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聲的世界單元復習檢測
一、單選題
1.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撥動繃緊的橡皮筋,聽到聲音的同時橡皮筋在振動,說明發聲的
物體在振動
B.逐漸抽出真空罩內的空氣,鬧鐘的鈴聲逐漸增強
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編鐘,發出聲音的響度相
同
D.,說明聲可以傳遞信息
2.果果同學讀八年級了,下列是她記錄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數據,其中不符合實際的是
()
A.小明跑100m需要時間約17s
B.她的課桌的高度大約是78cm
C.周一升旗儀式,國歌奏唱一遍的時間大約是46s
D.她能夠聽見頻率為10Hz的聲音
3.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B.“隔墻有耳”說明聲音可以繞過障礙物進行傳播
C.發出較強聲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燭焰“跳舞”,說明聲音具有能量
D.街頭設置噪聲監測儀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4.某校學生樂團表演,不同樂器對著話筒發出聲音在示波器上展示出不同的波形圖,如下
圖所示,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丁
B.乙和丙的響度不同
C.乙和丁的音調相同D.甲和丁的響度相同
5.如圖所示活動中,用來探究聲音產生原因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打鼓
B.將響鈴鬧鐘置于密閉玻璃罩中并抽氣
邊說話邊摸喉頭部分
D.改變鋼尺伸出來的長度,分別用相同的力撥動
鋼尺
6.CCTV推出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小琳特別關注了“賈湖骨笛”和“曾侯乙
編鐘”兩件國寶,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敲擊編鐘,編鐘因振動而發出聲音
B.輕敲或重敲編鐘同一位置,編鐘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
C.吹奏骨笛時,按壓骨笛不同位置的氣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D.悅耳的骨笛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中的
7.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街頭設置噪聲監測儀,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B.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C.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D.手按住琴弦不同位置撥弦,可以改變聲音的音調
8.2023年9月21日,新晉“太空教師”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首次在空間站的夢天實驗
艙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宇航員在太空中說話的聲音不是振動產生的
B.宇航員說話的聲音是以聲波的形式傳回地球的
C.宇航員聲音傳播的速度只與實驗艙內的溫度有關
D.航天員朱楊柱說話時聲帶振動頻率高所以音調高
9.中華古詩詞和俗語中蘊含著豐富的聲學知識,下列詩詞或俗語中有關聲學知識的理解錯
誤的是()
A.“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說明液體可以傳聲
B.“兩個黃鵬鳴翠柳”是根據聲音的音色辨別出黃鵬的叫聲
C.“蟬噪林逾靜”,人離蟬越近,聽到聲音的音調越大
D.“響鼓還要重錘敲”說明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
10.小明在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驗中,用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
小球,發現小球被多次彈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音叉發聲是由于小球的振動產生的
B.音叉發聲是由周圍空氣振動產生的
C.該實驗也能說明空氣能傳播聲音
D.實驗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動轉換成小球的跳動,是為了增大聲音的響度
二、多選題
11.下列實例,能說明聲音產生的條件的是()
A.撥動橡皮筋發聲,同時看到橡皮筋變“胖”變“虛”
B.在月球上,宇航員近在咫尺卻無法直接交流
C.耳朵貼著桌面,輕敲桌腿也能聽到較大聲音
D.敲擊鼓面發聲并看到鼓面上的沙粒在跳動
12.唐詩《楓橋夜泊》中的名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包含著聲學知識,
對其中聲現象的解釋中,錯誤的是()
A.客船上的人根據音色知道是鐘發出的聲音
B.客船上的人根據音調知道是鐘發出的聲音
C.鐘聲通過空氣傳播到客船
D.鐘聲是由空氣的振動產生的
13.關于聲音的利用和噪聲的防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醫生利用超聲波洗牙一聲音能傳遞信息B.打雷時房屋在振動——聲音能傳遞
能量
C.安裝雙層玻璃窗——傳播中減弱噪音D.摩托車的消聲器——人耳處減弱噪音
14.如圖是不同的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所顯示出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丙比乙聲音的音調低D.丁聲音屬于噪聲
三、填空題
15.某種昆蟲靠翅膀振動發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頻率為350Hz,則人類聽到這種
聲音(選填“能”或“不能”);人類可以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為O
16.小博同學在彈吉他時,撥動琴弦的力越大,吉他發聲的響度越;他用相同的力撥
動不同的琴弦時,琴弦越粗,發出的音調越o他調節琴弦的松緊,主要是改變聲音的.
(選填“響度'、喑調”或“音色”)。
17.如圖所示,在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實驗中,在揚聲器上撒一些紙屑,揚聲器發聲時
小紙片上下跳動。此探究中揚聲器上小紙片起的作用是揚聲器微小的振動。我們將不
容易直接觀察到的細微現象,通過某種方式形象、直觀地呈現出來的方法為(選填
“轉換法”或“控制變量法”)O
18.在教室講課時老師的聲音比在操場上更洪亮是的緣故,人耳要將回聲與原聲
區分開來至少需要距離障礙物mo
19.按要求填空。
cm212223X
⑴如圖-1所示,刻度尺所測木塊的長度為cm;
(2)如圖-2所示,用小錘去敲打右邊的音叉,左邊的音叉也能發聲,并把泡沫小球彈起,該
實驗能說明聲音是由發聲體產生的;
(3)如圖-3所示為小明騎車1154.15m所用的時間,秒表的讀數是s,在此階段的速
度為m/so
20.(1)如圖甲,將眼鏡放在超聲波清洗機中清洗,超聲波可以讓物體高頻率振動,說明聲
波具有;人耳聽到超聲波清洗機發出的“嗡嗡”的聲音,該聲音(選填“是”或
“不是”)超聲波;
(2)如圖乙是路口安裝的噪聲監測儀上顯示的數字。噪聲監測儀降低所在路段噪聲
的作用。如圖丙所示在城市高架道路兩側設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墻,其作用是在控
制噪聲。
四、實驗題
21.如圖所示是探究聲現象時常用的裝置:
(1)如圖甲所示,當用橡皮錘敲擊音叉時,既能聽到音叉發出的聲音,又能觀察到乒乓球
彈起一個較小的幅度,此實驗現象表明了.
(2)實驗中若加大敲擊音叉的力度,聽到音叉發聲的響度更大,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結論
是:聲音的響度隨的增大而增大.
(3)如圖乙所示,用小錘敲擊右邊音叉,左邊音叉也發聲,乒乓球彈起,該實驗現象能說
明_____
4聲音的音調與振動頻率有關8.聲波可以在空氣中傳播
C聲波能傳遞能量。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比氣體中快
(4)假設宇航員在月球上做乙實驗,則左邊音叉邊乒乓球會不會彈起?原因是什
么?_____
甲乙
22.小明用如圖實驗裝置探究有關“聲音的特性”實驗。
AB
(1)小明將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撥動
鋼尺,觀察鋼尺振動的(選填“快慢”或“幅度”),聽鋼尺發出的聲音的高低,這個
實驗用來探究的關系;
(2)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是由于鋼尺
產生的是聲波;
(3)接著,小明換用外形與塑料尺完全相同的鋼尺,并控制鋼尺振動的幅度、頻率與塑料尺
均相同,發現聽到的聲音仍有不同,說明與發聲體的材料有關;
(4)如圖A、B是不同鋼尺振動輸入示波器后我們看到的波形圖,其中圖_______是音調較
高時產生的波形。
23.探究聲音的特征:
(1)為了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如圖甲所示,你認為能夠
完成探究目的是,通過探究可知:音調是由發聲體振動的決定的.
(2)在敲鼓時,用鼓錘敲擊鼓面,在聽到鼓聲同時,還可看見鼓面上小紙團在跳動,說明
鼓聲是由于鼓面的產生的;用力越大,聽到的鼓聲越響,表明鼓面的越大,
鼓聲的響度越大.
(3)如圖乙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
聽到(選填“鋼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動發出的聲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
則聽到聲音的(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變大;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
度,仔細聆聽鋼尺振動發出聲音后,發現音調逐漸變(選填"高”或“低”)了,觀察
發現此時鋼尺振動慢了,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
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
24.下面是一組有關聲的實驗,請正確作答:
(1)如圖甲,將一只正在發聲的音叉觸及面頰有震感,該實驗是用來探究;
A.聲音產生的原因B.決定音調的因素
C.聲音能否在空氣中傳播D.聲音傳播是否需要時間
(2)如圖乙,將正在發聲的鬧鐘放在廣口瓶內,再把瓶內的空氣逐漸的抽出,聲音將隨空氣
減少而(填“變弱”、“增強"或‘不變"),當瓶內的空氣越來越稀薄直至變為“真空”時,
此時我們將聽不到鬧鐘的響聲了這里采用了的實驗方法;
(3)如圖丙,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鋼
尺振動發出的聲音。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是為了探究―
的關系;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仍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這是
由于振動的頻率20Hz(填“大于”或“小于")=
參考答案: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ADCCCCDDCC
題號11121314
答案ADBDBCBD
1.A
【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撥動繃緊的橡皮筋,聽到聲音的同時橡皮筋在振
動,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故A正確;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逐漸抽出真空罩內的空氣,真空罩內的空氣減少,鬧鐘的鈴聲
逐漸減弱,故B錯誤;
C.響度指聲音的大小,與物體的振動幅度有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編鐘,則物
體振動的幅度不同,響度也不同,故C錯誤;
D.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超聲波清洗機清洗眼鏡,說明聲可以傳遞能量,故D錯
誤。
故選Ao
2.D
【詳解】A.男子百米世界紀錄略小于10s,普通人跑100m所需時間一般在16s左右,故
A不符合題意;
B.課桌的高度大約是初中生身高的一半,初中生身高約為160cm,課桌的高度大約是
80cm,故B不符合題意;
C.奏唱一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間大約是46s,故C不符合題意;
D.人耳的聽覺范圍是20?20000Hz,她不能聽見頻率為10Hz的聲音,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3.C
【詳解】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強弱,描述的是響度,故選
項A不正確;“隔墻有耳”說明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故選項B不正確;發出較強聲音的
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燭焰振動,說明聲音具有能量,故選項C正確;街頭設置噪聲監測儀只
能檢測噪聲的強弱,不能減弱噪聲,故選項D不正確;故選C.
4.C
【詳解】聲音的波形圖中,波的形狀表示聲音的音色,因此甲、丙、丁的音色相同;完成
波的個數表示聲音的音調,因此甲、乙、丁的音調相同;波峰和波谷之間的距離,表示聲
音的響度,因此甲、乙、丙的響度相同,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5.C
【詳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響度不同,研究的是響度跟振幅的關
系,故A不符合題意;
B.將響鈴鬧鐘置于密閉玻璃罩中并抽氣,鬧鐘鈴聲明顯減小,可以說明聲音傳播需要介
質,故B不符合題意;
C.邊說話邊摸喉頭部分,說明聲音是由聲帶的振動產生的,故C符合題意;
D.改變鋼尺伸出來的長度,分別用相同的力撥動鋼尺,鋼尺振動快慢不同,聽到的聲音
音調不同,所以可以研究的是音調和頻率的關系,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睛】本題考查了聲音的發生和傳播的條件,聲音的三個特性:音調、響度和音色,以
及三個特性的影響因素,屬于聲學綜合題目。
6.C
【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用鐘錘敲擊編鐘時發出的聲音是由于編鐘振動產
生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編鐘,編鐘振動的幅度不同,產生的響度不同,輕敲,響度小,
重敲,響度大,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吹奏骨笛時,按壓骨笛不同位置的氣孔,則發聲的空氣柱長度不同,振動頻率不同,
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因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所以悅耳的骨笛聲是通過空氣傳播到我們耳中的,故D正
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D
【詳解】A.設置噪聲監測儀只能監測噪音的強弱等級,是一種監測設備,并不能減弱噪
聲,故A錯誤;
B.物體在振動,我們不一定能聽到聲音,是否聽到聲音與聲音的響度和距離等因素有
關,故B錯誤;
C.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在15。(2的空氣中傳播速度為340m/s,故C錯誤;
D.手按住琴弦不同位置撥弦,琴弦的長度不同,振動的頻率不同,音調也不同,即可以
改變聲音的音調,故D正確。
故選D。
8.D
【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宇航員在太空中說話的聲音是由宇航員聲帶振動
產生的,故A錯誤;
B.聲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宇航員說話的聲音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傳回地球的,故B錯
誤;
C.宇航員聲音傳播的速度還與聲音的介質種類有關,故C錯誤;
D.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航天員朱楊柱說話時聲帶振動頻率高所以音調高,故D
正確。
故選D。
9.C
【詳解】A.“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因為聲音會從岸上經空氣和水讓魚聽
到,說明液體可以傳聲,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據此可以辨別發聲體;“兩個黃鵬鳴翠柳”是根據聲音
的音色辨別出黃鵬的叫聲,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到發聲體的距離越遠,聽到聲音的響度越??;“蟬噪林逾靜”,人離蟬越近,聽到聲音的
響度越大,故c錯誤,符合題意;
D.“響鼓還要重錘敲”,敲鼓的力度越大,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說明響度與振幅有關,
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0.C
【詳解】AB.該實驗中,聲音是由音叉的振動產生的,故AB錯誤;
C.實驗中,小明能聽到音叉發出的聲音,說明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到人耳的,故C正
確;
D.實驗中,小球多次被音叉彈開,是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動轉化為輕質小球的跳動,便
于觀察,故D錯誤。
故選C。
11.AD
【詳解】A.橡皮筋變“胖”變“虛”,說明橡皮筋在振動,橡皮筋發出聲音,說明聲音是由橡
皮筋振動產生的,故A符合題意;
B.在月球上是真空環境,宇航員近在咫尺卻無法直接交流,說明真空不能傳聲,故B不
符合題意;
C.耳朵貼著桌面,輕敲桌腿也能聽到較大聲音,聲音是通過桌腿傳到耳朵的,說明固體
能傳播聲音,故c不符合題意;
D.鼓面上的沙粒在跳動,說明鼓面在振動,鼓面發出聲音,說明聲音是由鼓面振動產生
的,故D符合題意。
故選AD。
12.BD
【詳解】AB.每個物體所發出聲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客船上的人根據音色知道是鐘發
出的聲音,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錯誤,符合題意;
C.客船和寒山寺之間的傳聲介質為空氣,所以鐘聲是通過空氣傳播到客船,故C正確,
不符合題意;
D.鐘聲是由鐘體振動發聲的,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BDo
13.BC
【詳解】A.聲音可以傳播信息也可以傳播能量,用超聲波洗牙利用的是聲波可以傳遞能
量,故A錯誤;
B.聲音可以傳播信息也可以傳播能量,打雷時房屋在振動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故B
正確;
C.減弱噪聲的方法有: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安裝雙層玻
璃窗是在傳播過程減弱噪聲,故c正確;
D.根據減弱噪聲的方式,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錯誤.
14.BD
【詳解】AC.如圖,甲與乙的波形疏密程度相同,且最疏,即振動頻率最小,所以甲和乙
的音調最低,故AC錯誤;
B.如圖,乙振動的振幅比甲高,所以乙比甲聲音的響度大,故B正確;
D.丁是發聲體無規則振動的波形圖,屬于噪聲,故D正確。
故選BD?
15.能20:20000Hz
【詳解】[1]⑵人類可以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為20:20000Hz,昆蟲的翅膀頻率為350Hz,
在人類可以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內,所以人類能聽到。
16.大低音調
【詳解】[1]小博同學在彈吉他時,撥動琴弦的力越大,弦振動的幅度大,則發聲的響度越
大。
[2]小博同學用相同的力撥動不同的琴弦時,琴弦越粗,振動的頻率越小,則發出的音調越
低。
[3]彈吉他時要調節琴弦的松緊程度,可以改變琴弦振動的快慢,故這樣可以改變音調的高
低。
17.放大轉換法
【詳解】[1]⑵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揚聲器發聲時小紙片上下跳動,這一現象說明正
在發聲的物體在振動。振動有時用眼睛無法直接看到,可以通過觀察紙屑是否被彈起判斷
物體是否在振動,這種方法叫轉換法。
18.空間小17
【詳解】[1]在教室講課時老師的聲音比在操場上更洪亮的主要原因是教室內的回聲與原聲
混在一起,使聲音加強。當老師在教室內講話時,聲音會遇到墻壁、天花板等障礙物反射
回來,形成回聲。由于教室空間較小,回聲與原聲的時間差很短,人耳無法區分回聲與原
聲,因此它們混合在一起,使得聲音聽起來更加洪亮。
[2]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
聽者的距離至少是
s=vx—t=340m/sx—xO.ls=17m
22
19.(1)1.70
⑵振動
(3)281.5(或4min41.5)4.1
【詳解】(1)圖示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為1mm,木塊的左端在
21.00cm處,右端在22.70處,所以,該木塊的長度為
22.70cm-21.00cm=1.70cm
(2)在圖中,敲擊右邊的音叉,音叉振動產生聲音,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卻能發生振勸,
懸掛在緊靠左邊音叉的小球,會彈起;說明聲音是由發聲體振動產生的,也說明空氣能傳
聲。
(3)[1]由圖3所示秒表知道,分針示數是
4min=240s
秒針示數是41.5s,則秒表示數是
240s+41.5s=281.5s
[2]小明騎車1154.15m,由v=7知道速度是
20.(1)能量不是
(2)不具備聲音傳播過程中
【詳解】(1)[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超聲波可以讓物體高頻率振動,清洗眼鏡,說
明聲波具有能量。
[2]人耳能夠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超聲波的頻率高于20000Hz,人耳
聽到超聲波清洗機發出的“嗡嗡”的聲音,該聲音不是超聲波。
(2)[1]噪聲監測儀是用來監測噪聲大小的儀器,噪聲監測儀只能監測噪聲值,是一種監
測設備,并不是降低噪聲的手段和措施,在街頭設置噪聲監測儀,不能減弱噪聲,即噪聲
監測儀不具備降低所在路段噪聲的作用。
[2]在城市高架道路兩側設有透明板墻,其作用是阻礙聲音的傳播,可以在聲音傳播過程中
減弱噪聲。
2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幅BC左邊音叉邊的乒乓球不會彈起
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詳解】(1)通過實驗發現,用小錘敲擊音叉的時候,音叉發出聲音的同時,乒乓球會被彈
起一定的角度,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通過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
產生的;
(2)加大敲擊音叉的力度時音叉振動的幅度變大,聽到聲音的響度變大,乒乓球彈起的幅
度變大;
(3)用小錘敲擊右邊音叉,左邊音叉也發聲,乒乓球彈起,該實驗現象能說明聲波可以在空
氣中傳播,聲波能傳遞能量,故2C正確;
(4)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在月球上做乙實驗時,聲音
不會傳到左邊的音叉,故左邊音叉邊的乒乓球會不會彈起.
22.(1)快慢音調與頻率
⑵次
⑶音色
⑷B
【詳解】(1)[1]⑵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撥動鋼尺,鋼尺振動的頻率不
同,即振動的快慢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所以可用于探究聲音音調與振動頻率的關
系。
(2)鋼尺伸出桌面的距離越長,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的音調越低,當振動頻率小于20
赫茲時,人耳聽不到該聲音,該聲音稱為次聲波。
(3)用鋼尺代替塑料尺,并控制鋼尺振動的幅度、頻率與塑料尺均相同,則聲音的音調與
響度相同,發現聽到的聲音仍有不同,說明聲音的音色與發聲體的材料有關。
(4)由圖可知,B波形圖中聲源振動的頻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筷子的歷史試題及答案
- 瓜子兒童創意課件
- 退役語文考試題及答案
- 高效資源稅務師試題及答案
- 西醫臨床業務流程標準化試題及答案
- 西醫臨床考試成績評估體系的創新研究試題及答案
- 高二政治卷子試題及答案
- 財務合規管理的初級會計師考試重點試題及答案
- 鋼管模板支撐規范
- 計算機二級考試知識概要與學習規劃建議試題及答案
- 產科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護理查房課件
- 皮炎護理查房
- 危險廢物培訓知識
- 2024-2030年中國床墊市場運行現狀及投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 漁業生態環境保護國際合作-洞察分析
- 五年級全冊心理健康教育課件
- 鐵路反恐防暴安全知識
- 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
- 血液標本采集(靜脈采血)
- 中建室內電梯安裝專項方案
-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