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三地理二輪復習學案:宇宙中的地球地球運動規律_第1頁
2025年高三地理二輪復習學案:宇宙中的地球地球運動規律_第2頁
2025年高三地理二輪復習學案:宇宙中的地球地球運動規律_第3頁
2025年高三地理二輪復習學案:宇宙中的地球地球運動規律_第4頁
2025年高三地理二輪復習學案:宇宙中的地球地球運動規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一宇宙中的地球

?大專題知識框架構建

第1講宇宙中的地球

一、學習導航

1.運用資料,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說明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課程標準2.運用示意圖,說明地球的圈層結構。

3.運用地質年代表等資料,簡要描述地球的演化過程。

1.地球的宇宙環境

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考點概括

3.地球的圈層結構

4.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二、考點突破

考點一:地球的宇宙環境

【必備知識】

1、天體(基礎)

1)宇宙中的恒星、星云、行星、衛星等各種物質,通稱天體。

2)天體類型:

①自然天體:恒星、星云、行星、衛星、流星、彗星及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

等。

②人造天體:航天飛機、人造衛星、空間站、太空垃圾等。

判斷依據:看是否脫離了地球的大氣層。

2、天體系統(基礎)

宇宙中的天體都在運動著,它們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的條件),

形成天體系統。

3、地球在太陽系中的地位(重點)

1)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在太陽系中的地球的質量、體積、公轉和自轉運動都沒有特殊之處。

①八大行星的位置和劃分:

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物理特征—巨行星:土星、木星

遠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1大彳亍星-----------距日遠近(小行星帶為界)一外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內行星:水星、金星

r~

與地球相對位置—地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②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

運動特征含義特殊的行星

共面性公轉軌道面幾乎在一個平面上水星公轉軌道傾斜較大,但也僅有7。

同向性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

水星的軌道偏心率較大,但也僅有

近圓性公轉軌道形狀接近圓形0.2056

2)地球是一顆特殊的行星--一地球上產生了目前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級智慧

生命人類。

【典例剖析】

典例1:(2022年上海卷)農歷三月二十七產生了“金星合月”,此時金星和月球距離最近。

此日金星能夠被人觀測到的時間和位置是()

A.清晨的東方B.清晨的西方C,黃昏的東方D.黃昏的西方

典例2:(2019年浙江卷)下圖為太陽系部分天體某時刻相對位置示意圖。右圖為某學生當

日看到的局部星空。完成下列問題。

月球?

★火星

(1)該時刻肉眼在()

A.火星天空中可以看見月球B.月球上可見火星嵌在日面

C.火星上可見地球遮住月球D.月球上可見火星懸在星空

(2)該學生面朝月球站立,其左側為正東,此時為()

A.清晨B.正午C.黃昏D.子夜

【針對訓練】

(2023年浙江卷)某中學地理社團組織成員開展月相觀測。2021年2月19日農歷正月

初八,有同學用肉眼在湛藍的天空中觀測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并作記錄。同時,部分同學

還從網上查到,位于(0°,105°W)的地點可觀測到月球正在地平線落下。完成下面小題。

1.同學記錄的日、月位置和月相正確的是()

①②③④

2.此時,赤道與晨、昏線交點的經度最接近的分別是()

A.15°W、165°EB.105°W、75°EC.165°E、15°WD.75°E、105°W

考點二: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必備知識】

1、太陽對地球的影響(重點)

1)太陽輻射

太陽輻射是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放射的能量。太陽內部的氫氨

核聚變產生的熱量會源源不斷的地傳遞給地球。

輻射能力[焦/(厘米2?分?微米)]

工波長

0.20.40.60.81.01.52.03.()(微米)

2)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①為地球提供光熱資源;②太陽輻射可以轉化成有機物中的生物化學能;③也

是地球大氣運動、水循環的主要能源。

3)影響太陽輻射的主要因素

4)太陽輻射的空間分布:

①全球年太陽輻射量由低緯向高緯遞減;②同緯度地區,由內陸向沿海遞減,

由海拔高處向海拔低處遞減。

①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由西部非季風區向東部季風區遞減;②地勢高的地區向

地勢低的地區遞減。

5)太陽活動與地球

太陽活動所在圈層特征對地球的影響

與地球氣候變化有關聯性,太

太陽高速旋轉的氣體漩渦,溫度畢光球層

光球層陽活動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氣

黑子平均溫度低?;顒又芷跒?1年。

明顯增多。

太陽色球層中激烈的能量爆發,與太陽黑

引發磁暴,影響短波通信,干

耀斑子活動周期一致。

色球層擾電子設備,甚至威脅宇航器

氣體呈弧狀噴射,爆發時會噴射大量

日珥的安全。

帶電粒子。

帶電粒子脫離太陽飛向宇宙空間,形轟擊高層大氣,產生發光現

太陽風日冕層

成帶電粒子流。象,高緯地區形成極光。

【典例剖析】

典例3:(2023年廣東卷)2019年5月28日,某科研團隊利用往返式探空氣球,在長沙觀

測站(28°07,N,112°17,E)收集了四個不同時刻釋放的氣球所記錄到的太陽短波輻射

量變化信息(圖a)。圖b為其中某一時刻對應的太陽光照示意圖(陰影部分代表黑夜)。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在圖a中,符合圖b示意時刻所釋放氣球接收到的太陽短波輻射量變化的曲線是

()

A.①B.②C.③D.@

(2)這次探測結果顯示,白晝期間氣球接收到的太陽短波輻射量隨高度增加而增多,是因

為隨高度增加()

A.C02量減少B.空氣溫度降低C.大氣越稀薄D.人類干擾越小

【針對訓練】

(2020年北京卷)下圖為我國某地立秋至處暑期間天氣晴好條件下輻射量日變化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輻射量

04812162024北京時間

3.代表太陽輻射變化的曲線是()

A.①B.②C.③D.@

4.該地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B.河西走廊C.松嫩平原D.釣魚島

考點三:地球的圈層結構

【必備知識】

1、地震和地震波(基礎)

橫波(S波):波動方向和傳播方向垂直,傳播速度慢,且只能通過固態,地面

表現為左右搖晃。

縱波(P波):波動方向和傳播方向一致,傳播速度快,能夠通過固、液、氣三

態,地面表現為上下顛簸。

2、地球的內部圈層(重點)

內部圈層范圍結構特點

硅鋁層地殼為固態,平均厚度約17千米,陸殼平均厚度

[硅鎂層莫霍面以上約33千米,洋殼平均厚度約6千米(陸地地殼較

厚,海洋地殼較薄)。地球大范圍固體表面的海拔

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

上地幔其上層物質具有固態特征,主要由含鐵、鎂的硅

黃土也幔品黑片類礦物組成,鐵、鎂含量由上而下逐漸增

地外核組成物質可能是極高溫度和高壓狀態下的鐵和

古登堡面以下銀。地核可分為外核(液態或熔融狀態)和內核(固

核內核

態)。

2)巖石圈和地殼的關系

厚度范圍聯系

地殼平均約17千米地表至莫霍面巖石圈不僅包含地殼而且還包含

巖石圈平均約100千米地表至軟流層頂部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部分)

軟流層又稱軟流圈,位于匕地幔上部、巖石圈之下,由塑性物質組成,一般認

為是巖漿的主要發源地。

3、地球的外部圈層(基礎)

‘力大物圄

典例4:(2019年海南卷)2019年2月19日,我國在塔里木盆地順北油氣田完成某鉆井

鉆探,鉆井深8588米,創亞洲陸上鉆井最深紀錄。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鉆井()

A.未穿透地殼B.深達莫霍面C.已穿透巖石圈D.即將穿透地幔

(2)該鉆井深達8500多米表明當地擁有深厚的()

A.侵入巖B.噴出巖C.變質巖D.沉積巖

【針對訓練】

(2023年四川模擬)當地時間2020年1月3日,美國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島一座火山爆

發,噴發的灰燼直沖約6096米的高空,甚至可能達7315米,引發航飛警報。據此完成下

面小題。

5.巖漿物質沖破了巖石圈的束縛后才噴發出來。下列關于巖石圈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巖石圈屬于地殼的一部分,是由巖石構成的B.巖石圈屬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巖石圈與生物圈關系密切D.巖石圈的上部是軟流層

6.火山灰滿天飛揚,對地球的外部圈層產生了很大影響。下列有關地球外部圈層的說法,

正確的是()

A.大氣圈是由大氣組成的簡單的系統

B.水圈是一個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

C.生物圈占據大氣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層之間關系密切,但與地球的內部圈層沒有關系

考點四: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1、地球的演化史(重點)

1)從地表的演化、生物的演化和礦產的形成三個方面,可將地球演化歷程分為

前寒武紀、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2)地質年代簡表中的時間單位為宙、代、紀,其尺度為宙〉代〉紀。

時間單位演化過程

宙代紀動物演化植物演化地殼變化

第四紀人類出現

聯合古陸成型,

哺乳動物的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

新生代新近紀地殼運動劇烈,

世界原面積擴大

造山運動活躍

古近紀

恐龍和海洋中50%的無脊椎動物從地球上消失

白堊紀

三枝紀開始,

晡乳類

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聯合古陸開始解

侏羅紀進化出鳥類

(主要的成煤期)體,大陸漂移

爬行動物的時代

三疊紀

顯生宙

生物大滅絕,約95%的生物從地球上消失

二疊紀

爬行類

裸子植物出現地殼運動劇烈,

*兩棲類

石炭紀蕨類植物繁盛(重要的許多地方反且上

進化出魚類

成煤期)升和下沉,海陸

古生代泥盆紀脊椎動物發展的時代

格局后■牛大的變

志留紀遷聯合古陸

泡拜尢育傕動物低等植被形成

早奧陶紀

三葉蟲、筆彳5.鸚泰螺(藻類、菌類和地衣)

寒武紀

元古宙【總體特征】

隱生宙1藍藻大爆發,改變大氣成分,為生命進化提供前提;

太古宙

前寒武紀2重要的成礦期

冥古宙地球形成

2、地球演化的關鍵要點(重點)

演化要點一:“重要成礦期”

①前寒武紀是地史上第一次十分重要的成礦期。以礦種多、規模大、礦床類型

復雜著稱。②晚古生代和中生代都是重要的成煤期,晚古生代蕨類繁盛,中生

代裸子植物繁盛。

演化要點二:“生物進化特點”

植物:藻類一一苔解植物、蕨類植物一一裸子植物一一被子植物

動物:原始單細胞動物一一無脊椎動物一一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

行類)一一脊椎動物

【典例剖析】

典例5:(2022?北京高考)圖示意寒武紀至新近紀生物多樣性和地表溫度的變化。完成圖

高高

A

A

低低

繁盛時

動物的

哺乳類

羅紀是

B.侏

豐富

類更加

生物種

奧陶紀

武紀比

A.寒

球的內

賴于地

主要依

物演化

D.生

有關

表升溫

絕與地

種大滅

三次物

C.第

示意

況的

露情

表出

在地

地層

沉積

成的

期形

質時

同地

地不

為某

)下圖

津卷

年天

2022

6:(

典例

擠壓

、水平

沉積

下降

蝕、

升侵

B.抬

沉積

、下降

侵蝕

抬升

積、

降沉

A.下

抬升侵

積、

降沉

、下

侵蝕

抬升

蝕D.

升侵

、抬

擠壓

水平

積、

降沉

C.下

的是

,正確

描述

層的

該地

關于

貌。

等地

天坑

洞、

落水

育有

中發

地層

三疊紀

該地區

(2)

)

(

蝕作用

水的溶

石受到

B.巖

化石

子植物

找到被

A.可

心部位

構造中

于背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