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1簡潔機械
【考點1】杠桿
【考點2】滑輪及滑輪組
簡單機械:【考點3】機械效率
【考點4】簡單機械實驗
【考點5】機械效率綜合計算
典例剖析
【考點1】:杠桿
【例1】(2024?廣西)如圖所示,杠桿在拉力F的作用下水平平衡。現將彈簧測力計繞c點
從a位置轉動到b位置的過程中,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則拉力F的變更狀況是()
A.始終變大B.始終變小
C.始終不變D.先變大后變小
【考點】杠桿平衡條件及應用
【答案】A
【解析】將彈簧測力計繞c點從a位置轉動到b位置的過程中,鉤碼的重力不變,其力
臂不變,即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不變;將彈簧測力計繞c點從a位置轉動到b位置的過
程中,拉力F的力臂漸漸變小,由杠桿的平衡條件FL=FL可知,拉力F漸漸變大。故
1
選:Ao
【點評】本題考查了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正確的得出拉力力臂的變更是關鍵。
【變式(2024?貴陽)如圖所示是吊車正在起吊貨物的示意圖。該裝置通過液壓伸縮撐
桿推動吊臂并使吊臂繞。點轉動,從而通過鋼繩將貨物緩慢吊起。假設撐桿對吊臂的作
用力始終與吊臂垂直,僅通過轉動吊臂提升貨物的過程中,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撐桿對吊臂的作用力不斷增大
B.鋼繩對吊臂的作用力不斷增大
C.撐桿對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斷增大
D.鋼繩對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斷減小
【考點】杠桿平衡條件及應用
【答案】D
【解析】(1)伸縮撐桿對吊臂的支持力的作用點在吊臂上,方向垂直于吊臂向上,過支
持力的作用點,沿支持力的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用F表示,然后從支點。向力的作用
線做垂線段,垂線段L即為其力臂,如圖所示:
(2)吊車吊起貨物的過程中,阻力為重力,重力不變,阻力不變;阻力臂減小;動力臂
不變,動力減小,所以支持力漸漸變小,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
【點評】此題考查力的示意圖和力臂的畫法,同時考查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正確得出
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的變更是關鍵。
【變式1-2](2024?鄂爾多斯)如圖輕桿(不計杠桿重力),0為支點,物重為30N,0A:AB
=1:2,在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始終保持平衡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
甲乙
A.該杠桿與鑲子類型相同
B.圖甲位置時,拉力大小為15N
C.圖甲位置時,若僅增加物重,則拉力的變更量與物重的變更量之比為3:1
D.如圖乙保持拉力方向不變,將輕桿勻速提到虛線位置,拉力不變
【考點】杠桿平衡條件計算及應用
【答案】D
【解析】A、依據圖示可知,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為省力杠桿;而鑲子運用時,動力
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勁杠桿,因此它們的類型不同,故A錯誤;
B、已知物重為30N,OA:AB=1:2;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XOB=GXOA
解得:F=GX°A=GX°A=3°NX1=ION,故B錯誤;
OBOA+AB1+2
C、圖甲位置時,若僅增加物重,則(F+AF)X0B=(G+AG)X0A,明顯拉力的變更量
與物重的變更量之比不等于0A與0B的比值,故C錯誤;
D、保持拉力方向不變,將輕桿勻速提到虛線位置,其力臂如圖所示:
乙
OB'為動力臂,0A,為阻力臂,阻力不變為G,
因為△0A‘A^A0B,B,所以0A‘:OB'=0A:OB=1:3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F'XOB'=GX0A,,F'=絲"_=迎迎=10N;由此可
OB'3
知保持拉力方向不變,將輕桿勻速提到虛線位置,拉力不變,故D正確。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杠桿平衡條件的了解和駕馭,能畫出杠桿在虛線位置的力臂
3
并借助三角形相像確定其關系是本題的關鍵。
【考點2】:滑輪及滑輪組
【例2】(2024?長春)如圖所示,用甲、乙滑輪組在相同時間內分別將A、B物體勻速提升
相同高度,已知物體受到的重力GA>G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n甲<n乙(忽視繩重和摩
擦)。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森FN
X
B
甲乙
A.兩滑輪組繩端移動的距離相等
B.甲滑輪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
C.甲滑輪組的總功率比乙的小
D.甲滑輪組的動滑輪比乙的重
【考點】滑輪組特點、機械效率計算
【答案】D
【解析】A、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n甲=3,n乙=2,則s甲=3h,s乙=2h,
則兩滑輪組繩端移動的距離不相等,故A錯誤;B、已知物體受到的重力GA>GB、上升的
高度相同,依據亞有=611可知,甲滑輪組的有用功比乙的多,故B錯誤。
C、由B可知,w有QW有乙,已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n甲<n乙,由口=_5_可得,甲滑
W總
輪組的總功比乙的大,已知時間相同,由P=更可知,甲滑輪組的總功率比乙的大,故C
t
WG
錯誤;D、忽視繩重和摩擦,由n=2=比=_—可得,n甲=--------&一,n乙
W總FsG+G動GA+G動甲
Gp_
=----------,因為GA>GB,n甲<n乙,所以甲滑輪組的動滑輪比乙的重,故D正確。
GB+G動乙
故選:Do
4
【點評】本題考查了功和機械效率的計算,關鍵是n=±=@1=」—的敏捷運用。
V總FsG+G動
【變式2-1](2024?綿陽)用水平力迪拉動如圖所示裝置,使木板A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勻
速運動,物塊B在木板A上表面相對地面靜止,連接B與豎直墻壁之間的水平繩的拉力
大小為熱.不計滑輪重和繩重,滑輪軸光滑。則用與&的大小關系是()
A.Fi=FzB.F2<FI<2F2C.FI=2F2D.FI>2F2
【考點】滑輪的特點及應用
【答案】D
【解析】由圖知,(1)動滑輪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墻
壁對它水平向左的拉力Fig,木板A對它水平向左的拉力F木板,由于木板向右勻速運動,
所以Fl=F墻+F木板,由于同一根繩子各處的拉力相等,所以F木板=工儲,
2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動滑輪對木板A的拉力為F動=F木板=工儲——①;
2
(2)物塊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兩個力的作用:繩子對它向左的拉力握,木板A對它向右
的摩擦力fa對B;由于物塊B保持靜止,所以Fz=fA對B;
木板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動滑輪對木板向右的拉力F動,物體B對木板向
左的摩擦力fB對A,地面對木板向左的摩擦力f地面,
由于木板向右勻速運動,所以F動=fB對A+f地面-----------②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fBX;tA=fA對B=Fz----------③
由②③可得F動=F2+f地面,
即LFi=Fz+f地面,也就是Fi=2Fz+2f地面,所以FA2F?。故選:D。
2
【點評】此題考查了運動和力的關系及力的作用相互性的應用,正確對物體進行受力分
析,明確物體受力狀況,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變式2-2](2024?自貢)如圖所示,物體A、B的重分別為20N、10N,滑輪重和滑輪與繩
子之間的摩擦忽視不計,此時物體A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若用力F向左拉
物體A,使物體A向左作勻速直線運動,則()
5
A.F=20NB.F=10NC.F=5ND.F=30N
【考點】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及應用
【答案】B
【解析】由圖知,此滑輪組由2段繩子擔當物重,所以FA=』GB=2X10N=5N;
22
在水平方向A受到的摩擦力和繩對A的拉力平衡,所以f=FA=5N,方向水平向左;
若使物體A向左作勻速直線運動,則A受摩擦力水平向右,則W=FA+f=5N+5N=10No
故選:Bo
【點評】此題考查了滑輪組的省力特點及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能夠推斷出摩擦力的大
小和方向是解決此題的關鍵。
【考點3】機械效率
【例3】(2024?福建)工人用如圖的機械將物體勻速提升到某一高度,若物體的重力與滑輪
的重力之比G物:G滑輪=9:1,忽視繩重與摩擦的影響,則機械效率為()
A.10%B.45%C.80%D.90%
【考點】機械效率的計算
【答案】D
【解析】物體的重力與滑輪的重力之比G物:G輪=9:1,G=9G輪,
忽視繩重與摩擦的影響,則機械效率:
n="曳=W有用=Gh=^=9G輪=9。%。故選:D
W總W有用+W額Gh+G輪hG+G輪9G輪+G輪
6
【點評】本題考查了動滑輪機械效率,常見題目。
【變式3-1](2024?郴州)如圖所示,在相同時間內,用大小相同的拉力F把等質量的甲、
乙兩物體沿斜面AB、AC從低端拉到斜面頂端。F做功的功率分別為P甲、P乙,機械效率
分別為n甲、n乙.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P甲>P乙,n甲vn乙B.P甲vp乙,n甲vn乙
c.P甲vp乙,n甲>n乙D.P甲>p乙,n甲>n乙
【考點】功和功率的計算;機械效率的計算
【答案
【解析】(1)已知AB>AC,拉力相同,由W=Fs可知,Wi>W?;
依據P=:,W1>W2,時間相同,所以P甲〉PL;
(2)已知物體的重力不變,斜面的高度不變,故由W=Gh可知,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物
體分別沿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從底部勻速拉到頂點所做的有用功相同,W1W=W2W;
w有
因為%>W2,由n=_5>可得,n甲vn乙。故選:A。
W心e
【點評】本題以斜面為載體考查了物體做功的大小、功率的大小以及機械效率凹凸的比
較,有肯定的難度。
【變式3-2](2024?鞍山)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拉動重70N的物體A,在10s內使A在水平
方向上移動5m,所用拉力F為20N,地面對A的摩擦力為30N,則A運動速度是m/s,
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是—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o
【考點】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機械效率的計算
【答案】0.5;150;75%o
7
【解析】(1)A運動的速度丫=且=,叫=0.5m/s;
t10s
(2)滑輪組做的有用功:W有用=fs=30NX51n=150J;
(3)由圖可知:n—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F=2s=2X5m=10m,
拉力F做的總功:W,€=FSF=20NX10HI=200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n=W有用=英亞義ioo%=75%。
W總200.T
【點評】本題考查了運用滑輪組時速度公式、功的公式、效率公式的應用,本題關鍵:
知道水平運用滑輪組時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有用功。
【考點4】簡潔機械試驗
【例4】(2024?煙臺)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凹凸的因素“時,同學們提出了下列猜
想
(1)滑輪組機械效率凹凸可能與動滑輪重力有關;
(2)滑輪組機械效率凹凸可能與被提升的物重有關;
(3)滑輪組機械效率凹凸可能與物體提上升度有關;
(4)滑輪組機械效率凹凸可能與承重繩子股數有關。
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兩個滑輪組,進行對比試驗來驗證提出的猜想,則該試驗
驗證的猜想是()
A.(1)B.(2)C.(3)D.(4)
【考點】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
【答案】B
【解析】比較兩圖可知,承重繩子股數相同,動滑輪重相同,提上升度可以相同,而被
提升物體的重力不同;結合限制變量法的思想,所以該試驗裝置探究的是滑輪組的機械
效率與被提升物體的重力的關系,即該試驗驗證的猜想是(2)。故選:B。
【點評】(1)運用限制變量法探究試驗時,肯定抓住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
8
(2)結論的一般形式是:在(相同因素)相同時,(不同因素)越(),(探討的物
理量)越()
【變式4-1](2024?株洲)采納如圖所示站姿熬煉手臂力氣:雙腳并攏,腳尖0觸地,腳后
跟踮起,手臂水平,手掌支撐在豎直墻壁上的A點,B為人體重心所在位置。熬煉時,
軀體伸直,手臂彎曲和伸直動作交替進行。現要估測手掌對墻壁的壓力F.(g為已知常
量)
(1)用體重計稱量出人體的體重(質量)m:用卷尺分別測量出一兩點間的豎直距離
L和兩點間的水平距離12:(填“A、0”或“B、0”)
(2)手掌對墻壁的壓力F=—(用已知和測得的物理量表示);
(3)熬煉時,腳尖離開墻壁越遠,手掌對墻壁的壓力就越—。
【考點】杠桿在生活中的應用
【答案】(1)A、0;B、0;(2)吧2;(3)大。
h
【解析】采納如圖所示站姿熬煉手臂力氣:雙腳并攏,腳尖0觸地,腳后跟踮起,手臂
水平,手掌支撐在豎直墻壁上的A點,B為人體重心所在位置。熬煉時,軀體伸直,手臂
彎曲和伸直動作交替進行。現要估測手掌對墻壁的壓力F;
(1)用體重計稱量出人體的體重(質量)m:由圖可知,
以腳尖。為支點,支持力F的力臂為A、0兩點間的豎直距離,重力G的力臂為B、。兩
點間的水平距離,用卷尺分別測量出A、0兩點間的豎直距離L和B、0兩點間的水平距
離L:
9
(2)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IXL=mgk,所以墻壁對手掌的支持力:W=m2;
h
支持力與手對墻壁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F=l=T也;
11
(3)由FXL=mgk可知,熬煉時,腳尖離開墻壁越遠,L減小,L增大,質量不變,重
力不變,手掌對墻壁的壓力就越大。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杠桿的平衡條件的應用,關鍵是分析力臂。
【變式4-2](2024?淄博)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提高機械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提
高機械效率,要從探討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動身,尋求方法。
甲乙丙
(1)為了探究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小明選取了大小相同的滑輪,利用圖甲和圖乙裝置
進行試驗,并把數據整理記錄在下表中。
試驗滑輪鉤碼重提升的高有用功拉力繩端移動總功機械效率。
次數材質G/N度h/mWWJF/N的距離s/mW總/Jn
1鋁10.10.10.60.30.1856%
2鋁20.10.21.00.30.367%
3鋁20.20.41.00.60.667%
4塑料20.20.40.80.60.4883%
5塑料20.20.42.10.20.4295%
①比較1和2兩次試驗發覺:在所用滑輪組肯定時,提升的鉤碼—,機械效率越高。
②比較3和4兩次試驗發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還與—有關。
③比較一兩次試驗發覺:在所用滑輪組肯定時,機械效率與提升鉤碼的高度無關。
④第5次試驗室利用了圖—的裝置完成的,推斷依據是—。
10
⑤利用圖甲的裝置,把重4N的物體用2.5N的拉力快速拉起,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可見假如沒有刻度尺,只有測力計,也可以測量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小明利用圖丙裝置試驗發覺: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和摩擦有關,與物
重無關。保持斜面傾斜程度不變,可以采納—的方法減小摩擦,從而提高斜面的機械
效率。
(3)試驗表明:額外功越小,總功越接近有用功:進一步推理得出:假設沒有額外功,
總功等于有用功;可見運用任何機械都―-下列物理規律的得出運用了這種探討方法
的是—o
A、焦耳定律
B、牛頓第肯定律
C、阿基米德原理
D、歐姆定律
【考點】滑輪組、斜面在生活中的應用
【答案】(1)①重力越大;②動滑輪的重力;③2、3;④乙;繩子的效段數為1;⑤53.3%;
(2)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3)不省功;Bo
【解析】(1)①比較1和2兩次試驗發覺:在所用滑輪組相同,提升物體的重力越大,
機械效率越高,即所用滑輪組肯定時,提升的鉤碼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②比較3和4兩次試驗知,提升物體的重力相同,兩滑輪的材質不同,而體積相同,依
據G=mg=PVg,兩滑輪的重力不同,發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還與動滑輪的重力有關;
③比較2、3兩次試驗發覺:在所用滑輪組肯定時,機械效率與提升鉤碼的高度無關。
④第5次試驗室利用了圖乙的裝置完成的,推斷依據是n=W_=2組=1,繩子的效段
h0.2m
數為1;
⑤利用圖甲的裝置,把重4N的物體用2.5N的拉力快速拉起,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n=>有=a=Gh尸£_=?X100%^53.3%;
WaFsFX3h3F3X2.5N
可見假如沒有刻度尺,只有測力計,也可以測量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小明利用圖丙裝置試驗發覺: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和摩擦有關,與物
重無關。保持斜面傾斜程度不變,可以采納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減小摩擦,從而
提高斜面的機械效率。
11
(3)試驗表明:額外功越小,總功越接近有用功:進一步推理得出:假設沒有額外功,
總功等于有用功;可見運用任何機械不省功(采納了志向化推理法):
ACD、焦耳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歐姆定律可通過試驗干脆驗證,
B、而牛頓第肯定律不能用試驗干脆驗證,是在試驗的基礎下推理得出的,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限制變量法、數據分析、n=旦的運用、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求法和減
h
小摩擦的方法及試驗推理法的運用。
【考點5]機械效率綜合計算
【例5】(2024?恩施州)如圖在粗糙斜面上將一個重為16N的物體勻速拉到高h處,沿斜面
對上的拉力為10N,斜面長s=2m、高h=lm?其中所做的有用功為J,物體受到的
摩擦力大小為N,斜面的機械效率為o
【答案】16;2;80%。
【解析】(1)所做的有用功為:WWffl=Gh=16NXlm=16J;
(2)拉力做的總功為:W,e=Fs=10NX2m=20J,
所做的額外功為:W額=W總-W有用=20J-16J=4J;
由W?i=fs得摩擦力:f=%=&=2N。
s2m
(3)斜面的機械效率為:n=W有用X100%=KL義100%=80猊
w總20.1
【點評】本題考查了運用斜面時有用功、總功、額外功、機械效率的計算,明確克服摩
擦力做功為額外功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變式5-1](2024?杭州)如圖甲,有一輕質桿,左右各掛由同種金屬制成、質量分別為
皿和m2(mi>m2)的實心物塊后恰好水平平衡。
12
(1)求左右懸掛點到支點0的距離L1與Lz之比。
(2)將兩物分別浸沒于水中(如圖乙),桿將會.(選填“左端下降”“右端下降”或
“仍舊平衡”),試通過推導說明。
【考點】杠桿平衡條件;浮力的計算
【答案】(1)左右懸掛點到支點0的距離L與L?之比為四:mlo(2)仍舊平衡。
【解析】(1)輕質桿左右各掛物塊后,依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L=FzLz可得:
G1L1=G2L2,即:migLi=ni2gL2,所以,--=—=-;
^2ml
(2)依據P=螞可知同種金屬制成的實心物塊的體積分別為:
V
%=叫,”=吩;當浸沒水中后,實心物塊受到的浮力分別為:
PP
iriiin。
Fsi=P水gV排I=P水gVi=P水gX-F浮z=P水gV排z=P水gV?=P水gX—
PP
輕質桿左右兩邊受到的拉力分別為:
miP水、
Fi=Gi-Fjji=niig-P水gX--=mig(1-------),
PP
irioP水、
F?=G2-F浮2=ni2g-P水gX---=ntg(1----—),
PP
P7kP水
貝hFiLi=mig(1-———)Li,F2L2=m2g(1-———)L2,
PP
由于,nngLi=m2gL2,所以,FILI=F2L2;即:杠桿仍舊平衡。
【點評】本題涉及杠桿的平衡、重力的計算、浮力的推斷,能熬煉學生綜合處理物理問
題的實力。
【變式5-2](2024?河南一模)如圖所示,用滑輪組從H=10m深的水中勻速提起底面積為
0.04m2、高2m的實心圓柱體,該物體的密度是2.5g/cn?,在水中勻速提起該物體時,滑
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繞在滑輪上的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為U00N,不計摩擦和繩
重。求:
13
(1)圓柱體的重力;
(2)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3)將圓柱體勻速提升,當它上表面與水面剛好接觸時,裝置所做的額外功;
(4)推斷在提升的過程中繩子會不會被拉斷,若被拉斷,繩子被拉斷時,圓柱體留在水
中的體積。
【考點】浮力、功和機械效率的計算
【答案】(1)圓柱體重力為2000N;
(2)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800N;
(3)裝置所做的額外功為2400J;
(4)圓柱體留在水中的體積為1義10一女。
【解析】(1)圓柱體的體積:V?i=Sh物=0.04m2X2m=0.08m\
由P=>可得圓柱體質量:m=PV=2.5X103kg/m3X0.08m3=200kg,
V
圓柱體重力:G=mg=200kgX10N/kg=2000N;
(2)物體浸沒在水中,V排=V物=0.Ogni:
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P水gV排MlXlOBkg/m'XlON/kgXO.OSmSngOON;
(3)圓柱體勻速提升時,受力分析知,動滑輪下邊掛鉤對圓柱體的拉力F動=6-F浮=
2000N-800N=1200N,當它上表面與水面剛好接觸時,上表面移動距離為h=H-2m=10m
-2m=8m,運用滑輪組做的有用功:W有用=F動卜=120(^乂8m=9600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n=[亙巴=—怕更一=一幽1一=80%,
W總W有用+W額外9600J+W額外
解得:Wm=2400J;
14
(4)由W額外=G*fth可得動滑輪重力:G動=強生=緲虹=300電
h8m
擔當物體和動滑輪的繩子股數n=2,在滑輪上的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1100N時,對
動滑輪受力分析可知,動滑輪下邊掛鉤對物體施加的力:
F'動=2F-G動=2X1100N-300N=1900N,
拉斷的瞬間,對物體受力分析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
F'JJ=G-F'動=2000N-1900N=WON,
則V排'=——=---------匹?---------=1X10'2m'
gP水10N/kgXlX103kg/m3
【點評】本題的綜合性很強,難度很大,所涉及的學問面比較廣:有重力、浮力,平衡
力及其應用,滑輪組及其機械效率,有用功額外功的計算。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理清題
意,要學會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像解答這類題時,肯定要鎮靜應對,切不行急于求成。
壓軸精練
LJ
1.(2024?沈陽)如圖所示,用一個直桿把飛機機翼模型固定在輕質杠桿上,直桿始終與杠
桿垂直。用同一彈簧測力計在a、b、c幾種不憐憫形下拉杠桿,使杠桿始終在水平位置
平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測力計在a位置時的示數比模型和直桿的總重大
B.測力計從a位置轉到b位置后,比a位置的示數小
C.測力計從a位置移至c位置后,比a位置的示數大
D.測力計在c位置時,對模型水平向右吹風,示數變大
【答案】A
【解析】由題可知,阻力等于模型和直桿的總重G,由于直桿始終與杠桿垂直,所以阻力
臂L2始終不變,ABC、由圖可知,用同一彈簧測力計在a、b、c幾種不憐憫形下拉杠桿A
時,其力臂分別為L、Lb、L0,如圖所示:
15
GXLn
由圖可知:L>L>Lbr由杠桿原理可知GXL=FXL可知,F=-------即L越大,F
ca2L
越小,可得:Fb>Fa>Fc,故A正確,BC均不正確;
D、測力計在c位置時,對模型水平向右吹風,模型上方的流速比下方大,流速大的地方
壓強小,可知阻力減小,由題可知,阻力臂與動力臂不變,由杠桿原理可得動力變小,
即測力計示數變小,故D不正確。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杠桿原理、流速與壓強的關系。
2.(2024?臺州)消防平安,人人有責。下列有關滅火器運用方法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1提起滅火器2拔下保險銷3用力壓下手柄4對準火焰根部掃射
A.提滅火器時,手靠近瓶口,簡潔提起
B.拔保險銷時,放開手柄,有利于拔出
C.用力壓手柄時,手靠近瓶口,簡潔壓下
D.對準火源根部掃射,滅火物質覆蓋可燃物,快速滅火
【答案】C
【解析】A.提滅火器時,滅火器的重力為阻力,手掌上部與柄接觸的位置為支點,手的
下部對柄向上的力為動力,手靠近瓶口,這樣能減小阻力臂,依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
可以減小下面手的動力,簡潔提起滅火器,故A正確;
B.拔保險銷時,放開手柄,減小了對保險銷的壓力,從而減小了摩擦力,有利于拔出,
故B正確;
C.由圖3知,用力壓手柄(手柄類似于衣服夾子,如下圖),手靠近瓶口時(即靠近支
點),動力臂減小,依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動力應增大,所以不簡潔壓下手柄,故C
錯誤;
16
D.依據滅火原理可知,對準火源根部掃射,滅火物質覆蓋可燃物與氧氣隔絕,可以快速
滅火,故D正確。故選:Co
【點評】本題是一道考查滅火器正確運用的試題,駕馭滅火器的正確運用方法解答本題
的關鍵,貼近生活。
3.(2024?紹興)如圖是上肢力氣健身器示意圖,杠桿AB可繞。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AB
=3B0,配重的重力為120牛,重力為500牛的健身者通過細繩在B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
力為R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對地面的壓力為85牛,在B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
力為F2時,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對地面的壓力為60牛。已知Fi:F2=2:3,杠
桿AB和細繩的質量及全部摩擦均忽視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配重對地面的壓力為50牛時,健身者在B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160牛
B.配重對地面的壓力為90牛時,健身者在B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120牛
C.健身者在B點施加400牛豎直向下的拉力時,配重對地面的壓力為35牛
D.配重剛好被勻速拉起時,健身者在B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540牛
【答案】C
【解析】當配重在地面上保持靜止狀態時,它受到的繩子的拉力F為:F=G-R;
因為動滑輪上有2段繩子擔當物重,
因此杠桿A點受到的拉力:FA=2F+G動=2X(G-FN)+G動;
依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到:FAX0A=FBX0B;
即【2X(G-FN)+G動】X0A=FBX0B,
因為:AB=3B0;所以:A0=2B0;那么[2X(G-FN)+G動】X2=FBX1,
即FB=4X(G-FN)+2G動;當壓力為85N時,Fi=4X(120N-85N)+2G動;
17
當壓力為60N時,F2=4X(120N-60N)+2G動;
4X(120N-85N)+2G動9
因為:Fi:F2=2:3;所以:——:-----------------=A;解得:G動=30N;
4X(120N-60N)+2G動3
A.當配重對地面的壓力為50N時,B點向下的拉力為:
FB=4X(G-FN)+2G動=FB=4X(120N-50N)+2X30N=340N,故A錯誤;
B.當配重對地面的壓力為90N時,B點向下的拉力為:
FB=4X(G-FN)+2G動=FB=4X(120N-90N)+2X30N=180N,故B錯誤;
C.健身者在B點施加400N豎直向下的拉力時,依據FB=4X(G-FN)+2G動得到:
400N=4X(120N-ON)+2X30N;解得:FN=35N,故C正確;
D.配重剛好被拉起,即它對地面的壓力為0,依據FB=4X(G-FN)+2G動得到:
FB=4X(120N-ON)+2X30N=540N>500N;因為人的最大拉力等于體重500N,因此配
重不行能勻速拉起,故D錯誤。故選:C。
【點評】此題綜合考查了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壓力及重力與壓
力的區分等,綜合性較強,難點和關鍵點是計算動滑輪的重力,屬于中考壓軸題。
4.(2024?新疆)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滑輪組甲和乙,分別勻速提升同一重物時,
滑輪組甲和乙的機械效率分別為80%和75%,不計繩重和摩擦,滑輪組甲和乙中的動滑輪
重力之比為()
A.4:3B.3:4C.5:4D.4:5
【答案】B
W有W有
【解析】不計繩重及摩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n=—曳=——5—=―她一=
W總W有+W額Gh+G動h
」一,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滑輪組甲和乙,分別勻速提升同一重物時,滑
G+G動
輪組甲和乙的機械效率分別為80%和75%,則可知物重相同(都為G),設兩動滑輪重分別
為G甲動、G乙動,
則有:n甲=———=80%--①,
G+G甲動
n乙=——-——=75%----②,
G+G乙動
由①可得G甲動=-LG,由②可得G乙動=1G,
43
所以,甲乙動滑輪重力之比:G甲動:G乙動=_LG:AG=3:4O故選:Bo
43
18
【點評】本本題考查了滑輪組機械效率公式的應用,關鍵是利用公式n=』W右=
Wa
—=—獨一=」一(不計繩重及摩擦)。
W有+W額Gh+G動hG+G動
5.(2024?達州)如圖所示,輕質杠桿AB可繞。點轉動,當物體C浸沒在水中時杠桿恰好水
安靜止,A、B兩端的繩子均不行伸長且處于張緊狀態。已知C是體積為Idn?、重為80N
的實心物體,D是邊長為20cm、質量為20kg的正方體,0A:OB=2:1,圓柱形容器的底
面積為MOcm?(g=10N/kg),則下列結果不正確的是()
A.物體C的密度為SXlO'kg/n?B.杠桿A端受到細線的拉力為70N
C.物體D對地面的壓強為1.5Xl()3paD.物體C浸沒在水中前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增
大了2X103Pa
【答案】D
【解析】A、物體C的質量:mc=—=—迎^—=8kg;
g10N/kg
物體C的密度:Pc=F%=——空空——=8X103kg/m3,故A正確;
VClX10-3m3
B、物體C排開水的體積:V^=Vc=lX10-3m3,
受到的浮力:F浮=P水gV排=1XlOlg/n?X10N/kgX1X10-3m3=ION;
杠桿A端受到的拉力:FA=GC-F浮=80N-10N=70N,故B正確;
C、由杠桿平衡條件FL=F2L2得:FAXOA=FBXOB,
則杠桿B端受到細線的拉力:FB=^.XFA=2X70N=140N,
OB1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杠桿B端對D的拉力:Ffi=FB=140N,
D對地面的壓力:F壓=6口-FB=niDg-F拉=20kgX10N/kg-140N=60N,
D對地面的壓強:P=IB=-----迎!__=1.5X103Pa,故C正確;
S40QX10-4m2
19
D、物體C浸沒在水中前后,水的深度變更:△h=2jt=l£=1。。。2m=2.5cm=0.025m,
SS400cm2
2
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大值:Ap=P水gZ\h=lXlOTg/m'xlON/kgXO.025m=2.5X10Pa,
故D錯。故選:Do
【點評】本題為力學綜合題,考查了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杠桿平衡條件、液體壓
強公式、壓強定義式的應用,計算時留意單位統一。
6.(2024?郴州)材料相同的甲、乙兩個物體分別掛在杠桿A、B兩端,0為支點(0AV0B),
如圖所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假如將甲、乙物體(不溶于水)浸沒于水中,杠桿將會
()(不考慮杠桿自身的影響)
AB
O
A.A端下沉B.B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無法確定
【答案】C
【解析】由題知,甲、乙兩物體的密度相同,OA<OB,即甲的力臂要小于乙的力臂;
依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G甲XL甲=GGL乙,即:pgV甲L甲=PgV乙L乙,
所以:V甲L^=Vz,L乙-------------①,
假如將甲、乙物體(不溶于水)浸沒于水中,此時甲乙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依據阿基
米德原理可知,甲乙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浮甲=P水gV用,F浮z,=P水gV乙,
此時左邊拉力與力臂的乘積為:(G甲-p水gV甲)XL甲=G^XL甲-p水gV甲XL甲②
此時右邊拉力與力臂的乘積為:(G乙-P水gV乙)XLz,=Gz,XLz,-P水gV乙XL乙③
由于V甲L甲=Vj,L乙,所以:P水gV甲XLsp=P水gV乙XL乙,
則由②③兩式可知,此時左右兩邊拉力與力臂的乘積相同,故杠桿仍舊會保持平衡。
故選:Co
【點評】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兩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相等,推斷杠桿的傾斜方向,只要計
算出力X力臂,杠桿將向乘積大的一端傾斜。
7.(2024?江西)如圖所示,物重為G的物體在不同簡潔機械中均處于平衡狀態(不計機械
自重和摩擦),拉力F1、F?、F3、F4的大小關系是()
20
A.F2<F3=F4<FIB.F2<F4<F1<F3
C.F4=F2<FI<F3D.F4<F2<F3<F1
【答案】B
【解析】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由第一個圖可知,L1=Lz,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B=G;
由其次個圖可知,運用的滑輪組n=3,F2=1G;
3
由第三個圖可知,運用動滑輪,動力作用在軸上,Fs=2G;
由第四個圖可知,運用的斜面21=sin30°=1,因為FL=Gh,所以R=2G。
L22
可見,F2<F4<F1<F30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了運用杠桿、滑輪組、動滑輪、斜面時的拉力的計算,要細心,明確
各種裝置的省力特點是關鍵。
8.(2024?臺灣)如圖所示,甲、乙、丙、丁四個天平,其上各自擺放不同的重物,重物擺
A.甲B.乙C.丙D.T
【答案】
【解析】AB、乙圖中的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住宅小區設計案例分析
- 2025屆煙臺市萊州市數學三上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解析
- 楚河漢街美食文化設計解析
- 2025年市政工程考試高效復習法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市政考試趨勢分析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公共關系學的重點試題及答案
- 黃道婆教學設計
- 眼部皮膚專業知識課件
- 行政管理和公共關系學的比較試題及答案
- 詳細講解2025年中級經濟師試題及答案
- 焊線機技術員自學書
- 2024年共青團入團積極分子考試題庫(含答案)
- 強化學習 課件 第1章 強化學習概述
- 中外比較文學研究專題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T-CACM 1229-2019 中醫骨傷科臨床診療指南 膝痹病(膝骨關節炎)
- 房建工程監理大綱范本(內容全面)
-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培訓講座
- 《環境管理體系培訓》課件
- 綠色汽車修理技術研究
- 電源板生產QC工程圖
- 5Why分析法(經典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