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學期 第二章《聲現象》單元檢測卷(B卷·能力提升)_第1頁
2022-2023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學期 第二章《聲現象》單元檢測卷(B卷·能力提升)_第2頁
2022-2023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學期 第二章《聲現象》單元檢測卷(B卷·能力提升)_第3頁
2022-2023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學期 第二章《聲現象》單元檢測卷(B卷·能力提升)_第4頁
2022-2023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學期 第二章《聲現象》單元檢測卷(B卷·能力提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上學期第二章單元檢測卷B卷(人教版)

八年級物理?全解全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如圖所示,同學們自制了一件樂器水瓶琴,在8個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裝

有不同高度的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用敲擊的辦法使其發出樂音,是因為瓶子和里面的水柱振動引起的

B.用同樣大小的力從左到右敲擊,音調依次升高

C.用吹氣的辦法使其發出樂音,是因為里面的空氣柱振動引起的

D.用同樣大小的力從左到右吹氣,音調依次升高

【答案】B

【解析】A.用敲擊的方法使玻璃瓶發出樂音,是因為瓶子和里面的水柱振動引起的,故A正確,不符合

題意;

B.用同樣大小的力從左到右敲擊時,瓶內的水越多,振動越慢,頻率越小,音調越低,所以音調依次降低,

故B錯誤,符合題意;

C.向瓶子里吹氣時,瓶子里的空氣柱振動發聲,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向瓶子里吹氣時,瓶子里的空氣柱越短,越容易振動,頻率越大,音調越高,故從左到右音調依次升高,

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如圖所示是不同的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時所顯示出的波形圖。則下面說法

不正確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和乙聲音的音調相同B.甲和丙聲音的響度相同

C.甲聲音的響度最小D.丙和丁音色不同

【答案】B

【解析】A.從圖中可以看出,相同時間內,甲和乙振動的頻率相同,所以甲和乙音調相同,故A正確,A

不符合題意;

B.甲振幅最小,丙振幅大,故甲、丙響度不相同,故B錯誤,B符合題意;

C.從圖中可以看出,甲偏離中間位置最近,表示甲振幅最小,所以響度最小,故C正確,C不符合題意;

D.從圖中可以看出,丙、丁雖然振幅和頻率相同,但聲波的形狀不相同,因此它們的音色不相同,故D

正確,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為了體驗聲音在不同介質是傳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現

象,小紅在輸送水的直鐵管道(充滿水)上敲擊一下,使鐵管發出清脆的聲音;小明沿鐵管在水管的某一

位置耳朵貼近鐵管聽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v『=340m/s,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丫次=

1700m/s,在鋼鐵中的傳播速度是vef=5100m/s),若實驗中小明只能聽到一次響聲,則小明的位置到敲擊點

的距離范圍是()

A.5<42.5mB.s<36.43m

C.sW255mD.255m>5>36.4m

【答案】A

【解析】聲音到達人耳的先后順序(傳聲物質)依次是:鐵、水、空氣。設聲音傳播的距離為s米。

要分辨(相鄰的)空氣和水傳來的聲音,應有

------------L>0.is

340m/s1700m/s

解得

sa42.5m

要分辨(相鄰的)水和鐵傳來的聲音,應有

—-----------也—>0,1s

1700m/s5100m/s

解得

S2>255m

要分辨(相鄰的)空氣和鐵傳來的聲音,應有

-----------—>0.1s

340m/s5100m/s

解得

S3N36.4m

所以,小明的位置到敲擊點的距離:SN255m時,三種物質傳播的聲音到達聽音者的時間間隔均等于或大于

0.1s,能聽到三次敲擊聲。

小明的位置到敲擊點的距離

255m>s>42.5m時

水和鐵傳播的聲音到達聽音者的時間間隔小于0.1s(不能區分),但水和空氣傳播的時間間隔仍然等于或大

于0.1s,能聽到兩次敲擊聲。

小明的位置到敲擊點的距離

36.4mWsW42.5m

雖然空氣和鐵傳來的聲音時間間隔大于等于0.1s,但兩次聲音中夾雜著一次從水中傳來的聲音,使得相鄰的

兩次聲音時間間隔小于0.1s,所以,只能聽見一次聲音。實驗中小明只聽到一次響聲,則小明的位置距離敲

擊點的距離范圍是

s<42.5m

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4.(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下列有關噪聲的知識,說法正確的是()

A.優美的音樂人人愛聽,它不可能是噪聲

B.0分貝是指周圍環境沒有聲音

C.從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D.考試期間關閉門窗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答案】C

【解析】A.優美的音樂如果妨礙了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或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了干擾,也屬于

噪聲;故A錯誤;

B.聲音的強弱通常用分貝來表示,人們剛剛能聽到的弱聲是0分貝,故B錯誤;

C.從物理學角度,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屬于噪聲,故C正確;

D.考試期間關閉門窗,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錯誤。

故選Co

5.(2022?廣西桂林?中考真題)聲音在一些介質中的傳播情況如圖所示,聲音在哪種介質中傳播速度最慢

()

空氣1=>匚以每秒約340m

水|——>飛項,每秒約1500m

尼龍=>◎或每秒約2600m

冰1每秒約3230m

A.空氣B.水C.尼龍D.冰

【答案】A

【解析】如圖所示,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聲音在尼龍中

的傳播速度為2600m/s,聲音在冰中的傳播速度為3230m/s,則聲音在介質中傳播速度大小為

V空氣<V水<V尼龍<V冰

可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最慢,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6.(2022?新疆?中考真題)男女兩位歌唱家分低高音聲部二重唱時,兩位歌唱家的聲音最有可能()

A.音調相近B.音色相近C.頻率相近D.響度相近

【答案】D

【解析】AC.男女生音調不同這是因為男女生的聲帶振動頻率不同,男生的聲帶相對較長,振動頻率相對

較低,發出的聲音音調較低;而女生的聲帶相對較短,振動頻率相對較高,發出的聲音較高,故AC不符合

題意;

B.兩位歌唱家聲音各具特色,音色不同,故B不符合題意;

D.男女歌唱家站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都是主唱,故可能發聲的力度相同,聲帶振動的幅度相同,響度相同,

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7.(2022?陜西渭南?一模)現在的智能手機大都帶有錄音功能,而且新功能不斷開發,有一款手機錄音軟件

具有“聽聲識人”的功能,即可將多人錄音自動分離對話,對手機錄音功能的解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對著手機說話時人的聲帶振動

B.當對著手機用很小的音量說話時不能錄音,是因為發出的是次聲波

C.手機根據聲音的音調來將不同人的聲音分離對話

D.人發出的聲音和手機錄的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不同

【答案】A

【解析】A.人說話時的聲音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

B.人用很小的聲音說話時,手機不能錄音,是因為聲音的響度太小,手機接收不到,所以無法錄音,故B

錯誤;

C.手機能聽聲識人,從而將不同人的聲音分離對話,是因為不同人的音色不同,故C錯誤;

D.人發出的聲音和手機錄的音都是在空氣中傳播,所以速度相同,故D錯誤。

故選Ao

8.(2021?四川樂山?八年級期末)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V”在鋼軌中的傳播速度為也,有人用錘子

敲了一下鋼軌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聽到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V/小于V2

B.聽到的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小于0.1s

C.鋼軌的長度為」^

V2-Vl

Vyt

D.聲音沿鋼軌從一端傳到另一端用的時間為

V2-V1

【答案】B

【解析】A.聲音在鋼軌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人耳能分辨出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要大于0.1s,故B錯誤,符合題意;

C.設鋼軌的長度為乙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為

L

%=一

聲音在鋼軌中傳播的時間為

L

%2=一

時間間隔

LL

/=4-=-------------

匕匕

所以鋼軌的長度為

廠業

嗎-巧

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由上述計算可知,鋼軌的長度為工=上達,聲音沿鋼軌從一端傳到另一端用的時間

一乙」F卬

2V2V2

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9.(2022?上海?八年級)如圖是童謠“兩只老虎”的一段歌詞與樂譜,當詩怡同學第一次唱到“跑得快”這三個

字期間,關于詩怡聲音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兩只老虎

12313453

兩只老虎,函一S快,

A.聲帶振動頻率越來越高B.音調越來越低

C.聲波的傳播速度逐漸增大D.振幅逐漸增大

【答案】A

【解析】由圖示知,第一次“唱跑得快”時,對應的樂譜為咪、法、索,而樂譜中由1至7這幾個音符,一般

情況下,越往后,音調越高,所以此時聲音的變化是音調越來越高,振動頻率越來越快,而音調變化不影

響聲音的傳播速度,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o

10.(2022?四川?成都市青羊實驗中學八年級開學考試)為了監督司機是否遵守限速規定,交管部門在公路

上安裝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放置在道路中間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出兩次短促

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6s,第二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

接收到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4s,若發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I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m/s。則

()

A.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約為204m

B.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距測速儀約為68m

C.汽車的速度約為34m/s

D.汽車的速度約為30.9m/s

【答案】B

【解析】AB.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汽車距測速儀

”八,0.6s

防=vtx=340m/sx=102m

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汽車距測速儀

0.4s

s2=vt2=340m/sx=68m

故A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CD.汽車在兩次信號的間隔過程中,行駛的距離

r

s=sx-s2=102m-68m=34m

汽車行駛34m所用的時間

t'—A,—4+=Is—0.3s+0.2s—0.9s

汽車的車速為

,s,34m

v=—=------p37.8m/s

tf0.9s

故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第II卷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6分)

11.(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在發生地震時,有些動物比人提前感覺到,是因為地震時伴有聲

波產生;醫生用的“B超”是利用聲波獲得信息。一物體Imin振動了600次,則人耳聽到該物

體發出的聲。

【答案】次超不能

【解析】[1]自然災害火山爆發、地震、臺風等都能產生次聲波,這種聲波可以繞過較大的障礙物傳播的很

遠。

⑵超聲波具有較強的穿透性,并且能夠傳遞信息,所以醫學中B超是利用超聲波可準確獲得人體內部疾病

的信息。

[3]物體在Imin內振動了600次,所以每秒鐘可以振動10次,故振動的頻率為10Hz,人耳的聽覺范圍是頻

率在20Hz到20000Hz之間的聲音,不在這個范圍的聲音,人耳是不能聽到的。

12.(2022?安徽蕪湖?三模)海嘯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發的,很多動物能提前感受到地震波的存在,可在海

嘯來臨前逃往避難場所。已知地震縱波的傳播速度為6000m/s,某次海嘯發生的中心位置距離海岸線

180km,海浪移動的平均速度為150m/s,則岸邊的動物在接收到地震縱波后的逃亡時間為min。

【答案】19.5

【解析】根據v=-得,地震縱波傳到岸邊的時間

t

s180xl03m”

t,=——=-------------=30s

匕1m6000m/s

根據v=-得,海浪傳到岸邊的時間

t

S180xl()3m

%2二---------=1200s

V海浪150m/s

岸邊動物的逃亡時間

△t-12~tx=1200s-30s=1170s=19.5min

13.(2022?廣東佛山?二模)如圖,甲、乙、丙、丁所示是幾種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則甲、丙

兩種聲音的相同,甲、乙兩種聲音的相同(以上兩空填聲音的特性),

聽起來是響度不同的同一聲音。

【答案】響度和音色音調和響度甲、丁

【解析】口]由圖可知,甲、丙兩種聲音偏離平衡位置的幅度相同,說明振幅相同,響度相同,同時波形特

點相同,音色相同。

⑵甲、乙兩種聲音在相同的時間內振動的次數相同,頻率相同,音調相同,同時偏離平衡位置的幅度相同,

說明振幅相同,響度相同。

[3]甲、丁兩種聲音在相同的時間內振動的次數相同,說明頻率相同,音調相同,同時波形的特點相同,說

明音色相同;兩圖中只有偏離平衡位置的幅度不同,說明振幅不同,響度不同。因此,甲、丁聽起來是響

度不同的同一聲音。

14.(2022?重慶市第十一中學校二模)唐詩《楓橋夜泊》寫道“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在楓橋

邊客船上的人聽到寒山寺的鐘聲,是寒山寺里的大鐘受到撞擊產生而發出聲音,能聽出聲音是

鐘聲而不是鼓聲,這是根據(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來判別的。

【答案】振動音色

【解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在楓橋邊客船上的人聽到寒山寺的鐘聲,是寒山寺里的大鐘受

到撞擊產生振動而發出聲音。

[2]不同物體的聲音的音色一般不同,能聽出聲音是鐘聲而不是鼓聲,這是根據音色來判別的。

15.(2022?全國?八年級)某同學乘坐的汽艇對著一座懸崖,他向懸崖大喊一聲,經過時間f聽到回聲,已

知聲音的傳播速度為%,若汽艇靜泊在水面,他到懸崖的距離是;若汽艇以速度v正對懸崖行駛,

他聽到回聲處到懸崖的距離是。

【答案】號段-?

【解析】口]若汽艇靜泊在水面,他到懸崖的距離是

[2]如圖所示:

若汽艇以速度v正對懸崖行駛,他在/處大喊一聲,到2處聽到回聲,聲音通過的路程是

S?C+SBC=%

汽艇通過的路程是

SAB=Vt

他聽到回聲處到懸崖的距離是

。LC+SBC-S/B卬一可%,vt

BC2222

16.(2021?江西吉安?八年級期中)如圖是幾種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時顯示的波形,其中響度相同的是

,音調相同的是,音調最大的是。

【解析】口]物體的振幅決定物體發聲的響度,波形圖中,波的幅度大小表示物體振動時振幅的大小,振幅

越大響度的越大,對比甲、丙兩圖可看出波振動的幅度相同,即振幅相同,故響度相同。

⑵物體的頻率(振動快慢)決定物體發聲的音調,波形圖中,波的疏密程度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對比

甲乙可看出相同時間波出現的個數相同,說明振動快慢(頻率)相同,故音調相同。

[3]相同時間丙的波出現的個數最多,故振動的快,所以丙的音調高。

17.(2020?安徽?馬鞍山外國語學校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是探究聲音的產生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的實驗。

用懸掛著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以看到,這說明了。此探究中懸掛著的乒乓球的作用

是,這種思維方法叫做(等效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類比法)。

【答案】乒乓球被彈開發聲的物體在振動將音叉的振動放大轉換法

【解析】[1]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發現乒乓球彈跳起來。

[2]此實驗可以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正在發聲的音叉使乒乓球彈跳起來,該現象說明了發聲的

音叉在振動。

[3]這樣做是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4]把不易觀察的現象轉換為容易觀察的現象的方法是轉換法。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13分)

18.(2021?福建泉州?八年級期末)為研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小明同學進行系列的實驗研究。

圖乙

(1)如圖甲所示,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聲的音叉時,乒乓球會被彈起,這個現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

產生的;

(2)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會把乒乓球彈起,這個現象說明

(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兩個實驗,(選填“圖甲”或“圖乙”)實驗乒乓球會彈起;

(4)石頭落入水中,產生的水波向四周傳播;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傳播。通過水波來研究

聲波,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為.法。

A.推理B.類比

C.控制變量D.轉化

【答案】振動空氣可以傳播聲音甲B

【解析】(1)口]與發聲的音叉接觸的乒乓球會被彈起,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這個現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

振動產生的。

(2)⑵敲擊右邊的音叉時,右邊的音叉振動發聲,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會把乒乓球彈起,說明左邊的音叉也

振動發聲,這個現象說明空氣可以傳播聲音。

(3)[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兩個實驗,圖甲中的音叉會振動,將乒乓球彈起,但不會發出聲音;圖乙中的右側

音叉會振動,但是不能把這和中振動傳遞給左側音叉,所以圖乙乒乓球不會被彈起。

(4)[4]通過水波來研究聲波,是利用了兩種相似的現象進行比較,用到了類比法。

19.(2021?上海?八年級單元測試)如圖所示,玻璃鐘罩內有一只正在發聲的電子鐘。

(1)為了“探究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我們用抽氣機逐漸抽出玻璃鐘罩內的空氣,所聽到的電子鐘鈴聲響

度逐漸。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鐘罩內,這時聽到的鈴聲響度又會逐漸

(2)實際實驗中,不管怎么抽氣,我們總能聽到微弱的聲音。能否根據這個現象否定“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

播”?答(選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

(3)你覺得如何改進該實驗,可以更好地說明“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請寫出一種改進方案:—o

【答案】變小變大不能固體可以傳聲用細線將電子鐘懸掛在玻璃鐘罩中(用磁體將電子鐘

懸在空中)

【解析】(1)口][2]如圖所示,將玻璃鐘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罩內空氣變少,則聽到的鈴聲響度逐漸變小,

反過來,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鐘罩內,聽到的鈴聲響度會逐漸變大。

(2)[3][4]不管怎么抽氣,總能聽到微弱的聲音,但不能因為這個現象就否定“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的,因

為微弱的鈴聲是通過玻璃鐘罩傳播的,即使玻璃罩內是真空,聲音卻還可以通過固體傳播。

(3)[5]為了更好說明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可以讓電子鐘與固體不接觸,懸空掛起來,所以可以用細線將

電子鐘懸掛在玻璃鐘罩中。

20.(2021?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某同學在探究聲音的特性時,做了如下幾個實驗:

ABCDEFGH

圖1

(1)自己來制作“水瓶琴”樂器,如圖1在8個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質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若用相

同的力量敲擊它們,就可以發出不同音調的聲音,此時發出的聲音的聲源是(選填'空氣柱"或'瓶和

水");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發出不同的音調,此時發出的聲音的聲源是(選填“空氣柱”或“瓶

和水,盛水越多,發出的聲音的音調就越;

(2)如圖2所示,用一只手將鋼鋸條壓在桌沿上,另一只手輕撥鋸條一端,聽其響度;再用力撥動鋸條,這

時鋸條的振幅變大,聽其響度變大,這說明響度與有關。

【答案】瓶和水空氣柱高振幅

【解析】(1)口]從圖1可以看到,用相同的力量敲擊它們時,振動的物體是瓶和水,此時發出的聲音的聲源

是瓶和水。

⑵若用嘴依次吹瓶口,振動的是空氣柱,此時發出的聲音的聲源是空氣柱。

[3]盛水越多,空氣柱越短,空氣柱振動的頻率越高,發出的聲音的音調就越高。

(2)[4]鋸條的振幅變大,聽其響度也變大了,這說明響度與振幅有關。

四、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21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

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21.(6分)(2020?廣西玉林?八年級階段練習)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深度已突破7000m,世界領先。

“蛟龍號”深潛器在某次實驗中,以2m/s的速度勻速下潛,“蛟龍號”同時向海底發出聲吶信號,下潛速度保

持不變,經過12s接收到從海底反射歸來的信號。(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v=1500m/s)求:

(1)12s內,“蛟龍號”下潛的深度》是多少?

(2)12s內,聲音在海水中傳播的路程52是多少?

(3)“蛟龍號”向海底發出聲吶信號時,離海底的深度s是多少?

(4)“蛟龍號”接收到從海底反射歸來的信號時,離海底的深度是多少?

【答案】(1)24m;(2)18000m;(3)9012m;(4)8988m

【解析】解:(1)12s內,“蛟龍號”下潛的深度》是

S]=vxt=2m/sx12s=24m

(2)12s內,聲音在海水中傳播的路程S2是

=v2t=1500m/sx12s=18000m

(3)“蛟龍號”向海底發出聲吶信號時,離海底的深度s是

S=;G+S2)=;X(18000m+24m)=9012m

(4)“蛟龍號”接收到從海底反射歸來的信號時,離海底的深度

s0=;(s?-S])=gx(18000m-24m)=8988m

答:(1)12s內,“蛟龍號”下潛的深度”是24m;

(2)12s內,聲音在海水中傳播的路程52是18000m;

(3)“蛟龍號”向海底發出聲吶信號時,離海底的深度s是9012m;

(4)“蛟龍號”接收到從海底反射歸來的信號時,離海底的深度是8988m。

22.(7分)(2022?廣東東莞?八年級期末)站在百米賽跑終點的計時員,在聽到起點發令員的槍聲后才開始

按表計時,測得運動員的成績為13.51s。(聲音的速度為340m/s)

(1)發令員的槍聲從起點傳播到終點所需時間是多少?(保留兩位小數)

(2)運動員的真實成績是多少?

【答案】(1)0.29s;(2)13.80s

【解析】解:(1)依據題意可知,百米賽跑,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