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擬行路難(其四)【南朝·宋】鮑照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把握詩歌的內容。2.通過分析詩歌的表達技巧,把握詩歌大意,梳理詩歌情感起伏變化。3.學會用知人論世去深入體會作者情感。學習目標古人借用《行路難》這一樂府舊題來寫詩,李白并非第一人,在他之前有一位詩人鮑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擬行路難》。情景導入鮑照(約414—466),字明遠,東海(今山東郯城)人,南朝宋文學家;與庾信并稱“鮑庾”(或“南照北信”);與謝靈運、顏延之并稱為“元嘉三大家”。鮑照出身寒微,自稱“家世貧賤”,擅長寫樂府詩,聞名于世,但空有一腔才華,不被朝廷重用,終生不得志,最后死在戰亂中。
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門閥制度,主要由數十個士族(大家族)統治當時的社會,士族制度下的門閥士族,特別是高級士族憑借門第出身就可以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級官職,這就造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門閥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進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懷不平。這些反映在文學作品中,就成為這個時期文學的一個特色。門閥制度像大山一樣壓在鮑照身上,促使他把無比巨大的憤懣不平之氣化作《擬行路難》。寫作背景寫作背景社會背景:我國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初行時,以“唯才是舉”為原則,后來中正多為世家豪族把持,評定人物重視家世,“計資定品”。逐漸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門閥制度,講求門第出身。選拔官員并不依據才干品德,而是依據門第高下,血統貴賤。門閥制度阻塞了寒士的進仕之路,他們即使才華橫溢,也很難任高官。
鮑照出身寒微,懷才不遇。于是常常借詩歌來抒發自己建功立業的愿望,表現出了寒門志士備遭壓抑的痛苦,傳達出了寒士們慷慨不平的呼聲,充滿了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情緒和抗爭精神。這種憂憤的情感發于作品之中,形成了他詩歌的獨特風格。門閥制度封建等級制中的一種特殊形式。形成于東漢,魏晉南北朝時盛行。中國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門外有兩根柱子,左邊的稱“閥”,右邊的叫“閱”,用來張貼功狀。后世把世代為官的人家稱為閥閱、門閥世族、士族。漢武帝時“獨尊儒術”,官僚多以經術起家且他們門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股社會力量。其后代承家學而累世為官,到東漢中葉便有了世代官宦的大姓豪族。背
景門閥制度南北朝時期,是門閥制度發展的頂峰。大地主,大豪強控制了一個國家的大部分。有時候皇帝也不得不受控于大地主、大豪強。他們在國家的經濟、政治都占據著統治地位,這也造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森嚴的等級制度。特殊的地位,造成了一大批的奢侈淫逸之徒,這就為門閥制度的沒落埋下了種子。隋唐時期:為了鞏固國家政權,當政者大力打擊門閥士族,為提拔寒門之士,而采用科舉制度,科舉的興起,促使了門閥制度的沒落。南北朝時期,是門閥制度發展的頂峰。大地主,大豪強控制了一個國家的大部分。有時候皇帝也不得不受控于大地主、大豪強。他們在國家的經濟、政治都占據著統治地位,這也造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森嚴的等級制度。特殊的地位,造成了一大批的奢侈淫逸之徒,這就為門閥制度的沒落埋下了種子。隋唐時期:為了鞏固國家政權,當政者大力打擊門閥士族,為提拔寒門之士,而采用科舉制度,科舉的興起,促使了門閥制度的沒落。“行路難”是漢樂府舊題,主要是用來抒發世路艱難和離別悲傷感情的。有些學習漢魏樂府的作品,題前多冠一“代”或“擬”字。擬,摹仿。即學習模仿《行路難》寫的樂府詩。解題今天在《擬行路難(其四)》我們又可以看到鮑照的哪些情感投射呢?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擬行路難(其四)鮑照zhízhú詩歌誦讀自由朗誦,并根據課本注釋,嘗試翻譯全詩。把水傾倒在平地,水就會向四處分流。人生各有各的命,怎能成天哀傷憂愁?喝點酒寬慰自己,舉杯而飲中斷吟詠唱。人心又不是草木,怎會沒有感情,欲說還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說什么。擬行路難(其四)鮑照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結合文本內容已經音頻的誦讀情感,請你找出一個代表詩人情感的詞(詩眼)
擬行路難(四)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會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樣,人生貴賤窮達是不一致的。人生也是有宿命的,怎么能在行走,坐著而嘆息又哀愁呢?喝點酒來寬慰自己,歌唱《行路難》,歌聲因舉杯飲酒而中斷。人心又不是木頭,石頭,怎么會沒有感情?聲將發又止,徘徊不前,我不敢再說什么了。這首詩的大意不難理解,先來看看它字面意思說了什么吧~【譯讀】擬行路難鮑照(南北朝)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意象請將詩歌中的意象,用紅筆圈起來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所謂意象,就是在主觀意識中,被選擇而有秩序地組織起來的客觀現象。擬行路難鮑照(南北朝)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意象請詩眼和意象,探究詩人的內在情感為何愁?具體愁什么?“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愁——“命”:門第決定人生。第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作者為什么把人生比作水呢?①運用了比興(起興)手法;②詩人用平地上的水由高往低向不同方向流淌,比喻人因門第不同,命運也不同;③引出對社會人生的無限感慨,抨擊了不合理的門閥制度。——愁懷才不遇——愁碌碌無為——愁位卑人輕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①通過詩人的外在行為。動作、神態描寫“行、坐”“嘆、愁”②連續的行為排列,體現出愁緒之濃重,令詩人坐臥不寧、寢食難安,卻又揮之不去、排解不開。作者的“愁”又是如何具象化的呢?沒有①作者用反問句“安能行嘆復坐愁”自我寬慰,表面上寫不應當愁,應該看開。②實際上詩人用反諷的筆法表達積郁內心的郁憤和無奈,同時抨擊不合理的門閥制度。“安能”即不能。詩人因“命”而愁,又說不能再愁,詩人真的看開了嗎?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對于坐立難安的愁苦,鮑照又是如何消解的呢?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①酌酒②歌唱《行路難》行路難表層含義:是指歌調《行路難》,一支產生于漢代、流行于南北朝的歌調,深層含義:人生道路舉步維艱。才華埋沒,壯志難酬,人生仕途之路艱難坎坷。這里的行路難又有什么含義呢?鮑照是通過哪些層面來抒發他的愁苦之情的?(1)借物抒懷,借酒來慰藉失去平衡的心態,然而舉杯消愁愁更愁,就連借以傾吐心中悲憤的《行路難》歌聲,也因“舉杯”而“斷絕”了。(2)細節描寫,“酌酒”“舉杯”“歌路難”等動作描寫,以精煉的筆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內心悲愴難抑的情態。(3)雙關,“斷絕”既指表面上鮑照因飲酒無法歌唱《行路難》,也指鮑照已然醒悟,一味的哀嘆命抱怨眼前處境,沒有任何幫助,不如“舉杯”自寬。表達出自己對現實境遇無能為力的苦悶。(4)與后文“吞聲”“不敢言”相呼應。精練筆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鮑照悲愴難抑的情態。思考: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1)反問手法,吐真情。詩人內心的愁苦,在理的勸喻,酒的麻醉下,都不能平息,更無法使心如槁木,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無奈和抗爭不平,使全詩的情感達到了高潮。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鮑照的愁得到排解了嗎?
心非木石豈無感?以反問的句式,表達詩人內心的抗爭。吞聲躑躅不敢言。借“吞聲躑躅”的動作描寫,表達詩人的極度痛苦和無可奈何的情感。鮮明對比,突出詩人精神上的矛盾和痛苦。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如果說愁的作者的情感,那么他為何而愁呢?綜合上述分析的內容,請用一個字來總結作者愁的內容——內核表象
命作者的情感線和命運線(對命運的思考)又是怎樣的呢?(有何變化)愁瀉水興愁行嘆坐愁酌酒消愁悲歌斷愁命知命認命抗命認命吞聲咽愁→→→→→愁“愁”與“命”的雙線變化過程作者情感由“屈從”到“不平”再到“認命”到“借酒澆愁,唱歌斷愁”再到“無可奈何”。不平悲苦無奈憤怒詩人形象與詩歌主旨
整首詩塑造了一位滿懷郁結,舉杯消愁卻斷絕悲聲、忍辱負重而又悲愴難抑的詩人形象。通過寫詩人在門閥制度重壓下的懷才不遇,抒發愁苦的感嘆,表達了因深感世路艱難激發起的憤慨不平之情。1.《擬行路難》(其四)中運用反問語氣表現鮑照忍辱負重、矛盾痛苦精神的兩句詩是:
?
。2.《擬行路難》(其四)用比興的手法對當時門第決定人生這一古代的血統論發出憤怒的控訴的兩句詩是:
,
。3.《擬行路難》中“
,
”是作者的自我安慰,認命,不再憂愁。4.在《擬行路難》中,作者舉杯驅愁卻大放悲聲的詩句是:
,
。心非木石豈無感
吞聲躑躅不敢言瀉水置平地
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
舉杯斷絕歌路難鞏固練習除了學習詩文的文本內容之外,這個過程中我們還要積累一些詩歌賞析的技巧哦~1.怎么找到詩眼?詩眼的作用2.比興的作用①:確定詩眼
確定詩眼(若題干己明確,此步可省略),從內容上、修辭上、詞性上、結構上確定詩眼的幾個角度。②:點明詩眼在詩中的地位,分析作用(手法
基調
線索
內容結構
)“x
x”運用x
x手法,奠定全詩的感情基調。“x
x”運用x
x手法,交代了本詩的主要內容。
“x
x”是這首詩的線索。
“××”承上啟下,為下文做鋪墊等。③:分析詩句內容(即間接描述詩意),表明主旨。
結合詩句,圍繞詩眼,逐句分析詩句內容(手法+內容+作用)。【詩眼】題的解題策略它是詩歌中的點睛傳神之筆,具有概括性、生動性和情趣性等特點。它分為兩種:一種是全篇詩眼,另一種是句中詩眼(或稱為局部詩眼)。字詞句。什么是詩眼?怎樣才能找準詩眼呢?二、如何確定“詩眼”詞性上結構上以傳神的動詞和富有韻味的形容詞(如作者強烈感情的詞;描寫事物生動形象的詞;)以最少的詞匯表達最多的思想內容的詞往往是“詩眼”;詞類活用的形容詞,動詞往往是“詩眼”。最能統領全篇的字(詞),全詩都是或明或暗地圍繞該字(詞)來寫,只是各有側重,此類字(詞)以形容詞或動詞為主。內容上:揭示主旨,蘊含哲理修辭上:巧妙使用修辭的詞比:比喻
興:起興。“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詠之詞也”。就是說,先說其他事物,再說要說的事物。它一般用在詩章或各節的開頭,是一種利用語言因素建立在語句基礎上的“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藝術表現手。詩句鑒賞思路比興手法作用:1、生動形象,化抽象為具體,化繁雜為簡單。2、開頭引出下文,起鋪墊作用。3、景或物烘托渲染氣氛,奠定基調。對比閱讀行路難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擬行路難(其四)鮑照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知識鏈接
詩歌材料一般選用不同的人所寫的相同或相似的題材,或是思想感情不同,或是表達技巧不同,或是形象、語言風格不同。
比較閱讀應該以求異為主。如何進行詩歌比較閱讀:對比鑒賞擬行路難(其四)鮑照(南宋)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行路難(其一)李白(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①相同之處:是都抒發了懷才不遇的苦悶抑郁,都表達了宦途的艱難。不同之處:《擬行路難》雖有對命運的抗爭,但最后仍流露出對現實的無奈和痛苦;《行路難》雖表達壯志難酬的苦悶,但最后展現的是一種豁達和樂觀。問題1:請比較兩首詩情感的異同。問題2:兩首詩在語言風格上有何不同?鮑詩語言上過于沉郁傷感。李詩語言上充滿了豪邁氣派,俊逸之氣問題3:同樣是行路難,同樣是才華抱負無法施展,李白大聲喊出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二鮑照卻“吞聲躑躅不敢言,原因是什么?鮑照一南北朝一社會動蕩門閥制度一懷才不遇一無奈李白一盛唐--思想開明經濟繁榮一懷才不遇一樂觀擬行路難(其四)鮑照(南宋)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股權投資無人駕駛合作協議
- 蔬菜大棚種植與農村金融服務合作協議
- 工業機器人生產線租賃與自動化生產系統合同
- 股權轉讓及企業并購整合與品牌重塑協議
- 互聯網游戲用戶數據保密及內容管理協議
- 先進物流倉庫管理員勞務派遣協議
- 企業官方小紅書賬號內容運營與品牌推廣服務協議
- 防洪應急培訓
- 護理并發癥培訓
- 鋼筋材料采購合同(2篇)
- GB/T 11606-2007分析儀器環境試驗方法
- NCT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
- 11471勞動爭議處理(第4章)
- 公共管理學黎民講義
- 初三數學總復習教學策略課件
-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表(可打印最全版本)
- 結晶葡萄糖生產工藝簡介課件
- 危大工程驗收記錄表(模板工程)
- 中班科學活動:風車轉轉轉課件-2
- 醫院職能部門監管及持續改進記錄表(DOC57)
- 質量整改通知單(樣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