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下面是一位同學擬寫的活動前言,請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各題。
①家國情懷亙古不變地流淌在國人的血液里。②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得以從無數磨難
中覺醒,愈變愈強的原因,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鞠躬盡瘁,以己之力至死不懈地投
身到民族復興的歷史浪潮中。他們的英勇事跡可歌可泣,所建立的功(xtin)永載史冊。
③他們所做的事情,也許并不是婦(ni)皆知的。和平年代,每一位堅守崗位、默默
付出的平凡人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他們把這個世界變得五彩斑斕,他們也被這個世界照得
仰望歷史的天空,家國情懷閃耀光輝□跨越時間的長河,家國情懷綿延不斷。④從歷
史到現實,這份家國情懷始終激勵著人們勇毅前行,讓中華民族生生不息。
(1)文段中加點字的讀音和括號中拼音處的字形,正確的一項是)
A.cui勛孺B.cui隕儒C.ciil勛孺D.ciu隕儒
(2)文段中畫波浪線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至死不懈B.可歌可泣C.當之無愧D.鋒芒畢露
(3)在口處填入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
A.;B.,C.OD.!
(4)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的一句是()
A.①句B.②句C.③句D.④句
(5)“英雄,就是普通人擁有一顆責任心。”應該放在文中哪一句的前面?()
A.①句B.②句C.③句D.④句
2.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他帶著輕松愉快的口氣,又迅速又隨便地講著表示歡迎的話語,同時主動向客人伸出手來。
①什么?就這么個侏儒!
②這位客人不無尷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著主人的臉。
③來訪者一邊與他握手,一邊深感疑惑和驚訝。
④這么個小巧玲瓏的家伙,難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嗎?
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
3.為下列句子排序,其中正確的選項為()
①他“說”了。說得真痛快,動人心,鼓壯志,氣沖斗牛,聲震天地!
試卷第1頁,共8頁
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
③他“做”了,在情況緊急的生死關頭,他走到游行示威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
④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秀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⑤他“說”了:“我們要準備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下列句子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A.④①⑤③②B.④①③⑤②C.①⑤③②④D.①③⑤②④
4.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古代稱謂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如“孤常讀書”中的“孤”是王侯的自稱,“卿當涂掌事”中
的“卿”是君對臣的愛稱,夫妻或好友之間也以“卿”為愛稱。
B.《賣油翁》是北宋歐陽修所寫,文中的賣油翁用小絕活、類比法,深入淺出地闡明了大
道理。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唐宋八大家之一。
C.成語“吳下阿蒙”“刮目相待”出自《孫權勸學》,它節選自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主持
編纂的紀傳體通史《資治通鑒》。
D.一般說來,排比的各項之間是并列關系,但有時也有先后、大小、輕重等區別,這時就
要注意它們的排列順序。
5.有同學寫了一篇謳歌鄧稼先心系祖國、鞠躬盡瘁精神的文章,文章引用了以下詩句,你
認為不恰當的一項是()
A.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C.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D.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6.(1)《資治通鑒》是由___(朝代)著名政治家、史學家____主持編纂的一部通
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
(2)“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是指《》《》《》《》,“五經”是指《》
《》《》《》《》。
7.祥子后來趁機逃了出來,跑了二三十步后,經過一番思想斗爭,他順手牽走了軍營里
的o
8.祥子本來生活在,不幸失去了父母和幾畝薄田,十八歲的時候便跑到(地方)
做了人力車夫。
9.根據你對課文《孫權勸學》的理解,用文中的語句填空。
試卷第2頁,共8頁
(1)孫權勸呂蒙學習的原因是:“!”
(2)孫權教呂蒙的學習方法是:“
(3)孫權勸呂蒙的成果是:“!”
10.學校組織“走近托爾斯泰”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完成相關任務。
(1)閱讀下面一段富有哲理的話,你從中得到哪些啟示?(至少寫兩點)
有個青年總想一舉成名。他去請教托爾斯泰。托爾斯泰誠懇地對年輕人說:“人好比
分數,分子就是他自己實在有的那么大小,而分母就是他把自己想象的那么大小。分母愈大,
分數就愈小,如果分母是無窮大,分數就等于零了。”
(2)“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茨威格正是抓住了托爾斯泰的眼睛來刻畫其心靈。閱讀下面描寫托
爾斯泰的眼睛的比喻句,試著另寫一句來描寫托爾斯泰的眼睛。
它像槍彈穿透了偽裝的甲胄,它像金剛刀切開了玻璃。
閱讀《孫權勸學》,完成各題。
孫權勸學
《資治通鑒》
初,權謂呂蒙目:“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目:“孤豈欲卿治
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
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日:“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日:“土
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1.勸說是一門藝術,孫權規勸呂蒙讀書就體現了極高的藝術性,下面是某同學對孫權勸學
思路的梳理,請你總結其勸說的方法及技巧。
孫
權
勸
學
12.根據情境,為橫線處選擇合適的稱呼。(填序號)
(1)魯肅與呂蒙相談之后,往拜蒙母。呂蒙:“大兄惠臨寒舍,探望」深表感激。”()
試卷第3頁,共8頁
A.家慈B.令堂C.尊君
(2)魯肅:“如一不棄,你我便結為摯友,今后肝膽相照。”呂蒙:“甚善!%)
A.鄙人B.舍弟C.賢弟
13.小詩認為,文章講述的是孫權勸呂蒙就學的故事,與魯肅無關,寫魯肅與呂蒙對話的內
容多余,你不認同她的觀點,請你說明理由。
14.小組同學想就《孫權勸學》中“勸學”這一片段進行演繹,邀請你扮演孫權這一角色,請
你對自己的勸學思路進行簡要梳理。
15.班級將開展“讀書對自我成長的重要性”主題班會,請你結合《孫權勸學》和鏈接材料,
代表小組發言。
【鏈接材料】
方仲永5歲時落筆成詩,引得其他人大為贊嘆。他的父親認為這件事有利可圖,因此
不讓他讀書,整天帶他徘徊在富人之間。等到十二三歲時,他所作的詩文平平無奇,直到二
十多歲,他的才華徹底消失了。
閱讀文章,完成下面問題。
那個叫陳景潤的人
①在我們這代人的記憶中,他是個天才,也是個“怪人”。長大后回過頭看,他其實更
是一1個戰士。
②1966年5月,陳景潤在中國科學院的第17期《科學通報》發表了論文《大偶數表
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二個素數的乘積之和》。他宣布,自己證明了“1+2”。但業界在震動
之余,也有疑問:陳景潤并沒有列出完整的證明過程。事實上,不是陳景潤不想列,而是他
的證明過程有200多頁,一本雜志都登不下。但陳景潤并不慌,因為路已經初步走通,接下
來他只要簡化證明步驟,就可以完整發表了。但那本來以為很快就會實現突破的“進度條”,
卻忽然停滯了。
③1972年,陳景潤再次投入“1+2”的論文修改中。知情者都知道這是一篇分量極重的
論文,但也有人對這篇修改中的論文遲遲沒有面世而傳起了風言風語:”現在發表論文沒稿
費,他肯定是想等到恢復稿費制度后再發。”
④這種傳言把陳景潤也逼急了,連忙解釋:“我之前的解答太復雜了,寫了200多頁。
就像從北京城里走到頤和園那樣,可有許多條路,要選擇一條最準確無錯誤,又最短最好的
道路。我那個長篇論文雖是沒有錯誤,但走了遠路,繞了點兒道。”
試卷第4頁,共8頁
⑤捷徑當然是要找的,但陳景潤自己也沒想到,整整耽擱了七年。1973年2月,春節
剛過。陳景潤從宿舍里走出來,把一疊厚厚的稿紙交給了李書記。“這是我的論文。我把它
交給黨。''那疊稿紙,就是陳景潤經過大幅度優化,從200多頁精簡到100多頁的“1+2”的證
明過程。
⑥1973年4月,中科院主辦的《中國科學》雜志,在英文版16卷2期上全文刊登了
陳景潤的這篇論文,立刻轟動全球數學界。當時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哈勃斯丹和原聯邦德國數
學家李希特的著作《篩法》已經進入校印階段,在看到陳景潤的這篇文章后,他們立刻叫停
了印刷,要求必須在這部原本有十個章節的著作中再增加第十一章,章節命名為“陳氏定
理”。
⑦1978年1月,《人民文學》元月號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哥德巴赫猜想》的報告文學。
這篇報告文學長達16000多字,是作家徐遲在深入采訪了陳景潤和他的身邊人后寫成的。
一時之間,街頭巷尾,工廠學校,大家都在討論“哥德巴赫猜想“,都在討論陳景潤。當時有
媒體稱,“刮起了一股'陳景潤旋風'
⑧1984年4月27日,陳景潤出事了。一向很少出門的他,那天忽然想去一次書店。
陳景潤平時走在路上都只自顧自思考問題,很少會"眼觀六路在從書店回來的路上,一輛
飛馳的自行車把他猛地撞倒,他后腦勺著地,當場就流了不少血。神志不清的陳景潤當時忍
著劇痛提了兩個要求:一是要去中關村醫院,因為他的醫保在那里;二是請求交警不要為難
那位騎車的小伙子。
⑨1996年3月19日,63歲的陳景潤永遠閉上了眼睛。妻子由昆含淚執行了丈夫的最
后一份遺愿:遺體捐獻給醫學研究。——陳景潤說,這是他所能做的最后一份貢獻。
有刪改]
16.以時間線索記錄傳主重要經歷是傳記常見的寫法。請梳理文章內容,補全思維導圖。
17.傳記在記述事件時會通過人物的言行、相關事件讓人物“自行”展現思想情感、性格特點
等,往往不進行細致描繪。請結合第⑧段畫線句和傳記特點,闡述你的理解。
試卷第5頁,共8頁
18.閱讀傳記,要從字里行間感受作者的態度。請結合第⑦段畫波浪線句子中的加點字詞,
分析作者對陳景潤的情感。
下面是關于聞一多的故事,請你閱讀并完成下面問題。
“父親聞一多”
----最剛烈的勇士,有最柔軟的心腸
王京雪
①聞立鵬一生中辦過無數次畫展,但將自己的畫作與父親聞一多的藝術作品一同展出,
這還是頭一回。
②在這場父子二人的作品展上,觀眾很容易便能察覺到一種傳承的流動,看到詩人、
學者、民主戰士之外的“藝術家聞一多”。同時,從照片、信札和聞立鵬的畫作與講述中,人
們還會看到“父親聞一多”的形象,并驚訝地發現:最剛烈的勇士,原來有一副最柔軟的心腸。
③聞一多是個戀家的人,常常剛一離家,就翹首期盼起親人的來信。在美國留學時,
他就數次寫信抱怨家里人來信太少,直白地問弟弟:“久不寫信何故?”問妹妹:“為什么不
多寫些好的長的信來呢?“還對雙親和妻子訴苦:“留學累月不得家書之苦唯我知之!”
④孩子們的每封信都被父親鄭重其事地對待。他夸長子立鶴的信寫得好,拿去給朋友
們看,賺來一圈贊美。他怪次子立雕不多寫信:“難道我一出門,你們就把我忘記了嗎?”兒
子們的信寫得比從前更通順,字跡也更整齊,他高興得“今天非多吃一碗飯不可”!還大力夸
贊——“你們的信稿究竟有人改過沒有?像這樣進步下去,如何是好!”
⑤對孩子,聞一多有萬般耐心與柔情。
⑥1938年2月,戰爭逼近湖南,長沙臨大再遷昆明,聞一多與近300名學生組成的“湘
黔滇旅行團”,徒步1500千米前往昆明。
⑦出發前,他在家書中提及上回離家時與兒女們道別的情形:“那天動身的時候,他
們都睡著了,我想如果不叫醒他們,說我走了,恐怕他們第二天起來,不看見我,心里失望,
所以我把他們----叫醒,跟他說我走了,叫他再睡。但是叫到小弟,話沒有說完,喉嚨管硬
了,說不出來,所以大妹沒有叫,實在是不能叫……出了一生的門,現在更不是小孩子,然
而一上轎子,我就哭了四十歲的人,何以這樣心軟。”
⑧從年少讀到老,每次讀這封信,聞立鵬都會心頭泛酸。他也不得在睡夢里被父親叫
醒的畫面,個不得父親說不出話的樣子,弓不得父親說過什么……所幸有家書,定格這被年
幼的小兒女忽略的深情,封存一個父親對孩子永久的愛意,深厚綿長。
試卷第6頁,共8頁
⑨對昆明這座城市,聞立鵬懷著復雜的情感。在那里,有他與父親共度最久的一段光
陰,有他最珍貴的童年記憶,可也是在那里,他失去了父親。
⑩“印象最深的畫面,是父親的背影。''聞立鵬說,“那時條件困難,一間屋子既是我父
親的書房、會客室,又擠著我和妹妹的床,還有我父母的床。有時我夜里醒來,就看見父親
還披著衣服、弓著背,坐在桌前刻圖章。”
?戰時物價暴漲,聞家人口多,聞一多的月薪僅夠一家人勉強支持10天左右。授課、
著書、開會、演說,投身民主運動,為養家糊口治印刻章……聞一多的面容變得消瘦,手指
上磨出了硬繭,但在最勞碌的日子里,他依然是那個幾乎從不對子女發火的好脾氣父親。
?聞一多會鄭重對待年幼兒女的書信,也會鄭重傾聽孩子們的意見。
?1945年,通脹嚴重,聞一多提高了自己治印的費用,被長子聞立鶴責問這是不是
發國難財?聞一多沉默良久,說:“立鶴,你這話我將一輩子記著。”
?后來,常有人問聞一多的子女,聞一多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其實他沒有所謂教育過我。”聞立鵬說。父親也不曾對他們兄妹提過多少要求和期
望,除了在給哥哥們的信中,說過一句“務必把中文底子打好
?為國擔當,為家擔當。無須說太多,聞一多只需做自己的事,他走在前方的背影,
便是對兒女們的指引。
?對于父親,聞立鵬最希望人們看重的,莫過于其獨特的人格。
?要如何形容聞一多的人格呢?聞立鵬提起朱自清的那句話:“聞先生真是一團
火。”
?這火永不熄滅。
[刊載于2022年6月17日,有刪改]
19.請從聞立鵬的角度,簡要概括他回憶了父親聞一多的哪幾件事。
20.根據括號內容,為下面的句子作一條賞析式批注。
讀書筆記
他比不得在睡夢里被父親叫醒的畫面,記不得父親說不出話的樣子,記
不得父親說過什么……(連用三個“記不得”,有什么表達效果?)
賞析式批注:
21.第?段畫橫線句子以及下面的【鏈接材料】通過哪種寫作手法為我們刻畫出了一個有
試卷第7頁,共8頁
責任、有擔當、堅守信念的聞一多?請你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分析。
【鏈接材料】昆明的空氣日益緊張,國民黨對聞一多開始毫不掩飾地恐嚇、威脅,而
聞一多在奔忙和壓力下日漸消瘦。家人勸他,他說:“現在好比是一只船,在大海里遇到了
狂風惡浪,越在這時候,越要把住舵,才能轉危為安。”
22.文章第⑦段呈現聞一多家書的內容有什么作用?
23.文章結尾意蘊豐富,請結合課文和本文內容,談談對文章最后一段“這火永不熄滅”的理
解。
24.以“學習,開啟人生新征程”為題,結合《孫權勸學》以及現實生活中的事例,寫一篇
議論文,不少于400字。
試卷第8頁,共8頁
1-(DA
⑵D
⑶A
(4)B
⑸C
【詳解】(1)本題考查字音、字形
鞠躬盡瘁(jiigCngjincui):指小心謹慎,貢獻出全部精力。
功勛(gCngxtln):指功績,尤指對國家、人民做出的重大貢獻。
婦孺皆知(filnljiezhi):意為婦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眾所周知,流傳得很廣。
故選A。
(2)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A.至死不懈:指到死也不松懈。比喻對某件事(信念)有著執著的追求;比喻對事業堅持
不懈。本句用來形容有志之士堅持不懈的精神,使用正確;
B.可歌可泣:值得歌頌,使人感動得流淚,指悲壯的事跡使人非常感動。本句用來形容有志
之士的英勇事跡令人感動,使用正確;
C.當之無愧:指承受得起某種評價、稱號或榮譽,毫無愧色。本句用來形容和平年代堅守崗
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稱得上英雄,使用正確;
D.鋒芒畢露:指銳氣和才干全都表現出來,多形容人氣盛逞強。本句用來形容平凡人對世界
的貢獻,用在這里不符合語境,使用不正確;
故選D。
(3)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仰望歷史的天空,家國情懷閃耀光輝”與“跨越時間的長河,家國情懷綿延不斷”屬于并列分
句,分句之間應該用分號;
故選A。
(4)本題考查辨析語病的能力。
第②句句式雜糅,可刪去“的原因”。
故選B。
(5)本題考查語句銜接的能力。
“英雄,就是普通人擁有一顆責任心”一句定義了英雄的本質,即英雄并非遙不可及的存在,
他們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擁有一顆責任心的普通人。
答案第1頁,共12頁
③句由“他們所做的事情”引出和平年代的英雄,就是那些堅守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
這些平凡人正是因為擁有一顆責任心,才成了英雄。因此,“英雄,就是普通人擁有一顆責
任心”與③句緊密相連,將這句話放在③句前面,可以很好地引出下文對和平年代英雄的描
述和贊美。
故選C。
2.A
【詳解】本題考查語句排序。
③句緊承前文“他……主動向客人伸出手來”,表明客人與他握手并產生疑惑,銜接自然,
所以③應排在首位;
①句"什么?就這么個侏儒!”,這是對客人“疑惑和驚訝”的進一步具體體現,以驚嘆的語
氣表達出對眼前人的詫異,所以①應排在③之后;
④句進一步承接①句的驚訝情緒,以疑問的方式繼續表達對眼前人身份的難以置信,所以
④應排在①之后;
②句是對客人在經歷前面一系列驚訝后的動作描寫,排在最后;
綜上,正確順序為③①④②。
故選Ao
3.A
【詳解】本題考查銜接排序。
④句是對聞一多先生身份的總體介紹,應該排在首位,起到總領全文的作用;①句開始講
述聞一多先生的“說”,開啟了對他言行的具體描述;⑤句是對①句中“說”的內容的具體補
充,所以⑤句應緊跟①句;③句從“說”過渡到“做”,按照先“說”后“做”的邏輯順序,③句
應在⑤句之后;②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是對聞一多先生言行的總結評價,
放在最后,起到總結全文的作用。因此,排序為④①⑤③②;
故選A。
4.C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
C.《資治通鑒》是編年體史書。不是紀傳體通史;
故選C。
5.B
【詳解】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
答案第2頁,共12頁
ACD三句詩中表現的終生報效祖國、忠誠無私的愛國情操,切合鄧稼先人物特點;
B.有誤,東望家鄉路程又遠又長,熱淚沾濕雙袖還不斷流淌。詩中充滿了懷土思親的無限傷
感,表達了對遠方故土親人的深切思懷。與鄧稼先人物特點不符;
故選B。
6.北宋司馬光編年體論語大學孟子中庸易
書詩禮春秋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綜合。
(1)《資治通鑒》是由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十
九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
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十六朝1362年的歷史。在這部書里,
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即以
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
(2)“四書五經”是“四書”與“五經”之合稱。四書之名始于南宋朱熹,五經之名則早始于漢
武帝之時。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即《詩經》、《尚書》、《禮記》、
《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
7.三匹駱駝
【詳解】本題考查名著內容識記。
《駱駝祥子》的第二章:祥子為了多賺一點兒錢,他冒險把車拉到危險地帶,途中連車帶人
被十來個兵捉了去。祥子混出軍營時,順手牽走了部隊丟下的3匹駱駝,僅以35元大洋就
把駱駝賣給了一個老頭兒。
8.農村北平城
【詳解】本題考查名著內容識記。
在《駱駝祥子》中,祥子是一個來自農村的青年,失去了父母和土地后,來到北平城里謀生。
對于祥子來說,擁有一輛自己的車,通過拉車來掙錢,是他最大的愿望。這是他改變自己生
活狀況、實現獨立自主的途徑。車代表著他對穩定生活和個人價值的追求。在當時的社會背
景下,祥子認為拉車是一份能夠依靠自己的力氣獲得收入的工作,而擁有自己的車就不必再
受車廠老板的剝削,可以更自由地賺錢,過上更好的生活。這一愿望貫穿了小說的很大一部
分,也是推動祥子不斷努力奮斗的動力。
9.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
蒙
答案第3頁,共12頁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默寫。
作答本題時應注意易錯字詞“卿、當涂、涉獵、略、阿蒙”的正確書寫。
10.(1)(示例)①有才能的人從不會高估自己,人貴有自知之明。②驕傲使人落后,謙
虛使人進步。
(2)(示例)這道目光就像閃電,瞬間發出耀眼的光芒,讓人感到無比震撼。
【詳解】(1)本題考查閱讀啟示。
結合“有個青年總想一舉成名”“而分母就是他把自己想象的那么大小。分母愈大,分數就愈
小”可知,這位青年明顯認為自己有著杰出的才能,所以才會想著一舉成名。由此可得啟示:
人不能高估自己,人貴有自知之明。
結合“而分母就是他把自己想象的那么大小。分母愈大,分數就愈小,如果分母是無窮大,
分數就等于零了”可知,人不能高估自己,越是高估自己,自己的價值就越渺小,就越難以
進步。所以人要謙虛低調。由此可得啟示:驕傲使人落后,謙虛使人進步。
(2)本題考查仿寫。要以“眼光”為描寫對象,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突出托爾斯泰眼光的
犀利的特點。
示例:這道目光像一把鋒利的投槍,帶著風聲和巨大的氣勢向人詞來,讓人無處躲藏。
11.(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3)現身說法(4)回
應呂蒙的推托,用自己的體會強調學習的作用。12.AC13.示例:文
中后半段寫魯肅與呂蒙的對話,是對呂蒙在孫權勸說下“就學”結果的補充,文章以魯肅與呂
蒙“結友”收尾,表現了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從側面展現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進而
體現了讀書學習的重要性,點明了文章主旨,因此這部分內容并不多余。14.首先,我
會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
現身說法,點明“學”的益處,使呂蒙無可推托。15.示例: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開始學
習,其才略很快就有了驚人的長進;方仲永年幼時天資過人,但因為其父沒有讓他堅持學習,
他最后變得平平無奇。可見,讀書對促進自我成長很重要。
【導語】《孫權勸學》中,孫權對呂蒙的勸誡體現了對學識的重視和求知的精神。孫權認為
在掌握實務工作時,學習能夠增加個人能力和見識,促進事業發展。呂蒙雖然最初推辭學習,
但最終在孫權的勸導下開始讀書,并因學識增長而得到魯肅的贊賞。此故事通過呂蒙的轉變,
生動詮釋了學習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強調了即使在忙碌的工作中也要抽空學習提升自我。
11.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的梳理與勸說技巧的分析。
第一空,孫權言明厲害,指出“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這句話的潛臺詞是,你現在身處
答案第4頁,共12頁
要職,承擔的責任重大,因此你的能力也必須與之相匹配,需要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
第二空,孫權開始闡述學法,他告訴呂蒙“但當涉獵,見往事耳”,意思是說你只需要粗略地
閱讀,了解歷史就夠了。這里孫權給出了學習的方法和目的,即廣泛涉獵,以史為鑒。
第三、四空,孫權開始現身說法,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回應呂蒙的推托:“卿言多務,孰
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孫權用自己的讀書經歷和收獲來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和
作用,這無疑增加了其勸說的說服力。
12.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1)A.家慈:又稱“家母”。是在別人面前對自己母親的謙稱。
B.令堂:指對別人母親的尊稱,敬辭。稱對方的母親。
C.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句中呂蒙稱自己的母親,應用“家慈”,故選A。
(2)A.鄙人:謙辭,對人稱自己。
B.舍弟:對自己弟弟的謙稱。
C.賢弟:是對自己的弟弟、別人的弟弟以及弟子或年歲較幼之友的敬稱。
句中魯肅年長,稱呼呂蒙為“賢弟”。故選C。
13.本題考查理解內容。
魯肅與呂蒙的對話內容并不多余。魯肅與呂蒙的對話內容“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士
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展示了呂蒙在接受孫權勸學后,學有所成,
才略大增,得到了魯肅的高度贊賞。這一情節的設置,充分證明了孫權勸學的成效,突出了
學習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從側面印證了孫權的遠見和呂蒙的努力及驚人長進。同時,魯肅拜
見呂蒙母親并與呂蒙結為好友,還展現了呂蒙學識提升后人際關系的變化,全面反映了人物
的成長與變化,體現出讀書學習的重要性,點明了文章主旨。
14.本題考查理解內容。
孫權勸學思路梳理:
①責任與能力匹配一"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告訴呂蒙,他現在肩負重任,必須具
備相應的能力,這需要通過學習來提高。
②學習方法和目的一“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讀書不一定要精深,
只需要多閱讀了解歷史和前人經驗。
③以身作則,親身示范一“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孫權分享自己讀書的經驗和收益,
激勵呂蒙開始學習。
答案第5頁,共12頁
④勸說過程的藝術一通過既講道理又以自己為例,打動呂蒙最終同意讀書。
示例:我第一步指出呂蒙作為重要人物,不能不學習;接著用自身讀書獲益為例,使對方信
服;最后針對呂蒙托辭軍務繁忙,指出讀書并不是為了“治經為博士”,關鍵是要有行動“涉
獵,見往事”。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以身作則、破除借口。
15.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首先結合《孫權勸學》的內容,詳細解釋孫權如何勸說呂蒙學習及
其效果。然后,鏈接材料中的方仲永的故事進一步補充了“讀書對自我成長的重要性”這一主
題,強調了持續學習的重要性。通過兩方面材料的結合,有層次地闡述讀書的重要性和實際
意義。
示例:同學們好,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讀書對自我成長的重要性。故事《孫權勸學》中
孫權勸呂蒙讀書,雖然呂蒙開始因為事務繁忙而推辭,但孫權以自己為例,說明學習的好處,
最終使呂蒙接受了建議并在學習中受益匪淺,從而得到魯肅的贊賞。可見讀書是自我成長的
重要途徑,它不僅可以增強我們的知識儲備,而且可以提高我們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就如同
方仲永的故事所揭示的道理,盡管方仲永有天賦,但因為不加學習和培養,最終才華消失。
無論天賦如何,如果不進行持續的學習和進步,終究是無法達到理想狀態的。讀書使人進步,
使人成功,并且是每個立志成才的年輕人不可或缺的成長路徑。希望大家珍惜讀書的機會,
不斷提升自己!
【點睛】參考譯文:
起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
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我只是讓你應當粗略地
閱讀,了解歷史。你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頗
多。”呂蒙于是開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討論議事,魯肅十分吃
驚地說:“你現在軍事方面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在吳下時沒有才學的阿蒙了!”呂蒙說:“與
讀書的人分別幾天,就應當用新的眼光看待,大兄你知曉事情為什么這么晚呢?”于是魯肅
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好友后離開了。
16.①尋找論證捷徑②1973年③無私奉獻④被撞后忍痛提出不要為難騎車小伙子的要
求17.示例:在從書店回來的路上,陳景潤被自行車撞倒。作者并沒有對陳景潤進行細
致的描繪,而是通過人物的言行一忍著劇痛提了兩個要求,體現陳景潤的純樸善良。
18.示例:“都在”表現了討論的人數之多、范圍之廣,對群眾的影響之大,側面體現了陳景
潤研究成果的重大,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敬佩和贊美之情。
【導語】這篇傳記文章通過時間線索展現了數學家陳景潤的重要人生經歷,其簡練的敘述風
答案第6頁,共12頁
格有效地刻畫了陳景潤精益求精和純樸善良的性格特質O文章著重描寫他對哥德巴赫猜想的
不懈研究,尤其是在面對困難和誤解時的堅持與努力。通過引用人物言行和關鍵事件,作者
巧妙地展現了陳景潤的思想情感,傳遞了對他深切的敬意和欽佩。
16.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概括。
①結合第④段“我之前的解答太復雜了,寫了200多頁。就像從北京城里走到頤和園那樣,
可有許多條路,要選擇一條最準確無錯誤,又最短最好的道路。我那個長篇論文雖是沒有錯
誤,但走了遠路,繞了點兒道”可知,陳景潤表示之前的解答復雜,要尋找最準確無錯誤且
最短最好的道路,也就是尋找論證捷徑。由此可知,1972年他再次投入論文修改中,主要
事跡是尋找論證捷徑。
②結合第⑤段“1973年2月,春節剛過。陳景潤從宿舍里走出來,把一疊厚厚的稿紙交給
了李書記。‘這是我的論文。我把它交給黨。’那疊稿紙,就是陳景潤經過大幅度優化,從200
多頁精簡到100多頁的'1+2"的證明過程”以及第6段“1973年4月,中科院主辦的《中國科
學》雜志,在英文版16卷2期上全文刊登了陳景潤的這篇論文“可知,1973年陳景潤上交
優化后的論文且論文被刊登。由此可知,②處應填1973年。
③結合第⑥段“當時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哈勃斯丹和原聯邦德國數學家李希特的著作《篩法》
已經進入校印階段,在看到陳景潤的這篇文章后,他們立刻叫停了印刷,要求必須在這部原
本有十個章節的著作中再增加第十一章,章節命名為,陳氏定理,”可知,陳景潤的研究成果
對全球數學界影響巨大,他將自己的成果無私地奉獻給了數學界。由此可知,他在這一階段
體現出的品質是無私奉獻。
④結合第⑧段“1984年4月27日,陳景潤出事了……神志不清的陳景潤當時忍著劇痛提了
兩個要求:一是要去中關村醫院,因為他的醫保在那里;二是請求交警不要為難那位騎車的
小伙子”可知,1984年陳景潤被撞后忍痛提出不要為難騎車小伙子的要求。由此可知,④處
應填被撞后忍痛提出不要為難騎車小伙子的要求。
17.本題考查寫作手法。
結合第⑧段“神志不清的陳景潤當時忍著劇痛提了兩個要求:一是要去中關村醫院,因為他
的醫保在那里;二是請求交警不要為難那位騎車的小伙子”可知,作者在記述陳景潤被撞這
一事件時,沒有對他受傷后的外貌、神態等進行諸如“他滿臉痛苦,臉色煞白,豆大的汗珠
從額頭滾落”之類的細致描繪。只是客觀陳述了他忍著劇痛提出的兩個要求。陳景潤在受傷
神志不清且劇痛的情況下提出兩個要求。他要求去中關村醫院是因為醫保在那里,體現他的
務實;請求交警不要為難騎車小伙子,這一言行充分展現出他純樸善良、為他人著想的性格
答案第7頁,共12頁
特點。由此可知,傳記通過人物的言行,讓陳景潤的性格特點“自行”展現,符合傳記往往不
進行細致描繪,而是通過人物言行、相關事件來展現人物思想情感、性格特點的特點。
18.本題考查詞句理解及情感分析。
結合第⑦段“一時之間,街頭巷尾,工廠學校,大家都在討論‘哥德巴赫猜想‘,都在討論陳
景潤”可知,“街頭巷尾,工廠學校”表明了討論的場所遍布各個地方,“都在”強調了無論是
哪里的人,都參與到了對“哥德巴赫猜想”和陳景潤的討論中。“都在”突出了討論的人數眾多、
范圍廣泛,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陳景潤的研究成果能引發如此廣泛的討論,側面反
映出其研究成果的重大意義和影響力。由此可知,作者通過“都在”這樣的表述,表達了對陳
景潤取得重大成果的敬佩和對他的贊美之情。
19.①父親期待“我們”能夠多給他來信,并對“我們”寫信的進步之處給予表揚;②離家前
父親與“我們”道別,難掩不舍而流淚;③父親為養家糊口在深夜刻圖章;④父親會鄭重傾
聽“我們”的意見。20.連用三個“記不得”,在情感表達上層層遞進,傳達出聞立鵬為自
己“記不得,,當時的場景而感到惋惜與沮喪、對父親當時不舍離家的心疼以及對父親深刻的懷
念之情。21.都運用了細節描寫,通過對聞一多“面容變得消瘦,手指上磨出了硬繭”等
外貌上的細節描寫,在面對敵人的恐嚇和威脅,面對家人勸他時語言上的細節描寫,生動形
象地刻畫出聞一多為了“小家和大家”,即使奔波勞碌、面容憔悴,也要堅守信念的形象。
22.①真實地再現了聞一多離家時的不舍,豐富了文章內容;②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凸
顯了聞一多對孩子們深厚綿長的愛意;③照應標題,體現聞一多的柔軟心腸;④承上啟下,
承接上文聞一多要離家去昆明,引出下文聞立鵬讀家書時對父親的深切懷念。23.示例:
“這火永不熄滅”既指聞一多先生對家庭與兒女的愛像火一樣熱烈且永不熄滅,也指聞一多先
生的學術研究、創作熱情和愛國熱情像火一樣燃燒,永不熄滅。一方面是說聞一多先生的愛
國精神和人格品質永不消逝,表達了對聞一多先生的敬仰之情;另一方面也指聞一多先生的
精神品質對后人精神的指引永不斷絕。
【導語】這篇文章通過描繪聞一多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多重角色,刻畫了他既有堅定信念又有
柔情的形象。文中通過聞立鵬的回憶,再現了聞一多在戰爭年代艱難條件下堅守責任、教育
子女的溫情場景,通過家書和細膩的日常描寫,揭示了他對家庭、對子女深厚的愛。文章最
后引用朱自清的話“聞先生真是一團火”,凸顯了聞一多的獨特人格和精神力量,寓意其精神
和信念將永遠燃燒,不會熄滅。
19.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
結合第③段“聞一多是個戀家的人,常常剛一離家,就翹首期盼起親人的來信”和第④段“孩
答案第8頁,共12頁
子們的每封信都被父親鄭重其事地對待。他亭長子立鶴的信寫得好,拿去給朋友們看,賺來
一圈贊美。他怪次子立鵬不多寫信,‘難道我一出門,你們就把我忘記了嗎?’兒子們的信寫
得比從前更通歡、字跡也更整齊了,他高興得'今天非多吃一碗飯不可‘!還大力夸贊”可知,
聞一多盼望家人的來信,并給了孩子們贊揚和鼓勵。由此可概括出:父親期待“我們”能夠多
給他來信,并對“我們”寫信進步之處進行表揚;
結合第⑦段“出發前,他在家書中握及上回離家眩與兒女們道別的情形……出了一生的門,
現在更不是小孩子,然而一上轎子,我就哭了”可知,聞一多每次出門都認真和孩子們道別。
由此可概括出:每次離家之前父親與“我們”道別,依依不舍并且會流眼淚;
結合第⑩段“那時條件困難,一間屋子既是我父親的書房、會客窒,又擠著我和妹妹的床,
還有我父母的床。有時我夜里醒來,就看見父親還披著衣服、弓著背,坐在桌前刻圖章”可
知,為了貼補家用,聞一多深夜刻圖章。由此可概括出:為了養家糊口,父親深夜刻圖章。
結合第?段“1945年,通脹嚴重,聞一多提高了自己治印的費用,被長子聞立鶴責問這是不
是發國難財?聞一多沉默良久,說:‘立鶴,你這話我將一輩子記著。’”可知,面對長子的
責問,聞一多做了深刻的思考,由此可概括為:父親面對長子聞立鶴的責問,沉默后銘記在
心,表現出對子女的尊重和傾聽。
結合第?段"'其實他沒有所謂教育過我。’聞立鵬說。父親也不曾對他們兄妹提過多少要求
和期望,除了在給哥哥們的信中,說過一句‘務必把中文底子打好“'和第?段"為國擔當,為
家擔當。無須說太多,聞一多只需做自己的事,他走在前方的背影,便是對兒女們的指引”
的內容可知,在教育孩子方面,聞一多并沒有過多的要求,只是用行動做了他們的榜樣。由
此可概括為:父親沒有對子女提出過多要求和期望,但以自己的行動為子女樹立榜樣。
20.本題考查句子的賞析。
結合第⑧段“從年少讀到老,每次讀這封信,聞立鵬都會心頭泛酸”和“所幸有家書,定格這
被年幼的小兒女忽略的深情,封存一個父親對孩子永久的愛意,深厚綿長”可知,這里連用
三個“記不得”,強調了聞立鵬對當時具體情景的模糊記憶,但正是這種模糊記憶,反襯出父
親家書中描述的場景給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和情感共鳴,表達了他對自己“不記得”的事情感到
懊悔,同時也體現了他對父親的思念之情。通過排比句式,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和感染力,
讓讀者能夠感受到聞立鵬對父親深情厚意的懷念和感動。據此分析作答即可。
21.本題考查寫作手法。
由“面容變得消瘦,手指上磨出了硬繭”可知,第?段畫橫線句子通過對聞一多的面容消瘦、
手指磨出硬繭等細節的描寫,展現了他為養家糊口而辛勤工作的形象,突出了他的責任感和
答案第9頁,共12頁
擔當精神。同時,通過側面描寫他幾乎從不對子女發火的好脾氣,進一步展現了他作為父親
的溫柔和耐心。
鏈接材料通過側面描寫國民黨對聞一多的恐嚇、威脅以及家人的勸說,反襯出聞一多在面對
壓力和困難時的堅定和勇敢。從聞一多的言語這一細節中可知,他將自己比作在大海中遇到
狂風惡浪的船,需要越把住舵才能轉危為安,這表現出他堅守信念、不屈不撓的精神。
由此可知,第?段畫橫線句子和【鏈接材料】通過細節描寫的手法,不僅展現了聞一多外
在的辛勞和擔當,更揭示了他內在的堅定和信念,為我們刻畫出了一個立體、豐滿的聞一多
形象。
22.本題考查句段的作用。
第⑦段直接引用了聞一多的家書,詳細描述了他在離家時與孩子們道別的情景,包括叫醒
孩子們道別、因情感激動而說不出話等細節,這些都真實而生動地展現了聞一多作為父親在
離家時的不舍之情,為文章增添了更多關于聞一多個人生活的細節,使得文章內容更加豐富。
通過家書的內容,讀者可以深刻感受到聞一多對孩子們的深厚愛意。他不僅關心孩子們的學
習和生活,還在離別時表達了對他們的不舍和牽掛,這種細膩的情感表達使得聞一多的形象
更加立體和豐滿,不再是單一的學者或民主戰士,而是一個有血有肉、充滿父愛的普通人。
文章標題為“‘父親聞一多’——最剛烈的勇士,有最柔軟的心腸”,而第⑦段家書的內容正是
聞一多柔軟心腸的體現。他在離別時對孩子們的不舍和牽掛,與他在公眾面前表現出的剛烈
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照應了文章的標題,突出了聞一多性格中既有剛烈又有柔軟的一面。
第⑦段家書的內容承接了第⑥段聞一多因戰爭逼近而需要離家去昆明的情節,同時,家書
中描述的情感也為下文聞立鵬讀家書時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做了鋪墊。家書不僅讓聞立鵬回憶
起了與父親共度的時光,更讓他感受到了父親深厚的愛意和不舍之情,從而引出了他對父親
的深切懷念。據此分析作答即可。
23.本題考查理解語句。
結合第③段“聞一多是個戀家的人,常常剛一離家,就翹首期盼起親人的來信”,第④段“孩
子們的每封信都被父親鄭重其事地對待”,第⑤段“對孩子,聞一多有萬般耐心與柔情”,第⑦
段“但是叫到小弟,話沒有說完,喉嚨管硬了,說不出來,所以大妹沒有叫,實在是不能
叫……出了一生的門,現在更不是小孩子,然而一上轎子,我就哭了……”等內容可知,他
常常翹首期盼親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NB/T 11643-2024煤炭快速定量裝車系統通用技術標準
- 豪宅項目轉讓協議書范本
- 貨運司機兼職合同協議
- 貸款采購供銷合同協議
- 貨場鋼材回收合同協議
- 走賬免責協議書模板
- 設備共享協議書范本
- 貨運公路運輸合同協議
- 解除就業協議書模板
- 2025年礦山安全與環境保護專業考試題及答案
- 北京2025年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招聘(第二批)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皖南八校”2024-2025學年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譯林版)及答案
- 安寧療護人文關懷護理課件
-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部分學校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學年成都高新區七上數學期末考試試卷【含答案】
- 定額〔2025〕1號文-關于發布2018版電力建設工程概預算定額2024年度價格水平調整的通知
- “記憶中的人、事兒”為副標題(四川眉山原題+解題+范文+副標題作文“追求”主題)-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之寫作
- 2024年企業員工研發補貼協議范本模板3篇
- 全國賽課一等獎初中統編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教學設計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考研(第3版)鄭永廷配套考試題庫及答案【含名校真題、典型題】
-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2024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