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屆全國危險化學品救援技術競賽
理論考試題庫
考試說明:理論考試試題全部為選擇題,共一百道。其中,單項選擇題70
道,多項選擇題30道,考試時間為60分鐘??荚噧热轂椋悍煞ㄒ?、危險化學品
基礎知識、應急裝備、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法律法規(25%)
包括《突發事件應對法》、《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
處理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消防法》等有關危險化學品救援
法律、法規、部門規章、標準。
一、單選題
(1)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管理的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是國
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協調指揮執行機構,成立于(C)年。
A.2004B.2005
C.2006D.2007
依據: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2)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
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其他有關部門制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并經
(A)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A.本級B.縣級
C.設區的市級D.省級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六十九條
(3)依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的要求,生產經營
單位制定的以事故類型與危險程度分析、應急處置基本原則、組織機構及職責、
預防與預警、信息報告程序、應急處置等為主要內容的應急預案,屬于(C)。
A.總體應急預案B.綜合應急預案
C.專項應急預案D.現場處置方案
依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4)某化工廠針對本企業存在的危險較大的崗位制定了現場處置方案。依據《生
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該處置方案至少每(B)個月應組織一次演
練。
A.12B.6
C.3D.1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
(5)依據《安全生產法》,負責組織制定并實施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
急救援預案的責任人是本單位的(A)。
A.主要負責人B.分管安全生產領導
C.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D.全體人員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十八條
(6)依據《安全生產法》,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
員應當立即報告(A)o
A.本單位負責人B.安全生產監管人員
C.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管部門D.所在地人民政府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七十條
(7)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建立(B)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
A.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
B.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
C.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分類管理、分級負責、綜合協調
D.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社會參與、綜合管理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四條
(8)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應當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突發
事件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程序由(D)規定。
A.地方政府B.國家應急中心
C.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D.國務院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十七條
(9)按照《全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總體規劃方案》的要求,通過整合資源、
調整區域布局、補充人員裝備,形成(B)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體系。
A.以國家級區域專業應急救援基地為基礎,以地方骨干專業應急隊伍和企
業應急隊伍為中堅力量,以社會救援力量為補充
B.以企業應急隊伍為基礎,以國家級區域專業應急救援基地和地方骨干專
業應急隊伍為中堅力量,以社會救援力量為補充
C.以社會救援力量為基礎,以國家級區域專業應急救援基地和地方骨干專
業應急隊伍為中堅力量,以企業應急隊伍為補充
D.以地方骨干專業應急隊伍為基礎,以國家級區域專業應急救援基地和企
業應急隊伍為中堅力量,以社會救援力量為補充
依據:《全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總體規劃方案》
(10)依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某加油站制定了
預案體系,其中,針對該加油站成品油裝卸區火災的預案屬于(C)。
A.綜合預案B.專項預案
C.現場處置方案D.部門預案
依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第5.4條
(11)A省化工園區發生爆炸事故,導致31人死亡,依據《國家安全生產事故
災難應急預案》,該事故的事故信息發布應由(B)負責。
A.A省人民政府
B.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會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C.A省化工園區管委會
D.A省人民政府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
依據:《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第4.9條
(12)A省一化工企業發生事故,事故導致29人死亡,并造成了有毒氣體泄漏,
事故發生后A省人民政府、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環境保護部、國務院
安委會有關人員相繼趕到現場。依據《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該事
故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應由(C)負責組織成立。
A.國務院安委會B.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C.省人民政府D.環境保護部
依據:《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第2.2條
(13)事故應急預案編制步驟應包括的內容是(A)。
A、成立小組、危險分析、能力評估、組織編寫、評審發布、實施
B、危險分析、能力評估、組織編寫、評審發布、培訓演練、實施
C、前期調研、危險分析、能力評估、組織編寫、評審發布、實施
D、前期調研、危險分析、能力評估、組織編寫、培訓演練、實施
依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第4.1條
(14)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重大危險源應進行登記、檢測、評估、監
控等工作,負責組織評估工作的是(A)。
A.生產經營單位B.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C.中介機構D.市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三十七條
(15)下列關于重大危險源監控監管的描述中,錯誤的是(B)。
A.企業負責,政府監管,中介組織提供技術指導
B.企業應向公安部門提交重大危險源安全評價報告
C.政府有關部門對存在重大危險源的企業實行分級管理
D.儲存劇毒物質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場所,應設置監控系統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三十七條
(16)《安全生產法》規定,(A)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
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
A.縣B.市C.省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七十七條
(17)《安全生產法》規定從業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的義務包括:“從業人員在
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
正確佩戴和使用(B)?!?/p>
A.安全衛生設施B.勞動防護用品C.勞動防護工具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五十四條
(18)《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
用新設備時,應對從業人員進行(C)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A.班組級B.車間級C.專門D.廠級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二十六條
(19)《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進行(A)以及國務院安全生產
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的其他危險作業,應當安排專門人員進行
現場安全管理,確保操作規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實。
A.爆破、吊裝B.礦山、建筑C.起吊、搬運D.高空、地下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四十條
(20)《安全生產法》規定: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
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有權向本單位提出
(B)要求。
A.經濟補償B.賠償C.人身賠償D.財產賠償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五十三條
(21)根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中
的義務是不得(A)對事故的依法調查處理。
A.阻撓和干涉B.干擾和阻止C.阻撓和抵制D.干擾和阻止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八十五條
(22)《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C),
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A.生活設施B.福利設施C.安全設施D.工作設施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二十八條
(23)《安全生產法》規定,事故調查處理應當按照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
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及時、準確地查清(A),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
A.事故原因B.事故類型C.事故影響D.事故損失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八十三條
(24)《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危險物品的車間、商店、
倉庫不得與員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內,并應當與員工宿舍保持(C)距離。
A.10米以上B.一定C.安全D.20米以上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三十九條
(25)《安全生產法》規定,兩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生產
經營活動,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的,應當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
(A)和應當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
與協調。
A.安全生產管理職責B.生產經營范圍
C.安全管理區域D.經濟指標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四十五條
(26)《安全生產法》規定,事故調查處理應當按照科學嚴謹、依法依規、(B)
的原則,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
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
A.安全第一、預防為主B.實事求是、注重實效
C.有法必依、執法必嚴D.權責統一、以人為本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八十三條
(27)根據《安全生產法》,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
是生產經營單位(A)的職責。
A.主要負責人B.分管安全生產負責人
C.安全生產管理人員D.班組長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十八條
(28)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對安
全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應當立即處理;不能處
理的,應當及時報告(A)。
A.本單位有關負責人B.上級領導
C.安全生產監督部門D.法定代表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二條
(29)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將檢查的時間、地點、內容、發現的問題及其
處理情況,作出書面記錄,并由(A)和被檢查單位的()簽字。
A.檢查人員,負責人B.檢查人員,總工程師
C.檢查人員,安全員D.檢查人員,職工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六十五條
(30)對重大、特別重大及以上事故負有主要責任的企業,其主要負責人(D)
不得擔任本行業企業的廠長、經理。
A.3年B.5年C.10年D.終身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九十一條
(31)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實行(C)的原則。
A.預防為主、防消結合B.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C.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五條
(32)《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自然災
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分為(C)。
A.二級B.三級C.四級D.五級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三條
(33)《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事故發生后,(A)應當
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
A.事故現場有關人員B.安全管理人員C.特種作業人員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九條
(34)《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
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物件的,應當(A),并做出書面記
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A.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B.請示領導、獲得批準
C.保持物件完整、保證現場痕跡不受破壞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十六條
(35)(C)不屬《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所調查的范圍。
A.企業生產事故B.客運車交通事故
C.國防武器裝備生產事故D.企業火災事故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條
(36)某生產經營單位發生一起較大事故,應由事故單位所在地(B)組織
調查。
A.省人民政府B.設區的市人民政府
C.縣人民政府D.設區的市安監局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十九條
(37)事故調查報告應當依法及時向(A)公布。
A.社會B.工會C.從業人員D.政府部門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十四條
(38)事故調查處理應當堅持(B)的原則。
A.安全第一、預防為主B.實事求是、尊重科學
C.有法必依、執法必嚴D.權責統一、以人為本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四條
(39)某化工企業發生一起火災事故,當日造成2人死亡、2人重傷,直接經濟
損失990萬元。其中重傷中1人經治療后康復出院,另1人在事發后的第29天
死亡,該事故應認定為(A)
A.一般事故B.較大事故C.重大事故D.特大事故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條
(40)發現劇毒化學品被盜、丟失或者誤售、誤用時,必須立即向(C)報告。
A.公安部B.省級公安部門C.當地公安部門D.當地消防部門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五十一條
(41)劇毒化學品以及儲存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其他危險化學品必須在專用倉庫內
單獨存放,實行(C)收發、(C)保管制度。
A.雙人一人B.一人雙人C.雙人雙人D.多人多人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
(42)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域,由(D)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劃定,
并設置明顯的標志。
A.省級B.市級C.地級D.縣級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九條
(43)《突發事件應對法》自(C)年11月1日起施行。
A.2003B.2005C.2007D.2010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前言部分
(44)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
件分為(B)級。
A.3B.4C.6D.8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三條
(45)突發事件的分級標準是由國務院和(A)確定的部門制定。
A.國務院B.人民代表大會C.省政府D.縣政府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三條
(46)國家建立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
(D)。
A.應急管理原則B.應急管理辦法
C.應急管理理念D.應急管理體制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四條
(47)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實行(D)的原則
A.預防為主、防消結合B.以防為主、以消為輔
C.集中兵力打殲滅戰D.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五條
(48)(D)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的行政領導機
關,其辦事機構及具體職責國務院規定。
A.省政府B.人民代表大會C.市政府D.國務院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九條
(49)有關人民政府及其部門作出的應對突發事件的決定、命令,應當及時
(B)o
A.上報B.公布C.認真研究D.科學規劃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十條
(50)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A)參與突發事件應對工作。
A.有義務B.無義務C.可以D.視情況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十一條
(51)有關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為應對突發事件可以征用單位和個人的(B)。
A.房屋B.財物C.車輛D.土地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十二條
(5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作出應對突發事件的決定、命令,應當報本級人民代表
大會常務委員會(B)。
A.存檔B.備案C.討論D.公布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一章第十六條
(53)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應急預案制定機關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和情勢變
化適時(A)應急預案。
A.修訂B.調整C.更改D.制訂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十七條
(54)國家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A),完善重要應急物資的監管、生產、儲
備、調撥和緊急配送體系。
A.保障制度B.管理辦法C.管理體系D.運行機制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三十二條
(55)國家建立健全(A)應急保障體系,確保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的通信順暢。
A.通信B.網絡C.廣播D.信息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條
(56)城鄉規劃應當符合預防、處置突發事件的需求,合理確定應急(A)。
A.避難場所B.救援場所C.人員聚集地D.生活區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十九條
(57)所有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檢查本單位各項防范措施的
(D)情況,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A.進展B.執行C.運作D.落實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二十二條
(58)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場所和其他人員密集場所的經營單位或者管理單位應
當制定具體(D)。
A.逃生方案B.救援措施C.危險告知機制D.應急預案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二十四條
(59)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B)制度,對人民
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負有處置突發事件職責的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培訓。
A.教育B.培訓C.輪訓D.集訓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二十五條
(60)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整合應急資源,建立或者確定(A)應急救援隊
伍。
A.綜合性B.專業性C.權威性D.全能型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二十六條
(61)新聞媒體應當無償開展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自救與互救知識的(D)。
A.無償廣告B.講解C.系列培訓D.公益宣傳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章第二十九條
(62)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編造、傳播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
的(A)。
A.虛假信息B.真實情況C.小道消息D.情況通告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四章第五十四條
(63)由國家制訂并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是(A)。
A.法律規范B.技術規范C.階級規范D.道德規范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64)下列屬于《安全生產法》基本原則的是(B)。
A.綜合監管、聯合治理B.社會監管、綜合治理
C.政府監管、群眾監管D.齊抓共管、群防群治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65)依法行政必須把(B)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
A.維護社會秩序B.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堅持黨的領導D.依法治國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13
(66)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重大危險源應進行登記、檢測、評估、監
控等工作,負責組織評估工作的是(A)o
A.生產經營單位B.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C.中介機構D.市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三十七條
(67)根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發現危及從業人員生命安全情況時,工會有
權(B)組織從業人員撤離危險場所。
A.代表生產經營單位決定B.向生產經營單位建議
C.命令現場負責人D.采取緊急措施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43
(68)生產經營單位(B)是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第一責任人。
A.班組長B.主要負責人
C.中介服務人員C.從業人員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43
(69)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在事故調查
處理期間逃匿的,給予(A)日以下的拘留。
A.15B.20
C.25D.30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43
(70)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A)有權對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與主體
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進行監督,提出意見。
A.工會B.各級人民政府
C.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D.勞動保障部門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43
(71)從事有關安全生產的評價、認證、檢測、檢驗和咨詢服務要付出一定的成
本,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機構必須要收取合理的報酬和費用,這體現安全生產中介
服務的(C)特征。
A.獨立性B.客觀性
C.有償性D.專業性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43
(72)按照國家有關法規、規章的規定,雇工(A)人以下的為個體工商戶。
個體工商戶雖然不是企業法人,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其安全生產也必須適用
《安全生產法》。
A.6B.8
C.10D.12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44
(73)生產經營單位的(B)是生產經營活動最直接的勞動者,是各項法定安
全生產的權利和義務的承擔者。
A.主要負責人B.從業人員
C.安全生產管理人員D.決策人員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44
(74)法律授權安全生產監查人員對有根據認為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
設施、設備、器材予以檢查或者扣押,并應當在(B)日內依法作出處理決
定。
A.7B.15
C.20D.30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44
(75)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權了解其作業場
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事故因素、防范措施及(D)。
A.勞動用工情況B.安全技術措施
C.安全投入資金情況D.事故應急措施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44
(76)下列屬于安全生產工作中代表從業人員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進行監
督,維護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的群眾性組織是(C)。
A.班組長B.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C.工會D.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45
(77)《安全生產法》明確規定違法行為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對生產經營單位的
主要負責人給予撤職處分,對個人經營的投資人處(D)。
A.15日以下的拘留B.30日以下的拘留
C.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D.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46
(78)某生產車間進行吊裝作業,為防止吊裝物料失衡滑落,班長要求工人站在
吊裝的物料上。根據《安全生產法》,工人的正確做法是(C)。
A.執行班長的工作指令B.系上安全帶進行作業
C.拒絕班長的工作指令D.穿上防滑鞋進行作業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46
(79)對違反《消防法》規定的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給予行政拘留的行政處罰,由
(A)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規定裁決。
A.公安機關B.公安消防機構
C.勞動行政主管部門D.縣級以上人民政府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63
(80)違反《消防法》的規定,下列情形中,公安消防機構應當責令當場改正的
是(A)。
A.擅自舉辦大型集會具有火災危險的
B.對火災隱患不及時消除的
C.阻攔報火警或謊報火警的
D.不能保障疏散通道暢通的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63
(81)根據《消防法》的規定,火災撲滅后,對隱瞞、掩飾(C)、推卸責任,
故意破壞現場或者偽造現場,尚不構成犯罪的,處警告、罰款或15日以下拘留。
A.傷亡人數B.起火地點
C.起火原因D.財產損失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64
(82)對違反《消防法》規定的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由(A)裁
決。
A.公安消防機構B.公安機關
C.勞動行政部門D.縣級以上人民政府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64
(83)將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等內容納入城市整體規劃,并負責組織有關部門
實施的是(C)。
A.公安消防機構B.安全生產監督部門
C.城市人民政府D.勞動行政主管部門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64
(84)根據《消防法》,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火災后,負責統一組織和指揮現場撲
救的單位是(C)。
A.火災發生單位上級部門B.火災發生單位消防部門
C.公安機關消防機構D.人民政府安全監管部門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65
(85)《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
有權(D)o
A.獲得補償B.進行處罰
C.予以警告D.拒絕執行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78
(86)任何組織和個人對于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B)。
A.予以警告B.檢舉和控告
C.予以制止D.予以處罰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79
(87)根據《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自用人之日起超過一個月滿一年未與勞動
者訂立書面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B)o
A.1倍工資B.2倍工資
C.3倍工資D.4倍工資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82
(88)生產作業的直接執行者,負責一線安全生產管理的是(C)。
A.生產經營單位的有關負責人B.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管理人員
C.班組長D.崗位職工
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P46
(89)《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自(B)年6月1日起施行。
A.2005B.2007C.2009D.2012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一章P7
(90)根據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
(B)等級。
A.3B.4C.5D.6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一章第三條
(91)事故發生地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支持、配合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
的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C)。
A.法律援助B.物資支援C.便利條件D.交通保障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一章第五條
(92)(D)依法參加事故調查處理,有權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
A.黨組織B.人事部門C.勞動仲裁委員會D.工會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一章第六條
(93)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和干涉對(B)和依法調查處理。
A.事故的分析B.事故的報告C.事故的公布D.事故的認定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一章第七條
(94)對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中的違法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D)。
A.處理B.調查C.糾正D.舉報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一章第八條
(95)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A)報告。
A.本單位負責人B.上級領導C.安監部門D.地方人民政府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章第九條
(96)(B)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
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A.一般情況B.情況緊急C.事故發生D.隱患突出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章第九條
(97)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級上報至(A)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
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A.國務院B.人民代表大會C.中央軍委D.國家安全局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條
(98)事故報告后出現新情況的,應當及時(B)。
A.通告B.補報C.公示D.告知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三條
(99)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接到(A)后,應當立即啟動事故相應應急預案,
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A.事故報告B.風險評估C.情況分析D.事故總結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四條
(100)事故發生后,有關單位和人員應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A),任何
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場、毀滅相關證據。
A.相關證據B.相關信息C.重要物證D.相關證人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六條
(101)事故發生地公安機關根據事故的情況,對涉嫌犯罪的,應當依法(B)。
A.拘留審查B.立案偵查C.提起公訴D.沒收財物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七條
(102)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應當建
立值班制度,并向社會公布(D),受理事故報告和舉報。
A.值班員姓名B.值班室位置C.負責人姓名D.值班電話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八條
(103)未造成人員傷亡的一般事故,縣級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A)組織事
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A.事故發生單位B.公安機關
C.生產安全監督管理部門D.事故發生單位安全部門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章第十九條
(104)上級人民政府認為(A)時,可以調查由下級人民政府負責調查的事故。
A.必要B.可行C.應該D.必須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章第二十條
(105)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具有事故調查所需要的知識和專長,并與所調查的
事故沒有(A)關系。
A.直接利害B.間接利害C.隸屬D.利益得失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章第二十三條
(106)事故調查組組長由負責事故調查的(D)指定。
A.檢察院B.公安部門C.工會D.人民政府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章第二十四條
(107)事故調查組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了解與事故有關的情況,并要求其提
供相關的文件、資料,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B)。
A.回避B.拒絕C.配合D.支持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章第二十六條
(108)事故調查中需要進行技術鑒定的,事故調查組應當委托具有(A)的
單位進行技術鑒定。
A.國家規定資質B.行業資質
C.安監規定資質D.火災調查資質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章第二十七條
(109)事故調查組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起(C)日內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A.30B.40C.60D.80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章第二十九條
(110)《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自(D)年12月1日起施行。
A.2000B.2006C.2010D.2011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八章第一百零二條
(111)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應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
強化和落實企業的(D)。
A.安全意識B.安全制度C.主人公意識D.主體責任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一章第四條
(112)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經營、使用國家禁止生產、經營、使用的(C)o
A.危險品B.保健品C.危險化學品D.化學制劑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一章第五條
(113)(B)負責危險化學品的公共安全管理。
A.環保部門B.公安機關C.交通局D.地方人民政府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一章第六條
(114)(B)主管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毒性鑒定的管理,負責組織、協調危險
化學品事故受傷人員的醫療衛生救援工作。
A.防疫B.衛生C.環保D.政府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一章第六條
(115)(D)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協調機制。
A.省級B.市級C.鄉級D.縣級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一章第八條
(116)國家對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儲存實行(D)o
A.科學規劃、科學布局B.統籌管理、合理布局
C.統籌規劃、宏觀調控D.統籌規劃、合理布局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章第十一條
(117)新建、改建、擴建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建設項目,應當由安全生產
監督管理部門進行(D)審查。
A.廠區安全B.建設施工C.施工質量D.安全條件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章第十二條
(118)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單位,應當對其鋪設的危險化學品管道設置
(B),并對危險化學品管道定期檢查、檢測。
A.警示牌B.明顯標志C.文字提示D.圖案標識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章第十三條
(119)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應當在危險化學品包裝上粘貼或栓掛與包裝內危險
化學品相符的化學品(B)。
A.說明書B.安全標簽C.警示標志D.注意提示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章第十五條
(120)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發現其生產的危險化學品有新的危險特性的,應當
立即(D)0
A.向上級報告B.向員工通告
C.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D.公告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章第十五條
(121)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單位,應當在其(D)設置通信、報警裝置,
并保證處于適用狀態。
A.庫房B.廠房C.門衛D.作業場所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章第二十一條
(122)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企業,應當將安全評價報告以及整改的落實情
況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D)備案。
A.公安部門B.環保部門
C.衛生部門D.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章第二十二條
(123)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單位應當建立危險化學品出入庫(D)制度。
A.審批、登記B.核查、上報
C.檢驗、防護D.核查、登記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章第二十五條
(124)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將其頒發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許可證的情況
及時向同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B)通報。
A.衛生部門B.公安機關C.企業工會D.救援中心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三章第三十一條
(125)國家對危險化學品經營(包括倉儲經營)實行(B)制度。
A.監管B.許可C.抽檢D.參股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四章第三十三條
(126)從事劇毒化學品、易制爆危險化學品經營的企業,應當向所在地(B)
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A.省級B.設區的市級C.縣級D.鄉級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四章第三十五條
(127)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不得向(A)從事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企
業采購危險化學品。
A.未經許可B.沒有生產、經營資質
C.安全包裝不達標D.無防護措施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四章第三十七條
(128)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取得劇毒化學品購買許可證規定
的材料之日起,(B)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決定。
A.2B.3C.4D.5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四章第三十九條
(129)(D)向個人銷售劇毒化學品(屬于劇毒化學品的農藥除外)和易制
爆危險化學品。
A.允許B.限制C.根據情況D.禁止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四章第四十條
(130)使用劇毒化學品、易制爆危險化學品的單位不得(D)其購買的劇毒
化學品、易制爆危險化學品。
A.出租、出借B.出售、轉讓
C.出借、抵押D.出借、轉讓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四章第四十二條
(131)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企業、水路運輸企業應當配備專職(D)。
A.保衛人員B.災害救援人員
C.消防人員D.安全管理人員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五章第四十三條
(132)未經(C)批準,運輸危險化學品的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
輛限制通行的區域。
A.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B.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C.公安機關D.城市交通管理部門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五章第四十九條
(133)有關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為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提供(A)和必要
的協助。
A.技術指導B.理論支持C.設備支援D.人員支持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六章第七十三條
(134)《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C)等性
質,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
A.有毒、腐蝕、爆炸、燃燒、助燃
B.危險、腐蝕、易燃易爆
C.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
D.毒害、腐蝕、易燃易爆
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三條
(135)國務院辦公廳設置的(C),是應急管理的辦事機構。
A.國家應急救援指揮中心B.國家災害預防中心
C.國務院應急管理辦公室
依據:《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2
(136)安全生產事故災難國家應急領導機構為國務院安委會,(B)具體承擔
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管理工作。
A.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B.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
C.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依據:《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2.1
(137)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實行(C)的原則。
A.預防為主、防消結合B.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C.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五條
(13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把建設(A)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和國家、區域、骨干專業應急救援體系列為公共服務
重點工程。
A.國家、省、市三級B.國家、省兩級C.國家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第四十一
章(加強公共安全)
(139)(B)既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產的重要組
成部分。
A.防災減災工作B.安全生產應急管理C.防汛抗旱
依據:2013年全國企業應急救援知識競賽
(140)在應急管理中,(B)階段的目標是盡可能地搶救受害人員、保護可能
受威脅的人群,并盡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A.預防B.響應C.準備
依據:注冊安全工程師教材《安全生產管理知識》186頁
(141)《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國家建立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
級負責、(C)的應急管理體制。
A.預防為主B.政府主導C.屬地管理為主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4條
(142)應急預案是整個應急管理體系的反映,它的內容包括:
①事故發生過程中的應急響應和救援措施②事故發生前的各種應急準備③事
故發生后的緊急恢復以及預案的管理與更新。以下那一個描述是正確的?(A)
A.包括①、②、③B、包括①、②C.包括①、③D.包括②、③
依據:《安全生產管理知識》198頁
(143)《安全生產法》規定,從業人員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
(B)。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與其訂立
的勞動合同。
A.經請示分管安全的領導,可以停止作業、撤離作業場所
B.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
C.經過安全技術人員檢測,可以停止作業、撤離作業場所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52條
(144)《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規定,特別重大或者重大突發公共事
件發生后,各地區、各部門要立即報告,最遲不得超過(B)小時,同時通報
有關地區和部門。
A.2B.4C.6
依據:《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3.2應急處置
(145)當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工藝和技術發生變化時,應急預案(C)。
A.應當廢棄不用B.可以免于重新備案
C.應當及時修訂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三十條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鄂州市2024-2025學年普通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語文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利津縣聯考2025屆初三下學期九月份統一聯考語文試題含解析
- 西安音樂學院《地球物理測井與生產測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醫藥英文文獻閱讀與論文撰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淮北師范大學《影視動畫燈光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2025屆初三下學期期末質量抽測生物試題含解析
- 環境污染治理與大數據應用考核試卷
- 衛生服務機構財務管理的考核試卷
- 碳排放減少與綠色生活方式考核試卷
- 果蔬銷售終端服務技巧與禮儀考核試卷
- 住院患者VTE相關評估量表課件
- 高中物理選修二第一章《安培力與洛倫茲力》測試題(含答案解析)
-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中職護理專業護理服務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 小學生衛生知識健康教育精課件
- 新目標英語初三英語總復習資料講義
- 體育館鋼結構工程馬道施工方案
- 2024年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內蒙古賽區初賽試卷(解析版)
- 四川省建筑與橋梁結構監測實施與驗收標準
- 2024屆山東省濰坊市六年級下學期小升初真題數學試卷含解析
- 加油站股東合作的協議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