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_第1頁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_第2頁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_第3頁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節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導學案班級姓名小組___________【學習目標】1.通過觀察土壤標本,學會觀察土壤的基本方法,說出不同土壤層次的差異。2.結合具體案例,掌握和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和過程,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3.結合實例,認識土壤的功能和養護途徑,樹立因地制宜利用當地土壤發展農業生產的人地協調觀。【重點難點】各成土因素對不同土壤形成的影響。學完成優佳學案自主預習103104頁展【合作探究一】:土壤的分類1.結合課本相關內容,完成土壤剖面圖的相關內容。2.不同粒級的礦物質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對比例,稱為土壤質地,讀圖,從質地的角度來看,土壤有哪幾種類型?試分析每類土壤的組成、特點和耕作狀況分別如何。序號類型組成特點耕作狀況A______占優勢大孔隙多、毛細管孔隙少,通氣、透水性__,保水、蓄水性能___,有機質易分解,保肥性能___易耕作B砂粒、粉粒、黏粒比例適中通氣、透水性能_______,蓄水、保肥性能_____農業生產的理想土壤質地C黏土_______占優勢通氣、透水性______,蓄水、保水性能______,有機質分解緩慢,易積累,保肥性能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二】:影響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2.結合課本8081相關內容,歸納我國的土壤按顏色可以分為哪幾類?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受該地區自然環境影響,不同的土壤有哪些特征?類型分布特征黑土我國東北到內蒙古東部夏季濕熱,植被豐富,冬季寒冷,分解慢,積累較多________南方地區高溫多雨,礦物質強,氧化鐵等含量高青色土壤東部地區長期積水之地土壤中的鐵多以氧化亞鐵的形式存在,土壤呈青灰色白色土壤西部地區氣候干旱,比較高,有機質少,水分較少________黃土高原在黃土基礎上發育而成1.結合紅壤和黑土在中國主要分布地區的環境特征,從主要成土因素角度,分析紅壤和黑土在特征上為什么有這么大差異?2.不同植被類型歸還土壤的養分數量及形式不同,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差異。試比較森林和草地誰的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合作探究三】:人類活動對土壤的影響及養護1.在自然狀態下,純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蝕過程速度是非常緩慢的,而且常與土壤形成過程處于相對平衡狀態,但不當的人類活動則會打破這種平衡,加速地表的破壞,造成土壤的退化、污染和土壤侵蝕等,最終使土壤失去生產能力。試舉例說明。2.人類可以采取哪些途徑來改良土壤?這些途徑分別影響土壤中的哪些要素使得土壤質量與肥力得到提高?釋測【課堂訓練】下圖為我國東部某地土壤剖面圖,讀圖,回答12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層是淋溶層B.乙層是腐殖質層C.丙層是淀積層D.丁層是基巖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富含腐殖質的土壤表層,顏色較深B.淋溶層肥力較高,顏色較淺C.淀積層質地黏重、緊實呈棕色或紅棕色D.成土母質層最初來源于疏松風化碎屑物土壤空氣和土壤水分貯存于土壤孔隙中,兩者體積組成比例常因外界因素而此消彼長。下圖中虛線①表示土壤中空氣和水分所占比例約為4%和46%。讀圖完成34題。3.適宜多數植物生長的理想的土壤空氣和水分比例變幅在()A.①~②之間B.①~④之間C.②~③之間D.③~④之間4.土壤有機質不包括()A.礦物質B.枯枝落葉C.動物殘體D.腐殖質土壤的淋溶作用與降水有著直接的關系,降水越多,淋溶層越厚。圖a是不同氣候下(濕潤、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發育示意圖,圖b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與有機質的質量百分比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5.與土壤有機質的來源密切相關的因素是A.生物B.地形C.降水 D.成土母質6.能代表草原地區土壤發育情況的組合是A.甲與ⅠB.甲與ⅡC.乙與Ⅱ D.丙與Ⅱ2019年10月3日,某高一地理興趣小組利用國慶假期,到郊區進行了紅壤的野外觀測調研。同學們成功地制作了土壤剖面,采集了剖面中不同土層的土樣標本,回校后完成了土樣的土壤組成及酸堿性測定實驗,并撰寫了研究性學習報告。據此完成78題。7.返校實驗后,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發現:紅壤的有機質含量非常低,導致這一結果的基本因素是()A.氣候B.成土母質C.生物 D.成土時間8.紅壤的肥力、疏松程度和酸堿度不利于農作物高產,為了實現當地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農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有()①大力推廣秸稈還田②大量施用化肥③增施熟石灰④摻砂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9.讀“土壤與成土母質、氣候、生物關系圖”,完成下列問題。(1)填寫圖中數碼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義:①表示綠色植物的作用,②表示綠色植物從土壤中吸收。(2)氣候對土壤形成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和來實現的。我國東北地區的黑土有機質含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