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1.120.01
CCSC23
團體標準
T/CACMXXXX—202X
川明參-玉米套作生態(tài)種植技術規(guī)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cologicalplantingofChuanMingshen-maize
intercropping
XX-XX-XX發(fā)布XX-XX-XX實施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發(fā)布
T/CACMXXXX.XX-202X
川明參-玉米套作生態(tài)種植技術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川明參-玉米套作生態(tài)種植技術的術語和定義、植物基原、生物學特性、種植技術、
技術關鍵點、技術優(yōu)勢核心機理、技術評價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四川成都金堂、青白江、簡陽,巴中、閬中、蒼溪、北川、平武等川明參主產區(qū)川明
參-玉米套作生態(tài)種植,其他川明參產區(qū)可參照執(zhí)行。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
件。
GB3095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
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156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生態(tài)種植ecologicalPlanting
應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整體、協(xié)調、循環(huán)、再生原理,結合系統(tǒng)工程方法設計,綜合考慮經濟、生態(tài)和社
會效益,充分應用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的循環(huán)再生,實現生態(tài)與經濟良性循環(huán)的生態(tài)農業(yè)種植方式。
3.2
套作relayIntercropping
在前季作物生長后期,于行間或株間播種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種植方式。
3.3
茬口stubble
作物輪作的種類和次序。
4川明參基原植物及其生態(tài)生物學特征
來源于傘形科川明參屬植物川明參ChuanminshenviloaceumShehetShan.。
1
T/CACMXXXX.XX-202X
川明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150cm,上部粉綠,基部帶紫紅色。基生葉多數,呈蓮座狀,基
部有寬闊葉鞘抱莖。根長7~30cm,徑0.6~1.5cm,通常不分枝,頂部有橫向環(huán)紋突起,稍粗糙,其余
表面細致平坦,黃白色至黃棕色,斷面白色,富淀粉質,味甜。葉片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狀分裂。復傘形
花序多分枝,花序梗粗壯。分生果卵形或長卵形,長5~7mm,寬2~4mm,暗褐色。花期4-5月,果期
5~6月。
川明參在四川、湖北等地有野生資源分布。喜涼爽、濕潤氣候,較能耐寒,不耐高溫,喜疏松肥沃、
排水良好的深厚沙壤土或壤土。野生川明參生長于山坡草叢中或溝邊、林緣路旁。
5川明參-玉米套作生態(tài)種植技術
5.1地塊選擇
5.1.1地理位置
選擇海拔在400~800m的丘陵、山地。
5.1.2氣候環(huán)境
選擇年平均氣溫15~20℃、年降水量800~1000mm、年日照時數1000~1500h,無霜期>250天
的區(qū)域。空氣質量應符合GB3095標準。
5.1.3土壤條件
土層深厚疏松、肥沃、通透性好、pH值為6.5~7.5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壤質量應符合GB15618標準。
5.2品種選擇
應選擇當地優(yōu)勢品種,鼓勵培育新品種。
5.3茬口安排
川明參忌連作,可與玉米、小麥、蔥、大蒜等作物或中藥材套作。與之套作的玉米一般在翌年3
月初,在川明參行間播種。
5.4種植模式確定
采用川明參-玉米套作模式,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移栽川明參,翌年3月初川移栽玉米,3月下旬至
4月上旬采收川明參。
5.5田間管理
5.5.1整地
結合整地每畝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1500~2000kg作底肥,整細、耙平;起壟做成廂寬80cm,
廂高30cm,廂溝寬25cm,廂面壘成瓦背形;四周開排水溝。
5.5.2育苗
種子繁育:選擇移栽后第二年,生長健壯、發(fā)苔多、無病蟲害的單株留種。當年新產的飽滿種子,
要求千粒重≥30g、凈度≥95%、發(fā)芽率≥85%。在處暑前后(8月下旬),最遲不得晚于白露(9月上
旬)播種。每畝用種量10.0~15.0kg,均勻撒施在苗床上,使用鐵耙等農用工具耬耙均勻,使種子與表
土充分混合,上覆1~2cm細土后用秸桿或樹梢將廂面蓋嚴并及時澆清糞水。出苗40~50%后選擇陰天
2
T/CACMXXXX.XX-202X
或晴天傍晚揭去覆蓋物。
5.5.3川明參移栽
整地:結合整地每畝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1500~2000kg作底肥,整細、耙平;起壟做成廂寬80
cm,廂高30cm,廂溝寬25cm,廂面壘成瓦背形;四周開排水溝。
移栽時間:翌年處暑至白露(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移栽。
移栽:選擇陰天將帶芽頭的種根挖起,剔除黑色無芽苞或帶病蟲害的種根,用500倍50%多菌靈
溶液浸泡消毒25min,待種根表面的水分充分風干后按不同規(guī)格的種根分級移栽。起苗當天排栽,按行
距10~15cm開橫溝,溝深與種根長度相適應。在溝內施腐熟農家肥,按株距6~10cm放置種根,芽頭
向上,根系舒展平直,用3~4cm厚的松土蓋嚴。再在廂面上鋪蓋5~8cm厚的秸桿,防曬保濕。出苗
時揭去70%覆蓋物。
5.5.4套作玉米
于每年春季3月份,在川明參的廂溝間,每隔三行川明參種植一行玉米,玉米的行株距為25cm×40
cm,具體種法如圖1。玉米用種量1~2kg。
注:套種玉米選用早熟、優(yōu)質的高桿、抗倒伏品種。
※※※※※※※※※※
◎◎◎◎◎◎◎◎◎◎◎◎◎◎◎◎◎◎◎◎◎◎◎◎◎◎◎◎◎◎◎◎◎◎◎
◎◎◎◎◎◎◎◎◎◎◎◎◎◎◎◎◎◎◎◎◎◎◎◎◎◎◎◎◎◎◎◎◎◎◎
◎◎◎◎◎◎◎◎◎◎◎◎◎◎◎◎◎◎◎◎◎◎◎◎◎◎◎◎◎◎◎◎◎◎◎
※※※※※※※※※※
◎◎◎◎◎◎◎◎◎◎◎◎◎◎◎◎◎◎◎◎◎◎◎◎◎◎◎◎◎◎◎◎◎◎◎
◎◎◎◎◎◎◎◎◎◎◎◎◎◎◎◎◎◎◎◎◎◎◎◎◎◎◎◎◎◎◎◎◎◎◎
◎◎◎◎◎◎◎◎◎◎◎◎◎◎◎◎◎◎◎◎◎◎◎◎◎◎◎◎◎◎◎◎◎◎◎
※※※※※※※※※※
注:※指種植玉米。◎指種植川明參。
圖1川明參-玉米套作田間分布置示意圖
5.5.5追肥
苗齊后,結合除草施肥,畝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300kg。在幼苗3~4真葉時追施第二次肥,畝施
充分腐熟的農家肥500kg;12月下旬追施第三次肥,畝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500kg,每畝加施硫酸鉀
型三元復合肥10~20kg。
5.5.6病蟲害防治
5.5.6.1基本原則
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采取預測預報、植物檢疫、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
防治、化學防治等綜合防治措施,創(chuàng)造有利于川明參生長發(fā)育,不利于各種病菌繁殖、侵染、傳播的環(huán)
境條件,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許范圍內,使經濟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5.5.6.2農業(yè)防治
3
T/CACMXXXX.XX-202X
(1)認真選地,實行輪作。
(2)培育和選用健壯種苗。
(3)調整種植時期,晚植,實行小苗過夏
(4)種植玉米遮蔭,加強田間通風排濕,和利用玉米吸引減少病蟲害。
(5)保持田間清潔,及時徹底地清除病殘體和田間雜草。
(6)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磷肥和硼肥,避免施肥過量。
(7)起高畦栽培,加深田間畦溝,防止田間積水。
(8)施用石灰進行田間病害防治。
5.5.6.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川明參田間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方向。包括以菌治菌技術: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在代謝中產
生的抗生素來消滅病菌,有枯草芽孢桿菌農藥;以菌治蟲技術:利用自然界微生物來消滅害蟲,有細菌、
真菌等,如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綠僵菌、顆粒體病毒、核型多角體病毒等;植物性殺蟲、殺菌技術:
從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殺菌、殺蟲制劑,如印楝素、除蟲菊酯、魚滕精、煙堿、萬壽菊提取物等。
5.5.6.4物理防治
利用簡單工具如光、熱、電、溫度、濕度和放射能來防治病蟲害。深翻炕曬土壤殺蟲滅菌;利用防
蟲黃板誘殺蚜蟲、薊馬;利用黑光燈誘殺地老虎、金龜子等。
5.5.6.5化學防治
根據病蟲草等有害生物的發(fā)生、為害規(guī)律,制定農藥使用規(guī)范,嚴格控制農藥殘留。推廣使用高效、
低毒、低殘留的環(huán)境友好農藥品種,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等國家及行業(yè)明令禁止使用的農藥。農藥使
用必須遵行科學、合理、經濟、安全的原則,控制使用次數和用量。
5.6采收
5.6.1采收時間
移栽后至第二年的春分至清明前后(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始采收。
5.6.2采收方法
將地上部分的葉柄割去,深挖30~40cm,將根部挖出,去掉泥沙,齊芽胞剪去葉柄。
5.7產地加工
加工流程分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如下:
洗:用水淘去雜質和泥沙;
刮:用小刀或竹板刮去鮮參外的一層粗黃色皮;
煮:放入沸水中煮20~30min,當根條變軟無白心,手折能盤成圓圈時撈起;
漂:迅速放入清水中浸漂,防止過熱而腐爛;
曬:用竹片將漂洗好的川明參穿掛,在陽光下晾曬干或50℃左右烘干,以手折斷為宜,含水量不
得過11%。
5.8包裝、貯存和運輸
5.8.1包裝
4
T/CACMXXXX.XX-202X
將檢驗合格的產品按不同商品規(guī)格分級包裝。在包裝物上應注明產地、品名、等級、凈重、毛重、
生產者、生產日期及批號。
5.8.2貯存
川明參加工產品貯存在清潔衛(wèi)生、陰涼干燥、通風、防潮、防蟲蛀、無異味的庫房中,要求溫度不
超過15℃、相對濕度不高于65%。長期貯存要密封低溫保存,定期檢查川明參的貯存情況。
5.8.3運輸
川明參藥材運輸過程中要注意防曬、防潮、防雨。所用搬運工具必須潔凈衛(wèi)生,無有毒有害物質,
不能對中藥材引入污染。運載工具應具較好的通氣性,以保持干燥。運輸工具應具較好的通氣性,以保
持干燥。在陰雨天,應嚴密防雨、防潮。
5
T/CACMXXXX.XX-202X
附錄A
(規(guī)范性)
川明參-玉米套作生態(tài)種植技術關鍵點
A.1選地與整地
選地:川明參適宜生長在丘陵山區(qū),土層深厚疏松(耕作層土厚40cm以上)、土質肥沃、排水良
好:的砂質壤土栽種,黏土、鹽堿地、連作地均不宜栽培。
整地:做成小高壟,壟寬80cm,壟高30cm,溝寬25cm,廂面成瓦背形;四周開排水溝。
具體種植情況見圖A.1。
a)川明參-玉米套作整地b)川明參-玉米套作種根
c)川明參-玉米套作覆蓋d)川明參-玉米套作收獲
圖A.1川明參-玉米套作種植流程
A.2川明參種苗檢驗檢疫
川明參種苗帶菌是川明參栽培中發(fā)病的根本原因,在栽培前,一定要對種苗進行檢驗或檢疫以及消
毒,剔除發(fā)病或帶病母株。
6
T/CACMXXXX.XX-202X
在栽培過程中,如果發(fā)現病株,一定要及時清除,每畝撒生石灰2kg消毒,以免雨季病菌隨雨水擴
散。
A.3遮陰
玉米的遮陰保持在25%左右的遮光度為宜。
7
T/CACMXXXX.XX-202X
附錄B
(資料性)
川明參-玉米套作生態(tài)種植技術效益評價
B.1經濟效益
2018-2021年閬中市五馬鄉(xiāng)游柿埡村推廣該種植模式面積達1000余畝,畝產川明參藥材300kg,產
值達到24000元;玉米畝產400kg,產值達到1200元。全年總畝產總值25500元,扣除種子、農藥、肥
料成本2600元(川明參2500元,玉米100元),全年畝凈收入22600元。平均每畝增加收入400~600
元。
B.2生態(tài)效益
該模式中玉米能起到遮蔭、保濕、調溫、抑草等多種作用,有效減少了灌溉用水量,降低了蚜蟲危
害,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量,也減少了用工量。同時玉米提供的蔭庇可減少遮陽網使用,有效降低了
由廢棄遮陽網和支撐物料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通過玉米的立體種植還增加了土地利用率。
B.3社會效益
川明參-玉米套作可提高土壤的復種指數,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和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具有顯著的
社會效益。
8
T/CACMXXXX.XX-202X
附錄C
(資料性)
川明參-玉米套作生態(tài)種植技術核心機理
C.1生態(tài)學原理
川明參和玉米處于不同的生態(tài)位,川明參不耐高溫,玉米植株高大、葉片豐厚,可以起到有效的遮
陽保濕的作用,此套作模式充分利用了田間光、氣、熱、肥資源。
玉米為川明參提供了陰涼條件,創(chuàng)造了川明參適宜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并且阻止了雜草的生長,該模式提
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和穩(wěn)定性。
C.2經濟學原理
玉米高大的植株可有效抑制田間雜草的生長,減少除草勞動力的投入,降低了生產成本。
套作模式增加了土地利用效率,且玉米遮陽,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經濟效益。
C.3工程學原理
(1)生態(tài)工程的層次結構理論
川明參與玉米套作,由于二者高低不同,既能發(fā)揮玉米的邊行優(yōu)勢,充分利用光能,又解決了復合
群體高度密植的通風透光問題。玉米能夠為川明參遮陽,滿足后者喜涼好濕的生長發(fā)育需要,將川明參
的栽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育嬰師對兒童發(fā)展的影響因素考題試題及答案
- 疑病癥測試題及答案
- 文化產業(yè)管理考試形式試題及答案
- 系統(tǒng)規(guī)劃與管理師考試重要理念與方法試題及答案
- 職場面試試題及答案
- 基因工程考研試題及答案
- 藥物臨床使用指導書撰寫技巧試題及答案
- 激光技術證書考試復習亮點試題及答案
- 護士資格證學習小組經驗試題及答案
- 白描書法試題圖片及答案
- 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第四課書面作業(yè)設計樣例(第3-4周)
- GB∕T 17626.5-2019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
- 《檢驗檢測機構監(jiān)督管理辦法》培訓結業(yè)考核試題附答案
- 基于SolidWorks球閥參數化設計
- 首件檢驗記錄表(標準樣版)
- 重慶森林工程林業(yè)項目營造林檢查驗收辦法(試行)
- 《江南園林分析》ppt課件
- 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檢查表
- 施工日志填寫范本
- 土及部分巖石力學參數經驗值
- 如何做好銀行業(yè)IT審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