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天域全國協作體高三年級下冊聯考歷史試題(浙江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屆天域全國協作體高三年級下冊聯考歷史試題(浙江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屆天域全國協作體高三年級下冊聯考歷史試題(浙江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屆天域全國協作體高三年級下冊聯考歷史試題(浙江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屆天域全國協作體高三年級下冊聯考歷史試題(浙江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考試結束前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天域全國名校協作體聯考

高三年級歷史學科試題

考生須知:

1.本卷共7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

選擇題部分

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

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下圖反映的是興隆洼文化遺址,遺址周圍有人工圍溝,圍溝內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房址排列整齊

有序。其中最大的兩排房并排坐落在村落的中心部位。房址為長方形半地穴式,中間設有灶址、柱洞、龕。

房址四周和東北側有窖藏坑。據此可知興隆洼遺址

A.位于長江以南地區B.被譽為“華夏第一村”

C.即將邁入階級社會D.已出現農業生產活動

2.下表是對某一文獻價值的探討,該文獻是

第一,它展示出一幅比較正確而完整的世界圖畫

第二,它論述西方殖民者東來以后亞洲的局勢,注意反映東方民族反抗殖民主義者的經驗教訓

第三,它介紹了歐美各國資本主義的特點,是中國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A.《海國圖志》B,《瀛寰志略》C.《資政新篇》D.《盛世危言》

3.周恩來在某次國際會議上的臨時發言中說:“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

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慮和恐懼、相互排斥和對立?!痹摪l言受到與會各國

代表的熱烈贊揚和擁護。有關這次會議表述正確的是

A.中國人民收復領土的神圣權利得到國際公認

B.為新中國建立后開創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

C.顯示了新中國在通過談判解決國際爭端所起的積極作用

D.體現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促進了亞非國家團結

4.1921,1922年在巴基斯坦發現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兩座古城遺址,此后在印度河流域陸續發現了屬

于同一文明的大量遺址,震動了考古學界歷史學家。下列項中,屬于該文明遺址出土文物的是

5.根據數據統計,英國僅僅在1801-1841年間,人口為5000-9999人的城市數量從58個增加到156個,

人口為10000-49999人的城市從50個增加到95個,而50000-99999人的大城市也從7個增加到16個。

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業化水平不斷提高B.鄉村人口的轉移

C.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D.基礎設施的發展

6.列寧在《論糧食稅》中寫道,應當說我們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是一種功勞。但同樣必須知道這個功勞

的真正限度。戰時共產主義是戰爭和經濟破壞迫使我們實行的。下列關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說法正確的是

A.高度集中全國有限的人力物力,為十月革命勝利提供了保證

B.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弊病和錯誤,加劇了城市的饑荒

C.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調整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分配

D.是列寧從國情出發,對俄國社會主義建設進行的有益探索

二、選擇題II(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

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7.和西周時期相比,東周的青銅器銘文有三個變化:內容由稱頌周王逐漸轉為贊美家族及自身;敘事主

題由稱頌宗族祖先轉移到個人生活;西周時期統一的政治文化逐漸消解,地方貴族們利用周王朝曾經的

政治話語實現自身訴求。這反映了

A.原始民主傳統仍有一定的影響力B.青銅器鑄造工藝的不斷完善成熟

C.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開始產生D.社會經濟與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動

8.甘肅敦煌莫高窟曾發現唐朝初年的一份借貸契約,上載:“官有政法,人從私契。兩和立契,畫指為

信?!甭淇钣绣X主、借銀人、保人、知見人等的簽名、畫指(按手?。T摻栀J契約折射出唐朝在經濟活

動上

①存在風險保障的機制②長途貿易活動較為活躍

③政府與私人共同作用④具有一定的金融規范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明代中后期,鄉約與保甲、社倉、義學結合漸趨緊密,經歷了以保甲為基礎、以鄉約為統攝,到先定

鄉約、后定保甲的轉變。這反映出

A.鄉約與法律合流B.重視對基層社會的治理

C.保甲制形同虛設D.注重對農民的文化訓練

10.下圖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漢口公共汽車運營調度時刻表,該表反映了

站名車到分秒車開分秒停車分秒

三元里-28分15秒-

六合路31分25秒31分55秒30秒

華清街35分50秒36分55秒1分5秒

青年會40分5秒40分50秒45秒

怡園45分55秒46分35秒40秒

六渡橋55分45秒56分15秒30秒

寶善街58分5秒58分50秒45秒

居仁門1時01分20秒1時01分45秒25秒

研口1時04分30秒--

A.中國近代社會的轉型B.現代時間觀念開始確立

C.近代交通業高度繁榮D.漢口城市化速度的加快

11.習近平總書記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提到,“我們將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保持香港、澳

門長期繁榮穩定。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無法割斷我們的血脈親情,誰也不能阻擋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

”下列關于祖國統一大業的進程,表述正確的是

①“一國兩制”的提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

②“九二共識”標志著兩岸領導人達成了“一個中國”的共識

③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成立,標志著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

④《反分裂國家法》體現了維護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2.下圖是水稻、小麥和大麥的歷史分布,據圖可知,古代人類文明

①呈現多元特征②起源時間大體一致

③基本獨立發展④都分布在大河流域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3.荷蘭人格勞秀斯在1604年的《論印度》一書中批評了任何不公正的、侵犯人身和財產的行為,并且

指明了每個人都擁有采取必要措施進行自衛和懲罰違反自然法行為的自然權利。這一思想

A.發展了近代民族國家的理念B.標志近代外交制度確立

C.體現了工業資產階級的需求D.體現了啟蒙思想的內涵

14.英國曾經進行了一場對主教托馬斯?莫爾的審判,并確定他的罪名為:勸阻亨利八世迎娶安妮?博

林;不接受國王在教會中的至高地位;在收押期間和約翰g?費希爾通信且意欲叛國。由此推斷,對其審

判的法律依據可能是

A.《大憲章》B.《至尊法案》C.《權利法案》D.《王位繼承法》

15.19世紀50年代,英國政府為了改革當時政治腐敗,委派財政部高級官員們進行全面調查,他們在《關

于建立英國常任文官制度的報告》提出幾條重要原則:①文官篩選錄取的方式為公開考試;②文官的晉升

與提拔依靠其政績與勤奮程度,改變原有的“共同晉升”,高級文官由內部產生;③所有文官分為兩級,

高級文官負責政策執行,低級文官處理日常事務;④文官不應有政治偏見,不應受到黨派和裙帶關系的影

響等。該報告

A.推動了文官制度的建立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增加了國家的財政負擔D.實現了政治和管理分離

16.英國記者吉普林曾在1899年創作的《白人的負擔》中寫道:“挑起白人的負擔,送去你最精壯的隊

伍,那里的臣民需要他們的服務...........你的統治換來了抗議,你的保護換來了仇恨,你的幽默換來

了怒吼,(哦,慢慢地)向著光明你問:“為什么帶給我們如此的勞役?'”作者旨在

A.強調英國喪失世界貿易中心地位B.認為英國應該尊重殖民地文化

C,為英國殖民擴張的行為進行辯護D.緩和英國和殖民地之間的關系

17.下表是冷戰時期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使用否決權次數的統計,這體現出

中國法國英國美國蘇聯

1946-1955120075

1956-1965023026

1966-197522127

1976-19850911346

1986-1992038230

A.聯合國維護了世界和平B.聯合國成為美蘇斗爭的舞臺

C.美蘇控制了聯合國事務D.國際社會多極化的趨勢加強

18.1920年,有思維的機器人首次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用人工智能(AI)“復活”至親,曾經只屬于電影銀

幕中的科幻想象如今卻在現實世界中初現端倪。如今,電商平臺上有不少提供AI“復

活”服務的商家,逐漸形成一條產業鏈。近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人工智能倫理建議書》,是全球

首個人工智能倫理規范框架。對以上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①文學創作是機器人技術發展的理論來源②二戰后科技進步推動機器人產業化發展

③機器人的出現標志著生產關系的新變革④人們對機器人發展的潛在風險加以防范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非選擇題部分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第19題12分,第20題12分,第21題12分,第22題16分,共

52分)

19.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下圖是甘肅敦煌莫高窟323窟的初唐壁畫《張騫出使西域》

右上角的畫面,描繪了甘泉宮內,立著兩尊佛像,漢武帝正帶著群臣禮拜,后人解讀為“此則佛道

流通之漸也”。

-摘編自敦煌研究院《張騫出使西域圖:鑿空絲路的圖像記憶》

材料二

漢武帝經略西域以前,西北地區的牲畜只是零星輸入內地。自漢使訪問西域各國之后,各國亦多遺

使回訪。西域奇物異人隨之進入漢朝,這些使者以“大鳥卵及黎軒善眩人獻于漢”。大鳥卵大抵是鴕鳥

蛋,善眩人類似魔術師,很快這些魔術就被融入中原傳統的徽臟戲中,大大豐富了毅抵的變化和內容。

東漢時,“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竟為之”。胡風

成為一時風尚。

一摘編自王宇星《從金帛之路到絲綢之路:漢代絲路的物資及文化交流》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從“鑿空絲路”的角度辯證分析該壁畫的史料價值。(6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簡述絲綢之路對漢代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影響。(6分)

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

隨著歷史的發展,邊區各族和中原漢族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了,形成了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光是

經濟文化的交流關系不夠了,光是每一邊區和中原的合并也不夠了,到了17、18世紀,歷史的發展使中

國需要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權,把中原地區和各個邊區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而清朝正是順應了歷史發展的

趨勢,完成了這個統一任務。

—譚其驥《歷史上的中國和中國的歷史疆域》

材料二

20世紀初期,民主革命人士黃侃在《大江報》上發表了一篇著名時評:中國情勢,事事皆現死機,處

處皆成死境,膏肓之疾,已不可為。此時非有極大之震動,極烈之改革,喚醒四萬萬人之沉夢。和平改革

既為事理所必無,次之則無規則之大亂,予人民以深創巨痛,使至于絕地,而領易其亡國之觀念,是亦無

可奈何之希望。故大亂者,實今日救中國之妙藥也。嗚呼!愛國之志士乎!救國之健兒乎!和平已無可望

矣!國危如是,男兒死耳!好自為之,毋令黃祖呼佞而已。

-改編自《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

(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的“統一任務”。結合所學,說明清朝為“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對北

部邊疆采取的措施。(6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指出20世紀初革命人士為“救中國”開出的“妙藥”,并從政治的角度分

析其“藥效”。(6分)

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

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島屬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盡管日照充足,但氣候干燥、降雨稀少;地勢崎嶇、

土地貧瘠。主要種植耐旱性較強的作物,如大麥、橄欖、葡萄、無花果等。英國學者A.H.M.瓊斯根

據公元前329年的一塊銘文推算,阿提卡小麥總產量大約只有2.85萬麥斗,約相當居民全年所需口糧的1

/30?,F代學者的研究成果表明,雖然該年受天災影響造成糧食減產,但即便在正常年份,雅典的糧食缺

口依然很大。盡管古典時代農具沒有得到多大的改進,但人們通過間種、修耕等方式精耕細作,增加糧食

產量。雅典法律還規定,任何雅典公民或麥特克(居住在雅典的非公民),只能在雅典和比雷埃夫斯銷售

糧食,不得將其運往他地銷售。

-摘編自陳思偉《古典時代雅典糧食問題初探》等

材料二

一戰結束后不久,埃及就爆發了華夫脫運動,遺憾的是,雖然迫使英國公開承認埃及獨立,埃及宣布

為君主立憲國家,但英國殖民統治仍在埃及茍延殘喘,把埃及作為英國的棉花供應基地和廉價工業品傾銷

市場。1880-1884年,棉花出口占埃及總出口額的75%,1910T913年上升到92%。棉花種植擠占了糧食

種植耕地,埃及從世界糧倉變成糧食進口國,糧食安全問題越來越嚴重,時至今日其惡劣影響仍危害埃及

人民。更重要的是,大地主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與英國殖民勢力既相互勾結,又沖突不斷,社會矛盾重重,

政治動蕩不安,埃及無法把現代化事業放在重要位置,坐失20世紀上半期現代化的黃金機遇。

-改編自畢健康《從1919年革命看殖民統治延續下的埃及現代化》

(1)根據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出現糧食危機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簡述其應對這一危機的措施。(7分)

(2)根據材料二,分析指出華夫脫運動的性質,并概括埃及現代化發展面臨的挑戰。(5分)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

根據馬克思、恩格斯的精辟論斷,唯物史觀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①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辯證關系;②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相互作用;③社會存在和社會意

識的辯證關系;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摘編自田鵬穎、趙輝《唯物史觀的理論與實踐》

(1)以下是教材中的四句結論,請分別指出其所主要體現的唯物史觀的內容。(填寫相應的序號)(4分)

結論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后,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促進了我國社會

主義工業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

結論二:中國共產黨能夠始終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

廣大民眾的支持,故能領導人民取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結論三:工業革命推動了技術的進步,也改變了人們的勞作方式和生產關系。

結論四:工廠制度及蒸汽機車等交通工具出現以后,人們必須守時,準時準點成為現代生活的準

貝上

(2)結合所學,以材料中的任一唯物史觀為視角,自擬題目,寫一篇關于中國共產黨光輝歷程的簡要

介紹。(要求:立論正確,史論結合,史實充分,邏輯清晰,表述成文)(12分)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天域全國名校協作體聯考

高三年級歷史學科參考答案

選擇題部分

一、選擇題1(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

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23456

DBDCAC

二、選擇題II(本大題共12小題,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

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789101112131415161718

DCBABCDBACBD

非選擇題部分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第19題12分,第20題12分,第21題12分,第22題16分,

共52分)

19.(12分)

(1)屬于圖像史料(2分)。見證了張騫出使西域的歷史功績,反映了絲綢之路對文化(佛教)交流的推

動作用(2分)。但該情節是后世進行的藝術創作,關于佛教傳入的時間與史實不符,所以史料價值有

限(1分)。需要結合其他史料進行綜合分析,以剔除其中的藝術虛構成分,提取出真實可靠的歷史信

息(1分)。

(2)影響:促進了中外商貿往來;促進了人口遷徙和物種交流;西域魔術和樂器傳入,豐富了中原民眾

的精神生活;胡服、胡飯、胡床等的傳入豐富了中原民眾的服飾飲食等物質生活。(6分,任答三點得

6分)

20.(12分)

(1)任務:實現政治上的大一統(統一的多民族國家)。(2分)

措施:在蒙古族地區設立盟、旗兩級單位進行統治;在新疆設立伊犁將軍,總領軍政事務;滿蒙聯姻;

通過軍事斗爭平定叛亂;設理藩院。(任寫4點,4分)

(2)妙藥:辛亥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2分)

藥效:開始了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制

度,建立了共和政體;沒有解決近代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

任務。(4分)

21.(12分)

(1)原因:地中海式氣候;地勢崎嶇、土地貧瘠;糧食產量低下;農業生產工具落后。(4分)措施:種

植耐旱糧食作物;法律保障;提高農業技術,實現精耕細作;向地中海和黑海周邊地區殖民;發展海

外貿易,進口糧食。(任答3點得3分)

(2)性質:資產階級的民族民主運動(1分)。

挑戰:英國的掠奪;經濟結構單一;糧食短缺;國內外反動勢力相互勾結,政治動蕩不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