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氣旋、反氣旋與天氣_第1頁
2025年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氣旋、反氣旋與天氣_第2頁
2025年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氣旋、反氣旋與天氣_第3頁
2025年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氣旋、反氣旋與天氣_第4頁
2025年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氣旋、反氣旋與天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16氣旋、反氣旋與天氣

?落實

1.低氣壓(氣旋):在等壓線分布圖上,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低于四周氣壓的區域。

【回歸教材】讀選擇性必修1教材第45頁圖3.6“北半球氣旋的形成及其天氣”,在下圖中畫

出北半球氣旋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氣流運動。

答案

北半球氣旋的形成及其天氣

2.高氣壓(反氣旋):在等壓線分布圖上,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高于四周氣壓的區域。

【回歸教材】讀選擇性必修1教材第46頁圖3.7“北半球反氣旋的形成及其天氣”,在下圖中

畫出北半球反氣旋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氣流運動。

wFb

-C\反氣旋東、下降/

-高部吹偏北\/

比其\

一位:hPay腌7

Y—風廬1-氣壓梯度力一二____也“;

北半球反氣旋的形成及其天氣

答案

ab

反氣旋東

部吹偏北

吹腦南風。

單位:hP用

■,—風向一氣壓梯度力

北半球反氣旋的形成及其天氣

■突破核心考點

1.氣旋、反氣旋與天氣

天氣系統低氣壓(氣旋)高氣壓(反氣旋)

\、

1

示意圖(北111I1

半球)近地財近地吵彳

一風向--氣壓梯度力一風向一氣壓梯度力

(單位:hPa)

(單位:hPa)

北半球反氣旋的形成及其天氣

北半球氣旋的形成及其天氣

水平氣流逆時針方向流向中心(北半球);順時針方向流向四周(北半球);

(近地面)順時針方向流向中心(南半球)逆時針方向流向四周(南半球)

垂直氣流輻合上升輻散下沉

天氣狀況多云雨天氣多晴朗、干燥天氣

過境前后氣氣

壓壓

氣壓變化r\

曲線前時間后前時間后

我國天氣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的臺風夏季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秋季我國北方秋

典型實例天氣高氣爽的天氣;冬季我國北方干冷的天氣

2.氣旋、反氣旋的判斷

(1)左右手法則

右手半握,大右手半握,大

拇指向上,表拇指向下,表

示氣旋中心氣_示反氣旋中心

流上升,其他/氣流下沉,其

四指表示水平《

他四指表示水

氣流呈逆時針.業工七出七十平氣流呈順時

.._.北半球的氣旋、

方向輻合匚/出針方向輻散

反氣旋用右手

左手半握,大左手半握,大

拇指向上,表拇指向下,表

示氣旋中心氣示反氣旋中心

流上升,其他氣流下沉,其

四指表示水平他四指表示水

氣流呈順時針平氣流呈逆時

南半球的氣旋、

方向輻合針方向輻散

反氣旋用左手

(2)根據風向判斷(如下圖)

第一步:根據風向判斷氣旋或反氣旋一圖示風向由中心向外吹(實線箭頭)一反氣旋。

第二步:作水平氣壓梯度力(虛線箭頭)。風向相對于水平氣壓梯度力向左偏轉一南半球。

(3)根據天氣判斷

①一般與氣旋對應的天氣為陰天、降水,所以氣旋過境時,云量增多,常出現陰雨天氣。臺

風、龍卷風等就是氣旋強烈發展的結果,氣旋過境時氣壓降低。

②與反氣旋對應的天氣為晴朗,可能是干熱,也可能是干冷。

3.鋒面氣旋圖的判讀

近地面氣旋一般與鋒面聯系在一起,形成鋒面氣旋。它主要活動在中高緯度,更多見于溫帶

地區,因而也稱溫帶氣旋,其結構圖(北半球)如圖所示:

判讀其結構圖,應抓住以下幾點:

(1)判斷鋒面的位置

鋒面總是出現在低壓槽中,鋒線往往與低壓槽線重合,如圖中的M、N線。

(2)判斷鋒面的類型與移動

①鋒面類型

無論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其冷鋒的位置總是在氣旋(低壓)中心的西側和西南側,如上圖中

M;暖鋒的位置總是在氣旋(低壓)中心的東側、東北側和東南側,如上圖中N。

②鋒面移動

南半球鋒面氣旋的冷鋒和暖鋒的位置和北半球相同,但其移動方向和北半球相反。(如下圖所

示)

北半球鋒面氣旋南半球鋒面氣旋

(3)判斷鋒面附近的風向與氣流性質

根據北半球風向的畫法,可確定鋒面附近的風向,如圖中①處為偏北風,②處為偏南風,③

處為偏南風。

(4)判斷鋒面氣旋的天氣特點

暖鋒N鋒前③處附近出現寬闊的暖鋒云系及相伴隨的連續性降水天氣;冷鋒M鋒后①處附

近出現比較狹窄的冷鋒云系和降水天氣。

■明確命題方向

I1真題研析

(全國文綜III)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下圖為春季T時刻亞洲部分地區的海平面氣壓分布圖o

(1)指出控制圖示區域的兩個氣壓系統及位置關系。(4分)

(2)T時刻該區域的鋒面數量發生了變化。推測T時刻前該區域鋒面的數量,并分別說明鋒面

形成的原因。(8分)

(3)預測P點將要發生的天氣變化。(8分)

(4)說明該區域春季天氣系統活躍的原因。(4分)

[關鍵信息點撥]

從氣壓場來看,圖中中心位置有低壓中心,西北方向還有一個冷高壓。北半球冷高壓一般

是東移南下,與氣旋之間的等壓線密集區域應該存在一條向南移動的冷鋒。

北半球溫帶氣旋呈逆時針旋轉,在氣旋東西兩側的低壓槽附近,北上的暖空氣與南下的冷

空氣之間形成鋒面,其中西側的鋒面性質為途鋒,東側的鋒面性質為暖鋒。

P點位于氣旋中暖鋒前,隨著氣旋的繼續旋轉,P點將經歷暖鋒過境,然后受暖空氣控制;

隨著冷鋒東移南下,P點還將經歷逢鋒過境,然后受冷空氣控制,由此出現一系列天氣變化。

春季,亞歐大陸中低緯升溫明顯,但高緯還沒有明顯升溫,南北溫差加大,氣壓梯度大,

冷暖空氣交匯頻繁。即該區域正處于冬季風與夏季風交替控制、頻繁變動的時期。

[地理原理再現]鋒面氣旋的形成

請分別繪制北半球和南半球的鋒面氣旋圖。

答案

北半球鋒面氣旋南半球鋒面氣旋

答案(1)高壓;低壓;高壓位于低壓西北。

(2)3個。在低壓(氣旋)中,四周空氣匯集,北上的暖空氣與南下的冷空氣之間形成鋒面,氣

旋逆時針旋轉,形成冷鋒和暖鋒兩個鋒面。(冷)高壓內的冷空氣東移南下,形成冷鋒。

(3)暖鋒過境,降水概率高,氣溫升高;暖空氣控制,天氣轉好,氣溫較高;冷鋒過境,氣溫

下降,可能有降水,風力加強;冷空氣控制,晴朗,氣溫較低。

(4)中低緯升溫快,(高緯尚未明顯增溫,)南北溫差加大,氣壓梯度大,大氣運動快(冬季風與

夏季風轉換期,天氣系統交替控制)。

I1考向預測

考向1通過“氣旋”考查“綜合思維”

(2024?北京門頭溝模擬)2022年H月1日?5日,熱帶氣旋“尼格”大致自東向西緩慢移

動,氣旋中心11月3日經過廣東省珠海市。下圖為氣旋中心經過珠海市前后氣壓變化情況。

據此完成1?2題。

1.受該熱帶氣旋控制,

A.東南風B.東北風

C.西南風D.西北風

2.熱帶氣旋“尼格”經過珠海市的過程中()

A.珠海市天氣一直保持晴朗狀態

B.上海白晝時間逐漸變短

C.鄭州正午太陽高度逐漸增大

D.長江流域即將進入汛期

答案LD2.B

解析第1題,根據圖中信息,結合所學內容可以判斷出該熱帶氣旋自東向西緩慢移動,11

月3日經過廣東省珠海市,在11月2日氣旋還沒有移動到珠海,此時該氣旋位于珠海市的東

部地區,氣旋氣壓低,珠海地區氣壓高,風從珠海流向氣旋,由于位于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

的影響向右偏,所以珠海市的主導風向為西北風,故選D。第2題,氣旋經過珠海市時,珠

海上升氣流較強,出現陰雨天氣,A錯誤;氣旋經過珠海市的過程是H月1日?5日,此時

太陽直射點向南回歸線方向移動,上海的白晝時間逐漸變短,B正確;鄭州正午太陽高度逐

漸減小,C錯誤;長江流域即將進入枯水期,D錯誤。

考向2通過“鋒面氣旋”考查“綜合思維”

(2023?江蘇連云港期末)鋒面氣旋系統是天氣系統的一種,一般情況下地面氣旋和鋒面聯

系在一起,就形成了鋒面氣旋。下圖為“2022年10月陸地上某地的鋒面氣旋圖”。據此完

成3?4題。

3.關于圖中信息描述正確的是()

A.圖中鋒面為暖鋒

B.圖中鋒面由南向北移動

C.圖中四點乙地氣壓值最高

D.該天氣系統位于北半球

4.圖中甲、乙、丙、丁四點,最有可能出現陣雨天氣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3.B4.C

解析第3題,同一緯度地區,海拔越高,地球自轉線速度越大,圖中地球自轉線速度在山

脈處向南發生彎曲,說明南側為地球自轉線速度較小的方向,故判斷圖示地區位于南半球,

D錯誤;圖中鋒面北側為暖氣團、鋒面南側為冷氣團,南半球氣旋呈順時針方向旋轉,導致

南側冷氣團主動向北側暖氣團移動,形成冷鋒,A錯誤;圖中鋒面呈順時針方向旋轉,導致

鋒面由南向北移動,B正確;乙地最靠近低壓中心,氣壓值最低,C錯誤。第4題,冷鋒鋒

后出現降水且降水范圍較小、氣旋中心盛行上升氣流容易產生降水。圖中丙位于冷鋒鋒后且

更靠近鋒面,故丙的降水概率大,最有可能出現陣雨天氣。故選C。

地理實踐4特殊天氣

I實踐活動指導

特殊天氣天氣特征形成條件出現的時間出現的地區

屬局地強對流可發生于春季和

①空氣中有充足的水汽;是熱帶和溫

天氣,伴有雷夏季,常見于夏季

②有使暖濕空氣上升的帶地區可見

雷暴天氣擊、閃電、大雨、午后,但也可能在

動力;③空氣能產生劇烈的局地性強

冰雹、暴風雪等冬季隨暴風雪發

的上下對流運動對流天氣

現象生,被稱為雷雪

龍卷風可見

直立空管狀或春季、夏季、秋季于熱帶和溫

①近地面的風切變;②對

漏斗狀旋轉上均可發生,但最常帶地區,包括

流系統帶來大氣中的不

龍卷風升氣流,是一類發生在春夏過渡美洲內陸、澳

穩定能量,并引發上升氣

局地尺度的劇季節或夏秋之交大利亞西部、

流;③地轉偏向力

烈天氣現象(4?10月)印度半島東

北部等

源于中高緯度

洋面上爆發性

爆發性氣氣旋,因氣壓快強冷空氣(溫度足夠低)和多發生于中

北半球冬半年

旋速降低會帶來強暖空氣(水汽量大)相遇緯度地區

天氣劇變以及

強降水

①上升氣流在大氣運動

中獲得水平動量;②上升

中高空空氣急

氣流的動能轉化為勢能可發生于春季和

劇下沉,在地面熱帶和溫帶

下擊暴流(表現為重、冷的云頂)被夏季,常見于夏季

輻散形成災害地區

儲存起來;③云頂迅速崩午后

性強風

潰,勢能又重新轉化為下

降氣流的動能

I實踐活動集訓

(2023?河南許昌模擬)雨幡是雨滴在沒落地之前就已經蒸發(升華)。因為懸掛于云底的絲

縷條紋狀雨滴或冰晶隨云飄蕩,形似旗幡,從而得名雨幡。在有雨幡的對流云下,有時會有

強烈的下沉氣流,在觸地后迅速向四周擴散,產生8級以上的雷暴大風,這股下沉氣流為“下

擊暴流”。下擊暴流屬于突發性、局地性、概率小的強對流天氣。據此完成1?3題。

1.雨幡出現概率高的季節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作為風暴攝影師,拍攝雨幡更適合選擇在()

A.西北高海拔或草原地區

B.東北平原

C.西南云貴地區

D.東部沿海平原

3.雨幡出現時的天氣和大氣狀況是()

A.晴天、濕度大B.晴天、濕度小

C.陰天、濕度大D.陰天、濕度小

答案LB2.A3.B

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可知,雨幡是降水沒有到達地表,直接在空中升華或者蒸發的現象,

夏季氣溫較高,有利于雨滴的蒸發和升華,雨幡出現的概率較高,故選B。第2題,雨幡是

降水沒有到達地表,直接在空中升華或者蒸發的現象,西北高海拔或草原地區氣候干旱,空

氣中水汽含量較低,水汽易蒸發(升華),有利于雨幡的出現,A正確;東北平原、西南云貴

地區、東部沿海平原氣候濕潤,空氣中水汽含量較高,雨幡出現頻率較低,B、C、D錯誤。

第3題,雨幡是降水沒有到達地表,直接在空中升華或者蒸發的現象,晴天且濕度小有利于

雨滴蒸發,雨幡易出現;濕度大、陰天,蒸發較弱,雨幡不易出現。故選B。

4.(2023?廣西梧州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

局地性暖濕空氣強烈上升形成的天氣,常伴有閃電、大風、降雨、冰雹等天氣現象。一

個典型的雷暴云,是具有強烈上升氣流和下沉氣流的積雨云,其云垂直伸展較高,頂部呈砧

狀或鬃狀,底部較暗。雷暴是雷暴云的產物,它不僅是一種自然災害,也是一種融“聲、光、

電”為一體的獨特自然景觀。內蒙古不是雷暴發生頻率高的地區,但近年來卻成為很多氣象

攝影愛好者追逐雷暴的最佳“外景地”。圖1是按不同抬升觸發機制劃分的三種雷暴類型,

圖2是雷暴發展演變過程示意圖,圖3是我國不同地區平均雷暴日數。

①鋒雷暴②熱雷暴

③地形雷暴

①積云階段②積雨云③消散

階段階段

北京博色照

(1)簡述雷暴形成的條件,并分別說明能觸發三種類型雷暴的空氣抬升機制。(6分)

(2)根據圖2描述雷暴發生演變的過程。(6分)

(3)與雷暴高頻區相比,分析內蒙古成為氣象攝影愛好者追逐雷暴的最佳“外景地”的原因。

(6分)

答案(1)雷暴形成的條件:不穩定的大氣層結;充沛的水汽;足夠的抬升觸發機制。

空氣抬升機制:鋒雷暴一系統性抬升;熱雷暴一熱力抬升;地形雷暴一地形抬升。

(2)①積云階段,上升氣流冷凝形成積云;②積雨云階段,氣流進一步抬升,強度增強,范圍

擴大,水汽在高空冷凝形成積雨云;③消散階段,云中上升氣流減弱,下沉氣流占優時,大

氣層結逐漸趨于穩定,積雨云就過渡到消散階段,一個雷暴的生命結束。

(3)內蒙古雖然雷暴發生頻率低,但地形平坦,人煙稀少,空氣濕度低;而雷暴高頻區雖然雷

暴發生頻率高,但多山地、丘陵地形;平原則城市密集,空氣濕度高,云霧多,大氣能見度

相對較低,不利于在野外觀測、追逐和拍攝。

課時精練

強對流天氣是指伴隨雷暴現象出現的對流性大風(N17.2m/s)、冰雹、短時強降水(220

mm/h)等天氣現象,具有突發性強、空間尺度小、持續時間短等特點。下圖示意某年9月8

日5―9時川西高原某次強對流天氣中心水平移動路徑,并且該時段內個別地區出現直徑較大

的冰雹(圖中未標出冰雹發生地點)。據此完成1?2題。

1.導致該強對流天氣中心移動的主要原因是()

A.高空大氣下沉

B.冷空氣向東南移動

C.東南地勢較低

D.暖空氣勢力強

2.該時段內圖示區域冰雹符號所在的地點最可能為()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LB2.A

解析第1題,對流天氣多為低氣壓形成,氣流在垂直方向上為上升氣流,A錯誤。讀圖可

知,該強對流天氣5:00在圖示區域西北部,9:00位于圖示區域東南部,總體向東南方向

移動,來源于北部的冷空氣是其向東南方向移動的主要動力,B正確、D錯誤。強對流天氣

中心移動的主要動力是風,與地勢關系不大,C錯誤。第2題,讀圖可知,暖濕氣團位于南

部,甲、乙、丙、丁四地中,甲地附近降水強度最大,說明甲地氣流對流上升強烈,很可能

有冰雹出現,A正確。

(2024?廣東湛江模擬)孟加拉灣熱帶氣旋主要生成于孟加拉灣中部,生成后一般向西北方

向運動,或在印度東海岸登陸,或轉至東北方向,最遠可達青藏高原南部,給當地天氣帶來

重大影響。下圖為“某熱帶氣旋移近青藏高原時日等降水量線分布圖”。據此完成3?5題。

3.導致圖示天氣狀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較近B.地形抬升

C.暖流增溫D.逆溫增強

4.此次熱帶氣旋未給昆明帶來降水,主要影響因素是()

A.氣旋中心的風力B.氣旋移動路徑

C.氣旋登陸時間D.氣旋挾帶水汽量

5.熱帶氣旋移近青藏高原后會迅速消亡,原因是其()

A.中心氣壓降低B.中心溫度升高

C.輻合結構破壞D,上升運動增強

答案3.B4.B5.C

解析第3題,由題意可知,該熱帶氣旋從低緯海洋帶來了暖濕氣流,遇到青藏高原高大地

形的抬升作用,導致降水量劇增,故選B。第4題,孟加拉灣熱帶氣旋主要生成于孟加拉灣

中部,生成后一般向西北方向運動,或在印度東海岸登陸,或轉至東北方向,最遠可達青藏

高原南部,移動路徑不經過昆明,因此未給昆明帶來降水,故選B。第5題,熱帶氣旋的中

心氣溫較高,氣壓較低,旋轉速度快,輻合上升運動強,若受地形阻擋,破壞了熱帶氣旋的

輻合結構則會導致其消亡,c正確;高原之后中心氣壓會升高,氣溫會降低,A、B錯誤;

氣溫降低之后,上升運動減弱,D錯誤。故選C。

(2023?湖南張家界模擬)下圖為“某時某區域海平面等壓線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6?7

題。

6.圖中甲地天氣系統及氣流運動分別是()

A.氣旋,順時針輻合

B.鋒面,順時針輻散

C.高壓系統,逆時針輻散

D.低壓系統,逆時針輻合

7.四地中天氣狀況可能是()

A.甲地風雪交加B.乙地北風勁吹

C.丙地風雨交加D.丁地寒潮南襲

答案6.C7.D

解析第6題,讀圖,根據等壓線分布判讀,甲為南半球高氣壓中心(甲附近等壓線閉合,附

近等壓線數值為1016hPa,其位于1012hPa等壓線與1016hPa等壓線之間,根據“大于大

的”規律,其為高壓中心),即南半球反氣旋,水平方向上氣流呈逆時針輻散,故選C。第7

題,甲地為高壓中心,氣流下沉,以晴天為主,A錯誤;乙地氣壓南高北低,應吹偏南風,

B錯誤;丙地等壓線沒有明顯彎曲且分布稀疏,天氣變化不明顯,C錯誤;北半球陸地上為

高壓中心,應為北半球冬季,丁位于高壓中心的南部,且等壓線較為密集,可能受寒潮影響,

故選D。

(2023?陜西咸陽質檢)2022年夏季,北半球出現了持續異常高溫,測量到歐洲多地氣溫接

近、甚至與北非相同。分析表明,該現象與副熱帶高壓帶的勢力和位置有直接關聯。下圖為

“2022年7月12日歐洲500hPa等壓面海拔高度圖”。讀圖,完成8?10題。

8.與“副高盛行下沉氣流導致升溫”原理一致的現象是()

A.緯度越低,氣溫越高

B.距暖流越近,氣溫越高

C.山體背風坡出現的焚風

D.緯度相同,海拔越低,氣溫越高

9.圖中所劃直線段位置的氣壓狀況是()

A.低壓槽線B.高壓脊線

C.低壓中心D.高壓中心

10.在強盛副高的影響下,伊比利亞半島(圖中虛線圈位置)出現了高溫天氣。下列可能會加

劇高溫現象的是()

A.北大西洋暖流挾帶的暖濕氣流

B.源自撒哈拉沙漠干熱氣流的影響

C.阿爾卑斯山背風坡的焚風

D.海陸熱力差異導致的陸地升溫快

答案8.C9.B10.B

解析第8題,緯度越低,太陽輻射越充足,是太陽輻射影響使得氣溫升高,A錯誤;暖流

具有增溫增濕作用,是受洋流影響,B錯誤;山體背風坡出現的焚風效應為氣流翻越山體后,

逐漸下沉的同時不斷增溫所導致,C正確;相同緯度,海拔越低,氣溫越高主要是受地面輻

射的影響,D錯誤。第9題,據圖可知,此時大西洋500hPa等壓面海拔較高,可知氣壓較

高,5760m等值線在圖中所劃直線段位置出現了由大西洋向陸地的彎曲,應是高壓脊線,

故選B。第10題,北大西洋暖流挾帶的暖濕氣流能夠增加降水,A錯誤;撒哈拉沙漠輸出的

干熱氣流能夠加劇伊比利亞半島的高溫,同時不易使該地形成降水,B正確;阿爾卑斯山距

離伊比利亞半島較遠,對該地影響較小,C錯誤;海陸熱力差異導致的升溫會使該地盛行上

升氣流,易產生降水,D錯誤。

(2024?四川綿陽模擬)下圖為“世界中緯度某區域近地面某時刻天氣形勢圖”。據此完成

11-13題。

11.據圖可判斷該區域在()

A.南半球B.北半球

C.東半球D.西半球

12.近地面從a到b,氣溫、氣壓變化狀況為()

A.①B.②C.③D.④

13.“鋒前增溫”指冷空氣來臨之前,氣溫短暫升高的現象。此刻最有可能發生“鋒前增溫”

現象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ll.A12.D13.B

解析第11題,根據圖中等壓線分布狀況及風向可知,丙地是低壓中心,地轉偏向力遵循“北

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圖中風向整體偏左,故位于南半球,故選A。第12題,讀圖

可知,從a到b氣溫升高,且中間未出現波峰,丙地是低壓中心,故近地面從a到b,氣壓

先降低后升高,故選D。第13題,由圖可知,丙地是南半球低壓中心,丙地西北側形成冷鋒,

即等壓線彎曲處(低壓槽處)為冷鋒,呈順時針方向旋轉,甲、丁位于冷鋒鋒后,乙位于冷鋒

鋒前,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