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單元測試A卷 基礎訓練 (含答案)-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江西專版)_第1頁
第六單元 單元測試A卷 基礎訓練 (含答案)-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江西專版)_第2頁
第六單元 單元測試A卷 基礎訓練 (含答案)-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江西專版)_第3頁
第六單元 單元測試A卷 基礎訓練 (含答案)-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江西專版)_第4頁
第六單元 單元測試A卷 基礎訓練 (含答案)-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江西專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單元測試A卷基礎訓練)

【滿分120分,時間120分鐘】

一、語言文字及應用(15分)

1.下列詞語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掛胃(juan)翩翩(pian)風怒號(hdo)

B.塘坳(do)幽咽(ydn)口稱敕(chi)

C.兩鬢(bin)突兀(wu)輾冰轍(nian)

D.布衾(jin)老嫗(y€i)鄴城戍(shfi)

2.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八月/秋高/風怒號B.老翁/逾墻走

C.滿面/塵灰/煙火色D.黃衣/使者白衫兒

3.下列加粗的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3分)

A.一食或盡粟一石B.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策之不以其道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4.下列對《大道之行也》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中“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

B.“天下為公”是儒家大同社會理想的核心,要求所有社會成員都要有公心,多做好

事。

C.本文描繪了一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太平盛世,是當時社會現實的真實反映。

D.對偶句“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韻美。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雖有至道/日中不至B.故曰:教學相長也/溫故而知新

C.教學相長也/雞犬相聞D.然后能自反也/有朋自遠方來

二、默寫題(3分)

6.請用詩文原句填空。(8分)

(1)《石壕吏》中官吏的殘暴與老婦的悲苦形成鮮明對比的詩句是:

!!”

(2)心憂天下,情系蒼生。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用“

”表達了他的崇高理想和濟世情懷。

(3)白居易的《賣炭翁》里表現賣炭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4)古詩詞尤其注意色彩的恰當運用。杜甫的“,”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用“墨色”和“昏黑”渲染出暗淡愁慘的氛圍,烘托出詩人孤苦

悲涼的心境;白居易的“,”(《賣炭翁》)用“白”和

“黑”兩種鮮明的色彩表現賣炭翁生活的艱辛。

三、閱讀題(38分)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14分)

北冥有魚

北冥有魚,其名為鰥。鰥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

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持扶搖而上者九

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

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7.解釋下列加粗的詞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北冥有魚冥:_____________

(2)志怪者也志:

(3)去以六月息者也去:_____________

(4)天之蒼蒼蒼蒼:___________

8.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6分)

(1)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9.《莊子》中多用比喻,給后代留下了許多成語,如比喻仕途得意,可用出自本文的成

語“";比喻前程遠大,可用出自本文的成語“"。(3

分)

10.莊子的文章意境開闊,想象奇特,莊子能夠運用大量幻想的、傳說的和現實的事例來

闡明自己的觀點,使文章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請談談你對本文運用的想象手法的理解。(3

分)

(二)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問題。(13分)

【甲】桃花源記(節選)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

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

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

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髻,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

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

【乙】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

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

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

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1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粗詞語的含義。(2分)

①阡陌交通____________

②故人不獨親其親

1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①復前行,欲窮其林。

②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13.【乙】文中與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

子是(2分)

14.【甲】文所描寫的世外桃源和【乙】文所反映的社會風貌有相似之處,請結合文章內

容加以分析。(3分)

(二)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問題。(11分)

15.

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

手,駢死于槽物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

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下列句中加粗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故雖有名馬山不在高,有仙則名B.一食或盡粟一石食之不能

盡其材

C.策之不以其道不得志,獨行其道D.執策而臨之把酒臨風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3)下列對文章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首句“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點出了千里馬與伯樂之間的關系,說明了伯

樂對千里馬的重要性。

B.千里馬“才美不外見”的根本原因是它先天就“力不足”,所以只能“駢死于槽物之

間”。

C.“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個“鳴”字寫盡了千里馬的無奈和悲憤,充分表現了它對

“食馬者”的鄙視與反抗。

D.本文以“說”這種體裁記敘了千里馬日行千里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千里馬的同情。

(4)選文和鏈接材料都圍繞人才問題發表了看法,請說出兩文作者的看法有何異同。

(5分)

[鏈接材料]

辛未閏四月即事(節選)

張九成①

如聞失一士②,每食不下咽。

人才何其鮮③,求一于百千。

豈獨今世歟,自古皆已然。

[注]①張九成:南宋人,曾任禮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等官職。②士:人才。③鮮:讀作

xiano

四、名著閱讀(9分)

閱讀下面名著選段,完成問題。

保爾把馬鞍移近火堆,坐了上去,然后把那本厚厚的小開本書打開,放在膝蓋上。

“同志們,這本書叫《牛虻》,是我從營部政委那里借來的。這本書使我深受感動。要

是你們靜靜地坐著聽,我這就開始讀。”

“快讀吧,保爾!有什么好說的!誰也不會打攪到你的。”

保爾讀完了最后幾頁,把書放在膝蓋上,若有所思地凝視著篝火。

好幾分鐘沒有人說一句話,所有的人都被牛虻的死深深感動。

普澤列夫斯基抽著自卷的煙,等著聽大伙兒的議論。

“這個故事太悲壯了,”謝列達打破了周圍的沉寂,“這就是說,世界上真有那樣的

人。本來這個人是難以忍受那種磨難的,但當他獲得了某種思想的時候,他就能戰勝一

切!”

他說這番話的時候情緒非常激動,這本書給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16.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對的打“J”,錯的打“X”)(3分)

①文段選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名著寫人物以敘事和描寫為主,同時穿插內心

獨白、格言警句等,從而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②文中的普澤列夫斯基是一位堅定的革命者,他給予保爾以關心和教育,是保爾的人生

導師和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

17.理解填空。(3分)

文段中,謝列達被牛虻的精神所感動。

18.青少年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書籍閱讀?請根據文段內容,或聯系名著中人物保爾的閱讀

體驗談談你的看法。(3分)

五、作文(50分)

19.作文。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驀然回首,你會發現內心中許多美好的記憶不會隨歲月流逝。回

憶往事,我們會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一一爛漫的童年,快樂留在心里;無私的母愛,溫馨留在

心里;奮斗的艱辛,堅強留在心里;意外的發現,感動留在心里……

請以“______留在心里”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寫一篇文章。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600

字。③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跡工整,書寫優美,卷面整潔。

答案以及解析

L答案:c

解析:A.“號”在此處應讀hdo。B.“咽”在此處應讀y。。D.“衾”應讀qin。

2.答案:D

解析:“黃衣使者”,指太監。“白衫兒”,指太監手下的爪牙。所以正確劃分應為

“黃衣使者/白衫兒”。

3.答案:D

解析:D.“鳴”,動詞,鳴叫。A.“盡”,形容詞作動詞,吃盡。B.“千里”,數量詞

作動詞,日行千里。C.“策”,名詞作動詞,用馬鞭驅趕。

4.答案:A

解析:B.儒家大同社會理想的核心是“天下為公”,即天下是公共的,選項中所提到的

“要求所有社會成員都要有公心,多做好事”表述錯誤。C.《大道之行也》描繪了一個太平

盛世,而當時處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戰亂年代,所以選項中的“是當時社會現實的真實反映”

表述錯誤。D.“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排比句,不是對偶句。

5.答案:C

解析:C.互相。A.最好的/到。B.所以/舊的知識。D.自我/從。

6.答案:(1)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3)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4)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7.答案:(1)同“溟”,海;(2)記載;(3)離開;(4)湛藍

8.答案:(1)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果。

(2)大鵬從天空往下看,也不過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樣罷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句重點詞:野馬,山野中的霧氣,奔

騰如野馬。(2)句重點詞:其,代大鵬;是,這樣。

9.答案:扶搖而上;鵬程萬里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意寫成語的能力。由“比喻仕途得意”可判斷是“扶搖而上”,

由“比喻前程遠大”可判斷是“鵬程萬里”。注意不要寫錯別字。

10.答案:①在想象中夸張。如對鰥、鵬形象的描寫,“鰥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鵬

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顯現出其浩大的聲勢和廣闊的意境。

②在想象中進行對比。作者用霧氣、塵埃等“小”的形象,和鰥、鵬對比,以大小對立來闡

述萬物皆有所恃的道理。③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逍遙”,并將這種想

象具體化,實則蘊含了自己對理想的強烈追求。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文章表現手法的能力。本文中描寫鰥、鵬的變化和大鵬展翅而飛的

情景都運用了想象的手法。運用想象的手法,可以使表達更生動,更豐富。

11.答案:①交錯相通;②親近

解析:①句意:田間小路四通八達交錯相通。交通,交錯相通。②句意:所以人不只是

敬愛自己的父母。親,意動用法,以……為親,親近。

12.答案:①繼續往前走,想走到這林子的盡頭。

②選拔推舉品德高尚而有才干的人,講究誠信、營造和睦氣氛。

解析:①重點詞有:前,名詞活用為狀語,向前;欲,想要。句意:繼續往前走,想走

到這林子的盡頭。②重點詞有:與,同“舉”,選舉,推舉修,培養。句意:選拔推舉品德

高尚而有才干的人,講究誠信、營造和睦氣氛。

13.答案: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容

的基礎上,根據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容,找出相關的語句,解答即可。“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

親緣關系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孩。這與

大同之世“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14.答案:“黃發垂髯,并怡然自樂”寫出了老人孩子都受到關愛,生活很快樂幸福,與

大同社會的“老有所終,幼有所養,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有相似之處;“其

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寫出了男女各司其職,與大同社會的“男有分,女有

歸”有相似之處。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的把握。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

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容,找出相關的語句,解答即可。從“黃發垂髻,并怡然自

樂”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為受到全社會的關愛,生活極其幸福,這就是“大

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或“不獨親其

親,不獨子其子”);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

和女人各司其職,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男有分,女有歸”。

15.答案:(1)D

(2)①想要與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的不識得千里馬啊!

(3)A

(4)相同點:愛惜人才(或:重視人才)。

不同點:韓愈認為人才多,但識才者少,呼吁要善于識別人才;張九成認為人才難得。

解析:(1)D項中的兩個“臨”都是“面對”的意思。A.名貴/出名,有名。B.吃/同

“飼”,喂。C.方法/道路。

(2)本題考查文言文語句翻譯。遵循“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還要注意句式和

關鍵詞語的翻譯。①句中的關鍵詞語:且,猶,尚且;等,等同,一樣;安,怎么。②句中

的關鍵詞語:第一個“其”,表示加強詰問語氣;第二個“其”,其實;知,識得。

(3)B.千里馬“才美不外見”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C.沒有鄙視

和反抗。D.不是在記敘故事。

(4)本題考查概括作者觀點態度的能力。《馬說》通過寫千里馬的不幸遭遇批判統治者

不能識別、任用人才,甚至摧殘人才的社會現狀,表達了期待統治者重視人才的觀點。張九

成《辛未閏四月即事》(節選)中“如聞失一士,每食不下咽”表現了重視人才的態度,這

一點與韓愈相同;“人才何其鮮,求一于百千”,則認為人才稀少,這一點與韓愈“千里馬

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觀點是不同的。

16.答案:①J;②X

解析:第②題中,應將“普澤列夫斯基”改為“朱赫來”。

17.答案:不畏磨難、敢于犧牲

18.答案:示例一:從保爾的人生成長軌跡和文段中眾人的表現、話語來看,應該選擇有

助于青少年從中獲取某種精神力量、形成正確人生觀的書籍。

示例二:從保爾閱讀《朱澤培?加里波第》和《牛虻》的體驗來看,應該選擇有積極的

人生追求、能激勵人正確進取的書籍。

19.答案:例文:

童年的記憶留在心里

小時候,爸媽把我寄養在外公家。那是一個淳樸的小鄉村,山清水秀,到處都長著竹

子,風一吹起來便會沙沙地響。

村頭有一個大祠堂,每到重大的節日,祠堂前就會做三天的戲,全村的人都會聚在古老

的祠堂里看戲。祠堂門口的老樹下擺著各式各樣的小攤子,賣葵花籽的、賣胡蘿卜的……沙

沙的炒貨聲和迷人的香味勾得我們涎水直流。小孩子們都忍不住拉著大人到小攤邊上,喊著

要買,大人們是不會忍心拒絕的,總是欣然地買上個幾角錢。我外公也不例外。捧著零食的

我們美滋滋地跑回自家的木凳上,一邊和鄰座的孩子打鬧,一邊有一搭無一搭地看戲。戲子

們穿著漂亮的古裝戲服,演繹著才子佳人的愛情,臺下的人也跟著長吁短嘆,整個村莊仿佛

融化在這熱鬧而充滿溫情的節日氣氛里。

外公外婆也會跟著戲子們吟唱,我則在一旁打拍子。戲子們在臺上走步,這陳舊的臺子

便會發出沉悶的咚咚聲。每次深夜戲結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