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人類社會發展進程與一般規律(2022-2023)高考政治真題分項匯編_第1頁
專題人類社會發展進程與一般規律(2022-2023)高考政治真題分項匯編_第2頁
專題人類社會發展進程與一般規律(2022-2023)高考政治真題分項匯編_第3頁
專題人類社會發展進程與一般規律(2022-2023)高考政治真題分項匯編_第4頁
專題人類社會發展進程與一般規律(2022-2023)高考政治真題分項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人類社會發展進程與一般規律(2022-2023)高考政治真題分項匯編專題人類社會發展進程與一般規律(2022-2023)高考政治真題分項匯編1.(2023·新課標·T12)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科學,是因為它(

)①對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進行了原則性描述②對現存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批判③以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理論基礎④找到了實現人類解放的社會力量和正確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科學,是因為它以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理論基石,揭示了人類社會的一般規律和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找到了無產階級這一實現人類解放的社會力量,指明了實現人類徹底解放的正確道路,這也是科學社會主義超越空想社會主義的地方。③④符合題意。空想社會主義也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圖景進行了勾畫,但他們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沒有找到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因此這兩個選項不能表明科學社會主義相對于空想社會主義的進步性,即不能說明其科學性,①②與題意不符。2.(2023·湖南高考·T2)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寫道,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范圍,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自己的興趣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這樣就不會使我老是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這是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形態的全面描繪②人的自由發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前提③追求人的自由發展是共產主義的價值旨歸④共產主義社會人們將擺脫傳統分工的束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是對共產主義社會中人的自由發展的描寫,并沒有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形態的全面描繪,①說法錯誤。《共產黨宣言》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指出“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根本價值目標,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根本特征,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前提,②說法錯誤,③符合題意。共產主義社會之所以能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不會使我老是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人類從舊的社會關系束縛下解放出來,擺脫一切剝削壓迫和舊式分工的束縛,成為社會關系的主人,④符合題意。3.(2023·浙江1月高考·T6)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爆發至少證明兩點: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沒有能力繼續駕馭它的生產力。另一方面,這種生產力要求擺脫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建立適應它的生產關系。由此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①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調整可以促進生產力發展

②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發生尖銳沖突③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一定會適合生產力狀況

④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因此調整生產關系不一定能促進生產力發展,①排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爆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沒有能力繼續駕馭它的生產力”,這強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發生尖銳沖突。“這種生產力要求擺脫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建立適應它的生產關系”,這說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②④正確。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痼疾,表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很難一直適合生產力狀況。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力的變化、發展,遲早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一定會不適合生產力狀況,③排除。4.(2023·浙江6月高考·T6)《共產黨宣言》指出:“從封建社會的滅亡中產生出來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并沒有消滅階級對立,它只是用新的階級、新的壓迫條件、新的斗爭形式代替了舊的。”由此可見(

)①人類社會的歷史是階級斗爭的歷史②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③社會形態的更替不一定是歷史的進步④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不可避免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因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所以在資本主義社會,階級斗爭是不可避免,階級矛盾是必然存在的,②符合題意。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新的階級、新的壓迫條件、新的斗爭形式代替了舊的,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矛盾是不可調和的矛盾,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尖銳化不可避免,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④符合題意。原始社會不存在階級斗爭。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剝削階級已經不存在,階級斗爭不再是社會的主要矛盾,①說法錯誤。一種社會形態代替另一種社會形態,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判斷的主要標準,是看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主義社會是歷史的進步,③不符合題意5.(2023·江蘇高考·T2)當代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一定程度擺脫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據此,有觀點認為,資本主義可以通過科技創新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這一觀點(

)A.肯定了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B.否定了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不可克服C.否定了資本主義社會具有自我調節的功能D.肯定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答案】B【解析】導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生產社會化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當代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一定程度擺脫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通過科技革命無法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因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不可克服,B入選。材料中提到的是科技創新使資本主義國家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并沒有涉及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發展的反作用,A不選。資本主義社會具有自我調節的功能,因此科技革命的發展,使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自我調節功能不能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C不符合題意。材料觀點并沒有涉及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D不選。6.(2023·福建高考·T1)1923年,年僅31歲的林祥謙在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中被捕后英就義,是第一位中國共產黨烈士。一百多年來,無數像林祥謙這樣的共產黨人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奮斗終身,是因為他們堅信共產主義(

)①符合生產關系發展的客觀要求

②順應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③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④是實現全人類解放的崇高事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本題以加強對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著眼點,以福建籍林祥謙烈士英勇就義100周年的地方特色素材為情境設題,要求考生運用社會發展規律、《共產黨宣言》的內容等相關知識,探尋優秀共產黨人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的原因,考查考生理解、判斷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共產主義是解放全人類的票高事業,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和趨勢,故②符合題意: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共產主義符合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故排除①:社會基本矛盾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故排除③。7.(2023·河北高考·T3)經濟危機是一部對資本主義制度殘酷罪行的判決書。危機顯示出資本主義制度沒有能力

管理它所造成的生產力,物質豐富成了巨大的災害,成了破產和貧困的根源。而人類勞動產品的銷毀和貶值,卻成了一種救命手段,用以激活因危機而周期性地癱瘓的經濟機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勞動產品的銷毀和貶值是解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途徑②生產力的發展是造成資本主義社會破產和貧困的根源③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的一切矛盾的總爆發④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痼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本題以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為素材,引領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準確地把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本質,通過揭示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剝削關系,引領學生更加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材料“經濟危機是一部對資本主義制度殘酷罪行的判決書”、“危機顯示出資本主義制度沒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產力”,表明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的一切矛盾的總爆發、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痼疾,故選項③和④正確,應選。“產品的銷毀和貶值”僅僅是一時的解決辦法,并不能成為解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途徑,故①表述錯誤;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故②表述錯誤。8.(2022·海南高考)19世紀初,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指出:“在文明時代,貧困是由過剩本身產生的”“這種文明制度使野蠻時代每一以簡單方式犯下的罪惡,都采取了復雜的、曖昧的、兩面的、虛偽的存在形式”。該論斷(

)A.強調了階級斗爭的重要性

B.表達了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C.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的真實面目

D.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滅亡的歷史必然性【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在文明時代,貧困是由過剩本身產生的”。這里過剩指的是生產過剩,,代指資本家對打工者的剝削。并未明確提出打工者“需要反抗”,所以不涉及階級斗爭的重要性,A與題意不符。根據材料“這種文明制度使野蠻時代每一以簡單方式犯下的罪惡”可知,該論斷與未來理想社會無關,B與題意不符。根據材料“這種文明制度使野蠻時代每一以簡單方式犯下的罪惡,都采取了復雜的、暖味的、兩面的、虛偽的存在形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種文明是指資本主義,該診斷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的真實面目,C符合題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滅亡的歷史必然性的是馬克思主義,而非空想社會主義者,D錯誤。9.(2023·重慶高考·T1)

習總書記指出:“要深刻認識,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辯證關系。”既不能離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民族復興的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能因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一個漫長過程而違背甚至丟掉遠大理想。能支撐這一觀點的是(

)A.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B.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就實現了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C.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沒有必要談共產主義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具有現實性,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缺乏現實基礎【答案】A【解析】材料中指出實現共同理想和遠大理想的關系,二者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能支撐這一觀點的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故A正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有利于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但不能將二者等同為一個目標,故B不選。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從現在就努力奮斗,逐步實現這一偉大目標,故C說法錯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都有現實基礎,都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的成就做鋪墊,故D不選。10.(2023·海南高考·T1)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問世,這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它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的必然勝利,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建立共產主義新社會。由此可見,《共產黨宣言》(

)①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客觀前提②科學洞見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③闡述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④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飛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11.(2023·湖南高考·T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于改革開放新時期,但了解其形成和發展的脈絡,認識其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應該拉長時間尺度,放在世界社會主義演進的歷程中去把握。從這一歷程來看(

)①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并已跨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④冷戰結束后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低潮狀態得到了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