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地理七年級第七章B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地理七年級第七章B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地理七年級第七章B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地理七年級第七章B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地理七年級第七章B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B卷

選擇題(共12小題)

1.關于亞洲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西臨大西洋,東臨太平洋

②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

③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④河流呈放射狀由四周流向中間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如圖為亞洲大陸沿北緯30°的地形剖面圖,反映了其地勢變化特點是()

伊珠穆朗

士■884886

河根斷

不”脈四川弒地

海拔/米平

8000

5000

板江中下游平原一洋-

A.中部局四周低B.東西低中間局

C.東西高中間低D.西高東低

3.下列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是()

A.長江B.伏爾加河C.尼羅河D.葉尼塞河

4.亞洲氣候的最大特點是()

A.季風氣候顯著,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廣大

B.以熱帶氣候為主,沒有寒帶氣候

C.以寒帶氣候為主,沒有熱帶氣候

D.嚴寒、烈風、暴雪

5.古語有云:“登高望遠。”結合亞洲的地勢特征,下列地點中符合古語中意境的是()

A.亞洲北部的西西伯利亞平原

B.亞洲東部的東北平原

C.亞洲西南的阿拉伯半島

D.亞洲中部的青藏高原

6.世界氣候類型多樣,氣候的分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讀“亞洲區域氣候類型”圖,完成下面小題。

阿拉伯半島主要的氣候類型是()

■用帶車風氣帔口。:熱帶拿風幡匚二I曰帶李風'(帆

匚二las帶人礎性鼠蟆mm]E帝氣候■地中割、候

匚二]用帶汴或'(帆8^人?.山地'(帆登:三:熱*汨缽氣仗

A.熱帶雨林氣候B.熱帶季風氣候

C.熱帶沙漠氣候D.溫帶大陸性氣候

7.亞洲是亞洲人共同的“家”,讀亞洲位置略圖和亞洲氣候分布圖,以下重要經緯線沒有穿過亞洲的是()

A.北回歸線B.赤道

C.北極圈D.本初子午線

8.下列有關亞洲的描述,正確的是()

A.從緯度位置看,南回歸線和南極圈分別穿過亞洲的北部和南部

B.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C.亞洲地形多種多樣,主要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D.亞洲河流受地勢影響,主要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

9.下列關于亞洲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東部和西部都分布有季風氣候

B.季風氣候各月降水平均,一般沒有旱澇災害

C.因亞洲河流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所以亞洲中部降水最多

D.亞洲季風氣候顯著

10.下列關于亞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B.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C.亞洲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季風氣候只分布在東亞

D.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分布

11.關于亞洲的描述,正確的是()

A.亞洲跨經度最廣,南北距離最長

B.東亞和南亞地區冬季盛行偏南風

C.亞洲各地自然、人文差異不大

D.亞洲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起伏大

12.觀察如圖,下列關于亞洲氣候特征說法錯誤的是()

A.地跨寒、溫、熱三帶

B.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C.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D.世界上所有的氣候類型在亞洲都有分布

解答題(共3小題)

13.案例探究:探究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分布特點,歸納影響氣候空間分布的主要因素。回答下列問題。

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分布

圖1

案例一: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分布

(1)現象:①②③為亞洲的季風氣候區,其中①是季風氣候;②是季風氣候;

③是季風氣候。

小結:影響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分布差異的主要是o

案例二: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區氣候的分布

(2)結合圖例觀察:北緯30。?60。的大陸西岸為氣候和氣候;而北緯

30°?60°的大陸東岸為兩種季風氣候;北緯30°?60。的大陸內部為氣候。

小結:影響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區氣候分布差異的主要是因素。

案例三:高原山地氣候的分布

圖2

(3)⑦地是青藏高原地區,夏季氣候比東部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低很多,氣象工作者在上圖B處

(200米)測得的氣溫是14.8℃,則C處的氣溫約是℃;降水也有很大差異,迎風坡降

水O

14.【望大洲,感悟氣勢】

“一帶一路”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部分區域,中國希望此構想可以推動亞洲發展。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和序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F(山脈)、G(地形);①(氣候類型);②

(氣候特征)。

(2)下面是某位同學讀圖后得出的結論。請你根據提示幫助他補充一些證據。結論:亞洲地勢中部高

四周低。證據:o(從河流的分布狀況分析)

(3)亞洲河流眾多,被稱為“巨河之洲”,其中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填字母和名稱)。

其上游是o

(4)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由于二者受熱、放熱速度不同,便

出現了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因而亞洲氣候非常顯著,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夏季容易出現

災害。

(5)關于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A.南北跨越緯度大

B.東西距離長,離海遠近差異大

C.植被類型多,增加了氣候的復雜性

D.地形多樣起伏大,增加了氣候的復雜性

(6)從圖中可以看出,“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描述的地區應該是

A.亞洲北部

B.亞洲南部

C.亞洲西部

D.亞洲東部

15.地理環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讀亞洲簡圖(如圖),探究自然

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回答下列小題。

氣溫(P)降水(mm)

探究維度一:地理位置與氣候

(1)緯度位置:亞洲被赤道、北回歸線、北極圈穿過,地跨北寒帶、北溫帶和熱帶,氣溫(南

北/東西)差異大,氣候類型o

(2)海陸位置:亞洲地處亞歐大陸東部,東臨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氣候顯

著。

探究維度二:地形、地勢與河流

(3)地形:圖中甲地形區是青藏高原,有“”之稱。

(4)地勢與河流:亞洲的地勢特征是,受地勢影響,河流呈狀注入周邊的

海洋。

探究維度三:氣候與河流

(5)氣候與河流:河流有無結冰期、流量大小等水文特征都和當地氣候密不可分,圖中結冰期最長的

河流位于(乙/丁)地區,流量季節變化最大的河流位于(乙/丙)地區。圖中丙地氣

候特征是。

第七章B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題號1234567891011

答案CBAADCDBDDD

題號12

答案D

一.選擇題(共12小題)

1.關于亞洲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西臨大西洋,東臨太平洋

②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

③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④河流呈放射狀由四周流向中間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考點】亞洲的地形、地勢及其影響;亞洲的氣候;亞洲的河湖;亞洲的地理位置.

【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亞洲地區與國家.

【答案】C

【分析】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亞洲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平均

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I。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亞洲氣候

的特點是: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特征明顯,其中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

大陸性氣候。

【解答】解:亞洲西與歐洲相連,東臨太平洋;亞洲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季風

氣候顯著,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勢影響,河流呈放射狀由中部流

向四周。綜上所述,故②③符合題意。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亞洲的位置、地形地勢特點及氣候特點,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

2.如圖為亞洲大陸沿北緯30°的地形剖面圖,反映了其地勢變化特點是()

伊珠棒朗瑪峰

?884as6

運橫斷

不M

山E四川盆地

海拔/米零i

8000

5000

A.中部局四周低B.東西低中間局

C.東西高中間低D.西高東低

【考點】亞洲的地形、地勢及其影響.

【專題】示意圖;亞洲地區與國家.

【答案】B

【分析】亞洲的地形特點是地勢高、地表起伏大,中間高、周圍低。

【解答】解:讀圖分析可知,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亞洲大陸沿北緯30。的地形沿東西方向,中部海拔

在4000米以上,海拔較高;東西兩側海拔在2000米以下,海拔較低;無法得出亞洲大陸沿北緯30。

的地形剖面圖中部高四周低結論,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亞洲的地形、地勢特點,理解解答即可。

3.下列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是()

A.長江B.伏爾加河C.尼羅河D.葉尼塞河

【考點】亞洲的河湖.

【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亞洲地區與國家.

【答案】A

【分析】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亞洲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平均

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I。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輻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解答】解:長江注入太平洋,伏爾加河注入里海,尼羅河注入地中海,葉尼塞河注入北冰洋。依據題

屆、O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不同河流注入的海洋,牢記即可。

4.亞洲氣候的最大特點是(

A.季風氣候顯著,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廣大

B.以熱帶氣候為主,沒有寒帶氣候

C.以寒帶氣候為主,沒有熱帶氣候

D.嚴寒、烈風、暴雪

【考點】亞洲的氣候.

【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亞洲地區與國家.

【答案】A

【分析】亞洲的氣候特點是: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分布廣泛。

【解答】解:亞洲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是世界上最大的季風區,亞洲的

內陸面積廣大,大陸性氣候分布很廣。

故選:A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亞洲氣候的特點,理解回答即可。

5.古語有云:“登高望遠。”結合亞洲的地勢特征,下列地點中符合古語中意境的是()

A.亞洲北部的西西伯利亞平原

B.亞洲東部的東北平原

C.亞洲西南的阿拉伯半島

D.亞洲中部的青藏高原

【考點】亞洲的地形、地勢及其影響.

【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亞洲地區與國家.

【答案】D

【分析】亞洲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站在青藏高原上可以“登高望遠”。

【解答】解: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亞洲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站

在青藏高原上可以“登高望遠”。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亞洲的地形地勢,根據所學知識分析解答。

6.世界氣候類型多樣,氣候的分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讀“亞洲區域氣候類型”圖,完成下面小題。

阿拉伯半島主要的氣候類型是()

■.丹帶季I4,帔匚1業煙卷季風氣帔匚二]口帶季J4氣鍛

匚二]二帶大他性IMKII點帶氣候■地中騫氣候

匚二]熱帶沙耀氣帔WS1瞅山地'I帳密3熱帶附體氣帔

A.熱帶雨林氣候B.熱帶季風氣候

C.熱帶沙漠氣候D.溫帶大陸性氣候

【考點】亞洲的氣候.

【專題】示意圖;亞洲地區與國家.

【答案】C

【分析】西亞氣候炎熱干燥,沙漠面積廣大,大部分是熱帶沙漠氣候。很多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

有的地方甚至數年滴雨不下。

【解答】解:讀圖可知,西亞阿拉伯半島主要的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西亞的氣候類型,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

7.亞洲是亞洲人共同的“家”,讀亞洲位置略圖和亞洲氣候分布圖,以下重要經緯線沒有穿過亞洲的是()

A.北回歸線B.赤道

C.北極圈D.本初子午線

【考點】亞洲的地理位置.

【專題】示意圖;亞洲地區與國家.

【答案】D

【分析】亞洲主要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

南臨印度洋,西隔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相連,亞洲東北部隔白令

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面是大洋洲,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望。據圖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讀圖可得,赤道、北回歸線和北極圈都穿過亞洲I,亞洲沒有被本初子午線(0°經線)穿

過。

故選:Do

【點評】本題考查亞洲的經緯度位置,結合所學知識點讀圖解答即可。

8.下列有關亞洲的描述,正確的是()

A.從緯度位置看,南回歸線和南極圈分別穿過亞洲的北部和南部

B.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C.亞洲地形多種多樣,主要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D.亞洲河流受地勢影響,主要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

【考點】亞洲的氣候;亞洲的地理位置.

【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亞洲地區與國家.

【答案】B

【分析】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特征明顯,其中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

陸性氣候,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且地形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外,世界上的各種氣

候在亞洲都有分布。

【解答】解:亞洲北部深入北極圈內,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南回歸線和南極圈沒有穿過亞洲;亞洲氣

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亞洲地形多種多樣,主要以高原和山地為主;亞洲河流大多發源于中部高

原、山地,從中間向四周呈輻射狀分流入海,流入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北冰洋。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亞洲的地理環境特點,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

9.下列關于亞洲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東部和西部都分布有季風氣候

B.季風氣候各月降水平均,一般沒有旱澇災害

C.因亞洲河流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所以亞洲中部降水最多

D.亞洲季風氣候顯著

【考點】亞洲的氣候.

【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亞洲地區與國家.

【答案】D

【分析】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亞洲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和季風氣候顯著的特

點,其中分布最廣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分布有季風氣候,季風氣候的特點是降水季

節不均勻,多旱澇災害,亞洲受季風氣候的影響,亞洲的東南部降水最多,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的氣

候類型有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解答】解:亞洲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和季風氣候顯著的特點。季風氣候分布在亞洲

東部和南部,A錯誤;季風氣候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勻,旱澇災害頻發,B錯誤;亞洲受季風氣候的影響,

亞洲的東南部降水最多,亞洲的中部、西部降水較少,C錯誤;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風氣候分布

面積最廣、季風特點最為典型的地區,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亞洲的氣候類型特點及分布,結合知識點分析解答即可。

10.下列關于亞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B.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C.亞洲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季風氣候只分布在東亞

D.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分布

【考點】亞洲的地形、地勢及其影響.

【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亞洲地區與國家.

【答案】D

【分析】亞洲主要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從緯度位置來看,亞洲北部深入北極圈內,南部延伸到赤道以

南。從海陸位置來看,亞洲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

非洲為鄰,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解答】解: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A錯誤;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B錯誤;

亞洲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季風氣候分布在東亞、南亞、東南亞等地,C錯誤;

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分布,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亞洲的自然地理特點,理解答題即可。

11.關于亞洲的描述,正確的是()

A.亞洲跨經度最廣,南北距離最長

B.東亞和南亞地區冬季盛行偏南風

C.亞洲各地自然、人文差異不大

D.亞洲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起伏大

【考點】亞洲的地理位置.

【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亞洲地區與國家.

【答案】D

【分析】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亞洲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平均

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I。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亞洲氣候

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特征明顯,其中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解答】解:亞洲是世界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I;東亞和南亞地區冬季盛行偏北

風;亞洲各地自然環境復雜多樣,人文差異大;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亞洲地形復雜多樣。

故選:Do

【點評】本題考查亞洲的地形及亞洲的氣候等知識點,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

12.觀察如圖,下列關于亞洲氣候特征說法錯誤的是()

A.地跨寒、溫、熱三帶

B.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C.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D.世界上所有的氣候類型在亞洲都有分布

【考點】亞洲的氣候.

【專題】示意圖;亞洲地區與國家.

【答案】D

【分析】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特征明顯,其中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

陸性氣候,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且地形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外,世界上的各種氣

候在亞洲都有分布。

【解答】解: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亞洲的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亞洲缺乏溫帶海洋性氣

候;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亞洲的氣候特點,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

二.解答題(共3小題)

13.案例探究:探究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分布特點,歸納影響氣候空間分布的主要因素。回答下列問題。

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分布

圖1

案例一: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分布

(1)現象:①②③為亞洲的季風氣候區,其中①是熱帶季風氣候;②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③是溫帶季風氣候。

小結:影響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分布差異的主要是緯度位置。

案例二: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區氣候的分布

(2)結合圖例觀察:北緯30°?60°的大陸西岸為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而北緯

30°?60°的大陸東岸為兩種季風氣候;北緯30°?60。的大陸內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小結:影響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區氣候分布差異的主要是海陸位置因素。

案例三:高原山地氣候的分布

圖2

(3)⑦地是青藏高原地區,夏季氣候比東部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低很多,氣象工作者在上圖B處

(200米)測得的氣溫是14.8℃,則C處的氣溫約是10℃;降水也有很大差異,迎風坡降水多。

【考點】亞洲的氣候;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亞洲地區與國家.

【答案】(1)熱帶;亞熱帶;溫帶;緯度位置;

(2)地中海;溫帶海洋性;溫帶大陸性;海陸位置;

(3)10;多。

【分析】亞洲氣候的特點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特征明顯,其中亞洲分布最廣的氣

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且地形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外,

世界上的各種氣候在亞洲都有分布。

【解答】解:(1)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亞洲東部和南部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區,自南向北依次是①熱帶

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②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

溫和少雨)、③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分

布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緯度位置。

(2)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為地中海氣候,氣候特點是夏季炎熱干燥,冬

季溫和多雨,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特點是全年溫和濕潤,所以北緯

30°?60°的大陸西岸為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北緯30°?60°的大陸東岸為溫帶季風氣候

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北緯30。?60°的大陸內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是冬冷夏熱降水少。由

此可見,影響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區氣候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海陸位置。

(3)據圖和題干可知,B處的海拔為200米,氣溫是14.8℃,C處的海拔為1000米,根據海拔每升高

100米,氣溫約下降0.6℃,可計算出C處的氣溫約是14.8℃-(1000-200)X0.6℃=10℃o地形對

降水的影響是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故答案為:

(1)熱帶;亞熱帶;溫帶;緯度位置;

(2)地中海;溫帶海洋性;溫帶大陸性;海陸位置;

(3)10;多。

【點評】本大題以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分布圖和地形剖面圖為材料,設置三道小題,涉及氣候類型的名稱、

分布及影響氣候類型分布的因素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

14.【望大洲,感悟氣勢】

“一帶一路”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部分區域,中國希望此構想可以推動亞洲發展。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B

H'

(1)寫出圖中字母和序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F烏拉爾山脈(山脈)、G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形);①熱帶沙漠氣候(氣候類型);②全

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氣候特征)。

(2)下面是某位同學讀圖后得出的結論。請你根據提示幫助他補充一些證據。結論:亞洲地勢中部高

四周低。證據:亞洲的河流大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入海。(從河流的

分布狀況分析)

(3)亞洲河流眾多,被稱為“巨河之洲”,其中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D湄公河(填字母和名稱)。

其上游是瀾滄江。

(4)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由于二者受熱、放熱速度不同,便

出現了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因而亞洲季風氣候非常顯著,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夏季容易出現旱

澇災害。

(5)關于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Co

A.南北跨越緯度大

B.東西距離長,離海遠近差異大

C.植被類型多,增加了氣候的復雜性

D.地形多樣起伏大,增加了氣候的復雜性

(6)從圖中可以看出,“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描述的地區應該是D.

A.亞洲北部

B.亞洲南部

C.亞洲西部

D.亞洲東部

【考點】亞洲的地形、地勢及其影響;亞洲的氣候;亞洲的河湖.

【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亞洲地區與國家.

【答案】(1)烏拉爾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

(2)亞洲的河流大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入海;

(3)D湄公河;瀾滄江;

(4)季風;旱澇;

(5)C;

(6)D?

【分析】(1)讀圖可知,圖中F是烏拉爾山脈,G為西西伯利亞平原,①為熱帶沙漠氣候,②地屬于熱

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2)地勢的高低決定著河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向反推著地勢的高低。

(3)湄公河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該河流注入太平洋,其上游是我國境內的瀾滄江。

(4)亞洲季風氣候非常顯著,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夏季容易出現旱澇災害。

(5)亞洲植被類型多,增加了氣候的復雜性。

(6)“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描述的河流自西向東注入海洋,描述的地區應該是亞洲東部。

【解答】解:(1)讀圖可得,F是烏拉爾山脈,G是烏拉爾山脈以東的西西伯利亞平原,是亞洲最大的

平原;①是阿拉伯半島,屬于熱帶沙漠氣候,②位于南亞,該地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征是全年高

溫、分旱雨兩季。

(2)由圖可知,亞洲的河流多由中間呈放射狀流向四周,可以得出結論是: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3)亞洲河流眾多,其中發源于我國的D湄公河,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該河流注入太平洋,

其上游是我國境內的瀾滄江。

(4)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由于兩者受熱、放熱的速度不同,

便出現了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因而季風氣候顯著,受夏季風不穩定的影響,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夏季容

易出現旱澇災害。

(5)亞洲氣候復雜多樣的原因是:亞洲面積廣大,南北跨緯度大,地跨寒溫熱三帶,亞洲東西離海遠

近差異大,受海洋的影響不同,亞洲地形復雜、起伏大,加劇氣候復雜性,亞洲的植被類型多,是因為

亞洲氣候復雜多樣。故選C。

(6)“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描述的河流自西向東注入海洋,描述的地區應該是亞洲東部;洲北部

河流向北注入北冰洋,亞洲南部河流向南注入印度洋,亞洲西部多內流河。故選D。

故答案為:

(1)烏拉爾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

(2)亞洲的河流大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入海;

(3)D湄公河;瀾滄江;

(4)季風;旱澇;

(5)C;

(6)Do

【點評】本題以亞洲自然環境為材料,考查亞洲不同地理事物的分布、不同地區的氣候類型及不同河流

的分布和注入的海洋,結合所學知識點讀圖解答即可。

15.地理環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讀亞洲簡圖(如圖),探究自然

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回答下列小題。

氣溫(P)降水(mm)

30|----------1600

15-------------500

°匕T00

―A15/\300

氣溫(七)降水(mm)

△HP—30卜----、200

-45-----------100

—Ant___■■■■■IQ

o-------------+147IU月

—15---------------300

-30--------------200北回歸線

-45---------------100氣溫(匕)降水2(0m0m)

()月

-6147lb4°3014710i6°0°0

15500

||400

-15300

-30

-45

-60

探究維度一:地理位置與氣候1

(1)緯度位置:亞洲被赤道、北回歸線、北極圈穿過,地跨北寒帶、北溫帶和熱帶,氣溫南北(南

北/東西)差異大,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2)海陸位置:亞洲地處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季風氣候顯著。

探究維度二:地形、地勢與河流

(3)地形:圖中甲地形區是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

(4)地勢與河流:亞洲的地勢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勢影響,河流呈放射狀注入周

邊的海洋。

探究維度三:氣候與河流

(5)氣候與河流:河流有無結冰期、流量大小等水文特征都和當地氣候密不可分,圖中結冰期最長的

河流位于丁(乙/丁)地區,流量季節變化最大的河流位于丙(乙/丙)地區。圖中丙地氣候

特征是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考點】亞洲的地形、地勢及其影響;亞洲的氣候.

【專題】示意圖;亞洲地區與國家.

【答案】(1)南北;復雜多樣;(2)太平;季風;(3)世界屋脊;(4)中部高、四周低;放射;(5)T;

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分析】亞洲主要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I,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

南臨印度洋,西隔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相連,亞洲東北部隔白令

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面是大洋洲I,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望。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

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亞洲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I。亞洲大河多發源于

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特征明

顯,其中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且地形復雜多

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外,世界上的各種氣候在亞洲都有分布。據題干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1)讀圖可知,亞洲北部深入北極圈內,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亞洲南部被赤道和北回歸

線穿過,北部被北極圈穿過,所以亞洲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三個溫度帶。跨緯度廣,氣溫南北差異

大,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2)亞洲東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很

大,形成顯著的季風氣候(季風氣候顯著)。

(3)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

(4)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

向周邊的海洋。

(5)讀圖可知,丙地位于中南半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河流流量季節變

化大;乙河流位于阿拉伯半島,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河流無結冰期,流量變化小;丁地緯度高、氣溫

低,河流結冰期長。因此圖中結冰期最長的河流位于丁地,流量季節變化最大的河流位于丙地,該地降

水豐沛,河流源遠流長。

故答案為:(1)南北;復雜多樣;(2)太平;季風;(3)世界屋脊;(4)中部高、四周低;放射;(5)

T;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點評】本題以亞洲簡圖為材料,涉及亞洲的氣候及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的影響,地形、氣候對

河流的影響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亞洲氣候的掌握程度。

考點卡片

1.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知識點的認識】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大氣環流、海陸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前二者是全

球性的地帶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帶性因素.

1、緯度位置是影響氣候的基本因素.緯度不同的地方,太陽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樣,有的地方直射,有的

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幾個月受不到陽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陽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陽光熱的

多少就不一樣,氣溫的高低也相差懸殊.一般是緯度越低,氣溫越高;緯度越高,氣溫越低.各地區所處

的緯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氣溫不同的主要原因.

2、大氣環流是形成各種氣候類型和天氣變化的主要因素.大氣環流對氣候的影響十分顯著,赤道低氣壓

帶上升氣流強烈,水汽易于凝結,降水豐富;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盛行,水汽不易凝結,雨水稀少;

在信風帶氣流從緯度較高的地區流向低緯度地區,水汽不易凝結,一般少雨.但在大陸東岸,信風從海上

吹來,降水機會較多;在大陸西岸,信風從內陸吹來,降水就少.在西風帶控制的地區,大陸西岸風從海

上吹來,水汽充沛,降水豐富,越向內陸水汽越少,降水減少;大陸東岸,西風從內陸吹來,降水較少.一

般說來,上升氣流和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氣流,氣溫由高變低,水汽容易凝結,降水機會較多;下沉氣

流和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的氣流,氣溫由低變高,水汽不易凝結,降水機會就少.因此,在不同氣壓帶和

風帶控制下,氣候特征,尤其是降水的變化有顯著的差異.加之風帶和氣壓帶隨季節的移動,從而形成各

種不同的氣候類型.

3、海陸分布改變了氣溫和降水的地帶性分布.由于海洋和陸地的物理性質不同,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

海洋增溫慢,陸地增溫快;陽光減弱以后,海洋降溫慢而陸地降溫快.海洋與陸地表面空氣中所含水汽的

多少也不同,一般說來,在海洋或近海的地區,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較小,降水比較豐富,降水的季節

分配也比較均勻,多形成海洋性氣候.因此,在相同的緯度,處于同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之下的地區,由

于所處的海陸位置不同,形成的氣候特征也不同.

4、地形的起伏能破壞氣候分布的地帶性.地形是一個非地帶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對氣候有不同的影響.在

同一緯度地帶,地勢越高,氣溫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圍內,是隨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在熱帶

地區的高山,從山麓到山頂,先后出現從赤道到極地的氣候變化.另外,高大的山脈可以阻擋氣流的運行,

山脈的迎風坡和背風坡的氣溫與降水有明顯的差異.

5、洋流對其流經的大陸沿岸的氣候也有一定的影響.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洋流,因含有大量的熱能,

對流經的沿海地區,起有增溫增濕的作用;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的洋流,水溫低于周圍海面,對所流經的

沿海地區有降溫減濕作用.

【命題的方向】

考查了對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的理解認識,難度不大,一般選擇、填空、解答形式出題,會有一定的綜合

性.

例:(2014?平房區模擬)將下列現象與相應的主導因素連接起來:

A山頂的氣溫低于山腳①緯度因素

B極地地區全年嚴寒②海陸因素

C夏季人們喜歡到海邊避暑③地形因素

D我國西北冊區窿水量稀少

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因素、地形地勢因素、海陸因素、洋流因素和人類活動等.

解答:受地形因素影響,在山區,海拔高氣溫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C;受緯度因素影

響,世界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因此極地地區氣溫低,全年嚴寒;受海陸因素影響,夏季同緯度的沿海

地區氣溫低,因此夏季人們喜歡到海邊避暑;受海陸因素影響,我國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降水稀少.

故答案為:

A山頂的氣溫低于山腳一①緯度因素

B極地地區全年嚴寒—/②海陸因素

C夏季人們喜歡到海邊避暑^地形因素

D我國西北地,區暖水量稀少/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影響氣候的因素,本知識點是初中地理的重點內容.

【解題思路點拔】

本知識點是初中地理的重點內容.需理解熟記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2.亞洲的地理位置

【知識點的認識】

亞細亞洲I,簡稱亞洲I。位于東半球的東北部,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靠大

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

亞洲面積有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亞洲大

陸與歐洲大陸相連,合稱亞歐大陸,總面積5071萬平方千米,亞洲大陸約占4/5.亞洲大陸東至杰日尼奧

夫角(西經169°40',北緯,北緯1°17'),西至巴巴角(東經26°03',北緯39°27'),北至切柳

斯金角(東經104°18,,北緯77°43')o

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烏烏里大黑土)與歐分界,西

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有一系列與大洋洲接近的群島環繞大陸,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

洲相望。

【命題的方向】

考查了對亞洲的地理位置的理解認識,難度不大,多結合地圖出題。

例:仔細觀察亞洲范圍示意圖,請你描述一下亞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于東半球(東、西),北半球(南、北)。

(2)緯度位置:從地球上五帶的劃分看,亞洲大部分地處北溫帶。

(3)海陸位置:亞洲的東、南、北三面分別瀕臨E太平洋、F印度洋、G北冰洋、西與A歐

洲相連;西南與B非洲相鄰,其分界線C是蘇伊士運河;東北隔白令海峽與D北美洲相望。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亞洲地理位置的掌握情況。

解答: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地跨寒、溫、熱三帶,大部分位于北溫帶。亞洲西南

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鄰。亞洲大部分地區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

故答案為:(1)東;北;(2)北溫;(3)太平;印度;北冰;歐;非;蘇伊士;北美。

點評:本題從多方面考查學生對亞洲的掌握情況。

【解題思路點拔】

熟記亞洲的地理位置即是解題關鍵,可結合亞洲范圍圖來理解記憶。亞洲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I。

3.亞洲的地形、地勢及其影響

【知識點的認識】

亞洲的地形特點是地勢高、地表起伏大,中間高、周圍低,隆起與凹陷相間,東部有一列縱長的花彩狀島

弧(亞洲的地勢特點)。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I。山地、高原和丘陵約

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平原占總面積的1/4,計1000多萬平方千米。

全洲大至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脈向四方輻射伸延到大陸邊緣。主要有天山山脈、昆侖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阿爾泰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托羅斯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等。在以上主

干山脈之間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和塔里木盆地、準喝爾盆地、柴達木盆地

等。在山地、高原的外側分布著面積廣大的平原,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

平原、恒河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等。亞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

脈和山峰(珠穆朗瑪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和洼地(秦死海)。亞洲不僅陸上起

伏極端,且大陸東緣的弧形列島與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樣表現出起伏極端,列島上的山脈與極深的海溝

伴生。亞洲最高峰與鄰近海域最深海溝高低相差約20千米。

【命題的方向】

考查了對亞洲的地形、地勢及其影響的認識,基礎知識,難度不大,多選擇、解答形式出題。

例1:(2013?昭通)亞洲的大河多發源于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說明亞洲的地勢特征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