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生物答題技巧與模板構建:生物技術與功能類(3大模板)解析版_第1頁
2025年高考生物答題技巧與模板構建:生物技術與功能類(3大模板)解析版_第2頁
2025年高考生物答題技巧與模板構建:生物技術與功能類(3大模板)解析版_第3頁
2025年高考生物答題技巧與模板構建:生物技術與功能類(3大模板)解析版_第4頁
2025年高考生物答題技巧與模板構建:生物技術與功能類(3大模板)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題型05生物技術與功能類

--------------------?-------本節導航-----??--------------------

模板01利用PCR技術獲取目的基因

模板02利用PCR技術鑒定目的基因的連接方式

模板03利用PCR技術引導基因定點突變

伊?命題特點明命題特點、窺命題預測1

1

1

1

答題要點+答題技巧+模板運用1

明?答題模板1

1

1

1

赫?高分突破模板綜合演練,快速技巧突破1

1

一??-???一一?---1

///〃〃/////////〃//〃/////〃/〃///〃/〃/〃點3〃〃〃〃〃〃〃〃〃〃〃〃〃〃〃〃〃〃〃〃〃,

命題點真題在線常見設問/關鍵詞

微生物的基

2023?全國乙-T372022?天津-T32021?天津-T1

本培養技術

發酵工程的

2023?山東T202022?湖北-T132022?山東-T20

原理及應用

基因工程的

2023?新課標?T62021?全國乙?T382021?湖北17

基本工具

基因工程的

2022?河北1242022?廣東1222022?全國乙-T382021?河北-T24設問關鍵詞:常規

應用

PCR、重疊延伸PCR、

動物細胞融

2023?北京-T12023?湖北-T222022?山東-T152022?福建?T13熒光定量PCR

合和單克隆

2021?山東-T152021?江蘇1112020?全國I-T38

抗體的制備

植物細胞工

2023?山東-T14

程的應用

幾種不同2023?江蘇-T222023?山東-T252022?江蘇-T242022?山東?T25

PCR的應用2021?全國甲?T382021?山東?T252020?北京-T122020?江蘇133

命題預測PCR技術是近年高考熱點,常涉及對PCR基本過程、引物的選擇、多種PCR的應用

關鍵技巧掌握PCR過程的基本原理

///〃〃/〃〃/〃///〃〃〃〃〃//〃///〃〃/〃,@客匙送板〃//〃〃//〃〃〃〃/〃〃/〃/〃///〃〃/〃/〃,

模板01利用PCR技術獲取目的基因

購答題要點

獲取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操作的第一步。獲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多種,現在常用PCR特異性地快速擴增目

的基因。PCR是聚合酶鏈式反應的縮寫。它是一項根據DNA半保留復制的原理,在體外提供參與DNA復

制的各種組分與反應條件,對目的基因的核普酸序列進行大量復制的技術。該技術由穆里斯等人于1985年

發明,為此,穆里斯于1993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G答題技巧

技巧01利用PCR技術獲取目的基因

1.(2024?河南?模擬預測)數字PCR技術被稱為第三代PCR,在核酸定量檢測中具有突出優勢。該技術通過將

一個樣本稀釋分成幾十至幾萬份,并分配到不同的反應單元,每個單元包含一個或多個拷貝的目標分子(DNA

模板),在每個反應單元中分別對目標分子進行PCR擴增,擴增結束后對各個反應單元的熒光信號進行統計

學分析,計算初始樣品中靶標分子的拷貝數。據此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數字PCR技術僅適用于樣本中目標分子含量較高的材料

B.數字PCR技術遵循的基本原理是DNA的邊解旋邊復制

C.每個單元中加入等量的4種核糖核甘酸溶液作為擴增原料

D.每個單元中目標分子的兩條子鏈合成都是從5,端向3,端延伸

【答案】D

【思路詳解】A、數字PCR技術把檢測樣本稀釋后分配到不同的反應單元,在每個單元進行一個或多個目標

分子擴增,再對每個單元的擴增結果綜合分析,計算初始樣品中靶標分子的拷貝數。該技術對高、中、低

水平的目標分子含量的材料均可實現正確、精密的測定,A錯誤;

B、數字PCR技術遵循的基本原理是DNA半保留復制,B錯誤;

CD、每個反應單元中分別對目標分子進行PCR擴增,需要加入4種脫氧核昔酸的等量混合液、與目標分子

特異性結合的兩種引物和TaqDNA聚合酶等,兩條子鏈合成是從兩種引物的3,端開始連接脫氧核甘酸,C錯

誤、D正確。

8模板運用

(2024?安徽蕪湖?二模)不對稱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對引物來產生大量單鏈DNA(ssDNA)的方法。加入

的一對引物中含量較少的被稱為限制性引物,含量較多的被稱為非限制性引物。PCR反應最初的若干次循環

中,其擴增產物主要是雙鏈DNA(dsDNA),但當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就會產生大量的ssDNA。不對稱PCR

的簡單過程如圖所示。假設模板DNA分子初始數量為a個,6次循環后開始擴增產生ssDNA。下列有關敘

述錯誤的是()

,甲

/——限制性引物

乙T51

\E-------非限制性引物

乙3,S,

A.限制性引物和非限制性引物均可與模板DNA單鏈結合

B.不對稱PCR循環6次需要消耗(26-1)a個限制性引物

C.最后獲得的ssDNA中不含非限制性引物

D.子鏈的延伸都是從兩種引物的3,端開始的

【答案】C

【詳解】A、據圖可知,限制性引物和非限制性引物均可與模板DNA單鏈結合,A正確;

B、PCR擴增時引物是新子鏈的一部分,假設模板DNA分子初始數量為a個,6次循環后產生26個DNA分

子,因此該不對稱PCR過程中需要(26-1)-a個限制性引物,B正確;

C、據圖可知,除模板鏈外,最終獲得的ssDNA都是以乙鏈為模板合成的,因此,除模板鏈外,最終獲得的

ssDNA中都有非限制性引物,C錯誤;

D、PCR技術的原理是DNA的半保留復制,DNA復制過程中,子鏈的延伸都是從引物的3,端開始的,D正確。

模板02利用PCR技術鑒定目的基因的連接方式

的答題要點

檢測目的基因在受體細胞內是否穩定存在是基因工程操作的重要步驟,可以借助載體上的標記基因、PCR

技術和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等方法鑒定受體細胞中是否轉入了目的基因。在實際操作中,PCR技術不僅可以

精準地鑒定受體細胞是否轉入目的基因,還可以通過引物的巧妙設計鑒定目的基因的連接方式。

【補充】利用PCR技術快速檢測病原體

病原體檢測是診斷和控制傳染病的重要手段,為迅速而準確地確定病原體的存在和種類,發展了許多快速

檢測方法。PCR技術是一種基于DNA擴增原理的快速病原體檢測方法,它能夠在幾小時內擴增和檢測極小

量的病原體DNA,并且具備高度的特異性和敏感性。

&答題技巧

技巧02利用PCR技術鑒定目的基因的連接方式

(2024?廣西?模擬預測)現將XplA和XplB兩種能降解彈藥使用后殘留的危險污染物的基因轉入實彈射擊場

的柳枝稷草中。若要通過PCR檢測所獲轉基因柳枝稷草中是否含有正確插入的XplA和XplB基因,應選擇的

引物組合是()

.引物1(引物3

,5'-|---------p鏈(模板鏈)5'—?--------p3'a鏈

5|啟動司|XplB||XplA|快止子p:3」:"BL5,b鏈三粵鏈(模板鏈)

3,5,引物「引物4

甲XplB、XplA在T-DNA上的分布乙XplB、XplA與引物結合位點及模板鏈分布情況

A.引物1+引物3B.引物1+引物2

C.引物2+引物3D.引物3+引物4

【答案】A

【思路詳解】根據啟動子的位置,若正確插入,模板鏈應為題甲圖中下鏈,則引物1應與下鏈的3,端結合,

引物3可以結合題甲圖上鏈的3,端,若XplA和XplB基因正確插入,則使用引物1+引物3可通過PCR擴增

出XplA和Xp舊基因融合片段,若XplA和XplB基因其中一個基因反接或者兩個都基因反接,通過PCR均無

法擴增出XplA和XplB基因融合片段,因此,使用引物1+引物3通過PCR可檢測所獲轉基因柳枝稷草中是

否含有正確插入的XplA和XplB基因,A正確;BCD錯誤。

封模板運用

(2024?浙江紹興?一模)免疫PCR是對微量抗原的一種檢測方法。下圖是利用該技術檢測牛乳中微量抗生素

的流程圖:首先將抗體1固定在微板上,沖洗后加入待檢的牛乳,再加入DNA標記的抗體2,進行PCR擴

增,最后進行電泳檢測。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固定抗體1加入待檢牛乳加入DNA標記的抗體2PCR擴增電泳檢測

——抗生素

I沖洗I沖洗

12345

A.PCR擴增中延伸時間取決于引物的長度

B.引物濃度大小會影響PCR擴增獲得產物的數量

C.圖示過程中三次沖洗的目的均不同

D.圖示抗原檢測過程發生兩次抗原與抗體的結合

【答案】A

【詳解】A、PCR延伸時間取決于引物與模板結合的溫度,A錯誤;

B、復制需要引物與模板結合,每條DNA鏈復制都需要消耗一個引物,故引物濃度大小會影響PCR擴增獲

得產物的數量,B正確;

C、圖示過程,第一次沖洗是為了去除未結合的抗體1,第二次沖洗是為了去除未結合的抗生素和牛奶成分,

第三次沖洗是為了去除未結合的抗體2,三次沖洗的目的均不同,C正確;

D、據圖可知,圖示抗原檢測過程分別與抗體1和抗體2結合了一次,共發生兩次抗原與抗體的結合,D對。

模板03利用PCR技術引導基因定點突變

購答題要點

重疊延伸PCR技術是指在PCR技術的基礎上,采用具有互補末端的引物,使PCR產物形成了重疊鏈,通

過重疊鏈的延伸,將不同來源的片段重疊拼接起來的一項新技術。該技術在基因的定點突變、長片段基因

的合成、基因敲除以及目的基因的擴增等方面有著獨特的應用。

【補充】利用PCR技術擴增未知基因序列

利用PCR技術進行基因擴增時,為了便于設計引物,要求目的基因兩側的序列是已知的。當DNA的某些

序列已知,而需要擴增已知序列兩端的未知序列時,可采用反向PCR技術。

€答題技巧

技巧03利用PCR技術引導基因定點突變

反向PCR是一種通過已知序列設計引物對未知序列進行擴增的技術,其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

B.設計的引物中GC堿基含量越高,退火溫度越低

C.PCR產物是包含所有已知序列和未知序列的環狀DNA分子

D.在環化階段,可選E.coliDNA連接酶而不能選T4DNA連接酶

【答案】A

【思路詳解】A、DNA子鏈合成的方向為5,端到3,端,因此要通過已知序列設計引物對未知序列進行擴增應

選擇引物1和引物4進行PCR擴增,A正確;

B、GC堿基含量越高,堿基對間氫鍵的含量越多,退火的溫度越高,B錯誤;

C、PCR產物是包含所有已知序列和未知序列的鏈狀DNA分子,C錯誤;

D、在環化階段,因為圖示的末端為黏性末端,因此,既可選E.coliDNA連接酶也可選T4DNA連接酶,D錯。

封模板運用

(2024,廣西?模擬預測)基因定點突變的目的是通過定向地改變基因內一個或少數幾個堿基來改變多肽鏈上

一個或幾個氨基酸。該技術是蛋白質工程的重要技術,圖示為利用PCR技術進行定點突變的流程,相關敘

述錯誤的是()

5,學鷲位點3,

3,---------------7*7--------------------5'

|第二階段|首先使用酶①使其延伸,然后

1-----------1使用引物及口引物Y進行PCR

5'-------------------------------------3,

3,---------------A--------------夕

注:引物1和引物3的突起處代表與模板不能互補的突變位點,而這兩條引物有部分堿基(包括突變位點)

是可以互補的。

A.酶①應為耐高溫DNA聚合酶,引物X和丫為引物2和4

B.將四種引物置于同一個反應系統中同時進行第一個階段的反應

C.第一階段PCR過程中需要進行兩次循環才能得到兩種所需的DNA片段

D.通過該技術獲得的突變基因可以表達出原來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質

【答案】B

【詳解】A、酶①要在高溫條件下延伸DNA,所以酶①為耐高溫的DNA聚合酶,由圖可知,要得到兩條鏈

一樣長的DNA單鏈,應選擇引物2和引物4,所以引物X和Y應該為引物2和4,A正確;

B、引物3和引物1是完全互補的,不能放入同一個體系,B錯誤;

C、第一階段要獲得的DNA是目的DNA的一段,且不是中間的一段,故需要兩次循環可以獲得,C正確;

D、通過該技術可獲得突變的基因,該基因的產物可能是自然界原來不存在的,D正確。

“〃〃〃〃〃〃〃〃〃〃〃〃〃〃〃〃〃〃〃〃/勺'%龍■〃〃〃〃〃〃〃〃〃〃〃〃〃〃〃〃〃〃〃〃〃,

1.發酵工程在食品、醫藥、農牧業等方面有著廣泛地應用,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發酵工程的中心環節是滅菌,防止雜菌污染

B.pH能影響發酵產物,谷氨酸的發酵生產過程中,堿性條件下易產生谷氨酰胺

C.啤酒生產中的焙烤、蒸煮環節既可以殺菌,又可以使所有酶失活

D.微生物飼料中的單細胞蛋白除蛋白質外還含有糖類、脂質、維生素等

【答案】D

【詳解】A、發酵工程的中心環節主發酵,獲取發酵產物,A錯誤;

B、pH能影響發酵產物,利用液體深層培養進行谷氨酸發酵生產應在中性或弱堿性條件下進行,在酸性條

件下則容易形成谷氨酰胺和N-乙酰谷氨酰胺,B錯誤;

C、焙烤是為了去除大麥種子中的水分,可以殺死大麥種子胚,但沒有起到滅菌作用,也不能使淀粉酶失活,

C錯誤;

D、以淀粉或纖維素的水解液、制糖工業的廢液等為原料,通過發醛能獲得單細胞蛋白,單細胞蛋白含有豐

富的蛋白質、糖類、脂質和維生素等物質,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劑,D正確。

2."細菌喜葷,霉菌喜素",一般來說,在培養細菌時,需添加動物性營養物質,如蛋白陳等;而在培養霉

菌時,一般需要添加植物性營養成分,如豆芽汁。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蛋白膝為細菌提供碳源、氮源和特殊營養物質

B.細菌和霉菌體內的酶存在差異,導致二者偏好的營養成分不同

C.分別培養細菌和霉菌時,需將培養基調節至相同的pH

D.若需要比較細菌和霉菌形成的菌落差異,培養基中還需添加瓊脂

【答案】C

【詳解】A、蛋白陳富含營養物質,為細菌提供碳源、氮源和特殊營養物質,A正確;

B、酶具有專一性,細菌和霉菌體內的酶存在差異,導致二者偏好的營養成分不同,B正確;

C、培養細菌時需將培養基的pH調至中性或弱堿性,培養霉菌時需將培養基的pH調至酸性,C錯誤;

D、在固體培養基上能形成菌落,若需要比較細菌和霉菌形成的菌落差異,培養基中還需添加瓊脂,D正確。

3.如圖是老陳醋的生產流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蒸熟的高粱米應先加入大曲再冷卻

B.“糖化”是將高粱中的淀粉等大分子氧化分解為小分子,為酒精發酵提供原料

C."醋醋”中含有的醋酸菌,是一種異養的單細胞真核生物

D."醋酸發酵”步驟中每天翻料兩次,可為醋酸菌提供更多氧氣

【答案】D

【詳解】A、高粱蒸熟后溫度較高,不冷卻直接投入發酵菌種會造成菌種大量死亡,影響發酵效率,應先冷

卻再加入大曲,A錯誤;

B、糖化是將淀粉等大分子物質通過水解酶的作用轉化為可發酵的小分子糖(如葡萄糖),而不是氧化分解,

B錯誤;

C、醋酸菌是細菌,是一種異養的單細胞原核生物,C錯誤;

D、醋酸發酵需要氧氣,所以每天翻料兩次,可為醋酸菌提供更多氧氣,D正確。

4.下列關于細胞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體外培養的動物細胞形態相比體內正常細胞可能會發生改變

B.作物脫毒苗培養時先誘導愈傷組織生根,再誘導生芽

C.iPS細胞都是通過將外源基因導入體細胞獲得的

D.離心法收集細胞只能用于傳代培養細胞的收集

【答案】A

【詳解】A、體外培養的動物細胞由于缺少體內環境穩定的生理和生化條件,可能形態、功能發生改變,如

變扁平或失去特異性等,比體內正常細胞可能會發生改變,A正確;

B、作物脫毒苗培養過程中,通常是先誘導愈傷組織形成芽,然后再誘導生根。這是因為在植物組織培養過

程中,愈傷組織的再分化通常是先進行芽的誘導,再進行生根的誘導,兩者的順序不能顛倒。因此,題干

中的說法是錯誤的,B錯誤;

C、iPS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并不一定都需要通過外源基因導入體細胞獲得。除了通過引入特定外源基

因來誘導體細胞去分化外,還有一些非基因導入的方法,如使用小分子化合物或通過蛋白質轉染等手段,

同樣可以將體細胞誘導為多能干細胞,C錯誤;

D、在傳代培養時可用胰蛋白酶使細胞從瓶壁上脫離,懸浮培養的細胞也可直接用離心法收集,離心法收集

細胞不是只能用于傳代培養細胞的收集,也可用于收集藥物處理過的細胞等,D錯誤;

5.肝細胞中的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基因突變會導致酪氨酸血癥。下圖是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糾

正病人來源肝細胞,成功治療酪氨酸血癥小鼠的過程,為治療人類酪氨酸血癥奠定理論基礎。相關敘述準

確的是()

A.酪氨酸血癥的發生說明基因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控制生物性狀

B.過程②需在培養液中添加瓊脂、葡萄糖、干擾素動物血清等物質

C.過程③需敲入正常的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基因,并敲除相關抗原基因

D.基因編輯后的人源肝細胞植入小鼠分化為完整肝臟,是治療小鼠酪氨酸血癥的關鍵

【答案】C

【詳解】A、酪氨酸血癥是由于肝細胞中的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基因突變,導致酶不能正常合成,進而

影響代謝過程,這說明基因能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進而控制生物性狀,而不是控制蛋白質的結

構,A錯誤;

B、動物細胞培養過程中,培養液中需要添加葡萄糖、動物血清等物質,但不需要添加瓊脂,瓊脂是用于植

物組織培養的凝固劑,B錯誤;

C、過程③基因編輯是為了糾正病人來源肝細胞,所以需要敲入正常的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基因,同時

敲除相關抗原基因,以避免免疫排斥反應,C正確;

D、基因編輯后的人源肝細胞植入小鼠后,是通過肝細胞發揮正常功能來治療小鼠酪氨酸血癥,而不是分化

為完整肝臟,D錯誤。

6.堿性磷酸酶是抗腫瘤藥物多柔比星前體的專一性活化酶,將堿性磷酸酶與單克隆抗體制成"生物導彈",

使多柔比星前體在腫瘤細胞處被活化,對其DNA造成損傷,抑制以DNA為模板進行的生理活動,達到治療

腫瘤的目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給小鼠注射多柔比星前體后,可從脾臟中得到能產生腫瘤抗體的B細胞

B.制備單克隆抗體的過程中需用特定的選擇培養基和抗體檢測進行篩選

C.“生物導彈”利用了堿性磷酸酶的定向制導作用和單克隆抗體的特異性殺傷能力

D.多柔比星前體活化后可直接抑制腫瘤細胞的DNA復制和翻譯,而抑制其無限增殖

【答案】B

【詳解】A、給小鼠注射多柔比星前體后,可從脾臟中得到能產生抗多柔比星前體抗體的B細胞,A錯誤;

B、制備單克隆抗體過程中需用特定的選擇培養基(獲取B-瘤雜交瘤細胞)和抗體檢測進行篩選,B對;

C、"生物導彈"利用了堿性磷酸酶的特異性殺傷能力和單克隆抗體的定向制導作用,C錯誤;

D、依據題干信息,多柔比星前體在腫瘤細胞處被活化,對其DNA造成損傷,抑制以DNA為模板進行的生

理活動,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所以多柔比星前體活化后可直接抑制腫瘤細胞的DNA復制和轉錄,間接抑

制翻譯過程,進而抑制其無限增殖,D錯誤。

7.下列關于動物細胞融合和單克隆抗體制備的敘述,錯誤的是()

A.滅活的病毒可與細胞質膜發生作用,從而誘導細胞融合

B.用特定抗原免疫小鼠后;可從其骨髓中分離出漿細胞,用于細胞融合

C.產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可在小鼠體內培養,從腹水中提取抗體

D.單克隆抗體可高度特異性地識別抗原,從而輔助腫瘤診斷

【答案】B

【詳解】A、某些滅活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發生作用,使細胞相互凝聚,細胞膜

上的蛋白質分子和脂質分子重新排布,細胞膜打開,細胞發生融合,A正確;

B、用特定抗原免疫小鼠后;可從其脾臟中分離出B細胞,用于細胞融合,B錯誤;

C、產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可在小鼠體內培養,在小鼠的腹水中獲取單克隆抗體,C正確;

D、根據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單克隆抗體可高度特異性地識別抗原,從而輔助腫瘤診斷,D正確。

8.黑曲霉多不耐高溫,發酵獲得檸檬酸的過程需大量冷卻水控制溫度,生產成本高。現利用原生質體融合

技術獲得耐高溫高產黑曲霉,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高產黑曲霉處理②融

誘導細處理④

黑曲霉耐高溫高

胞產黑曲霉

高溫黑曲霸處理?

注:處理①的培養基加入漠甲酚綠(一種酸堿指示劑,酸性條件下呈黃色)

A.處理①培養基中黃色圈大的菌落不一定為高產菌株

B.處理②、③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細胞壁

C.處理④升高溫度即可篩選出耐高溫高產黑曲霉

D.發酵結束后通過適當的過濾、沉淀等方法獲得檸檬酸

【答案】A

【詳解】A、誘變的原理是基因突變,而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故處理①培養基中黃色圈大的菌落不一定

為高產菌株,A正確;

B、黑曲霉的細胞壁成分不是纖維素和果膠,故處理②、③不可以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細胞壁,B錯;

C、處理④升高溫度后海需要進一步驗證才能篩選出耐高溫高產黑曲霉,C錯誤;

D、發酵工程生產的產品有兩類:一類是代謝產物,另一類是菌體本身。如果產品是菌體,可采用過濾,沉

淀等方法將菌體從培養液中分離出來;如果產品是代謝產物,可用萃取、蒸儲、離子交換等方法進行提取,

可見題圖發酵結束后不能通過適當的過濾、沉淀等方法獲得檸檬酸,D錯誤。

9.抗體一藥物偶聯物,也就是ADC,又被稱為“生物導彈",由單克隆抗體、細胞毒性藥物以及兩者之間的

連接物共3個部分組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抗癌藥物

脾臟中的細胞也雜交瘤?單克隆矍泉物且邨”

小鼠骨髓瘤細胞廣細胞抗體一生物導彈

A.該抗體一藥物偶聯物能識別腫瘤細胞上的各種膜蛋白性.

B.經步驟①篩選得到的雜交瘤細胞具有的特點是能準確識別抗原的細微差異并能大量制備

C.ADC起作用時會被細胞吞噬,并在溶酶體內被分解后釋放藥物

D.誘導骨髓瘤細胞與脾臟中的細胞融合,可用的誘導因素只有滅活的病毒

【答案】C

【詳解】A、抗體具有特異性,即只能識別并結合特定的抗原。因此,該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只能識別

腫瘤細胞上特定的膜蛋白抗原,而不是各種膜蛋白,A錯誤;

B、經步驟①篩選得到的雜交瘤細胞不一定能準確識別抗原的細微差異,B錯誤;

C、抗體一藥物偶聯物(ADC)通常由負責選擇性識別癌細胞表面抗原的抗體,負責殺死癌細胞的藥物有效載荷,

以及連接抗體和有效載荷的連接子三個部分組成,ADC起作用時會被細胞吞噬,并在溶酶體內被分解后釋

放藥物,C正確;

D、在誘導骨髓瘤細胞與脾臟中的細胞融合時,可用的誘導因素有PEG融合法、電融合法、滅活病毒誘導法,

D錯誤。

10.如圖是我國科學家培育克隆猴"中中""華華"的過程,Kdm4d為組蛋白去甲基化酶基因、TSA為組蛋白脫

乙酰酶抑制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用滅話的仙臺

A.各種動物胚胎移植的最佳時期不盡相同,一般是在原腸胚期前

B.滅活的仙臺病毒可誘導體細胞和去核卵母細胞融合

C.Kdm4d的mRNA和TSA的作用是對組蛋白進行表觀遺傳修飾來調控相關基因表達

D.克隆猴和核供體所具有的微小差異來自基因突變或者染色體變異

【答案】D

【詳解】A、不同的動物胚胎移植的時間不同,例如,牛、羊一般要培養到16細胞階段(桑意胚)或囊

胚階段才能進行移植,小鼠和家兔等實驗動物可在更早的階段移植,人的體外受精胚胎即試管胚胎,可在

4細胞階段移植;可見各種動物胚胎移植的最佳時期不盡相同,一般是在原腸胚期前,A正確;

B、滅活的仙臺病毒可以誘導動物細胞融合,因此,將胎猴的體細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細胞前,可以用滅活的

仙臺病毒處理的目的是誘導細胞融合,B正確;

C、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d的mRNA可以表達組蛋白去甲基化酶,該酶能降低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組

蛋白脫乙酰酶抑制劑TSA可以抑制組蛋白脫乙酰酶的作用,提高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兩種物質都可以通

過改變組蛋白的表觀遺傳修飾來調控基因表達,C正確;

D、克隆猴與核供體所具有的微小差異最可能來自卵母細胞的細胞質差異或是表觀遺傳,D錯誤。

11.某小組通過PCR(假設引物長度為8個堿基,短于實際長度)獲得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并用

限制酶進行酶切(如圖),再用所得片段與質粒連接成功構建了基因表達載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限制酶SpeI5'-ACTAGT-3'NheI5'-GCTAGC-3'CfoI5'-GCGC-3'

識另lj序歹U3'-TGATCA-5'3'-CGATCG-5'3'-CXJCG-5'

ttt

擴增獲得5'-AGCTAGCAATGCTC................ATGAACTGCGCA-3'

的DNA片段3'-TCGATCGTTACGAG……?…”TACTTGACGCGT-5'

①]酶切

5'-CTAGCAATGCTC??…????…ATGAACTGCG-3'

3'-GTTACGAG................TACTTGAC-5'

A.其中一個引物序列為3'-TGCGCAGT-5,

B.步驟①所用的酶是Spel和Cfol

C.用步驟①的酶對質粒進行酶切,至少獲得2個片段

D.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需要使用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答案】C

【詳解】A、由于引物只能引導子鏈從5,到3',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其中一個引物序列為5'TGCGCAGT-3',

A錯誤;

B、根據三種酶的酶切位點,左側的黏性末端是使用Nhel切割形成的,右邊的黏性末端是用Cfol切割形成

的,B錯誤;

C、用步驟①的酶對載體進行酶切,使用了Nhel和Cfol進行切割,根據其識別位點以及原本DNA的序列,

切割之后至少獲得了2個片段,C正確;

D、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需要使用限制酶和DNA連接酶,D錯誤。

12.紫外線引發的DNA損傷,可通過"核昔酸切除修復(NER)〃方式修復,機制如圖所示。著色性干皮癥(XP)

患者的NER酶系統存在缺陷,受陽光照射后,皮膚易出現炎癥,進而發展成皮膚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紫外線

5,TT缺口"n3'

_________修復完成........

5'1IIIIIIIIIIII13'

3,???...............................Il4'

A.圖中切口的產生應是限制酶的作用

B.填補缺口時,新鏈合成以5,到31的方向進行

C.在DNA復制時可以進行缺口修復

D.XP患者年齡增長,發生皮膚癌的可能性會下降

【答案】D

【詳解】A、由題圖信息可知,紫外線引發的DNA損傷,使用限制酶將損傷的DNA序列切除,再通過"核普

酸切除修復(NER)”方式修復,所以圖中切口的產生應是限制酶的作用,A正確;

B、DNA復制時新鏈合成是以5,到31的方向進行,圖中填補缺口屬于DNA合成過程,所以新鏈合成以5,到

3'的方向進行,B正確;

C、DNA復制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損傷,此時可以利用類似圖中的機制進行缺口修復,C正確;

D、XP患者的NER酶系統存在缺陷,隨著年齡增長,受陽光照射積累的損傷增多,發生皮膚癌的可能性會

增加,而不是下降,D錯誤。

13.科學家常利用人-Red同源重組酶系統進行基因敲除。圖為科學家運用A-Red同源重組酶系統到大腸桿菌

(E.coli)內進行靶基因敲除的過程,其中重組質粒pKD46在30團時正常復制,而37回時自動丟失。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HAI和HA2分別添加在兩種引物的5'和3'端

B.過程I和團的培養溫度分別是30回、370

C.靶基因敲除過程,只發生磷酸二酯鍵的斷裂及合成

D.若過程I是使用含青霉素的培養基成功篩選出含質粒PKD46的大腸桿菌,則說明該大腸桿菌自身含

有青霉素抗性基因

【答案】B

【詳解】A、HA1和HA2分別添加在兩種引物的6端,A錯誤;

B、過程團是pKD46導入受體菌,并在受體菌內進行復制,因此所需溫度為30回,過程團需除去重組質粒pKD46,

所需溫度為37回,B正確;

C、為通過同源重組將大腸桿菌基因組DNA上的特定靶基因敲除,除發生磷酸二酯鍵的斷裂及合成,也發生

氫鍵的斷裂和形成,C錯誤;

D、若過程I是使用含青霉素的培養基成功篩選出含質粒PKD46的大腸桿菌,導入的pKD46中含有青霉素抗

性基因,并在大腸桿菌細胞中正常表達,因而能用含有青霉素的培養基將成功導入該質粒的大腸桿菌篩選

出來,說明該大腸桿菌自身不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D錯誤。

14.雙脫氧測序法(Sangtr法)是第一代DNA測序方法。在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4種dNTP和少量的1種

ddNTP進行PCR,再把PCR產物變性,利用電泳進行分離,根據結果確定特定堿基的位置。通過該方法測定

并比較某疾病患者與對照個體DNA模板鏈的一段堿基序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ddAATP+ddCcTP+ddGTP+ddTTTP+ddATAP+ddCcTP+ddGTP+ddTTTP

--電

-

--泳

-方

=-

-晌

_

對照患者

注:dNTP是PCR的四種原料;雙脫氧核昔三磷酸(ddNTP)有ddATP、ddCTP、ddGTP、ddTTP四種;在DNA

聚合酶作用下,ddNTP與dNTP競爭核昔酸鏈延長位點,以加入ddATP的體系為例:若配對的為ddATP,延

伸終止;若配對的為dATP,繼續延伸

A.51TAGTGCCCATC-3'為對照個體的一段序列

B.PCR過程中需要DNA聚合酶,不需要DNA解旋酶和DNA連接酶

C.上述PCR反應體系中模板鏈需要足夠多

D.患者該段序列中某位點的堿基C突變為T

【答案】A

【詳解】A、依據雙脫氧測序法的原理,可以確定每個泳道中的條帶(DNA片段)的3終端的堿基,如+ddATP

的泳道中出現的條帶(DNA片段)的3,終端堿基就是A。另外由于每個片段的起始點相同,但終止點不同,

因此可以通過比較片段的長度來確定DNA序列中每個位置上的堿基;圖示電泳方向為從上玲下,即對應的

DNA片段為長今短,則對應的DNA測序結果為3,玲5',如對照個體的電泳結果最短的條帶為+ddCTP泳道組

的條帶,則說明該DNA片段5,端第一個堿基為C;因此對照個體的測序結果為5'-CTACCCGTGAT3,A錯誤;

B、PCR過程中需要DNA聚合酶,不需要解旋酶,高溫變性解旋,不需要DNA連接酶,兩條鏈都是連續合

成,B正確;

C、在進行序列時,模板量的數量需要足夠多,以確保測序的準確性和可測性。如果模板DNA量不足,可能

會導致測序結果不準確或無法進行,C正確;

D、患者的測序結果為5'-CTACCTGTGAT-3',對照個體的測序結果為51CTACCCGTGAT-3',對比患者和對照個體

的測序結果可知,患者該段序列中某位點的堿基C突變為T,D正確。

15.抗蟲和耐除草劑玉米"雙抗12-5"是我國自主研發的轉基因品種。在轉基因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等環

節,可采用PCR技術進行基因監測,為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提供依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PCR開始階段的預變性可使模板DNA變性更充分

B.PCR循環過程中,復性的目的是使DNA聚合酶與模板相結合

C.進行PCR基因監測時,應使用待檢目的基因的特征序列作為引物

D.安全監管中,應阻止檢測出轉基因擴增產物的非轉基因標識農產品上市

【答案】B

【詳解】A、預變性是使模板DNA充分變性,在變性過程中氫鍵斷裂,雙鏈DNA解旋為單鏈,A正確;

B、PCR循環過程中,復性的目的是使引物與模板相結合,B錯誤;

C、進行PCR基因監測時,應使用待檢目的基因的特征序列作為引物,保證能獲得目的基因,C正確;

D、轉基因產品需要進行安全評估才能上市,所以安全監管中,應阻止檢測出轉基因擴增產物的非轉基因標

識農產品上市,D正確。

16.基因工程技術給人類生產生活和醫療帶來巨大的影響,下面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限制酶具有專一性,因此不同的限制酶不能產生相同的黏性末端

B.在自然條件下,農桿菌轉化法不適用于將目的基因導入大多數的單子葉植物細胞

C.只要有證據證明轉基因產品不安全,就應禁止轉基因技術的研究

D.將藥用蛋白基因與乳腺中特異表達的基因的調控元件重組在一起,導入哺乳動物的乳腺細胞,可獲

得乳腺生物反應器

【答案】B

【詳解】A、同尾酶能產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即有的限制酶雖然識別的堿基序列不同,但切割后可產生相同

的黏性末端,A錯誤;

B、在自然條件下,農桿菌不能感染大多數的單子葉植物,故農桿菌轉化法不適用于將目的基因導入大多數

的單子葉植物細胞,B正確;

C、轉基因技術是中性的,不應禁止,C錯誤;

D、將藥用蛋白基因與乳腺中特異表達的基因的調控元件重組在一起,導入哺乳動物的受精卵可獲得乳腺生

物反應器,D錯誤。

17.隨著轉基因技術的發展,其安全性問題引發了極大的關注,下列敘述第送的是()

A.轉基因農產品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

B.轉基因農作物中都含有會危害健康的毒性蛋白

C.轉基因農作物可通過傳粉將轉入的基因擴散到其近緣物種中

D.對轉基因安全性的爭議源于對基因結構、功能及調控機制了解有限

【答案】B

【詳解】A、轉基因農產品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這是轉基因安全性需要考慮的一個方面,A正確;

B、并不是所有轉基因農作物中都含有會危害健康的毒性蛋白,這種說法過于絕對,B錯誤;

C、轉基因農作物可通過傳粉將轉入的基因擴散到其近緣物種中,這是轉基因技術可能帶來的生態風險,C

正確;

D、對轉基因安全性的爭議源于對基因結構、功能及調控機制了解有限,這是正確的,因為了解有限所以存

在爭議,D正確。

18.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基因治療等領域。其基本工具sgRNA/Cas9來源于原核細胞,

包括具有導向功能的sgRNA和行使DNA雙鏈切割功能的Cas9蛋白,技術原理如圖甲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限制酶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

BgHI5,AIGATCT3'

Nhel5'GICTAGC3,

EcoRI5'GIAATTC3'

HindIII5'AIAGCTT3'

模板鏈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NHEJ:非同源性末端結合一敲除巨標基因

HDR:同源重組修攵一定向突變、敲入新基因

甲sgRN畬基因

I.某研究團隊以人乳腺癌MDA-MB-231細胞、Lenti-CAS9-sgRNA質粒等為材料,進行原位定點敲除乳腺癌細

胞中的人源粘著斑蛋白(VCL)基因,以研究該基因在細胞中的作用,為乳腺癌的治療提供理論支持。

⑴獲取目的基因。經過改造的質粒已經插入了Cas9蛋白基因如圖乙,故只需要根據__________基因的部分

序列人工合成sgRNA基因即可。

(2)構建表達載體。人工合成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