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階段性質量檢測試卷(二)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個部分,兩大題,共6頁,試題卷1—4頁,答題卡5—6頁,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考生答卷前必須將答題卡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然后在答題卡的標明位置作答。在試題卷上的所有作答,一律無效。一、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英文字母代號涂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1.孟德斯鳩、盧梭、伏爾泰、狄德羅的著作在殖民地秘密地廣泛傳播。受這一民主潮流啟蒙的土生白人認為殖民地的權利就應該有他們的參與。由此,長期以來集聚在心中對宗主國的不滿找到了理論支撐,驟然升華……革命者們躍躍欲試,期待著暴風雨的到來。這表明()A.拉美獨立運動受法國大革命影響 B.啟蒙思想在世界廣泛傳播C.拉美獨立運動受美國獨立戰爭影響 D.啟蒙思想影響拉美獨立運動2.下面是實中歷史社團在學習某一單元后制作的思維導圖,結合所學,圖中空格處應填寫()A.殖民地人民反抗 B.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漸形成 D.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3.19世紀初德國推行教育改革;1802年法國通過法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校;1870年以后,英國、法國開始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從而促進了西歐大眾教育的普及。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 B.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C.國際工人運動的重視 D.人文主義思潮的需要4.作者在這部作品中,描繪了從拿破侖帝國……使作品成為一個由兩多個人物構成的廣闊的社會畫面,從中可以看出封建主義必然為資本主義所代替的規律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弊病。這里的“作者”是()A.托爾斯泰 B.貝多芬 C.達爾文 D.巴爾扎克5.在談到一戰爆發的原因時,羅素認為,“許多人確實有一種傾向于戰爭的本能”“許多原因導致戰爭,但是,隨著所有市民歡迎戰爭爆發,‘受挫的情緒’是戰爭狂熱的主要原因”。羅素的觀點()A.對戰爭原因缺乏全面認識 B.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源C.反映了當時協約國的立場 D.代表了當時歐洲各國的普遍認識6.讓歷史的火炬照亮人類的未來,讓指引人類未來的火炬不再因戰爭黯淡甚至熄滅。2018年11月11日,70多位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齊聚法國,紀念那場戰爭停戰100周年,在風雨中共同守望和平。與“那場戰爭”直接相關的事件是()A.經濟大危機的爆發 B.攻占巴士底獄C.巴黎公社成立 D.彼得格勒武裝起義7.1922年華盛頓會議簽訂的《九國公約》第四款規定:各締約國“不得因中國狀況,乘機謀特別權利而減少友邦人民之權利,并不得有害友邦安全之舉動。”美國推動該條約簽署的目的是()A.廢除德國在中國的特權 B.確保中國獨立自主C.實現“門戶開放”原則 D.維護《凡爾賽條約》8.1932年經濟大危機期間,美國出版了大量肯定蘇聯的書籍,如《蘇聯工人》、《社會主義計劃》、《走向蘇維埃美國》。這主要是基于蘇聯()A.新經濟政策的成效 B.農業集體化的成就C.工業化的高速推進 D.社會主義模式形成9.下面漫畫是《胡佛失意—羅斯福得意》,羅斯福得意的主要原因是()A.華盛頓會議上提出“門戶開放” B.組建聯盟打敗了法西斯侵略C.通過新政使美國擺脫了危機 D.以新政主張贏得了大選勝利10.20世紀30年代,德國與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這一過程中,兩國具有的共同點是()A.軍部是法西斯核心 B.通過對外擴張解決危機C.采用國家干預的手段 D.法西斯政權迫害猶太人11.1919年,充滿爭議的《凡爾賽和約》出爐,法國元帥福煦曾預言:“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下列史實能印證此觀點的是()A.凡爾登戰役 B.德國突襲波蘭 C.薩拉熱窩事件 D.十月革命12.下圖列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四個重大事件。這些事件共同反映的是()A.聯合國建立的影響 B.二戰中的轉折性戰役C.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D.反法西斯國家的聯合13.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首腦會晤并于12月發表宣言: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該會議是()A.雅爾塔會議 B.開羅會議 C.波茨坦會議 D.巴黎和會14.下圖是“四國分區占領德國示意圖”,對此理解準確的是()A.柏林危機引發熱戰 B.北約華約冷戰對峙C.西歐走向聯合自強 D.冷戰造成分裂對抗15.1951年,法國和聯邦德國等六國根據“舒曼計劃”在巴黎簽訂《歐洲煤鋼聯營條約》,決定建立煤鋼的共同市場;1957年,又簽訂了《羅馬條約》。其目的是()A.冷戰對峙 B.共同貿易 C.聯合自強 D.和平發展16.蘇聯共產黨在擁有35萬多名黨員時打敗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政權;擁有554萬多名黨員時打敗了德國法西斯,保衛了政權;而在擁有近2000萬名黨員時卻自己打敗了自己,失去了政權,結合所學,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蘇聯解體完全是蘇共自身原因導致 B.“自己打敗自己”證明蘇聯模式的失敗C.黨員的數量越多執政能力必定越差 D.黨員數量過多是蘇共亡黨的根本原因17.1816—1817年圣馬丁解放了阿根廷和秘魯等地,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以上事件都屬于()A.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 B.亞洲的民族民主運動C.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D.維護國家統一的抗爭18.1959年卡斯特羅領導的共產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古巴共和國應運而生。之后,美國與古巴斷絕外交關系。在經濟封鎖、貿易禁運等全方位壓制下,古巴成為一座孤島。這反映出()A.美國霸權主義行徑 B.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逆轉C.世界兩極格局的結束 D.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倒退19.近年來,中歐班列聯通歐亞,從0到10萬列,已成為具有強大輻射力、帶動力和影響力的國際物流品牌,給鐵路沿線國家帶來了更多商機,鋪就了共同繁榮發展之路,它的成功運營體現的國際準則是()A.合作共贏 B.相互尊重 C.公平正義 D.平等對話20.無論從區域經濟整合到全球影響力提升,還是從本國獨立外交到未來發展預期,世界歷史上從未有過一個時期像21世紀第三個10年初始階段這樣,非西方國家呈現出群體性獨立自主式崛起,展現了蓬勃發展的生機與自主成長的活力。材料突出反映了當今世界()A.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確立 B.霸權主義造成地區沖突不斷C.政治軍事集團的不斷涌現 D.多極化的發展趨勢不斷加強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30分)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們可以確切無誤地說,在上述40多年間,由于西班牙人極其殘酷的血腥統治,有1200萬無辜印第安人慘遭殺害,實際上,我個人認為足有1500萬人喪失性命。——德拉斯·卡薩斯《西印度毀滅述略》材料二1920年,國大黨通過甘地起草的新黨章,其中第一條規定“印度國大黨的目標是印度人民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以爭取實現自治。”——齊世榮《世界通史資料選輯》材料三時間歷史事件1955年A1960年“非洲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1999年年底巴拿馬收回運河區全部主權(1)據材料一,概括早期殖民掠奪有什么特點?圖片中的人物在反侵略的斗爭中取得了怎樣的成果?(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寫出印度國大黨的斗爭目標及開展的相關運動。(3)材料三表中A處應填寫什么?這些事件對世界格局產生的共同影響是什么?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19世紀60年代,當俄國和日本兩國領導人全力以赴地改革時,他們都必須面對這樣一個現實:長久的帝國傳統以及沙皇、天皇的神圣性,使沙皇和天皇很自然地繼續成為改革時期全國人民效忠的核心。也正因為如此,俄國和日本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改革派無不利用王權作為自己推行改革措施的旗幟。——摘編自郭永勝、姚雅銳《試論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相似的歷史前提》(1)從材料一圖片中任選一組,簡述改革是如何改變時代風貌并推動國家發展的。(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俄國、日本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的相同點。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世紀和19世紀期間,人類擺脫了長期來自人口數量、食物供應、人類遷移以及經濟產量等各方面的束縛。這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發展就是工業革命,而在工業革命當中,最為重要的突破就是人類對礦物燃料的利用。這一突破使人類的生存條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麥克尼爾全球史:從史前到21世紀的人類網絡》材料二海爾集團高管李女士,早晨醒來打開手機瀏覽當日天氣,顯示為輕度污染;上午參加歐洲分部的網絡視頻會議,并于公司代表進行交流;下午把項目策劃書通過電子郵件發給公司老總,隨后乘飛機回國。(職場女性的一天)材料三21世紀初,電子通信等技術極大消除了時空隔閡,資本、技術、信息、勞動力等跨國流動成為常態,各國成為全球共同利益鏈條上的一環,世界變成一個小小的“地球村”。——摘編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格勒《新全球史》(1)據材料一,使人類生存條件發生根本性變革的重要突破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兩次工業革命的展開使人類社會分別進入什么時代?(2)材料二中李女士的生活享受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哪一科技成果?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科技創新對社會生產生活的影響。(3)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寫出“地球村”所呈現的世界經濟發展趨勢。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從時間縱向觀察20世紀國際秩序(格局)的演變,上半葉,由于一戰而“建構”,由于二戰而“解構”,由于停戰而“重構”;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幾近半個世紀的“對峙”,又由于蘇聯的解體而開啟了世界多極化趨勢。——摘自劉新宇、李惠軍《在世界格局新變化中聚焦“冷戰與國際格局的演變”》材料三(1)據材料一,指出一戰前后歐洲國家的變化。(2)材料二中“建構”“重構”指的是什么?請解讀“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3)分析材料三示意圖,對“_________”處進行完善。25.下面材料中歷史學者從四個方面概括了20世紀的世界歷史發展,請你任選一個方面擬定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加以闡述或說明,完成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題目自擬;觀點明確;史實正確;條理清晰,語句通順,表述完整)材料歷史學者對20世紀的世界歷史發展有不同的觀點。有學者認為20世紀是一個動蕩的世紀,戰爭與災難不斷;有學者認為20世紀是一個變革的時代,舊的傳統總是被打破;也有學者認為20世紀是一個重新組合的時代,各種政治力量分化組合;還有學者認為20世紀是一個從“無序”走向“有序”的世紀,世界治理體系不斷發展完善。

九年級階段性質量檢測試卷(二)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個部分,兩大題,共6頁,試題卷1—4頁,答題卡5—6頁,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考生答卷前必須將答題卡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然后在答題卡的標明位置作答。在試題卷上的所有作答,一律無效。一、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英文字母代號涂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1題答案】【答案】D【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A【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A【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D【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B【12題答案】【答案】D【13題答案】【答案】B【14題答案】【答案】D【15題答案】【答案】C【16題答案】【答案】B【17題答案】【答案】C【18題答案】【答案】A【19題答案】【答案】A【20題答案】【答案】D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30分)【21題答案】【答案】(1)特點:野蠻性;殘酷性。成果:玻利瓦爾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等地,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當選總統后,繼續領導南美洲的獨立運動,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2)斗爭目標:實現印度自治運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或文明不服從運動)。(3)內容:萬隆會議。共同影響:世界資本主義殖民體系逐漸崩潰,亞非拉的民族獨立浪潮改變著世界面貌(或:發展中國家成為推動世界多極化趨勢發展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22題答案】【答案】(1)一組:日本實行大化改新,在服飾、社會習俗等方面學習中國隋唐,使得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同時日本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進行改革,使日本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日本明治維新,在社會生活方面實行“文明開化”,推動了社會習俗的變遷;同時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二組:俄國彼得一世改革,提倡西方的生活方式,使俄國的社會面貌發生了變化;同時推行興辦手工工場、建立新式常備軍等措施,開啟了俄國的近代化進程。亞歷山大二世頒布廢除農奴制法令,農奴獲得人身自由,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農奴的解放為工業化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推動俄國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2)相同點:都是自上而下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都利用王權推行改革;都保留了封建殘余;都使本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23題答案】【答案】(1)最重要的突破:人類對礦物燃料的利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2)科技成果:飛機。影響:便捷了人們的生活;促進了不同地域人們的交流;提高了婦女地位;促進了經濟的全球化;帶來了環境污染。(3)趨勢:經濟全球化。【24題答案】【答案】(1)變化:俄國變為蘇聯;德國疆域變小,且領土一分為二;歐洲民族國家增多等。(2)“建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重構”:雅爾塔體系。解讀: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