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在答題卡上填寫清楚。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3.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對于人類而言,“逝去之物”總具有獨特的魅力。人們難以遏制對“起源”的遙想,并做出夸父追日般的追問。文物既舊也新,它不僅可以證實或證偽我們那些關于歷史的記憶和想象,更重要的是復活了被遺忘之文明的璀璨藝術,讓那些不可替代的美再次綻放。透過文物,我們也能感受到古老文明生命的脈動,那些我們曾認為互相隔絕的古老遺跡,竟有那么多“心有靈犀”之處。比如兩件不能正常使用的杯子,一件是龐貝古城遺址出土的公元1世紀鹿角形來通杯,另一件是出土于中國二里頭遺址的青銅爵,它們都是青銅材質。龐貝遺址的鹿角形來通杯沒有足,所以無法站立。當然它不是用來正常飲酒的,如若是飲酒也是罰酒,要一口氣喝完。在古波斯以及西亞地區,來通是在儀式上使用的禮器,后來也傳到了古希臘。當時的人們在祭祀中要舉起來通杯將酒一飲而盡,以向神明致敬。青鋼爵是影視劇中常見的飲酒器,但歷史中的青銅爵只用于禮儀活動。爵中盛放一種用黑黍加郁金香草釀成的鬯酒,據記載“芬芳條暢以降神”,這種酒是專門用來敬神的酒。東西方兩件特殊器形的青銅杯狀物都用于祭祀儀式,雖分別屬于不同的文明,但在遙遠的兩地承擔著相似的功能。歷史上關于夏代的記錄稀少,在夏遺址被發現之前,人們只聽說過大禹治水之后成為部落首領建立夏。在考古證據較少的歲月中,一些外國學者對夏王朝的存在一度提出了質疑。但隨著徐旭生先生的考古隊發現二里頭遺址,夏文化的歷史面紗逐漸被揭開。二里頭遺址目前發掘的有已知最早的青銅禮器、代表王權的青鋼鉞、大量的兵器以及制作精美的玉器等。只有發展到國家等級,才會使用這些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器物,它們的出土讓我們更加確定夏王朝的歷史。可以說,這些藝術文物證明了夏代禮制文明是高度發展的。在二里頭遺址中,考古專家們發現了宮城、道路網絡、祭祀區、鑄銅作坊等遺跡,并發現這些區域井然有序,具有明顯的等級劃分。其中,宮殿區規模較大,有點類似“故宮”的功能。這不禁讓我們想到文獻中提到的“擇天下之中而立國”的都城選址標準。二里頭遺址位于伊洛平原,屬于黃河水系,南靠嵩山,北臨太行,所以洛陽自古便有“中國”“土中”“中州”等稱謂。二里頭遺址在地理位置上有著極大的優勢,其文明影響也蔓延甚廣,最終遍布九州。可見文明沒有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在悄無聲息地與外界聯動和交互。(摘編自郭海潮《文物中的文明與藝術》)語文·第1頁(共8頁)材料二:洛陽博物館藏有一件乳釘紋銅爵,其舒展的.古拙之美讓人一見難忘。這件鋼爵1975年出土于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青銅酒器之一。此爵有“華夏第一爵”的美譽。若要嘗試理解這件青銅器本身的功能與歷史和藝術價值,我們有必要一起追溯中華.文明的起源,重回那洛河之濱的中原腹地。古史學家徐旭生先生提出傳說也有其史實根源,只要剝去神話的外表,便可以得出歷史。他排比梳理相關文獻記載,最終于1959年發現了二里頭遺址。二里頭文化被分為四期,根據碳十四測年,從第一期到第四期大約在前1900——前1600年間,基本上屬于古代文獻中的夏代紀年范圍之內。由此,一些學者將二里頭文化對應為夏文化,但夏王朝的絕對年代問題非常復雜,碳十四測定的年代也只能作為旁證或者參考,各種爭議和新的觀點一直存在,但這都不影響二里頭在華夏文明的發展史上具有的劃時代的意義。二里頭之前,華夏文明還處在城址林立的“邦國時代”;二里頭之時,超大型都邑的出現、發達文化的強勢輻射,都宣告了“王國時代”的開始。也是從二里頭開始,崇拜祖先,崇尚王權的中原禮樂文明開始成為華夏文明的主流。幾千年后,這件來自二里頭的乳釘紋鋼爵,仍舊以其俊巧的藝術美感和豐富的歷史內涵不斷為我們帶來有關華夏文明本源的沉思。今天,爵常常與“飲酒器”和“溫酒器”等字眼共同出現。但爵的功能究竟為何?爵確實是與酒密切相關的,爵“中有鬯酒”。但若說爵是飲酒器,其口部狹長尖銳的造型顯然對飲者太不“友好”;若說爵是溫酒器,則好像更有些道理,因為畢竟三足造型利于攏火,且不少出土鋼爵的底部帶有煙炱。但其實直到魏晉服五石散、飲熱酒流行開來,古人才開始由飲冷酒轉而飲熱酒。古人曾認為它是禮器,《說文》中提到“爵,禮器也”。孫機先生提出,三足爵大約在西周晚期之前,既用于“歆”又用于“裸”。古人喜嗅香氣,所以通過加熱爵中鬯酒,使其散發出香氣祭祀神靈,這種儀式被稱為“歆”;“歆”之后再將爵中未蒸發完的龜酒澆灌到鋪在地面的茅草束上,以“灌地之禮”求神,稱為“裸”。青銅器是華夏禮樂文明的象征,而“爵”這一中國獨有的器型,更是意蘊深遠。它無疑是與酒文化和祭祀文化緊密相連的青銅酒器的代表之一。從周代開始,“爵”字更是開始,出現在了地位等級稱呼中,例如“公爵”“伯爵”等。同樣地,“爵”在后世雖然已不具備祭祀或日常使用的功能,卻仍作為中華文化中的一個寶貴符號流傳下來。(摘編自李宏潔《二里頭文化乳釘紋鋼爵》)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物的價值非凡,它不僅可以佐證歷史的記憶和想象,還能更新舊日的文明。B.二里頭遺址內宮城等區域井然有序且等級分明,契合文獻中的都城選址標準。C.二里頭遺址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促使其文明開始與外界聯動和交互。D.青銅爵口部狹長尖銳的設計是為了方便傾倒酒液到茅草束上以完成“裸”禮。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龐貝來通杯與二里頭青銅爵功能相似,說明空間限制難以阻絕文明間的“心有靈犀”。B.二里頭遺址發掘的青銅禮器和宮城遺址等證明,夏代已具備國家形態的文明特征。C.二里頭文化四期的年代測定雖然有參考局限,但卻為夏王朝的存在提供了直接證據。D.爵從祭祀的禮器演變為地位等級的象征,體現了周代對夏商禮樂文明的繼承與發展。語文·第2頁(共8頁)3.下列對兩則材料論述和說明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通過分析二里頭遺址的考古發現,揭示了古代文明在禮儀制度和藝術發展方面的高度成就。B.材料二先回溯中華文明的起源,接著說明乳釘紋銅爵的造型,并探討了其功能與歷史和藝術價值。C.材料一按照空間順序探討文物對文明的復活,材料二則按照時間順序追溯乳釘紋銅爵的禮制演變。D.材料二中孫機對“歆”與“裸”儀式的考證,可以佐證材料一中關于青銅爵用于禮儀活動的觀點。4.乳釘紋銅爵堪稱華夏文明的重要代表器物。請根據材料內容,簡要說明理由。(4分)5.材料二指出,二里頭遺址的發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請結合兩則材料分析這一評價的依據。(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文本一:九月,一陣寒流襲擊了黃河兩岸的千村萬落。秋風陣陣,陰雨綿綿,四野蕭疏,萬木枯黃,連池塘里的殘荷也只剩下一枝枝干枯的葉梗索索顫抖。這天晚上,顏真卿在蒲州府廨的退思堂內徘徊躊躇,思緒萬千。仆從成方跟隨主人多年,早已熟悉了主人的習性。他看到主人情緒激動,一定是要揮毫作書了,早已研好了一硯墨汁,備好了紙和筆,默默地退到一旁,坐在一條矮凳子上。侄兒顏季明的顱骨置放在書案一側的木匣子上,匣子上搭了一方紅絨布,像是專為季明的頭顱配的底座。顏真卿在房內焦跺不安地徘徊了會兒,在季明面前坐了下來,就像以前叔侄二人面對面坐著促膝聊天一樣。顏真卿細細端詳季明,那寬寬的額,那粗粗的眉,那亮亮的眼睛,那高高的鼻梁和厚厚的唇……十三叔喜歡季明,顏族子侄幾十個,雖金昆玉友,唯顏季明不但相貌和秉性似顏真卿,書法文章也出類拔萃,常被人贊為冰清玉潔,翠竹臨風……顏真卿大喊一聲:“季明……”一把將季明的頭顱抱到懷中,嗚嗚地大哭起來……許久,顏真卿心情稍稍平靜了一點,又將季明的顱骨放回到木匣子上。他讓成方到廚房端來一杯酒、兩盤果蔬放在季明面前,點上香火祭了一祭,然后展開一張白紙,取筆濡墨,揮毫寫道: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每慰人心,方期戳榖,何圖逆賊閑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常山作郡,余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兇威大蹙。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茶毒?念爾遴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攜爾首櫬,及茲同還。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卜爾幽宅。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顏真卿心情悲痛、沉郁、辛酸而憤怒,猶如狂風暴雨掀起的黃河浪濤,回旋激蕩,洶涌澎湃,摧枯拉朽,沖天裂岸。此時此刻他無心作書,只想一抒胸中塊壘。他腦海中緊張地翻騰著天寶十四載冬語文·第3頁(共8頁)天那個狼煙突起、殺聲遍野的日子,全忘了手中之筆。放縱之下,字無大小,線無粗細,有行無列,大小參差,運筆也時急時緩,時放時頓。急時筆掃千軍,緩時勒馬徐行,放時縱橫無邊,頓時跌宕起伏。特別寫到最后一段,想起死去的骨肉親人,頓時從心中涌上一股對親人的無限愛戀和對內奸外賊的無比仇恨,千仇萬恨凝聚于毛錐鋒端,管不了筆禿墨焦,更難顧橫平豎直,大筆馳騁,橫涂豎抹,筆不隨心,腕下失控,一連多處產生謬誤。只好圈了重寫,寫了再改,筆傾字斜,點畫狼藉,線條也錯綜奇崛,變化瑰異。盡管如此,縱觀全篇,依然是字字映帶,顧盼有情,酣暢流利,氣勢橫生。《祭侄文》只有寥寥二百三十五字,字字如血,句句似火,發自天機,千古絕唱。后人評曰:《祭侄文》與前賢王羲之的《蘭亭序》并肩媲美,是為天下第二行書。(選自《顏真卿大傳》)文本二:何不曾是第一朱以撒顏真卿是忠烈之士。如果沒有安史之亂,他或許可以多活很久,筆下多出很多好作品。顏真卿的存在使我們多了一個典型人物,可以借此解決教化中的一些問題。我想,道德是道德,書法是書法,分開來說會客觀一些。我自幼承庭訓習書,從未間斷。我感受著不必與人合作的獨自創作的快樂,日子一天天過去,很貧瘠,很艱辛。要自覺地把自己培養成一名獨行者,寫無休。這樣做的人不只我一個,而是很多。道德品質保持在中等水平,藝術指標卻定得很高。整日自個兒忙碌,交游也不多。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在阿默斯特鎮的居民看來,她簡直就是一個隱者,很少能看到她出門。有時她想讓鎮上的孩童品嘗羙味的糕點、糖果,就裝在一個籃子里,打開窗戶,用繩子吊下去。至于這些糕點、糖果,也不是她出門買來的。她待在房間里,不停地寫,越寫越多,也不急于發表,先放起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像顏真卿這樣能成為忠烈,又善寫的,書法史上不多。二者不能兼顧時,就選擇寫字——我是這樣想的。顏真卿的楷書對改善我書寫的心態起了作用,核心就是緩慢,慢心態,慢手態,讓自己熱愛慢。很多人的目的都是以顏真卿的楷書為基座,把握好了,如重器不可移易。他中年以后的字不能稱雅致,而有金剛力士之氣象,學不好就是一堆死墨,混沌不開。這也使一些人學了幾年之后就向他告別,而與他周旋久的人都有德藝雙修的想法,將平生托付顏體而不悔。活人與古代碑帖的關系有如鳥與樹。樹是兀立不動的,鳥卻飛行游移,不會長久地立于一棵樹的枝條上。人的選擇和放棄有許多緣由,隨大流,循時勢,依性情。如果是依性情,便能很真誠地學習,也很真誠地放棄。〈祭侄文稿〉是顏真卿最著名的作品。說直白一點就是一篇祭文。沒有誰會把《祭侄文稿》作為背景圖案展示在慶典上。文辭讓人心有驚恐,逆賊、兇威、茶毒、巢傾卵覆、嗚呼哀哉,都不是常人樂意見到的。由于內心悲愴,思緒散亂,筆跡也草草復草草,涂抹復涂抹——草稿就是如此,任性情縱橫,行于可行處,也行于不可行處,出軌越位亦無妨,只是向前。有些字是寫給執掌權柄者看的,像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就得精工極致,盡遵矩嬳。顏真卿寫《祭侄文稿》則是吊哀記喪——家族死了那么多人,自己卻還茍活著,奈何奈何。這篇文稿最有美感的就是那些涂抹的痕跡,它們不是字,是亂麻般的心緒,是他寫《顏勤禮碑》《顏家廟碑》時所不曾有的。語文·第4頁(共·8頁)第一。讀《隨園詩話》。有人問袁枚,當朝詩人誰為第一,袁枚反問他,《詩經》三百首哪一首為第一。那個人沒法回答。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本一中顏真卿書寫《祭侄文稿》時情緒失控、多處涂改,與其對侄兒顏季明的深切哀痛和家族慘劇直接相關。B.文本一中,仆從成方提前備好筆墨的細節,不僅體現了成方對主人習性的了解,也從仆從的視角展現了顏真卿的狀態。C.文本二中作者主張道德與書法應分開評價,通過談及“我”的創作經歷,直接反對以忠烈之名抬高顏真卿的藝術成就。D.文本二指出,顏真卿的楷書如重器,有“金剛力士之氣象”,導致部分學習者半途而廢,能堅持的是想“德藝雙修”者。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與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本一通過“殘荷”“枯葉”等意象的描寫,暗示了顏氏家族在安史之亂中必然“巢傾卵覆”的悲劇命運。B.文本一將歷史真實與文學想象結合,通過虛構的細節刻畫顏真卿創作時的心理活動,增強了藝術感染力。C.文本二將《祭侄文稿》與《廟堂碑》《九戒宮》對比,意在批評虞、歐二人書法過于工整而缺乏情感表達。D.文本二借艾米莉·狄金森的隱居寫作類比顏真卿的創作,說明藝術家的孤獨狀態是創作偉大作品的必要條件。8.文本一第二段畫線部分在語言表達上很有特色,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其效果。(4分)9.《祭侄文稿》雖然筆跡草草、涂抹,但并不妨礙它成為書中精品。請根據文本相關內容,分析其“不完美”為何能成為其藝術價值的核心。(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武王問太公曰:“吾欲以少擊眾,以弱擊強,為之奈何?”太公曰:“以少擊眾者必以日之基伏于深草要之隘路;以弱擊強者,必得大國之與,鄰國之助。”武王曰:“我無深草,又無隘路,敵人已至,不適日暮。我無大國之與,又無鄰國之助,為之奈何?”太公曰:“妄張詐誘,以熒惑其將,迂其道,令過深草,遠其路,令會日暮。前行未渡水,后行未及舍,發我伏兵,疾擊其左右,車騎擾亂其前后,敵人雖眾,其將可走。事大國之君,下鄰國之士,厚其幣,卑其辭。如此,則得大國之與、鄰國之助矣。”武王曰:“善哉!”(《六韜·少眾》)語文第5頁(共8頁)材料二:西魏大統三年,東魏將高歡渡河,逼華州。西魏遣將宇文泰拒之;至沙苑,距齊軍六十余里。高歡率兵來會。候騎告齊兵至,泰召諸將議。李弼曰:“彼眾我寡,不可平地置陣。此東十里,有渭曲,可據以待之。”遂進至渭曲,背水東西為陣,李弼為右拒,趙貴為左拒。命將士皆偃戈于葭蘆之中,聞鼓聲而起。日晡,齊軍至,望見軍少,爭進,卒亂而不成列。兵將交,泰鳴鼓,士卒皆起。于謹等以大軍與之合戰,李弼等率鐵騎橫擊之,絕其軍為二,遂大破之。(《百戰奇略·寡戰》有刪改)材料三:冬,十月,韓信、張耳以兵數萬東擊趙。趙王及成安君陳馀聞之,聚兵井陘口,號二十萬。廣武君李左車說成安君曰:“韓信、張耳乘勝而去國遠斗,其鋒不可當。臣聞‘千里饋糧,士有饑色。’今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行數百里,其勢糧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萬人,從間路絕其輜重;足下深溝高坐勿與戰。彼前不得斗,退不得還,不至十日,而兩將之頭可致于麾下;否則必為二子所擒矣。”成安君嘗自稱義兵,不用詐謀奇計,曰:“韓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擊‘,則諸侯謂吾怯而輕來伐我矣。”韓信使人間視,知其不用廣武君策,則大喜,乃敢引兵遂下。大破趙軍,斬成安君泜水上。(《資治通鑒》)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以少A擊眾B者C必以日D之暮E伏于深草因要之H隘路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與,意為幫助,與《六國論》中“與劦而不助五國也”中的“與”字意思相同。B.“以熒惑其將”與《鴻門宴》中“常以身翼蔽沛公”的“以”字用法不同。C.陣,作戰時排列的隊伍,與《出師表》中“必能使行陣和睦”的“陣”意思相同。D.絕,使……斷絕,使動用法,與《勸學》中“而絕江河”的“絕”用法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姜太公看來,軍隊想要以少勝多,必須得使用謀略,而要以弱勝強,則必須要得到大國與鄰國的支持配合才行。B.姜太公認為條件是可以創造的,比如沒有深草,就虛張聲勢,引誘詐騙迷惑敵將,使敵人迂回行進,通過深草地帶。C.韓信攻打趙國時,李左車認定井陘之地于韓信不利,并由此判斷韓軍必然遭遇糧草斷絕之困,便從此入手將其擊破。D.成安君陳馀一方面認為自己是仁義之師,不屑用奇計,另一方面輕敵,認為韓信兵少而且疲憊,最終導致兵敗。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事大國之君,下鄰國之士,厚其幣,卑其辭。(2).愿足下假臣奇兵三萬人,從間路絕其輜重;足下深溝高壘勿與戰。14.宇文泰在渭水之戰中以少勝多,他的哪些用兵策略與材料一中姜太公的觀點不謀而合?(5分).語文·第6頁(共8頁)(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聽藍溪僧為元居士說維摩經[唐代]孟郊古樹少枝葉,真僧亦相依。山木自曲直,道人無是非。手持維摩偈,心向居士[注]歸。空景忽開霽,雪花猶在衣。洗然水溪晝,寒物生光輝。【注】居士:在家修持佛法的佛教徒。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少枝葉”既暗示了聆聽佛經的節令時間,也讓人聯想到古樹的遒勁與堅韌。B.“手持”“心向”體現了佛教普度眾生的精神,也暗示了居士對佛法的虔誠追求。C.最后兩句以景結情,寫聽完佛法后,世間萬物如同被溪水洗滌過一般煥發光輝。D.本詩用清新質樸的語言,明凈澄澈的景物,傳達出一種超脫世俗、返璞歸真的禪意。16.佛教強調自然與人互相依存,和諧共生,本詩最大特征就是用象征手法將自然與人巧妙聯結,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賞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6分)(1)音樂會后,還久久沉浸其中的小剛引用《李憑箜篌引》中“,”兩句話,形容自己聽得極其入迷,曲已終而意未盡的狀態。(2)小姜根據晏殊《菩薩蠻(小山重疊)》中“,”的描述,手工縫制中國傳統女子服飾,其成品圖案鳥兒雙飛,繡工精美,受到漢服愛好者追捧。(3)我國古代詩詞中有大量對“雨”的描寫。“云青青兮欲雨”,這是烏云壓頂即將落下的雨;“”,這是春季夜晚淅淅瀝瀝的雨;“”,這是秋季黃昏凄涼悲苦的雨。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7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8~19題。以前總是想著,假如我有一畝三分地,不種別的,定要全都種上梅花。臘梅、紅梅、白梅、綠梅,都要種上才好。臘梅清香,紅梅嬌艷,白梅淡雅,綠梅,妥妥兒的小妖精。無論晝夜,不管晴雪,它們一朵一朵、一枝一枝地開,花枝弄影,暗香盈袖,怎么也看不夠。在落雪時,沾染了梅香的雪和借助了雪白的梅呼應襯托。當天地一白時,只剩雪下梅紅點點。這時,須邀得志同道合的人,去踏雪,去尋梅。但我為了生計活著,沒有空去種那一畝三分地的梅。地里的活計,收到手中的米,一年四季,我①干不明白也②說不明白寫不明白。朋友勸說我:“如此甚好,③別做明白人,太明白會少很多快樂。要學習史鐵生,與其去地壇中尋找安靜,不如從安靜中尋找地壇。”語文·第7頁(共8頁)18.文中畫線處的長句,請改成四個整齊的短句,可以改變順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在落雪時,,;,。19.請根據示例①闡釋文段②③處畫線內容。(3分)序號原文內容內容闡釋①干不明白干活糊里糊涂,干得不好。②說不明白寫不明白③別做明白人(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20~22題。在網絡社交媒體中,“陰陽怪氣”被廣泛用于委婉地調侃、諷刺。這樣①避免了直接沖突,②達到了表達不滿的效果。③“陰陽怪氣”地說話成為了當下的時尚,這④是一種語言現象,也是一種社交策略。正話反說就是“陰陽”,人們用“謝謝”、“聰明”這樣的褒義字眼表達自己不同意對方的意見;使用適合的標點符號也是“陰陽”,適當的標點可以表現急切和強烈;而“陰陽怪氣”的語氣更重要,難度是怎么用文字來表達。所以,當你的對手在網絡上發表了你不置可否無言以對甚至覺得對方大錯特錯的言論時,你可以用“()”這樣的“陰陽”之語來表達反對意見。但“陰陽”的模糊性使得人們理解說話者的真實意圖時有了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容易導致誤解。因為既可能說話者在正話反說,也可能在真誠的表達感謝或贊美。其次,過度依賴反語和“陰陽”表達可能會削弱語言的直接性,使得溝通變得更加復雜和低效。很多常用的話語和標點被賦予了與原意相反的含義,使用時需更加謹慎,從而增加了溝通的成本。20.請在序號劃線處填寫恰當的關聯詞,使文字語意連貫,邏輯嚴密。(4分)①②③④21.文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嚴謹,可少量增刪詞語,不能改變原意。(2分)22.根據語境在括號中填入適當內容,并說明理由。不超過12個字。(5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深度思考與聯網搜索是deepseek的兩大重要功能,它對我們的認知形成、問題解決等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今,人類僅需0.3秒就能通過搜索引擎獲取4億條信息;短視頻平臺每天推送的碎片化知識相當于讀完16本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哲學對話體著作《理想國》。于是,有人擔憂:當搜索替代了思索,人類是否會退化成存儲信息的工具?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上述問題的看法。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語文·第8頁(共8頁)語文參考答案1.(3分)B【解析】根據材料一“在二里頭遺址中,考古專家們發現了宮城……這些區域井然有序,具有明顯的等級劃分……這不禁讓我們想到文獻中提到的‘擇天下之中而立國’的都城選址標準”可知,B項正確。A項“更新”錯誤,據原文“更重要的是復活了被遺忘之文明的璀璨藝術”可知,該項表述錯誤都都資料庫據原文“文明沒有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在悄無聲息地與外界聯動和交互”可知,“促使”屬于強加因果。D項內容于文無據。2.(3分)C【解析】C項據材料二“碳十四測定的年代也只能作為旁證或者參考”可知,選項中“直接證據”有誤。3.(3分)C【解析】材料二整體是依歷史溯源、功能爭議再到禮制意義的邏輯順序展開的。只有第三段才是基本按時間順序在介紹乳釘紋銅爵的情況。4.(4分)①歷史年代久遠:乳釘紋銅爵1975年出土于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青銅酒器之一,為研究華夏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②文化內涵豐富:它與華夏文明的酒文化、祭祀文化緊密相連,并且從周代開始,“爵”字還出現在地位等級稱呼中,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等級制度都是科夏禮樂文明的象征。(一點2分,答對兩點得滿分。其它如“藝術價值獨特:、其舒展的古拙之美和俊巧的藝術美感,展現了當時的青銅鑄造工藝和藝術風格”等也可酌情給分。)5.(6分)①填補夏文化考古的空白,為文獻記載的夏王朝提供實物佐證,推動中華文明溯源研究。②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青銅禮器、宮城遺跡等,表明夏代已進入國家文明階段。③標志早期中國從城址林立的“邦國時代”邁向統一王朝的“王國時代”。④從二里頭開始,崇拜祖先、崇尚王權的中原禮樂文明開始成為華夏文明的主流。一點2分,任答三點即可得滿分。)6.(3分)C【解析】通過“我”的創作經歷講的是“獨自創作的快樂”,而不是直接“反對‘以忠烈之名抬高顏真卿的藝術成就’”。7.(3分)B【解析】A項,“暗示了‘必然’公眾與喜愛辯法太絕對;C項,“批評”錯誤。對比僅為說明不同的書法功用;D項,文中類比,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并不是為了強調“孤獨狀態是創作偉大作品的必要條件”。8.(4分)①細節描摹,連用“寬寬的額”“粗粗的眉”“亮亮的眼睛”等疊詞,細膩刻畫顏季明的五官特征,既表現其生前英氣,又暗含顏真卿對侄兒的深刻懷念。②短句鋪排,四個“那……”的短句連用,結構相似,節奏緊湊,如目光一寸寸掃過遺容,凸顯顏真卿凝視時的凄愴與悲痛。③虛實結合,深化悲劇意味:對頭顱的“端詳”實為對鮮活生命的追憶,現實與回憶的撕裂感突顯出顏真卿的內心激憤。(每點2分,答出2點即可滿分)語文參考答案·第1頁(共4頁)9.(6分)參考答案:①“不完美”帶來了強烈的情感沖擊(2分)文本一描寫顏真卿創作時“腕下失控”“筆不隨心”,出現“圈了重寫,寫了再改”等失控狀態,文本二指出涂抹痕跡“不是字,是亂麻般的心緒”,這種“不完美”是“胸中塊壘”的直接外化,帶來了強烈的情感沖擊,字字如血,句句似火。②“不完美”具有獨特的審美感受(2分)文本一強調書寫“有行無列,大小參差”,卻又“酣暢流利,氣勢橫生”,展現“放縱之下”的獨創性;文本二以《九成宮醴泉銘》“精工極致,盡遵矩,”為對照,凸顯《祭侄文稿》“出軌越位亦無妨”的突破意義,其“不完美”實為對“工整雅致”審美體系的顛覆。③“不完美”體現了對藝術創作最高境界的追求(2分)《祭侄文稿》的“不完美”恰恰證明“恣意而作,忘天地眾生”才是更高境界,這重構了以人性真實為尺度的藝術評價標準。10.(3分)CEG(一處1分,共3分)11.(3分)A【解析】“勻贏而不助五國也”中的“與”是親附、親近的意思。12.(3分)C【解析】“并由此判斷韓軍必然遭遇糧草斷絕之困,便從此入手將其擊破”錯,原文“行數百里,其勢糧食必在其后”意為韓信率軍路過狹隘之地,隊伍綿延幾百里,隨軍糧草必定落在大部隊的后面。且,原發生是都資料靠在分析形勢,并沒有“將其擊破”的結果。選項誤將未然作已然。13.(8分)(1)侍奉大國君王,降低身份謙恭對待鄰國賢士,贈送豐厚的禮物,言辭謙卑。(下、厚、卑各1分,句意通暢1分)(2)望您借給我三萬奇兵,抄小路去截斷對方的輜重糧草,而您則深挖壕溝、高筑營壘,不要與他作戰。(假、從間路各1分;與戰,省略句1分;句意通暢1分)14.(5分)①在渭水彎曲狹窄的地方伏擊敵人。(彼眾我寡,不可平地置陣。此東十里,有渭曲,可據以待之。遂進至渭曲,背水東西為陣)②利用日暮時分作戰。(日晡,齊軍至,望見軍少,爭進,卒亂而不成列。兵將交,泰鳴鼓,士卒皆起。)③從左右兩翼夾擊高歡軍隊。(李弼為右拒,趙貴為左拒……李弼等率鐵騎橫擊之,絕其軍為二)(答對一點得2分,答對兩點得4分,答對三點得5分)公眾號霧都資料庫15.(3分)C【解析】“世間萬物如同被溪水洗滌過一般煥發光輝”錯,“洗然水溪晝”意為溪水在白天顯得更加清澈。16.(6分)①借寫古樹雖然枝葉稀少,但仍然堅韌不拔,真僧倚靠其下,象征僧人生活簡樸,但內心堅定,與世無爭。②山木生長,自然有曲有直,象征著世間萬物尊重自然規律順應本性,道人也同樣順應自然,超脫世俗,與世無爭。③借天空突然放晴,象征詩人對佛法的頓悟與領會,心靈得到凈化。④雪花沾衣,溪水清澈,寒冷的世間萬物煥發出光輝,象征了佛法給詩人帶來的內心光明與純凈。(一點2分,答對其中三點即可得6分)語文參考答案·第2頁(共4頁)17.(6分)(1)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2)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3)小樓一夜聽春雨(好雨知時節/夜來風雨聲/昨夜雨疏風驟/畫船聽雨眠)梧桐更兼細雨(每空1分,共6分)18.(4分)雪染梅香,梅借雪白;相互呼應,彼此襯托。評分標準:一個短句1分,不是整句扣1分。有其他形式符合要求亦可。19.(3分)②說不明白寫不明白:說話寫文章(1分)無法清晰表達內心的想法。(1分)③別做明白人:不要太聰明,太洞悉生活。(1分)評分標準:本題考查“明白”在不同的語境中的含義,言之成理即可。20.(4分)①既②又③所以(因此)④不僅(不但)評分標準:每空1分,共4分。①②是并列關系,但是又是不相容的兩種情況,所以只能填入“既……又……”“填入“一邊……一邊……”或者“又……又……”不給分)③所以(因此)④不僅(不但/不光)(填入遞進關系的關聯詞)21.(2分)修改一:因為說話者既可能在正話反說,也可能在真誠地表達感謝或贊美。修改二:因為說話者既可能在正話反說,也可能在表達真誠的感謝或贊美。【解析】第一處,位置不當。表示原因的兩個分句的主語都是“說話者”,所以“說話者”的位置在“既可能”之前。第二處,定、狀語誤用。將“真誠的”改為“真誠地”使之成為狀語修飾“表達”,或者將“真誠的”移到“感謝”之前,成為“感謝”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車身噴繪方案范本圖
- 公會入駐合同樣本
- 云南土地流轉合同樣本
- 2025年雙遼市科技公司軟件開發合同
- 2025合作經營酒店類企業合同
- 321借款合同標準文本
- 信息管道施工合同樣本
- 農膜質保期限合同標準文本
- 班成都能力提升的工作規劃計劃
- 兼職合同正式合同范例
- 自測血壓記錄表模板
- 生態文明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
- GB/Z 26337.1-2010供應鏈管理第1部分:綜述與基本原理
- 幼兒園繪本:《超級細菌王國》
- 土壤污染及防治課件
- 污水處理及配套管網工程-項目管理機構配備情況
- 視頻編碼技術課件
- 道法《我們的公共生活》第一課時課件
- 科學教學儀器設備借用登記表(精品文檔)
- 火災報警系統安裝檢查記錄
- 壓力性損傷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