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高中語文第一單元歷史與英雄第2課水滸傳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小說欣賞_第1頁
2024-2025高中語文第一單元歷史與英雄第2課水滸傳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小說欣賞_第2頁
2024-2025高中語文第一單元歷史與英雄第2課水滸傳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小說欣賞_第3頁
2024-2025高中語文第一單元歷史與英雄第2課水滸傳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小說欣賞_第4頁
2024-2025高中語文第一單元歷史與英雄第2課水滸傳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小說欣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8-第2課《水滸傳》——李逵負荊作品導讀《水滸傳》是一部產生于元末明初的長篇小說。它生動而深刻地描寫了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為領袖、有眾多英雄豪杰參與的農夫起義隊伍的可歌可泣的事跡。作者寫農夫起義,不滿意于寫農夫起義的一兩個片段、插曲,而是將農夫起義的全過程,從發生、發展到衰敗、瓦解,全都收入筆底。作者的創作意圖在于,形象地表現歷史上的這場農夫起義從首至尾的全過程,總結閱歷和教訓,讓人們深化地思索。這支隊伍的參與者,絕大多數曾不同程度地遭遇到封建統治階級的各種各樣的迫害。他們被逼無奈,為了抗拒壓迫,走到了一起。他們開拓了依據地,建立軍隊,進行武裝斗爭,并且有嚴格的組織和嚴明的紀律。他們的矛頭所向是地主惡霸,是貪官污吏,是封建官府,而不是某一特定的個人。本課節選自第七十三回,上回寫的是宋江到東京觀燈,李逵、燕青隨行。宋江到京后想通過與皇帝素有聯系的李師師面見宋徽宗,懇求招安。李逵認為宋江貪戀女色,于是怒火中燒并在門外鬧起來。宋江的支配泡了湯,慌張帶人馬殺出京城。宋江等殺出東京城,卻不見了李逵,宋江讓燕青稍候,自己便帶了大隊人馬回到梁山。沒想到,燕青和李逵這一路又攪生了枝節:先是在四柳村喬裝成“真人”,替莊主狄太公捉“鬼”;然后路過荊門鎮,又發生了課文中所敘的故事。課前自主學習一、給加點的字注音1.單音字弩弓(nǔ)蹊蹺(qī_qiāo)呼延灼(zhuó)綰(wǎn)撅(juē)擄掠(lǔ)發髻(jì)哽咽(gěng)蹙秋波(cù)蟊賊(máo)2.多音字泊eq\b\lc\{\rc\(\a\vs4\al\co1(梁山泊pō,泊車bó)) 咽eq\b\lc\{\rc\(\a\vs4\al\co1(哽咽yè,咽喉yān,咽東西yàn))畜eq\b\lc\{\rc\(\a\vs4\al\co1(畜生chù,畜養xù)) 蹊eq\b\lc\{\rc\(\a\vs4\al\co1(蹊徑xī,蹊蹺qī))與eq\b\lc\{\rc\(\a\vs4\al\co1(與人為善yǔ,與會yù))樸eq\b\lc\{\rc\(\a\vs4\al\co1(樸刀pō,姓樸piáo,樸實pǔ))二、依據拼音寫漢字eq\b\lc\{\rc\(\a\vs4\al\co1(黑sī廝,sī嘶鳴,sī撕扯)) eq\b\lc\{\rc\(\a\vs4\al\co1(箭chuāng瘡,悲chuàng愴,cāng滄桑))eq\b\lc\{\rc\(\a\vs4\al\co1(tí啼哭,真dì諦,dì締約)) eq\b\lc\{\rc\(\a\vs4\al\co1(元xiāo宵,云xiāo霄))eq\b\lc\{\rc\(\a\vs4\al\co1(挑jiǎn揀,鍛liàn煉)) eq\b\lc\{\rc\(\a\vs4\al\co1(péi陪客,péi賠禮))三、詞語積累1.成語辨析推斷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運用的正誤。(1)只怪我們用錯了人,應當負荊請罪。()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包圍圈越來越小,這群罪惡極大的歹徒已成了甕中捉鱉。()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成名本是好事,但接下來應接無暇的應酬,接踵而來的邀約讓他頭痛不已。而他在多種場合的表里不一的表達,導致社會評價褒貶不一。()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類全部的歷史告知我們:有法有天時人民奉公遵守法律,無法無天時人民替天行道。()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負荊請罪:表示主動向對方賠禮認錯,懇求對方責罰。運用正確。(2)×甕中捉鱉:比方要捕獲的對象無處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它是一個動詞性熟語,在句中應當充當謂語,而該句由于對它的語法功能把握不準,誤把它當作名詞性熟語,用來充當“成了”的賓語,應將“甕中捉鱉”改為“甕中之鱉”。(3)×表里不一:形容虛偽欺瞞的言行。貶義詞。感情色調不當。此處應用“言不由衷”。(4)×語境不合適。替天行道: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會里農夫起義多以此作為動員、組織群眾的口號。2.近義詞辨析(1)荒僻·幽僻辨析:兩者都指遠離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區或遠離交通要道。“荒僻”側重于“荒蕪”,而“幽僻”側重于“幽靜”。[選詞]不久前,一架從夏威夷前往關島的美聯航波音777客機9日因機械故障迫降在太平洋中途島旁邊的荒僻小島上。(2)負荊·負疚辨析:兩詞都有“做錯事情、向他人認錯致歉”的意思。“負荊”側重指懇求別人的責罰諒解,程度深。“負疚”側重指對不起別人,只是感到擔心,認錯的看法沒有前者劇烈。[選詞]小李說:“是我做得不對,我甘愿負荊請罪,請老師責罰。”四、走近作者博古通今、才氣橫溢的施耐庵簡介:施耐庵(1296~約1371),名子安(一說名耳),本名彥端,別名eq\o(□,\s\up3(01))耐庵。興化(今江蘇興化縣)人,原籍蘇州。元延祐元年(1314)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中舉人,至順二年(1331)登進士,不久任浙江錢塘縣尹,后棄官歸里,閉門著書。他博古通今,才氣橫溢,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卜星象等,無不精通。作品:所著《eq\o(□,\s\up3(02))水滸傳》成為描寫我國古代農夫革命斗爭的長篇白話章回體小說的代表作。五、背景解讀《水滸傳》是中國流傳下來的最宏大的長篇小說之一。故事發生在宋徽宗時代,就是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當時宋皇室衰頹、腐敗。宋徽宗貪圖享受,用奸臣蔡京為宰相,窮奢極侈,對人民又苛捐雜稅,弄得民不聊生,逼得很多人鋌而走險。《水滸傳》所反映的就是當時的農夫起義。被逼上梁山的起義軍聚在梁山泊,打出“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大旗,很多英雄,甚至一些小官吏和商人也加入了這個隊伍。這些梁山英雄的事跡為世人津津樂道,并被編成了劇本,寫成了故事。最終,由元末明初的一位作家施耐庵將它們整理,重新創作成一部長篇小說《水滸傳》。六、人物概述1.黑旋風——李逵沂水縣百丈村人氏,小名叫鐵牛,長得烏黑,殺人不留步,常常“照排砍去”,江湖人稱“黑旋風”,排梁山其次十二位,是梁山步軍第五位頭領。在眾英雄中,李逵始終反對招安。招安時,李逵不愿接受,大鬧東京城,扯了皇帝詔書,要殺欽差,還砍倒梁山泊杏黃旗,要反攻到東京,為宋江奪皇帝位子,多次被宋江制止。李逵受招安后被封為鎮江潤州都統制。宋江飲高俅送來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確定要聚眾造反,怕壞了梁山泊的忠義名聲,便讓李逵也喝了毒酒,兩人一塊兒被毒死了。李逵具有農夫的純樸、粗豪的品質,抗拒性很強,對正義事業和摯友很忠誠,但性情急躁,是剛直、威猛而又魯莽的人物典型。李逵是個心直口快的粗人,但是李逵并不是一個咋咋呼呼、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人。醉酒后他大鬧東京,算是一次誤事。但醒悟時,應當說李逵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2.浪子——燕青直隸大名府人氏,原是盧俊義的心腹親隨,會吹簫唱曲,又射得一手好箭,有百步穿楊之功,外號“浪子”,排梁山第三十六位,是梁山步軍第六位頭領。盧俊義被騙到梁山,管家李固平常就與盧俊義妻子賈氏有勾搭,見此機會就與賈氏做了夫妻,霸占了盧俊義的家財,將燕青逐出家門。盧俊義回家后,李固向大名府告盧俊義私通梁山,盧俊義被發配沙門島。李固買通董超、薛霸,要他們在路途中殺了盧俊義。薛霸、董超剛要動手,被燕青兩箭射死,救盧俊義上了梁山。任原自稱擎天柱,在泰安州東岳廟擺擂臺,兩年未遇敵手,卻被擅長相撲的燕青戰勝。宋江東京暗通李師師,燕青因吹一口好簫,得李師師青眼看待,和李師師拜為姐弟,面見皇帝,傳遞梁山消息,為宋江受招安立了大功。受招安后,燕青預感到跟盧俊義前去受封沒有好結果,便獨自離去,功成身退。

課堂溝通探究依據所學學問,填寫下面內容。答案①起因②大鬧忠義堂本文通過李逵誤信人言、大鬧忠義堂、劉家莊對質、負荊請罪、戴罪立功等一系列情節,生動地塑造了李逵正直、剛毅又帶有魯莽的性格。同時也表現了梁山英雄除暴安良、紀律嚴明,與群眾血肉相連的親密關系。1.為什么“大鬧忠義堂”一節,事情的來龍去脈由燕青道來?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事情的來龍去脈由燕青道來,緣由有二:其一,燕青穩重細心,能將事情的原委娓娓道來,李逵沖動莽撞,不能將事情客觀、冷靜、有條理地說出來,若由他說出來,也就不符合他的性格了。其二,由燕青說出來,既能彰顯燕青的細心穩重,更能襯托出李逵的粗魯急躁。2.你怎樣評價李逵這個人物形象?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①李逵是《水滸傳》中最具抗拒精神的農夫英雄。②正直、豪爽、率真、質樸、無私是李逵性格中光輝的一面,如選段中李逵聽劉太公一說,便認定宋江“不是好人了也”,甚至對宋江直呼其名:“既是宋江奪了你的女兒,我去討來還你。”這些語言描寫便是李逵這種性格的很好體現。③李逵也有簡潔、魯莽、不講策略和思想狹隘等缺點,如李逵回到梁山,二話不說,“睜圓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黃旗”一段文字,就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李逵簡潔、魯莽的性格特點。④李逵身上的缺點也來自農夫的認知,他對階級命運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直覺上。純樸包含著無知,坦率又近乎莽撞,這些缺點,當然反映了當時農夫身上的落后性,但和他具有的優秀品質相比,終歸是次要的,對于一個農夫英雄來說,也是難以完全避開的。3.結合時代背景說說李逵的形象有什么特殊的文化意義。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①他“任天而行,率性而動”,不計禮法、不計名利,不做作,不掩飾,保持一顆童心,與那些被封建理學扭曲的“假道學”的虛偽做作形成顯明對比,體現了特性的真誠和解放。②李逵的形象反映出下層勞動人民身上所蘊含的珍貴的抗拒精神。4.本文節選部分共穿插了五首詩文。試從語言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詩文淺顯易懂,言簡意賅,使得文章生動而富有文采。例如:“李逵鬧攘沒干休,要砍梁山寨主頭。欲辯是非分彼此,劉家莊上問來由。”僅用二十八個字就把上文中李逵回山后的砍旗、碎字、狂罵的種種鬧劇都交代了,同時把要到劉家莊上對證,以辨別是非的下一步行動也交代出來,使文章前后連接緊湊。總的說來,詩文的穿插,增加了文章的意蘊,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1.多種手法表現人物(1)特性化的人物語言李逵的語言是極具特色的,它是李逵的形象標記,更在李逵性格的塑造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借宿劉家莊遭拒絕,李逵口里叫道:“過往客人,借宿一宵,打甚鳥緊,便道太公苦惱!我剛要和苦惱的說話。”從他這種不顧及禮節的求宿方式中,我們對他的粗魯可見一斑;又如庭斥宋江,李逵道:“我閑常把你做英雄,你原來卻是畜生!你做得這等好事!”從中我們又看到了他嫉惡如仇的一面。(2)巧用襯托手法,顯示人物性格《水滸傳》中這種手法運用廣泛。如在東岳廟,當林沖之妻遭遇高衙內的調戲時,林沖和魯達的看法形成顯明的對比。林沖是強忍恥辱,實行息事寧人的看法,而魯達卻見義勇為,打抱不平,兩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在對比、襯托中得到顯明的體現。再如李逵,作者總是把他支配在宋江身邊,這就以顯明的對比襯托,明顯地刻畫出兩個人在思想、性格方面的差異。選文則將燕青支配在李逵身邊,通過忠義堂陳述事情原委和古廟盤問剪徑之人兩個典型事務,用燕青的細穩襯托了李逵的粗急。2.“誤會法”“突轉法”推動情節發展(1)“誤會法”就是利用作品人物之間的猜疑或誤會,來激化沖突,掀起波瀾,不斷推動情節的發展改變,最終釋疑解扣。《李逵負荊》就是很好地運用了誤會法來制造波瀾,以“誤會法”構造整個故事情節的。在本文故事之前,李逵對宋江早已經佩服得心悅誠服,但是當生性率真、正直的李逵聽到自己一向佩服的大哥竟然強搶劉太公的女兒時,便失去了辨別是非的實力,誤以為真是宋江搶走了劉太公的女兒。有了這樣的誤會,才有了李逵負荊這一場幽默風趣的故事。(2)“突轉法”能使情節峰回路轉,波瀾起伏。在李逵和燕青捉拿假宋江的過程中,作者勝利地運用了“突轉法”,李逵和燕青欲擒假宋江,到處找尋卻不見蹤影,正著急時,二人無意中捉到一個強盜,情節突然出現轉機,產生波瀾。他們從強盜口中得知牛頭山有兩個強人特地打劫,而且到處只稱是宋江,情節再次突轉,掀起波瀾,于是二人便讓這個強盜帶路,找到牛頭山,這才捉了假宋江。素養拓展提升<寫作素材>(1)千秋峻筆著奇書——施耐庵要說梁山英雄,誰論英雄,難以取舍。林沖、宋江、魯智深……一百零八將,一百零八號,可謂人人皆英雄豪杰。滿腔熱血,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先生不愧圣賢志士,學富五車,人物描寫如此生動詳細,堪稱經典,可見深厚之文學功底、艱辛之創作歷程。書寫巨著,非一朝一夕可成,即使先生飽讀圣賢書,滿腹經綸,亦不例外,作文在后,細察在先,待有深厚積累,才能文思如泉,妙筆生花。那真是:韜光養晦,一代英才居勝境;激濁揚清,千秋峻筆著奇書。[適用話題]厚積薄發業精于勤(2)延安時期,毛澤東談論《水滸傳》的材料是不少的。他在講話、報告和著作中,也常常引用《水滸傳》故事來說明深刻的道理,或者來印證闡發他的相識。例如,他在《中國革命斗爭的戰略問題》這篇著作中,曾以林沖打翻洪教頭為例,來說明戰略退卻的必要性。他是這樣寫的:誰人不知,兩個拳師放對,聰慧的拳師往往退讓一步,而蠢人則氣概洶洶,劈頭就使出全副本事,結果卻往往被退讓者打倒。[適用話題]書籍是最好的摯友善讀可以醫愚退與進<時評賞讀>毛澤東點評梁山英雄“不當李逵式官長”《水滸傳》中,那些生龍活虎的英雄人物,始終深受讀者寵愛。毛澤東在歷經幾十年的閱讀過程中,也曾對梁山眾英雄作出一些獨特的評價。有武松打虎的精神在《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最為中國人所津津樂道。毛澤東也特別佩服《水滸傳》中的打虎英雄武松,贊許武松大無畏的精神和英雄豪舉。但他卻更深化地思索這個故事,把武松打虎看作一種英雄氣概,一種敢于斗爭的精神,他常常用這個故事啟發干部。毛澤東認為,中國共產黨人,共產黨領導的革命軍隊,應當有一種武松打虎的英雄氣概。在長征路上,毛澤東夸獎戰將許世友“不愧是名副其實的打虎英雄”,敢打“國民黨這只虎”!他常常贊揚英勇的紅軍戰士,個個都是武松那樣的打虎英雄。另一方面,毛澤東也對武松打的“虎”進行分析。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毛澤東把反動派比作吃人的野獸。他告誡人們,在野獸面前“不行以表示絲毫的怯懦”。他用《水滸傳》中武松與虎的關系,講明這樣一個道理:人民和敵人,是水火不容、勢不兩立的,你不殲滅敵人,敵人就要殲滅你。革命者要放棄幻想,不與反動派妥協。學石秀的舍命精神新中國成立后,有這樣一句流行的話:“革命加舍命,舍命干革命。”這句話反映了當時的時代風貌和人們的精神境界。毛澤東特殊贊許這句話,他多次講過,人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