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急救院前急救流程10篇篇一以下是對“120急救院前急救流程10篇”的簡要概述。一、初步評估與呼叫在接到急救指令后,急救人員迅速到達現場,首先對患者進行初步的生命體征評估,包括意識、呼吸、脈搏等,同時呼叫醫療指揮中心,報告現場情況。二、安全環境確認確保急救現場的安全,避免二次傷害,將患者移至安全地帶,遠離危險源。三、病情評估與分類根據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癥狀,進行詳細的病情評估,并按照緊急程度進行分類,如生命垂危、病情危重、病情緊急等。四、實施急救措施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迅速實施相應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復蘇、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同時保持與醫療指揮中心的通訊,隨時報告患者病情和急救進展。五、轉運與交接在患者病情穩定或得到初步處理后,將患者轉運至醫院,與醫院急診科醫生進行詳細的病情交接,確保患者得到連續的救治。六、記錄與反饋急救結束后,及時填寫急救記錄,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評估、急救措施、轉運情況等,并向醫療指揮中心反饋急救結果。(注:以上僅為流程要點,每篇具體的急救流程會根據不同的病例和場景進行詳細描述。)篇二呼叫與受理患者或目擊者呼叫:患者本人或現場目擊者撥打120急救電話,清晰告知調度員事發地點、患者基本情況(如年齡、性別、主要癥狀、意識狀態等)以及聯系方式。調度受理:120調度中心接收到呼叫后,調度員迅速記錄信息,根據事發地點和病情嚴重程度,科學合理調派距離最近、最合適的急救車輛和急救人員前往現場。出診急救人員準備:急救車上的醫生、護士、司機等接到出診指令后,迅速攜帶急救設備和藥品,如心電監護儀、除顫儀、呼吸機、氧氣瓶、常用急救藥品等,在規定時間內出車趕赴現場。途中聯系與指導:在前往現場途中,急救人員通過電話與呼叫者保持聯系,進一步了解患者病情變化,給予現場人員必要的急救指導,如心肺復蘇、止血包扎等基本操作方法。現場急救病情評估: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迅速對患者進行全面的病情評估,包括生命體征(如呼吸、心跳、血壓、脈搏、體溫等)、意識狀態、受傷部位及程度等,判斷病情的危急程度。緊急處理:根據病情評估結果,立即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如對心跳呼吸驟停患者進行心肺復蘇和電除顫;對呼吸困難患者給予吸氧、建立人工氣道等;對創傷患者進行止血、包扎、固定等。采集病史:在進行急救處理的同時,向患者或現場目擊者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過敏史、發病經過等信息,為后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轉運轉運準備:在患者病情相對穩定后,急救人員將患者搬運至急救車上,并確保患者在轉運過程中的安全和舒適。同時,再次檢查各種急救設備和管道是否連接牢固,如心電監護儀、輸液管、導尿管等。途中監護:在轉運途中,急救人員持續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測和病情觀察,密切關注患者的意識、呼吸、心跳、血壓等變化,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緊急情況。同時,通過車載通信設備與接收醫院急診科取得聯系,提前告知患者的病情和預計到達時間,以便醫院做好接收和搶救準備。特殊患者轉運:對于一些特殊患者,如危重癥患者、孕婦、兒童等,需要采取特殊的轉運措施和監護方法,確保轉運過程的安全。交接與醫院急診科交接:急救車到達醫院后,急救人員將患者轉運至急診科,并與急診科醫護人員進行詳細的病情交接,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現場急救情況、轉運途中的病情變化及已采取的治療措施等。填寫交接記錄:急救人員和急診科醫護人員共同填寫交接記錄單,雙方簽字確認,確保醫療信息的準確和完整。在整個120急救院前急救流程中,時間就是生命,每個環節都需要急救人員、調度員、現場人員以及接收醫院等各方密切配合,快速、高效地完成各項急救任務,以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和生存質量。篇三120急救院前急救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一、呼救與受理呼救呼救者撥打120急救電話,需要清晰準確地提供關鍵信息。包括患者的準確地址(如具體的小區名稱、樓號、單元號和房間號,或者事發地的標志性建筑等)、聯系電話(確保暢通,方便急救人員聯系),以及患者的主要病情(如胸痛、呼吸困難、意識不清、創傷等)。受理120急救指揮中心接到電話后,調度員會迅速記錄呼救信息。調度員通常會根據患者的病情緊急程度和急救資源的分布情況,優先調度急救車輛。對于危急重癥患者,如心搏驟停等情況,調度員可能會在派出急救車輛的同時,指導呼救者進行簡單的現場急救,如心肺復蘇等。二、急救車輛派出與行駛車輛調度急救指揮中心根據患者位置和病情,選擇距離最近、裝備合適的急救車。急救車上有專業的急救設備和藥品,如心電監護儀、除顫器、吸引器、各種急救藥品(如腎上腺素、硝酸甘油等)。車輛行駛急救車輛在接到調度指令后,會立即出發。在行駛過程中,急救人員會再次與呼救者聯系,進一步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并指導現場人員做好準備工作,如清理樓道、打開房門等,以便急救人員快速到達患者身邊。三、現場急救評估現場環境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首先會對現場環境進行快速評估,確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例如,在交通事故現場,要觀察是否有潛在的危險因素,如車輛漏油、著火等情況;在家中,要查看是否有煤氣泄漏等危險。初步檢查患者急救人員會對患者進行快速的初步檢查,判斷患者的意識狀態(通過輕拍雙肩、大聲呼喊等方式)、呼吸情況(觀察胸廓起伏,判斷是否有呼吸)、脈搏(通常觸摸頸動脈搏動來判斷心跳情況)等。同時,還會觀察患者是否有明顯的外傷,如出血、骨折等情況。緊急處理根據初步檢查結果,急救人員會采取相應的緊急處理措施。對于意識不清、呼吸心跳驟停的患者,會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包括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同時使用除顫器對患者進行心律監測,如發現室顫等情況,會及時進行電除顫。對于外傷出血患者,會采用加壓包扎、止血帶等止血方法控制出血。對于骨折患者,會進行簡單的固定,避免二次損傷。對于中毒患者,會根據中毒類型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催吐(適用于意識清醒的患者且中毒時間較短的情況)、洗胃(在有條件的環境下,對于某些特定中毒)等,同時盡快將患者脫離中毒環境。四、轉運與途中監護轉運決策急救人員在完成現場緊急處理后,會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是否需要將患者轉運至醫院進一步治療。對于一些病情較輕,經過現場處理后可以自行恢復的患者,可能會留在現場觀察一段時間后離開;但對于大多數危急重癥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創傷等,需要盡快轉運至醫院。搬運患者在轉運患者時,急救人員會使用專業的搬運工具,如擔架、鏟式擔架等,將患者安全地搬運到救護車上。在搬運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患者的頸部、脊柱等部位,避免造成二次損傷。例如,在搬運頸椎骨折的患者時,會使用頸托固定頸部,并由專人托扶頭部,保持頭部與身體的軸線移動。途中監護在救護車上,急救人員會持續對患者進行監護,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如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措施。例如,對于胸痛患者,會持續進行心電監護,觀察心電圖變化,如有心律失常等情況發生,及時給予相應的處理,如藥物治療或電復律等。同時,在途中急救人員還會與接收醫院進行溝通,提前告知患者病情,使醫院做好接收患者的準備。五、醫院交接到達醫院急救車輛到達醫院急診科后,急救人員會與急診科醫護人員進行詳細的交接。交接內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如發病時間、癥狀變化等)、已經采取的急救措施(如用藥情況、心肺復蘇過程等)、生命體征等信息。患者移交急診科醫護人員會根據急救人員提供的信息,迅速對患者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和治療。急救人員會協助將患者安全地移交給急診科醫護人員,包括將患者從擔架上轉移到病床上,整理好患者的衣物等,完成整個院前急救流程。篇四1.接警與調度關鍵信息確認:調度員需詢問地點(精確到樓層、地標)、患者癥狀、人數、年齡、聯系方式,并記錄來電時間。必要時通過短信獲取定位。分級調度: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如心搏驟停、創傷等)啟動分級響應,優先派遣危重病例。自救指導:通過MPDS(醫療優先調度系統)提供標準化指導,如指導心肺復蘇(CPR)或使用AED。2.出警與到達現場資源調配:救護車配備基礎(BLS)或高級生命支持(ALS)設備,偏遠地區可能聯動消防或警力。安全評估:到達后確認環境安全(如交通事故設置警示牌,觸電環境斷電),穿戴防護裝備(如手套、口罩)。3.現場評估與初步處理DRABC評估:Danger:確保環境安全。Response:檢查患者意識(AVPU評分:清醒、語音反應、疼痛反應、無反應)。Airway:清理異物,使用口咽通氣管。Breathing:觀察胸廓起伏,血氧監測,必要時球囊面罩通氣。Circulation:檢查脈搏,處理大出血(加壓止血、止血帶)。分情況處理:心搏驟停:立即CPR,盡早除顫。創傷:頸椎固定,處理開放傷,骨折夾板固定。中毒:識別毒物,必要時洗胃或使用解毒劑。燒傷:冷卻傷口,避免感染。4.轉運前準備患者固定:使用鏟式擔架、真空夾板,確保搬運平穩。設備檢查:確認氧氣、監護儀、藥品充足,建立靜脈通路。預通知醫院:傳遞患者信息(GCS評分、生命體征),確保接收科室準備就緒。5.轉運途中監護持續監測:心電監護、血氧、血壓,記錄變化趨勢。維持治療:吸氧、維持輸液,疼痛管理(如對骨折患者鎮痛)。溝通安撫:向家屬說明病情,簽署知情同意書(如必要)。6.到達醫院交接結構化交接:采用ISBAR模式(身份、現狀、背景、評估、建議),確保信息完整。物品清點:核對藥品、設備,避免遺留。電子錄入:使用院前電子病歷系統,同步數據至醫院。7.后續跟進與記錄病歷歸檔:詳細記錄時間節點、干預措施及響應效果。質量改進:參與病例討論會,分析救治延誤或并發癥。回訪機制:高危患者(如心肌梗死、卒中)隨訪康復情況,優化服務。特殊情形補充傳染病防護:疑似傳染病例啟動二級防護(防護服、護目鏡)。群體事件:啟動批量傷員預案(MCI),實施檢傷分類(START法)。法律倫理:尊重患者意愿,如拒絕治療需簽署書面文件。該流程結合國際標準與中國實踐,強調時效性與規范性,同時需根據地區資源差異靈活調整。持續培訓與設備更新是保障流程高效運行的關鍵。篇五以下是標準的?120急救院前急救流程,適用于突發急癥或意外事故的現場處理:?一、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保持冷靜,清晰說明以下信息:?地點:詳細地址(樓層、門牌號)、周邊標志性建筑。?事件:簡要描述患者病情或事故類型(如心臟病發作、車禍、中毒等)。?人數:患者數量及是否需要特殊設備(如除顫器、擔架)。?聯系方式:留下接應人電話,方便救護車定位。?若患者意識不清,可在通話中持續呼救并安撫患者。?二、現場評估與安全?確保自身安全,避開危險環境(如火災、塌方、交通擁堵)。?快速觀察環境,移除障礙物或打開逃生通道。?三、初步檢查與生命體征判斷?檢查意識:輕拍患者雙肩呼喊,判斷是否清醒。若無反應,立即啟動?CPR?(心肺復蘇)。?評估呼吸與脈搏?(10秒內完成):?呼吸:觀察胸廓起伏或聽呼吸音。?脈搏:觸摸頸動脈(成人)或橈動脈(兒童/嬰兒)。?若無呼吸或心跳,立即開始?CPR!?四、針對不同情況的急救措施?1.心搏驟停(CPR優先級最高)??胸外按壓:位置為兩乳頭連線中點,速率100—120次/分鐘,深度5—6厘米。?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口對口吹氣2次(每次1秒),確保胸廓起伏。?盡早使用AED:按語音提示操作,電擊后立即恢復按壓。?2.呼吸道梗阻(如窒息)??海姆立克急救法:站位:施救者從背后環抱患者,一手握拳抵住肚臍上方兩橫指處,另一手包住拳頭快速向上向內沖擊。嬰幼兒:俯臥位拍背+胸部推壓。?3.外傷出血?加壓止血:用干凈布料直接壓迫傷口,抬高患肢(下肢出血除外)。?嚴重出血:使用止血帶(每40分鐘松解1~2分鐘,標注時間)。?4.中毒或過敏?保持氣道通暢,清除嘔吐物。?藥物過敏:若有腎上腺素筆,肌肉注射0.3mg(大腿外側)。?五、搬運與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扶溝輕鋼民宿施工方案
- 地板恢復施工方案怎么寫
- 嘉興學院《計算方法(I)》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校本課程如皋杖頭木偶
- 湛江科技學院《兒童心理行為測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景德鎮藝術職業大學《玉雕技法(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植物根際生態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林地租賃的合同協議書
- 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大數據與風險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仰恩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多菌靈安全技術說明書
- 紀檢監察工作使用表格目錄
- 超聲醫學簡答題(完全版)
- TSDPIA 05-2022 寵物貓砂通用技術規范
- 2023年河南工業和信息化職業學院單招面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國企治理三會一層詳解
- GB/T 788-1999圖書和雜志開本及其幅面尺寸
- GB/T 756-2010旋轉電機圓柱形軸伸
- GB/T 6172.1-2000六角薄螺母
- GB/T 19189-2011壓力容器用調質高強度鋼板
- 公司合格供應商清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