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學總復習課件第三十講質量守恒定律與化學計算專題_第1頁
浙江省中考科學總復習課件第三十講質量守恒定律與化學計算專題_第2頁
浙江省中考科學總復習課件第三十講質量守恒定律與化學計算專題_第3頁
浙江省中考科學總復習課件第三十講質量守恒定律與化學計算專題_第4頁
浙江省中考科學總復習課件第三十講質量守恒定律與化學計算專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質量守恒定律

1.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二、化學方程式

1.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在式子左、右兩邊各原子的種類與數目必須相等)。

三、利用化學方程式的一般計算

1.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一般步驟:(1)設未知量;(2)寫出化學方程式;(3)寫出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已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寫出簡明答案。

2.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解題格式一定要規范和程序化。

(2)化學方程式一定要正確,要配平,否則會違背客觀事實和質量守恒定律。

(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依據的是“質量守恒定律”,如果題中所給的條件是體積,那么要先換算成質量單位。

(4)化學方程式中都是純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計算時一定要把雜質去掉。知識點一

從微觀角度考慮質量守恒定律

【廣安】如圖所示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對該圖示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本題涉及質量守恒定律、氯化物的特點、置換反應的特點、利用微觀模型來表達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等知識,要求熟練掌握這些知識再進行逐項分析。

本題容易出錯的地方是對反應中各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的計算,不能只是看圖示。因為畫出來的示意圖可能只是一部分,沒有將生成物和反應物全部畫出來,要配平后再計算反應中各物質的分子個數比。

知識點二

書寫并配平化學方程式

反應物或生成物書寫不完整、化學方程式未配平等錯誤。知識點三

利用質量守恒定律進行計算

【佛山】在一定條件下,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部分數據如下表所示。下列未知數據計算正確的是(多選)(

)

物質abcd反應前的質量

101000反應中的質量

623①反應后的質量

②0③④BCA.①為7

B.②為5

C.③為3.75

D.④為16.25

本題考查質量守恒定律。解題的關鍵是抓住反應前、中、后的質量關系,質量守恒定律還包含比例關系。試題難度較大。

【佛山】食品添加劑有改善食品品質,延長食品保存期,增加食品營養成分等功能,可以防止食品腐敗變質,保證食品安全,滿足不同消費群體對食物色、香、味的追求,結合所學知識,解答下列問題。現有一種堿性調味液,是由碳酸鈉和氯化鈉組成的溶液。為了測定堿性調味液中碳酸鈉和氯化鈉的質量分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第Ⅰ組第Ⅱ組第Ⅲ組鹽酸的質量

204060生成氣體的質量

2.24.45.5根據實驗及有關數據進行分析與計算:

5.5

(2)堿性調味液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50[解析]

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可知參加反應的鹽酸與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比關系,據此可求出所需要的鹽酸的質量。

根據實驗及有關數據進行分析:

故該同學的計算結果不正確。該同學的計算中沒有減去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或把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也計算進去了)。[解析]

先計算出堿性調味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判斷該同學的計算結果是否準確,然后根據計算結果分析錯誤原因。求堿性調味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的方法如下:沉淀為氯化銀,包括剩余鹽酸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的氯化銀和氯化鈉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的氯化銀兩部分。先求出剩余鹽酸中溶質的質量,根據剩余鹽酸中溶質的質量求出和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銀的質量,進而求出和氯化鈉反應生成的氯化銀的質量,利用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氯化銀的質量求出氯化鈉的質量,此氯化鈉包括反應生成的氯化鈉和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鈉,

本題結合表格和圖像考查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解題的關鍵是理清思路。解答本題可用數據分析法,即解題時正確分析數據,找出數據的變化特征及彼此之間的關系,將綜合復雜的問題分解為簡單的計算,從而順利解題。試題難度較大。

解這類計算題最常見的錯誤如題所述,經常把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也計算進去。

結合圖表信息進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拓展訓練

B

D

3.下列實驗裝置不能用來證明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DA.

B.

C.

D.

D

5.德國化學家格哈德·埃特爾在固體表面化學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氣與氫氣在催化劑表面合成氨的反應過程(如圖所示)。符合上述反應過程的順序是

(

)DA.⑤④①③②

B.④⑤①②③

C.④⑤①③②

D.⑤④①②③

C

A

A

[解析]

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和加熱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逸出,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逐漸減小,至完全反應,剩余固體為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剩余固體中含有氧元素,結合圖像,符合變化過程,故A選項正確;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和加熱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的質量逐漸增加,至完全反應,不再發生改變,結合圖像,不符合變化過程,故B選項不正確;二氧化錳在反應中作催化劑,固體中二氧化錳的質量不變,結合圖像,不符合變化過程,故C選項不正確;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鉀元素的質量不變,但由于氧氣逸出,固體總質量減小,故固體中鉀元素的質量分數會變大,結合圖像,不符合變化過程,故D選項不正確。

10.有人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把裝有硫酸銅溶液的小試管放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將燒杯放到托盤天平上,并調節天平平衡。接著取下燒杯并將其傾斜,使兩種溶液混合反不嚴密

氫氧化鈉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會使溶液的質量增加,使結果不準確在氫氧化鈉溶液液面上加入一層植物油使其與空氣隔開應,再把燒杯放到天平上,觀察天平是否平衡。你認為上述實驗設計是否嚴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認為不嚴密,你的改進意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河南】一定條件下,下列物質在密閉容器內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物質ABCD反應前的質量

1.72.27.90.9反應后的質量

待測6.602.7(1)反應后A的質量為______。(2)該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3)該反應中B和D兩種物質變化的質量比為______。

分解反應

(1)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試計算該合金中銅與銀的質量比。(請寫出計算過程)

走進重高1.【湛江】下列圖像關系中合理的是(

)A.圖甲:硫在含有氧氣的密閉容器內燃燒,容器內原子的個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B.圖乙:往二氧化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C.圖丙:等質量的鎂粉和鐵粉分別與過量且濃度相同的稀鹽酸反應,放出氫氣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D.圖丁:在恒溫條件下向飽和蔗糖溶液中不斷加入蔗糖,溶質質量分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

A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

”是化合物

3.【貴陽】建立基本的化學觀念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化學,如形成守恒觀念,可以更好地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B

物質abcd反應前的質量

6.44.03.22.8反應后的質量

5.27.2

2.8D

C

D

D

C

9.【宜昌】關注化學中的“變”與“不變”,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物質觀、微粒觀和能量觀。下列情形中,一定改變的是______(填序號,下同),一定不變的是______,可能改變的是____。①原子得失電子前后,質子的數目②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③生石灰放入水中的反應過程中,液體的溫度④銅和硝酸銀溶液充分反應前后,液體的質量⑤二氧化錳放入過氧化氫溶液中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質量③④①⑤②10.【綏化】一定量銅粉和鋅粉組成的混合物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過濾,將濾渣在空氣中充分加熱,加熱后所得產物的質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質量,則原混合物中銅的質量分數為______。

11.某興趣小組用氣密性良好的不同裝置進行下列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2)實驗二:將氣球中的碳酸鈉粉末倒入錐形瓶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產生氣泡,氣球膨脹,電子天平的示數減小(3)為克服實驗二中氣球受浮力的影響。在實驗三中利用硬質塑料瓶改進實驗裝置,用電子天平稱量裝置和藥品的總質量,接下來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