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MWh儲能系統設計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1頁
35MWh儲能系統設計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2頁
35MWh儲能系統設計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3頁
35MWh儲能系統設計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4頁
35MWh儲能系統設計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1/2935MWh儲能系統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年月目錄一、概述 11.1工程概況 11.2標準和規范 11.3峰谷電價情況 21.4儲能電站的作用 2二、用戶需求分析 42.1用戶負荷情況 42.2儲能容量配置 42.3儲能電池選擇 5三、系統方案介紹 53.1電芯基本性能參數 53.2電芯外觀尺寸 63.3PACK系統參數組成 63.4電池系統成簇方案 83.535MWh電池系統方案 103.6電池管理系統(BMS) 123.6.1BMS系統架構 123.6.2BMS系統配置 133.6.3BMS性能參數 143.7儲能能量管理系統 153.7.1儲能能量管理系統 153.7.2本地能量管理系統EMS 153.7.3實時監測及顯示功能 163.7.4能量調度管理功能 163.7.5交易管理 173.7.6環境監控 183.7.7儲能運程運營管理平臺 183.8儲雙向變流器 183.8.1儲能雙向變流器(PCS)概述 183.9隔離變壓器 193.10監控柜 203.11直流匯流柜 21四、儲能電站的安裝 214.1儲能電站的安裝 214.1.1溫控系統裝置 214.1.2環境監控裝置 214.1.3空調系統 224.1.4消防系統 22五、總結 23六、說明 24七、標識、包裝、運輸、存儲 257.1標識 257.2包裝 257.3運輸 257.4存儲 26八、運維、售后 268.1運維 268.2售后 27一、概述1.1工程概況M綜合體每年耗電量巨大,屬于一般工商業供電范疇,執行峰谷電價政策,因此,考慮建設儲能電站進行移峰填谷,將商場高峰期用電轉移到低谷期,降低商場的用電費用,提高商場的供電質量。 1.2 峰谷電價情況M綜合體目前執行一般工商業電價,對應的峰谷電價見下表。在7月8月迎峰度夏的季節,會出現尖峰電價,其余時間為高峰、平段和低谷三個時段。表1-1**一般工商業和工業電價電價級別商業電價工業電價尖峰電價1.54651.0941高峰電價1.41821.0044平段電價0.89950.695低谷電價0.40580.3946高峰-低谷電價差1.01240.6098尖峰-低谷電價差1.14070.6995高峰-平段電價差0.51870.30941.3 儲能電站的作用1.3.1儲能電站的削峰填谷作用削峰填谷的價值來源于電能的定價原則。用戶的電費賬單有兩部分構成,一部分與申請的容量“功率訂購額”成比例,一部分與消耗的電量成比例。削峰填谷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平滑用戶負荷曲線以減少功率訂購額。儲能電站可以在用電需求低時充電,而在用電需求變高時放電,從而實現減少功率訂購額的作用。1.3.2儲能電站的移峰作用對于用戶來說,由于全天各時段的電價可能不同,因此可以利用這種電價差決定何時從電網購買何種價格的電。在非峰值負荷時間電價對儲能電站充電,而在峰值負荷時段電價進行放電,從而將峰值時段的負荷“遷移”至非峰值時段。1.3.3電能質量與供電連續性當電網發生偶爾停電時,儲能電站可以作為后備電源為用戶持續供電。這項功能可以減少突然停電給一些特定用戶造成的不利影響。用戶根據自身的特性在快速電源響應、計劃停電、備用電源等多種方式與配置間進行選擇與應用。此外,通過儲能電站的安裝與應用能夠濾除來自電網的擾動,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電能質量控制裝置來改善重要負荷的供電質量。如在敏感負荷的供電系統中,儲能可以用于消除電壓暫降等電能質量問題。分布式儲能通過其電力電子并網接入裝置的控制作用,可以自動補償本地負載所消耗的無功功率。可以利用儲能電站的這一特性獲取額外的收益,經濟效益是通過與無功電費進行比較得來的,或與安裝無功補償電容器的投資與運維成本進行比較。1.3.4代替電力系統擴容需求用戶電力資產的升級、增容與改造的往往由局部網絡阻塞和關鍵負荷需求增長引起,通過儲能電站的應用,將有效支撐局部與關鍵負荷的電力需求,實現的峰值功率平滑,從而推遲電力增容與改造的相關投資。在用戶規劃電力系統時,設計合適的功率和容量的儲能電站,可優化系統與設備容量,減少初期投資。儲能電站的應用的電力資產的高效管理成為可能。1.3.5系統節能與優化儲能電站的削峰填谷、延時用電、電能質量優化等特性使其具備從系統層面靈活優化電力系統性能、效率的能力,通過系統優化實現高效、節能運行的目標。同時,儲能可將非峰負荷時段將低碳排放電源的電能轉移到峰荷時段使用,從而減少對高排放能源的消耗,有利于節能減排。二、用戶需求分析2.1用戶負荷情況M綜合體有三個變電所,均位于地下室。1#變電所6臺1600kW變壓器,2#變電所4臺2000kW變壓器,3#變電所4臺1600kW變壓器,總計24000kW。通過分析M綜合體9月份的用電情況,9月份的平均負荷功率為7000-8000kW。1#變電所的負荷功率約為3500-4000kW,2#變電所負荷功率為1700kW左右,3#變電所的負荷功率2000kW左右。2.2儲能容量配置根據以上用戶的負荷情況分析,用戶9月份的負荷功率約為7000-8000kW。從全年來看,9月份的負荷與全年的平均負荷接近。因此,本項目按照7000kW的儲能功率來配置。為了使儲能能夠基本滿足高峰期的用電,按照儲能電站每天兩充兩放的策略(晚上低谷期第一次充電,中午高峰期放電5小時,下午平價時段充電,晚上高峰期再放電3小時),因此按照5小時的放電容量配置,因此建議配備35MWh鋰離子電池。考慮到鋰離子電池的最佳充放電深度為90%DOD,因此,35MWh的鋰電池儲能電站實際可以放出31500kWh的電量。由于M綜合體在三個不同的位置設置了3個變電所,因此,儲能電站分成3個子系統,其容量配置見下表。三個儲能電站需要占用的大概面積約為280、210、210㎡。變壓器容量(kW)儲能容量配置占地面積(㎡)1#變電所6*16003000kW*5h=15000kWh280(40m*7m)2#變電所4*20002000kW*5h=10000kWh210(30m*7m)3#變電所4*16002000kW*5h=10000kWh210(30m*7m)2.3儲能電池選擇本項目選擇力信EFP27148130的39Ah的磷酸鐵鋰電池進行方案設計。三、系統方案介紹3.1電芯基本性能參數序號項目規格1電池種類動力型鋰離子電池2電池型號EFP271481303標稱容量☆39Ah4標稱電壓☆3.2V5交流內阻☆≤0.8mΩ6重量1035±20g7最大充電電流3C(連續) 4C(30s)8充電電壓3.65V±0.05V9最大放電電流3C (連續)4C(30s)10放電終止電壓2.0V11最大工作溫度范圍:充電0℃~45℃放電-20℃~60℃12最佳工作溫度范圍:充電15℃~35℃放電15℃~35℃13儲藏溫度:1個月內-40℃~45℃6個月內-20℃~35℃表1電芯基本性能參數3.2電芯外觀尺寸圖1 電芯外觀尺寸3.3PACK系統參數組成本設計方案采用12個4P1S模組串聯成一個電池組,加上一個電池管理單元(BMU)組成一個標準的集裝箱儲能專用4P12S的電池PACK。序號項目規格產品規格1單體電芯規格LFP/3.2V39Ah2電池組串并連方式4P12S3配組電壓差(MV)≤154配組容量差(Ah)0.25配組內阻差(mΩ)1電性能1標稱電壓/V38.42標稱容量/Ah1563額定能量/Wh59904放電截止電壓/V33.65充電截止電壓/V43.26標準充電流程25±3℃,65±5%RH環境下,電池組以0.3C恒流充電到43.2V,43.2V恒壓充電直到電流小于0.05C7標準放電流程25±3℃,65±5%RH環境下,電池組以0.3C恒流放電到33.6V8最大持續充電電流/A1609最大持續放電電流/A16010最大瞬間放電電流/A300(30S)11均衡方式充電被動均衡12電池組循環壽命≥5000次(0.2C-90%DOD)13電池組自放電≤3%/月14電池組存儲性能25℃30%~50%SOC儲存30天,可恢復容量≥97%25℃30%~50%SOC儲存90天,可恢復容量≥95%電池PACK外觀描述1電池組尺寸/mm486×140×730(Width×Height×Depth)2電池組重量/kg約71Kg3外觀顏色白色4接插件安費諾工作環境1工作溫度/℃放電:-20~55充電:0~452存儲溫度/℃-20~45表2PACK系統參數圖2 4P12S電池PACK內部布局圖3.4電池系統成簇方案本設計方案采用17個電池模塊(箱)串聯,集成兩個具有散熱功能的鐵柜內組成一個標準電池簇單元。標準電池簇參數表:項目規格備注電池簇標稱電量(KWh)101.8電池簇標稱容量(Ah)156電池簇標稱電壓(V)652.8電池簇工作電壓(V)571.2~734.4滿足PCS工作電壓范圍電池簇額定工作電流(A)40電池簇最大工作電流(A)160額定工作溫度(℃)25℃工作溫度范圍(℃)0~45(充電)-20~60(放電)-20~60(放電)電柜尺寸(mm)1100x730x1900(W*D*H)電池簇重量(kg)1350電壓檢測點204溫度監測點51通信CAN2.0B表3標準電池簇參數裝裝飾板圖3電池架3.535MWh電池系統方案35MWh的儲能電站分別放置在3個變電所內進行布置,三個變電所的配置參數具體電量和PCS的配置分別是15.27MWh/3MW,10.18MWh/2MW,10.18MWh/2MW,共計35.63MWh。具體參數如下表:地下室3項目規格備注電額定電量(MWh)15.27直流側電芯EFP271481303.2V,39Ah電池PACK4P12S系統總串并數600P204S系統標稱電壓(V)652.8電池簇數150系統電壓工作范圍(V)571.2~734.4系統標稱容量(Ah)23400系統額定工作電流(A)4800工作溫度范圍(℃)0~45(充電)-20~60(放電)通信CAN2.0B地下室2項目規格備注電額定電量(MWh)10.18直流側電芯EFP271481303.2V,39Ah電池PACK4P12S系統總串并數400P204S系統標稱電壓(V)652.8電池簇數100系統電壓工作范圍(V)571.2~734.4系統標稱容量(Ah)15600系統額定工作電流(A)3200工作溫度范圍(℃)0~45(充電)-20~60(放電)通信CAN2.0B地下室3項目規格備注電額定電量(MWh)10.18直流側電芯EFP271481303.2V,39Ah電池PACK4P12S系統總串并數400P204S系統標稱電壓(V)652.8電池簇數100系統電壓工作范圍(V)571.2~734.4系統標稱容量(Ah)15600系統額定工作電流(A)3200工作溫度范圍(℃)0~45(充電)-20~60(放電)通信CAN2.0B表4系統參數15.27MWh/3MW圖4 初步布局圖3.6電池管理系統(BMS)3.6.1BMS系統架構儲能電站的電池管理系統(BMS)組成:電池模組監測裝置(BMU)、電池簇管理單元(MBMS)、電池堆管理單元BAMS及顯示、監控上位機等組成。電池管理系統架構如下:圖4BMS系統框圖BMS用于監測、評估及保護電池運行狀態的電子設備集合,包括:監測并傳遞鋰離子電池、電池組及電池系統單元的運行狀態信息,如電池電壓、電流、溫度以及保護量等;評估計算電池的荷電狀態SOC、壽命健康狀態SOH及電池累計處理能量等;保護電池安全等。過高保護、SOC溫保護、單體電池低溫保護、短路保護、火警保護。PCS控制整個系統的充放電;當電池組的組端電壓、單體電壓、電流、溫度達到切斷值時,MBMS會發送跳機命令給PCS。同時MBMS在達到切斷值時也會自動切斷總路,而PCS一旦檢測到總路斷開。BMS系統有一整套嚴謹的監測與保護方案。位于最底層的BMU會實時采集下轄單體電池的單體電壓、溫度,并會實時自檢自身電壓采集電路與均衡電路是否正常,將以上的采集信息與自檢狀態打包通過CAN線上報給上級管理設備MBMS。MBMS收集到CAN線上傳來的BMU的數據后,會首先進行匯總,將單體電壓、單體溫度、總電壓、總電流、母線總電壓、母線總電流、絕緣阻值等信息分類通過網口上報給更上層的BAMS。然后會進行安全巡檢,將這些數據分別與設定的閥值進行對比(閥值可由用戶自由設會置位相應的告警保護狀態字,并且將該告警保護狀態字上報給上層BAMSBAMSBAMS超時仍沒有命令下發,MBMS會自行進行跳閘隔離保護。BAMS從網口收集下轄所有MBMS上報上來的電池簇信息,并將所有的單體電壓、溫度、各簇總電流、各簇總壓等信息分類梳理,通過網口上報給EMS和本地觸摸屏。如果接收到下級MBMS上報的告警保護狀態字,BAMS會進行仲裁判定。3.6.2BMS系統配置裝置名稱模組數量電池簇備注電池管理系統電池堆管理單元電池簇管理單元電池模組管理單元BMSBAMS(電池堆管理系統)MBMS1BMU14P12S350BMU24P12S…………BMU174P12S…………BMU14P12SBMU24P12S…………BMU174P12SMBMS10………………BMU14P12SBMU24P12S…………BMU174P12S表5電池管理系統配置表3.6.3BMS性能參數序號項目名稱技術參數及指標備注1工作電源9~32V2單體電壓采集范圍0~5V3單體電壓采集誤差≤±3mV4電流采集范圍≤1000A5電流采集誤差≤±1%6溫度采集誤差≤±1℃7電壓采集周期≤5ms8電流采集周期≤1ms9溫度采集周期≤5ms10均衡電流1.2A11SOC估算值≤5%12保護過充、過放、超溫、等保護,且保護定值可整定13與PCS通信方式RS48514與后臺監控通信方式Ethernet15事件記錄存儲≥10000條16歷史數據存儲≥10天表6電池管理系統參數3.7儲能能量管理系統3.7.1儲能能量管理系統儲能能量管理系統分為兩個部分,如下圖所示。一個部分是本地EMS系統,負責采集儲能系統的所有數據,并進行存儲、分析,根據儲能控制策略控制儲能電站的運行,本地EMS通過以太網將數據上傳至儲能遠程運營管理平臺,實現儲能電站的遠程監控管理。儲能能量管理系統架構3.7.2本地能量管理系統EMS第1頁儲能EMS第1頁圖3-6EMS系統功能3.7.3實時監測及顯示功能EMS系統實時采集儲能電站的數據,包括電池信息、PCS信息、電氣系統信息以及負荷信息等。 儲能電池監測:所有單體電池電壓、電流、溫度、剩余電量(SOC)、健康狀況(SOH)、BMS系統信息等,并可實時計算顯示系統當前可放電量、可充電量等。 PCS監測:監控PCS的運行模式、充放電狀態、功率、電流、電網運行狀態等信息。 電氣系統監測:監控并網開關的運行狀態,采集充、放電電量。 負荷監測:監測負荷的實時功率3.7.4能量調度管理功能EMS根據采集到的系統狀態信息,以及實時電價信息,控制儲能電站的充放電,以達到削峰填谷的目的,降低用戶的電費。儲能電站的調度控制策略包括并網運行模式、孤網運行模式、運行模式切換三種運行模式,下面分別就各種運行模式的控制策略進行簡單描述。并網運行模式并網運行模式是儲能電站的常規運行模式,PCC(儲能電站與公共電網聯絡點)開關閉合,儲能與公共電網處于連接狀態,繼電保護處于并網保護模式,儲能電池根據峰谷電價需要進行儲能或放電,各類負荷均處于正常供電狀態,儲能電站受控于本地EMS。并網運行時,儲能電站采用PQ運行模式。EMS系統實時判斷儲能電站工作狀態,根據儲能電池容量、系統功率平衡情況、峰谷時間等因素,確定其工作狀態。在每天電價處于低谷期時,儲能電站進行充電,直到電池充滿電;在進入一天的第一段電價高峰期時,儲能電站放電;在電價進入平價階段,再次對電池進行充電,此時根據預測的晚上第二段電價高峰期(18:00-21:00)的用電量,以及電池的剩余電量,對電池進行充電;在進入晚上電價高峰期時,儲能系統再次放電,支撐負荷用電。EMS系統實時監測并網點PCC開關狀態,如果發現出現變位(由合到分),隨時啟動非計劃并網轉孤網運行模式。EMS系統能夠接受電網調度指令、操作指令進行相應的操作。離網運行模式這是儲能電站的一個非常規運行模式,以PCC開關斷開為標志,儲能電站與公共電網處于分離狀態,繼電保護處于孤網運行保護模式,儲能電站處于V-F控制模式,支撐系統的母線電壓和頻率,保持系統功率平衡。離網運行時,EMS系統根據儲能的可用容量,以及負荷的功率大小,優先保障重要負荷供電。并根據儲能的剩余容量,按照負荷重要性等級,逐步切除負荷。運行模式切換儲能電站的模式切換包括孤網轉并網、計劃并網轉孤網、非計劃并網轉孤網運行三種模式。孤網轉并網通過孤轉并的切換模式,實現儲能電站由孤網運行模式向并網運行模式的切換。模式轉換時,系統首先啟動同期控制模塊,同期控制模塊檢測并追蹤系統側(公共電網側)和待并側(儲能母線側)的電壓、頻率、相位,并進行自動鎖定,然后關合PCC開關。EMS系統在接到PCC合閘位置信號后,將保護裝置轉為并網保護狀態,雙向逆變器轉入PQ運行模式,EMS系統視情況投入未投入的負荷。系統進入并網運行模式,完成同期并網運行。計劃并網轉孤網計劃并網轉孤網一般是按照既定計劃,將儲能電站從并網轉為孤網運行,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大電網計劃性停電的時候。EMS系統根據運行模式轉換的需求,啟動轉換運行模式,斷開PCC開關,將儲能逆變器轉入V-F運行模式、保護裝置轉為孤網保護狀態,系統轉入孤網運行狀態。非計劃并網轉孤網非計劃并網轉孤網一般是由于公共電網的斷電或是外部電網故障,導致PCC保護動作,使得PCC開關斷開,系統根據設定的動作邏輯動作,實現非預期的模式切換。當儲能電站內部或者電力系統側發生故障時,PCC開關與電網快速分離。EMS系統在監測到PCC動作的信號后,依據故障前的負荷功率及儲能的容量及功率,根據功率的差值采取切部分負荷的方式進行有功功率的平衡;根據無功率的差值及時平衡系統無功功率,快速進行系統的功率平衡。同時將儲能系統轉入V-F運行模式、保護裝置轉為孤網保護狀態,系統轉入孤網運行狀態。3.7.5交易管理EMS系統實時采集儲能電站的充電電量和放電電量,并根據實時電價,計算儲能電站充電的費用,以及用戶使用的電費,與用戶進行交易、結算。3.7.6環境監控EMS系統實時監測儲能電站工作環境,監測信息包括:箱內溫度、箱內濕度、煙感等。溫度控制:根據儲能室內的溫度,控制空調的啟停,當溫度高于制冷啟動值時,啟動空調制冷;當溫度低于制暖啟動值時,啟動空調制暖,以保證電池工作在最佳溫度范圍內。 濕度控制:監測儲能室內的濕度,控制除濕機開啟以進行除濕。煙感監測:煙感傳感器探測到煙霧,且溫度過高時,系統會通過聲光報警和遠程平臺報警等多種方式通知用戶,同時切斷電池系統。3.7.7儲能運程運營管理平臺儲能遠程運營管理平臺,通過與儲能電站本地的EMS系統進行通信,EMS系統將儲能電站的實時監控數據上傳到遠程運營管理平臺。平臺具有在線監測、告警管理、閾值設置、用戶與權限管理、日志信息、統計報表、大數據分析、預警管理、運營維護、效益評估、微信公眾號等功能,實現遠程集中管理,提高儲能電站運營管理的智能化水平。3.8儲雙向變流器3.8.1儲能雙向變流器(PCS)概述雙向變流器(PowerControlSystem—PCS)由DC/AC雙向變流器、控制單元等構成。當蓄電池充電,將電網AC380V電源轉換為滿足蓄電池充電要求的直流電壓;當蓄電池放電時,將蓄電池輸出的直流電轉換為AC380V電源,并入電網;變流器采用PQ工作模式,通過能量管理系統控制有功、無功輸出。有功調節:雙向變流器可根據儲能電站監控系統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輸出。為實現有功功率調節功能,電池儲能電站應能接收并實時跟蹤執行儲能電站監控系統發送的有功功率控制信號,根據并網側電壓頻率、儲能電站監控系統控制指令等信號自動調節有功輸出,確保其最大輸出功率及功率變化率不超過給定值,以便在電網故障和特殊運行方式下保證電力系統穩定性。無功調節:雙向變流器可根據交流側電壓水平、儲能電站監控系統控制指令等信號實時跟蹤調節無功輸出,其調節方式、參考電壓、電壓調整率、功率因數等參數可由儲能電站監控系統遠程設定。低電壓穿越:指雙向變流器具有一定的耐受電壓異常能力,避免在電網電壓異常時無條件脫離,引起電網電源的損失。當電池儲能電站交流側電壓在電壓輪廓線及以上的區域內,電池儲能電站必須保證不間斷并網運行;交流側電壓在電壓輪廓線及以下的區域內,允許電池儲能單元系統脫離電網。孤島運行:雙向變流器除并網運行模式外,還應具有孤島運行模式,即按照設定的條件脫離主網,在容量范圍內為部分負荷提供符合電網電能質量要求的電能。直流側電能質量要求:變流器向電網饋送的直流電流分量不超過其輸出電流額定值的0.5%。對電池充電時應滿足電池對電能質量要求。恒流充電時,穩流精度≤1%(在20%~100%輸出額定電流時),電流紋波≤1%。三相電壓不平衡:變流器接入電網后,公共連接點的三相電壓不平衡度應不超過GB/T15543-2008《電能質量三相電壓不平衡》規定的限值,公共連接點的負序電壓不平衡度應不超過2%,短時不得超過4%;其中由變流器引起的負序電壓不平衡度應不超過1.3%,短時不超過2.6%。保護功能:雙向變流器須具有直流過電壓保護、過流保護、輸入反接保護、短路保護、接地保護(具有故障檢測功能)、欠壓/過壓保護、過載保護、過熱保護、過/欠頻保護、三相不平衡保護及報警、相位保護、故障記錄功能。在并網運行時宜設置Ⅰ段式電網過壓定時限保護和Ⅱ段式電網欠壓定時限保護。變流器在孤島運行時宜設置Ⅱ段式負載欠壓定時限保護。通訊:儲能變流器主要與監控系統、電池管理系統(BMS)進行信息交換,儲能變流器將自身的運行狀態上送至監控系統、監控后臺并能接收后臺下發的命令及定值,同時可接收BMS系統信息,對電池進行保護。3.9隔離變壓器變壓器其他參數如額定短時耐受電流、額定峰值耐受電流、雷電耐受電壓、溫升等均按現行國家標準執行。圖5變壓器柜電氣圖3.10監控柜監控柜內主要由工控機、交換機、顯示器、UPS以及BMSAC/DC配電接線排。供電由變壓器柜提供,當出現故障時由UPS電源為BMS供電。圖6監控柜電氣圖3.11直流匯流柜直流匯流柜主要功能是對電池組充放電的管理以及異常情況下斷開接觸器,切斷充放電電流,保護電池組的運行安全。通過匯流柜把多簇的電池系統并聯后連接到PCS的輸入側作為電池側的直流輸入。四、儲能電站的安裝4.1儲能電站的安裝鑒于M綜合體的實際情況,本項目儲能電站建議安裝在地下室,因此采用電池柜的方式安裝。同時,在儲能電站的位置,安裝玻璃門,將儲能電站與地下室其他空間分隔開形成獨立的儲能室,保證儲能電站的安全性。儲能室內配置煙感探測器、溫濕度監測、消防滅火器、空調、攝像頭等設備,以保證儲能電池安全穩定的工作環境,并實現遠程監控。4.1.1溫控系統裝置儲能室內設置溫控系統,通過實時監測儲能電站的溫度,控制溫控系統對電池進行加熱或者通風散熱,保證內部溫度保持在設定范圍內。4.1.2環境監控裝置儲能室內配置煙霧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水浸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應急燈等安全設備,監控儲能室內的環境安全。煙霧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水浸傳感器兩個,防止誤報,且一旦確認發生煙霧、高溫(45℃)、水浸等故障,儲能EMS系統會通過聲光報警和遠程通信的方式通知用戶,同時,從電氣上切除正在運行的蓄電池成套設備。濕度傳感器檢測到儲能室內的濕度不滿足要求時,啟動空調除濕使室內濕度滿足工作要求;儲能室內配置2盞應急照明燈,一旦系統斷電,儲能室機房內的應急照明燈立即投入使用。4.1.3空調系統室內儲能電站內配的是工業空調,空調本身在制冷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除濕,潮濕的空氣集裝箱內空氣量有限,我們均勻分布的室內機在很快的時間內就能將內部的空氣濕度降至40%以下,是不會影響電池工作的。室內儲能電站工業空調、除濕裝置性能參數說明:表5 空調參數配置表型號MC50HDNC1A能力參數制冷量5kW加熱量3kW電源制式單相220V/50HZ外型尺寸1350*620*300(mm)安裝模式一體式空調,嵌入式安裝(門裝或嵌在集裝箱上),不占用集裝箱內部空間通訊模式RS485通訊,提供MODBUS通訊協議主動除濕有(智能控制調節集裝箱內濕度)4-20mA輸出告警有(國網特有告警輸出模式)風道設計無4.1.4消防系統消防系統由探火管、報警盒、氣體儲瓶組成。系統檢測到溫度、煙霧同時達到報警值時,自動啟動氣體瓶,噴淋滅火。圖9 消防系統布局圖五、總結5.1特點本項目儲能電站具有如下特點: 模塊化的儲能室儲能電站設計:電池組采用模塊設計,可以方便擴容與后期維護。儲能室系統可以代替傳統的儲能室內環境,降低了對電池放置環境的要求。 高效安全的電芯與電池組。 高能量密度:鋰電池能量密度高,占地面積小。 高轉換效率:使用了先進的電力電子設備,轉換效率高。高效、智能、靈活的儲能控制策略:可以使用各種運行模式,具備自動優化的儲能調度控制策略,最大化儲能電站的收益。 準確的計量計費。 可靠的安全保護設計及功能。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智能運維。采用本地EMS系統和遠程運營管理平臺的架構,采用云技術及大數據技術,可以實現遠程智能運維,大幅度降低后期運營維護的人工成本。5.1儲能電站的價值儲能電站可以給用戶帶來多方面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削峰填谷給用戶帶來直接電費收益,或者降低用電成本。將電力于電價低谷時進行存儲,電價高峰時放出,節省電費,而且隨著中國峰谷電價差越來越大,效益越來越顯著。儲能電站可以作為備用電源使用。當電網發生停電或者檢修時,儲能電站可以作為后備電源為用戶持續供電。可以減少突然停電給一些特定用戶造成的不利影響。用戶根據自身的特性在快速電源響應、削峰填谷、備用電源等多種方式與配置間進行選擇與應用。提高電能質量。此外,通過儲能電站的安裝與應用能夠濾除來自電網的擾動,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電能質量控制裝置來改善重要負荷的供電質量。如在敏感負荷的供電系統中,儲能可以用于消除電壓暫降等電能質量問題。降低無功補償費用。儲能電站通過其電力電子并網接入裝置的控制作用,可以自動補償本地負載所消耗的無功功率,可以降低用戶的無功電費,或者代替無功補償電容器,省去用戶的投資與運維成本。降低或節省增容改造費用。用戶電力資產的升級、增容與改造的往往由局部網絡阻塞或關鍵負荷需求增長引起,通過儲能電站的應用,可以有效支撐局部和關鍵負荷的電力需求,平滑峰值功率,從而降低或節省電力增容與改造的相關投資,并提升線路的安全性。優化電力系統設計容量,降低投資。在用戶規劃電力系統時,設計合適的功率和容量的儲能系統,可優化系統與設備容量,減少初期投資。儲能電站的應用能夠促進電力資產的高效利用。六、說明1.儲能電站適應當地全年天氣:包括夏季連續桑拿天、冬季發生冷冬情況;2.防倒流措施說明(保證不能給電網回送電)系統降低輸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