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 作業指導書(檢測部分)第ⅱ版_第1頁
第二冊 作業指導書(檢測部分)第ⅱ版_第2頁
第二冊 作業指導書(檢測部分)第ⅱ版_第3頁
第二冊 作業指導書(檢測部分)第ⅱ版_第4頁
第二冊 作業指導書(檢測部分)第ⅱ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業指導書

(第二冊,共三冊)

注:含檢測工作流程、支護錨桿抗拔試驗、基礎錨桿抗拔試驗、

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天然地基和復

合地基壓板載荷試驗、鉆芯法、動力觸探與標準貫入試驗、低應

變法、高應變法、十字板剪切試驗、靜力觸探試驗、波速測試、

后錨固件抗拔試驗、混凝土回彈法、安全措施與應急預案實施細

文件編號:GEOHWA-PI/C5-24?39

發行版次:第n版

編寫:_________________

審核:_________________

批準:_________________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20日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II

作業指導書第1頁共1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目錄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1、檢測工作流程

2、支護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3、基礎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4、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實施細則

5、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實施細則

6、天然地基和復合地基壓板載荷試驗實施細則

7、鉆芯法實施細則

8、動力觸探與標準貫入試驗實施細則

9、低應變法實施細則

10、高應變法實施細則

11、十字板剪切試驗實施細則

12、靜力觸探試驗實施細則

13、波速測試實施細則

14、后錨固件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15、混凝土回彈法實施細則

16、安全措施與應急預案實施細則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4

作業指導書第1頁共2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1、檢測工作流程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k本流程的檢測適用于本作業指導書所有檢測項目。

2、檢測工作流程圖如下:

合同洽談與簽訂,接受委托*—

看現場:調查實地情

況,了解業主要求。---------------->

編制方案:根據合同和規范要求,結

合現場情況,編制檢測方案

檢測前準備:①設備檢定與檢查;②備齊工程

概況表、現場確認單、設計與施工記錄表;③

收到委托方發出的任務單;④人員準備。擴大檢測

現場檢測:①技術交底一②檢查試驗對象一③檢查設備

一④通知監理與甲方,請其填寫概況表,提供相關資料

(地質、設計圖、設計要求與施工記錄表)一⑤安裝設

備一⑥試驗與記錄一⑦完成后請監理簽名蓋章,業主確

認一⑧退場,設備清點、歸位。

必要時I

重新檢測------------數據分析和結果評價

中間結果提交:資料備齊,逐字校對

最終檢測報告提交:全面逐字校對,再審核;必要時

提交原始資料歸檔,蓋章

辦理結算請款手續:將報告書最終版交財務與結算部,

由財務與結算部完成。

項目完成

3、檢測工作過程填寫以下的“檢測工作管理表二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4

作業指導書第1頁共2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1、檢測工作流程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檢測工作流程管理表

檢測類型項目名稱

委托方名稱工程地點

項目負責人校審人

合同要點已簽訂口洽談中口

實地情況:

現場情況

業主要求:

已送監理審口尚未送審口審后需再修改口

方案要點

設備檢定與檢查情況:

表格備齊情況:工程概況表口工作量現場確認單口設計與施工記錄表口其它表口

進場準備

委托方發出的任務單接收情況:

人員準備情況:

技術交底:試驗對象檢查:

設備檢查:監理填表,提供資料:

現場試驗

安裝設備:試驗與記錄:

監理簽名蓋章,業主確認:退場,設備清點和歸位:

中間結果編制與資料備齊情況:逐字校對:提交時間W3天:是口/否口

編制與資料備齊情況:全面校對:審核情況:

最終報告

原始資料歸檔:蓋章:提交忖間W7天:是口/否口

結算結算與請款單編制蓋章:請款單送甲方:收款情況:

全部完成口除結算外全部完成口

完成情況

因__________原因目前無法全部完成,剩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管單位意見

意見收集

委托方或監理意見

備注:1、自“合同要點”以后的每一項在確認后在表格尾部請簽名,可簽單字,如“楊”、“盛二

2、表格中的“口”供選擇后打“J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5

作業指導書第1頁共14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2、支護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一、術語

錨桿:由設置于鉆孔內、端部深入穩定巖土層中的鋼筋或鋼絞線

等抗拉材料與孔內注漿體組成的抗拉桿件。按使用類別,分支護錨桿

(包括土釘)與基礎錨桿。按巖土層性質,分土層錨桿與巖層錨桿。

支護錨桿:將圍護結構所承受的側向荷載,通過錨桿的拉結作用

傳遞到周圍的穩定巖土層中去的錨桿。

土釘:用來加固并同時錨固現場原位土體,依靠與土體之間的界

面粘結力或摩擦力,在土體發生變形的條件下被動受力,并主要承受

拉力作用的細長構件。

土層錨桿:錨固段設置于土層中的錨桿。

巖層錨桿:錨固段設置于巖層中的錨桿。

基本試驗:為確定錨固體與巖土層間的粘結強度特征值、錨桿設

計參數和施工工藝而進行的抗拔試驗。

驗收試驗:為檢驗錨桿施工質量而進行的抗拔試驗。

二、試驗目的和適用范圍

基本試驗的目的是通過試驗得出基坑支護或邊坡工程錨桿的抗拔

能力(承載力)的大小,為下一步錨桿設計和施工提供依據。

驗收試驗的目的是通過試驗檢驗基坑支護或邊坡工程錨桿的施工

質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范要求,即承載力和變形是否滿足設

計和有關規范規程要求。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5

作業指導書第2頁共14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2、支護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支護錨桿(包括土釘)的驗收試驗的適用于基坑支護工程、邊坡

工程等拉力型錨桿(包括土釘)的驗收。

三、試驗方法和原理

試驗方法為張拉法。

試驗原理為:通過油泵對千斤頂施加壓力,由于千斤頂穿過錨桿,

從而千斤頂內筒在壓力作用下內自會逐漸移出,移出的量即為錨桿錨

頭的位移量,可通過對錨頭位移進行測量得出,千斤頂的壓力即對錨

桿的拉力可通過油泵上的精密壓力表或數顯壓力表讀出。從拉力和錨

頭位移關系,可判斷錨桿的承載能力。

四、檢測設備

檢測設備見下表。

試驗儀器一覽表

序號名稱規格型號生產廠家件數主要性能指標

最大張拉力992kN,穿心孔徑

1千斤頂YCQ100Q柳州邱姆預應力1

(1)78mmo壓力表讀數

錨桿拉力

2ZY-30北京中煤礦山1最大量程300kN,數顯式讀數

3百分表四川成都20-50mm,u=3(im;k=2

檢測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應進行校準。設備性能應符合相應檢測方

法的技術要求。

五、執行標準

國家標準《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5

作業指導書第3頁共14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2、支護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行業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

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范》DBJ15-60-2008;

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

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15-31-2003;

地方標準《廣州地區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定》JB02-98o

六、基本規定

1、調查、資料收集的內容

(1)收集被檢測工程的巖土工程勘察資料、地基基礎設計與施工

資料;了解施工工藝和施工中出現的一場情況;

(2)進一步明確委托方的具體要求;

(3)分析檢測項目實施的可行性。

2、檢測方案

在進場檢測前應制定檢測方案。檢測方案宜包含以下內容:工程

概況,檢測方法及其所依據的規范標準,檢測數量,抽樣方案,所需

的機械設備和人工配合,試驗時間與工期,檢測時的現場條件,加荷

分級情況、最大加荷值或終止試驗的標準,檢測報告的內容。

3、現場檢測期間,除應執行相關規范規定以外,還應遵守國家有

關安全生產的規定;當現場操作環境不符合儀器設備使用要求時,應

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儀器設備的正常工作。

七、檢測數量

檢測數量應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特殊目的的情況下,按合同執

行。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5

作業指導書第4頁共14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2、支護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支護錨桿抗拔驗收試驗的抽檢數量不應少于錨桿總數的5%,且不

得少于6根。

土釘墻質量驗收應進行土釘抗拔力試驗,抽檢數量應為土釘總數

的0.5-1%,且不得少于10根。

當檢測結果不滿足設計要求時,應進行擴大抽檢。擴大抽檢的數

量宜按不滿足設計要求的數量加倍擴大抽檢。

八、操作規程

1、錨桿基本試驗

操作規程參見《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附錄

C的C.2節。

當錨桿數量為3根時,各根極限承載力值的最大差值小于30%時,

取最小值作為錨桿的極限承載力標準值;若最大差值超過30%時,應

增加試驗數量,按95%的保證概率計算錨桿的極限承載力標準值。

錨固體與地層間極限粘結強度標準值除以2.2?2.7為粘結強度特

征值(注:對硬質巖系數取大值,對軟巖和土取小值;當試驗的錨固

長度與設計長度相同時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附錄X,將錨

桿極限承載力除以安全系數2,即錨桿抗拔承載力特征值Rto

也可采用《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附錄E。

2、支護錨桿和土釘驗收試驗

操作規程參見《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范》(DBJ15-60-2008)第16

早。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5

作業指導書第5頁共14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2、支護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也可采用《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附錄C。

也可采用《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附錄E。

九、操作步驟

1、準備工作:包括搭設操作平臺、接通電源、試運行等;

2、將千斤頂安裝在擬試驗錨桿上;

3、按規范要求的張拉時間和次數進行張拉試驗;

4、卸荷;

5、拆除試驗裝置,進入下一條錨桿的試驗。

十、操作細則

1.根據試驗目的、錨桿的規格和設計要求,選擇匹配的千斤頂、

壓力表;

2.去計量檢定部門對千斤頂和壓力表進行計量檢定,確定“油壓

——荷載”線性公式;

3.搭設操作平臺,要求平臺可容納2人在上面操作;

4.檢查錨桿是否滿足試驗條件、有無與其它結構物連接,要求錨

索外露長度60cm左右、螺紋鋼外露長度100cm左右。應保證錨桿在

張拉時獨立受力;如果螺紋鋼不是精軋螺紋鋼,應焊上專用連桿;

5.對油泵、壓力表、千斤頂的聯同工作性能進行試運行,以檢查

其是否正常工作。

6.千斤頂和錨具的安裝

6.1對鋼絞線錨索:

6.1.1將錨桿穿入結構物的預留孔道。鋼絞線必須用薄片砂輪機切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5

作業指導書第6頁共14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2、支護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割,切后不得散頭,也不得出現“毛頭”,以免穿孔困難。

6.12將工作錨板自鋼絞線束端部套在束上,并推至錨墊板處,入

對中止口后固定。

6.13安裝工作錨夾片時將夾片沿鋼絞線推入錨板的錐孔中,敲

平。

6.14安裝限位板。限位板根據工作錨板的設計,與錨板的孔相對

應配合。

6.15安裝千斤頂。先將鋼絞線束端部用鐵絲稍加捆扎,即可將千

斤頂吊起來穿套在鋼絞線束上,并將千斤頂前端蓋支承口套在限位板

的外面。這時千斤頂即可同軸對中。

6.16將工具錨安裝在活塞端部的支承止口上。

6.2對鋼筋錨桿:

將鋼絞線換成鋼筋,在千斤頂和錨桿之間加入徼頭器并擰緊即可。

7.張拉

7.1.將B路截止閥(回油閥)打開,A路截止閥關閉,啟動油泵,向

張拉缸供油進行張拉。同時調節節流閥,以控制油壓高低和張拉速度。

72在活塞外伸時,工具錨夾片可自行夾緊鋼絞線。工作錨夾片此

時受限位板的限制,會被稍微帶出,而不會退出工作錨孔。

7.3.當活塞行程還剩余10?20mm時,應停止向A路供油,此時應

將回流閥回旋,回時輕回截止閥(回油閥),A路壓力降至零點。由于錨

桿的回縮,活塞將被拉回若干毫米,這時工作夾片被帶入錨板內而自

行夾緊。

7.4.B路關閉截止閥、打開節流閥向B路(回程缸)供油,活塞回程,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5

作業指導書第7頁共14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2、支護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留10?20mm即可停泵。

75至此,已完成一個張拉循環。如錨桿較長,一次張拉伸長值不

夠,達不到張拉控制應力3。則必須進行第二次張拉。重復本節步驟

卜4,完成第二次張拉循環。如此重復張拉,直至達到控制應力6K為

止。

附:控制閥操作表:

\閥門送油閥回油閥

乍\

應用舉例

工作贏左右左右

初運轉:排

空運轉開開開或關開或關

氣;空轉

左(右)路供油千斤頂張拉

關(開)開(關)關(開)開(關)

右(左)路供油(液壓回程)

千斤頂頂壓

雙路同時代油關美去開

錨固

千斤頂卸荷,

卸荷回程開開開開

彈簧回程

用于其它液

左(右)單路使用關(開)開(關)關關

壓機械中

九、附件

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范》(DBJ15—60—2008)第

16章復印件。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5

作業指導書第8頁共14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2、支護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附件:

16支護錨桿和土釘驗收試驗

16.1適用范圍

16.1.1采用接近于支護錨桿和土釘的實際工作條件的試驗方

法,確定支護錨桿和土釘在驗收荷載作用下的工作性狀,為工程

驗收提供依據,

16.1.2本方法適用于基坑支護工程、邊坡工程等拉力型錨桿、

土釘的驗收。

16.1.3支護錨桿基本試驗和端變試驗的儀器設備及安裝宜按本

規范執行,具體試驗方法可參照《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99、《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和《建筑

邊坡技術規廷》CB50330—2002執行。

16-2儀器設備及其安裝

16.2.1試驗加載宜采用油壓千斤頂,F斤頂的作用力方向應與

土釘、支護錨桿軸線重合。

16.2.2土釘、支護錨桿的驗收試驗的加載反力裝置宜采用支座

橫梁反力裝置,在下列條件下也可采用承壓板式反力裝置。

1支護錨桿支撐體系中設置有連續墻、排樁、腰梁、圈梁

等支撐構件,支撐構件能提供足夠的加載反力。

2土質邊坡、基坑側壁設置有足夠厚度的混凝土面層,或

在土釘、支護錨桿周圍為試驗而設置有足夠厚度的混凝土面層,

混凝土面層能提供足夠的加載反力。

16.23支理橫梁反力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加載反力裝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試驗荷載的

L2倍。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VC5-25

作業指導書第9頁共14頁

第II版第0次修訂

2、支護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2對加載反力裝置的主要構件進行強度和變形驗算。

3支座底的壓應力不宜大于支座底的巖土承載力特征值的

L5倍。

4士釘、支護錨桿中心與支座邊的距離應大于等于IB(B

為支座邊寬)且大于1.0m。

16.2.4承壓板式反力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承壓板應有足夠的剛度,可由鋼板或方木等制作而成。

2承壓板應有足夠的面積,試驗時支撐構件或混凝土面層

不得破壞。

16.2.5荷載量測可采用并聯于千斤頂油路的壓力表或壓力傳感

器測定油壓,根據F斤頂校準結果換算荷載。

16.2.6宜采用位移傳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對土釘、支護錨桿位

移進行測量,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位移測量點應選擇在非受力的土釘、支護錨桿桿體上或

土釘、支護錨桿頂部,不得選擇在千斤頂上。

2應安裝I~2個位移測試儀表。

3位移測量方向應沿著土釘、支護錨桿的軸向變形方向。

4基準樁中心與土釘、支護錨桿中心的距離應大于等于6d(d

為土釘、錨桿孔直徑)且大于L0m,基準樁中心與承壓板(反力支

座)邊的距離應大于等于承壓板(反力支座)邊寬且大于1.0m。

5基準梁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并應穩固地安置在基準樁上。

6基準樁、基準梁和固定位移測量儀表的夾具應避免太陽

照射、振動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

16.2.7試驗儀器設備性能指標應符合下列規定:

1壓力傳感器的測量誤差不應大于1%,壓力表精度應優

于或等于0.4級。

2在試驗荷載達到最大試驗荷載時,試驗用油泵、油管的

工作壓力不應超過額定工作壓力的80%。

3千斤頂、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的量程不應大于試驗要求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5

作業指導書第10頁共14頁

第II版第0次修訂

2、支護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的最大試驗荷載的2.5倍、也不應小于試驗要求的最大試驗荷載

的L2倍。

4位移測量儀表的測量誤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優「

或等F0.01mmo

16.3現場檢測

16工1確定上釘、支護錨桿的最大試驗荷載心應符合卜列規定:

1上釘、臨時性支護錨桿的最大試驗荷載應取其軸向受拉

承載力設計值此的1.0~1.2倍或者其軸向受拉承載力特征值凡

的1.2?1.5倍。

2永久性支護錨桿的最大試驗荷載應取支護錨桿軸向受拉

承載力設計值M的1.2~L5倍或者支護錨桿軸向受拉承載力特

征值&的L5~2.0倍。

3當設計有規定時按設計要求。

16.3.2錨固體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0%后方可進行試驗。試驗

時,上釘、支護錨桿應與支撐構件或混凝土面層脫離,處「獨立

受力狀態。

16.3.3土釘、非預應力支護錨桿的驗收試驗應符合下列要求:

1初始荷載取好大試驗荷載的0.1倍。

2采用維持荷載法,逐級加載。力限卸載等級和持荷時間

應符合表16.3.3的規定。

表16.3.3土釘、非頸應力支護錨桿驗收試驗的

加荷等級和持荷時間規定

試驗荷載0.1Nz04%

0.2N306N皿0.8/V^10用m碎u

持荷時間(min)5551010>15

注:土釘加荷等級應在上表中增加0.9/Va-級,持荷時間為lOmin。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5

作業指導書第11頁共14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2、支護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3每級荷載施加后按第】、5、lOmin測讀錨頭位移,以后

每間隔5min測讀…-次位移,每級荷載達到持荷時間并測讀位移

后施加下一級荷載.

4位移相對穩定標準:最大試驗荷載持荷時,后5min的位

移增量小F前5mm的位移增量,并連續出現兩次。

5達到相對穩定標準后,卸荷至初始荷載并測讀位移。

6在某級荷載作用下,由于土釘、非預應力支護錨桿的位

移量不斷增加,試驗荷載無法維持,或者加載至最大試驗荷載持

荷時,連續1。次測讀位移均未達到相對穩定標準,可終止試驗。

16.3.4預應力支護錨桿的驗收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試驗前應解除預應力。

2初始荷載取最大試驗荷載的0.1倍。對鋼絞線預應力錨

桿,初始荷載也可取最大試驗荷載的0.3倍。

3采用維持荷載法,逐級加載。加荷等級和持荷時間應符

合按表16.3.4的規定。

表16.3.4預應力支護錨桿驗收試驗的加荷等級和持荷時間

試驗荷載0.10/VM030G0.0.70/V?0.80內一0.90汽3LON3

持有時間

101010101010£10

(min)

4每級荷載施加后按第1、5、lOmin測讀錨頭位移,每級

荷載達到持荷時間并測讀位移后施加下一級荷載。

5位移相對穩定標準:最大試驗荷載持荷時,當第5、

lOmin測讀的位移增量之和不大尸LOmm時,可卸載;否則應再

維持50min,并在第15、20、25、30、45和60min測讀錨頭位

移。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5

作業指導書第12頁共14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2、支護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6達到相對穩定標準后,卸荷至初始荷載并測讀位移。

7在某級荷載作用下,由于預應力支護錨桿的位移量不收

斂,試驗荷載無法維持,可終止試驗。

8試驗完成后,施工單位應按設計要求加載至鎖定荷載鎖

定。

16.3.5土釘、支護錨桿驗收試驗的試驗數據可按附錄A附表

A.0.9的格式進行記錄。

16.4檢測數據分析與判定

16.4.1試驗結果應按每級荷載對應的錨頭位移列表整理,并繪

制荷載-位移(。-5)曲線,需要時可繪制其他輔助分析曲線。

16.4.2最大試驗荷載時,位移增量達到相對穩定標準,取最大

試驗荷載為土釘的抗拔力;當出現本規范第16.3.3條第6款時,

取前一級荷載為土釘的抗拔力。

對同一條件的土釘進行統計分析,當滿足下列條件時,判所

檢測的土釘驗收試驗結果滿足設計要求:

1抗拔力平均值應不小于設計抗拔力;

2抗拔力最小值應不小于設計抗拔力的0.9倍。

16.4.3當滿足下列條件時,判所檢測的非預應力支護錨桿驗收

試驗結果滿足設計要求:

1在最大試驗荷載持荷下,位移增量達到相對穩定標準;

2支護錨桿試驗從初始荷載至最大試驗荷載所得的總彈性

位移應小于自由段長度與1/2錨固段長度之和的桿體理論彈性伸

長值(按式16.4.4-3計算);

3當設計有要求時,錨桿總位移量小于設計要求的最大位

移要求。

16.4.4當滿足下列條件時,判所檢測的預應力支護錨桿驗收試

驗結果滿足設計要求:

1在最大試驗荷載持荷下,第5、lOmin測讀的位移增量之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5

作業指導書第13頁共14頁

第n版第o次修訂

2、支護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和不大于1.0mm或者第10~60min測讀的位移增量之和不大于

2.0mmo

2支護錨桿試驗從初始荷載至最大試驗荷載所得的總彈性

位移應超過該荷載范圍內自由段長度的桿體理論彈性伸長值(按

式16.4.4-1計算)的80%,且應小于自由段長度與1/2錨固段

長度之和的桿體理論彈性伸長值(按式16.4.4-3計算)。

AL=(乜一乂)乙(16.4.4-1)

EA

也=(*3(16.4.4-2)

AL=AZ1+—2(16.4.4-3)

式中2厘——最大試驗荷載(kN);

%——初始試驗荷載(kN);

AL,——從初始荷載至最大試驗荷載,支護錨桿自由段長

度理論彈性伸長值(mm);

從初始荷載至最大試驗荷載,錨固段長度的桿體

理論彈性伸長值(mi);

AL3——從初始荷載至最大試驗荷載,支護錨桿自由段長

度與1/2錨固段長度的桿體理論彈性伸長值

(mm);

L.——支護錨桿自由段長度(m);

L——錨固段長度(m);

E——桿體彈性模量(MPa);

A——桿體橫截面積

支護錨桿從初始荷載至最大試驗荷載所得的總彈性位移等于

最大試驗荷載時的錨頭總位移與卸載至初始荷載時的殘余位移之

差(mm)o

16.4.5檢測報告除應包括本規范第3.7.7條內容以外,還應包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5

作業指導書第14頁共14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2、支護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括下列內容:

1受檢支護錨桿的尺寸(支護錨桿孔徑、錨桿長度和桿體

直徑、自由段氏度和角度),受檢土釘的尺寸(土釘直任、長

度),桿體材料及材料強度。

2加載反力裝置。

3加卸載方法,荷載分級。

4第16.4.1條要求繪制的曲線及對應的數據表。

5土釘、支護錨桿驗收標準.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6

作業指導書第1頁共10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3、基礎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一、術語

錨桿:由設置于鉆孔內、端部深入穩定巖土層中的鋼筋或鋼絞線

等抗拉材料與孔內注漿體組成的抗拉桿件。按使用類別,分支護錨桿

(包括土釘)與基礎錨桿。按巖土層性質,分土層錨桿與巖層錨桿。

基礎錨桿:將基礎承受的向上豎向荷載,通過錨桿的拉結作用傳

遞到基礎底部的穩定巖土層中去的錨桿。

土層錨桿:錨固段設置于土層中的錨桿。

巖層錨桿:錨固段設置于巖層中的錨桿。

基本試驗:為確定錨固體與巖土層間的粘結強度特征值、錨桿設

計參數和施工工藝而進行的抗拔試驗。

驗收試驗:為檢驗錨桿施工質量而進行的抗拔試驗。

二、試驗目的和適用范圍

基本試驗的目的是通過試驗得出基坑抗浮錨桿的抗拔能力(承載

力)的大小,為下一步錨桿設計和施工提供依據。

驗收試驗的目的是通過試驗檢驗基坑抗浮的錨桿的施工質量是否

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范要求,即承載力和變形是否滿足設計和有關

規范規程要求。

基礎錨桿的驗收試驗的適用于抗拔基礎的驗收檢測。

三、試驗方法和原理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6

作業指導書第2頁共10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3、基礎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試驗方法為張拉法。

試驗原理為:通過油泵對千斤頂施加壓力,由于千斤頂穿過錨桿,

從而千斤頂內筒在壓力作用下內自會逐漸移出,移出的量即為錨桿錨

頭的位移量,可通過對錨頭位移進行測量得出,千斤頂的壓力即對錨

桿的拉力可通過油泵上的精密壓力表或數顯壓力表讀出。從拉力和錨

頭位移關系,可判斷錨桿的承載能力。

四、檢測設備

檢測設備見下表。

試驗儀器一覽表

序號名稱規格型號生產廠家件數主要性能指標

最大張拉力992kN,穿心孔徑

1千斤頂YCQ100Q柳州邱姆預應力1

078mm。壓力表讀數

錨桿拉力

2ZY-30北京中煤礦山1最大量程300kN,數顯式讀數

3■分表四川成都20-50mm,u=3|im;k=2

檢測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應進行校準。設備性能應符合相應檢測方

法的技術要求。

五、執行標準

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范》DBJ15-60-2008;

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

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15-31-2003。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6

作業指導書第3頁共10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3、基礎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7X、基本規定

1、調查、資料收集的內容

(1)收集被檢測工程的巖土工程勘察資料、地基基礎設計與施工

資料;了解施工工藝和施工中出現的一場情況;

(2)進一步明確委托方的具體要求;

(3)分析檢測項目實施的可行性。

2、檢測方案

在進場檢測前應制定檢測方案。檢測方案宜包含以下內容:工程

概況,檢測方法及其所依據的規范標準,檢測數量,抽樣方案,所需

的機械設備和人工配合,試驗時間與工期,檢測時的現場條件,加荷

分級情況、最大加荷值或終止試驗的標準,檢測報告的內容。

3、現場檢測期間,除應執行相關規范規定以外,還應遵守國家有

關安全生產的規定;當現場操作環境不符合儀器設備使用要求時,應

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儀器設備的正常工作。

七、檢測數量

檢測數量應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特殊目的的情況下,按合同執

行。

基礎錨桿抗拔試驗的抽檢數量不應少于錨桿總數的5%,且不得少

于6根。

當檢測結果不滿足設計要求時,應進行擴大抽檢。擴大抽檢的數

量宜按不滿足設計要求的數量加倍擴大抽檢。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6

作業指導書第4頁共10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3、基礎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八、操作規程

1、錨桿基本試驗

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附錄X,將錨

桿極限承載力除以安全系數2,即錨桿抗拔承載力特征值Rto

也可采用《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附錄E。

2、基礎錨桿驗收試驗

操作規程參見《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范》(DBJ15-60-2008)第17

早。

九、操作步驟

1、準備工作:包括搭設操作平臺、接通電源、試運行等;

2、將千斤頂安裝在擬試驗錨桿上;

3、按規范要求的張拉時間和次數進行張拉試驗;

4、卸荷;

5、拆除試驗裝置,進入下一條錨桿的試驗。

十、操作細則

1.根據試驗目的、錨桿的規格和設計要求,選擇匹配的千斤頂、

壓力表;

2.去計量檢定部門對千斤頂和壓力表進行計量檢定,確定“油壓

——荷載”線性公式;

3.搭設操作平臺,要求平臺可容納2人在上面操作;

4.檢查錨桿是否滿足試驗條件、有無與其它結構物連接,要求錨

索外露長度60cm左右、螺紋鋼外露長度100cm左右。應保證錨桿在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6

作業指導書第5頁共10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3、基礎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張拉時獨立受力;如果螺紋鋼不是精軋螺紋鋼,應焊上專用連桿;

5.對油泵、壓力表、千斤頂的聯同工作性能進行試運行,以檢查

其是否正常工作。

6.千斤頂和錨具的安裝

6.1對鋼絞線錨索:

6.1.1.將錨桿穿入結構物的預留孔道。鋼絞線必須用薄片砂輪機切

割,切后不得散頭,也不得出現“毛頭”,以免穿孔困難。

6.12將工作錨板自鋼絞線束端部套在束上,并推至錨墊板處,入

對中止口后固定。

6.13安裝工作錨夾片時將夾片沿鋼絞線推入錨板的錐孔中,敲

平。

6.14安裝限位板。限位板根據工作錨板的設計,與錨板的孔相對

應配合。

6.15安裝千斤頂。先將鋼絞線束端部用鐵絲稍加捆扎,即可將千

斤頂吊起來穿套在鋼絞線束上,并將千斤頂前端蓋支承口套在限位板

的外面。這時千斤頂即可同軸對中。

6.16將工具錨安裝在活塞端部的支承止口上。

6.2對鋼筋錨桿:

將鋼絞線換成鋼筋,在千斤頂和錨桿之間加入鎖頭器并擰緊即可。

7.張拉

7.1.將B路截止閥(回I油閥)打開,A路截止閥關閉,啟動油泵,向

張拉缸供油進行張拉。同時調節節流閥,以控制油壓高低和張拉速度。

72在活塞外伸時一,工具錨夾片可自行夾緊鋼絞線。工作錨夾片此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6

作業指導書第6頁共10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3、基礎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時受限位板的限制,會被稍微帶出,而不會退出工作錨孔。

7.3.當活塞行程還剩余10?20mm時,應停止向A路供油,此時應

將回流閥回旋,回時輕回截止閥(回油閥),A路壓力降至零點。由于錨

桿的回縮,活塞將被拉回若干毫米,這時工作夾片被帶入錨板內而自

行夾緊。

74B路關閉截止閥、打開節流閥向B路(回程缸)供油,活塞回程,

留10?20mm即可停泵。

75至此,已完成一個張拉循環。如錨桿較長,一次張拉伸長值不

夠,達不到張拉控制應力6K,則必須進行第二次張拉。重復本節步驟

1?4,完成第二次張拉循環。如此重復張拉,直至達到控制應力6K為

止。

附:控制閥操作表:

、閥門送油閥回油閥

應用舉例

工作而左右左右

初運轉:排

空運轉開開開或關開或關

氣;空轉

左(右)路供油千斤頂張拉

關(開)開(關)關(開)開(關)

右(左)路供油(液壓回程)

千斤頂頂壓

雙路同時代油關開

關關錨固

千斤頂卸荷,

卸荷回程開開開

開彈簧回程

用于其它液

左(右)單路使用關(開)開(關)關關

壓機械中

九、附件

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范》(DBJ15-60-2008)第

17章復印件。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6

作業指導書第7頁共10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3、基礎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17基礎錨桿抗拔試驗

17.1適用范圍

17.1.1采用接近于基礎錨桿的實際工作條件的試驗方法,檢測

基礎鋪桿的抗拔承載力,為工程驗收提供依據。

17.1.2本方法適用于抗拔基礎錨桿的驗收檢測.

17.2儀器設備及其安裝

17.2.1試驗加載宜采用油壓千斤頂,千斤頂的作用力方向應與

基礎錨桿軸線重合。

17.2.2基礎錨桿抗拔試驗的加載反力裝置應選用支座橫梁反力

裝置,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加載反力裝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試驗荷載的

L2倍。

2對加載反力裝置的主要構件進行強度和變形驗算。

3施加于支座下的地基應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

L5倍。

4基礎錨桿中心與支座邊的距離應大于等于28(8為支座

邊寬)且大于2.0m。

17.2.3荷載量測可采用并聯于千斤頂油路的壓力表或壓力傳感

器測定油壓,根據千斤頂校準結果換算荷載。

17.2.4宜采用位移傳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進行錨頭位移信測,

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位移測量點應選擇在非受力基礎錨桿桿體上或基礎錨桿

頂部,不得選擇在千斤頂上。

2應對稱安置2個位移測量儀表。

廣州市吉華巖土檢測有限公司GEOHWA-PI/C5-26

作業指導書第8頁共10頁

第n版第0次修訂

3、基礎錨桿抗拔試驗實施細則

頒發日期:2011年10月20日

3基準樁中心與基礎錨桿中心的距離應大于等于6d(d為

錨桿孔直徑)且大于2.0m,基準樁中心與反力支座邊的距離應

大于等于L5B(8為反力支座邊寬)且大步2.0m。

4基準梁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并應穩固地安置在基準樁上。

5基準樁、基準梁和固定位移測量儀表的夾具應避免太陽

照射、振動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

17.2.5試驗儀器設備性能指標應符合下列規定:

1壓力傳感器的測量誤差不應大于1%,壓力表精度應優

于或等于0.4級。

2在試驗荷載達到最大試驗荷載時,試驗用油泵、油管的

工作壓力不應超過額定工作壓力的80%。

3千斤頂、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的量程不應大于試驗要求

的最大試驗荷載的2.5倍、也不應小于試驗要求的最大試驗荷載

的1.2倍Q

4位移測量儀表的測量誤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優于

或等于0-01mm。

17.3現場檢測

17.3.1基礎錨桿分為巖石錨桿、土層錨桿。錨固體強度達到設

計強度后方可進行試驗“試驗時,基礎錨桿應與墊層等脫離,處

于獨立受力狀態。

17.3.2基礎錨桿抗拔試驗的最大試驗荷載不應小于設計要求的

基礎錨桿抗拔承載力特征值的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