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12課甲午中日斗爭和八國聯軍侵華[等級提升]一、選擇題1.在某斗爭之后,“清帝國的失敗催化了西方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瓜分,他們要在衰弱的中國內部劃出本土的勢力范圍。他們對日本則另眼相看,認為它是非西方世界的模范生,能成功達到近代化”。這場斗爭是()A.鴉片斗爭B.其次次鴉片斗爭C.甲午中日斗爭D.八國聯軍侵華斗爭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清帝國的失敗催化了西方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瓜分,……他們對日本則另眼相看”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甲午中日斗爭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日本得到巨額賠款和臺灣等戰略要地,不僅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唯一的資本主義強國。故C項正確。2.有些日本人認為:甲午中日斗爭是文明之戰、解放之戰、救亡之戰。文明之戰是指一種先進文化戰勝落后文化;解放之戰是指解放中國、光復中原;救亡之戰是指黃種人團結起來,共同應付西方。下列各項對這種觀點相識最精確的是()A.揭示了甲午中日斗爭爆發的緣由B.掩蓋了日本對華侵略的斗爭本質C.突出了日本對中國文化的認同D.表明白中國備受異族壓迫的事實答案B解析甲午中日斗爭爆發的緣由是日本明治維新后野心急劇膨脹,想通過侵略擴張實現亞洲強國地位,故A項錯誤;材料中對甲午中日斗爭的論述,明顯是為日本侵略做掩蓋,不符合歷史事實,故B項正確;材料中“文明之戰是指一種先進文化戰勝落后文化”說明對中國文化的蔑視,故C項錯誤;中國備受異族壓迫的事實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D項錯誤。3.中日雙方對1894年7月25日發生的豐島海戰記述各異。中方《濟遠航海日志》記載:“7點45分,倭三艦同放真彈子,轟擊我船,我船即刻還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戰史》中稱:“7點52分,彼我相距約3000米之距離。濟遠首先向我發炮,旗艦吉野馬上迎戰,以左舷炮向濟遠轟擊。”這說明()A.探討者的立場會影響其對歷史的說明B.歷史真相因年頭久遠而變得模糊不清C.通過文獻記錄最終能夠還原歷史真相D.原始記錄比探討文獻更接近歷史真相答案A解析中日雙方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導致對同一歷史事務的記載有較大差別,故A項正確。B、C、D三項表述均較為肯定,不符合事實,解除。4.《馬關條約》與以往的侵華條約相比,該條約“前所未有”的是()①開拓租借地之多②賠款數額之多③開拓通商口岸深化內地之遠④開拓通商口岸數量之多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馬關條約》及之前條約還沒有出現租借地,①錯誤;《馬關條約》開放4處口岸,之前《天津條約》共開放10處口岸,④錯誤。故選B項。5.結合下面地圖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A.臺灣軍民與侵臺日軍進行了艱苦的戰斗B.臺灣軍民的斗爭得到了清政府鼎力支持C.《馬關條約》的條款并未得到全部兌現D.這幅地圖反映的事務詳細發生于甲午年間答案A解析由圖中抗日斗爭主要地點和主要戰場形勢可知,臺灣軍民與侵臺日軍進行了艱苦的戰斗,A項正確。日軍出兵占據臺灣島是依據中日《馬關條約》而進行的,B項錯誤;C項不能由材料得出,且日軍占據臺灣兌現了《馬關條約》的條款之一;地圖是1895年,而甲午年是1894年,D項錯誤。6.《大國崛起》解說詞中有這樣一段話:“1900年,當時的世界大國們,在法國巴黎的世界博覽會上有一次集體亮相,他們充分展示著各自的工業實力和創建獨創。……1900年,還是這些大國們,在東方進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體亮相”。這次“很不光彩的集體亮相”是指()A.鴉片斗爭B.其次次鴉片斗爭C.甲午中日斗爭D.八國聯軍侵華斗爭答案D解析由材料“1900年”“這些大國們,在東方進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體亮相”可知,這是指1900~1901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斗爭,故選D項。A項為1840~1842年,B項為1856~1860年,C項為1894~1895年,時間均不符,解除。7.1898年梁啟超在日本創辦《清議報》,開拓專欄論說時事。下表評論是針對()題目所刊載的期數論非皇上復政則國亂不能平定第49期論義民與亂民之異第52期論中國民氣之可用第57期排外平議第68期A.太平天國運動B.其次次鴉片斗爭C.義和團運動D.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答案C解析由1898年可解除A、B、D三項;由“義民”“民氣”“排外”可知與義和團運動有關,故選C項。8.義和團運動期間,一篇文章說:“夫中國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對外通商),其間喪師辱國,賠款割地,蓋無約(條約)不損,無戰不敗。故其時通國君臣上下,以報仇為雪恥,以積憤思報怨,以下令逐客(驅除外國人)為最快意,以閉關絕市為復見太平。其處勢應變,雖曰非宜,其抗志負氣,殆非無取(可取)。”下列對材料解讀不正確的是()A.作者正確揭示了義和團運動的緣由B.義和團的斗爭方式不當C.義和團抗拒侵略的精神值得贊揚D.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傾向答案D解析從材料“蓋無約(條約)不損,無戰不敗。故其時通國君臣上下,以報仇為雪恥,以積憤思報怨”可以看出,作者正確揭示了義和團運動的緣由;“以下令逐客(驅除外國人)為最快意”可以看出義和團運動的斗爭方式不當;“其抗志負氣,殆非無取(可取)”可以看出義和團抗拒侵略的斗爭精神可嘉。因此A、B、C三項均正確,不符合題意。作者認為義和團運動“雖曰非宜”,可以看出他沒有盲目排外的傾向,故D項錯誤。9.視察圖片,推斷下列哪幅圖片與其他圖片不是發生在同一場列強侵華斗爭中()答案C解析C項是甲午中日斗爭的史實,其余都是八國聯軍侵華斗爭的內容。故選C項。10.有人對中國近代某一賣國條約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槍實彈的強盜不僅蠻橫地拆除了我們家的大門,而且耀武揚威地開進我們的院子,旁若無人地站在我們家的甬路兩側,甚至還頤指氣使地闖進我們的堂屋,用槍指著我們的腦袋。這一條約是()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答案D解析《辛丑條約》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允許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與材料“荷槍實彈的強盜不僅蠻橫地拆除了我們家的大門,而且耀武揚威地開進我們的院子”比方相吻合;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愛護,與材料“旁若無人地站在我們家的甬路兩側”相吻合;嚴禁中國人民參與反帝活動,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與材料“甚至還頤指氣使地闖進我們的堂屋,用槍指著我們的腦袋”相吻合。故D項符合題意。11.1899年美國照會英、德、俄、法、意、日等國,提出在中國實行商業機會均等的主見,1900年又補充了保持中國領土和行政權力完整的條款。上述政策()A.導致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B.使清政府變更了對義和團的看法C.擴大了美國在中國的權益D.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導致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的是《馬關條約》,故解除A項;B項與材料政策無干脆關系,解除;材料所述為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其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擴大了美國在中國的侵略權益,故C項正確,D項錯誤。12.如圖是1907年發表的漫畫(注:圖中所示器具從右到左依次是:壇、提勺、漏斗、壺)。其政治寓意是()A.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B.近代社會階級結構發生新變更C.中國領土主權不斷遭到破壞D.近代中國呈現國富民窮的格局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信息“1907年”分析,此時處于《辛丑條約》簽訂后,民族危機嚴峻。漫畫寓意是提勺(官)將壇(民)中的油水通過漏斗(政府)提到壺(外國)中,說明清政府已經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13.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以一些全新的視角去重新諦視歷史,因此,有些歷史事務,時間越久,其歷史價值越大。甲午中日斗爭就屬于這類歷史事務。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甲午斗爭爆發后,日本天皇在宣戰詔書中說:朝鮮是一個獨立國家,現在中國侵擾了朝鮮的獨立,所以我出兵幫助朝鮮鞏固獨立;其次,對中國宣戰是為了愛護朝鮮改革開放的成果;第三,不斷地強調東亞和平、世界和平。——雪珥《甲午斗爭時期的日本宣揚戰》材料二日本除了把臺灣奪到手外,還拿到中國2.3億兩白銀的賠款。這等于日本4年的財政收入,等于中國3年的財政收入。日本要是拿這筆款發展經濟,用于改善經濟發展的環境,用于改善國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觀了。但它拿來擴軍,85%的賠款都用于擴軍和相關的項目,走上軍國主義道路。只有一部分拿來建了一家鋼鐵廠。——袁偉時《甲午斗爭:沒有贏家的結局》(1)依據材料一,概括日本天皇發布詔書的意圖。如何相識其宣揚手段?(2)依據材料二及所學學問,說明為什么甲午斗爭“沒有贏家”。答案(1)意圖:贏得國內外對其發動斗爭的支持。相識:歪曲事實,偽裝正義。(2)就中國而言: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刺激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就日本而言:斗爭的成功進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使其進一步擴軍備戰,發動更大規模的侵略斗爭,給日本帶來更大的災難。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依據材料“我出兵幫助朝鮮鞏固獨立”“對中國宣戰是為了愛護朝鮮改革開放的成果”“強調東亞和平、世界和平”概括得出,天皇的意圖是贏得國內外對其發動斗爭的支持;其次小問,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甲午斗爭完全是日本發動的侵略斗爭,日本天皇發布的詔書歪曲事實、偽裝正義。第(2)問,就中國而言,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刺激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就日本而言,依據材料“85%的賠款都用于擴軍和相關的項目,走上軍國主義道路”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斗爭的成功進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使其進一步擴軍備戰,發動更大規模的侵略斗爭,給日本帶來更大的災難。1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吾人對于中國群眾,不能視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事實上,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至于中國全部好戰精神,尚未完全丟失。可于此次“拳民運動”中見之。在山東、直隸兩省之內,至少當有十萬人數,加入此項運動……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曾承認,“然實則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義和團》材料二凡事都有兩面性,尤其在歷史這方面,有些事務幾乎是不行避開的。從干脆的影響來看,八國聯軍屠殺中國的人民,掠奪中國的財物,逼迫中國要斗爭賠款,還要中國開通口岸以便他們長時期地在經濟上壓榨中國。……但從間接的影響來講,八國聯軍的侵略行徑也同時驚醒了中國這個東方睡獅,讓中國人知道了故步自封的危害,也讓那些懷著天朝上國思想的老頑固們醒悟地相識到,他們的時代過去了,中國必需向世界看齊。八國聯軍敲開了中國的國門,也讓中國從今起先現代化進程。(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列強未能把中國徹底變為殖民地的緣由。(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談談你對“八國聯軍敲開了中國的國門,也讓中國從今起先現代化進程”這一觀點的理解。答案(1)緣由:列強在爭奪在華利益上沖突重重,相互牽制,任何一國都不能完全瓜分中國;《辛丑條約》簽訂后,列強侵華的方式演化為扶植清政府這一代理人,對中國實行間接統治;最主要的緣由,是以義和團運動為代表的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表現出了強大的民族凝合力和反侵略決心,粉碎了列強將中國徹底變為殖民地的美夢。(2)理解:一方面,斗爭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另一方面,斗爭進一步驚醒了中國人;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解析第(1)問,由材料“彼等在事實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轉讓店鋪欠款協議書
- 茶葉代銷合作協議書
- 鋼管扣件保管協議書
- 運維改造合同協議書
- 閱文合同霸王協議書
- 駐場開發保密協議書
- 酒店入股經營協議書
- 修腳店合伙開店協議書
- 養雞合伙人合同協議書
- 菜園開荒租賃協議書
- 六、回顧整理-總復習2.圖形的認識與測量(二)-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課件)青島版六年級下冊數學
- 中醫養生(靈源萬應茶)
- 追索子女撫養費起訴狀
- 六年級數學質量分析PPT
- 土地平整、池塘推土、雜草灌木叢及樹木清除施工方案
- 眼鏡鏡架的整形專業培訓2課件
- 下線儀式串詞策劃
- 通用長期供銷合同范本
- 《社區治理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1900字)》
- 2023浙江省學生藝術特長測試A級理論復習資料
- 建筑業企業資質職稱人員相近專業認定目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