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課時作業(十一)洋流作業時間:月日(2024河南省試驗中學期中考試)下圖是以極點為中心的半球圖,箭頭表示洋流的流向。讀圖,回答1~2題。1.圖中①②③④洋流與其形成的盛行風搭配正確的是()A.①—東北信風 B.②—盛行西風C.③—西南季風 D.④—極地東風2.圖中Q、P、K、M四海疆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A.Q地因受寒流影響,冬季氣溫較低B.P地因受暖流影響,冬季氣溫較高C.K海疆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漁場D.M海疆多海霧,對海上航運不利答案:1.C2.D解析:第1題,從圖中可知,①為北大西洋暖流,受西風影響;②為加利福尼亞寒流,與風帶無關;③為北印度洋夏季季風洋流,與西南季風有關,④為日本暖流,與極地東風無關,選C項。第2題,Q地受阿拉斯加暖流影響,P地受千島寒流影響;K地寒暖流交匯形成北海道漁場;M處寒暖流交匯多海霧,對海上航行不利,故選D項。(2024濰坊市期中考試)下圖示意某海疆洋流分布。讀圖,回答3~4題。3.對圖中②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風帶是()A.北半球信風帶 B.南半球信風帶C.北半球西風帶 D.南半球西風帶4.關于圖中四個洋流對陸地環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①洋流影響下,沿岸熱帶沙漠氣候所跨緯度范圍廣B.在②洋流影響下,大陸沿岸地區形成熱帶草原氣候C.受③洋流影響,大陸東岸氣候類型東西跨度寬廣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漁場的形成答案:3.B4.A解析:第3題,依據經緯度和大洋環流的方向,可知該地位于南太平洋的中低緯度海疆,可以解除A、C項;依據緯度位置來判讀②地位于東南信風帶,故選B項。第4題,①洋流是秘魯寒流,使得沿岸的熱帶沙漠氣候向低緯延長,跨緯度范圍擴大;②是南赤道暖流,沿岸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沒有熱帶草原氣候分布;③是東澳大利亞暖流,對沿岸氣候起到增溫增濕作用,但由于大分水嶺的阻擋,東岸氣候類型范圍東西狹窄;④是南半球西風漂流,北海漁場位于北半球。(2024山東棗莊月考)下圖中甲、乙為北半球某大洋西側表層水溫等值線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5.下列選項中對甲、乙兩處洋流性質及其分布緯度的推斷,正確的是()A.甲—寒流—55° B.乙—暖流—55°C.甲—暖流—25° D.乙—寒流—25°6.乙洋流對流經地區地理環境的影響可能有()①歐洲西部冬季氣溫較同緯度地區高②撒哈拉沙漠向西延長到大西洋沿岸③紐芬蘭漁場的形成④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冰封期較長⑤美國加利福尼亞地區森林火險等級高A.①③ B.③④C.①④ D.②⑤答案:5.C6.B解析:第5題,北半球大洋西側在中低緯度(30°旁邊)是暖流,等溫線凸向高緯(向北凸),中高緯度(60°旁邊)是寒流,等溫線凸向低緯(向南凸)。據此推斷,甲是暖流,分布在中低緯度;乙是寒流,分布在中高緯度,選C項。第6題,乙是寒流,歐洲西部受暖流影響,冬季氣溫較同緯度地區高,與乙無關,①錯誤。撒哈拉沙漠向西延長到大西洋沿岸,是受大洋東岸寒流影響,乙位于大洋西岸,②錯誤。紐芬蘭漁場的形成是受大洋西岸寒、暖流交匯影響,③正確。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冰封期較長與大洋西岸寒流有關,④正確。美國加利福尼亞地區森林火險等級高,可能受大洋東岸寒流影響,⑤錯誤。(2024鶴崗模擬)航海家迪亞士1487年從葡萄牙探險至非洲最南端,航行路途如甲圖所示,途中經過①②③④四地,其中某地年降水特征如乙圖所示。讀圖,回答7~8題。甲乙7.從①地至④地的航行過程中()A.始終順水 B.始終逆水C.先順水,后逆水 D.先逆水,后順水8.乙圖代表的地點是()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答案:7.C8.B解析:第7題,讀圖,圖示航線位于非洲西部沿海,從①地至④地的航行過程中,①地是順水,②地不明顯,③④地是逆水,所以航行過程是先順水后逆水,C項正確。第8題,依據乙圖的降水量特點,年降水量大并且有季節改變,可能是熱帶雨林氣候區,7月份降水較少,是因為受東南信風影響,信風來自于陸地。乙圖代表的地點是②地,B項正確。①地、③地是熱帶沙漠氣候,④地是地中海氣候,A、C、D項錯誤。(2024南京一模)下圖所示海峽的最冷月平均水溫北側為-1.7℃,南側為2.1℃;最熱月水溫北側為5~8℃9.影響海峽南、北兩側水溫差異大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位置 B.洋流C.季風 D.海陸位置10.該海峽航行條件較差的緣由是()①冬春多大風②夏季有濃霧③夏秋多臺風④冬季多流冰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9.B10.C解析:第9題,由經緯度位置可知,該地位于日本北海道漁場旁邊,處于寒暖流交匯處,故應選B項。第10題,用解除法解答。該區域緯度較高,臺風對其影響較弱,①②④正確,選C項。(2024河北石家莊模擬)下圖為某海陸位置局部示意圖,圖中緯線上面的數據代表各點距海岸的距離,下面的數據代表相應的海水表層溫度。讀圖,回答11~12題。11.該陸地的沿海海疆()A.有大量淡水流入 B.有暖流經過C.有寒流經過 D.位于寒暖流交匯處12.該海疆沿岸氣候的分布特點是()A.沿南回來線呈東西帶狀分布B.在南回來線旁邊呈點、面狀分布C.從南回來線旁邊向南呈狹長帶狀分布D.在南回來線旁邊向南北呈狹長帶狀分布答案:11.C12.D解析:第11題,從緯度位置來看,該區域位于非洲南部西海岸,該地為熱帶沙漠氣候,降水稀有,陸地淡水流入海洋極少。從圖中數據得出,距海岸208米處水溫低于同緯度旁邊水域水溫,說明這里有寒流經過,選C項。第12題,受副高和沿岸寒流的影響,該海疆沿岸的氣候為熱帶沙漠氣候,其分布特點是在南回來線旁邊向南、向北延長,呈狹長帶狀分布,選D項。(2024福建泉州質檢)近年來的探討發覺德雷克海峽內的海冰進退對全球氣候改變有重大影響,冰進(海冰較常年增多)會導致德雷克海峽水流通量減小,海峽西側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則相反。下圖示意南太平洋上德雷克海峽旁邊海疆洋流分布。讀圖,回答13~14題。13.多年統計資料表明,南極大陸旁邊海疆的海冰面積在9月達到最大,2月最小,據此可推斷()A.海水結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B.海水融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C.海水結冰速度總體上比融冰速度快D.海水結冰速度總體上比融冰速度慢14.德雷克海峽發生冰進的短期內將導致圖中區域()A.赤道旁邊海疆東西溫差增大B.赤道向南極輸送的熱量削減C.澳大利亞東岸地區降水削減D.南美大陸西岸地區降水增加答案:13.D14.A解析:第13題,海冰面積在9月達到最大,2月最小,據此可推斷9月份為最冷月,2月份為最熱月,而南半球大部分海疆8月為最冷月,2月為最熱月,故說明南極大陸旁邊海疆的海冰結冰速度總體上比融冰速度慢,選D項。第14題,當冰進時秘魯寒流帶動冷海水較多,從而使赤道旁邊海疆東側氣溫低,而海疆西側氣溫則相對較高,故赤道旁邊海疆東西溫差增大,選A項。15.(2024湖北八市聯考)讀世界漁場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描述大范圍漁場的分布特點。(2)圖中的A、B兩海疆分布有世界聞名的漁場,簡析其形成大漁場緣由的差異。(3)目前,世界海洋漁業資源普遍萎縮,分析其緣由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答案:(1)大范圍漁場主要分布在溫帶,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圍要廣,面積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漁場。(2)A漁場是北海道漁場,位于寒暖流交匯處,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為魚類供應豐富的餌料;洋流匯合還可以形成“水障”,阻礙魚類游動,形成大漁場。B漁場是秘魯漁場,受離岸風的影響,深層海水上涌把大量的養分物質帶到表層,形成大漁場。(3)自然緣由:全球氣候變暖、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酸雨等。人為緣由:人口增加導致過度捕撈;海洋污染等造成海洋生態環境惡化;重大工程的不利影響。對策:加強海洋資源管理;限制人口增長;防治海水污染,改善海洋環境。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大范圍漁場從緯度的分布范圍來看,主要分布在溫帶,但北半球比南半球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鄭州房票協議書
- 資金入股協議書
- 簽訂結算協議書
- 找人辦工作合同協議書
- 政府街道辦調解協議書
- 電腦勞務協議書
- 貸款還款協議書
- 小防控單元聯防協議書
- 現貨代理協議書
- 租地續租協議書
- 2025年傳統建筑行業的智能門窗技術
- 2025版亞馬遜FBA物流倉儲及電商運營服務合同6篇
- 幕墻工程施工方案及述標文件
- 《生鮮農產品供應鏈中雙渠道模式合作演化博弈實證研究》17000字
- 湖北省武漢市華師一附中2025屆中考生物押題試卷含解析
- 竣工結算審計服務投標方案(2024修訂版)(技術方案)
- 某藥業公司管理制度匯編
- 《佛與保險》課件
- 第7課《全球航路的開辟和歐洲早期殖民擴張》中職高一下學期高教版(2023)世界歷史全一冊
- 小學語文跨學科整合教學方案
- 高空作業規程及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