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題二物質的性質與應用
專題10常見的鹽
01模擬基礎練
【題型一】常見的鹽
【題型二】復分解反應
【題型三】化肥
02重難創新練
03真題實戰練
模擬基礎練?
題型一常見的鹽
1?【新考向】(2024?安徽池州?三模)“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這是宋代詩人方巖對靈璧石發
出的由衷贊嘆。靈璧石產自于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礦石中含較多碳酸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碳酸鈣可用作補鈣劑
B.碳酸鈣高溫分解可得到CaO和CO?
C.碳酸鈣能溶于水并放出熱量
D.碳酸鈣可與鹽酸發生復分解反應
【答案】C
【詳解】A、碳酸鈣中含有鈣元素,能與胃液中的鹽酸反應生成易被人體吸收的氯化鈣,因此碳酸鈣可用作
補鈣劑,故選項說法正確;
B、碳酸鈣高溫分解可得到CaO和CO2,故選項說法正確;
C、碳酸鈣難溶于水,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D、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碳酸不穩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符合“兩種
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特點,屬于復分解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新情境】(2024?廣東佛山?二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都是常見的鹽,在生活生產中均有廣泛用途。某品牌
蘇打水的標簽部分內容如圖,完成下面小題。
品名:無氣蘇打水飲料
配料:水、碳酸氫鈉、氯化鉀、安賽蜜、三氯蔗糖、食用香精..
pH:7.8+0.4
生產日期:見瓶底
保質期:12個月*
2.有關該瓶“蘇打水”,說法不正確的是
A.“蘇打水”呈弱堿性B.“配料”碳酸氫鈉俗稱“蘇打”
C.氯化鉀在飲料中以K+、C7-存在D.“蘇打水”瓶屬于可回收垃圾
3.有關Na2c。3和NaHCOs說法不正確的是
A.Na2cO3廣泛用于玻璃、洗滌劑等B.NaHCOs用于焙制糕點、治療胃酸過多
C.加入足量稀鹽酸能區分Na2cO3和NaHCOsD.侯德榜為制備Na2cO3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答案】2.B3.C
【解析】2.A、“蘇打水”中含有碳酸氫鈉,碳酸氫鈉溶液顯弱堿性,故“蘇打水”呈弱堿性,選項正確;
B、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碳酸鈉俗稱“蘇打”,選項錯誤;
C、氯化鉀是由鉀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所以氯化鉀在飲料中以K+和C1-存在,選項正確;
D、由表中圖標可知,“蘇打水”瓶屬于可回收垃圾,選項正確;
3.A、碳酸鈉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等,選項正確;
B、NaHCCh可用于于焙制糕點,還能治療胃酸過多,選項正確;
C、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都能與鹽酸反應產生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加入鹽酸產生現象相同,無法鑒
別,選項錯誤;
D、侯德榜發明了聯合制減法,為制備Na2c。3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選項正確;
故選C。
4.【新考法】(2024?山東荷澤?二模)低鈉鹽是用氯化鈉和氯化鉀等為原料經科學合理配比加工而成的食鹽。
它不但能降低鈉鹽攝入過量的問題,還可以幫助膳食中的鈉、鉀元素達到更好的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日常生活中選擇食用低鈉鹽能實現減鈉補鉀,可以大量食用
B.低鈉鹽中的鈉指的是鈉元素
C.若該鹽含氯化鈉70%,則攝入6g低鈉鹽,補充的鈉元素質量為6gx70%=4.2g
D.氯化鉀可以替代氯化鈉使用
【答案】B
【詳解】A、日常生活中每人每天約需3~5g食鹽,不可以大量使用低鈉鹽,說法錯誤;
B、低鈉鹽中的鈉指的是鈉元素,說法正確;
C、若該鹽含氯化鈉70%,則攝入6g低鈉鹽,補充的鈉元素的質量=6gX70%X———X100%?1,65g,
JJ?JI4J
說法錯誤;
D、鈉離子對維持細胞內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進細胞內外物質交換起到重要作用,氯化鉀不能替代氯化鈉
使用,說法錯誤;
故選:Bo
題型二復分解反應
5?【新考向】(2024?貴州黔東南?一模)下列離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Ba2+、Na+、OH\SO;-B.Ba2+.NO-,Cl\Mg2+
C.K+、Na+、HCO-,NH:D.CO;、Ca2+>Na+、Cr
【答案】B
【分析】pH=3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氫離子。
【詳解】A、鋼離子能與硫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硫酸鋼沉淀,氫離子能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
存,不符合題意;
B、領離子、硝酸根離子、氯離子、鎂離子、氫離子不能結合生成沉淀、氣體或水,可以大量共存,符合題
忌;
C、氫離子能與碳酸氫根離子結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題意;
D、鈣離子能與碳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碳酸鈣,氫離子能與碳酸根離子結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
不符合題意。
故選B。
6.(2024?廣東湛江?模擬預測)下列各組物質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無色、透明的是
A.Na2co3、CaCb、KNO3B.NaOH、K2co3、NaCl
C.HCLNa2so4、NaHCO3D.CaCl2>KNO3、FeCl3
【答案】B
【詳解】A、Na2co3、CaCb會發生反應,生成白色沉淀CaCCh,錯誤;
B、各物質的離子不會發生反應,可以大量共存,且溶液無色、透明,正確;
C、HC1和NaHCCh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不能大量共存,錯誤;
D、CaCb、KNO3、FeCb能大量共存,但FeCb溶液為黃色,錯誤。
故選B。
7.(2023?江蘇鎮江?中考真題)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目
物質主要實驗操作
項的
鑒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觀察現象
AH2>CH4
別
NaOH溶液中混有除
B加入適量的CaCb溶液,振蕩、靜置、過濾
Na2c。3雜
Na2c03溶液中是否含有檢
C取樣,滴加BaCb溶液,觀察現象
驗
Na2SO4
KNO3和Ba(N03)2的分先加入過量的K2c。3溶液,攪拌、靜置、過濾、洗滌,再分別向濾
D
混合溶液離液、濾渣中加入適量的稀硝酸,攪拌
A.AB.BC.CD.D
【答案】D
【詳解】A、H2,CH4燃燒均能生成水,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燒杯內壁均會出現水霧,現
象相同,不能鑒別,不符合題意;
B、加入適量的CaCb溶液,振蕩,Na2c。3能與適量的CaCb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能除去雜
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氯化鈉,不符合題意;
C、碳酸鈉、硫酸鈉溶液均能與BaCb溶液反應,分別生成碳酸領白色沉淀、硫酸領白色沉淀,不能用氯化
/溶液檢驗Na2c。3溶液中是否含有Na2so4,不符合題意:
D、先加入過量的K2cCh溶液,碳酸鉀和硝酸鋼反應生成碳酸鋼沉淀和硝酸鉀,攪拌、靜置、過濾、洗滌,
再分別向濾液、濾渣中加入適量的稀硝酸,攪拌,濾液中過量的碳酸鉀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鉀、水和二氧
化碳,濾渣中的碳酸鋼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鋼、水和二氧化碳,能進行分離,符合題意。
故選D。
8?【新考向】(2024?江蘇宿遷?二模)復分解反應的實質是離子之間通過生成水、沉淀或氣體發生反應。如
圖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質是H++OH=HQ,則圖中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反應,實際參加反
應的離子是
A.Ag+、C1-B.Ag+、NO;C.Na+、Cl-D.Na+、NO;
【答案】A
【詳解】酸和堿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的實質是溶液中的某些離子結合生成沉淀、氣體、水,
由圖可知,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的實質是氯離子和銀離子結合生成氯化銀沉淀。故選A。
9.(2023?江蘇無錫?中考真題)某固體粉末可能由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鈉和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幾種組
成,進行如下實驗:①取少量固體加入足量的水,攪拌,有白色沉淀;②過濾,向濾液中加入鹽酸,有氣
泡產生。下列對固體粉末成分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A.一定有碳酸鈣B.一定有氫氧化鈉C.一定有碳酸鈉D.一定有氫氧化鈣
【答案】C
【詳解】由于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會生成碳酸鈣沉淀,則根據實驗①取少量固體加入足量的水,攪拌,
有白色沉淀,該白色沉淀可能是固體粉末中原有的碳酸鈣,也可能是固體粉末中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
成的碳酸鈣,也可能兩者皆有;又由于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則根據實驗②過濾,向濾
液中加入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固體粉末中一定有碳酸鈉,故選C。
10.(2024?廣西南寧?一模)在學習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后,同學們利用己學知識,對稀硫酸與下表中四
種化合物的溶液之間能否發生反應作出判斷。
進行實驗驗證:
實驗①實驗②實驗③實驗④
物質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碳酸鉀溶液硝酸鋼溶液
能否反應能不能能能
實驗現象無明顯現象
無明顯現象產生氣泡—
(1)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實驗①中反應能發生的依據是有一生成。
(2)實驗③中不發生變化的離子是—(填離子符號)。
(3)實驗④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o
(4)向裝有稀硫酸的試管中先滴加少量酚酰溶液,然后滴入1-2滴氫氧化鈉溶液,若觀察到的現象,說
明實驗①的反應確實發生。
(5)為證明稀硫酸和氯化鈉溶液不發生反應,取實驗②中混合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硝酸鋼—(將方
案補充完整,要求寫出具體的方法、現象和結論)。
【答案】⑴水
⑵K+和SO;
(3)產生白色沉淀
(4)溶液仍為無色
(5)產生白色沉淀,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證明反應沒有發生
【詳解】(1)稀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實驗①中反應能發生
的依據是有水生成,故填:水;
(2)碳酸鉀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鉀、水和二氧化碳,則該反應中不發生變化的離子是鉀離子和硫酸根離子,
故填:K+和SO:;
(3)稀硫酸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和硝酸,可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故填:產生白色沉淀;
(4)酚醐遇酸不變色,遇堿變紅。則向裝有稀硫酸的試管中先滴加少量酚獻溶液,無明顯現象,然后滴入
1-2滴氫氧化鈉溶液,若觀察到溶液仍為無色,說明滴入的氫氧化鈉消失了,進而說明實驗①的反應確實發
生,故填:溶液仍為無色;
(5)為證明稀硫酸和氯化鈉溶液不發生反應,取實驗②中混合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硝酸鐵,產生
白色沉淀(硝酸鋼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和硝酸鈉,說明含有硫酸根離子),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
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氯化鈉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硝酸鈉,說明含有
氯離子),證明反應沒有發生,故填:產生白色沉淀,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銀溶液,產
生白色沉淀,證明反應沒有發生。
11.(23-24九年級下?湖南長沙?期中)某初三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驗證“復分解反應的條件”進行了如圖所
示的甲、乙、丙、丁四個實驗:
稀硫酸稀硫酸稀硫酸稀硫酸
一
NaOH溶液LJUNa,CO,日
(滴加酚酚一日NaCl溶液一?圜或液'
丙
甲乙
(1)甲實驗中,能夠證明稀硫酸跟氫氧化鈉發生了化學反應的明顯現象是
(2)上圖四個實驗中不會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是(填“甲”、“乙”、“丙”或“丁”
(3)丙實驗所用Na2c。3溶液中溶質的俗名是,其物質類別是(填“酸”、"堿’或"鹽”)。
(4)檢驗丁實驗中所加稀硫酸過量的方法是(寫出實驗操作步驟、現象和結論)。
(5)實驗結束后,將上述4支試管里的剩余物倒入同一只燒杯中,后續實驗及現象如圖:
L紅色溶液b
過量BaCl2溶液
——>紅色溶液a
甲試管]
乙試管一充分混合一白色沉淀B
丙試管_
丁試管」…一
----白色沉淀A
則紅色溶液a中一定有的溶質是(填化學式)。
【答案】(1)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2)乙
(3)純堿/蘇打鹽
(4)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硝酸鋼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過量
(5)NaCl、NaOH
【詳解】(1)甲試管中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氫氧化鈉作為反應物,逐漸減少,從而使
溶液的堿性變弱,而試管中的酚醐遇堿變為紅色,而氫氧化鈉被反應,則能觀察到溶液逐漸由紅色變為無
色;
(2)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后有水、氣體、沉淀生成,甲中稀硫酸和氫氧化鈉結合
生成水,乙中稀硫酸和氯化鈉互相交換成分無水、氣體、沉淀生成,丙中稀硫酸和碳酸鈉化學交換成分生
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丁中稀硫酸和氯化鋼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故上圖四個實驗中不會發生復分解
反應的是乙;
(3)Na2cCh溶液中的溶質是碳酸鈉,其俗名是純堿、蘇打;
碳酸鈉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屬于鹽類;
(4)稀硫酸和氯化鋼反應生成硫酸領沉淀和稀鹽酸,若檢驗稀硫酸是否過量,應利用稀硫酸的特性,即硫
酸根離子和領離子可以結合成沉淀,故可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硝酸/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
則過量;
(5)溶液a顯紅色,且加入過量氯化鋼溶液后,溶液b仍為紅色,說明溶液a中一定有氫氧化鈉,反應過
程中鈉離子和氯離子始終存在于溶液中,因此溶液a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鈉和氯化鈉,化學式為NaCl、
NaOHo
12?【新考向】(2024?安徽?一模)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水溶液中復分解反應的微觀實質的實驗探究。
【相關信息】①電導率傳感器用于測量溶液的導電性強弱,能反應離子濃度大小。
②相同溫度下同種溶液電導率越大,離子濃度越大。
【實驗一】:恒溫條件下,向100mL一定濃度的稀Ba(OH)?溶液中滴加2?3滴無色酚酥試液,插入電導率傳
感器(如圖1,第三欄上邊),然后滴加稀硫酸,測得溶液的電導率變化如圖2中甲曲線所示。
圖1圖2
(1)氫氧化鋼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M點時電導率幾乎為零的原因是。
(3)通過對甲曲線的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填字母序號)o
①M點前曲線下滑的過程中,H+和OIF結合成為。,Ba?+和SO:結合成BaSO,
②M點后溶液電導率逐漸增大,是由于BaSO,進一步解離出Ba?+和SO『
【實驗二】:恒溫條件下,向100mL同濃度的稀Ba(OH%溶液中滴加2-3滴無色酚麟試液,插入電導率傳感
器,然后滴加稀Na2sO’溶液,測得溶液的電導率變化如圖2中乙曲線所示。
(4)對比兩曲線的最低點,N點比M點明顯高的原因是:硫酸鈉與氫氧化鋼反應的產物中含有NaOH,它—
(填性質)。
【結論】
(5)通過比較分析,結合已學知識可知,溶液中復分解反應的實質是參與反應的離子結合生成了沉淀、氣體
或水,導致其濃度(選填“增大”或“減小”)。
【拓展與反思】
(6)向一定量飽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續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氣體,溶液先變渾濁后渾濁逐漸消失。推測此過程
的溶液中Ca2+的濃度變化情況是=
(7)已知:稀硫酸的電導率為5923〃S/cm,氫氧化鈉溶液的電導率為6316〃S/cm。若用這兩個物質反應來測
定電導率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請推測溶液的變化曲線可能是甲、乙中的哪一個?并說明理由:o
【答案】(l)Ba(OH)2+H2so4=BaSO4+2H2。
(2)Ba(OH)2與H2sO4恰好完全反應硫酸領沉淀和水,離子濃度幾乎為零(合理即可)
⑶①
(4)易溶于水
⑸減小
(6)先減小后增大
(7)乙;兩者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硫酸鈉,離子濃度較大,所以電導率較大
【詳解】(1)Ba(OH)2與H2sO4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OH)
2+H2SO4=BaSO4i+2H2O;
(2)M點時二者恰好完全反應硫酸釧沉淀和水,溶液呈中性,離子濃度幾乎為零,所以電導率幾乎為零;
(3)①Ba(OH)2與H2s。4反應生成硫酸/沉淀和水,所以M點前曲線下滑的過程中,可和OIF結合成
H2O,Ba?+和SOj結合成BaSO,,故說法正確;
@M點后是繼續加入稀硫酸,溶液電導率逐漸增大,不僅由于溶液中H+在逐漸增大,硫酸根離子也在增大,
故說法錯誤;
故選①;
(4)硫酸鈉和氫氧化鋼反應后的產物除了難溶性的硫酸鋼以外,還有易溶于水的氫氧化鈉,所以N點處離
子的濃度明顯大于M點;
(5)溶液中復分解反應的實質是參與反應的離子,結合生成了沉淀、氣體或水,離子個數減少,導致其濃
度減小;
(6)向一定量飽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續通入過量的CO2氣體,溶液先變渾濁,鈣離子個數減少,此過程中鈣
離子濃度逐漸減小,渾濁逐漸消失的過程中鈣離子個數又增多,鈣離子的濃度逐漸增大;
(7)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當兩者恰好完全時,溶液中含有硫酸鈉,此時溶液中含有鈉
離子和硫酸根離子,離子濃度較大,所以電導率較大,故乙曲線符合。
題型三化肥
13.(24-25九年級下?遼寧?單元測試)某農場種植的棉花,葉片發黃,枝葉生長不茂盛,需施用的化肥是
A.K2SO4B.CO(NH2)2C.Ca(H2PO4)2D.KC1
【答案】B
【詳解】葉片發黃,枝葉生長不茂盛,需施用的化肥是氮肥;
A.K2sO,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此選項錯誤;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此選項正確;
C.Ca(H2PoJ2中含有磷元素,屬于磷肥,此選項錯誤;
D.KC1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此選項錯誤;
故選B。
14.(2024?河北石家莊?模擬預測)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中,屬于復合肥的是
A.KNO3B.CO(NH2)2C.K2CO3D.Ca3(PO4)2
【答案】A
【分析】復合肥料是指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
【詳解】A、KNC>3中含有鉀和氮兩種營養元素,屬于復合肥,故A正確;
B、CO(NH2)2中只含有氮元素一種營養元素,不屬于復合肥,故B錯誤;
C、K2c03中只含有鉀元素一種營養元素,不屬于復合肥,故C錯誤;
D、Ca3(PO”2中只含有磷元素一種營養元素,不屬于復合肥,故D錯誤;
故選A。
重難創新練
1.某同學利用如圖裝置完成塑料小球“浮浮沉沉”的實驗,燒杯I中放入硫酸銅的不飽和溶液,燒杯II中放入
氯化銅的飽和溶液。下列實驗(忽略加入固體后溶液體積的變化)中所對應的實驗現象不正確的是
塑料小球
A.向燒杯I中加入少許硫酸銅固體,充分攪拌后發現小球上浮
B.向燒杯I中加入少許氫氧化鋼溶液,充分反應后發現小球上浮
C.向燒杯II中加入足量的鎂粉,充分反應后發現小球下沉
D.向燒杯n中加入少許氯化銅固體,充分攪拌后發現小球位置不變
【答案】B
【分析】小球受到的浮力為F=p楸V排g,若溶液密度增大,則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若溶液密度減小,則
小球受到的浮力減小。
【詳解】A、燒杯I中是硫酸銅的不飽和溶液,向燒杯I中加入少許硫酸銅固體,這部分硫酸銅固體溶解,溶
質增多,導致溶液密度增大,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充分攪拌后將會發現小球上浮,A正確;
B、向燒杯I中加入少許氫氧化鋼溶液,氫氧化鋼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領沉淀,溶質減少,
溶液密度減小,小球受到的浮力減小,充分反應后將會發現小球下沉,B錯誤;
C、燒杯n中是氯化銅的飽和溶液,向燒杯II中加入足量的鎂粉,鎂粉與氯化銅反應生成銅單質、氯化鎂,
化學方程式為Mg+CuCL=Cu+MgCU,每135份質量的氯化銅轉化為95份質量的氯化鎂,溶質質量減小,
溶液密度減小,小球受到的浮力減小,充分反應后將會發現小球下沉,C正確;
D、向燒杯n中加入少許氯化銅固體,氯化銅固體不能溶解,溶質質量不變,溶液密度不變,充分攪拌后將
會發現小球位置不變,D正確。
故選:Bo
2.一種提純白磷樣品(雜質不參與如圖反應)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過程I中,P元素的化合價既升高又降低
B.過程II中,發生復分解反應
C.過程III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a3(PO4)2+6SiO2+10C=10COT+6CaSiO3+P4
D.理論上,通過本提純工藝不會產生白磷損失
【答案】D
【詳解】A.過程I中,白磷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了H3P。4和CU3P,其中白磷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0價,H3P。4
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Cu3P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則磷元素的化合價既升高又降低,該選項說法
正確;
B.過程n中,H3P。4與Ca(OH)2反應生成Ca3(PO4)2和水,屬于復分解反應,該選項說法正確;
C.過程HI中,Ca3(PO4)2與二氧化硅、焦炭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白磷和CaSiC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a3(PO4)2+6SiO2+10C=10COT+6CaSiO3+P4,該選項正確;
D.由于在過程I中有磷化銅生成,則該工藝中有白磷損失,該選項不正確,
故選D。
3.如圖是離子五角星示意圖。五角星中每個角的陽離子與中間的陰離子R結合若不產生沉淀、氣體或水,
則稱為共存離子對。要使共存離子對數目最多,則R應該是
A.OH-B.CO;C.Cl-D.NO3
【答案】D
【分析】離子之間兩兩結合不生成沉淀、氣體、水則可以共存。
【詳解】A、氫氧根離子和鈉離子、鈣離子共存。
B、碳酸根離子和鐵根離子、鈉離子共存。
C、氯離子和鈉離子、鏤根離子、鎂離子、鈣離子共存。
D、硝酸根離子和所有陽離子都共存。
故選:D。
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CuSO4,Na2sO,、NaCl、Ba(0H)?中的一種或幾種,某同學為
了探究其成分,進行實驗如下圖。
參考資料:Ag2s微溶于水,易溶于稀硝酸
請回答:
(1)根據步驟I、步驟n、步驟in可知,白色粉末一定不含(寫化學式);
(2)寫出步驟in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由實驗現象綜合判斷,無色溶液A溶質的組成中存在種可能的組合-
【答案】⑴CuS。,、NaCl
(2)BaCO3+2HC1=BaCl2+H2O+CO2T
(3)五/5
【分析】將白色粉末加足量的水,得到無色溶液和白色沉淀,銅離子形成的溶液和沉淀呈藍色,所以原白
色粉末中不含硫酸銅;氫氧化領能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和氫氧化鈉,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領沉
淀和氫氧化鈉,產生白色沉淀,說明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領,含有碳酸鈉和硫酸鈉中的一種或兩種;
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說明沉淀中同時含有硫酸鋼和碳酸鋼兩種,其中碳酸領
能溶于鹽酸,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鋼、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鈉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氯
化銀,所以向無色溶液A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銀溶液,無白色沉淀,說明無色溶液A中不含氯化鈉。
由此得出白色粉末一定不含硫酸銅、氯化鈉,一定含有氫氧化銀、碳酸鈉和硫酸鈉。
【詳解】(1)根據步驟I、步驟0、步驟ni可知,白色粉末一定不含CuSOq、NaCl;
(2)步驟III發生反應為碳酸鋼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鋼、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為:BaCO3+2HCl=
BaCb+HzO+CO2T;
(3)由分析可知白色粉末為氫氧化鋼、碳酸鈉和硫酸鈉的混合物,加足量的水,氫氧化鋼與碳酸鈉反應生
成碳酸鋼沉淀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鋼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和氫氧化鈉,所以溶液A中一定含有氫
氧化鈉。
若恰好完全反應,溶質為:氫氧化鈉;
若氫氧化鋼過量,溶質為: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鋼;
若氫氧化鋼少量,碳酸鈉過量,溶質為:氫氧化鈉、碳酸鈉;
若氫氧化/少量,硫酸鈉過量,溶質為:氫氧化鈉、硫酸鈉;
若氫氧化領少量,碳酸鈉和硫酸鈉均過量,溶質為:氫氧化鈉、碳酸鈉、硫酸鈉;
故無色溶液A溶質的組成中存在五種可能的組合。
5.小明以“皮蛋制作”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
一、配制皮蛋粉:將生石灰、純堿和食鹽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皮蛋粉。
(1)二、浸鮮蛋:向配制的皮蛋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將新鮮鴨蛋放入浸泡即可。向皮蛋粉中加水時,發生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i+2NaOHo充分反應后過濾,所得濾液
稱為浸出液。制作時應帶橡膠手套,分析浸出液中一定含有的腐蝕性物質是o
【提出問題】浸出液中還含有哪些溶質?
【猜想與假設】
(2)猜想1:NaCl、NaOH猜想2:NaCl、NaOH和Ca(OH)2猜想3:NaCl、NaOH和。
【實驗探究】
(3)為驗證猜想,小明進行了如下探究。
實驗方案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操作1:取浸出液加入試管,然后滴加足量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猜想__________不成立
操作2:取浸出液加入試管,加入適量碳酸鈉溶液—猜想2成立
【討論交流】
(4)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操作1中除可用稀鹽酸外,還可選用(填字母序號)也能達到同樣的
實驗目的。
a.氯化鉀溶液b.氫氧化鉀溶液c.氯化鋼溶液d.稀硫酸
(5)操作2中換作通入二氧化碳氣體也可得到相同的結論,請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反思拓展】
(6)制作皮蛋后的廢水滴入無色酚獻溶液后,酚醐溶液顯_________色,直接排放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
應進行中和后再排放。
(7)制作過程中,堿液會滲入皮蛋使之略帶澀味。食用時可以蘸少量_________去除澀味。
【答案】(1)氫氧化鈉/NaOH
(2)碳酸鈉/Na2cO3
(3)3有白色沉淀產生
(4)cd
(5)CO2+2NaOH=Na2CO3+H2O、Ca(OH)2+Na2CO3=CaCO3J+2NaOH
⑹紅
⑺食醋
【詳解】(1)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結合發生的反應可知,浸出液中一定含有的腐蝕性物質為氫氧化鈉。
(2)根據題意可知,浸出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鈉和氫氧化鈉,可能含有氫氧化鈣或碳酸鈉中的一種,再結合
其它猜想可知,猜想3為氯化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3)操作1:碳酸鈉能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由于沒有氣泡產生,則說明溶液中不含碳
酸鈉,猜想3不成立;
操作2:結論為猜想2成立,由于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則可觀察到有白色沉
淀產生。
(4)a、氯化鉀和碳酸鈉不能結合為水、氣體或沉淀,則不能驗證是否含有碳酸鈉,不符合題意;
b、氫氧化鉀和碳酸鈉不能結合為水、氣體或沉淀,則不能驗證是否含有碳酸鈉,不符合題意;
c、氯化鋼和碳酸鈉能結合為碳酸領沉淀和氯化鈉,則能驗證是否含有碳酸鈉,符合題意;
d、碳酸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則能驗證是否含有碳酸鈉,符合題意。
故選cdo
(5)由于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o
(6)溶液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獻溶液變紅色。
(7)食醋中含有醋酸,溶液顯酸性,能中和堿性物質,則食用皮蛋時可以蘸少量食醋去除澀味。
真題實戰練
1.(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俗名、化學式、分類完全正確的是
A.水銀、Hg、單質B.熟石灰、CaO、氧化物
C.苛性鈉、NaOH、鹽D.純堿、Na2co3、堿
【答案】A
【詳解】A、水銀是汞單質的俗稱,汞化學式Hg,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符合題意;
B、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氫氧化鈣化學式Ca(OH)2,屬于堿。不符合題意;
C、苛性鈉是氫氧化鈉的俗稱,化學式NaOH,陰離子都是氫氧化根離子,屬于堿。不符合題意;
D、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化學式Na2co3,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是鹽。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2024?廣西?中考真題)我國著名化工專家侯德榜發明了聯合制堿法,為純堿工業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
獻。純堿是指
A.NaOHB.Ca(OH)2C.Na2CO3D.CaCO3
【答案】C
【詳解】A、氫氧化鈉俗稱燒堿、火堿、苛性鈉,故A錯誤;
B、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消石灰,故B錯誤;
C、碳酸鈉俗稱純堿、蘇打,故C正確;
D、碳酸鈣是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D錯誤。
故選C。
3.(2024?山東濱州?中考真題)下列各組離子在pH=1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SOj、Ba2\ClB.Ag\NO3、Mg2\Na+
C.Ca2\SOj、NH:、CO,D.Na\K\NO;、C「
【答案】D
【分析】pH為12的水溶液顯堿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詳解】A、H+和堿性溶液中的OH結合生成水,SO會和Ba?+結合生成硫酸領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
錯誤;
B、Mg2+和堿性溶液中的能結合生成氫氧化鎂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C、NH;和堿性溶液中的OH-能結合生成氨氣和水,Ca2+與CO,能結合成碳酸鈣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
選項錯誤;
D、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在堿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選項正確。
故選D。
4.(2024?山東淄博?中考真題)下列有關物質檢驗、鑒別和除雜的實驗設計,錯誤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設計
A檢驗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氯化氫將氣體通入硝酸銀溶液
B鑒別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固體取樣,分別加熱,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C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鈣加入適量碳酸鉀溶液,過濾
D除去粗鹽中的少量泥沙加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
A.AB.BC.CD.D
【答案】C
【詳解】A、硝酸銀和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硝酸,和二氧化碳不反應,將氣體通入硝酸銀溶液,
若有沉淀生成,說明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氯化氫,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碳酸氫鈉加熱會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鈉穩定性較好,加熱不分解,取樣,分別加熱,
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可以鑒別,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碳酸鉀會與CaC%反應生成CaCOj和KC1,雖然除去了CaQ”但是引入了新的雜質KC1,不符合除雜
原則,故選項符合題意;
D、經加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等操作,可除去粗鹽中的少量泥沙,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5.(2024?江蘇鎮江?中考真題)下列各組溶液,不用其它試劑就能鑒別出來的是
A.CuSO4>NaOH、BaCb、KC1B.CaCl2>K2co3、Na2co3、HC1
C.MgSO4>NaOH、Ba(NO3)2、KN03D.AgNO3>NaCl>MgCl2>HNO3
【答案】A
【詳解】A、CUSO4溶液是藍色的,首先鑒別出藍色的CuSO4溶液;能與CuSC)4溶液反應產生藍色沉淀的
是NaOH溶液,能與CuSC>4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的是BaCb溶液,無明顯變化的是KC1溶液,不加其它
試劑可以鑒別,故選項正確;
B、K2c。3、Na2c。3溶液與稀鹽酸反應均能產生氣體,與氯化鈣反應均產生碳酸鈣白色沉淀,無法鑒別
K2co3、Na2co3,故選項錯誤;
C、MgSC)4溶液與NaOH、Ba(NC)3)2溶液反應均能產生白色沉淀,KNCh與其它三種物質都不反應,故可以
鑒另UMgSCU和KN03,但不能區分出NaOH、Ba(NO3)2>故選項錯誤;
D、AgNC>3溶液與NaCl、MgC%溶液反應均能產生白色沉淀,HNO3與其它三種物質都不反應,故可以鑒
另ljAgNC>3和HNO3,但不能區分出NaCl、MgCl2,故選項錯誤。
故選Ao
6.(2024?山東威海?中考真題)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
A鑒別羊毛和合成纖維灼燒,聞氣味
B鑒別硝酸錢和硝酸鉀加入熟石灰,研磨,聞氣味
C除去氯化鈣溶液中混有的稀鹽酸加入過量的碳酸鈣,過濾
D從KC1和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加入過量的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
A.AB.BC.CD.D
【答案】D
【詳解】A.分別灼燒兩種物質,有燒焦羽毛味的是羊毛,有特殊氣味的是合成纖維,選項符合題意;
B、分別加入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的是硝酸錢,沒有現象的是硝酸鉀,選項符合題意;
C、除去氯化鈣溶液中混有的稀鹽酸,加入過量的碳酸鈣,鹽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過濾除去過量的碳酸鈣,選項符合題意;
D、MnC>2難溶于水,KC1易溶于水,向混合物中加足量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可得到MnCh,選項
不符合題意;
故選D
7.(2024?湖南長沙?中考真題)《周禮?考工記》中記載,古人曾在草木灰(含K2cO3)的水溶液中加入貝殼
燒成的灰(主要成分為CaO),利用生成物中能夠去污的成分來清洗絲帛。為了得到該去污液,某興趣小組
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以下實驗流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I的名稱為;
(2)該流程中涉及到所有的基本反應類型有分解反應、;
(3)該去污液能消洗絲帛。請你根據流程推測,該去污液中所含溶質的可能組成為(用化學式表示)。
【答案】(1)過濾
(2)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
(3)KOH或KOH、K2cO3或KOH、Ca(OH)2
【分析】貝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氣體,草木灰中含有
碳酸鉀,加入足量的水,過濾,得到碳酸鉀溶液和濾渣,將氧化鈣加入濾液中,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
化鈣,氫氧化鈣與碳酸鉀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去污液中含有氫氧化鉀,能使酚麟溶液變
紅,沉淀是碳酸鈣。
【詳解】(1)操作I是實現固液分離的操作,操作名稱是過濾。
(2)碳酸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氣體,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
氧化鈣,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碳酸鉀溶液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該反應屬于
復分解反應,該流程中涉及到所有的基本反應類型有分解反應、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
(3)氫氧化鈣溶液與碳酸鉀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兩者恰好完全反應,去污液中溶質是
KOH;氫氧化鈣溶液過量,去污液中溶質是KOH、Ca(OH)2;碳酸鉀溶液過量,去污液中溶質是KOH、
K2CO3。
8.(2024?湖北?中考真題)NaHCO?是治療胃酸過多癥的一種抗酸藥。某學習小組在室溫下,對Na2cO,是
否適合作為抗酸藥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
(l)@NaHCO3俗稱小蘇打,Na2c俗稱=
②人體胃液(含有鹽酸)通常約100mL,pH約1.5.體溫約37。以
③抗酸藥的標準之一:藥物發生療效時,胃液的pH保持在3?5之間最宜,pH過高會導致胃痛等不適癥狀。
【提出猜想】
(2)猜想甲:Na2c適合作為抗酸藥。其理由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猜想乙:Na2c不適合作為抗酸藥。其原因可能是堿性較強。
【實驗探究1】探究Na2c與NaHCC)3堿性的強弱
(3)依次測量等濃度的Na2c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結果分別為11和9。Na2CO3溶液的堿性比NaHCO3
溶液(填“強”或“弱”)。
【實驗探究2】探究Na2c作為抗酸藥的適應性
先向500mL燒杯中加入100mLpH=1.5的鹽酸,用自動注射器向燒杯中以ImL/min的速度滴入pH=1.5的鹽
酸模擬人體分泌胃液,再加入LOgNa2c固體,并持續攪拌。用pH傳感器記錄溶液pH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將上述實驗中Na2cO3換成NaHCOs,重復實驗過程。所得兩條曲線如下圖所示。
pH
-IIIIIIIIIII.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時間/s
【分析數據】
(4)由圖可知,與NaHCOs相比:①Na2cO3反應時造成胃液pH遠大于5;②Na2cO3。
【得出結論】Na2cO3不適合作為抗酸藥,猜想乙正確。
【反思評價】
(5)有小組成員提出,從控制變量和對比實驗的角度看,“實驗探究2”設計不夠嚴謹,你認為不嚴謹之處
是O
【拓展延伸】
(6)A1(OH)3也是一種常用的抗酸藥。相比Al(OH)3,從與胃酸反應的產物分析,NaHCOs抗酸藥存在的不
足是?
【答案】(1)純堿/蘇打
(2)Na2CO3+2HCl=2NaCl+CO2T+H2O
⑶強
(4)pH>5的持續時間過長,會導致胃部不適
(5)實驗沒有模擬人體的溫度
(6)與胃酸反應產生氣體,可能造成胃脹
【詳解】(1)碳酸鈉俗稱純堿、蘇打;
(2)碳酸鈉與胃酸中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2HCl=2NaCl+CO2t+H2O;
(3)當pH值大于7時,溶液呈堿性,越大于7,堿性越強,等濃度的Na2cCh溶液和NaHCCh溶液的pH
分別為11和9,故碳酸鈉溶液堿性比碳酸氫鈉溶液強;
(4)由圖可知,pH>5的持續時間過長,會導致胃部不適;
(5)該實驗模擬人體分泌胃液進行實驗,實驗沒有模擬人體的溫度;
(6)碳酸氫鈉會與胃酸中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二氧化碳,產生氣體會造成腹脹。
9.(2024?四川宜賓?中考真題)某實驗小組將稀鹽酸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中,觀察到先無氣泡,過一段時
間后產生氣泡。
[問題提出]為什么滴入稀鹽酸沒有立即產生氣泡?
[實驗探究]借助數字化實驗進行探究。一定溫度下,用1.825%的稀鹽酸與20mL飽和Na2cO3溶液反應,裝
置如圖1所示。隨稀鹽酸逐滴加入,充分攪拌,采集到溶液的pH隨滴入稀鹽酸體積的變化關系如圖2所示。
[查閱資料]NaHCOs溶液的pH約為8.2。
[實驗分析]
(1)圖2中A點對應溶液的顏色是0
(2)“液滴數傳感器”采集的坐標數據是o
(3)隨著稀鹽酸滴入,溶液pH(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4)圖2中D點對應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有(填化學式)。
[實驗結論]
(5)稀鹽酸滴入Na2c溶液,反應分兩段進行。
A?B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o
B?C段:A-B段的生成物繼續與稀鹽酸反應轉化為COZ逸出。
【答案】⑴紅色
(2)稀鹽酸體積
⑶減小
(4)HCkNaCl
⑸Na2CO3+HCl=NaCl+NaHCO3
【詳解】(1)A點pH>7,溶液呈堿性,酚麟遇堿變紅,所以對應溶液的顏色是紅色。
(2)根據圖2可知,需要采集pH和稀鹽酸體積數據,pH傳感器采集溶液pH,貝IJ“液滴數傳感器”采集的
坐標數據是稀鹽酸體積。
(3)從圖2可知,隨著稀鹽酸的滴入(稀鹽酸體積變大),溶液的pH減小。
(4)D點對應pH=2,小于7,溶液呈酸性。則鹽酸過量。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
所以D點對應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有HC1、NaCL
(5)B點溶液pH=8.2,而碳酸氫鈉溶液的pH約為8.2,則推測B點溶質中有碳酸氫鈉。則碳酸鈉和鹽酸
反應生成氯化鈉、碳酸氫鈉,元氣泡產生,憂學方程式為Na2cOs+HCl=NaCl+NaHCC^。
10.(2024?江蘇徐州?中考真題)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創立了“侯氏聯合制堿法”,為純堿(Na2c。3)制造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餐飲農莊出租協議書
- 車輛購買贈予協議書
- Brand KPIs for shoes Russell Bromley in the United Kingdom-外文版培訓課件(2025.2)
- 車位委托出租協議書
- 惡性腫瘤細胞生物學特征與防治策略
- 廠房金鹵燈訂購協議書
- 超市啤酒合作協議書
- 體育館培訓合同協議書
- 重慶小面合同協議書
- 高空安裝安全協議書
- 中國城市規劃與建設發展報告
- 人工智能技術與知識產權保護
- 交通運輸行業消防隱患排查措施
- 養生館員工管理制度
- 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單元測試題(含答案)-2024-2025學年下學期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 2025年檔案管理員試題及答案
- 《接地線掛設操作》課件
- 檢驗科三基試題庫與參考答案
- DBJ50-T-228-2015 建設工程綠色施工規范
- 2025書記員招聘考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電子商務中價格感知與消費者滿意度的關系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