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烏蘇市古爾圖鎮中心學校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歷史綜合測試卷(一)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這才是晚清》中記述:“歷史不因大清帝國的孤傲和拒絕改變進程,鴉片戰爭使中國遭遇千年未遇的大變局。”“大變局”是指()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會D.中國完全淪為大英帝國殖民地【答案】A【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中,1842年中國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和領土完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在中國近代史上,我國受盡了西方列強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是()A.英國 B.俄國 C.葡萄牙 D.日本【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成為近代史上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3.馬克思在論及太平天國運動發生的原因時說道“推動了這次大爆炸的毫無疑問是英國的大炮!”在此,馬克思旨在強調A.兩次鴉片戰爭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B.英國侵略是太平天國興起的唯一因素C.英國領先于世界的軍事是矛盾的根源D.太平天國的斗爭矛頭最主要指向英國【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推動了這次大爆炸的毫無疑問是英國的大炮”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后,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發動了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鴉片戰爭激化了中國社會矛盾,隨后在1856年,英法聯軍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與清政府的矛盾更加激化,最終導致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所以答案選擇A。4.鴉片戰爭后先進的中國人不斷探索救國方案,下圖是網友歸納的救國方案截圖雖不是很準確,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李鴻章說:我學”哪一個是指李鴻章等人學習西方技術而開展的運動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答案】A【解析】依據題干“李鴻章等人學習西方技術而開展的運動”,結合課本所學,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一些較為開明的洋務派,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洋務派在地方以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為代表,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中期,他們掀起了一場洋務運動。A正確;戊戌變法是康有為、梁啟超等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的;辛亥革命是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BC排除;新文化運動主張學習西方思想文化,D排除;故選A。5.梁啟超曾說:“喚起吾國千年之大夢,實自甲午一役始也。”這主要表現為A.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限制B.義和團由反清轉變為反帝C.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D.維新思想轉變為政治實踐【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喚起吾國千年之大夢,實自甲午一役始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午戰爭后,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消息傳到北京后,康有為、梁啟超聯名發起“公車上書”,從此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維新變法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對喚起國人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6.“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從材料中可以看出,義和團運動的主要斗爭對象是A.外國侵略者 B.清政府 C.慈禧太后 D.滿洲貴族【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只因鬼子鬧中原”“大清一統靖江山”,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末,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和外國傳教士活動的猖獗,在山東、直隸一帶的民間組織義和團掀起了一場反帝愛國運動,義和團曾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所以義和團運動的主要斗爭對象是外國侵略者,故A符合題意;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政府、慈禧太后、滿洲貴族是當時義和團扶植的對象,故排除B、C、D。故本題選A。7.“他的偉大不只在領導中國人民使社會向一個嶄新的時代躍進,還在于在消滅帝制、締造共和后仍為建設一個獨立強盛、自由平等的中國而奮斗不息。”材料評價的人物是A.毛澤東B.孫中山C.康有為D.蔣介石【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信息“消滅帝制、締造共和”,由此判斷這是孫中山的貢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因此只有選項B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8.2018年是孫中山等革命的人發動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105周年,孫中山等發動“二次革命”是為了維護()A.辛亥革命的果實 B.新文化運動的成果C.維新變法的成果 D.國共合作【答案】A【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隨后成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但袁世凱很快就走上了復辟帝制的道路,當上了皇帝,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中華民國的國體被破壞,為了維護中華民國的國體,辛亥革命的果實,孫中山領導了二次革命,A符合題意;BCD項與“二次革命”的爆發無關,排除。故選擇A。9.民國時期有人說:“他是中國思想界的一個清道夫,他把啟蒙的水灑向那孔孟彌漫的大道上。因此被那無數吃慣孔孟的老頭子們跳腳痛罵,怪他不識貨。”文中“灑水清道”的“他”是()A.林則徐 B.李鴻章 C.康有為 D.陳獨秀【答案】D【解析】據題干“民國時期”“他把啟蒙的水灑向那孔孟彌漫的大道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位思想家把批判矛頭對準了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儒家思想,這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的特點,所以這位思想家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陳獨秀,故D項符合題意;A項林則徐領導了虎門銷煙,與題意不符;B項李鴻章發起了洋務運動,與題意不符;C項康有為屬于19世紀末資產階級維新派,維新派沒有公開反對封建儒學思想,還曾利用儒學思想來宣傳維新變法思想,與題意不符。故選D。10.標語、口號帶有特定時代的歷史印記。下列口號中,最能體現五四運動時代訴求的是()A.“自強”“求富” 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C.“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D.“民主”“科學”【答案】C【解析】首先同學們必須知道五四運動的性質: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其次根據性質找口號。“外爭主權”體現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精神,“內除國賊”體現了中國人民反封建統治。故符合性質的口號是C。11.《百年中國》解說詞中說:“1921年注定照耀史冊,它并非世紀起點的標志,卻是一個全新的時代的開始。”這是因為1921年()A.爆發了五四運動 B.成立的中國共產黨C.發動辛亥革命 D.建立了中華民國【答案】B【解析】依據題文所給提示信息:“1921年注定照耀史冊,它并非世紀起點的標志,卻是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因為1921年成立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近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只有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12.紅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從上面歌詞中可以推斷出這首歌所反映的相關歷史事件發生在()A.國民大革命時期 B.國共十年對峙時期C.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中的關鍵詞“紅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4年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領導國民革命運動,組建國民革命軍;1927年國民大革命失敗后,國共進入十年對峙時期,1928年朱德、毛澤東井岡山會師后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后來軍隊一直稱為“紅軍”;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時期,根據《國共合作宣言》,將共產黨的軍隊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1946年人民解放戰爭中,共產黨的軍隊稱為解放軍。所以“紅軍”是1927年到1937年國共十年對峙時期的軍隊名稱,B項符合題意,ACD項與題意不符,故選B。13.下圖以“轉”字串起中國革命的某一段歷史,這段歷史是指A.北伐戰爭 B.中國工農紅軍長征C.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1934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1935年遵義會議召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B正確;北伐戰爭的時間是1926年,排除A;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的時間是1927年,排除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于1937年,排除D。故選B。14.《我的抗戰》一書寫道:北平淪陷后,城門緊閉,教室里已沒有了《禮記?禮運》的讀書聲,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們剛剛學會的日本國歌。與此現象相關的背景是()A.九一八事變 B.淞滬會戰 C.南京大屠殺 D.盧溝橋事變【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信息“淪陷后,城門緊閉”,由此判斷材料反映的是北平淪陷后的概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7月7日,日軍制造了盧溝橋事變后北平淪陷,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是1931年;選項B是1937年8月;選項C是1937年12月;因此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15.1942年1月英國《泰晤士報》說:“(1941年)12月7日以來,同盟國唯一決定性之勝利,系華軍之……大捷。”材料中的“大捷”是指A.武漢會戰B.棗宜會戰C.第三次長沙會戰D.百團大戰【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內容評論的是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24日一1942年1月15日的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贏得會戰的勝利,這一勝利增強了中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也令國際輿論刮目相看,鼓舞了盟國的抗日斗爭。武漢會戰的時間是1938年;棗宜會戰的時間是1940年;百團大戰的時間是1940年。所以ABD項與題意不符,C項符合題意,故選C。16.抗日戰爭時期,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與指揮中樞是()A.瑞金 B.太原 C.延安 D.西柏坡【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1月,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從此延安成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指揮中心和戰略總后方,故C符合題意;瑞金是紅色故都,長征的出發點,建立了蘇維埃人民政府,故A不符合題意;太原主要是發生了太原會戰,這次會戰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斗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一次會戰,故B不符合題意;黨中央和毛主席在西柏坡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解放全中國,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7.毛澤東曾在一篇文章中說:“我軍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是:舉行全國性的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在外線大量殲敵。”“全國性反攻”開始的主要標志是A.發動遼沈戰役B.發動渡江戰役C.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D.解放南京【答案】C【解析】依據題干題文材料中的“第二年”指的是1947年,因為全面內戰爆發于1946年,“以主力達到外線去”告訴我們內線作戰是解放戰爭第一個階段的主要任務,而轉戰陜北是第二階段戰略目標開始實施的標志,因為中共中央撤出延安之后,最后遷到河北西柏坡。至于“防御是解放戰爭第一年的戰略方針”材料根本沒有體現。所以答案選C。18.“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出自下列哪一文件()A.《天朝田畝制度》 B.《資政新篇》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D.《中國土地法大綱》【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選項D符合題意;而選項AB與太平天國運動相關;選項C與辛亥革命相關,不符合題意。因此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19.把握歷史階段特征有助于學好歷史。下列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同時期的階段特征的對應不準確的是A.1919-1927年——開天辟地,實現共和 B.1927-1937年——星火燎原,北上抗日C.1937-1945年——統一戰線,團結抗戰 D.1945-1949年——國共對峙,戰略決戰【答案】A【解析】依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9——1927年屬于新民主主義階段的初期,這一時期主要是共產黨成立,國共進行大革命,但是最后以失敗而告終,并未實現共和,所以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同時期的階段特征的對應不準確的是A,A項符合題意;而BCD三項不同時期的階段特征都對應準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20.下表反映的一所近代新式學堂的部分課程設置情況,據表中內容,可以推斷該新式學堂是A.京師同文館B.京師大學堂C.南洋公學D.黃埔軍校【答案】A【解析】據題干圖表中這所近代新式學堂的部分課程設置情況及“1862”“1863”“1867”,可以推斷該新式學堂是在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洋務派為適應中外交涉和開展洋務運動的需要,開始興辦新式學堂,1862年的京師同文館是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以培養外語翻譯和外交人才為宗旨。京師大學堂是1898年戊戌變法時期創辦的;南洋公學是1896年創辦的;黃埔軍校是1924年國民革命時期創辦的。所以BCD項與表格信息不符,A項符合題意,故選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21題10分,22題18分,23題16分,24題16分,共計60分)21.某校八年級(1)班的同學圍繞“列強的侵略”這個主題開展活動,小明同學提供了一段素材,其中有五處與史實不符。請你逐一列出,并加以改正。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并迫使清政府于1842年簽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北京條約》。但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1856年發動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迫使清政府簽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英國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1894年,日本為了實現稱霸世界的夢想,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一味向敵人妥協,致使日軍肆意橫行,無所顧忌。1895年初,威海衛大戰失利,北洋艦隊全軍覆沒。1898年,清政府和日本簽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以此為契機,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美國忙于和西班牙爭奪殖民地無暇東顧,1899年,美國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國提出了“對外開放”的照會,這個政策反映出美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侵華政策上的矛盾。(1)錯誤:正確:(2)錯誤:正確:(3)錯誤:正確:(4)錯誤:正確:(5)錯誤:正確:【答案】(1)錯誤:《北京條約》;正確:《南京條約》(2)錯誤:八國聯軍;正確:英法聯軍。(3)錯誤:英國;正確:俄國。(4)錯誤:1898年;正確:1895年。(5)錯誤:對外開放;正確:門戶開放。【解析】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并迫使清政府于1842年簽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不是《北京條約》。但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1856年發動了英法聯軍侵華戰爭,不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迫使清政府簽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俄國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不是英國。1894年,日本為了實現稱霸世界的夢想,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一味向敵人妥協,致使日軍肆意橫行,無所顧忌。1895年初,威海衛大戰失利,北洋艦隊全軍覆沒。1895年,不是1898年,清政府和日本簽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以此為契機,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美國忙于和西班牙爭奪殖民地無暇東顧,1899年,美國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國提出了“門戶開放”不是“對外開放”的照會,這個政策反映出美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侵華政策上的矛盾。22.近代化的過程就是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變遷過程,主要表現為政治上的民主化,經濟上的工業化,思想上的科學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與近代經濟思想家不同,洋務派官員可能尚未意識到工業化的重要性,但是他們的實際行動卻促使中國逐步走上工業化的道路。——朱博康、施正康《中國經濟史》(1)19世紀60-70年代洋務派進行了哪些“實際行動”?產生了怎樣的積極作用?材料二1894年農歷甲午年,……年逾不惑、躊躇滿志的張謇成為全國驚羨的新科狀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卻走上了與傳統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出于對國家權利喪失的憤慨,1896年他毅然棄官返鄉興辦實業。——《古老中國的發展傳奇》(2)張騫“走上了與傳統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是指什么?他興辦的實業名稱是什么?與材料一中“實際行動”比,這一實業的性質是什么?材料三在中國近代化探素的歷程中,國人首先是學習西方的技術,結果甲午一戰證明光學技術不好使,……所以就開始學制度,學制度問題就更大了,君主立憲也好,民主共和也好,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國來就變樣……后來中國人就開始琢磨,最該徹底改變的是中國人的思想,于是開始學習西方民主與科學的思想。——《袁騰飛說中國歷史》(3)材料三中“開始學制度”“開始學習西方民主與科學的思想”,分別是指哪些運動?(4)結合題干和以上材料,請你對中國近代化探索的過程進行排序?【答案】(1)實際行動: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創辦了江南制造總局等一批軍事工業,后期又以“求富”為口號,創辦了輪船招商局等一批民用工業,籌建了北洋、南洋、福建等水師;作用: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生產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批近代工業企業,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是中國近代化開始的標志(2)實業救國;大生紗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3)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4)經濟工業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解析】(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的實際行動: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創辦了江南制造總局等一批軍事工業,后期又以“求富”為口號,創辦了輪船招商局等一-批民用工業,籌建了北洋、南洋、福建等水師。洋務運動作用: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生產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是中國近代化開始的標志。(2)由材料....然而他卻走上了與傳統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出于對國家權利喪失的憤慨,1896年他毅然棄官返鄉興辦實業”可知,張騫“走上了與傳統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是指實業救國。他回鄉創辦了大生紗廠,這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根據所學知識可得,此時的實業性質是民族資本主義工業。(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開始學習西方民主制度(君主立憲,民主共和)主要是指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學習科學的思想,是指新文化運動。(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近代化探索的過程是:洋務運動(經濟工業化),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政治民主化),再到新文化運動(思想理性化)等。23.下面是《長征組歌》中的幾個片段,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片段一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王明路線滔天罪,五次“圍剿”敵猖狂,紅軍急切上征途,戰略轉移去遠方。男女老少來相送,熱淚沾衣敘情長,緊緊握住紅軍的手,親人何時返故鄉?片段二萬眾歡呼毛主席,馬列路線指航程。雄師刀壩告大捷,工農踴躍當紅軍。英明領袖來掌舵,革命磅礴向前進。片段三橫斷山,路難行。敵重兵,壓黔境。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貴陽逼昆明。敵人棄甲丟煙槍,我軍乘勝趕路程。調虎離山襲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片段四水湍急,山峭聳,雄關險,豺狼兇。健兒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夾道迎。安順場邊孤舟勇,踩波踏浪殲敵兵。晝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窮追奪瀘定。鐵索橋上顯威風,勇士萬代留英名。片段五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1)請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紅軍長征的起止標志事件和過程中最重大的事件。(2)毛澤東同志的軍事思想在長征途中的幾次重要戰役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你能從上述材料中找到一個例子嗎?并說說毛澤東采用了怎樣的策略。(3)長征是一個壯舉,它以紅軍的勝利、敵人的失敗而告終。從上述材料中,你能歸納出長征勝利的原因嗎?(4)紅軍戰士在長征過程中所體現的精神,被人們稱為什么精神?在和平建設時期,學習這種精神有何現實意義?【答案】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開始:1934年10月,黨中央率領中央紅軍八萬余人突圍西進;結束: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最重大的事件:遵義會議的召開。(2)如:四渡赤水,聲東擊西;巧渡金沙江,調虎離山……。找出例子得,說出策略得。(3)原因:一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二是紅軍戰士大無畏的革命精神;三是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答出兩條即可得(4)長征精神。現實意義:學習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繼承革命傳統,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和團結協作的精神等,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具有重大意義。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1)根據所學可知,1934年10月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從中央革命根據地瑞金出發開始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結束;期間最重大的事件是1935年1月,遵義會議的召開,因為此次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2)片段三中的四渡赤水和片段四中的巧渡金沙江都是長征中的著名戰役;其策略分別是通過四渡赤水,聲東擊西,打亂敵人的追繳計劃;巧渡金沙江,調虎離山,跳出敵人的包圍圈。(3)根據材料可知,“英明領袖來掌舵,革命磅礴向前進。”說明長征勝利是在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取得的;“兄弟民族夾道迎”說明長征勝利是與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的;“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說明是長征勝利與紅軍戰士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是分不開的。(4)第一小問,根據所學可知,長征中這樣精神被稱為長征精神。第二小問,我們在當今要學習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繼承革命傳統,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和團結協作的精神等,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具有重大意義。24.“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十九大報告對許多歷史問題進行了闡述。學習十九大報告,回答問題。材料一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589-2025番茄褐色皺果病毒檢疫鑒定方法
- GB/T 45518-2025紡織品禁限用染料的測定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法
- 計算機應用系統的維護與管理試題及答案
- 設置火災應急預案的目的(3篇)
- 火災應急預案評審結論(3篇)
- 2025年計算機技術預測試題及答案
- 石化廠發生火災應急預案(3篇)
- 突發停電火災應急預案(3篇)
- 了解持續集成與持續交付的試題及答案
- 車站的消防應急預案火災(3篇)
- 醫院保密知識培訓課件
- 第8章 宏觀經濟政策
- 建筑項目招投標外文翻譯外文文獻英文文獻
- 采油安全知識培訓
- 《天津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問題研究》
- 《匹配理論》課件
- 《威尼斯商人》課本劇劇本:一場人性與金錢的較量(6篇)
- 建筑安全管理人員應知應會
- 醫療毒麻藥品培訓
- GB/T 21477-2024船舶與海上技術非金屬軟管組件和非金屬補償器的耐火性能試驗方法
- 醫療器械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培訓202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