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棕北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四川省成都市棕北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四川省成都市棕北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四川省成都市棕北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四川省成都市棕北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棕北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注意事項: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滿分100分,B卷滿分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2.考生使用答題卡作答。3.在作答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考試結束,監考人員僅將答題卡收回。4.選擇題部分請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請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5.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各題目對應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共100分)第Ⅰ卷(選擇題,共24分)一、基礎知識(每小題3分,共12分)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A.捷報(jié)侍候(shì)傷痕累累(lěi)B.惦記(diàn)頃刻(qǐnɡ)味同嚼蠟(jué)C.飛竄(cuàn)隱匿(nì)戰戰兢兢(jīng)D.盤桓(huán)契合(qì)躡手躡腳(niè)2.下列語句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海燕叫喊著,飛翔著,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B.“孔乙己,你又偷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辨,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C.讀書時不可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循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D.怒江自西北天際亮亮而來,深遠似娟娟細流,隱隱喧聲騰上來,帶著一派森氣。3.下面語段中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某明星接受了主辦方的隆重邀請,臨時卻無緣無故拒絕上場,一副倨傲的樣子,既不解釋,也不道歉,這自然讓那些望眼欲穿的“粉絲”失望之極。主辦方對此無可奈何,面對如潮的“退票”呼聲,只好另請高明。A.無緣無故 B.望眼欲穿 C.無可奈何 D.另請高明4.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作為新一線城市,成都肩負著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使命。B.謀劃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就要堅持問題導向,埋頭苦干,確保各項目標任務。C.面對大自然旖旎的風光,我們唯有用心感悟,用眼觀察,才能領會大自然之美。D.今年以來,圍繞以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為目標,黨中央接連作出新部署新要求。二、文言文閱讀(每小題3分,共12分)閱讀下面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題。【甲】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節選自《唐雎不辱使命》)【乙】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節選自《陳涉世家》)5.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故不錯意也錯:同“措”B.輕寡人與輕:輕視C.豈直五百里哉直:價值D.等死等:同樣6.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天子之怒吾妻之美我者B.而君逆寡人者舍生而取義C.當立者乃公子扶蘇久而乃和D.以君為長者扶蘇以數諫故7.對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A.現在我們這些人真心冒充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出號召,應當有很多響應的人。B.現在如果我們這些人冒充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出號召,應當有很多響應的人。C.現在我們這些人真心冒充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出號召,應當有很多回答的人。D.現在如果我們這些人冒充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出號召,應當有很多回答的人。8.下列選項兩文不兼具一項是()A.聚焦生死沖突 B.表現抗爭主題 C.對比塑造形象 D.語言表現力強第二卷(非選擇題,共76分)三、默寫(6分)9.默寫古詩文中的名篇名句。(1)補寫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選其中兩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兩句判)①故余雖愚,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東陽馬生序》)②___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③了卻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2)請在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和夏完淳的《別云間》中任選一首,先寫出題目再默寫詩歌的后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現代文閱讀(共10分)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甲一個“龘”字背后的文化熱浪①2024年甲辰龍年春晚,讓一個不太常見的漢字——“龘”成了熱議的焦點。許多網友紛紛查字典或用手機搜索這個生僻字的正確發音,甚至調侃說:“這個字真是讓我有種找到了組織的感覺,原來我們都是龘粉啊!”②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龘”出自第一部楷書字典《玉篇》,音同“沓(dá)”,意為“龍騰飛的樣子,昂揚而熱烈”。“龘”由三個龍字的繁體字形構成,“龘龘”就有六條龍,想象一下這幅畫面:六條巨龍一同凌空,多么霸氣威武。甲辰龍年春晚以“龍行龘龘,欣欣家國”為主題,龘龘之姿契合了社會大眾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同時彰顯出中華文明的靈動雅正之美。③“龘”這個字雖為生僻字,但此時它成為了連接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橋梁,激發了公眾的求知熱情,大家紛紛開始傳用。【A】這種全民參與的文化探索過程,實際上也是一次文化覺醒的過程。大家開始重新審視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觀念、審美取向和思想內涵,思考如何將這些傳統元素與現代生活相結合,使其煥發新的活力。④“龘”字形態復雜、意義深遠,公眾對“龘”的熱議就是我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的表現。(引自“微信”公眾號,有刪改。)乙生僻字新用,煥發年輕光彩①“龘”字火了!經甲辰龍年春晚的傳播,“龍行龘龘”成為刷屏熱詞。春晚主標識以“龘”字為主視覺符號,創新“思想+藝術+技術”融合傳播。②據報道,“龘”出自第一部楷書字典《玉篇》,音同沓(dá),形容龍騰飛的樣子,含義為昂揚而熱烈。可見,生僻字的創新表達,既傳播文字知識,又賦予了漢字更生動、更富有時代感的魅力,讓生僻字煥發出新的光彩。③近年來,不少生僻字重新走入大眾視野。比如“囧”,原義為光明,但在網絡上被賦予象形意義:整個字形被當作一個人的臉形,里面上部的“八”即為眉眼,下面口意為人的嘴。由此,“囧”作為“頭”之象形時,被理解為沉重的思想,作為“臉”之象形時,被理解為郁悶和惆悵。【B】從這個角度看,網絡文化的參與和表達,也確實激發出了生僻字新的活力和生機。④漢字是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最集中體現和最生動展示。讓生僻字有屬于自己的天地,是文化傳承的應有之義,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動展示。(選自《北京晚報》,有刪改)10.生僻字“龘”字火出圈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兩文內容概括作答。11.甲乙兩文第②段都引用了《玉篇》對“龘”的解釋,二者的作用有何異同?請結合內容簡要說明。12.下面一段文字是從原文中抽出來的,如果要把它還原到原文,應放到【A】處還是【B】處?請作出選擇并簡述理由。“叒”原意主要有兩種解釋。首先,它音同“若”,有順從、相似的含義。其次,“叒”還可以指“若木”,這是古代神話中的一種樹木名稱。然而,在網絡新解中,“叒”的含義發生了轉變。它通常與“又”“雙”“叕”等字組合成“又雙叒叕”,用來形容某件事情發生的頻率非常高,或者某種現象重復出現的次數非常多。五、作文(60分)13.《故鄉》中,曾經親近的“迅哥兒”,二十年后被閏土稱為“老爺”;曾經宋濂離“天子之寵光”那么遠,但因“勤且艱”最終成為“日侍坐備顧問”的近臣……“遠”與“近”是空間、心理、目標上的距離,這種距離可能會隨著事物的變化或認知的變化而變化。在你的生活中,“遠”與“近”給了你怎樣的感受與思考?請以“曾經那么近”或“曾經那么遠”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①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襲、套作;④不能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卷(共50分)一、詩歌鑒賞(共4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九日太慈寺蠶市(北宋)田況高閣長廊門四開,新晴市井絕纖埃。老農肯信憂民意,又見笙歌入寺來。14.除了氣派的建筑外觀,詩人還圍繞“太慈寺”寫了哪些內容?請結合全詩概括作答。15.棕北詩社在朗讀本詩第三句時,將其處理成了反問語氣,你作為詩社成員,請結合詩歌說明理由。二、文言文閱讀(共12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成都府江瀆廟碑(宋)陸游①自古水土之功,莫先乎禹,紀其事莫備乎。《禹貢》之篇,禹貢之所載,莫詳乎江漢。某嘗登嶓冢之山,有泉涓涓出兩山間,是為漢水之源,事與經合。及西游岷山,欲窮江源,而不可得。蓋自蜀境之西,大山廣谷,谷合谷牙起伏,皆岷山也。則江所從來,尤荒遠難知。而漢過三澨,至大別之麓,亦卒附江以達于海。故江為四瀆①之首。《禮記·王制》篇云:“天子祭名山大川,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在其地者。”秦并天下,江水祠蜀。其祠自唐完備,謂之江瀆廟,其南臨江。唐末,節度使高駢大城成都,廟與江始隔。歷五代之亂,淫昏割裂,廟亦弗治。②乾德三年,平蜀。越八年,有詔自京師繪圖遣工,侈大廟制。杰閣廣殿,修廊邃宇,聞于天下。慶歷七年,故太師忠烈潞公以樞密直學士來作牧,則又筑大堂,并廟東南,以為徹祭飲福之所,而廟益宏麗矣。厥后雖屢繕治,有司不力,以大壞。上漏旁穿,風雨入屋,支傾苴罅②,茍偷歲月。③淳熙二年六月,今尹敷文閣待制范公之始至也,躬執牲幣,祗肅祀事。既退,讀開寶中修廟碑,惕然改容,曰:“此太祖皇帝之詔,敢弗虔。”南出登堂,見忠烈公之識,則又嘆曰:“潞國予自出也,敢弗嗣。”始有葺廟意矣。乃自三年某月庀③工,訖四年五月,廟成。④廟成公歸,與江俱東。壯哉湯湯,環我蜀城。萬古不竭,亦配公名。(選自《渭南文集》,有刪改)注釋:①四瀆:指長江、黃河、淮河、濟水。②苴(jū)罅(xià):補上裂縫。③庀(pǐ):召集。16.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紀其事莫備乎備:準備 B.亦卒附江以達于海卒:最終C.越八年越:到 D.南出登堂南:向南17.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1)有泉涓涓出兩山間,是為漢水之源,事與經合。(2)厥后雖屢繕治,有司不力,以大壞。18.本文記錄了有關成都江瀆廟的哪些內容?請分點概括。三、名著及現代文閱讀(共22分)(一)名著閱讀(4分)19.相似的情節設置,常出現在不同小說中。同是女性為了“尊嚴”的“出走”,《簡·愛》與《儒林外史》中相似的情節分別是什么?請結合閱讀體驗,加以簡要概括。20.下面是《儒林外史》中三個人物的評價,哪項不匹配?請結合閱讀體驗,做出判斷并寫出正確的評價對象。A.匡超人——由淳樸善良的青年,變成卑鄙惡劣的文痞。B.杜少卿——出身大官僚地主家庭,卻“出淤泥而不染”,蔑視科舉,淡泊功名。C.嚴監生——地痞惡棍,奉行“你的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的做人準則。(二)現代文閱讀(18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大水井的守望者野夫①每每提及故鄉名勝大水井,腦中閃現的總是一位老人,想起他在殘陽映照下的古堡踽踽獨行,身影矮小而又灰暗。李氏宗祠的巨大庭院和山墻,仿佛始終是他生命的一道背景,是他悲劇一生從始至終的區區舞臺。②20年前我曾到故鄉四下游逛,某日誤打誤撞到了大水井,寶幢初拜,懵然如驚,在這兩省交界的大巴山深處,一派荒涼的草野之地,竟驀然突起這么一片雄渾古雅的建筑,堪與劉文彩莊園相媲美,這確乎有些匪夷所思。向當地人一問究竟,答曰:“你要想了解大水井和李家的故事,只需找仇老漢便足矣。”我問何許人,答曰本地的一個孤老。問居所何在,指曰后山半腰上的草棚即是。我欲走訪,眾勸謂無須,黃昏時必來擔水,候之即可。③向晚時分,仇老漢擔著水桶健步而至。遠看一襲青袍,腰束布帶,頭纏皂巾,腳著草鞋,完全一副土家故舊打扮。我迎上去施禮自介,老人不卑不亢地答禮,然后去李氏宗祠祠堂中那口著名的深井打水,兩桶上肩,悠悠然拾級而上,出宗祠沿后山上路,徑往自家茅舍。我一路隨行,中途強爭過水桶分擔一程,沒走幾步便作牛喘。④老人的家就在半坡上,孤零零的一間房,四望無人,所謂四壁只是用劈柴釘成,望處皆是縫隙,屋頂則全用茅草鋪就。房里一張床、一孔柴灶、一口水缸、兩把椅子,除此之外別無長物。老人將水倒入缸中,提過咯吱作響的椅子邀我坐下,用陳年大茶缸為我沏上粗茶,自己則卷上土煙,然后徐徐問我所來何干。我說明來意后,老人沉吟苦笑,搖搖頭嘆息道:總算還有人來問李家舊事!⑤原來老人年輕時即是李氏莊園的衛隊長,少年習武,打得一好槍,抗日時,他隨李家衛隊前往宜昌參戰,李家的末代掌門對之十分倚重。然而后來,這龐大的家族和幾代人打拼的基業在一夜之間崩潰,園中財務被搶劫一空,刻著忠信仁義家訓的匾額變成殘碑斷碣,甚至在水井的周邊民居里,幾乎找不到一個李家的嫡系后裔。仿佛一個舊巢被捅碎,燕去人空,不復再來。“此地有崇山峻嶺之勝;其人以詩書禮儀傳家。”這是李氏宗祠寨墻兩端的一副對聯,崇山峻嶺依舊,卻不見了詩書禮儀。家久不傳,其人孰在,只剩此空空院落,在鄂渝兩域的交界處獨立蒼茫,像一個遠古的奇跡供人憑吊。⑥僥幸活下來的仇老漢沒有離開,這個曾經身懷絕技的武夫,在李家覆滅后的幾十年艱難歲月中、守護著恩主的墳塋,也守望著李氏宋祠的落日殘照,仿佛身負重托,固執地守衛著生命的最后一個據點。他幾乎每天都要到宗祠大院中去逡巡一番,他在悲風撲面中天天佇立,寒泉配餐,簞食瓢飯。說到他這些年的經歷,我甚至真切地感到皮膚上的灼痛——那是怎樣一種生命的煎熬啊!⑦在我離去的早晨,仇老漢竟來村口送別,老人收下了我剛買下的幾個熟雞蛋,卻不失尊嚴地堅決拒絕了我的微薄捐贈。⑧望著他孤魂般的背影漸行漸遠,我久久失語。⑨一輛鄉村客車帶走了我,之后又將我帶到了更遠的江湖之中。每每想起他,感念至深,但凡有客從故鄉來,我都忍不住打探仇老漢的訊息。后來得知:他早已故去了!在人們無從查考的某個黃昏悄然而逝。最后一個守望李氏祠堂的人,終于告別了那座古老的屋舍,告別了祠堂中那口大水井,告別了那里的片磚寸瓦,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的使命完成了。⑩我知道,這是一個結束,也是一個開始。只是在多年以后的許多個深夜,我總是依稀看見那草棘紛披的高大寨墻,隱約聽見那古稀之齡的老人在夕陽中細說著那一段興衰。?而今,李氏宗祠終于名揚海宇,宗祠里的大水井也成了一道國家重點保護的景觀,然而,在一片驚嘆和盛贊中,有誰知道一個老人的故事。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自《鄉關何處》,有刪改)21.為什么仇老漢讓作者“感念至深”?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22.文中第⑤段提及仇老漢和李家之間的哪些往事,有何作用?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23.下面兩句描寫水井的語句,你認為哪一句更適合放在文章結尾橫線處?請簡述理由。A只有那口挑也挑不干的水井,有止不住的淚水滔滔,講述著不堪回首的過往……B.只有那口亙古涌泉的老井,像一面磨洗干凈的銅鏡,返照著塵世的悲歡和盛衰……24.本文選自野夫先生回憶自己故鄉人、故鄉事的《鄉關何處》,作者將其放入《鄉關何處》可能有哪些意圖?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條作答。四、語言運用(共12分)25.傳記是記述人物生平事跡作品。一位同學為擬寫“魯迅小傳”準備了以下材料,請根據提示,協助其完成寫作任務。(1)下面是該同學根據魯迅生平擬寫的小傳提綱,其中兩個標題有誤,請找出并修改。錯誤項:_____,修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錯誤項:_____,修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該同學為“魯迅小傳”撰寫的“卷首語”,其表達存在不連貫和不得體的錯誤之處,請找出并修改。尊敬的讀者:①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魯迅是一位較有分量的人物。②他不僅是思想先驅,也是文學巨匠。③他的作品如手術刀般剖析社會問題,如鑰匙般解開封建枷鎖。④想要更深刻地理解魯迅的作品,就要先了解魯迅其人。⑤用事實還原生平,用細節凸顯精神,⑥讓魯迅離我們不再遙遠,正是這篇小傳的難點所在。⑦敬請啟閱,讓我們一同蒞臨魯迅的世界吧!錯誤句:_____,修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錯誤句:_____,修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錯誤句:_____,修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錯誤句:_____,修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是該同學為“魯迅小傳”選的插圖,請仿照示例,為圖2圖3配上合適的文字,注意語意的準確和表達的生動。(句式、字數不要求和示例相同,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示例:圖1目光如炬,穿越歷史的迷霧;志堅如磐,喚醒沉睡的巨龍。答:圖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3: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棕北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參考答案A卷(共100分)第Ⅰ卷(選擇題,共24分)一、基礎知識(每小題3分,共12分)【1題答案】【答案】B【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D【4題答案】【答案】A二、文言文閱讀(每小題3分,共12分)【5~8題答案】【答案】5.C6.A7.B8.C第二卷(非選擇題,共76分)三、默寫(6分)【9題答案】【答案】①.卒獲有所聞②.杏花疏影里③.贏得生前身后名④.《過零丁洋》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別云間》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四、現代文閱讀(共10分)【10~12題答案】【答案】10.①字意契合大眾昂揚向上精神風貌,彰顯出中華文明的靈動雅正之美;②是連接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橋梁,激發公眾求知熱情;③創新使用讓它更生動、更富時代魅力(煥發新的光彩);④網絡文化的參與和表達。11.答:同:都闡釋了“龘”的寓意:形容龍騰飛的樣子,含義為昂揚而熱烈。異:甲文的引用是為了引出關于“‘龘’的橋梁作用和現實意義”的說明;乙文的引用是為了引出“生僻字新用,能讓其煥發出新的光彩”的觀點。(或生僻字的創新表達,讓它更生動、更富時代魅力)12.應放入【B】處;此段文字介紹了生僻字“叒”的本義和被網絡賦予的新義;“叒”和“囧”的字義變化共同證明了“網絡文化的參與和表達,激發出了生僻字新的活力和生機”的觀點。(或“叒”和“囧”的字義變化與B處“網絡文化的參與和表達,激發出了生僻字新的活力和生機”的觀點相相符合)使論證更充分。五、作文(60分)【13題答案】【答案】例文:曾經那么近曾經,我和繪畫那么近,近到仿佛觸手可及,可如今,卻只能在回憶里追尋那段熾熱的時光。小學時,學校開設了繪畫興趣班,我被那些五彩斑斕的畫作深深吸引,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一開始,我連簡單的線條都畫不直,可在老師耐心指導下,從一筆一劃開始練習,漸漸能畫出漂亮的形狀。每次完成一幅作品,哪怕只是一朵小花,我都滿心歡喜,成就感爆棚。那時,繪畫就是我生活里最明亮的光,每一次拿起畫筆,都像在與親密伙伴對話。為了參加市里的繪畫比賽,我每天放學后都會留在教室練習。夏日的午后,悶熱難耐,汗水濕透了衣衫,可我沉浸在繪畫中,渾然不覺。一筆一筆仔細勾勒,一點一點用心上色,看著眼前的畫作慢慢成型,心中滿是憧憬,覺得獲獎近在咫尺。老師也常夸贊我的進步,還將我的作品貼在教室展示,同學們的羨慕目光更讓我信心倍增。那些日子,我和繪畫緊緊相依,仿佛未來的畫家之路已然鋪就。然而,升入初中后,學業壓力陡然增大。堆積如山的作業,頻繁的考試,讓我應接不暇。繪畫興趣班的時間與補習班沖突,在父母的勸說下,我無奈放棄了繪畫。起初,我還想著周末抽空畫幾筆,可很快就被繁重的功課淹沒。漸漸地,畫筆被我束之高閣,繪畫從我的生活中漸漸遠去。有一天,整理舊物時,我翻出了曾經的繪畫作品。看著那些熟悉的線條與色彩,曾經與繪畫親密相伴的日子如潮水般涌上心頭。我輕輕撫摸著畫紙,心中滿是悵惘。曾經近在咫尺的繪畫夢想,如今已變得如此遙遠。我明白,不是繪畫拋棄了我,而是在成長的岔路口,我選擇了暫時背離它。雖然現在為了學業,我與繪畫疏遠了,但那段曾經與繪畫那么近的時光,早已成為我心底最珍貴的回憶。也許未來的某一天,我會重新拿起畫筆,讓這份曾經的熱愛再次走進我的生活。B卷(共50分)一、詩歌鑒賞(共4分)【14~15題答案】【答案】14.①環境清新(或:整潔、干凈);②場景熱鬧。15.反問語氣更能突出詩人對表面熱鬧背后存在問題的質疑(思考),表達詩人對統治者的諷刺。二、文言文閱讀(共12分)【16~18題答案】【答案】16.A17.(1)有一泉水從兩山之間涓涓流出,這是漢水的源頭,事實(實情)與經文相符。(2)這之后雖然多次修繕,但有關部門的工作不盡力,以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