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2025屆高三3月聯合檢測語文試卷及參考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①從創作生產的作品數量而言,從作家個性的自由展示而言,從讀者獲得的精神滋養而言,中國當代文學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但是,今天能否產生與歷史上的經典相媲美的作品呢?能否有與這個深刻巨變時代相稱的偉大作品呢?②文學要走向“高峰”,首先要面向“高峰”。汲取文學經典的養料,重新認識文學書寫在當今時代的價值,是邁向文學“高峰”不可或缺的寶貴經驗。《紅樓夢》作為文學經典的代表,詮釋著文學價值得以生成的奧秘,對于理解當今時代的文學創作依然具有啟迪意義。③【甲】。從大富大貴到窮困潦倒,家族的變故令曹雪芹經歷了巨大的人生落差,飽嘗了世間冷暖。《紅樓夢》是以他和家族的故事為素材、為原型創作完成的。動筆之初,曹雪芹不滿二十歲,耗費了十年光陰精雕細琢,又先后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增刪修改,三十歲左右時《紅樓夢》基本完成。此時的作品已經超越了“自家事”,超越了說教與訓誡性質的《風月寶鑒》,超越了宣揚色空觀念的《情僧錄》。小說主旨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正是作者思想升華、自我蝶變的結果。這表明,作家只有具備“十年磨一劍”的創作精神,才能戰勝創作上的浮躁心態。當今的文學創作環境或許更為復雜,但是文學的本質價值和內在邏輯并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作家必須保持沉潛的功夫,醉心于功利是無法創作出經典作品的。創作一部好作品,是需要強大精神力量支撐的。④《紅樓夢》作為中國文學經典的代表,蘊含著文學創造的基本原理,也彰顯了文學創作的最高追求。這在其他文學經典,如但丁、莎士比亞和列夫·托爾斯泰的經典作品中也同樣存在,他們共同示范了文學創造的規律,傳達著文學書寫的本質價值。文學經典構建讓讀者暢游其間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無限敞開,而又五彩繽紛。⑤【乙】。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通常都反映出特定的社會景觀和生活風貌,為人們理解歷史和認識社會提供重要途徑。曹雪芹如果沒有對當時的社會生活進行全景式的觀察和顯微鏡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奉獻出《紅樓夢》這樣的鴻篇巨制。⑥“全景式”要求作家具備從有限內容中展現無限生活空間的能力,有深度、有廣度地面對現實生活。“顯微鏡式”要求作家具備觀察與表現生活的能力,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內容。實現二者的結合,是一個更高的追求。《紅樓夢》有史詩般的壯闊書寫和宏觀描摹,也有一般人捕捉不到的細節,如“鳳姐理家”“晴雯撕扇”“香菱學詩”等,這些人物成為藝術畫面中的“織錦”亮點,是《紅樓夢》“多主題”復調演進的充分體現。《紅樓夢》不僅以“一家事”寫“百家事”,體現一個時代的基本風貌和發展趨勢,而且用顯微鏡的方式展現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主要人物的性格,這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作品的藝術高度。⑦將社會生活宏觀俯瞰與微觀透視有機融合的《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但作者不是知識的炫技派。其中的“百科知識”是如鹽溶于水的,無形無色,卻能隨著對人物的理解、對故事的揣摩、對結局的比較而確確實實地“味之”“知之”。這是因為曹雪芹始終在時代的氛圍之中沉入生活現場,從中洞悉生命價值和世事規律。⑧所以,作家只有充分尊重生活、積極擁抱時代,創作才能有內在的魂魄。作家只有以個體“小我”書寫時代“大我”的故事,以敏銳的感悟力牢牢扎根于社會生活的土壤,才能創作出擁有深刻思想、生活氣息和審美格調的作品。⑨【丙】文學價值的生成有賴于作家富有大膽創新的精神。優秀的作家都是不懈的創新者。如果過去的人物塑造與性格類型無法滿足時代的需要,過去的藝術風格不能與當下的時代相稱,那么,作家就必須勇于開拓、善于創新。優秀的作家之所以能夠實現創新,與之不斷深化生活與文學的認識密切相關。⑩《紅樓夢》體現著生活的“原態性”,小說所表現的人物、故事猶如“還原”生活。扎根于生活的大地,對世事人情有更深入的體察,才能找到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這是敢于告別一切老套路、舊寫法的底氣。曹雪芹在小說中明確表明,他不寫傷時罵世的小說,不寫才子佳人的小說,不寫千人一面、千人同腔的小說,這就是曹雪芹在藝術追求上所表現出的創新精神。當下,作家更應該積極探索新的文學形式和寫作風格,在創新中為真、善、美賦予新的內涵,讓文學的書寫價值更具多元和豐富的樣態。文學經典往往獨樹一幟、別開生面,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們能在尊重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從而在文學的天空下聳立起新的“高峰”,給讀者以新的審美享受和心靈啟迪。(摘編自孫偉科《在師法經典中深刻認知文學價值——以〈紅樓夢〉為例》)材料二:《紅樓夢》實現了宏大敘事與細膩刻畫的完美融合。全書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情感糾葛為主線,巧妙編織進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歷程,形成一幅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長卷。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手法,既揭示了個體命運在時代洪流中的沉浮,又映射出整個封建社會的全景風貌。與此同時,書中人物性格鮮明、情感飽滿,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皆栩栩如生,展現出作者對社會復雜性的深刻洞察和精湛的塑造技藝。(摘編自《<紅樓夢》:中國文學皇冠上的璀璨明珠》)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當代作家要寫出與發生深刻巨變的當今時代相符的偉大作品,需要借鑒歷史上文學經典的創作經驗。B.經過十年的創作歷程,《紅樓夢》的主旨與最初相比有了很大變化,曹雪芹的思想也隨之不斷升華。C.《紅樓夢》的主題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這和它塑造了眾多個性迥異、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有關。D.材料一提及“以個體‘小我'書寫時代‘大我'”,材料二提及“以小見大的敘事手法”,兩者所指內容基本相同。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對我國當代作家在文學創作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認可,同時指出他們在精神力量、觀察生活等方面的不足。B.文學作品要經典化,就該有能讓讀者汲取營養的精神世界,曹雪芹、但丁等作家的創作足以證明這一點。C.一個作家即使學富五車,也不應在作品中以炫技的方式展現學識,否則可能會削弱作品的表現力。D.材料一、材料二都肯定了曹雪芹觀察社會生活、刻畫人物形象的能力,這也是作家創作經典作品的必備能力。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論證材料一最后一段主要觀點的一項是(3分)A.《紅樓夢》,哲學的也,宇宙的也,文學的也。……《紅樓夢》一書與一切喜劇相反,徹頭徹尾之悲劇也!——王國維B.《紅樓夢》乃開天辟地、從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說,當與日月爭光,萬古不磨者。——黃遵憲C.《紅樓夢》不僅要當做小說看,而且要當做歷史看。他寫的是很細致的、很精細的社會歷史。——毛澤東D.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纏綿,倒是還在其次的事。——魯迅4.請在文中甲處、乙處寫出能夠概括本部分主要內容的句子,句式和丙處基本一致。(4分)5.材料二說“《紅樓夢》實現了宏大敘事與細膩刻畫的完美融合”,請根據材料一談談你對“宏大敘事”和“細膩刻畫”的理解。(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我們的海沉櫻最近偶然在一本外國雜志上看到了一幅海葵的彩圖,仿佛無意中遇見了舊相識,一段親切的記憶就此浮上心來,同時附帶著想起那將近忘懷的“我們的海”。最冷落的日本葉山之冬。一天從海邊散步回來,經過街市時遇見了賣金魚的。通紅的魚配著碧綠的藻,在蓄滿清水的缸內游來游去,和北平所賣的完全相同;不過因為缸的玻璃更加精致,望去也更加晶瑩可愛。這恍如遇見了鄉物,很高興地買了一缸提回家去。可是過了不久,魚便都死光了,只剩下一只空缸。覺得棄之可惜,空在那里怪沒有意思;忽然想去捉點海邊的小動物來養,于是又去散步的時候,便把空缸攜帶了去。在沙灘上先把空缸布置了一下,鋪了一層白凈的細沙,綴上幾個鮮明的貝殼和形狀奇特的小石,又撿了點細致的水藻和著海水放進去。布置完畢,隔著玻璃從橫面望去,天光水影中,一片平沙,幾點亂石,想不到竟呈現出一幅美麗無比的畫----一個具體而微的遼闊的海濱。這意外的成功實在令人驚喜。想起“沙中見世界”的詩句,就說:“這算是我們的海吧。”去捉什么來養的興致也更高了。不過這是要慢慢采集的。那天只捕到了兩個小小的蟹,放進缸內的時候,它們像是受到驚嚇,動也不動地縮作一團;可是過了一會,便時而疾走、時而突停地活動起來,并且常把那些小石作為藏身之所來偎傍著,樣子依然是驚愕而慌張。它們的行動那么充滿了表情,令人盡看不厭,比起金魚的晃來晃去,實在有意思多了。以后我每天到海邊總帶著瓶子或杯子,把散步完全變成了采集。有時捉到了新奇的東西,回家還要翻書,查字典,找它們的名稱和說明,當作一件大事經營著。這么一來,“我們的海”簡直變成大海小動物的收容所。到后來實在容不下了,只好把一些比較平凡的和丑陋的淘汰去。究竟那都是些什么,現在不能一一記起了。不過自己對于海邊小動物的一點認識,可說完全是那時候因“我們的海”才有的,并且有幾種東西,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最有趣的寄生蟹和最美麗的海葵。在近水的巖石上,海螺螄是多到無人理會的,我們的采集也從不把它們當作對象。有一天,在尋找別的東西的時候,忽然看見幾個小海螺螄離地疾行起來,這和它們平常給人的印象相差太遠了,簡直令人大吃一驚。細細看去,原來殼下面有兩條細小的蟹腿在走動。于是恍然記起了寄生蟹的名稱,而海螺螄不過是被借用的空殼罷了。螺螄殼下露出來的腿既細又尖,頗像圓規;而被這腿撐起來的殼,酷肖一個小頭大腹的身軀。特別是兩腿而又直立的緣故,非常近似人形,有著一副滑稽的神氣。當好幾個一齊斜傾著急急走動起來的時候,那又簡直是童話中的一群亂跑的妖巫。在“我們的海”中,別的東西不過一兩個,只有這寄生蟹是養了一大群。無事便愛看它們頂著別人的殼,裝成那副昂首直立的樣子,好像是什么小“大人物”似的動作和那稍有驚動便縮進殼去冒充別人的伎倆,這常常不知不覺把我帶進童話世界的喜悅里。一天,對于它們那從不露面的原形,忽然生發了孩子似的好奇心。于是提起一個,用暴力把它鉗出殼來。誰知它已無所謂原形,只有著丑極的畸形了;說它是蟹,其實更像蝦,身體的后半段為了適應那螺螄形的環境,已經變成了軟綿綿的一條,離開殼后像尾巴似的在擺動著。唯一能說明它是蟹的,只有那占了全身二分之一長的形狀分明的大螯。至于那些蟹腳,除了時常露出來走路的兩只還襯得起那大螯外,其余部分分不清是有是無了。看了這種講求實用的怪樣子,簡直忍不住要笑起來,用這來說明“委曲求全”,倒是很確切的。本來那種裝模作樣已經夠滑稽了,這原形的暴露更令人對它失掉敬意。為了知道它離開寄生殼是否還能生活,存心捉弄地把它和殼分開放進水里去。在沙上,它照舊能走動,并不像有什么痛苦,只顯出無所寄托的為難樣子,行動遲緩了許多。可是不久也便把空殼找到,而且微微后退了一下,立刻便完全縮進不見了。過了一會,又照常伸出腿來,神氣十足地到處奪食了。這無害的玩笑,引起了常開的興趣,以后動不動便去拉它出來,看它的丑樣和窘態。在“我們的海”中,它像是給人開心的丑角,一直被寵愛著,直到海葵出現才稍稍減色。一提起海葵,便想起捉到它時那種如獲珍寶般的歡喜。就是現在,也還覺得它的美艷是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比擬的。通常我們總愛把美麗的東西比作花,但真像花的終究很少。而海葵,一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確是十足的像花,而比花還美;因為它有花的艷麗,同時又有花所沒有的光澤。它直立在淺水的沙灘上,像一朵仰天盛開的粉紅色的向日葵。那圓柱形的體干是嬌綠的苦色,發著絲絨光澤;上面是一圈花瓣似的粉紅色透明的肉須,中間是由紫色逐漸變成深黑的茸茸的花心似的嘴,像盛開的花朵在微風中輕顫一般,它盛開在水中也有飄浮的蕩漾,看上去是無比的嬌柔。可是稍有一點觸動,它便出人意外地現出動物的敏捷,把四射的肉須齊向中心蜷縮起來,使一朵盛開的花忽然間成了未開的苞;過了一會,才又若無其事地重新盛開起來。像對寄生蟹開玩笑一樣,對它也常常故意逗惹著;只是前者給人的是滑稽感,而后者卻是一種美麗的威嚴,注視久了,好像有點可怕。“我們的海”自從有了它而變得璀璨,一如我們的生活因“我們的海”而增添了色彩。在異國的鄉間,沒有朋友,沒有熟人,甚至連鄰居也沒有一個。日子靜得像止水。海邊散步是唯一的消遣;如果被風雨阻止了,便只有望望那些呆板的山林,聽聽單調的潮聲。自從有了“我們的海”,總算在案頭有了個神游之地,消除了不少寂寞;不過有時也就更顯得寂寞。(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看到一幅海葵的圖片就想起了“我們的海”,這說明異國生活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而愉悅的記憶。B.鋪了細沙、綴上貝殼和小石……把一只空魚缸裝扮成了非常美麗而逼真的海濱,這令“我”感到驚喜。C.從“用這來說明‘委曲求全',倒是很確切的”可知,寄生蟹為了適應螺螄形的環境,幾乎改變了原形。D.“我”養了寄生蟹、海葵等許多海洋小動物,這不僅增加了“我”的知識,還成了“我”的感情寄托。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以“現在”開篇,接著以回憶的方式寫了“我”在國外的生活,最后又回到“現在”,寫“我”如今的生活,首尾呼應。B.文章通過擬人、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描寫兩個小蟹,使小蟹那“充滿了表情,令人盡看不厭”的行動躍然紙上,如在讀者眼前。C.文章描寫“我們的海”細膩形象,不乏情趣;同時,文章在描寫寄生蟹、海葵時通過簡潔的議論豐富了主旨,情理交融。D.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特別“清”“靜”“悲涼”,這篇文章“我們的海”曾給“我”精神寄托,它們都表達了作者的鄉愁。8.除了喜歡之外,作者對寄生蟹和海葵的描寫還分別蘊含著不同的情感,請對此簡要分析。(4分)9.請結合全文,談談對文章最后一段畫線句子的理解。(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秦)昭王既息民繕兵,復欲伐趙。武安君①曰:“不可。”王曰:“前年國虛民饑,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軍糧以滅趙。今寡人息民以養士,蓄積糧食,三軍之俸有倍于前,而曰‘不可’,其說何也?”武安君曰:“長平之事,秦軍大克,趙軍大破。秦人歡喜,趙人畏懼。秦民之死者厚葬,傷者厚養,勞者相饗,飲食鋪饋,以靡其財。趙人之死者不得收,傷者不得療,涕泣相哀,勤力同憂耕田疾作以生其財今王發軍雖倍其前臣料趙國守備亦以十倍矣。趙自長平已來,君臣憂懼,早朝晏退,以卑辭重幣結親燕、魏、齊、楚,備秦為務。其國內實,其交外成。當今之時,趙未可伐也。”王曰:“寡人既以興師矣。”乃使五大夫王陵將而伐趙。陵戰失利,亡五校②。(節選自《戰國策·卷三十三》,有刪改)材料二:趙為秦所圍,使平原君求救于楚,楚王未肯定從。毛遂曰:“白起,小豎子⑧耳!興師以與楚戰,舉鄢、郢,燒夷陵,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也。”是時,起已數立大功,且勝于長平矣。人告韓信反,漢祖以問諸將,皆曰:“亟發兵坑豎子耳!”帝默然。唯陳平以為兵不如楚精,諸將用兵不能及信。英布反,書聞,上召諸將問計,又曰:“發兵擊之,坑豎子耳!”帝亦默然。以白起、信、布三人為豎子,是天下無復有壯士也。毛遂之言,徒欲激怒楚王,使之知合從之利害,故不得不以起為懦夫。至如高帝諸將,不過周勃、樊噲之儔。韓信因執而歸,棲棲然處長安為列侯,蓋一匹夫也,而噲喜其過己,趨拜送迎,言稱臣,況于據有全楚萬乘之地,事力強弱,安可同日而語?英布固嘗言:“諸將獨患淮陰、彭越,今皆已死,余不足畏。”則豎子之對,可謂勇而無謀,殆與張儀詆蘇秦為反覆之人相似。高帝默然,顧深知其非也。至于陳平,則不然矣。若乃韓信謂魏將柏直為豎子,則誠然。柏直庸庸無所知名,漢王亦稱其口尚乳臭,真一豎子也。阮籍登廣武,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蓋嘆是時無英雄如昔人者。俗士不達,以為籍譏漢祖,雖李太白亦有是言,失之矣。(節選自洪邁《容齋隨筆·卷四》,有刪改)【注】①武安君:指白起,他被封為武安君。②五校:秦國的軍隊建制。③豎子:相當于“小子”,對人的蔑稱,文中含有“平庸無能的小子”的意思。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勤力同A憂B耕田疾作以生□其財回今王發軍雖倍回其前回臣G料趙國守備亦國以十倍矣。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靡,浪費,與《曹劌論戰》“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中的“靡”意思不同。B.“漢祖以問諸將”與賈誼《過秦論》“君臣固守以窺周室”中的“以”用法相同。C.顧,不過,表示轉折,與《項脊軒志》“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中的“顧”意思不同。D.臭,氣味,同“乳臭未干”中的“臭”;后來“臭”詞義縮小,指不好的氣味,如“臭不可當”等。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秦昭王想再次攻打趙國,執意興師,于是任命王陵為將,率領秦軍伐趙,結果王陵作戰失利,損兵折將。B.洪邁認為,在楚王不肯出兵援趙的情勢下,毛遂稱白起為“豎子”是為了激怒楚王,使他明白合縱之利害。C.在如何應對韓信謀反這個問題上,諸將建議立刻發兵、活埋韓信,只有陳平保持清醒的頭腦,提出不同意見。D.韓信才能突出,令英布也有忌憚之心;他同時為人謙恭有禮,做列侯時對樊噲趨奉拜謁、迎來送往,言必稱臣。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早朝晏退,以卑辭重幣結親燕、魏、齊、楚,備秦為務。(4分)(2)俗士不達,以為籍譏漢祖,雖李太白亦有是言,失之矣。(4分)14.稱白起為“豎子”并不符合史實,請根據兩則材料簡要分析。(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次韻子瞻和子由觀韓斡①馬,因論伯時②畫天馬(節選)黃庭堅于闐③花聽龍八尺,看云不受絡頭絲。西河聽作蒲萄錦,雙瞳夾鏡耳卓錐。長楸④落日試天步,知有四極無由馳。電行山立氣深穩,可耐珠韉白玉羈?李侯一顧嘆絕足,領略古法生新奇。一日真龍入圖畫,在垌⑤群雄望風雌。曹霸弟子沙苑丞⑥,喜作肥馬人笑之。李侯論幹獨不爾,妙畫骨相遺毛皮。【注】①韓斡:唐代著名畫家。②伯時:宋代著名畫家,詩中的“李侯”即指李伯時。③于闐:古代西域王國,盛產良馬。④長楸:指高大的楸樹,借指大路。⑤垌:郊野。⑥沙苑丞:指韓斡,他是曹霸的弟子,當過沙苑丞。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蘇軾、蘇轍觀看韓斡的畫馬作品創作了題畫詩,作者依照其韻寫了這首詩歌。B.韓斡畫作上的馬,高達八尺,花斑如同蒲萄紋錦,雙眼如明鏡,兩耳像立錐。C.“電行”二句與前面的“看云”句呼應,體現了馬向往自由、不受拘束的特點。D.詩人想象大膽,認為如果能把真龍畫入圖畫中,那么其他良馬就會相形見絀。16.詩歌體現了李伯時的哪些藝術創作主張?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為政以德”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治國理念,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也以“,”兩句表達了這種理念。(2)高適《燕歌行(并序)》中以“,”兩句寫出將士們不顧個人功勛而奮勇殺敵的犧牲精神。(3)“鄉村游”的魅力從何而來?或許是“,”的美景,或許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的熱情,或許是“老我無心出市朝,東風林壑自逍遙”的閑適……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寒冷的冬季,松柏依然傲然屹立,綠意盎然。在中國傳統文化里,松柏不畏逆境、堅強不屈的品格一直為世人①。在驚嘆松柏頑強的生命力時,人們不禁要問:松柏何以如此耐寒?對于大多數植物而言,它們(甲):第一是凍害,水分在低溫結冰時會形成鋒利的冰晶,直接刺穿細胞膜,破壞細胞結構;第二是干旱,水分在結冰過程中逐步喪失流動性,導致水分吸收與運輸受阻甚至完全中斷,引起植物細胞內部持續性缺水;第三是光能,低溫會抑制光合作用的效率,導致植物葉片在冬季捕獲的光能無法被有效利用,這樣植物體內會出現光能相對過剩的狀況,嚴重時會造成葉片損傷。但是,松柏自有應對寒冷的②。首先,松柏的葉片呈針狀或鱗片狀,可以有效減少水分散失。其葉片表面還覆蓋著一層蠟質,這(乙),還能進一步減少水分蒸發。因此,松柏不僅耐寒,而且耐旱。與闊葉樹的葉片相比,松柏的針葉具有相對較低的含水量,而且其內部還富含松脂,可以發揮“防凍劑”的作用。此外,松柏的葉片在冬季會積累豐富的抗氧化物質,能夠有效清除在寒冷、干旱等逆境條件下植物體內產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凍害侵襲。其次,松柏還能通過改變生物鐘使自身的生理活動與季節變化相適應。科學家發現,松柏從9月中旬便開始準備休眠,而后逐步減少生理活動,直至進入深度休眠期。此時,即便把松柏從室外移至溫暖的室內,它們也會繼續深度休眠,直到1月中旬,才慢慢恢復生理活動,這時已漸漸進入春天。最后,松柏在停止生理活動之后如何防御光損傷是一個更復雜的迷題。入冬后,松柏葉片會變為灰綠色,以減少對光能的吸收。而且,越冬期間的松柏葉片可以通過改變光合器官的微觀結構,減少對光能的捕獲,并通過多種獨特的系統將過剩能量銷耗掉,否則過剩的光能會導致松柏的細胞生理系統受到損傷。總而言之,(丙),是因為它們在生理結構、生長節律、生物化學機制等方面具有極強的適應性。這是大自然③的杰作,也是科學家們研究植物抗逆性、物種適應性和生態保護的重要課題。18.下列填入文中第一段開頭的詩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松柏生高岡,不依貴者門。B.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C.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D.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20.文本倒數第二段有兩個錯別字,請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21.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22.科普說明文的語言除了要求嚴謹準確,還要求生動形象,這樣易于讀者接受。請修改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之生動形象。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不得改變原意。(4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閱讀時,有的人是收集事實,即“知道”了;而有的人是開啟智慧,即“被啟發”了。身處閱讀方式正發生巨大變化的信息時代,你對以上材料有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聯系自己的閱讀體會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B2.A3.D4.甲:文學價直的生成有賴于作家具備“十年磨一劍”的精神乙:文學價值的生成有賴于作家扎根社會生活的土壤(每處2分,其中內容、句式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給分)5.①宏大敘事:《紅樓夢》以“一家事”寫“百家事”,通過史詩般的壯闊書寫和宏觀描摹,體現了時代的基本風貌和發展趨勢。②細膩刻畫:《紅樓夢》善于捕捉細節,通過細膩的描寫刻畫了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每點3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給分)6.A7.C8.①對寄生蟹,作者的情感是嘲弄。在文中,作者極力描寫寄生蟹的滑稽,如它既細又尖的腿、小頭大腹的身軀、到處奪食的神氣等,字里行問蘊含著作者對它的嘲弄、戲謔。②對海葵,作者的情感是敬畏、贊美。在文中,作者極力描寫了海葵的美艷,如它“像一朵仰天盛開的粉紅色的向日葵”,受到觸動時的敏捷,“把四射的肉須齊向中心蜷縮起米,使一朵盛開的花忽然間成了未開的苞"等等,海葵的美令作者感到“美麗的威嚴”,有了敬畏、贊美之情。(每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給分)9.①玻璃缸里的人造海濱為身處異國他鄉的“我”帶來了慰藉、快樂,消除了“我”內心的不少寂寞;②但這種慰藉、快樂是短暫的,并不能真正使“我”忘卻祖國、消除鄉愁,有時反倒加深了“我”內心的孤寂感;③這句話以樂寫哀,更能突出“我”的祖國之思、鄉愁之深。(每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給分)10.BDF11.B12.D13.(1)(趙國君臣)很早上朝,很晚退朝,用謙卑的言辭、厚重的禮物與燕、魏、齊、楚結成友好同盟,把防備秦國作為最重要的事務。(“幣”,1分,財物;“結親”,1分,結交親善;“務”,1分,事務、任務,這里指防備秦國的事務;句意1分)(2)世俗之士不明白這一點,認為這是阮籍譏諷漢高祖,雖然李太白也有這樣的說法,但是這話錯了。("達",1分,通達、明白;"譏",1分,譏諷、嘲諷;“失之",1分,指不正確、有錯誤,這里指觀點、看法不正確;句意1分)14.①白起見識卓越,反對秦昭王再次舉兵伐趙。②白起率兵與楚國交戰獲得勝利,攻下鄙、郢,焚燒夷陵。③白起數立大功,且在長平之戰中戰勝趙軍。(答出一點1分,兩點3分,三點5分;意思相近即可)15.D16.①傳承和創新相結合。李伯時從韓斡的畫作中領略到了畫馬技法,同時又“生新奇”,有所創新。②注重神韻,要畫出馬的骨相。李伯時不贊同人們對韓斡畫肥馬的批評,認為畫出骨相神韻才是最好的畫。(每點3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結分)17.(1)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2)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3)示例: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只要符合“鄉村”“美景”的要求即可)(每空1分,如有錯字、添字、漏字,則該空不給分)18.C19.①贊不絕口/贊嘆不已;②不二法門;③無與倫比/精妙絕倫/別出心裁(每空1分,所填的不是成語、有錯別字,則該空不給分)20.①“迷題”改為“謎題”;②“銷耗”改為“消耗”。(每處1分。找出但修改不正確,不給分)21.甲:在冬季要面臨三重考驗乙:不僅提高了防凍能力丙:松柏之所以耐寒(每處2分,意思相近即可)22.示例:它們也會繼續酣睡,直到1月中旬,才慢慢蘇醒過來,活動活動筋骨,興奮地迎接春天的到來。(修辭手法2分,內容2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閱讀時,有的人是收集事實,即“知道”了;而有的人是開啟智慧,即“被啟發”了。身處閱讀方式正發生巨大變化的信息時代,你對以上材料有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聯系自己的閱讀體會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審題立意
材料將閱讀分為兩種境界,即“收集事實”與“開啟智慧”,并以“信息時代閱讀方式正發生巨大變化”為背景,引導考生思考閱讀的意義與價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老舊電梯井道施工方案
- 四川大學《染整助劑化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惠州學院《微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理工大學《文學寫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小學教室租賃合同
- 霍尼韋爾SM系統
- 2025至2031年中國卷式結束保護帶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pe管道拉管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國二硫化硒洗液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鈑金切割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外國新聞傳播史 課件 陳力丹 第0-7章 緒論、英國新聞傳播史-美國新聞傳播史
- 精密超精密加工
- 高考重點英語單詞高頻詞匯
- 10月自考現代語言學(00830)試題及答案解析與評分標準
- 農村急救體系建設
- 倉庫搬運工安全操作培訓課程
- 廣東省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實施細則(2023年修訂版)
- 梯子的安全使用課件
- 《非稅收入征收管理》課件
- 老年人的口腔知識講座
- 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緩釋片-藥品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