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邏輯技巧點撥與練習題庫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邏輯技巧點撥與練習題庫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邏輯技巧點撥與練習題庫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邏輯技巧點撥與練習題庫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邏輯技巧點撥與練習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邏輯技巧點撥與練習題庫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現代文閱讀(共20分,每小題2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10題。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文化始終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從古至今,文化傳承與創新一直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文化傳承與創新在我國的發展中具有特殊的意義。1.下列關于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說法,正確的是()A.文化傳承與創新是相互獨立的,互不干涉B.文化傳承是文化創新的基礎,文化創新是文化傳承的必然要求C.文化傳承與創新是相互對立的,不可調和D.文化傳承與創新沒有必然聯系,各自獨立發展2.文章中提到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以下哪項不屬于我國的文化底蘊()A.儒家文化B.道家文化C.印度佛教文化D.漢字文化3.文章指出文化傳承與創新在我國的發展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以下哪項不是這種特殊意義的表現()A.促進了我國社會的繁榮發展B.豐富了我國人民的精神世界C.增強了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D.提高了我國人民的道德素質4.文章中提到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關系,以下哪項描述不準確()A.文化傳承是文化創新的基礎B.文化創新是文化傳承的必然要求C.文化傳承與創新是相互獨立的D.文化傳承與創新是相互促進的5.文章指出文化傳承與創新在我國的發展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以下哪項不是這種特殊意義的表現()A.促進了我國社會的繁榮發展B.豐富了我國人民的精神世界C.增強了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D.提高了我國人民的道德素質6.文章中提到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關系,以下哪項描述不準確()A.文化傳承是文化創新的基礎B.文化創新是文化傳承的必然要求C.文化傳承與創新是相互獨立的D.文化傳承與創新是相互促進的7.文章指出文化傳承與創新在我國的發展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以下哪項不是這種特殊意義的表現()A.促進了我國社會的繁榮發展B.豐富了我國人民的精神世界C.增強了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D.提高了我國人民的道德素質8.文章中提到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關系,以下哪項描述不準確()A.文化傳承是文化創新的基礎B.文化創新是文化傳承的必然要求C.文化傳承與創新是相互獨立的D.文化傳承與創新是相互促進的9.文章指出文化傳承與創新在我國的發展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以下哪項不是這種特殊意義的表現()A.促進了我國社會的繁榮發展B.豐富了我國人民的精神世界C.增強了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D.提高了我國人民的道德素質10.文章中提到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關系,以下哪項描述不準確()A.文化傳承是文化創新的基礎B.文化創新是文化傳承的必然要求C.文化傳承與創新是相互獨立的D.文化傳承與創新是相互促進的二、文言文閱讀(共20分,每小題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20題。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竊其國,危矣哉!”11.下列關于孟子觀點的說法,正確的是()A.孟子認為仁義比利更重要B.孟子認為利是國家的根本C.孟子認為仁義是國家的基礎D.孟子認為利是國家的發展動力12.文章中提到“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以下哪項不是這種危局的體現()A.弒其君B.竊其國C.國破家亡D.社會動蕩13.文章中提到“萬乘之國,弒其君,竊其國,危矣哉!”,以下哪項不是這種危局的體現()A.弒其君B.竊其國C.國破家亡D.社會動蕩14.文章中提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以下哪項不是這種觀點的體現()A.孟子認為仁義比利更重要B.孟子認為利是國家的根本C.孟子認為仁義是國家的基礎D.孟子認為利是國家的發展動力15.文章中提到“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以下哪項不是這種危局的體現()A.弒其君B.竊其國C.國破家亡D.社會動蕩16.文章中提到“萬乘之國,弒其君,竊其國,危矣哉!”,以下哪項不是這種危局的體現()A.弒其君B.竊其國C.國破家亡D.社會動蕩17.文章中提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以下哪項不是這種觀點的體現()A.孟子認為仁義比利更重要B.孟子認為利是國家的根本C.孟子認為仁義是國家的基礎D.孟子認為利是國家的發展動力18.文章中提到“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以下哪項不是這種危局的體現()A.弒其君B.竊其國C.國破家亡D.社會動蕩19.文章中提到“萬乘之國,弒其君,竊其國,危矣哉!”,以下哪項不是這種危局的體現()A.弒其君B.竊其國C.國破家亡D.社會動蕩20.文章中提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以下哪項不是這種觀點的體現()A.孟子認為仁義比利更重要B.孟子認為利是國家的根本C.孟子認為仁義是國家的基礎D.孟子認為利是國家的發展動力三、古詩文默寫(共20分,每小題2分)1.《離騷》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上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登鸛雀樓》中“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望岳》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上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5.《登飛來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6.《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7.《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上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8.《浪淘沙·北戴河》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9.《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上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10.《望天門山》中“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古詩文鑒賞(共20分,每小題2分)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21-30題。杜甫《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21.下列關于《月夜憶舍弟》的表述,正確的是()A.詩歌通過描寫月夜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B.詩歌通過描寫戰爭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的渴望C.詩歌通過描寫邊塞生活,表達了詩人對兄弟的思念之情D.詩歌通過描寫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悟22.詩歌中“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一句,下列哪種解讀最為恰當()A.描寫了露水從夜晚開始變白,月亮明亮如故鄉B.比喻了詩人的思念之情如同白露一般清澈,月亮如同故鄉的月光一樣親切C.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懷念之情,覺得故鄉的月光比其他地方的月光更明亮D.通過對比,突出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23.詩歌中“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一句,下列哪種解讀最為恰當()A.描述了詩人兄弟分散,無法得知他們的生死情況B.表達了詩人對兄弟的關心,但無法得知他們的消息C.通過描寫兄弟分散,突出了戰爭的殘酷D.詩人擔心兄弟因戰亂而失去家園24.詩歌中“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一句,下列哪種解讀最為恰當()A.表達了詩人寄出的書信長時間無法送達,因為戰爭尚未結束B.詩人通過寄書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但擔心書信無法送達C.通過寄書不達,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擔憂D.詩歌通過寄書不達,反映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25.詩歌中“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一句,下列哪種解讀最為恰當()A.描寫了戍樓上鼓聲不斷,邊塞秋天的雁聲凄涼B.通過戍鼓和雁聲,表達了詩人對邊塞生活的描寫C.表達了詩人對邊塞士兵的同情,以及對戰爭的憎惡D.詩歌通過戍鼓和雁聲,反映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26.詩歌中“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一句,下列哪種解讀最為恰當()A.描述了詩人兄弟分散,無法得知他們的生死情況B.表達了詩人對兄弟的關心,但無法得知他們的消息C.通過描寫兄弟分散,突出了戰爭的殘酷D.詩人擔心兄弟因戰亂而失去家園27.詩歌中“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一句,下列哪種解讀最為恰當()A.表達了詩人寄出的書信長時間無法送達,因為戰爭尚未結束B.詩人通過寄書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但擔心書信無法送達C.通過寄書不達,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擔憂D.詩歌通過寄書不達,反映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28.詩歌中“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一句,下列哪種解讀最為恰當()A.描寫了戍樓上鼓聲不斷,邊塞秋天的雁聲凄涼B.通過戍鼓和雁聲,表達了詩人對邊塞生活的描寫C.表達了詩人對邊塞士兵的同情,以及對戰爭的憎惡D.詩歌通過戍鼓和雁聲,反映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29.詩歌中“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一句,下列哪種解讀最為恰當()A.描述了詩人兄弟分散,無法得知他們的生死情況B.表達了詩人對兄弟的關心,但無法得知他們的消息C.通過描寫兄弟分散,突出了戰爭的殘酷D.詩人擔心兄弟因戰亂而失去家園30.詩歌中“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一句,下列哪種解讀最為恰當()A.表達了詩人寄出的書信長時間無法送達,因為戰爭尚未結束B.詩人通過寄書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但擔心書信無法送達C.通過寄書不達,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擔憂D.詩歌通過寄書不達,反映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五、文學常識(共20分,每小題2分)31.下列關于中國古代文學的說法,錯誤的是()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B.《楚辭》是我國古代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C.《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D.《紅樓夢》是我國古代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32.下列關于世界文學的說法,錯誤的是()A.《荷馬史詩》是古希臘史詩的代表作B.《神曲》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C.《戰爭與和平》是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代表作D.《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33.下列關于現代文學的說法,錯誤的是()A.莫言是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B.《圍城》是錢鐘書先生的代表作C.《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D.《悲慘世界》是法國作家雨果的代表作34.下列關于古代詩詞的說法,錯誤的是()A.《唐詩三百首》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代表作B.《宋詞三百首》是我國古代詞的代表作C.《元曲三百首》是我國古代戲曲的代表作D.《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35.下列關于現代散文的說法,錯誤的是()A.朱自清是我國現代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B.《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C.《荷塘月色》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D.《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六、語言表達(共20分,每小題2分)3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這篇文章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深刻地揭示了社會的真善美。B.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在許多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C.雖然天氣寒冷,但他還是堅持每天鍛煉身體。D.我國的航天事業在短短幾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37.下列各句中,用詞不當的一句是()A.在這次比賽中,他憑借頑強的毅力,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B.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師和同學們學習的榜樣。C.她的演講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贏得了大家的掌聲。D.雖然他年紀不大,但已經取得了很多令人矚目的成就。38.下列各句中,句子成分殘缺的一句是()A.這本書內容豐富,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B.我國在科技領域的發展,離不開廣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C.他的到來,讓我們的團隊更加團結,凝聚力更強。D.為了保護環境,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39.下列各句中,關聯詞使用不當的一句是()A.他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體育成績也很好。B.雖然天氣很冷,但他還是堅持去跑步。C.他因為工作繁忙,所以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D.我們要想取得好成績,就必須付出努力。40.下列各句中,句子結構混亂的一句是()A.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決心努力改進。B.他不僅在學術上取得了優異成績,而且在體育方面也表現出色。C.為了完成這項任務,我們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終取得了成功。D.他的到來,不僅給我們的團隊帶來了活力,還激發了大家的斗志。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現代文閱讀1.B解析:根據文章內容,文化傳承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文化傳承是文化創新的基礎,文化創新是文化傳承的必然要求。2.C解析:印度佛教文化并非我國的文化底蘊,而是外來文化。3.C解析:文章指出文化傳承與創新在我國的發展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其中并沒有提到提高我國人民的道德素質。4.C解析:文化傳承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不是相互獨立的。5.C解析:文章指出文化傳承與創新在我國的發展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其中并沒有提到提高我國人民的道德素質。6.C解析:文化傳承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不是相互獨立的。7.C解析:文章指出文化傳承與創新在我國的發展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其中并沒有提到提高我國人民的道德素質。8.C解析:文化傳承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不是相互獨立的。9.C解析:文章指出文化傳承與創新在我國的發展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其中并沒有提到提高我國人民的道德素質。10.C解析:文化傳承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不是相互獨立的。二、文言文閱讀11.A解析:根據文章內容,孟子認為仁義比利更重要。12.C解析:國破家亡是文化傳承與創新面臨的困境,而不是文化底蘊的體現。13.C解析:國破家亡是文化傳承與創新面臨的困境,而不是文化底蘊的體現。14.B解析:孟子認為仁義比利更重要,而不是利是國家的根本。15.C解析:上下交征利是文化傳承與創新面臨的困境,而不是文化底蘊的體現。16.C解析:國破家亡是文化傳承與創新面臨的困境,而不是文化底蘊的體現。17.B解析:孟子認為仁義比利更重要,而不是利是國家的發展動力。18.C解析:上下交征利是文化傳承與創新面臨的困境,而不是文化底蘊的體現。19.C解析:國破家亡是文化傳承與創新面臨的困境,而不是文化底蘊的體現。20.B解析:孟子認為仁義比利更重要,而不是利是國家的發展動力。三、古詩文默寫1.逸于江湖之上2.江山如此多嬌3.長風破浪會有時4.會當凌絕頂5.眾里尋他千百度6.一曲高歌一樽酒7.風吹草低見牛羊8.海內存知己9.天涯若比鄰1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四、古詩文鑒賞21.A解析:詩歌通過描寫月夜景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