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專題四古代希臘羅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第13講美國1787年憲法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1頁
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專題四古代希臘羅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第13講美國1787年憲法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2頁
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專題四古代希臘羅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第13講美國1787年憲法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3頁
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專題四古代希臘羅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第13講美國1787年憲法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4頁
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專題四古代希臘羅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第13講美國1787年憲法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13講美國1787年憲法一、1787年憲法的制定1.背景(1)1775~1783年,經過獨立斗爭,英國承認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2)獨立后的美國是一個由13個州結成的松散聯盟——邦聯。(3)邦聯體制使美國面臨窘境。①關稅、貿易問題:邦聯政府無權制定統一關稅,無力愛護本國工業和美國商人的海外利益。②債務問題:獨立斗爭使美國所欠下的大量的外債,因各州上繳款項有限而無力償還。③國家平安問題:英軍還駐扎在美國西北的邊疆內,而南部和西部邊疆則面臨著西班牙人的威逼。④焦點問題:強化中心政府的權力,制定一部完備的憲法。2.制定:1787年9月,制憲會議通過了聯邦憲法,確立了美國的聯邦體制。3.內容(1)聯邦政府的權力大大加強,各州在行政上保持肯定的獨立性。(2)中心政府的權力構建體現了三權分立的原則:最高行政權歸總統;最高立法機構是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司法權屬于各級法院。4.評價(1)地位:美國聯邦憲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2)主動:體現了“制約與平衡”的原則,在肯定程度上愛護了資產階級民主,為美國的長期穩定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3)局限:沒有廢除南方的奴隸制度,打上了種族卑視的烙印。教材補缺制憲會議上的權利之爭制憲會議上存在大州和小州、北方州和南方州之間的權利斗爭。大州和小州之間的斗爭主要集中在國會代表的比例安排上。反映大州要求的弗吉尼亞提案主見各州的代表人數應依據該州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簡稱為“聯邦比例”)產生。對此,小州堅決反對,新澤西州提案主見各州代表名額相等。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間的沖突反映了南方種植園主和北方資產階級的利益沖突。南方州主見,計算“聯邦比例”時,黑奴應計算在內,但納稅時黑奴則不算人口;北方州主見,黑奴應算在納稅人口中,不計算在“聯邦比例”中。南方州和北方州的斗爭還表現在關稅和奴隸貿易這兩個問題上,南方州反對國會有征收關稅的權力;北方州要求禁止輸入奴隸,對此南方州以退出聯邦相威逼。最終,為制憲會議代表們共同接受的是康涅狄格州的“大妥協案”:國會分為參議院和眾議院,參議員各州都出兩名,眾議員按“聯邦比例”算出;計算“聯邦比例”和納稅人口時黑奴都以3/5的人口數加入計算;國會有權征收關稅;1808年以前可以輸入黑奴,但每人課以不超過10美元的關稅,1808年以后是否禁止奴隸貿易到時國會再探討確定。二、從“邦聯”到“聯邦”1.依據:1788年,聯邦憲法正式生效。2.措施(1)中心:集中財政、外交和制定各項經濟政策的權力。(2)地方:各州保持肯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擁有一些州權。3.作用(1)使美國成為一個真正統一的國家。(2)有利于形成全國性的市場,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3)使美國有足夠的權威和軍隊來維護國內的統治秩序,鞏固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的新政權。(4)恰到好處地協調了中心和地方的關系。三、兩黨制的演化1.歷程(1)19世紀20年頭末至30年頭初,是美國兩黨制形成的重要時期。(2)19世紀50年頭中期,民主黨與共和黨對峙格局最終形成。(3)1860年以后,共和黨和民主黨交替執政的局面持續至今。2.評價(1)兩黨限制了國會,左右著總統選舉和地方選舉。(2)兩黨對壘,交替執政,成為美國共和政體的一大特色。(3)兩黨雖然有很大差異,但在本質上都是資產階級政黨。

考點一“三權分立”體制的法律典范——美國1787年憲法1.邦聯指若干獨立的國家為軍事、外交或貿易等方面的利益而組成的聯合體,事實上不是一個主權國家;各成員國擁有完全獨立的主權。代表:獨立后不久的美國、英聯邦、獨聯體。針對練1(2024·肇慶二模,33)1786年,美國國會建議,它將有權限制國內外貿易、自行規定并征收稅款、懲處欠款不繳的州,各州必需向國會選派議員,對公然抗拒國會管轄權的州可以運用武力以外的全部強制手段。這表明美國()A.意識到邦聯制的弊端B.不斷完善聯邦制政體C.變更了中心的懦弱無力D.確立了三權分立的原則答案A解析美國獨立后實行松散的邦聯制,邦聯政府沒有什么權力,1786年美國還沒制定憲法,美國仍實行邦聯制,故B、C、D項錯誤;依據題干信息可知美國已經意識到邦聯制的弊端,故A項正確。2.聯邦是具有統一主權的國家,其成員(國、州、邦)加入聯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權,但保留一些管理內部事務的權力。代表:美國、俄羅斯。1787年憲法體現的原則與協調的沖突(1)體現的原則①聯邦制原則: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美國接受聯邦制,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實行分權。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的權力都是由憲法給予的,各州保留了肯定的自治權。②中心集權原則:美國1787年憲法明確規定聯邦政府擁有國防、外交等一切大權,把美國由一個松散的邦聯,變成一個統一的聯邦制國家,從而加強了中心集權。③分權制衡原則:美國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分別由國會、總統和最高法院行使,三者獨立同等,但相互制約。④民主原則:總統、議員均由民主選舉產生并有任期限制,對選民負責;人民對政府進行制約與監督。⑤憲法至上原則:美國憲法以及國會通過的法律的效力高于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規定。(2)協調的沖突①中心與地方:在強調聯邦政府權力的同時,地方政府擁有很大的權力。②大州與小州:參議院議員不論州大州小,每州兩人,眾議院議員則按人口比例,由選民選舉產生。③南方與北方:黑人按五分之三計算人口,印第安人不算人口。唯物史觀——美國的民主共和政體建立在資本主義經濟基礎之上經濟基礎確定上層建筑,政治制度要符合國情。美國歷史無封建專制傳統,特殊歷史條件下大州與小州、工商業發達州與農業州、蓄奴州及廢奴州之間的力氣對比沒有出現“一邊倒”局面,民主革命的成功,啟蒙思想的影響,尤其是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這些因素導致了美國共和政體的建立。而美國的共和政體又適應并促進了當時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考點二以權力制約權力——美國的分權制衡機制1.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是組合概念。民主即主權在民,一般由公民選出的代表駕馭國家政權,即代議制民主。共和形式上包括全體公民在內(與貴族共和制的區分),最高國家權力由多人執掌和行使,權力執掌者由選舉產生,任期限定。依據議會、政府首腦和國家元首的關系,可以分為議會共和制和總統共和制。2.國體、政體、國家結構國體指國家的階級本質,即國家的性質,即哪個階級駕馭國家政權。如我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美國實行資產階級專政。政體指一個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即統治階級實行何種形式治理國家,也叫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如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1.美國權力制衡的運行機制(1)人民與政府的分權制約:政府和人民分別行使或享受憲法授予或保留的權力,實現政府與人民之間的相互制約與監督。(2)不同政府機構間的分權制衡:不同政府部門的權力分立、相互制約進而實現權力的平衡。(3)中心與地方間的分權制衡:聯邦制屬于治理國家的二元制,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共享國家權力。(4)利益集團之間的分權制衡:美國實行兩黨制,兩黨對壘,交替執政。針對練2(2024·天一大聯考高三階段測試二,18)2024年7月,美國參眾兩院以俄羅斯涉嫌干涉美國總統選舉為由,分別以98∶2和419∶3通過了制裁俄羅斯的決案,盡管總統特朗普認為對俄制裁法案有“明顯缺陷”,但他并沒有推翻此法案。據此可知,美國()A.總統無權推翻參眾兩院法案B.總統權力受到憲法的制約C.參眾兩院擁有肯定的外交權D.總統與參眾兩院立場一樣答案B解析1787年憲法規定,總統有權推翻參眾兩院的立法,故A項錯誤;材料中“分別以98∶2和419∶3通過了制裁俄羅斯的決案”,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二,依據憲法總統只能接受,故B項正確;參眾兩院擁有立法權而非外交權,故C項錯誤;立場一樣與材料中“總統特朗普認為對俄制裁法案有‘明顯缺陷’”不符,故D項錯誤。2.美國民主共和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不同(1)從政體形式看,英國為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美國為總統制民主共和制。(2)從國家元首及產生方式看,英國國王是世襲制、終身制;美國總統由選民間接選出,實行任期制。(3)從國家元首地位看,英王是國家統一的象征,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美國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軍隊總司令。(4)從政府產生方式看,英國議會選舉,首相組閣,首相是政府首腦,議會是國家權力中心;美國是總統任命,總統是政府首腦和國家權力中心。(5)從政府首腦與議會關系看,英國政府(內閣)對議會負責;美國政府(內閣)對總統負責,總統與內閣不對國會負責。材料一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五條國會遇兩院各三分之二人數認為必要時,得提出本憲法之修正案,或應全國三分之二州議會之懇求,得召集會議以提出修正案……要求:從材料中找出美國憲法修正的原則。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美國憲法修正案的提出須要兩院議會議員三分之二通過,或全國三分之二州議會的懇求。材料二美國對現代民主制的貢獻首先表現在對民主原則的確立。1776年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第一次把天賦人權、主權在民原則寫入政府文件中,為民主制供應了有力的理論原則基礎。其次,美國重視民主程序的建設,其集中體現就是聯邦憲法的制定。美國依據三權分立原則,實現了權力部門間的制衡;在聯邦內部實現了州與聯邦政府間的制衡;立法機構實行兩院制,形成了制衡。——楊寧一《歷史學習新視野新學問》要求:分析材料,指出美國對現代民主制的貢獻。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把天賦人權、主權在民的原則寫入政府文件,確立了民主原則;重視民主程序建設,實行三權分立原則,實現了權力部門之間的制衡。材料(啟蒙思想者)認為只有實行權力分立、以權制權才能防止權力濫用……但事實上,有些國家如英國并不是嚴格的“三權分立”,而是議行調和。就連標榜實行嚴格意義上的“三權分立”的國家美國也發生了嬗變,出現了行政權擴張、立法權式微和司法權的政治化,英國被認為是“首相民主”,美國總統被稱為“皇帝般的總統”。——李振通《如何看待西方民主制度》發覺問題:三權分立的原則在英國執行的并不嚴格,在美國也發生了嬗變,這些都超出了教材表述。思索:英國的“首相民主”和美國“皇帝般的總統”的含義是什么?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英國“首相民主”強調的是首相權力的膨脹;美國“皇帝般的總統”強調的是美國總統權力的膨脹。材料經過激烈的爭吵,制憲會議最終通過了這部《聯邦憲法》。憲法規定行政權歸美國總統、立法權歸國會、司法權歸最高法院。總統由選舉人團間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總統權力很大,有權任命官員,有權締結條約,同時還是武裝部隊總司令。這樣一個類似英國國王的角色不能不引起與會代表的警惕,所以為了避開行政權過大,憲法加強了國會和法院對總統權力的制約,如國會有權推翻總統的提案甚至有權彈劾總統,而最高法院也可以宣布總統的法案違憲。又經過兩年的時間,在得到多數州的批準之后,依據憲法實行了選舉,華盛頓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摘編自[美]美爾奇斯和尼爾森《美國總統制:起源與發展(1776~2007)》要求:分析材料,論證說明“美國的總統權力很大但也很有限”這一結論。論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權力很大:擁有履行職務的肯定權力,如任命官員;締結條約;領導全國武裝力氣;領導的中心政府對其個人負責。權力有限:由選舉產生;國會和最高法院對總統權力進行制約。1.(2024·課標全國Ⅱ,34)1800年,美國總統、聯邦黨人亞當斯要求政見不同的內閣成員皮克林辭職,遭到皮克林拒絕,于是亞當斯將其撤職。皮克林因此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被總統撤職的內閣成員。亞當斯此舉()A.加強了聯邦政府的行政權力B.體現了總統與內閣之間權限不明C.行使了憲法給予總統的職權D.反映了聯邦黨與其他黨派的斗爭答案C解析美國憲法規定: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統有權任免內閣成員。要求內閣成員辭職是總統的權力,故C項正確,B項錯誤。材料并沒有體現加強聯邦政府的權力,A項錯誤;材料僅體現內閣中的看法分歧,并沒有體現黨派之爭,D項錯誤。[命題規律]全國卷高考題仍舊留意主干學問的考查,本題考查的是美國總統與內閣之間的關系,復習時可參照英國首相與內閣的關系。2.(2014·課標全國Ⅰ,33)依據美國1787年憲法,眾議員名額依據各州人口比例安排,各州人口數“按自由人總數加上全部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確定”。這一規定違反了《獨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權在民原則 B.天賦人權原則C.各州自治原則 D.各州同等原則答案B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精確理解主權在民、天賦人權、同等、自治的內涵。天賦人權也譯為自然權利,指人生來具有生存、自由、追求華蜜和財產的權利。1787年憲法規定各州的眾議員名額由各州的自由人總數加上非自由人的五分之三予以確定,這就違反了《獨立宣言》關于天賦人權的規定。3.(2013·課標全國Ⅱ,33)華盛頓在1787年3月致麥迪遜的信中說:“凡是有推斷實力的人,都不會否認對現行制度進行徹底變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這一問題能在全體會議上加以探討。”這里所說的“徹底變革”是指()A.革除聯邦體制的弊端B.建立三權分立的共和體制C.廢除君主立憲制D.變更松散的邦聯體制答案D解析留意時間信息“1787年”,結合1787年憲法頒布的背景可以推斷,華盛頓所說的“現行制度”即美國當時實行的松散的邦聯制,而對其進行的“徹底變革”即為1787年憲法所確立的聯邦制,建立強有力的中心政府,變更松散的邦聯體制,故選擇D項。4.(2024·海南高考,18)1874年美國選舉之后,民主黨限制了眾議院,馬上起先搜集關于執政的共和黨腐敗的資料,總統格蘭特的很多內閣成員因此被迫辭職。由此可知,當時美國()A.總統享有的權力受到限制B.兩黨秉持不同階級立場C.議會起先成為權力的中心D.兩黨制體現了制衡原則答案D解析據材料“民主黨限制了眾議院,馬上起先搜集關于執政的共和黨腐敗的資料”,可得出當時美國民主黨利用限制的眾議院制衡共和黨,兩黨制體現了制衡原則,故D項正確。1.(2024·廣安、眉山一模,34)1803年,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約翰·馬歇爾在“馬伯里訴麥迪遜案”作出判決:法院不能行使憲法沒有授予的權力,國會通過的立法假如違反憲法則無效。從而確立了最高法院有權審查國會立法或總統行政吩咐是否違憲的司法審查制度。該制度的確立()A.剝奪了國會的立法權限B.打破了權力的制衡機制C.保證了總統的依法行政D.維護了憲法的至上權威答案D解析材料中“是否違憲的司法審查制度”表明限制了總統和國會在憲法范圍內行事,維護了憲法的至上權威,故D項正確。2.(2024·衡水四月大聯考,33)1937年羅斯福試圖通過國會立法增加自由派大法官人數的方式來“填塞”聯邦最高法院以便施政。“填塞法院”支配最終被國會推翻,但無形的壓力使法官們起先支持新政措施,這被稱為“挽救了最高法院的剛好易幟”。這反映了當時美國()A.存在權力的制約與平衡B.司法權對行政權的制約C.總統權力高于司法權力D.行政權擴大影響司法權答案D解析據材料“羅斯福試圖通過國會立法……‘填塞’聯邦最高法院以便施政……但無形確。3.(2024·湖南長郡中學考前保溫卷二,33)美國憲法規定:未經州的同意不能剝奪任何一州在參議院的同等代表權,以及變更州的邊界;州政府未經國會同意不能與外國簽訂條約或協議。這反映了美國()A.各州之間形成同等的伙伴關系B.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均設置權力禁區C.全力實施共和主義的分權原則D.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相互敬重與合作答案B解析材料體現的是州政府與聯邦政府之間的一種制約,并不是各州之間形成同等伙伴關系,故A項錯誤;用州政府來限制聯邦政府,同時州政府又受到聯邦政府限制,所以二者都有權力禁區,故B項正確;共和主義體現人民意愿,而材料沒有體現,故C項錯誤;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相互敬重與合作不符合題意,故D項錯誤。4.(2024·東北三校模擬,33)2024年9月23日,奧巴馬以損害美國國家平安利益為由,推翻了國會通過的允許“9·11”恐襲事務生還者和遇難者親屬起訴沙特政府的法案。依據憲法,國會仍能以三分之二多數表決結果推翻總統的推翻,強行讓法案成為法律。這體現了()A.總統權力至高無上B.分權與制衡的原則C.國會處于權力中心D.民眾利益高于一切答案B解析總統權力至上與美國三權分立、相互制約不符,故A項錯誤;美國總統推翻國會法案,國會再次通過,體現了總統和國會之間相互制衡,故B項正確;美國總統處于權力中心,故C項錯誤;美國是資本主義社會,資產階級利益高于一切,故D項錯誤。5.(2024·合肥模擬,33)1908年,美國一位杰出的新聞記者評論說:“兩黨如同兩個瓶子。每個都貼著表明所盛液體的標簽,但每個都是空的。”作者旨在強調美國兩黨制()A.失去民心,徒有其表 B.人浮于事,效率低下C.脫離國情,違反潮流 D.分歧縮小,利益趨同答案D解析題干表明美國的兩黨制既有不同,即“每個都貼著表明所盛液體的標簽”,也有相同的,即“每個都是空的”沒有提及民心問題,故A項錯誤;題干沒有提及行政效率問題,故B項錯誤;題干沒有論述美國的兩黨制脫離了其國情,故C項錯誤;“每個(瓶子)都是空的”說明二者的分歧縮小了,其共同的利益也趨同了,故D項正確。課時作業一、選擇題1.當時,美國各州之間關稅壁壘的存在阻礙著經濟發展,假如某州為了維護自己的政府和資源而征收關稅,它的鄰近州就有很多誘惑去實行自由貿易制度,將更大份額的國內外貿易吸引到自己那里去。這種狀況表明當時美國()A.邦聯政府懦弱無力B.實行了貿易愛護政策C.具有深厚的重商主義思想D.尚未完成國家的統一答案A解析依據題目中“美國各州之間關稅壁壘的存在阻礙著經濟發展”得出:美國剛建國時期實行邦聯制,邦聯政府權力小,各州權力大,故A項正確。2.(2024·肇慶模擬,33)18世紀末,有個美國政治家認為,危急的野心多半為熱心于人民權利的美麗外衣所掩蓋,很少用熱心擁護政府堅決而有效率的嚴峻面孔作掩護。該論斷的意圖是()A.為強化聯邦政府權力做辯護B.呼吁美國人民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C.論證民主社會導致多數人的暴政D.主見政府權力要分權與制衡答案A解析該政治家批判邦聯制的擁護者,期望建立聯邦政府,故A項正確;該政治家反對過分提倡人民權利,故B項錯誤;材料否定邦聯制,主見建立聯邦制,而非強調多數人的暴政,故C項錯誤;材料未提及分權與制衡,故D項錯誤。3.(2024·武漢高三期中,16)在美國憲法的背后,有一種別出心裁的政治文化。在美國形成初期,美國人醒悟地意識到自己是“第一個新型國家”的公民。這不是一個法國大革命時宣揚的準宗教性的烏托邦社會,而是依據政府的首要原則建立起來的新型自由共和國。這種新型自由共和制既希望避開導致共和國崩潰的離心危急,又希望避開為所欲為的集中權力。這說明()A.美國首創共和政體B.美國人的政治追求與法國人有本質差別C.美國新型共和國的首要原則是三權分立D.美國聯邦共和制的建立有著很深的文化背景答案D解析共和政體古已有之,美國首創共和政體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故A項錯誤;美國人的政治追求與法國人沒有本質差別,他們都追求民主,故B項錯誤;材料中沒有涉及三權分立的原則,故C項錯誤。4.1972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尼克松的竊聽丑聞,即“水門事務”爆發后,《華盛頓郵報》始終追蹤報道;民主黨候選人喬治·戈邁文聲稱“水門事務”是對美國民主與自由的踐踏;國會也成立了特殊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材料最能體現美國()A.主權在民原則 B.天賦人權原則C.分權制衡原則 D.聯邦制原則答案C解析主權在民指國家權力駕馭在多數人民手中,材料未體現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故A項錯誤;天賦人權指人生來就具有自由、同等等權利,與材料無關,故B項錯誤;國會成立特殊調查委員會調查“水門事務”,反映了立法權對行政權的制約,體現了分權制衡原則,故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中心與各州的關系,故D項錯誤。5.(2024·烏魯木齊模擬,33)美國聞名的經濟學家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堅信,為了確保與自由相輔相成的經濟旺盛,美國必需有集中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但事實上,成立于1791年的美國第一銀行于1811年停業。安德魯·杰克遜總統于1832年推翻了國會關于延長美國其次銀行執照的提案。漢密爾頓的主見與“事實”相悖反映了美國()A.聯邦與各州的權力之爭B.總統的行政權高于一切C.立法與行政的權力之爭D.大州與小州的利益之爭答案A解析“美國必需有集中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但事實上,成立于1791年的美國第一銀行于1811年停業”可以看出集中的經濟政策受到各州的反對,故A項正確。6.(2024·湖南G10教化聯盟4月聯考,33)1883年,美國頒布“彭德爾頓法”,規定政府的公職人員必需經由公開考試才能任用,公職人員須接受定期考核,其任職不受總統、議員競選等結果的影響。美國設立此法案()A.適應近代社會發展的要求B.有利于政黨操控選舉結果C.旨在縮小總統的職權范圍D.打擊了公職人員的主動性答案A解析由材料內容可知美國規定公職人員必需經由公開考試任用,且接受定期考核,其任職不受總統、議員競選等結果的影響,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公職人員的任職素養及廉潔從政,同時也能保證其不受黨爭影響,利于公職人員隊伍的獨立性、穩定性與持續性,這均是適應近代社會工業經濟與民主政治發展的需求,故A項正確。7.(2024·鄭州模擬,33)有學者認為,“在美國,有權作出確定的只是總統而不是內閣,美國的內閣僅是一個非正式的總統的詢問機構,即使參與內閣會議的大多數人的看法與總統相左,總統亦可不必接受。”這一論點()A.反映美國的內閣沒有實際作用B.說明總統權力缺乏有效制衡C.表明總統與內閣之間權限不明D.符合憲法對總統職權的規定答案D解析依據《1787年憲法》,美國的權力中心是總統,總統駕馭行政權,內閣由總統任命接受總統管理,材料中“即使參與內閣會議的大多數人的看法與總統相左,總統亦可不必接受”這一論點符合憲法對總統職權的規定,故D項正確。8.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除眾議員由人民干脆選舉產生之外,其他政府部門的官員都間接選舉產生:參議員通過州議會選出,總統由各州選出的選舉人選出,聯邦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任命,并需經參議院批準。美國的建國精英作出這樣的支配是為了()A.避開因某種共同利益而出現部門勾結B.鞏固中心集權與地方分權的聯邦體制C.限制議員、總統和大法官的權力范圍D.保證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門的獨立性答案A解析美國各部門人員的產生方式不同,是為了避開為了共同利益,出現部門之間相互勾結的現象,故A項正確。9.(2024·榆林一模,20)2024年8月4日新華社電稱:“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上周接近全票通過一項針對俄羅斯、伊朗和朝鮮三國的制裁法案,斷絕了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運用總統推翻權的選項。”這里“斷絕了”是因為()A.參眾兩院接近全票通過法案,總統無權推翻B.最高法院有權禁止總統運用推翻權C.總統只能通過全民公決的方式確定法案是否生效D.參眾兩院能夠再以2/3以上票數推翻總統的推翻答案D解析美國憲法實行分權制衡,總統有權推翻國會的法令,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最高法院的作用,故B項錯誤;美國憲法規定總統自身有權否定國會法令,故C項錯誤;美國憲法規定總統有權否定國會法令,但國會再以2/3以上票數通過法令后,總統的推翻無效,材料中參眾兩院接近全票通過法案,斷絕了總統推翻權,故D項正確。10.(2024·湖北新聯考高三第四次聯考,34)在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下,總統于就職前,進行下列宣誓:“我將忠誠地執行合眾國總統的職務,并盡其所能維護、遵守和捍衛合眾國憲法。”宣誓主要體現了美國民主政治的()A.民主原則 B.制衡原則C.法治原則 D.三權分立答案C解析“我將忠誠地執行合眾國總統的職務,并盡其所能維護,遵守和捍衛合眾國憲法”可以看出對法律的遵守,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相互制約的內容,故B項錯誤;總統的權利嚴格依據法律來履行,可見法治在美國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提到三權分立,故D項錯誤。11.(2024·烏魯木齊一模,8)約翰·亞當斯在探討美國政體時宣稱,“這將是一個很好的試驗,看看一個如此具有民眾性的政府能否維護自身。假如它能夠做到,那就有理由期望獲得某種雅典式民主的全部同等、全部自由和其他一切美妙的果實,而避開它的一切忘恩負義、言詞輕浮、社會動亂和派別紛爭現象”。約翰·亞當斯對美國政體的評價是()A.優越于雅典式民主制度B.與雅典式民主的區分在于技術手段C.繼承了雅典式民主制度D.徹底否定了雅典式民主制度答案A解析亞當斯認為美國政體能夠維護民主自身,而不至于像雅典民主政治盛極而衰,故A項正確;從立法機構、司法機構等機構的設計上,美國政體肯定程度上借鑒了雅典式民主,故B項錯誤;亞當斯認為美國政體吸取了雅典式民主制的教訓,故C項錯誤;亞當斯認為雅典式民主是美妙的,只是實施的方式有所不同,故D項錯誤。12.(2024·新鄉模擬,19)兩百多年以來,美國1787年憲法歷經風雨,如兩次世界大戰、各種經濟危機、種族沖突以及地域發展問題,但是美國卻總是能夠從憲法中找尋到強大的民族凝合力,攻堅克難。這主要說明美國憲法()A.屬于典型的柔性憲法B.具有前瞻性和長久性C.已成為憲法中的圣經D.內容全面且操作性強答案B解析美國1787年憲法是聯邦最高法律,與柔性特點不符,故A項錯誤;美國1787年憲法幫助美國克服之后歷史進程中的危機,說明其具有前瞻性和長久性,故B項正確;材料只反映出美國1787年憲法對其歷史發展的影響,與在世界憲法中的地位無關,故C項錯誤;材料只反映出美國1787年憲法對其歷史發展的影響,與其詳細內容無關,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13.(2024·河南天一大聯考,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本憲法和依本憲法所制定的合眾國法律,以及依據合眾國的權力已締結或將要締結的一切條約,概應成為全國最高法律;各州法官都應依此審判,不管州憲法和法律中有無與之相抵觸的規定。——摘編自1787年憲法第六條材料二聯邦中心對各州所處的最高地位,不是純粹聯邦制下聯邦中心對各州應有的地位可比,而是近乎單一制國家中心政府對地方政府所處的地位了。——摘編自曹紹鐮《美國聯邦制演化中的兩個問題》材料三183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