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手術常用器械_第1頁
2017手術常用器械_第2頁
2017手術常用器械_第3頁
2017手術常用器械_第4頁
2017手術常用器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手術常用器械識別與用途一、切割器械

1.手術刀

2.手術剪一、切割器械

1.手術刀:由刀片(Knifeblade)和刀柄(Knifehandle)兩部分組成,用時將刀片安裝在刀柄上。刀片是一次性的,刀柄不是。

一、切割器械(4)手術刀的安裝與拆卸:

刀片應用持針器夾持進行安裝與拆卸,禁止用手,避免割傷手指。正確執刀方法有以下四種:之一

1)執弓式:是常用的執刀法,拇指在刀柄下,食指和中指在刀柄上,腕部用力。用于較長的皮膚切口及腹直肌前鞘的切開等。如圖。

正確執刀方法之二:

2)執筆式:動作的主要力在指部,可用于解剖血管、神經、腹膜切開和短小切口等。如圖正確執刀方法之三:3)抓持式:握持刀比較穩定。切割范圍較廣。用于使力較大的切開。如截肢、肌腱切開,較長的皮膚切口等。如圖正確執刀方法之四:4)反挑式:全靠在指端用力挑開,多用于膿腫切開,空腔臟器的切開,以防損傷深層組織。如圖錯誤的執刀方式:(1)執筷式,且手的位置太高(2)執刀太低

刀的傳遞刀鋒不要向著自己或別人,以免受傷一、切割器械2.手術剪:

根據其結構特點有尖、鈍,直、彎,長、短各型。根據其用途分為組織剪(TissueScissors)、線剪(StitchScissors)及拆線剪(LigatureScissors)。一、切割器械(1)手術剪分類:

拆線剪線剪組織剪一、切割器械(2)手術剪用途:組織剪多為彎剪,銳利而精細用來解剖、剪斷或分離剪開組織。線剪多為直剪,用來剪斷縫線、敷料、引流物等。拆線剪是一頁鈍凹,一頁直尖的直剪,用于拆除縫線。線剪與組織剪的區別在于組織剪的刃銳薄,線剪的刃較鈍厚。決不能圖方便、貪快,以組織剪代替線剪,以致損壞刀刃,造成浪費。一、切割器械(3)正確把持法:

拇指和第四指(無名指)分別插入剪刀柄的兩環,中指放在第四指環的剪刀柄上,食指壓在軸節處起穩定和向導作用,有利操作。

手術剪

傳遞與使用二、夾持及鉗制器械1.血管鉗:

英文名稱為(HemostatorClamp,straight,curved),主要用于鉗夾血管或出血點,亦稱止血鉗。由于鉗的前端平滑,易插入筋膜內,不易刺破靜脈,也供鈍性分離解剖組織用。也可用于牽引縫線、拔出縫針,或代鑷使用,但不宜夾持皮膚、臟器及較脆弱的組織。有大、小、有齒、無齒、直形、彎形之分。

血管鉗止血

(1)應盡量少鉗夾血管周圍組織(2)周圍組織鉗得過多--不正確二、夾持及鉗制器械(1)直止血鉗:

蚊式直鉗(12.5cm)

普通直鉗(14cm)大直鉗(16cm)

二、夾持及鉗制器械(1)直止血鉗:

用于手術部位的淺部止血和組織分離、提拉切口處的部分。

二、抓取器械(2)彎止血鉗:

彎鉗型號慣稱12.5cm14cm18cm21cm蚊式彎鉗小彎鉗中彎鉗長彎鉗二、夾持及鉗制器械二、抓取器械(2)彎止血鉗用途:彎止血鉗用于手術深部組織或內臟的止血。蚊式止血鉗較細小,適于分離小血管及神經周圍的結締組織,用于小血管的止血,不適宜夾持大塊或較硬的組織。

血管鉗使用基本同手術剪,但放開時用拇指和食指持住血管鉗一個環口,中指和無名指擋住另一環口,將拇指和無名指輕輕用力對頂即可。

二、夾持及鉗制器械止血鉗的使用止血鉗的傳遞

二、夾持及鉗制器械(3)Allis鉗:又名鼠齒鉗,對組織的壓榨較血管鉗輕。可用于夾持較堅韌的組織,一般用以夾持皮膚、筋膜、肌肉、腹膜或腫瘤被膜,固定紗布墊。不能用以夾持或牽拉內臟或神經、血管等脆弱組織。

二、夾持及鉗制器械(4)卵圓鉗:環鉗柄長,兩頂端各有一卵圓形環,故又名卵圓鉗。其內面光滑者用作夾持內臟。有齒者用于夾持紗布、敷料、布單、引流管等物品。

二、夾持及鉗制器械(5)巾鉗:

用于固定鋪蓋手術切口周圍的手術巾。

二、夾持及鉗制器械(6)闌尾鉗:夾持闌尾系膜牽拉顯露闌尾。

二、夾持及鉗制器械(7)腸鉗:用于夾持腸管,兩臂薄而長,彈性好,對組織損傷小。使用時可外套乳膠管,可以進一步減少對腸壁的損傷。

二、夾持及鉗制器械2.手術鑷:

手術鑷(Forceps)用于夾持和提起組織,以利于解剖及縫合,也可夾持縫針及敷料等。有不同的長度,分有齒鑷和無齒鑷二種:

二、夾持及鉗制器械(1)有齒鑷(TeethForceps):又叫組織鑷,鑷的尖端有鉤齒,主要夾持皮膚、筋膜、肌腱等堅韌組織。齒又分為粗齒與細齒,粗齒鑷用于夾持較硬的組織,損傷性較大,細齒鑷用于精細手術,如肌腱縫合、整形手術等。因尖端有鉤齒、夾持牢固,但對組織有一定的損傷。

二、夾持及鉗制器械(2)無齒鑷(Smooth

Forceps):

又叫平鑷或敷料鑷。其尖端無鉤齒,用于夾持脆弱的組織、臟器及敷料。淺部操作時用短鑷,深部操作時用長鑷,尖頭平鑷對組織損傷較輕,用于血管、神經手術。三、持針器1.持針器(持針鉗):

雖結構上與直血管鉗相似,但鉗嘴粗短。主要用于夾持縫針,不宜用于鉗夾組織。有時也用于器械打結。用持針器的尖夾住縫針的中、后1/3交界處為宜,多數情況下夾持的針尖應向左,特殊情況可向右,縫線應重疊1/3,且將繞線重疊部分也放于針嘴內。

常用執持針鉗方法:

掌握法:也叫一把抓或滿把握,即用手掌握拿持針鉗。優點:此法縫合穩健容易改變縫合針的方向,縫合順利,操作方便。

常用執持針鉗方法:指套法,為傳統執法。用拇指、無名指套入鉗環內,以手指活動力量來控制持針鉗的開閉,并控制其張開與合擾時的動作范圍。

常用執持針鉗方法:

掌指法:拇指套入鉗環內,食指壓在鉗的前半部做支撐引導,余三指壓鉗環固定于掌中。拇指可以上下開閉活動,控制持針鉗的張開與合攏。

錯誤執鉗法

↗缺點:用中指套入鉗環內的執鉗法,因距支點遠而穩定性差

持針鉗的傳遞四、牽開器

1.甲狀腺拉鉤(Thyroidretractor):為平鉤狀,常用于甲狀腺部位的牽拉暴露,也常用于腹部手術作腹壁切開時的皮膚、肌肉牽拉。

四、牽開器

2.皮膚拉鉤:為耙狀牽開器,又名爪形拉鉤。用于淺部手術的皮膚拉開,常用于骨科、腦外。

四、牽開器

4.S拉鉤(Deepretractor):是一種如“S”狀腹腔深部拉鉤。使用拉鉤時,應以紗墊將拉鉤與組織隔開,拉力應均勻,不應突然用力或用力過大,以免損傷組織,正確持拉鉤的方法是掌心向上。

五、縫針縫針是用于各種組織縫合的器械,它由三個基本部分組成,即針尖,針體和針眼。分為圓頭、三角頭。圓針:根據弧度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