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 單元綜測(含答案)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四單元 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 單元綜測(含答案)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四單元 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 單元綜測(含答案)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四單元 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 單元綜測(含答案)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四單元 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 單元綜測(含答案)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第四單元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單元綜測)1.1956~1958年,中國藝術團曾經兩次訪問南美洲的智利、烏拉圭、巴西.阿根延等國,通過演出、座談、訪問等活動表達了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友好、和平相處的愿望。同時,中國也邀請拉美國家相關人士來中國訪問考察。中國此舉(

)A.消除了意識形態對外交的影響 B.拓展了民間外交的新空間C.徹底打破了美國的封鎖和孤立 D.旨在推動文化事業的繁榮2.以下是新中國的一些外交文件和會談的引文,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①“日本方面痛感過去由于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重大損失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②“中國的對外政策是獨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結盟”③“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④“‘上海五國’進程中形成……‘上海精神’是成員國之間相互關系的準則。”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3.1992年聯合國人文發展年度報告指出:“西方經濟學家常喋喋不休地要求世界窮國放棄其經濟保護和限制措施,但是它們接著就發現,由富國經營的全球市場幾乎沒有自由可言,反而關閉著,無法打進去。富國言行不一,并未按他們宣揚的主張行事。”材料表明(

)A.西方發達國家固守重商主義政策 B.國際經濟秩序的重建任重道遠C.經濟全球化進程需要各國的參與 D.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發生了逆轉4.清朝,在東北和西北地區采取軍府制統治,設立將軍,兼管軍務和民政;在北疆的蒙古聚居的地區推行盟旗制度,盟長由理藩院委派本盟的王公貴族充任;在西藏地區實行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在西南地區仍實行土司制度。這體現了清朝(

)A.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權威被削弱 B.打破了舊的地方行政區劃C.邊疆地區的政治局面得以穩定 D.采取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5.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在談及帝國主義對中國承認問題時表示,“只要它們一天不改變敵視的態度”,就不給它們“在中國以合法地位”。他相信根據這種邏輯思考外交,才能真正體現中華民族的精神解放,才能說中國人站起來了。符合這一邏輯的外交方針是A.一邊倒 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C.另起爐灶 D.求同存異6.16世紀,英、法、德等國的傳統大學開始受到政府控制、干預,不少地區學生被明令禁止進入對立教派大學學習,數十所大學由國際大學轉變為國內大學。大學的地位也逐步上升,成為服務于地方政治和地域發展的有效載體。這反映出歐洲A.民族國家興起推動大學的世俗化 B.世俗教權突破了政治束縛C.高等教育由平民化轉變為精英化 D.民主思想促進教育近代化7.《論中國》一書中寫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過尋求共同利益來達到目的。毛澤東卻反其道而行之,對交叉重疊的敵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戰略目標,即開展地緣政治對話,重塑冷戰時期的國際秩序。”材料中“對交叉重疊的敵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A.“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B.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C.“兩拳出擊”反美抗蘇 D.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8.1955年,周恩來在亞非會議全體會議上指出:“根據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的原則,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是可以實現和平共處的。在保證實施這些原則的基礎上,國際間的爭端沒有理由不能夠協商解決。”這次發言(

)A.標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 B.成功推動了朝鮮問題解決C.拓展了中國對外交流的空間 D.使印度支那問題得以解決9.1951年《關于第一次全國民族教育會議的報告》指出,“有獨立語言而尚無文字或文字不全的民族,一面著手創立文字和改革文字;一面得按自愿原則,采用漢族語文或本民族所習用的語文進行教學”。這一規定(

)A.體現了國家的統一性 B.有利于文字的繼承發展C.反映出文化的民族性 D.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內涵10.唐宋時期,周邊少數民族語言中多有借用漢語詞匯的現象,例如契丹語的“hsin-kun”源于漢語的“將軍”,蒙古語的“ong”源于漢語的“王”。這反映出當時(

)A.分裂割據局面結束 B.漢語外來詞匯增多C.出現文字統一趨勢 D.民族間的文化交流11.“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這段話可能出自(

)A.日內瓦會議 B.首屆亞非會議C.《中美上海公報》 D.《中日聯合聲明》12.從1527年起,英王亨利八世以《圣經》中的弟娶兄嫂無后的故事為由,要求與王后離婚,結果遭到教皇拒絕批準。憤怒的英王便開始對抗教廷,秘密與安妮·博林結婚,國會立法脫離羅馬教廷,進行宗教改革,建立以國王為最高統治者的英國國教會。教皇不懂愛,由一場離婚案引發的宗教改革從本質上反映了A.路德教派提倡的因信稱義影響巨大 B.人文主義思想進一步的傳播C.資本主義的發展與羅馬教會的矛盾 D.世俗王權與神權的尖銳對立13.清朝,在蒙古族地區設立盟旗兩級單位進行統治,早期盟長在各部旗長中自行推選,后來改由皇帝任命。這一變化A.體現了守內虛外的政策 B.強化對民族地區的管理C.踐行了民族繁榮的思想 D.實現了各民族平等互惠14.周恩來在五十年代某次國際會議上指出:“在座的絕大多數國家一直以來都是殖民主義的重災區,這是所有人都不能否認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摒棄彼此之間不必要的恐懼和顧慮,從共同的苦難中孕育出相互間寶貴的了解和支持。”此次會議中我國(

)A.提出了“一邊倒”外交方針 B.首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 D.提出“真實親誠”理念1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相繼出現了建國初期與社會主義國家、1956—1965年與亞非民族獨立國家、20世紀70年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三次建交高潮。其中促成第二次建交高潮的事件是A.中蘇建交 B.日內瓦會議 C.萬隆會議 D.尼克松訪華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冰嬉,亦稱冰戲、冰技,是指萌芽于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冬季生產生活實踐,形成于明末清初的傳統冰上娛樂形式,其中包含多個運動項目。冰嬉中包含的“跑冰戲”和“蹴鞠之戲”等項目,早在努爾哈赤統治時期的后金宮廷就開始流行,后來成為清代宮廷冰上娛樂活動的泛稱。入主中原的清朝主政者,將北方民族傳統冰上活動與流傳兩千多年的宮廷百戲相結合,創造了冰嬉盛典,并寫入清代的典志體史書之中。從此開始,冰嬉成為清代禮樂制度中的重要慶典活動,由傳統冰上娛樂活動轉變為王朝國家超越民族、超越地城、超越時空的宮廷盛典。(1)閱讀材料一,概括清代冰嬉盛典的形成因素。材料二

乾隆十年(1745),冰嬉被乾隆皇帝欽定為“國俗”。“國俗”是認同清王朝“天下”的子民共同保持的風俗習慣,也是區分清王朝與異城外邦最具有標志性、符號性、象征性的特征。在康乾盛世末期的乾隆朝,國家危機逐漸凸顯,冰嬉于是作為國家復振的文化資源,成為強化文化認同的國家慶典。乾隆朝將冰嬉盛典完美地融入清代禮樂制度,體現了王朝國家從自身文化傳統中汲取營養,并將具有“自我文化認同”價值的因素融入國家典禮的過程。王朝國家對生民共同心理素質的塑造,悄然成為清王朝凝聚人心的內在動力。(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說明冰嬉作為“國俗”的意義。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0世紀以前,一般認為國家擁有訴諸戰爭的權利。進入20世紀以后,國際社會開始通過法律形式限制戰爭權。主要相關條款如下:《國際聯盟盟約》(1919年)第十二條第1款:“倘聯盟會員國間發生爭議,勢將決裂者,當將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決,或交行政院審查。聯盟會員國并約定無論如何,非俟仲裁員裁決或法庭判決或行政院報告后三個月屆滿以前,不得從事戰爭。”《非戰公約》(1928年)第一條:“締約各方以它們各國人民的名義鄭重聲明它們斥責用戰爭來解決國際糾紛,并在它們的相互關系上,廢棄戰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第二條:“一切爭端或沖突,不論其性質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處理或解決。”《聯合國憲章》(1945年)第二條第4款:“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系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第四十二條:“安全理事會……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陸軍行動,以維持或恢復國際和平及安全。”第五十一條:“會員國受武力攻擊時,……本憲章不得認為禁止行使單獨或集體自衛之自然權利。”——節選自世界知識出版社《國際條約集》(1)根據材料,歸納國際社會在限制戰爭權方面的階段性變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以來國際社會限制戰爭權的背景。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1.B2.A3.B4.D5.B6.A7.B8.C9.B10.D11.B12.C13.B14.C15.C16.(1)原因:冰嬉與北方民族的生產生活關系密切;清朝統治者的推崇;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各族人民的交流交融;政府的重視;大一統思想和民族認同感的加強。(2)意義:強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