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藏象學說4-脾課件_第1頁
2藏象學說4-脾課件_第2頁
2藏象學說4-脾課件_第3頁
2藏象學說4-脾課件_第4頁
2藏象學說4-脾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脾2藏象學說4-脾一概述

解剖位置: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形態結構:扁平彎曲,其色紫赤,附有散膏。2藏象學說4-脾主要功能:主運化,統攝血液。運動特點:主升舉。聯屬功能:在體合肉,其華在唇,開竅于口,在液為涎,在志為思,與胃相表里。五行屬土,喜燥而惡濕,為陰中之至陰,通于長夏2藏象學說4-脾二主要生理功能主運化主統血脾氣主升2藏象學說4-脾

運:轉運輸送運化化:消化吸收運化食物生理過程

運化水液

(一)主運化2藏象學說4-脾1.運化水谷含義:指脾氣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轉輸其精微的功能。二個環節:

1.磨谷消食:幫助胃腸將飲食物化為精微和糟粕。

2.吸收、運輸精微物質通達全身各組織器官。

2藏象學說4-脾脾為消化系的主要代表,與胃腸等配合完成復雜的消化功能脾吸收的精微物質是氣血化生的主要來源表現:消化功能正常,精微物質充足,內養五臟六腑,外養四肢百骸、皮毛筋肉

生理意義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2藏象學說4-脾病理意義腹脹、便溏、倦怠、消瘦、氣血虛少等病癥2藏象學說4-脾2.運化水液含義:指脾氣的吸收、轉輸水精,調節水液代謝的功能。經脾氣的轉輸作用上輸于肺再輸布至全身

胃和小腸消化吸收的津液大腸吸收的水液腎氣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液

脾在水液的代謝過程中起樞轉作用2藏象學說4-脾

《素問·經脈別論》

“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津四布,五經并行。”2藏象學說4-脾凡水液上騰下達,均賴于脾氣的樞轉。脾氣散精,輸布全身,濡潤五臟六腑

脾氣健運則水液布散通利,無水濕之患。生理意義2藏象學說4-脾病理意義水液代謝障礙,發生濕滯、痰飲、水腫、腹滿等病癥“諸濕腫滿,皆屬于脾”。2藏象學說4-脾(二)主統血含義:脾有統攝血液在脈內運行,不使其逸出脈外的功能。機理:與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密切相關。

藏營化血——脾運化正常,保證血液生成的質和量,血液的各種機能才能正常

益氣攝血——“氣之源頭在乎脾”,脾健氣旺,氣旺則能行固攝之功統攝血行2藏象學說4-脾生理意義——是血液正常循行的重要條件之一。表現——血行脈內而不外溢。病理意義:

運化無力肌衄脾清氣不升出血統血無能下部出血——便血,尿血,崩漏。2藏象學說4-脾含義:指脾氣的運動特點,以向上升騰為主。具體表現:

升清:指脾氣的升動轉輸作用,將胃腸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輸送至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升舉內臟:指脾氣上升能起到維持內臟位置的相對穩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三)脾氣主升2藏象學說4-脾病理意義脾氣不升內臟下垂——如胃下垂、子宮脫垂、久泄脫肛等2藏象學說4-脾三、與形、竅、志、液的關系在體合肉,主四肢在竅為口,其華在唇在志為思在液為涎2藏象學說4-脾(一)在體合肉,主四肢含義:脾氣的運化功能與肌肉的壯實及其功能發揮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脾氣健運肌肉得以營養,使肌肉發達四肢稟水谷精氣,則輕勁有力生理意義2藏象學說4-脾病理意義

精微物質化生無源

脾失健運

四肢肌肉失去營養

肌肉瘦削軟弱無力四肢倦怠痿廢不用2藏象學說4-脾(二)在竅為口含

義:飲食口味等與脾的運化功能密切相關。生理意義:脾胃經脈上行于口,脾氣上升,口味正常,納谷香甜。《靈樞·脈度篇》“脾氣通于口,脾和則口能知五谷矣。”2藏象學說4-脾病理意義

脾病則食欲不振,口味異常,如出現口淡乏味、口粘、口甜等。2藏象學說4-脾(三)其華在唇含義:口唇的形色及功能與脾有密切關系。生理意義:

脾運化水谷精微至口唇,使口唇肌肉強健,色澤紅潤,感覺靈敏。2藏象學說4-脾病理意義脾虛,氣血虧少——口唇萎黃,枯而不榮。脾胃積熱——口唇糜爛。2藏象學說4-脾(四)在志為思含義:脾的生理功能和思有關。生理意義:

“思出于心而脾應之”,正常的思考對機體生理活動無不良的影響。2藏象學說4-脾病理意義思慮過度,所愿不遂——脾氣郁滯、不思飲食、脘腹脹悶。脾失健運氣,氣血不足——思維功能減退。2藏象學說4-脾(五)在液為涎含義:脾與五液中的涎有密切關系。涎為唾液中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氣化生并轉輸布散。生理意義:涎為脾陰所化,經脾氣運化至口腔有潤澤口腔,助食吞咽等作用。正常情況下,涎上注于口而不溢于口外。2藏象學說4-脾病理意義

脾胃不和——口涎自出脾陰虛——涎液減少而口干2藏象學說4-脾四、脾的小結主要功能:主運化,統攝血液。運動特點:主升舉。聯屬功能:在體合肉,其華在唇,開竅于口,在液為涎,在志為思,與胃相表里。(與現代醫學的消化、血液、循環系統相關)2藏象學說4-脾

脾的病癥

食欲不振、口味異常、腹脹便溏、肌肉消瘦、四肢痿軟、內臟下垂、崩漏、皮下出血等。2藏象學說4-脾五、胃主受納,腐熟水谷:接受容納來自食道的飲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