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單元第20課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A級必備知識基礎練1.(2023北京豐臺高一期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都試圖對舊體制進行改革。其共同點為()A.改變了農業、輕工業落后的局面B.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對計劃經濟體制進行了一定調整D.導致了局勢失控和國家的解體2.(2023山東德州高一期末)下圖為蘇聯1954年的農業宣傳海報,圖中文字為“開墾荒地,獲得富足的豐收”。該海報意在()A.描繪農業發展美好愿景B.歌頌社會主義婦女新形象C.揭示農業集體化的弊端D.肯定工業建設取得的成就3.(2023甘肅天水高一校考期末)有學者指出,這是蘇聯走向衰亡的一個關鍵性的轉折時期。軍工和重工業的比重越來越大,輕工業和食品工業的比重卻越來越小,經濟結構更加畸形。它為以后蘇聯的解體準備了條件。該“轉折時期”是指()A.斯大林時期B.勃列日涅夫改革時期C.赫魯曉夫改革時期D.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期4.(2023甘肅隴南高一期末)1990年,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以公有制束縛了人的勞動積極性為由,認為改革主要而又刻不容緩的任務是取消公有制的“壟斷地位”,推行公有企業非國有化、私有化。由此可知,戈爾巴喬夫的改革()A.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B.旨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C.激發了民眾的創造力D.徹底否定了蘇聯模式5.(2023四川成都高一期末)下面是1951—1980年蘇聯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據表可知,這一時期蘇聯()1951—1960年1961—1970年1971—1980年10.25%6.45%4.95%A.經濟發展的問題積重難返B.民眾生活水平穩步提升C.突破了舊經濟體制的束縛D.工業化建設的成效顯著6.(2023湖北高一期末)自蘇共二十七大以來,蘇聯的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幾經變化。1987年通過了根本改革經濟體制的基本原則之后,又于1989年底提出經濟健康化計劃,1990年5月又提出向可調節市場經濟過渡的構想,8月底推出“500天計劃”。這說明蘇聯經濟體制改革()A.具體方案在不斷優化B.從根本上突破了蘇聯模式C.缺乏一貫性和堅決性D.致力調整國民經濟比例失衡7.(2023遼寧縣級高中高一期末)1950年,南斯拉夫開始讓工人來管理國營工業企業,提出“工廠歸工人、土地歸農民”的口號,實行“工人自治”;1964年,南斯拉夫開始全面推行社會自治,從工廠企業擴展到社區和事業單位。這些活動()A.體現了改革探索的精神B.擺脫了意識形態的局限C.突破了蘇聯模式的弊端D.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內涵8.(2023內蒙古高一期末)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歐各國經濟每況愈下,過去排斥市場經濟的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不少國家外債負擔沉重。有的國家試圖通過改革擺脫這種境地,但措施不當,未能取得預期效果;有的沒有進行改革,經濟困難日益嚴重。這一狀況()A.適應了體制改革浪潮B.減輕了國家的經濟困難C.與蘇聯社會完全相同D.加劇了政治劇變的風險B級能力素養提升練9.(2023河北張家口高一期末)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作的報告中提到:為了認真改進對農業的領導,必須使我們的干部注意經濟問題,注意減少生產中所花費的勞動……現有的資料表明,我國生產的一千克牛奶和肉類所花的勞動要比美國多得多。據此推知,赫魯曉夫()A.突破了計劃經濟體制B.試圖對舊體制進行改革C.確立對農業領域的領導D.意在推行新經濟體制10.(2023云南文山高一期末)下圖展現了1960—1985年蘇聯經濟比重概況(%)。由此可見這一時期蘇聯()A.成功突破蘇聯模式B.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C.綜合國力顯著上升D.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加強11.(2023云南紅河高一期末)下面是1956—1990年某國國民收入與工業總產值增長率(%)示意圖。據此判斷,該國最有可能是()A.英國 B.法國 C.日本 D.蘇聯12.(2023四川南充高一期末)下面是1961—1975年蘇聯社會總產值、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統計表,這可以說明當時蘇聯()時間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社會總產值6.5%7.4%6.3%工業總產值8.6%8.5%7.4%A.經濟政策的實施具有連續性B.經濟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C.公有制經濟主導地位被削弱D.工業始終是經濟改革的重點13.(2023四川涼山高一期末)下表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內容。據表格內容,可知各國的改革()國家改革內容波蘭建立以社會主義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實行土地改革:通過漸進的方式實現工業化匈牙利以聯盟政策取代當時已呈現的多黨制;用“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革新取代高度集權的單一經濟模式捷克斯洛伐克實行多層次的社會所有制,更有效地參加國際分工,執行獨立的對外政策A.最終導致東歐劇變B.提供經濟建設經驗C.沒有取得任何成效D.違背社會主義原則14.(2023北京東城高一期末)有學者認為,隨著波蘭、匈牙利、民主德國、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政權的相繼崩潰,事態的新的發展所造成的影響又開始溢出,蔓延至蘇聯,動搖了戈爾巴喬夫的權威并削弱了黨和國家的控制力。該學者旨在說明()A.東歐劇變加速了蘇聯解體B.東歐國家希望徹底擺脫蘇聯模式C.戈爾巴喬夫改革宣告失敗D.東歐國家改革迷失社會主義方向15.(2023山東東營高一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書中的時代·時代中的書表1、表2是史學家聞一(1937—2022)著作《俄羅斯通史(1917—1991)》的目錄摘編和其他作品情況。第一章羅曼諾夫王朝的覆滅第二章十月革命第三章蘇維埃政權的最初年代第四章國內戰爭時期的經濟政策和“戰時共產主義”第五章轉向新經濟政策第六章直接工業化時期第七章農業全盤集體化時期第八章30年代:蘇聯建成社會主義第九章衛國戰爭第十章戰后蘇聯第十一章赫魯曉夫執政時期第十二章從勃列日涅夫到安德羅波夫第十三章最后的戈爾巴喬夫,最后的蘇聯表1《布哈林傳》1988年出版《蘇聯史綱1917—1937》 1991年出版《解體歲月》 1998年出版《重返莫斯科》 2000年出版《俄羅斯深處》 2001年出版《回眸蘇聯》 2003年出版《凱歌悲壯》 2006年出版《走出北高加索》 2006年出版《十月革命:陣痛與震蕩》 2010年出版《光榮與夢想—重讀俄羅斯》 2010年出版《絕色俄羅斯》 2011年出版《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俄羅斯》 2012年出版《烏克蘭:硝煙中的雅努斯》 2016年出版表2(1)按某一標準,對表1的目錄進行時代劃分。(2)表2對我們了解表1的這部書有什么幫助?16.(2023遼寧縣級高中高一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戰時共產主義時期,列寧強調,只有共耕制才是出路,現在我們的任務是過渡到共耕制,過渡到公共的大經濟。戰時共產主義結束后,1921年4月列寧在《論糧食稅》中首次表述了他的合作社思想,指出,既然我們還不能實現到社會主義的直接過渡……所以我們應該利用資本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封瓶蓋用鋁箔項目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市場調研總結與2025年市場需求分析計劃
- 2025年其它報紙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磷礦資源市場調研報告
- 福州擠塑機項目商業計劃書模板范文
- 2025年防水業務年終總結報告
- 2025年玻璃雕銑機項目提案報告模板
- 2025年辦公商業空間設計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項目謀劃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增強填充劑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夜場水煙合作協議書
- 河南省青桐鳴大聯考普通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三考前適應性考試地理試題及答案
- 管道勞務分包協議書
- 2025-2030中國鋰電子電池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
- 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醫聯體合作協議書(2篇)
- 25《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核心素養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溺水急救方法》課件
- T/CEC 164-2018 火力發電廠智能化技術導則_(高清-最新版)
- 抹機水MSDS 安全資料表
- 醫院感染管理組織框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