過70%鎮人口比例的增長趨現逆城鎮化現
跡象
緩甚至停滯象
城鎮化水平與城鎮化速度
城鎮化水平主要通過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來反映,比重越大,表明城鎮化水平越高。城鎮化速度表示
某一時間段城鎮化水平變化的快慢,目前發達國家城鎮化水平高,城鎮化速度慢;而發展中國家雖然城鎮
化速度快,但城鎮化水平仍然低于發達國家。
(2)城鎮化進程的四個階段一城鎮化、郊區城鎮化、逆城鎮化及再城鎮化
X城鎮化郊區城鎮化逆城鎮化再城鎮化
人口、產業由市區遷
人口由鄉村轉向城往郊區及郊區農業人口繼續遷往中小
表
鎮,鄉村地域轉變為人口轉化為非農業城鎮和鄉村,大城市人口遷回市區
現
城鎮地域人口,市中心衰落,人口出現負增長
城鎮總人口增加
生產力的發展,尤其城鎮人口為追求更
開發市中心衰落區,
是工業革命促使人好的生活環境,中小
成市區人口激增,地價調整產業結構,積極
口和產業向城鎮集城鎮和鄉村基礎設
因上漲,交通擁擠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中,城鎮數量和規模施更加完善,環境優
和第三產業
逐漸擴大美
圖
解躲)窗
都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進幺我的表現;它們之間是一個持續發展的動態
聯
過程,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郊區城!!W化,隨后出現逆城鎮化,最后為保持城市
系
的可持續發展,又出現再城鎮化
(3)地區差異
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
起步早晚早晚
時間原因工業化早國家獨立較晚,工業化晚
目前快慢趨緩(甚至停滯)快
速度原因城鎮化已發展到相對成熟階段民族經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
城鎮人大小大較小
口比重原因起步早,城鎮化水平高起步晚,城鎮化水平一般較低
所處階段后期階段初期階段或中期階段
城鎮化表現逆城鎮化現象城市發展不合理
表現及原因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鄉城市經濟畸形發展,人口增長
原因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完善快,農村勞動力過剩
(4)我國的城鎮化
狀況城鎮人口快速增長,城鎮數量不斷增加,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
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長空間,拉動了生產與消費,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區域對
意義
外開放程度,提升了經濟社會發展質量
3.城鎮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⑴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A不利影響
A有利影響:平整土地、修建水利工程、綠化環境,如鋪透水磚、建設雨水花園、增加綠地,可以降低人
類活動對環境的壓力,改善環境。
解決城鎮內澇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提示:①整治河道:如采取挖、擴、分等綜合措施整治河道。②改造地下管網:如適當擴大管徑,解決雨、
污分流問題。③增加排澇設施:如建排澇擋潮閘、排澇泵站。④增強調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等。⑤增強
滲透能力:如鋪設透水路面、下凹式綠地等。
⑵對人文地理環境的影響
A不利影響
不利影響表現形式
人口問題城鎮人口大量增加,就業壓力加大,失業人數上升,導致部分低收入者
陷入貧困
居住環境差;住宅質量低劣、設備缺少、住房破損;房價昂貴、空房率
住房問題
上升;出現貧民窟
交通擁堵,特別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頻發;公共交通發展緩慢;
交通問題
停車位緊張
城市社會就業困難、失業現象嚴重;貧困問題,特別是失業者、技術過時者和缺
問題乏充分教育的群體增加;人口老齡化;內城經濟衰退
A有利影響
帶動農村發展,改善地區產業結構
產業HI
結構」提高工業生產效率,使城鎮化獲得
持續發展的動力
_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大量吸引農村
就業剩余人口就業
1結構廠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
人
文業逐漸轉移
環
境城市是主要的科技創新基地和信
-[息交流中心
科技
「水平
1L城鎮化能提高區域的整體科技水平,
促進區域發展
城市文化向鄉村擴散,影響鄉村的
文化生產、生活方式
交流「
提高鄉村開放程度,促進城鄉交流,
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4.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的主要措施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控建立與城市經濟相適應的城市發展機制;向郊區分散人口和工業,建設衛星
制城市中心區的規模城
合理規劃,改善城市交通和對城市進行功能分區,妥善安排各種用地的相對位置;對工業企業合理布局,
居住條件適當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條件
①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筑和綠色交通,減少城市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
生態城市建設
②使城市景觀盡可能與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良性循環
5.地理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
借助地理信息系統對各類空間信息的儲存、分析和處理功能,結合全球
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導航功能,可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建信
息平臺,提供便利
在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中的應地理信息系統依托其強大的數據管理、圖層分析、制圖等功能,為政府、
用企業等提供全方位的應用服務
1.地域文化和城鄉景觀的內涵
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環境中成長起來、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
概念
是一定地域內自然和人文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地域文化
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歷史遺存、文化形態、社會習俗、生產生活方式等
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但在一定階段內又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是人們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結果,其外部形態和組合類型與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密切相關,
城鄉景觀
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內涵、價值觀、審美觀
二者關系地域文化對城鄉建設具有深刻影響,而城鄉建設反過來又影響并提升了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在城鄉景觀上的體現
影響方面表現
民居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建筑材料的選用也具有鮮明的地
民居特色
域性,必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我國古代城市建設體現了皇權至上的思想,在功能分區上反映出
中國
嚴格的等級制度。都城以宮殿為中心并確定中軸線
城市多圍繞教堂、市政廳、城市廣場布局,中心與四周的建筑物高度
歐洲
格局差別小,高層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圍
城市中心多圍繞摩天大樓布局,外圍建筑高度逐漸下降,并逐漸
美國
形成連綿的城市帶
建筑中國磚墻木梁架結構、斗拱飛檐、雕梁畫棟
風格西方柱廊、尖塔、噴泉、雕塑
3.民居特點與氣候特征
民居要素氣候要素反映的氣候特征
寒冷的地方,民居的墻體厚度大;溫暖的地方,民
墻體厚度冷暖、晝夜溫差
居的墻體厚度小;晝夜溫差大的地方,墻體厚度大
降雨(雪)量大的地方,屋頂坡度大,有利于排水(積
屋頂坡度、
降水量雪滑落);降水稀少的地方,民居屋頂坡度較小,多
房檐寬度
為平頂。房檐越寬,越利于遮擋風雨,因此我國北
方地區的房檐寬度一般小于南方地區
北方地區冬季寒冷,民居的窗戶較小,且北窗較南
窗戶大小風力、風向窗小;南方夏季濕熱,民居窗戶較大,以利于通風;
風沙大的地方,民居窗戶很小
北方地區的民居多坐北朝南,而南方地區則表現不
明顯。原因:北方冬季寒冷,為了獲取更多的陽光,
房屋朝向光照、熱量
民居多坐北朝南;南方夏季炎熱,對日照沒有較高
的要求,所以民居朝向一般更為自由
以磚土建造的磚墻結構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地
區,一般來說氣候相對干旱,降水偏少;以木結構
為主的民居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氣候濕熱;江南
民居的用材氣候的干濕地區的民居主要是內部主體為木結構、外包砌墻體
的磚木混合結構;新疆地區民居多以黏土制作的土
坯墻、土塊墻為主要材質,說明當地氣候干旱、降
水少
4.民居與自然環境
傳統民居民居特點環境特點
冬季寒冷,夏季高溫,降水較
黃土高原窯洞冬暖夏涼,節省建筑材料
少,黃土直立性強
我國北方民居屋頂較平,門窗少且小,墻較厚冬季寒冷,降水較少,多大風
氣候干燥,多風沙,太陽輻射
新疆平頂屋屋頂平,墻厚窗小
強
冬季寒冷,草地廣闊,居民以
蒙古包便于拆卸、架設和搬運
游牧生活為主
江南民居屋頂傾斜,門窗多且大,墻較薄氣候濕熱,降水量大
上下兩層,底層架空,多不用墻
云南傣族竹樓濕熱,爬行動物、蟲類多
壁,四無遮攔
青藏高原碉樓平頂,門窗少,墻厚氣候高寒、光照強
屋頂傾斜,門窗多且大,多木樁
東南亞民居支撐,且密集排列(類似于我國的濕熱、河流密布、多沼澤
吊腳樓)
圓頂,外壁無角度,為牢固的球
因紐特人冰屋終年寒冷
狀結構
關鍵能力?拓展
fil能力點一地租曲線圖的判讀
1.坐標圖的判讀
②看趨勢,明確變化
①看
坐標
明確
變量
看清麗巫標而否反;二般硒標裝施布未乖廠
-I橫坐標表示與市中心的距離
:施而茯建花;誕逅木跖豆捻礪木施:工函不
i地租波動下降,說明距離市中心越遠,地租越低,但
1距離并不是影響地租的唯一因素,還可能受其他因
[素影響
;反囪市蓄;希市值施葩永節薪;王羹法而函素顯一
-i地理位置;次級的波峰可能是交通相對便利導致地
;租水平稍高
2.立體圖的判讀
地租最高峰
①看高峰
城2
;地租區,確定
②看次高:次高峰
位置
峰區,注意
要素關系、
公
路
干
城市邊緣線
3.等值線圖的判讀
國f能力點二合理短劃城市功能分區
城市功能區布局的原則:①各功能區應力求完整連片,提高用地的經濟效益,并充分滿足環保、衛生
防疫、防火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②不同功能區之間應有便捷的交通聯系,同時又要避免相互干擾;③功
能區的空間組合還應考慮城市景觀和形象的需要。
L工業區
化i:r—?—煉油廠
印染
造
紙
電
鑲
皮
釀造廠污染空弓染水源革
火電廠一I
鋼鐵廠,
污水排放口遠
固體廢棄物
I:廠設置在居民高水源地及河
區常年盛行風向流上游
的下風地帶或垂
在盛行風向的郊
2.居住區
一般居住區要建在城市盛行風的上風向、河流的上游;工業區與居住區之間要有衛生防護帶,既可對
居住區起到防護作用,又可增加綠地面積,美化城市環境。
3.商業區
原則布局要求
人口指向集中于人口密集區,市中心會形成中心商務區
交通指向布局于人流集中區,如火車站、汽車站、碼頭等
配套服務功能指向商業服務功能在旅游地、學校、政府機關、大型企業附近相對齊全
4.功能區分布是否合理的評價思路
判斷功能區的布局是否合理,主要從工業區和居住區的布局,如通過距城市中心的遠近、常年的風向、
河流流向等來判斷。
A根據材料信息、圖中的經緯度位置及相關的地理事物、圖中的指向標等判斷風向。
A根據圖中等高線、河流的粗細變化等判斷河流的流向。
A注意高級居住區一般和風景區、文教區相連;高新技術產業區應接近高等院校,建在環境優美、交
通便利的地方。
5.常見功能區的布局原則
一般布局原則具體要求與污染舉例
布局在遠離居民區的下風地帶或與
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盡可能接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與管理指南(2024年)解讀 2
- 圖木舒克職業技術學院《中級俄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二中2025屆下學期高三物理試題第一次模擬考試試卷含解析
- 遼寧省四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診斷性考試英語試題試卷含解析
- 南昌應用技術師范學院《專題口譯》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京市示范名校2025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含解析
- 2025年廣西安全員B證考試試題題庫
-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測量學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模式識別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甘肅金昌市絲路眾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護理查房
- 嚴防管制刀具 對自己和他人負責-校園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課件
- 09J202-1 坡屋面建筑構造(一)-1
- 小學生運動會安全教育課件
- 扁平足的癥狀與矯正方法
- 青春健康知識100題
- 員工考勤培訓課件
- 危機處理與應急管理
- 國開電大操作系統-Linux系統使用-實驗報告
- 黑臭水體監測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3年高考生物全國通用易錯題13致死類的遺傳題(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