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淮南市潘集區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
化學試卷
溫馨提示:本卷共三大題17小題,滿分40分。化學與物理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Fe—56Ca—40C—120—16H—1N—14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符合
題意。
1.下列能量的轉化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2.“保護好我們的環境”是每位公民應盡的義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農藥本身有毒,應該禁止施用農藥
B.有害氣體和煙塵會對空氣造成污染
C.煤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會造成酸雨
D.工業廢水不經處理就可以排放到江河里
3.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4.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鈣是人體必需的元素。硅元素、鈣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B.鈣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0.08g
C.硅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4D.補鈣劑中加入的是鈣單質
5.從微觀視角認識事物是化學的重要特點,對下列現象解釋正確的()
A.“墻內開花墻外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
B.熱脹冷縮是因為分子大小隨溫度變化而改變
C.氣體易被壓縮是因為氣體分子很小
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因為蔗糖分子被分解了
6.“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可用作H7N9消毒防疫,帕拉米韋的化學式為C15H28N4O4,下列有關說法正確
的是
A.帕拉米韋相對分子質量為328gB.帕拉米韋中碳元素質量分數最高
C.帕拉米韋中有51個原子D.帕拉米韋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1
7.在“宏觀-微觀”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必備的思維方式。下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
說法正確的是
?O+8^^o^Oo+&O氫原子
O氧原子
甲乙丙丁?碳原子
A.該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不變
B.丙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C.該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原子數目都不變
D.該反應中甲、乙的質量比為14:1
8.分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一種常見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A.混合物:天然氣、石油、液態氫B.化合物:甲烷、酒精、一氧化碳
C.單質:金剛石、石墨、煤D.氧化物:冰、干冰、可燃冰
其中的化學式是
9.Cu可以和濃HNC)3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U+4HNC)3=CU(NO3)2+240+2X3X
A.N2O2B.N2C.NOD.NO2
io.鑒別空氣、氧氣、二氧化碳三瓶氣體,最好的方法是
A.分別聞氣味
B.向集氣瓶中分別滴加相同滴數的澄清石灰水,并振蕩
C.將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
D,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
11.航天員在太空飲用的水是小分子團水,它的分子排列整齊,高密度,不帶游離電荷,內聚高能量,具
有較強的溶解力、乳化力和代謝力。航天員每飲用1251nL小分子團水可維持6小時的正常需水量,是普通
水的4?5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B.水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8
C.小分子團水和普通水的化學性質不同
D.小分子團水中的營養成分更高
12.利用圖甲所示裝置可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其中燃燒匙內的白磷用電加熱裝置點燃,瓶內氣
壓用氣體壓強傳感器測定,其變化如圖乙所示。則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tis-t2s壓強迅速升高到最高點,容器中溫度保持不變
B.t2s-t3s壓強迅速下降,只是瓶內氧氣被消耗的過程
C.根據14s時瓶內的氣壓值,能計算出氧氣約占空氣質量的五分之一
D.t5s后的實驗操作是打開彈簧夾使水進入瓶內的過程
二、填空題
13.化學學習使我們從五彩繽紛的宏觀世界步入了充滿神奇色彩的微觀世界。
(1)我們身邊各種各樣的物質,例如銅、氧氣、金剛石、氯化鈉等,它們都是山不同微粒構成的。請選
擇上述物質填空(每空只填一種物質的化學式):原子構成的物質:離子構成的物質
(2)學習完“原子的構成”之后,小英幻想自己變成一個進入原子內部的微粒,寫了如下短文。
我想象中的原子結構
進入鎂原子,我發現們①原子是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的,②原子核相
比較原子的體積竟然那之小.③核外的12個電子按固定軌道圍繞原子核作
高速運動,④我試著去搬動它們,發現電子的質量與原子核的質量差不多…
我走出幻境,畫出了磷原子的結構示意圖(+12)282。
小英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有錯誤,指出文中有錯誤的一句(填句子前的序號)。文中提到的原子在
化學變化中易電子(填“得到”或佚去")o
(3)同學們已經學會從微觀角度認識物質的變化,下列變化中微粒種類發生了改變的是(填字
母)。
A.食物腐爛B.冰雪融化C.酒精揮發D.紅磷燃燒
14.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o
(2)實驗室用C、D裝置制取CO2時,加入的液體藥品液面高度應該在(填B裝置中的“a”或
“b”)處,請寫出檢驗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3)實驗室制取CO2選用的發生裝置也可以用B裝置,該裝置的優點是。
(4)實驗室用高鋸酸鉀制取氧氣,若用F裝置收集氧氣,當時,開始收集。
15.實現“碳中和”可以利用“碳捕捉與封存技術”,即通過一定的方法,將工業生產中產生的CO?分離出
來進行儲存。在實際生產中,經常用NaOH溶液來“捕捉”C02,流程如圖
NaOH溶液CaO固體
低濃度CO2氣體
CO2封存
高濃度CO2氣體
(1)吸收器中采用噴淋方式加入NaOH溶液,其優點是
(2)分離器中發生的反應:1.,2.Ca(OH)2+Na2CO3=2NaOH+CaCO3J其中反應l
(填“吸收”或“放出吸熱量。
(3)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o(填一種)
16.關于燃燒的研究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某小組以“探究燃燒的奧秘”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認識燃燒
(1)酒精、煤(含硫)、天然氣是生活中常見的燃料,下列不屬于三者燃燒共有的現象是(填字母
序號)。
A發光B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C放熱D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2)寫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任務二】探究燃燒的條件及質量變化
(3)該小組同學按下列實驗步驟開展探究。
步驟1:室溫下,按如圖組裝裝置,裝入藥品,稱量裝置總質量為mig。
止水夾
步驟2:將錐形瓶浸入80冤的熱水中,觀察現象。
步驟3:取出裝置,恢復至室溫并擦干錐形瓶;打開止水夾Ki,和K2,從Ki處緩慢通入約50mL氧氣,
再夫閉K]和K2,稱量裝置總質量為iH2go
步驟4:將錐形瓶再次浸入80。(:的熱水中,觀察現象。
步驟5:取出裝置,恢復至室溫并擦干錐形瓶,稱量裝置總質量為m3g。
①通過上述實驗,能證明燃燒需要氧氣的實驗現象是o
②mi、m2、m3的大小關系是o
【任務三】調控燃燒
(4)報道顯示:國內外一些煤田因發生煤層自燃,帶來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一旦煤層自燃,請給出
一條合理的滅火建議0
【任務四】再探鐵的燃燒
(5)查閱文獻:顆粒直徑為20?30nm的鐵粉,在空氣中會發生自燃生成氧化鐵。
結合已有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①影響鐵燃燒的因素有、(至少答出2點)。
②鐵與氧氣反應的條件不同,產物不同。若5.6g鐵與氧氣反應可得ag產物,且鐵無剩余,則a的取值范
圍是。
三、計算題
17.取25g大理石于燒杯中,加入200g稀鹽酸(大理石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測得燒杯
中物質的總質量與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
請分析并計算:
(1)完全反應時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g
(2)大理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淮南市潘集區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
化學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符合
題意。
11題答案]
【答案】C
【2題答案】
【答案】B
【3題答案】
【答案】A
【4題答案】
【答案】C
【5題答案】
【答案】A
【6題答案】
【答案】B
【7題答案】
【答案】C
【8題答案】
【答案】B
【9題答案】
【答案】D
【10題答案】
【答案】D
[11題答案】
【答案】B
【12題答案】
【答案】D
二、填空題
【13題答案】
【答案】①.Cu(或C)NaCl③.④④.失去⑤.AD
【14題答案】
【答案】(1)鐵架臺(2)①.b(2).CO2+Ca(OH)2=CaCO3^+H2O
(3)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
(4)導管口氣泡連續均勻冒出
【15題答案】
【答案】(1)增大NaOH溶液與CO?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吸收效率
(2)CaO+H2O=Ca(OH)2②.放出
(3)氫氧化鈉或氧化鈣##NaOH或CaO
【16題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