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題姓名: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評分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答案在答題卡對應字母上用2B鉛筆涂黑。)1.下圖是杭州亞殘運會吉祥物“飛飛”的項目運動造型,其中力的主要作用效果與其他不同的是()A.拉滿弓箭 B.蹬車前進C.踢飛足球 D.劃船前進2.2024年初始,武漢市出現了凍雨、冰雹、暴雪等極端天氣,如圖所示,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們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鏟雪時用力踩鐵鍬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B.戴防滑手套鏟雪主要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C.積雪被踏平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D.汽車剎車后在冰面上滑行的距離變長是因為汽車的慣性變大3.如圖所示,某同學利用彈簧測力計和若干質量已知的鉤碼,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需要多次改變鉤碼的個數,分別測出其所受重力是為了減小實驗誤差B.實驗得出的結論是:物體的質量跟物體受到的重力成正比C.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地面向下D.地球附近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4.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發季節,同學們可以佩戴口罩預防。如圖所示,一次性醫用口罩由罩體、松緊和鋁條組成,戴口罩時,罩體緊貼面部,松緊跨在兩耳耳根后,用手指緊壓鋁條,使口罩上端緊貼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覆蓋鼻子、嘴巴。關于該口罩,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松緊對耳根有力的作用,耳根對松緊沒有力的作用B.壓彎的鋁條發生的是彈性形變C.松緊發生彈性形變后會對耳根產生彈力的作用D.松緊被拉得越長,產生的彈力一定越大5.跳臺滑雪主要分為4個階段:助滑、起跳、空中飛行和落地,如圖所示,運動員正處于空中飛行狀態。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助滑過程中,運動員雙膝盡量彎曲是為了減小運動員與滑道的摩擦力B.運動員在空中飛行時,只受重力作用C.運動員的滑雪板長而寬,可以減小運動員落地時對雪地的壓力D.運動員落地還會繼續向前滑行很遠一段距離,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6.如圖所示裝置中不是連通器的是()A.船閘B.乳牛自動喂水器C.U形管壓強計D.地漏7.2024年3月24日,世界泳聯跳水世界杯德國柏林站結束所有項目的爭奪。中國隊選手全紅嬋和王宗源為隊伍再添2金。如圖所示是全紅嬋參加跳水比賽時向上起跳和下落的運動軌跡及分解動作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全紅嬋到達最高點時,若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她將保持靜止狀態B.從起跳到入水前的過程中,全紅嬋受到的都是非平衡力C.全紅嬋入水時的水花越小,她沒入水中后所受浮力越小D.全紅嬋入水過程中,所受浮力方向取決于入水的角度8.如圖所示,用網兜將一個足球懸掛在大吸盤掛鉤上,大吸盤吸附在豎直墻壁上,足球靜止懸掛,假設大吸盤與墻壁之間為真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大吸盤受到5個力的作用B.大吸盤受到墻壁的摩擦力大小等于足球與網兜總重力大小C.塑料大吸盤能貼在墻面上,是由于墻面對大吸盤有較大的吸引力D.大吸盤與墻壁之間壓得越緊,大吸盤受到墻壁的摩擦力越大9.如圖為兩人進行雜技表演時的場景,女演員單手撐在男演員身上,兩人都處于靜止狀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男演員對女演員的支持力與男演員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男演員對地面的壓力與男演員自身所受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男演員對女演員的支持力與女演員自身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D.地面對男演員的支持力與男演員自身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10.如圖所示,然然同學用15N的水平拉力F拉動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B相對地面靜止不動,彈簧測力計示數為8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必須使木板A做勻速直線運動才能測出B受到的摩擦力B.A對B的摩擦力大小為8N,方向水平向左C.B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7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7N,方向水平向左11.2024年3月24日武漢舉行了馬拉松比賽,武漢馬拉松賽簡稱“漢馬”,橫跨“一城兩江三鎮四橋五湖”。被稱為擁有“最美賽道”的馬拉松賽事。如圖為選手們通過武漢長江大橋時的情景,關于比賽中涉及的物理知識,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跑步過程中需要用力向后蹬地,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B.選手跑鞋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紋,主要是為了增大壓力C.跑步的過程中,選手后腳與地面接觸時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D.選手勻速跑彎道過程中的運動狀態是改變的12.如圖所示,關于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冰壺運動員用力刷冰面是通過增大壓力增大摩擦B.給門軸上的合頁加潤滑劑是通過分離接觸面減小摩擦C.體操運動員在手上涂鎂粉是通過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減小摩擦D.騎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閘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積增大摩擦13.如圖所示的實例中,是為了增大壓強的是()A.圖甲,鐵軌下鋪設枕木B.圖乙,高鐵車廂內的破窗錘一端制成錐狀C.圖丙,安全帶做得很寬D.圖丁,高鐵車廂內的座椅設計的寬大柔軟14.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長為L,質量分布均勻的木塊M,右端與桌邊對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線向右勻速離開桌邊(未掉下桌面),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摩擦力不變B.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摩擦力變小C.M對桌面的壓強變小,壓力不變D.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壓力變小15.物理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下列應用不是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是()A.攔河大壩做成下寬上窄的形狀B.賽車安裝上平下凸的尾翼C.固定機翼飛機安裝上凸下平的機翼D.草原犬鼠洞穴的兩個出口,一個是平的一個是隆高的16.質量為1kg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積為600cm2,水桶內裝有2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甲所示,水對水桶底的壓強比水桶對地面的壓強小1000Pa。當小朱同學用豎直向上的力A.水桶內水的質量為12kgB.F的大小為84NC.甲圖中水桶對地面的壓力為170ND.乙圖中水桶對地面的壓力為120N二、作圖題17.2024年春節前后,武漢迎來二輪冰凍雨雪天氣。雪后的漢口江灘公園銀裝素裹,皚皚白雪覆蓋下的公園一派北國風光,景色如畫,也點燃了人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漢口江河華麗變身“滑雪樂園”,市民爭相打卡“雪坡滑梯”,如圖甲,某小朋友從雪坡A處滑下,滑縮B、C后停到水平面D處,可將小朋友的滑行過程簡化如圖乙,不計空氣阻力。請在圖乙中:①在A處,作小朋友對雪坡壓力的示意圖;②在B處,作小朋友所受重力的示意圖;③在C處,作小朋友所受力的示意圖。三、填空題(共3小題,共14分)18.如圖所示,在鐵桶內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熱,沸騰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澆上冷水.在作用下,鐵桶被壓癟了。沸騰之后把桶口堵住澆上冷水的目的是.若桶內氣壓不變,把實驗從山下移到高山上做,則鐵桶被壓癟的程度會;若鐵桶正表面的面積是1750cm2,則在標準大氣壓下,鐵桶正表面所受到的大氣壓力是19.浸入液體中的物體,通常要受到液體對它的浮力,浮力的施力物體是,方向是。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N,所掛長方體金屬塊的質量為g,當把長方體金屬塊完全豎直浸沒在水中時,長方體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2N,其上表面所受水的壓力為3N,則其下表面所受水的壓力為N。20.如圖,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圓孔用薄橡皮膜封閉,橡皮膜兩側壓強不同時其形狀發生改變,可以用來做“探究液體壓強是否跟深度、液體密度有關”的實驗。甲圖橡皮膜左右相平,乙圖橡皮膜向左凸出。(1)在甲圖兩側倒入不同深度的液體,觀察到橡皮膜左右相平,可以判斷此時隔板左右兩側液體的密度ρ左ρ右(選填“<”、“=”或“>”),此時隔板左右兩側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ρ左ρ(2)若乙圖左、右兩側裝入同種液體時觀察到橡皮膜向左凸出,說明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有關,若乙圖左、右兩側裝入的是不同種液體,此時(選填“能”或“不能”)判斷出隔板右側液體密度大于隔板左側液體密度。四、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每空1分,共18分)21.如圖所示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裝置。(1)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開始滑下,是為了。(2)實驗中發現: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選填“快”或“漫”)。進一步推理可知:如果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它將(選填“保持靜止”、“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3)以上實驗告訴我們,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最早通過實驗分析得出這一結論的物理學家是。22.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圓圓利用完全相同的兩塊木塊A、B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根據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2)比較圖中兩次實驗說明: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3)比較圖中丙、丁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選填“有關”或‘無關”)。在圖丙中,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為N,圖丁中A、B之間繩子的拉力為N。23.如圖1所示,小濤利用海綿、小桌、砝碼、木板等器材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本實驗是通過觀察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2)通過比較甲、乙兩次實驗,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通過比較兩次實驗,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下列事例中,應用該結論的是(填序號)。①用重錘釘釘子②菜刀的刀刃很鋒利③交通管理部門規定,嚴禁貨車超載(4)小濤在圖1乙的基礎上,把海綿換成了木板如圖1丁,則小桌腳對海綿和對木板壓強的大小關系為p乙p(5)小濤與小海進行實驗交流時,小濤說還可以用鉛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小濤分別采用如圖2所示的兩種方法,用兩只手的食指分別壓在鉛筆兩端給小海演示,小海則指出圖(選填“①”或“②”)的方法不合理,原因是。五、計算題(共2小題,共15分。要求寫出根據的主要公式或變形公式,代入數據,演算過程及結果都要在數字的后面寫上正確的單位。)24.在2023年杭州亞運會賽場上,一只高科技含量的機器狗出盡了風頭,它可以拍照,錄像,還能搬運重物,既能在平地上快速奔跑,跳躍,還能負重攀爬,是賽場上的全能王。以下是機器狗的部分參數,請計算:質量(整機含電池)70kg最大站立負載120kg最大攀爬負載40kg持續行走負載50kg攀爬能力高度40cm臺階最大奔跑速度10m/s四腳觸地總面積80c最大跳躍距離2m(1)空載時,機器狗的重力為多少N?(2)持續行走負載時,機器狗行走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Pa?(機器狗行走時有三只腳觸地)25.2023年5月,“恩平20-4鉆采平臺”上部組塊與下部海底導管架對接安裝完成,創造了我國海上油氣平臺動力定位浮托安裝總重的新紀錄。“恩平20-4鉆采平臺”上部組塊整體質量達1.(1)工程人員將平臺上部組塊固定在支撐框架上,再在碼頭和半潛船的甲板上鋪上滑軌,然后通過牽引裝置將組塊緩慢勻速拉到半潛船上(圖乙為工作結構示意圖)。①若要求支撐框架對滑軌的壓強不能超過2.5×10②若滑軌對支撐框架的摩擦阻力為組塊重力的0.04倍,求牽引裝置對支撐框架的拉力為多少N?(2)若半潛船的船底所處海水深度為18m,求半潛船船底0.5m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解答】A、拉滿弓箭,弓的形狀發生變化,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B、蹬車前進,車的速度和方向發生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C、足球在飛行過程中,速度和方向都會發生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D、船在前進過程中,速度和方向都會發生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綜上所述,A中力的主要作用效果與其他不同。

故答案為:A。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速度大小的改變和運動方向的改變。2.【答案】C【解析】【解答】A、鏟雪時用力踩鐵鍬是在受力面積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故A錯誤。

B、戴防滑手套鏟雪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錯誤。

C、積雪被踩平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C正確。

D、汽車剎車后在冰面上的滑行距離變長是因為冰面的摩擦力小,而汽車的質量不變、慣性不變,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分析】(1)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

(2)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動代替滾動。

(3)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運動狀態。

(4)汽車滑行距離長是由于摩擦力變小的緣故,而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3.【答案】D【解析】【解答】A、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實驗中,改變鉤碼數量,分別測出它們所受重力,是為了得到普遍規律,故A錯誤。

B、分析本實驗的數據,可以得出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故B錯誤。

C、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故C錯誤。

D、地球附近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實驗中,改變鉤碼數量,分別測出它們所受重力,是為了得到普遍規律。

(2)分析本實驗的數據,可以得出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量的關系。

(3)物體的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據此判斷。

(4)地球附近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4.【答案】C【解析】【解答】A、松緊對耳根有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耳根對松緊有力的作用,故A錯誤。

B、壓彎的鋁條,鋁條彎曲變形,撤去外力,鋁條不能恢復原狀,發生的不是彈性形變,故B錯誤。

C、松緊發生的是彈性形變,它對與其接觸的物體產生彈力作用,故C正確。

D、在彈性限度內,彈性形變越大,則彈力越大,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分析】(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在力的作用下發生的形狀或體積改變叫做形變。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夠恢復原狀的形變叫做彈性形變。

(3)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且阻礙它恢復原來形狀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4)在彈性限度內,彈性形變越大,則彈力越大。5.【答案】B【解析】【解答】A、助滑過程中,運動員雙膝彎曲,是通過降低重心來增加穩度,故A錯誤。

B、運動員在空中飛行時,仍受到重力作用,故B正確。

C、運動員的滑雪板長而寬,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對雪地的壓強,故C錯誤。

D、運動員落地還會繼續向前滑行很遠一段距離,是因為他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作用,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1)物體的重心越低穩定性越好。

(2)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得出結論。

(3)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

(4)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6.【答案】C【解析】【解答】A、船閘的上游閥門打開時,上游和閘室構成連通器,下游閥門打開時,下游和閘室構成連通器,故A不符合題意。

B、乳牛自動喂水器的兩個容器底部連通、上端開口,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制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U形管壓強計下端連通,但上端只有一個開口,不符合連通器的概念,所以U形管壓強計不是連通器,故C符合題意。

D、地漏中倒扣的“碗”狀金屬片將存水杯分割為兩個底部相連而上端開口的容器,這樣就構成了一個連通器。當連通器內的水靜止時,連通器各容器內水面總是相平,所以當存水杯中的水面超過“碗”口時,異味就無法通過地漏進入房間,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連通器是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連通器里只有一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的情況下,連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總是相平的。7.【答案】B【解析】【解答】A、到達最高點時,運動員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速度,若運動員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則她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從起跳到入水前的過程中,運動速度大小、運動方向都在變化,受到的是非平衡力,故B正確。

C、全紅嬋沒入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與其排開水的體積有關,而與入水時的水花大小無關,故C錯誤。

D、入水過程中,所受浮力方向始終豎直向上,與入水的角度無關,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1)到達最高點時,運動員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速度,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分析判斷。

(2)物體處于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受平衡力。

(3)浸沒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浸沒深度無關。

(4)浮力的方向始終豎直向上。8.【答案】A【解析】【解答】A、吸盤受到大氣壓力、墻壁的支持力、重力、繩子的拉力與墻壁的摩擦力,共5個力,故A正確。

B、摩擦力與繩子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摩擦力大小等于吸盤重力加上繩子拉力的豎直方向的分力,故大吸盤受到墻壁的摩擦力大小不等于足球與網兜總重力大小,故B錯誤。

C、塑料大吸盤能貼在墻面上是大氣壓力的作用,故C錯誤。

D、大吸盤與墻壁之間壓得越緊,吸盤重力加上繩子拉力的豎直方向的分力大小不變,故大吸盤受到墻壁的摩擦力不變,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對吸盤和足球與網兜整體受力分析解答。

吸盤利用大氣壓工作的。

靜摩擦力大小與相平衡的力大小有關。9.【答案】C【解析】【解答】A、男演員對女演員的支持力與男演員對地面的壓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

B、男演員對地面的壓力與男演員自身所受重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

C、男演員對女演員的支持力與女演員自身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

D、地面對男演員的支持力與男演員自身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分析】二力平衡的條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一對相互作用力的條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10.【答案】D【解析】【解答】AB、因B靜止時處于平衡狀態,水平方向受到測力計向左的拉力和A對B向右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無論A怎樣運動,B始終受力平衡,A對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A對B=F示=8N,方向與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方向相同,水平向右,故AB錯誤。

C、因A對B的摩擦力和B對A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B對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8N,故C錯誤。

D、因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B對A向左的摩擦力、地面對A向左的摩擦力處于平衡狀態,所以,由力的合成可得:fB對A+f地=F,則地面對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地=F-fB對A=15N-8N=7N,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物體B靜止和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均處于平衡狀態,對兩者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判斷出受力情況,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和平衡狀態的合力為零得出A對B、地面對A的摩擦力、拉力之間的關系,根據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得出A對B的摩擦力和B對A摩擦力的大小關系,要注意二力平衡時力的大小相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有關。11.【答案】D【解析】【解答】A、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運動不需要力維持,故A錯誤。

B、運動員鞋底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主要是為了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滑動摩擦力,故B錯誤

C、選手在跑步時,后腳向后蹬地,后腳相對地面向后運動,摩擦力向前,故C錯誤。

D、選手勻速跑彎道過程中運動方向改變,則運動狀態是改變的,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1)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運動不需要力維持。

(2)增大滑動摩擦力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情況下,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

(3)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相對運動,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4)運動狀態包括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12.【答案】B【解析】【解答】A、冰壺運動員刷冰面的目的是通過在壓力一定時,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故A錯誤。

B、給門軸上的合頁加潤滑劑,在接觸面形成一層油膜,這是通過分離接觸面來減小摩擦,故B正確。

C、體操運動員在手上涂鎂粉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故C錯誤。

D、騎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閘是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減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減小壓力;在壓力一定時,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代替滑動。

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動代替滾動。13.【答案】B【解析】【解答】A.壓力一定時,在鐵軌下鋪設枕木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A不正確。

B.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破窗錘兩端制成錐形,即是這個道理,故B正確。

C.在壓力一定時,安全帶越寬與人體接觸面面積越大,則受力面積越大,壓強越小,故C不正確。

D.座椅設計的寬大柔軟,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壓強,故D不正確。

故答案為:B。

【分析】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14.【答案】A【解析】【解答】AB、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有關。

所以,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線向右勻速離開桌邊時,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

所以,木板受桌面的摩擦力不變,故A正確、B錯誤。

CD、因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線向右勻速離開桌邊時,木板對桌面的壓力F不變。

因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線向右勻速離開桌邊時,木板與桌面的接觸面積變小,受力面積變小。

所以,由p=FS可知,長木板對桌面的壓強變大,故CD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1)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向右緩慢地推木板時受力面積的變化判斷對桌面壓強的變化;15.【答案】A【解析】【解答】A、攔河壩設計成下寬上窄,利用了液體壓強大小隨深度增加而增大,故A符合題意。

B、賽車尾翼的結構上平下凸,在賽車高速行駛時,上方空氣流速慢、壓強大,下方空氣流速快、壓強小,從而增加汽車對地面的壓力,提高車輪的抓地性能,是流體壓強的應用,故B不符合題意。

C、飛機機翼為上方為凸型,下方是平的;等質量的空氣在相同的時間內同時通過機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彎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氣通過機翼上表面的流速大,通過下表面的流速較小。因為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大,壓強較小;機翼下方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所以機翼受到一個向上的壓強差,飛機受到向上的升力,是流體壓強的應用,故C不符合題意。

D、犬鼠的洞穴有兩個出口,一個是平的,而另一個則是隆起的土堆,等質量的空氣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出口的上表面,吹過平坦表面的風的流速小,壓強大;吹過隆起表面的風流速大,壓強小,兩個洞口之間形成氣壓差,部分空氣從平坦的洞口流入,從隆起的洞口流出,是流體壓強的應用,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1)在流體中,流體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

(2)液體內部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6.【答案】B【解析】【解答】AC、水對桶底的壓強為:p=ρ水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

水桶對地面的壓強為:p'=2000Pa+1000Pa=3000Pa。

由p=FS可知得,甲圖中地面受到水桶的壓力大小:F'=p'S=3000Pa×600×10-4m2=180N,

水和水桶的總重力為:G總=F'=180N,

水桶的重力:G桶=m桶g=1kg×10N/kg=10N,

桶內水的重力:G水=G總-G桶=180N-10N=170N,

水的質量:m水=G水g=170N10N/kg=17kg,故AC錯誤。

BD、當小明用豎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時水桶對地面的壓強為p″=1600Pa,

則此時桶對地面的壓力:F″=p″S=1600Pa×600×10-4m2=96N,

17.【答案】【解析】【解答】(1)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從小朋友的重心畫一條帶箭頭的豎直向下的有向線段,用G表示,即為其所受重力示意圖,如圖所示:

(2)B處畫雪坡給小朋友的作用力有兩個,一個是支持力,垂直于雪坡向上,一個是摩擦力,平行于雪坡向上,作用點都畫在其重心上。

C處畫小朋友對雪坡的作用力也有兩個,一個是對雪坡的壓力,垂直于雪坡向下,作用點在雪坡上,二力作用點都畫在接觸面的中點,沿各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并在線段的末尾標上相關字母。如圖所示:

【分析】(1)根據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從小朋友的重心作豎直向下的力,并標上字母G。

(2)分析B處雪坡給小朋友的作用力、C處畫小朋友對雪坡的作用力有哪些,并確定各力的作用點和方向,然后按照力的示意圖的畫法作圖。18.【答案】大氣壓(強);讓桶內水蒸氣液化,使桶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變小;1【解析】【解答】在鐵桶內放少量的水,燒開后把開口堵住,再澆上冷水,鐵桶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氣壓減小,導致桶內的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鐵桶被壓扁了,桶發生的形變是塑性形變。

因為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如果把實驗從山下移到高山上做,外部氣壓減小,而桶內氣壓不變,則內外氣壓差逐漸減小,則鐵桶的形變的程度會變小。

鐵桶正表面所受到的大氣壓力為:F=pS=1.0×105Pa×1750×10-4m2=1.75×104N。

故答案為:大氣壓;使桶內水蒸氣液化;變小;1.75×104。

【分析】在鐵桶內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熱,水沸騰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澆上冷水,桶內的水蒸氣液化,桶內氣壓變小,再結合外部大氣壓分析解答。

根據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分析作答。

根據F=pS計算鐵桶正表面所受到的大氣壓力。19.【答案】液體;豎直向上;3.6;360;5【解析】【解答】浸入液體中的物體,通常要受到液體對它的浮力,浮力的施力物體是液體,方向是豎直向上。

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G=3.6N,所掛長方體金屬塊的質量m=Gg=3.6N10N/kg=0.36kg=360g。

當把長方體金屬塊完全豎直浸沒在水中時,長方體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2N,其上表面所受水的壓力為3N,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知其下表面所受水的壓力F下=F浮+F上=2N+3N=5N。20.【答案】(1)>;>;相平(2)(液體)深度;不能【解析】【解答】(1)在甲圖兩側倒入不同深度的液體,觀察到橡皮膜左右相平,說明兩側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大小相等,而由圖可知h左<h右,結合p=ρgh可知,隔板左右兩側液體的密度ρ左>ρ右。

而隔板左右兩側橡皮膜以下部分液體深度相等,則此部分液體對底部產生的壓強大小有:p'左>p'右,則隔板左右兩側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大小等于橡皮膜上部分和下部分在對應液體的壓強之和,

則有p左>p右。

若將隔板上的薄橡皮膜戳破后,則整個系統就相當于連通器,因此兩側液體相溶并靜置較長的一段時間后,會發現兩邊液面相平。

(2)乙圖左、右兩側裝入同種液體時觀察到橡皮膜向左凸出,說明右側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大于左側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而由圖可知h左<h右,由此可說明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深度有關。

若乙圖左、右兩側裝入的是不同種液體,此時仍滿足h左<h右,雖右側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大于左側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也不能判斷出隔板右側液體密度大于隔板左側液體密度。

故答案為:(1)>;>;相平;(2)深度;不能。

【分析】(1)實驗中通過觀察橡皮膜的突起方向來判斷壓強的大小,根據p=ρgh來判斷液體密度的大小,根據液體對底部的壓強大小等于橡皮膜上下兩部分的壓強之和,進而推出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的大小關系。

若將隔板上的薄橡皮膜戳破后,則整個系統就相當于連通器,據此作答。

(2)因為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液體深度都有關,要探究其中一個因素對液體壓強大小的影響,就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相同,據此分析作答。21.【答案】(1)靜止;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2)慢;保持勻速直線運動(3)伽利略【解析】【解答】(1)根據控制變量法,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使小車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實驗中發現: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進一步推理可知:如果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小車的速度不會變小,它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3)以上實驗告訴我們,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最早通過實驗分析得出這一結論的物理學家是伽利略。

故答案為:(1)靜止;使小車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2)慢;保持勻速直線運動;(3)伽利略。

【分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在實驗過程中,該同學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位置靜止釋放,這一操作的目的是控制小車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根據實驗現象回答,據此推理回答。

(3)伽利略最早通過實驗分析得出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22.【答案】(1)水平且勻速;二力平衡(2)甲、乙(3)無關;0;0.6【解析】【解答】(1)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二力平衡知識,拉力大小才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故甲、乙兩實驗符合條件。

(3)比較圖中丙、丁兩次實驗可知,壓力大小相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觸面的面積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相同,說明滑動摩擦力大小相同,故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無關。

B與A疊放在一起,共同做勻速直線運動,二者之間沒有相對運動或者相對運動的趨勢,則B受到的摩擦力為0。

根據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