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讀后感(4篇)第1篇: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讀后感前兩天讀完了茅海建老師的這本著作,他在書的開始寫下這樣一行字“獻給我的導師陳旭麓先生”,不禁讓我深受感動,也充分認識到這樣一本書一定是嚴謹地、深刻地去重新分析那場發生在一百八十多年前的中英鴉片戰爭。因此,我也非常認真地閱讀了茅老師寫的這本書,茅老師很好地分析了琦善、林則徐、伊里布、道光皇帝這些歷史人物在鴉片戰爭中的影響,也從戰爭的過程、武器、后勤等方面分析了鴉片戰爭中國必敗的原因。整本書讀下來會感覺到一種壓抑之情,確實鴉片戰爭給中國人留下了慘痛的記憶,以至于今天的中國人都始終有一種鴉片戰爭之殤……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地反思鴉片戰爭給中國的歷史帶來的影響。
茅海建老師是一位潛心做考據的歷史學家,平時幾乎不太拋頭露面,在網上也很難看到他講課的音頻,但他寫的書還是非常值得閱讀的。過去我讀過兩遍陳旭麓先生的著作《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先生的語言十分生動,他對于中國的近現代化過程的講述使我受益匪淺。如今,讀先生的學生茅海建老師的書,我也仍然是深有感觸,不僅是欽佩茅老師那種沉浸于圖書館專心做考據的治史態度,也十分贊同他對于鴉片戰爭再研究后的一些新穎的觀點。尤其是先生對于人物心理的揣摩以及結合當時時代背景的分析方法,我非常贊許。琦善真的有那么壞嗎?林則徐真的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嗎?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反思。就拿林則徐舉例,他一直被歷史書形容成一位偉大的、不折不扣的愛國民族英雄,但他在平定叛亂途中去世,臨終前仍然牽掛的是道光皇帝,愛國是為了忠君,作為清朝臣子,林則徐對于道光皇帝的忠誠是無可厚非的,他頂住了各方壓力,毅然決然地在虎門銷煙,不也是秉承道光皇帝的旨意嗎?只不過是在后來的輿論宣傳下成為了一位英雄,林則徐雖然也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但是就像陳旭麓先生所述的那樣“地主階級抵抗派的改革有逸出舊軌的傾向,但其根本目的乃是維護滿清王朝的統治,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歷史往往使得動機與效果大相異趣。正是地主階級抵抗派在改革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新軍成為了后來推翻他們統治的主力軍。”至于琦善呢,就更談不上賣國求榮了,再與英人的談判中妥協退讓,甚至蒙騙道光皇帝,但是琦善這樣做也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至于英人用財賄賂琦善,這更是有違常理,琦善家境非常優越,絕非小利小惠可以打動,英人也不會在外交過程中采取這種手段來達到目的,這些在茅老師的書中分析都能一一看出。因此,后人在歷史研究中往往容易強化歷史人物的性格和作用,這往往背離于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歷史真相。我又想起了王國維先生那句話,“所謂哲學,不是可愛的就是可信的,可愛的不可信,而可信的不可愛。”對于歷史來說也是如此,三國演義的情節誰不喜歡?但他有虛構成分,而司馬遷寫的《史記》也有夸大其詞和虛構捏合的成分。歷史人物也是人,人就離不開七情六欲,“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這是我們要明白的一個道理。西方一直以來妖魔化了希特勒,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責都在希特勒身上,這也是對于希特勒的一種妖魔化。英國修正學派歷史學家A.J.P泰勒就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個既沒有英雄,也沒有惡棍的故事,而是西方各國政治家忙中出錯的結果。漢娜阿倫特在聽完艾希曼的呈堂證供后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哲學術語叫做“平庸之惡”,即意識形態下無責任、無意識的犯罪。其實有很多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在分析歷史事件時都會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和觀點,我們也不應該僅僅把歷史發生的原因歸結到某一個人身上,記住是時勢造英雄,而非是英雄造時勢。可我們人類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往往會帶有個人感情色彩,國民黨猛將胡璉往年潛心研究南宋歷史,特別喜歡岳飛這個人,他認為當時國民黨敗走臺灣和大陸共產黨對峙的局面有點像南宋岳飛抗金的時候,而臺灣的教科書上給諾曼底登陸這個歷史事件的標題是“反攻大陸”。正所謂歷史無情人有情,真實的歷史其實就是像茅海建老師一樣潛心做考據,是為治史之態度,所以才難能可貴!
第2篇: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讀后感讀完《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后,我感慨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不是因為書的內容過于激情澎湃,而是又一次回顧了中國不堪回首的屈辱歷史!
1840年,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歷史的發展從此發生重大轉折。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的社會性質開始發生質的變化,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通過發動侵略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破壞中國的領土主權、領海主權、關稅主權、司法主權等,并一步步地控制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中國從此刻開始喪失了完全獨立的地位,開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然而,導致鴉片戰爭失敗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在高中的學習時段,我認為原因有一下幾點:
第一,清朝封建制度及思想的腐朽。清王朝處于封建制度的衰敗時期,政治昏暗,各種矛盾加劇,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禁錮,使得社會生產力低下,科學技術落后,財政拮據,軍備廢弛,武器低劣,封建統治自身已陷入嚴重危機,連其本階級的有識士都感到面臨“末世”,在這種情況下,御外必然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君權專制形成的暴政、腐敗現象,是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這種萬人之上的思想往往引發分裂混亂,造成宦官和外戚專權。當時中國封閉落后,思想保守,無法接受新生事物。在國際形勢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候,中國當時掌握戰爭領導權的人,即以道光帝為首的一伙腐朽封建統治者,他們完全浸沉于歌舞升平、醉生夢死的生活中,對世界大勢毫無了解,就連在戰爭中,道光皇帝既無應戰決心,又無明確的計劃,戰略被動多變,心態極不穩定。士兵們往往不知所措。如此多的弊端終究造成了中國在晚清時期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英軍的勝利可謂易如反掌。
第二,清朝政府貪污無能。清朝統治者一向把清帝國自詡為“天朝大國”,有著傳統的虛驕心理,不屑了解外國情況,對于西方先進的思想和科學技術,恥于學習。隨自己的國家過于滿足。虛驕與欺蒙,造成對敵我雙方情況的不了解,特別是對英國及英軍情況的無知、誤解,使清廷對于戰爭進程很難有所預見,那些***的官員們多是貪生怕死之輩,戰斗的主動性積極性極差,與英軍打起仗來,成了畏葸卑鄙的懦夫。
第三,中英武器力量懸殊巨大。清軍紀律敗壞,平時駐守,游手充伍,聚賭貿易,其中有的還吸食鴉片,甚至搶劫百姓。加上清軍將帥統率無方,不通兵法,不懂戰術,毫無全局觀念,難以發揮本來就已很低的戰斗力。因此,在戰場上往往指揮謬誤,措置失當。英軍卻與此相反。他們文化水平較高,訓練有素,指揮統一,戰略目標明確。作戰時,配合密切,能很好地運用戰術。從雙方的裝備看,清軍遠遜于英軍。以兵丁所用槍支為例進行比較,英軍主要使用伯克式前裝滑膛燧發槍和布倫威克式前裝滑膛擊發槍,射程分別為200和300米,射速為2/3發/分鐘和3/4發/分種,清軍所使用為兵丁鳥槍,射程100米,射速為1/2發/分鐘。在清軍看來,英軍之師可望不可即的目標。這是一場兩個時代的戰爭,當時英國在武器裝備、作戰方式上明顯比中國先進,英國的軍事力量明顯比中國強,這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個重要因。
但是,但我讀完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之后,我又有了新的認識。
從天時、地利、人和角度分析,雖然清朝在國力對比上和進行了工業革命的應該過有一點的差距,但是清政府在很多方面都是占有優勢的。首先,英國僅僅派出了萬余侵略軍,并且發動的是以迫使清王朝屈服為目的的局部戰爭其次,在這場戰爭中,中國是被侵略者,正義完全在中國一邊,清王朝抵抗外國侵略,能夠激發起官兵的敵心,并取得各階層人民的支持。而英軍則出師不義,遭到本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的反對;最后,清軍在本土作戰,可以依托預先設置的國防工事,地形熟悉,補給方便;而英軍遠離本土,交通阻隔,指揮不便,補給困難,人地生疏,水土不服。而清王朝只要能正確地認識和估量敵情,充分利用和發揮自身的有利條件,克服不利因素,英國侵略者是完全可以被戰勝的。
然而戰爭確實無情和殘酷的,失敗是歷史,是鐵錚錚的,不可改變。我們不妨去想一下其它的因素,比如人心,比如自信,比如團結等,但有了這些就一定能夠贏得戰爭的勝利嗎這值得我們深思!毛海建先生在書中為琦善叛國平反,又評判林則徐并不是神人,他不過是清政府中受毒害較輕的一員,以他一人之力并不能力挽狂瀾。我以為,在動亂的時代,誰叛國,誰忠貞,又怎能說的清楚。民族之強大并非一人或幾人的因素,它是一個綜合因素,很復雜。鴉片戰爭暴露出封建制度治理體系的落后,國家一盤散沙,國家沒有一個有力的領導層。皇帝閉目塞聽能力不足致使決策昏庸,官僚階層腐朽昏庸喪失擔當能力,像林則徐、關天培這樣的但當危亡局面的軍政官員鳳毛麟角。各級封建統治者害怕人民,沒有有效地組織動員民眾,作戰的軍隊各自為戰,各地駐軍沒有充分的動員起來。
而動員民眾確實是有必要的,因為中國進行的鴉片戰爭是正義的民族自衛戰爭,應該有人民群眾的支持。關于民眾力量問題,有人認為,只要民眾起來了,幾千名英軍根本不是對手。這種看法是有道理的,只可惜清政府并沒有意識到這點,甚至認為民眾是“烏合之眾”。所以在戰爭中清政府與民眾之間是分離的,政府沒有動員民眾,利用民眾,民眾也沒有支持清政府影響。從而致使鴉片戰爭失敗,英、美、法三國強迫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災難和巨大屈辱,對中國社會發展產生了轉折性的影響。這些明顯表明清王朝已經喪失了民心!
此次讀完《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后,我最深的感悟就是,我們不能片面的去看問題,我們所能考慮到的因素有限。因此,我們需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歷史的真相是否已經完全大白于天下我們尚且不能萬分確定,更何況導致歷史發展的原因呢故,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問題,得出合適的理解并加之他人有力的觀點即可。
第3篇: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讀后感閱讀完《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心中激蕩起的無數反思的漣漪,難以平復。
1842年的中國,仍處于落后的清朝封建君主專制的統治之中,面對已經步入君主立憲制的近代化英國,清朝統治者竟用冷兵器時代的思維及外交策略與當時已縱橫四海的英國進行對抗,鴉片戰爭從一開始,便是一場注定失敗的斗爭。這場戰爭,清朝不僅輸在了科技與國力,其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朝統治者傲視“四夷”的“天下”觀,部分是因為儒家文化的優越和外傳的歷史傳統,部分是由于長期以來中國社會經濟并不低于西方水平的自信。
茅海建先生在書中,從為琦善賣國賊的平反到打破林則徐神話,從介紹清朝武器裝備、兵力與編制到介紹英國的當時的船堅炮利,從戰爭的起始到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我看到的是腐朽制度的淪陷過程,是天朝崩潰的根本所在。但當時的統治階級卻完全沒有覺醒,依舊沉淪于“天朝”的美夢,朝臣們關注自身利益,本來該為中國朝陽的年輕一代,也在延續著傳統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這樣的昏暗時代,即便現在看來,我也止不住的顫栗。
僅僅到此,我已感慨萬千。首先我羞于自己對歷史的了解,猶記得高中時候歷史課本中介紹的中國近現代史,我曾片面的認為林則徐是十足的名族英雄,琦善是惡劣的賣國敗類,我曾“認真”的思考,如果當時的中國多出幾個林則徐,關天培,斬盡所有的琦善跟耆英,林則除等人若不受到排擠,一心一意抗擊英軍,那么中國在鴉片戰爭之中的勝算有多大當時的我在接受名族英雄們的熏陶之中,將戰爭之敗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制度,拋諸腦后。但實際上,我們必須清醒的意識到,基于當時的歷史條件,并不是多出幾個林則徐,少幾個琦善,耆英就能避免中國被瓜分的厄運。天朝的崩潰,實質上是落后的封建主義君主專制制度在面對先進的君主立憲制時的整體的崩盤。也正是因為如此,清朝的統治者在國家被瓜分之時,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之時,仍然做著“天朝”的美夢。
感慨至此,其實我心中突然蹦出一個疑慮,鴉片戰爭后不久,日本同樣遭到了美國的侵略,同樣跟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同樣的國情同樣的遭遇,為何日本能在短時間內接受現實,并且利用西方涌進其國內的先進思想與先
進科技改造自己,使得日本從落后的德川幕府時代進入了舉世聞名的明治維新時代,最后到達了可以參與直至主導侵華戰爭的列強水平。其中原委,不得不引發我們的思考,或許我可以嘗試說服自己,是因為日本沒有悠久的歷史文明,缺少長時間的歷史積淀,沒有高度集權的君主專制體系,使得日本更好的率先的做出亞洲國家由封建主義君主專制制度向君主立憲制的轉變,達到了由弱變強的歷史性轉變。或許這的確是原因之一,但是我們必須正視這段歷史,用辯證的眼光去接受歷史,以史為鑒,做出我國當代社會應有的改變,才能更好更快的實現美麗的中國夢。
閱讀完茅海建先生的這本書之后,我明白了歷史永遠沒那么簡單,對一個民族來說,如果將歷史的優秀描述成神話,把錯誤粉飾得壯烈,那么這樣,將會使歷史成為一個民族前進的絆腳石,一個民族想要獲得不斷前行進步的力量與動力,必須正視歷史,盡管這段歷史可能無比的沉重。而我在書中的收獲除了更全面更辯證的了解的中國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始末,認清歷史之中“愛國”與“賣國”的道德評判標準,我更希望的是自己能真正的做到以史為鑒,知行合一。
第4篇: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讀后感最近,在學校的要求之下,我閱讀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潰》。讀完這本書,發現這是一本寫的很好的書,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枯燥,和那些歷史專業書完全不同。通過這本書,我更加了解清政府,更加明白那段黑暗的歷史,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慨,不吐不快。對我們來說,我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去忽略這段歷史,畢竟它并不光彩,這是充滿屈辱、血淚、傷逝、仇恨的二百年,一個人,如果有選擇,總不愿意面對不堪的情形。而我,總在懷疑,為什么一二百年里,皇帝個個都是昏君、大臣個個都是奸臣、吏治一黑如墨、經濟一貧如洗,雖然也有好人,但一定是生不逢時,不得重用或遭人迫害;而那些奸詐的官吏,卻總能如魚得水?此時的清政府,此時的中華民族到底出了什么問題。許許多多的人認為鴉片戰爭中的失利是由于奸臣所致,而只要重用忠臣即可取得戰爭的勝利。這種想法是否正確?
琦善、奕山、牛鑒是著名的賣國賊,如果把鴉片戰爭搬上京戲的戲臺,他們必是曹操般的大白臉。而林則徐、關天培、葛云飛,則是一個個正氣凜然的名字,虎門硝煙、三元里抗英,一派全民族上下同仇敵愾、共同對敵的架勢。從現在的歷史書里,我們知道鴉片戰爭會失敗,敗在昏聵的皇帝、腐朽的社會制度、無恥的賣國賊。
但是這本書卻有不同的觀點:關天培、林則徐的紅臉,奕山、琦善的白臉,其實是經過后人的描畫,是為了意識形態的統一認識而特別實施的愚民教育的一種。關天培自己未必以為自己是為國捐軀,更多的可能是堅守了職位的本份;林則徐不一定是了解了世界局勢因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御敵方略,更多的可能是堅持為官操守維護天朝體統;奕山、琦善都曾是主戰派,惜命、愛官的毛病是有的,但要說他們都為一己之私欲賣國求榮恐怕有失公允;連道光這個老皇帝,他當不好這個皇帝、眼界不高、謀略不深都是有的,但國是他自己的,總談不上自己出賣自己。作者通過此觀點進而引出主題:鴉片戰爭的失敗,究竟應歸結于中國的落后和保守,還是應歸結于琦善等人的原因?本書的核心問題,就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能否取得鴉片戰爭的勝利?這是一場勝或負的結局皆有可能操作的戰爭,還是一場必定要失敗的戰爭?如果戰爭必敗,我們又該如何評價這段歷史?作者不斷地在當時的歷史場景之下,提出假設,因為已經發生之事并不是最有可能發生之事,歷史學家會注意到歷史可能出現但未能出現的轉機。
《天朝的崩潰》從兵力、武器、指揮、戰術等諸方面證明當時的清軍無論如何抵擋不了英國侵略軍的進攻。文中關于中英雙方使用武器、艦船、軍隊的編制以及作戰方法,都有很細致的描述。例如對英國軍艦的載炮門數,更是不厭其繁一一例舉;對英軍采用的戰術,即戰艦攻擊正面陸軍抄襲背后的近代軍事學術,也是做了具體的分析。
首先清朝的兵力雖在人數上占優勢,但當時的清軍駐防分散,難以集中,調動也很困難,戰斗力相當差勁。而英軍在鴉片戰爭后期人數已經達到兩萬,可以算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軍隊,而且在大部分戰場,清軍迎戰的兵力僅比對手略多或持平。其次從武器上說,清軍的火器源于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間幾乎沒有技術上的改進,發射的速度、準確性都比對手差,而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內燃發動機全產業全景深度調研及投資規劃建議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高爐煤氣發電行業可持續發展與重點競爭力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鎂橄欖石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機遇創新性報告版
- 2025至2030中國豆干市場未來價格走勢預測及競爭格局展望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蒸谷米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硝酸銨顆粒行業現狀調查與前景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特醫奶粉(特配粉)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前景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海水淡化膜行業供需風險及及發展潛力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汽車渦流制動部件行業市場運營模式及未來發展動向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數字文旅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前景研究報告
- 建筑工地“一懂三會”消防安全知識講座
- 【年產30萬噸尿素生產工藝計算及流程設計9000字(論文)】
- 上海市閔行區21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第三次月考(5月)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酒店裝修epc合同范本
- 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及循環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拿地申報
-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西安理工大學
- 北京2024年北京市朝陽區教育委員會所屬事業單位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附答案解析
- 2024浙江省嘉興市中考初三二模英語試題及答案
- 2024-2034年年版礦泉水項目融資商業計劃書
- 花卉市場攤位租賃合同
- 《習作:心愿》課件(兩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