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案33詩歌比較閱讀鑒賞—析同辨異,聯想遷移
復習目標
1.分析詩歌比較的角度,理解詩歌內容。
2.掌握比較鑒賞詩歌的方法。
在近年的古代詩歌的鑒賞題目中,比較鑒賞因其更有利于考查思辨能力和比較分
析能力而逐漸成為新寵。
從大方面看,比較鑒賞題一般從“求同”“求異”兩個方面來設計問題;從小方面看,
可以從詩歌的體裁、題材、形象、語言、感情、思想內容、表達技巧等方面設題。
考向一詩歌形象異同比較
對于詩歌形象的對比鑒賞,往往著眼于不同詩歌選用的同一意象(形象),但是這
個意象又擁有不同的內涵,承載著不同的情感內容。
形象異同比較有兩個層面:一是形象內涵、特點的異同比較,二是形象作用的異
同比較。形象內涵、特點的異同比較集中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意象(主要指景象和
物象)內涵比較,一方面是人物形象特點的分析比較。對于前者,先要看意象選取
上有何不同,再看意象在自身特點與表情達意兩方面的異同,或者表層義與深層
義有何異同;對于后者,要注意從外在形象與內在性格品質兩方面比較,兼及人
物身份的比較。
形象異同題大都是“求異”比較,這是答題需要注意的地方。形象作用的異同主要
從寫景、狀物、造境、抒情、結構等方面解答。
詩歌形象的對比鑒賞往往著眼于不同詩歌選用的同一形象(意象),但
釋義
是這個形象(意象)又具有不同的內涵,承載著不同的情感內容。有不
同詩歌對相同意象的比較、不同詩歌對同一意象(景、物、人、事)描
寫優劣的比較。
第一步:審題干,明方向
明確題目比較的具體方向,一是弄清比較的對象,是比較人物形象,
還是比較物象;二是弄清比較形象哪方面的特點;三是弄清是比較相
同之處,還是比較相異之處,還是二者皆比。
解題第二步:找意象,品內涵
方法找出詩歌中刻畫意象的詞句,看其刻畫了意象怎樣的特點和蘊含了怎
樣的思想情感。
第三步:做整合,規范答
按照同類合并的方式將品味到的意象特征合并,然后選用術語分點分
條作答。
答題這兩首詩都寫了XX形象(意象);前者側重寫了XX,抒發了XX情感,而
規范后者則著重寫了XX,抒發了XX情感。
[邊練邊悟]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蓿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前兩聯寫景,動態地展現了農村仲春時節的美好春光,巧妙地呼應了詩題。
B.頸聯刻畫了牧童愉快歌唱的細節和農家女隔籬窺看行人及山村春景的神態,充
滿了田園生活氣息。
C.尾聯以行客解濕衣衫,在村里歇腳,農人用“雞黍”招待行客這一場景,表現了
淳樸的人情。
D.本詩不是靜止的田園畫,而是動態的春光圖。著一“行”字,帶動全篇,既是一
次視聽盛宴,又給人以味覺、觸覺上的享受。
2.本詩尾聯與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都用了“雞黍”這一
意象,請結合詩歌,從結構技巧的角度分析兩者的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二語言藝術異同比較
語言比較鑒賞題主要分“字詞句”比較題和“語言風格”比較題兩類,這兩類比較的
方式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一是不同的詩歌有時候也會運用同一個詞語,但是其表情達意的作用
及效果會有所不同,因此在對比中鑒賞,體會其不同的用法,就顯得
釋義
非常重要。二是同一首詩版本不同,有時用語也不同,不同用語在該
詩中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理解鑒賞的角度不同,答案就會有所不同。
第一步:審清題目。弄清要比較語言的哪一方面。
解題第二步:分析歸納。“字詞句”比較題:先理解詩歌有關“字詞句”的表層
方法義,再體會其深層義及其作用,后根據題目要求歸納出“字詞句”特點、
作用等的相同或不同之處。
(1)從修辭手法的運用上進行比較,看哪種手法更有表現力。
⑵聯系詩歌描寫的情景進行比較,看哪種用語更符合實際。
⑶從表達思想感情上進行比較,看哪種用語更能準確地表現作者當時
的思想感情。
“語言風格”比較題:先品味詩歌怎樣用詞、怎樣運用句式,再總結詩歌
在遣詞造句方面的共同或不同之處。注意總結時要采用術語,如樸素
自然、婉約細膩、清新明麗、幽默諷刺、沉郁頓挫、悲壯慷慨等。
模板一:我認為XX句更好,此句運用了XX手法(修辭格),使句子更xx(生
動、凝練、具有表現力……),更能表達出詩人XX的心情。
答題
模板二:①兩詩中都寫了XX字(詞)。②在前詩中,XX字(詞)xx(統領、
規范
引領)下文,表現出對XX的xx(追求、向往),抒發了XX的情懷。③后詩
中的XX字(詞測表現了詩人對XX的XX,抒發了XX的情懷。
[邊練邊悟]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3?4題。
芭蕉
鄭燮
芭蕉葉葉為多情,一葉才舒一葉生。
自是相思抽不盡,卻教風雨怨秋聲。
詠春筍
杜甫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人行。
會須上番【注】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注】上番:初番、頭回的意思,這里指新竹。
3.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鄭詩前兩句,以比擬的手法,寫出了芭蕉葉葉遞生、生生不息的情狀,為后文
的抒情作鋪墊。
B.鄭詩第三句重在寫景,寓情于景,將情具體化,表達了相思之情的悠遠纏綿、
無窮無盡。
C杜詩前兩句,用幾近夸張的筆法,描繪了春筍生機勃勃、繁密滿林的生長態勢,
流露出作者的喜悅之情。
D.鄭詩由描寫到抒情,情感正面點出;杜詩由描寫到敘事,但仍以抒情為內核,
情感含而不露,恰到好處。
4.兩詩的末句,一“怨”一“嗔",字面意思相近,但表達的情感則大相徑庭。試結
合詩句比較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三表達技巧異同比較
表達技巧的比較主要從三個角度考查:修辭手法、表達方式(其中抒情和描寫居多)、
表現手法(包括對比、襯托、托物言志、虛實相生、動靜結合等)。對表達技巧題
的考查,有的明確了表現手法,有的沒有明確表現手法,但都需結合作品分析、
比較。
不同的詩歌,在情感的表達上會有所側重,表達技巧作為表情達意的
釋義
主要手段,在具體運用上也有異同。
解題(1)要審清題干要求比較的方向(是求同還是求異)、角度(是從哪個角度
方法比較),比較到哪一步(是只要答出術語還是兼有對效果的分析)。
⑵要熟悉各種表達技巧的術語、內涵、作用以及表達效果,要結合詩
歌所寫內容及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具體分析,在分析中體現其相同點
或不同點。
(3)組織答案時,要注意甄別易混淆的表達技巧,如甄別表現手法中的
對比與襯托、修辭手法中的借代與借喻。應先指出其所用手法,繼而
結合詩歌內容進行分析,最后指出其表達效果。
答題前詩運用了xx手法(具體分析),表現出詩人的XX,抒發了XX的情感;
規范后詩則用了XX手法(具體分析),表現出詩人的XX,抒發了XX的情感。
[邊練邊悟]閱讀下面詩歌,完成5?6題。
賞牡丹
王建
此花名價別,開艷益①皇都。
香遍苓菱②死,紅燒腳躅枯。
軟光籠細脈③,妖色暖鮮膚。
滿蕊攢黃粉,含棱④縷絳蘇。
好和⑤薰御服,堪畫入宮圖。
晚態愁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個數⑥,留客賞斯須。
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
【注】①益:滿。②苓菱:荷花。紅燒:花色紅艷如火。腳躅:山腳躅,又名映
山紅、杜鵑花。③細脈:猶言氣脈。④含棱:翻卷的花瓣。縷絳蘇:像一縷縷大
紅色流蘇。⑤好和:香味和順。⑥知個數:知道花事何時將了,心中有數。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從牡丹之貴之美,寫到牡丹之凋零,描寫了牡丹的變化,道出花時難久的
悵然。
B.芬芳的苓菱與艷麗的山腳躅在牡丹面前黯然失色,詩人運用襯托手法描寫牡丹
之美。
C.詩歌第五至八句,從氣質、姿色等角度描寫牡丹,牡丹的華貴堪比皇家御用之
物。
D.詩人用哀愁的新婦和望病夫的女子,分別描寫牡丹的將謝與凋零,令人心生憐
惜。
6.韓愈“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與本詩都描寫了盛景,二者有相同的
表現手法。請結合本詩歌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四思想感情異同比較
不同詩人的不同作品,或者同一詩人在不同階段的作品,出現的相同或相近內容,
往往寄托著不同的情感。這都是由個人的經歷和所處的時代不同造成的。因此,
比較詩歌的思想情感一定要重視知人論世。
(1)同一詩人描寫相似內容所表達思想感情的比較。同一位詩人,在不
同的時期,不同的背景下,描寫了同一內容,表達的情感往往會不同。
釋義(2)不同詩人描寫同一景象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比較。不同的詩人,在
詩歌中出現同一內容,往往寄托著不同的情感,抒發著不同的情感。
這都是由個人所處時代及經歷的不同而導致的。
(1)注意了解作者身世及所處的朝代,即知人論世。同樣的景物,因詩
人境遇、心情的不同,就會蘊含截然不同的感情。
⑵注意讀詩的題目。題目往往點明了詩歌的主要內容,為整首詩定下
解題
了感情基調。
方法
(3)注意把握詩中的意象。詩歌往往借助意象來表情達意。
(4)注意詩的最后兩句。古人寫詩常常卒章顯志,點明主旨,有的還以
景結情,含蓄蘊藉,言有盡而意無窮。
答題相同點:兩首詩都寫了xx,表現出XX的心情。
規范不同點:前詩側重表現XX,后詩側重表現XX。
[邊練邊悟]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7?8題。
踏莎行
晏殊
祖席【注】離歌,長亭別宴,香塵已隔猶回面。居人匹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
波轉。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只送平波遠。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
尋思遍。
【注】餞別的宴席。
7.下列關于這首詞的寫作特點和內容,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運用多種意象營造出離別的意境,其中“香塵”寫的是離人腳步帶起的塵土
仿佛還有芬芳的氣息,表現出離別的不舍。
B.“居人”句,通過對馬兒在林中嘶鳴、友人劃船離去后水波仍然在流轉等細節的
描寫正面表現出別情之深。
C.尾句直抒胸臆,表現出離愁接天連地、無窮無盡,其中“遍”字的意思是“到處”,
更加突出了離別的哀情無處不在。
D.全詞圍繞一個“離”字,以細膩筆觸描寫了主人公在離別時和離別后的無限愁緒,
讀來讓人無限悵惋。
8.本詞下闋“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只送平波遠”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中“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都描寫了江邊送別的場景,但這兩種離情
及其表現又有所區別,請分析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案33詩歌比較閱讀鑒賞
邊練邊悟
IB[B.“農家女隔籬窺看行人及山村春景的神態”錯,“蓑唱牧牛兒,籬窺蓿裙女”
意思是披著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隔著籬笆可窺及籬內村女絢麗的衣裙。放牛娃
唱著動聽的歌,給人以聽覺上的美感;從外邊可以窺及籬內村女絢麗的衣裙,給
人以視覺上的美感,用人物的風情動態美去表現農村的人情美。]
2.解析①孟詩中“雞黍”出現在首聯“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意思是老朋友
準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田舍做客,由此引出下文,為描寫田園風光和農家
生活蓄勢、張本:“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寫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一脈
青山在城郭外隱隱橫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寫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
共飲美酒,閑談農務,體現出濃烈的鄉村風味和勞動生產的氣息。②杜詩的“雞黍”
出現在尾聯“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意思是我走進農家脫下半濕的衣裳,主
人擺出豐盛的飯菜招待我。與前三聯構成一幅淳樸的畫卷,仲春季節,南陽之西,
一派大好春光。美時,美地,美景,在“春半南陽西”中,隱約而至。遍村柔桑,
欣欣向榮,著一“過”字,境界全出。“柔桑過村塢”,在動態中,柔桑生長的姿態
和鮮嫩的形狀,活現在眼前,這就把春天的鄉村,點綴得更美。加之垂柳扶風,
娉娉裊裊,春雨點點,回落塘中,更有一種說不出的情趣。那農家牧童,披著蓑
衣,愉快地唱著歌;竹籬笆內,可窺見那穿著絳黃色裙子的農家女的倩影。據此
看出,全詩共同表現出的主旨:山村之美,既美在風光,又美在人情。
答案①孟詩中“雞黍”出現在首聯,引出下文,為描寫田園風光和農家生活蓄勢、
張本;②杜詩的“雞黍”出現在尾聯,與前三聯構成一幅淳樸的畫卷,共同表現詩
歌的主旨:山村之美,既美在風光,又美在人情。
3.B[B項,"重在寫景,寓情于景”錯誤,應該是直抒胸臆。詩人把自己主觀的
情感賦予本為無情的芭蕉,詩人又用外來的風雨比喻外界對于芭蕉的摧殘,更增
加了芭蕉哀怨的情致。]
4.解析鄭詩尾句“卻教風雨怨秋聲”,風雨吹芭蕉一片秋聲,更能惹動無限愁思。
“怨”字直接抒情,而且怨情是全詩的情感基調。杜詩尾句“客至從嗔不出迎”意思
是客人來到我這我都怒而不歡迎他們。“嗔”字曲折委婉地寫出詩人對新筍的愛護
之情,這種情感是側面表現出來的。
答案鄭詩以芭蕉葉的生長情狀比喻相思之情,最后著一“怨”字,直接抒發詩人
相思的愁苦。
杜詩在充分描寫春筍的喜人長勢之后,描述因春筍掩蔽阻隔而責怪主人不出迎(理
解為“那些來欣賞竹林的人來這里,我都怒而不歡迎”亦可)的情形,著一“嗔”字,
側面表現作者心中之喜。
5.C[C.“詩歌第五至八句……牡丹的華貴堪比皇家御用之物”張冠李戴,“牡丹的
華貴堪比皇家御用之物”是第九至十句所描寫的內容,即“好和薰御服,堪畫入宮
圖”。]
6.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寓情于景,詩作開篇言牡丹之
貴,“名價別”三字直接道出牡丹的尊貴凌駕于諸花之上。隨后作者用一個“益”字,
生動地描寫了長安城內牡丹花開的盛況,偌大的長安城處處是牡丹盛開,那繁盛
的景象就好似要溢出來一般。此“益”引申為“滿”,如同韓昌黎“絕勝煙柳滿皇都”,
兩詩皆非單講數量之多,而是從更深層去講,韓詩更多的是寫春滿長安,而王建
此句是講牡丹的氣質風采風靡了長安,令人深切感受到牡丹之盛。最末,作者用“一
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道出了花時難久的悵然。開篇之盛艷,末尾之冷清,強烈
的對比讓末尾仿佛一幅大留白的畫卷,意味深長,耐人尋味。清風吹過,花亦凋
零,這其中是不舍,是憐惜,是冷清,種種情感由人品讀。“絕勝煙柳滿皇都”,
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因為,“遙看近卻
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征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
欣欣生意。而煙柳已經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
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愛了。像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
這是一種加倍的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答案①寓情于景,首聯生動地描寫了長安城內牡丹花開的盛況,偌大的長安城
處處是牡丹盛開,那繁盛的景象就好似要溢出來一般,牡丹的氣質風采風靡了長
安。令人深切感受到牡丹之盛。②使用對比手法,將長安城內牡丹花開的盛景與
牡丹凋零對比,表達花時難久的悵然之情。
7.B[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B.“正面表現”錯,是通過對這些
景物的描寫,側面烘托了離別的愁緒。]
8.解析“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只送平波遠”意思是:登上畫閣,更上高樓,
為的是再見帆影。可是,望盡天際,只見斜陽一道,平波流水,遠與天際,哪有
船帆的影子!這兩句,寫“居人”登上畫閣,不禁黯然魂消,憑倚高樓,獨自含愁
極望,惟見江波映照著落日余輝,伸展向遙遠的天邊,徒令人增添別恨而已。“魂
消”句直抒胸臆,寫出自己在高樓目送友人離去的極度哀傷。又通過“畫閣”“高
樓,,“平波,,等意象渲染了凄涼蕭瑟的送別氛圍,表達了離別的苦痛哀愁。“孤帆遠
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意思是:孤單的一只帆船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
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
邊目送遠去的風帆。李白的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
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超市無殘留農藥合同協議
- 購買倉庫地皮合同協議
- 貼片加工協議書范本
- 資質代理協議合同協議
- 豆腐廠轉讓合同協議
- 貸款合同延期補充協議
- 貿易品種買賣合同協議
- 調料銷售協議合同協議
- 購買地板瓷磚合同協議
- 新思路引領新機遇
-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詳細課件
- 房建項目檢驗和試驗計劃
- 創新方法論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西安理工大學
- 《上海市奉賢區小區機動車停放管理工作調查報告》4300字
- 刑偵工作調研報告
- 火力發電廠鍋爐智能燃燒控制技術導則
- 湖南裕能招股說明書梳理
- GB/T 39560.702-2021電子電氣產品中某些物質的測定第7-2部分:六價鉻比色法測定聚合物和電子件中的六價鉻Cr(Ⅵ)
- GB/T 12944-2011高壓穿墻瓷套管
- 逆合成分析法與合成路線設計課件
- 防溺水家長會ppt(共34張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