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中國法制史試卷】(課程代碼 00223)_第1頁
2024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中國法制史試卷】(課程代碼 00223)_第2頁
2024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中國法制史試卷】(課程代碼 00223)_第3頁
2024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中國法制史試卷】(課程代碼 00223)_第4頁
2024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中國法制史試卷】(課程代碼 0022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中國法制史試卷】(課程代碼0022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1.夏朝的法制觀是(D)A.天罰、神判B.德主刑輔C.禮法并用D.奉天罰罪2.關于西周時期禮與刑的關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內容上,禮是道德,刑是法律B.作用上,禮“禁于將然”,刑“禁于已然”C.地位上,禮外無法,出禮入刑D.適用對象上,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3.西周時期,“非告”指的是(C)A.偶犯B.慣犯C.故意D.過失4.春秋時期,“竹刑”的作者是(A)A.鄧析B.子產C.李悝D.商鞅5.中國封建各朝代的主要法典一般均稱為“律”,這源自(B)A.李悝B.商鞅C.鄧析D.子產6.秦朝時期關于國家機關在某些專門工作中的程序、原則及有關公文程式的法律文件,稱為(D)A.律B.詔C.法律答問D.式7.秦朝時期,勞役刑中最重的是(A)A.城旦春B.鬼薪、白粲C.隸臣、隸妾D.候8.漢朝“春秋決獄”的原則是(A)A.原心定罪B.行為定罪C.結果定罪D.客觀定罪9.漢宣帝地節四年頒布詔令:“父子之親,夫婦之道,天性也。雖有患禍,猶蒙死而存之。誠愛結于心,仁厚之至也,豈能違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孫,罪殊死,皆上請廷尉以聞。”此詔令確立了(C)A.矜老恤幼原則B.上請制度C.親親得相首匿原則D.準五服以治罪原則10.“八議”中的“議親”指的是(C)A.前朝皇室及其后裔B.對國家有大功勛者C.皇帝的宗室親戚D.高級官員與貴族11.“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是在描述什么制度受到門閥制度影響而發生的蛻變(B)A.察舉、辟舉制B.九品中正制C.科舉制D.蔭官制12.下列唐律,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排序是(D)A.武德律→永徽律→貞觀律→開元律B.永徽律→武德律→貞觀律→開元律C.開元律→武德律→貞觀律→永徽律D.武德律→貞觀律→永徽律→開元律13.“謀危社稷”是“十惡”中的(D)A.謀叛B.謀大逆C.不道D.謀反14.關于宋朝的審判制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鞫讞分司,即審判分離的制度B.翻異別勘,即規定了大量的地方刑事案件應當奏裁的制度C.理雪,即關于農忙時停止民事訴訟的制度D.務限,即當判決生效后,犯人及其家屬如有不服,可以依程序逐級進行申訴的制度15.宋朝創造的,把試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貫等隱沒,使閱卷官不知試卷作者的制度,是(B)A.謄錄試卷法B.糊名考校法C.磨勘D.歷紙16.由地方官員自行編集的元朝中期以前的法律匯編,是(B)A.《至元新格》B.《元典章》C.《大元通制》D.《至正條格》17.明朝時期,仿照《唐六典》,以六部官制為綱,分載有關各職的歷朝律令典籍規范和歷代損益之事的是(D)A.《大明律》B.《大明令》C.《問刑條例》D.《大明會典》18.明朝時期將各種類型的賦役并為統一貨幣稅予以征收的賦稅制度,稱為(C)A.兩稅法B.折色法C.一條鞭法D.攤丁入畝19.清朝時期,將罪犯發配至邊疆地區給駐防八旗官兵當差為奴的刑罰是(B)A.充軍B.發遣C.加役流D.監候20.“獨子兼桃”的制度,從什么朝代開始?(D)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21.關于《天朝田畝制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A.太平天國所堅持的政治、經濟制度中包含有樸素的民主成分和平等要求B.其所追求的平均-切財富,消滅私有,實行人類平等的想法順應了社會發展的規律C.宣布廢除土地私有制度,將--切土地收歸天王所有,平均分配天下土地給農民耕種D.太平天國在政治。上采用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22.晚清時期的《大清民律草案》中保留了傳統封建法律的精神,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的是(D)A.總則篇B.債權篇C.物權篇D.親屬篇23.關于晚清時期,外國在華的領事裁判制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A.西方各國獲取領事裁判權,始于鴉片戰爭之后B.領事裁判權,是指外國在華僑民成為民事訴訟、刑事訴訟的被告時,中國法庭無權裁判,只能由其本國派駐中國的領事按照其本國法律進行裁判C.會審公廨是中國司法機關,外國領事參與會審,審判的控制權由中國官員掌握D.觀審制度規定,在原告是外國人、被告是中國人的案件中,原告所屬國領事官員有權“觀審”,有權提出新證據、再傳原證,甚至參與辯論24.關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A.受美國憲法的影響,采用了總統制共和政體B.采用了孫中山的“五權憲法”原則C.是第一部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國家權力機構組織法D.參議院采用了“一院制”25.關于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的革命法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A.對于前清官員,如無明顯的反對民國的證據,其私產仍然受民國保護B.成立了實業部,宣布對人民的營業權進行保護C.要求迅速恢復各類學校D.實行“軍政分府”26.北洋政府時期,規定大總統有召集立法院開會、停會、閉會權的是(A)A.《中華民國約法》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C.1923年《中華民國憲法》D.1946年《中華民國憲法》27.孫中山的建國三時期是指實現憲政必須依次經過(B)A.憲政→軍政→訓政B.軍政→訓政→憲政C.軍政→憲政→訓政D.訓政→軍政→憲政28.關于《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A.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B.規定了興辦實業、調解經濟關系等綱領C.規定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規定政權屬于人民,并設立民意機關29.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新民主主義性質的憲法性文件是(A)A.《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B.《陜甘寧邊區抗戰時期施政綱領》C.《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D.《華北人民政府施政綱領》30.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表了《關于土地問題的指示》,決定(C)A.沒收一切土地B.實行“二五減租”C.把抗戰時期的減租交租政策轉變為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農民D.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31.下列關于西周時期的司法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有(ABCDE)A.設司寇,作為中央最高司法機關B.民事案件,要“入柬矢”C.審理案件要求“兩造具備”D.宣讀判決書,稱為“讀鞫”E.監獄稱為圜土32.漢朝主要的法律形式有(ABDE)A.律B.令C.格D.科E.比33.下列屬于宋朝的法制指導思想的有(BCDE)A.敬天保民,明德慎罰B.加強中央集權,防止分裂割據C.崇文抑武,儒道兼用D.強調慎法,法貴力行E.義利并用,通商惠工34.晚清的《欽定憲法大綱》規定皇帝享有的權力包括(ABCDE)A.頒行法律B.設官制祿C.總攬司法D.召集和解散議會E.統帥軍隊35.南京國民政府的立法特點有(BCD)A.隆禮、重刑B.立法權由國民黨直接控制C.法律制定的速度較快D.制定的法律數量大、內部協調性較差E.各黨派協商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36.廷行事:一種成例,司法機關對案件進行審理判決的先例,可作為審理判決案件的法律依據。37.加役流:適用于免死罪犯的刑罰,流3000里,服苦役3年。38.“三三制”原則:在政權人員的構成比例上實行三三制,代表無產階級和貧農的共產黨員、代表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的非黨的左派進步人士、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的中間分子各占三分之一,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分。39.簡述《法經》的內容。答:(1)《盜法》,即侵犯官私財產所有權的犯罪行為。(2)《賊法》,即侵犯他人人身安全及危害政權等的犯罪行為。(3)《囚法》和《捕法》,規定與緝捕有關的犯罪行為(4)《雜法》,輕狡、越城、博戲、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犯罪。(5)《具法》,規定刑罰適用原則。【評分標準】每個篇名給1分。有適當闡述的酌情給1-2分。40.為什么說與唐朝相比,明朝刑事法制的特點是“重其所重,輕其所輕”?答:(1)“重其所重”,事關賊盜及帑項錢糧等事,明律比唐律刑罰要重(1分):①大大加重對謀反、大逆之類嚴重危害君主專制統治罪名的處罰。(1分)②增設許多侵犯皇帝專制權力的罪名。(1分)③加重對貪污瀆職罪的處罰。(1分)④加重對侵害統治秩序的犯罪的處罰。(1分)(2)“輕其輕者”,事關典禮及風俗教化等方面,減輕輕罪的處罰。(2分)41.簡述《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歷史意義。答:(1)用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了“主權在民”、“平等”、“自由”的原則,廢除了封建君主制度,確立了中華民國是新型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國家性質。(2分)(2)正式宣告中國是一個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國內各民族團結統一的民主國家。(1分)(3)在經濟上明確保護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1分)(4)明確保護言論、結社等自由和權利,促進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為新文化運動創造了條件。(1分)(5)使民主、共和等觀念深入人心。(1分)(6)在國際上具有較高地位和影響。(1分)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42.論述唐律的特點和影響。答:(1)唐律的特點:①禮法結合(2分)②首創“疏議”(2分)③律條簡要(2分)④立法技術完善。(2分)(2)唐律的影響:①對唐后中國的封建朝代立法的影響:中國傳統法典的楷模。(2分)②對當時東亞國家立法的影響:廣泛影響東亞各國,是中華法系形成的標志。(2分)【評分標準】以上內容有適當闡述的,酌情給1-3分.43.為什么說“晚清的預備立憲是一場政治欺騙活動,其在中國歷史上卻仍有積極意義和積極影響”?答:(1)清政府本意不愿實施憲政,是出于應付時局、取悅列強,緩和內外矛盾和輿論壓力、政治壓力,遏制革命形勢,以消除統治危機的目的而不得不實行預備立憲。(6分)(2)積極意義和影響:①它推出的系列政策在實施的過程中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發生和清朝的滅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