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畢業班高考適應性測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畢業班高考適應性測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畢業班高考適應性測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畢業班高考適應性測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畢業班高考適應性測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畢業班高考適應性測試語文試題及答案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自敦煌學興起百余年來,學界從社會、歷史、宗教、考古、藝術等角度對敦煌進行持續研究,成果卓著;但時敦煌文化和歷史遺存中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層面的內容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和系統闡釋。敦煌是絲綢之路的咽喉鎖鑰,也是東西方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通道,在這種環境下形成的敦煌文化具有其獨特的文化性格、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在敦煌文化的發育過程中,社會變遷寸分復雜,有過戰爭和殺戮、貧窮和饑餓,但是從敦煌的典籍、壁畫中可以看出,敦煌文化一直是崇德向善、從容樂觀、積極向上的。不管洞窟外的自然環境多么單調、嚴酷,洞窟里總是色彩萬千、活力無限。千百年間,這種價值取向.一直得以堅守。敦煌文化中還處處體現著對現實世界的關懷。例如,唐宋時期的敦煌佛教壁畫一直關注人的生存和生活,以對現世幸福的追尋為最終歸宿,通過對“此岸世界”的肯定和重視替代對“彼岸世界”的玄想,凸顯人自身的現實感和現實生活世界的重要性。此外,敦煌的文學作品和繪畫藝術也大多聚焦人的生存和生活問題,在這里,現實的生存和生活是具有頭等意義的內容。“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雖偏居一隅,卻氣度極大,氣象極盛。敦煌文化并不是敦煌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等的簡單相加,它融合、吸收各種文化的營養,成為“美美與共”“和諧共在”的文化整體。它因融而通,因通而盛,因盛而大,具有大盛融通的精神氣象,既是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和多元融合的東方典范。敦煌文化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影響經久不衰,歷久彌新。在新時代,創新敦煌文化研究對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等時代課題具有重要意義。(摘編自黑曉佛《弘揚敦煌文化的精神傳統》)材料二:敦煌學已經擁有百余年的歷史,藏經洞文獻幾乎全部公布,敦煌石窟的圖像也大量數字化展示,敦煌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然而,敦煌學的有些研究課題沒有新意,甚至有不少重復勞動的所謂“成果”。因此,面對學術發展的新形勢,我們應探討敦煌學研究能夠提出什么新問題,要推進新問題的研究需要什么新方法。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敦煌藏經洞發現的文書資料具有十分珍貴的價值。但按照傳統學術方法從事敦煌學研究的學者,大多數都把敦煌文書看作拾遺、補缺的資料。然而,敦煌材料最重要的價值是它的原始性。我們要觀察一個時代的歷史,更好的是用原始材料。敦煌保存的大量未經人為造作而直接廢棄的原始公私文書,可以作為我們觀察歷史、書寫歷史的原始依據。敦煌是一個邊緣城鎮,敦煌原娝文書所涉及的內容往往是當地的一些事件,甚至是民間的一些瑣事,不能取代“編纂史料”所闡述的宏大敘事,但正是這種原始性、邊緣性、民間性的材料,提供給我們觀察一個地方社會本來面貌的最好視角。在新的史學觀念中,這些材料往往代表著“長時段”的歷史,沒有那么多戰爭、內斗乃至王朝更迭,而是反映歷史長河中占據時間最長的“普通”史,是歷史的真相。敦煌學者應利用敦煌提供的原始材料,利用我們多年來把握的處理原始材料的能力和方法來書寫歷史。從文獻學的角度來說,敦煌藏經洞發現的文獻,有許多是散佚的古籍,有些甚至是此前沒有見過的古人著作,因此十分珍貴。從敦煌學開始以來,一般都是用傳統的觀念,把敦煌寫本文獻放到中國傳統的“四部書”系統當中,以版本學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書籍、不同的作者,分門別類,對一位作者、一部書或一類文獻進行整理和研究,產生了很多“補遺”之作,也有一些分類合集。然而,這樣整理出來的敦煌寫本文獻,顯然不是中古時期文獻的原貌,甚至把原本相關聯的內容割裂開來。近年來,“書籍史”的研究給敦煌文獻的整理提出了許多新問題。我們必須采用“書籍史”的方法,引入“寫本學”的技術手段,來重新整理敦煌寫本文獻,重新評估寫本文獻的特點和價值。從美術史的角度看,敦煌石窟壁畫提供的豐富圖像資料,很早就受到美術史學界的重視。敦煌藏經洞中保留的莫高窟壁畫榜題的抄本,將在莫高窟壁畫榜題的整理中發揮重要作用,而莫高窟壁畫榜題的系統、全面整理,將會對敦煌壁畫的內容比定做出貢獻。有些千佛圖像和榜題的整理,還需要與不同系統的《佛名經》加以對比.厘清其歸屬的系統。一旦這種文本和圖像對應成立,則可以整體闡明圖像的內涵,使石窟壁畫滿壁生輝。敦煌無疑是同時保留中古時期大量圖像和抄本的少數地方,應當在圖文對照方面給般的美術史提供更多的方法論例證。從學術增長的角度看,敦煌應當對其他學科的發展做出貢獻。從學術發展的一般邏輯可知,跨學科研究是推動學術繁榮發展的最好路徑。敦煌學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形成了自己的學科體系,擁有大量的圖像和文本資料,應當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聯系,進行跨學科研究,與其他學科實現共贏。敦煌保存的大量美術資料,曾經受到美學家的關注。但敦煌學此后的發展,并沒有主動向美學研究者伸出橄欖枝。這方面合作研究的空間應當更大,更加值得期待。(摘編自榮新江《談談敦煌學研究的新問題與新方法》)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兩則材料都肯定了我國敦煌學研究在百余年發展歷程中取得的豐碩成果,也指出了當前研究的缺憾和不足。B.材料一認為敦煌文化沒有受到外部自然環境、社會變遷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主要原因在于敦煌偏居一隅。C.材料二認為,敦煌文書資料中原始性、邊緣性、民間性的材料是觀察一個時代歷史的最好材料,具有極高的價值。D.材料二指出,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敦煌文獻資料,涉及歷史、文學等多個領域,比敦煌石窟壁畫更具有學術價值。2.根據材料二的內容,下列不屬于敦煌學研究新方法的一項是(3分)A.利用敦煌資料中記載的有關“玄武門之變”的人物和事件對史實進行補缺B.依照敦煌原始公私文書以編年體方式撰寫敦煌地方政權“歸義軍”的歷史C.與不同系統的《佛名經》對比,厘清一些千佛圖像和榜題的歸屬系統D.在整理敦煌寫本文獻時引入語言學、地理學、民俗學等學科理論方法3.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闡述敦煌文化特點時,既有結合地理位置、社會背景進行分析的事理論證,又有舉例論證。B.材料一“敦者,大也;煌者,盛也”“美美與共”“和諧共在”的引用增添了論證語言的文化韻味。C.材料二開宗明義,指出敦煌學需要研究新問題與新方法,接著從歷史學、文獻學、美術史等角度進行闡釋。D.材料二的第二段先破后立,在指出按照傳統學術方法用敦煌文書材料進行研究的危害后,提出了新主張。4.敦煌文化有哪些獨特性?請根據材料一簡要概括。(4分)5.新時代敦煌學應進行哪些方面的創新研究?請結合兩則材料提出建議。(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玉蘭吾妻喬葉奶奶說她自己是文盲,我原本是信的。直到在村小上了學,才發現她也能識些字有一次,我在寫天字,寫得馬虎,那一撇便往上頂破了橫。她路過時看了一眼便站住問,你寫的這是個啥。我說是天。她說我看像是夫。我說就是天。她說天字出頭就是夫我不耐煩地說夫什么夫,她說丈夫的夫。我翻眼看她,她卻突然紅了臉,疾步離開了。再后來我才知道,在同村的老太太里,只有她識些字。她不僅會寫自己的名字,還認識和自己名字相近的字,和玉長得像的王、主,甚至圭,和蘭形貌近的羊、美、竺家這個字她也認識,還知道女和子湊在一起是個好。村里刷標語,她能準確地讀出農村形勢、建設、貢獻之類的詞。我寫作業時她常在旁邊入迷地看著,尤喜歡聽我讀出來越大聲越好。有時我故意扯破了喉嚨讀,然后喊累,讓她給我烙雞蛋餅,要油大的、盡多的。她一邊罵一邊做,罵時做時都喜滋滋的,那個初秋的中午,院子里曬滿了預備過冬的被褥枕頭,屋子里的箱柜也都大敞著口。奶奶和七娘在院子里說話,我吃完飯,還不到上學時候,有些無聊,也有些好奇,便往箱柜里翻,忽然翻到一個卷得很緊的包袱,便一層層打開,是一件大紅碎花的棉襖,雖是一股子陳氣,顏色卻還很艷。抖開來,掉出了個牛皮紙信封,里面是一封信。屋里光線昏暗,我便拿到堂屋去看,不自覺地讀出聲來:玉蘭吾妻:見字如面。我這里都還順利。勿念。你在家照顧老小,我知十分辛苦,實為不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農村很需要建設,你要多參加新社會的學習,要多做貢獻。現在形勢大好,我估計最遲到明年春天就能完全勝利,安心等我回來就好。夫紹功即日有些字我還不認得,就只能蒙個音兒。正磕磕巴巴地念著,奶奶就跑了進來,邊跑邊喊,你個小妮子在那兒干啥哩?我就堂而皇之地回答,認字呢。這是信吧?我念念咋啦?她伸了伸手,似乎想要奪過來,又縮回去,顯然是怕把信扯壞了瞪了我好一會兒,方才抖著手說,你給我擱桌上,趕緊爬去上學。我便擱桌上,爬去上學。她激烈的反應讓我越發有興味,就總想再去偷看,她卻換了地方。我找了又找,終于發現她藏在了枕頭里,便故意拿到她跟前抖摟,這回她好像沒那么生氣了,溫言款語地哄著我,叫我把信還她。然后她再藏起來,我再找。像捉迷藏似的,我們倆玩了好幾個回合。每到天氣傳涼,她就會開始泡腳、也讓我一起泡。一個晚上,我們倆又泡腳時,她問了一番我的功課,我的語文剛考了個滿分,看她喜悅,便順勢吹牛,說老師夸我在全班識字最多,普通話最標準。就知道你精能得很。她摩挲著我的臉。你把那信拿出來,讓我給你念念。我大喇喇地說。尋思了一會兒,她方才把信從貼身小衣的口袋里拿出來。信紙摸起來已經潤潤的了。你爺爺就寫了這么一封信,就這一封。她說。你仔細拿著,好好給我念一遍。她說。不要聲高。她又說。被她的鄭重拘著,我便好好念了一遍。也沒有聲高。念完才看見她滿臉的淚。奶奶,你咋啦?被她的淚嚇著,我瞬間也哭起來。乖啊,不哭。她把我抱過來,卻依然無聲地哭著,哭著。我在她的懷里,也哭著。不明白她為什么哭,便哭得茫然。又因她的哭而難過,便也哭得懇切。我們兩個就這么哭了好一會兒,她方止住。拍了一下我的腦袋說,這封信連你爸都沒看過,咱家只有你看過,只有你啊你個小妮子。小妮子到底是小,她的悲傷對我而言難以理解,那便不去理解。能確鑿理解的是我已經掌握了她的核心機密,這讓我越發有恃無恐,恃寵而驕,不知分寸地在作死的邊緣反復試探,時不時地以這封信為把柄戲弄戲弄她。比如我會偶爾冷不丁地喊一聲,玉蘭吾——眼看她要打過來,再接上一個“奶”字,還戧她,咋啦,叫玉蘭吾奶不中?玉蘭吾奶,玉蘭吾奶!她便又氣又笑……玉蘭吾妻,玉蘭吾奶——童年的記憶里,我從來只知道她叫玉蘭,其實她還有個名字叫迎春。迎春,是她出嫁前的閨名,玉蘭應是爺爺在婚后給她起的新名。這兩樣花開的時令也一樣,相較而言,迎春偏鄉土,玉蘭偏雅致。在那個年代,給妻子取一個新名,是不是相當于送上了一件非物質的愛情禮物?后來我才知道,父親是新中國成立一年后出生的,他快一歲時,爺爺回家了一趟,住了幾天就跟著隊伍又要開拔。爺爺走后兩個月,她收到了爺爺寄來的第一封信,也是唯一一封信。又三個月,消息傳來,爺爺在解放大西南的一仗里犧牲了,和幾個戰友一起被埋在白水河邊的一棵樹下。奶奶哭了兩個月……現在想來,那時的我早已被奶奶當成了小閨密,最小最親的閨密,才會和我分享這封信。只是這個小閨密實在是太小了,太糊涂了,以至于多年后才意識到,這封信就是她這輩子唯一的情書。而這情書對她的意義也早已超越了情書本身,簡直就是她的人生指南。(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奶奶雖然說自己是文盲,但也識些字,和同村老太太相比,屬于有點文化的農村婦女。B.奶奶最終讓“我”念信,既是“我”不斷糾纏的結果,也因奶奶自己想知道信的內容。C.看到奶奶聽信時滿臉的淚,“我”也跟著哭,但“我”對奶奶的心情并不完全理解。D.奶奶一直珍藏著爺爺的信,全家只給“我”看過,可見奶奶把“我”當成最親的閨密。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文從兒童的視角,寫奶奶談“夫”字的反應,寫她喜歡聽“我”讀書,寫祖孫兩人因一封信“捉迷藏”,富有童趣。B.“我故意扯破了喉嚨讀,然后喊累,讓她給我烙雞蛋餅”這一句寫出了“我”的調皮可愛和古靈精怪,饒有興味。C.插敘奶奶名字的由來和爺爺的事,為文章增添了更真切的背景,這樣安排不僅使敘事變得復雜,也使主題更加多元。D.作者善于駕馭語言,人物語言多用方言土語,富有鄉土味;敘述中又有“溫言款語”“恃寵而驕”等書面語,典雅幽默。8.本文于一些看似矛盾的細節中表現奶奶的真情,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9.那封信是理解本文內容的一把鑰匙,請簡要分析。(6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桓公憂天下諸侯。魯有夫人、慶父之亂,二君弒死,國絕無嗣?;腹勚垢咦哟嬷?。天下諸侯稱仁焉。于是天下諸侯知桓公之非為己動也,是故諸侯歸之。桓公知諸侯之歸己也,故使輕其幣而重其禮。故天下諸侯罷馬以為幣,縷綦以為奉;諸侯之使垂橐而入,稛載而歸。故拘之以利,結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國諸侯既許桓公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桓公知天下諸侯多與己也,故又大施忠焉??蔀閯诱邽橹畡?,可為謀者為之謀,軍譚、遂而不有也,讒侯稱寬焉。通齊國之魚鹽于東萊,使關市幾而不征、以為諸侯利,諸侯稱廣焉。救大成,朝服以濟河而無怵惕焉,文事勝矣。是故大國慚愧、小國附協。唯能用管夷吾、寧成、鮑數牙之屬所伯功立。(節選自《國語·齊語》)材料二: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見。立有間,有武鴻飛而過之?;腹珖@曰:“仲父,今彼鴻鵠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猶飛鴻之有羽翼也,若濟大水有舟楫也?!惫茏訉υ唬骸熬魧⒂酝跖e大事乎?則必從其本事矣?!被腹児w席,拱手而問曰:“敢問何詡其本?”管子對曰:“齊國百姓,公之本也。公輕其稅斂,則人不憂饑;緩其刑政,則人不懼死;舉事以時,則人不傷勞?!被腹唬骸肮讶寺勚俑钢源巳?,聞命矣,不敢擅也,將薦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筆。明日,皆朝于太廟之門朝,定令于百吏:使稅者百一鐘,孤幼不刑,澤梁時縱。近者示之以忠信,遠者示之以禮義。行此數年,而民歸之如流水。(節選自《管子·彩形》)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故天下小國A諸侯既許B桓公C莫之D敢背E]就其利F而信G其仁[H]畏其武。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朝服,指穿著朝服,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朝服衣冠”的“朝服”意思不同。B.屬,指類、等,與《琵琶行(并序)》中“名屬教坊第一部”的“屬”意思不同。C.有間,指不久,與《庖丁解?!分小氨斯澱哂虚g,而刀刃者無厚”的“有間”意思相同。D.席,指用草或竹篾等編織而成的坐臥用具,與成語“座無虛席”的“席”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魯國發生夫人和慶父之亂,兩位國君相繼被殺,沒有了繼承人,桓公聽說這件事后,幫魯國渡過危機,天下諸侯都稱贊桓公仁義。B.桓公派軍隊消滅了譚、遂兩國卻不占為己有,把齊國的魚和鹽流通到東萊,讓關市稽查并征收賦稅,用這些方法為諸侯謀求利益。C.桓公對管仲非常倚重,在管仲和隰朋拜見時,看到有鴻雁飛過,他感嘆自己有了管仲,就像飛鴻有了羽翼、過河有了船只一樣。D.桓公接受管仲提出的建議,但要敬告先君然后再實行,他命令百官有司削好版牘、備好筆墨,第二天在太廟朝見,向百官確立了法令。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桓公知諸侯之歸己也,故使輕其幣而重其禮。(2)君若將欲…王舉大事乎?則必從其本事矣。14.為成就霸業,齊桓公對內、對外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秋鴻于謙相呼相喚過南樓,叫破江南萬里秋。有足不傳云外信,無端偏惹客中愁。影橫斜月天連塞,夢繞黃蘆雪覆洲。霄漢翱翔應有自,生平不為稻粱謀。15.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寫江南秋日,鴻雁相呼相喚,結群而飛,“破”字點出了鳴叫聲的響亮。B.詩人抱怨鴻雁不傳“云外信”,無端惹起自己的愁緒,含蓄地表達思鄉之情。C.“影橫斜月”和“夢繞黃蘆”一實一虛,具有畫面感,使得鴻雁形象更加鮮明。D.“稻粱謀”多用于此喻人謀求衣食生計,詩人用“不為稻粱謀”表明人生態度。16.于謙的詩具有“風格遒上,興象深遠”的特點,請結合本詩簡要分析。(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論語〉十二章》中“_,_”兩句,指出了志向和使命的關系,被歷代仁人志士引為座右銘。(2)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中“怒濤卷霜雪”以雪喻波濤,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3)小剛同學在他的小論文《中國鹿文化探究》中寫道,鹿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古代文人常常引“鹿”入詩文,如“_,_”。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刮了一夜大風,我在半夜被風喊醒。風在草棚和麥垛上發出恐怖的怪叫,而那些突兀地出現在荒野中的草棚麥垛,絆住了風的腿,扯住了風的衣裳,纏住了風的頭發,讓它追不上前面的風。它撕扯,哭喊,喊得滿天地都是風聲。早晨我看見了被風刮跑的麥捆,在半里外,被幾棵鈴鐺刺擋住。這些一墩一墩長在地邊上的鈴鐺刺,多少次擋住我們的路,掛爛手和衣服,也曾多少次被我們憤怒的鋤頭連根挖除,堆在一起一把火燒掉。可是第二年它們又出現在那里。我們不清楚鈴鐺刺長在大地上有啥用。它渾身的小小尖刺,讓企圖吃它的嘴、折它的手和踐它的蹄遠離之后,就閑閑地端扎著,刺天空、刺云、刺空氣和風?,F在它抱住了我們的麥捆,沒讓它在風中跑遠,是它留住了風中的麥垛。如果所有糧食在風中跑光,所有的村人,就會在風停之后遠走他鄉,留一座空蕩蕩的村莊。我第一次對鈴鐺刺深懷感激。18.文中加點詞語“擋住”“抱住”能否互換位置,為什么?(3分)19.與“刺天空、云、空氣和風”相比,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表達效果好在哪里?(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經常在外就餐的人會有用開水燙餐具的習慣,認為這樣可以“燙死”一部分細菌。實際上吃飯前用開水燙餐具,消毒殺菌的效果可能并不明顯。高溫殺菌要真正有效果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溫度,_①_。因為引起胃腸道疾病的細菌多數要經100℃高溫作用1—3分鐘或80℃持續10分鐘才能被殺死。因此,通過高溫煮沸的方式使病菌被殺滅,或用熱水浸泡大約10分鐘左右,都比用熱水沖洗殺菌效果更顯著。當然,燙洗沒有壞處,可以沖洗掉一些殘余的洗滌劑或浮塵。不過,如果用的是一次性餐具,_②_。一次性筷子上的硫磺、紙杯內壁的石蠟、塑料碗杯中的塑化劑等,遇熱都容易融化釋放,長期使用對身體健康不利。除了用熱水燙,_③_。市面上清潔、抑菌的濕紙巾只能用于皮膚清潔,用來擦餐具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另外,一些消毒濕紙巾中的化學成分不能入口,因此也不能用來擦餐具。20.下列句子中的“當然”和文中加點的“當然”,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做這種工作,我當然沒什么,可是那些人就是放不開手。B.鐘老師會在吃飯時告訴大家他的譯法,當然偶爾會被我們反駁。C.僅僅根據“想當然”,就在那里發號施令,這是主觀主義作風。D.難道這不是理所當然嗎?如果教師騎自行車,還能希望學生做出什么好事來?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2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稍鰟h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本試卷語言文字運用Ⅰ寫到的鈴鐺刺,看似無用,關鍵時刻卻也能發揮獨特的作用。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見。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器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3分)A(B項“其主要原因在于敦煌偏居一隅”有誤,C項“是觀察一個時代歷史的最好材料”有誤,D項“比敦煌石窟壁畫更具有學術價值”有誤)2.(3分)A(把敦煌文書看作拾遺、補缺的資料是傳統學術研究方法)3.(3分)D(“先破后立,在指出按照傳統學術方法用敦煌文書材料進行研究的危害”有誤)4.(4分)①一直堅守崇德向善、從容樂觀、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②處處體現對現實世界的關懷;③融合、吸收了各種文化的營養,具有大盛融通的精神氣象。(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兩點給3分,答出三點給4分。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5.(6分)①研究內容方面:重視敦煌文化、歷史遺存中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對其進行系統闡釋。②研究方法方面:直接用敦煌原始材料書寫歷史,引入“寫本學”的技術手段,進行文本和圖像的對應研究,進行跨學科研究。(每個方面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6.(3分)B(“奶奶自己想知道信的內容”有誤)7.(3分)C(“使敘事變得復雜,也使主題更加多元”有誤)8.(4分)①一邊罵孫女一邊給孫女做烙餅,表現奶奶對孫女的疼愛;②伸手想奪信怕扯壞又縮回去,表現奶奶對信的珍視;③讓孫女念信又不要聲高,表現奶奶的羞澀和對爺爺的敬重。(每點2分,答出兩點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9.(6分)①解鎖了奶奶識字、說到“夫”字會臉紅的原因;②透露了爺爺從軍在外、奶奶辛苦照顧家小的往事;③爺爺對奶奶的安慰和囑托,顯示了爺爺的思想境界;④彰顯了信在奶奶生命中的分量,是她的“人生指南”。(每點2分,答出三點給6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10.(3分)CEH11.(3分)C12.(3分)B13.(8分)(1)桓公知道諸侯歸附自己,因此讓他們減輕進奉的禮物,而增加給他們的回禮。(關鍵詞“歸”“幣”各1分,大意2分)(2)您想要成就霸王之業做成大事嗎?那么一定要從根本的事情做起。(關鍵詞“舉”“本事”各1分,大意2分)14.(3分)①對外:施行忠信和禮義,用利益籠絡,用誠信結交,用武力威懾。②對內:輕征賦稅,寬緩刑法政令,減輕勞役。(答出一方面給2分,答出兩方面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二)古代詩歌閱讀(9分)15.(3分)B16.(6分)①“萬里秋”“天連塞”等意象雄渾,意境開闊;“霄漢翱翔”“不為稻粱謀”情感豪邁,志向高遠,風格遒上。②明寫秋鴻,實則借以表達人生志向,不求功名利祿,志在有所作為,托物言志,興象深遠。(每點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17.(6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2)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答出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3)示例一:呦呦鹿鳴食野之蘋示例二: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示例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答出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語境,亦可酌情給分)18.(3分)不能。①“擋住”是作者客觀敘述事實,“抱住”是作者對鈴鐺刺產生感激之情后的擬人化表達;②從“擋住”到“抱住”,體現了作者對鈴鐺刺的認識和情感變化。(觀點1分,理由每點1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19.(4分)①重復“刺”這個動作,更突出鈴鐺刺渾身尖刺的形象;②用逗號形成三個短句,構成三個獨立畫畫,更具畫面感;③三個短句參差錯落,更具有節奏感。(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20.(3分)B(B項表轉折。A項“當然”表肯定,強調合乎事理或情理。C項和D項表“應該這樣”)2l.(6分)①(另)一個是時間②用熱水燙洗反而有害③還有人會用濕紙巾擦拭消毒(每空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22.(4分)示例:通過高溫煮沸的方式殺滅病菌,或者用熱水浸泡10分鐘左右,都比用熱水沖洗殺菌效果更顯著。(“使病菌被殺滅”“大約10分鐘左右”每改對一處得2分)23.【審題指導】這是一道讀寫結合的材料作文題。涉及“有用與無用”二元關系的辯證思考。語言運用材料中主要寫鈴鐺刺渾身都是小小尖刺,對人、牲畜等似乎無用,但在刮大風的關鍵時刻,卻能把刮跑的麥捆擋住,從而保全了村莊的糧食,可以說發揮了獨特的巨大的作用。“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見?!边@句話提示我們聯系生活思考與鈴鐺刺相似的現象。萬物皆有用,同一樣事物,由于人們的眼光和見識不同,它所發揮的作用的不一樣。例如《五十只瓠》中惠子認為大的葫蘆無用處,他只看到大葫蘆中“實”的一部分,而莊子另僻蹊蹺徑,看到了“空”的作用,“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鼻f子的思維超脫于世俗。因此,事物都需辨證看待,不可輕下無用之結論。何為有用?有用是體現在事物表面的實在利益,是最為淺顯的物質之用。何為無用?無用是體現在事物深層的內涵價值,是最為深刻的精神之用,或是有長遠價值的東西。在世人眼中,有用的事物常常備受推崇,而無用的事物則被冷落一旁。然而,深入思考我們會發現,有用與無用之間的辯證關系,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和豐富。首先,有用與無用在不同的時間和背景下會發生變化。一件物品在某個時刻可能被視為無用,但在另一個時刻卻可能變得至關重要。比如,一塊看似普通的石頭,在建筑師眼中可能是建造房屋的寶貴材料,而在普通人眼中可能只是一塊無用的石頭。同樣,一本書在考試時期可能是學習的必備工具,而在考試結束后可能被視為無用的負擔。因此,有用與無用的判斷取決于我們的需求和視角。其次,有用與無用之間存在著相互轉化的可能。一些看似無用的東西,在特定的條件下可能會變得有用。比如,一些被廢棄的物品可以通過回收和再利用,變廢為寶。同樣,一些看似有用的東西,在過度使用和濫用的情況下,可能會變得無用甚至有害。比如,過度依賴藥物可能會導致身體產生耐藥性,使藥物失去原有的療效。因此,有用與無用之間的轉化取決于我們的智慧和選擇。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