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省永州市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一)(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湖南省永州市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一)(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湖南省永州市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一)(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湖南省永州市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一)(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湖南省永州市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一)(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卷(一)化學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寫在答題卡和本試題卷上,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和相關信息;2.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2B鉛筆填涂方框,修改時用橡皮擦干凈,不留痕跡;3.非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否則作答無效;4.在草稿紙、試題卷上作答無效;5.請勿折疊答題卡,保持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卡面清潔;6.答題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膠和貼紙。7.可能使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Na-23Cl-35.5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5分)二十四節氣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請回答下列小題。1.“春分到,蛋兒俏。”在民間流行春分這天豎雞蛋的習俗。雞蛋營養成分含量最多的是A.蛋白質 B.油脂 C.維生素 D.無機鹽2.清明踏青。介石《清明》有云:“桃花雨過菜花香,隔岸垂楊綠粉墻。”人們從遠處就能聞到菜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質量很小 B.分子間有間隔C.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D.分子體積很小3.夏至吃涼粉。吃涼粉時通常要加入數滴薄荷,薄荷中含有薄荷醇(化學式為C10H20O),下列關于薄荷醇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薄荷醇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56B.薄荷醇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C.薄荷醇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D.薄荷醇由10個碳原子、20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4.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等。下列物質由原子構成的是A.金剛石 B.水C.氯化鈉 D.氧氣5.了解化學符號含義,有利于我們更加深入的進行“宏微”辨識,下列化學用語表述正確的是A.氧化鋁:AlO B.2個鐵離子:2Fe3+C.60個碳原子:C60 D.氦氣:He26.蛇年(2025)春晚吉祥物“巳(sì)升升”(寓意“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的主題)的眉眼取自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蛇形器的歧羽紋、臣字目。青銅是在純銅中加入鉛的合金。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青銅是混合物 B.青銅屬于金屬材料C.青銅易溶于稀鹽酸 D.青銅的硬度比鉛的硬度大7.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點燃酒精燈 B.檢查氣密性C.加熱液體 D.處理實驗廢液8.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食物葡萄汁蘋果汁牛奶雞蛋清pH3.5~4.52.9~3.36.3~6.67.6~8.0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雞蛋清和牛奶顯堿性 B.蘋果汁和葡萄汁顯酸性C.蘋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強 D.胃酸過多的人應少飲蘋果汁和葡萄汁9.下列有關物質用途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生石灰用于食品干燥劑 B.稀有氣體用于制作霓虹燈C.氫氧化鋁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 D.磷酸鈣[Ca3(PO4)2]是一種復合肥料10.天宮課堂中,航天員王亞平視頻展示了在無容器材料實驗柜中進行的“鋯金屬熔化與凝固”實驗。下圖是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鋯原子的質子數為40 B.氯化鋯的化學式可能為ZrCl2C.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1.22g D.鋯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2個電子11.溫度不變,對100mL氯化鈉飽和溶液進行如圖所示實驗。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A.實驗一后,甲和乙中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B.實驗二后,乙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增大C.實驗二后,甲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 D.實驗二后,甲和乙溶液中溶質質量相等12.在《哪吒2?魔童鬧海》里,太乙真人的煉丹房神秘又奇妙,那丹爐更是充滿玄機。爐中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甲、丙兩種物質都是氧化物B.保持物質丙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C.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沒發生改變D.爐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gO2Hg+O2↑13.下列滅火方法主要是利用“使溫度降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原理的是A.用水澆滅炭火 B.用鍋蓋蓋滅油鍋火焰C.用燈帽蓋滅酒精燈火焰 D.關閉燃氣灶閥門熄滅火焰14.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他們利用Cu+做催化劑將氮原子和碳原子象“細扣”一樣鏈接在一起,稱為“鏈接化學”。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中有新物質生成B.反應中原子沒有發生變化C.反應中元素種類也沒發生變化D.Cu+在反應中質量和性質都不變15.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下列勞動項目與所涉及的化學知識不相符的是選項勞動項目化學知識A家庭飲水:把水煮沸后飲用煮沸能殺滅病菌B幫櫥活動:炒菜時添加碘鹽補碘能預防佝僂病C家務勞動:用清潔劑(含NaOH)清洗油煙機NaOH能與油污反應D家庭實驗:用白醋制作軟雞蛋醋酸能與碳酸鈣反應A.A B.B C.C D.D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30分。)16.石墨烯和石墨雙炔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物質,都具有優良的導電性,但它們其它的性質又有所不同,比如石墨烯的機械強度比石墨雙炔高很多等,其結構如圖一所示;石墨雙炔可實現氫氣的分離提純,其原理如圖二所示。(1)石墨烯和石墨雙炔均是由碳元素組成的_____(填“單質”或“化合物”)。(2)石墨烯與石墨雙炔的性質有所不同的原因是_____。(3)石墨雙炔分離提純氫氣發生的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17.水是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重要的物質,我們需學會從化學視角認識水。(1)明代《天工開物》一書記載了明礬(KAl(SO4)2?12H2O)凈水,明礬中鉀離子的符號是_____。(2)2024年10月30日,我國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三位航天員順利進入空間站。空間站內航天員吸入的氧氣可由電解水提供,水通電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3)下列關于瀟水河水資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填選項)。A.加入明礬能促進瀟水河水中懸浮雜質沉降B.可用肥皂水檢驗瀟水河水樣是否為硬水C.合理使用農藥、化肥以減少水體污染D.瀟水河水經過沉降、過濾和滅菌操作可得到純水18.中國新能源汽車引領全世界。問界M9、小米SU7等一經上市,就受到廣大市民的追捧。(1)電動汽車中電池的原理之一為高鐵酸鉀(K2FeO4)和鋅反應,同時釋放出電能,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2FeO4+3Zn=2K2ZnO2+X+ZnO,則X的化學式為_____。(2)小米汽車的很多金屬部件都采用了鋁合金,鋁合金的優點是_____(填字母)。A.密度小、強度好 B.密度大、硬度大 C.熔點低、硬度小(3)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緩解環境污染、實現“碳中和”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國自制氫能源汽車實現交通“零排放”的原因是_____。19.閱讀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問題。二氧化鈦(TiO2)具有無毒、遮蓋力強和價格便宜等優點,被認為是最重要的白色顏料。杭州亞運會場館外墻就覆蓋了一層納米級二氧化鈦(TiO2)光催化保護薄膜,該薄膜在太陽光的照射下能夠快速分解建筑物表面的污染物,讓場館外墻擁有神奇的自凈能力。這是世界上首次在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場館上超大面積使用光催化材料。TiO2作為一種含量豐富、無毒且化學性質穩定的光催化材料,廣泛應用于降解有機污染物、分解水制氫、還原CO2等領域。由于TiO2只在紫外光區有催化作用,因此需要通過改變形態、摻雜非金屬或金屬(鐵、鉑、金等)等方法,使TiO2能在可見光區有催化作用,以提高催化效果。當TiO2中摻雜非金屬或金屬時,摻入物質的類型、摻入的量會對其光催化效果產生不同影響。TiO2可作為光催化劑促進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中有害物質的降解。研究表明,向TiO2中摻雜某些金屬元素可以提高其光催化降解性能。我國科研人員用水熱法制備了銅摻雜二氧化鈦(Cu-TiO2)復合材料,比較了TiO2和Cu-TiO2復合材料對某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實驗結果如下圖(降解率越高,表明材料對該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越好)。目前,科研人員還在致力于不斷探索和完善相關工藝,其應用領域也會越來越廣泛。回答下列問題:(1)TiO2常用作光催化材料的優點是_____(任寫一條)。(2)從如圖可知,在其他條件相同時,降解率/%對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_____(選“TiO2”或“Cu-TiO2”)更強。(3)納米二氧化鈦(化學式為TiO2)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理想光催化材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標號)。A.TiO2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B.納米二氧化鈦具有光催化作用C.納米TiO2與普通TiO2化學性質不同D.TiO2光催化還原CO2有利于實現“碳中和”目標20.2024年3月29日,湖南紫金鋰多金屬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年產6萬噸碳酸鋰項目在湖南省永州市道縣開工,這是2024年湖南省十大產業項目之一。碳酸鋰(Li2CO3)是制備鋰電池的重要原料。工業上用鋰輝石精礦(主要成分為Li2O)為原料制備Li2CO3的流程如圖一所示。(1)酸浸槽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2)為了探究酸浸槽中的最佳條件,技術人員做了4組實驗,酸浸時間4h,其余相關數據見表。組別礦酸比硫酸濃度(%)溫度(℃)鋰元素浸出率(%)A1:19010070.34B1:19810073.89C1:19815078.24D1:39820085.53本實驗中_____(填“BC”或“CD”)兩組實驗對比能說明溫度對鋰元素的浸出率有影響。(3)根據Li2CO3的溶解度曲線(見圖二),分析洗滌槽中應采用的試劑X是_____(填“冰水”或“熱水”)。三、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空2分,共20分。)21.我國化學家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開創了世界制堿工業的新紀元。制堿工藝中的關鍵反應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室溫(20℃)下,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利用如圖裝置模擬該反應。已知:①幾種鹽的溶解度如表:物質NaClNaHCO3NH4Cl20℃時溶解度/g35.99.637.2②氨氣極易溶于飽和食鹽水,形成的溶液呈堿性。請回答下列問題:(1)A裝置中儀器a名稱為_____。(2)實驗室裝置A制取的CO2中會混有HCl,用飽和NaHCO3溶液吸收HCl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3)配制飽和食鹽水,應向100g水中至少加入_____gNaCl固體。(4)裝置C中倒置的漏斗的作用是_____。22.教材中CO2與NaOH反應無明顯的現象。某化學興趣小組欲證明“CO2與NaOH發生了化學反應”,進行了以下項目式探究實驗(實驗裝置中夾持儀器、電腦均已略去)【任務一】小趙同學按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1)實驗前U型管兩端液面相平,將NaOH溶液滴入試管中,待反應后恢復到室溫,U型管中的液面是_____(填符號)。A.左低右高 B.左高右低 C.左右持平(2)小李認為僅憑U型管中液面高度變化,不足以得出“CO2與NaOH發生了化學反應”的結論,理由是_____。【任務二】按圖2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探究為獲得充足的證據,該興趣小組設計了圖2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探究,并利用壓強傳感器測定實驗過程中三頸瓶內壓強的變化。步驟I打開壓強傳感器,觀察到三頸瓶內初始壓強為101kPa,將滴有酚酞試液的適量氫氧化鈉溶液快速推入瓶內,振蕩充分反應。步驟II待壓強不再減小后,再將適量的稀鹽酸快速推入瓶內,振蕩充分反應。步驟III待壓強不再增大后,將兩個注射器活塞先后拉回原位(不進行活塞操作時,活塞不能自主移動)。瓶內壓強變化如圖3所示。(3)向瓶內推入適量稀鹽酸后,能證明CO2與NaOH已發生了反應的現象是_____,產生此現象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任務三】分析反思,得出結論(4)圖3中,_____(填序號)段的壓強比初始壓強低,說明瓶內的水能吸收CO2。①CD段②DE段③MN段(5)圖3中,DE段壓強遠低于MN段壓強,說明_____。四、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23.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中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為淀粉工業制造和二氧化碳利用打開了一扇窗。部分人工合成淀粉路線如圖:(1)淀粉(C6H10O5)n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是_____。(2)已知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CH3OH+H2O。請問6.6gCO2理論上可制備CH3OH的質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卷(一)化學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寫在答題卡和本試題卷上,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和相關信息;2.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2B鉛筆填涂方框,修改時用橡皮擦干凈,不留痕跡;3.非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否則作答無效;4.在草稿紙、試題卷上作答無效;5.請勿折疊答題卡,保持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卡面清潔;6.答題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膠和貼紙。7.可能使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Na-23Cl-35.5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5分)二十四節氣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請回答下列小題。【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D【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B【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B【8題答案】【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