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四單元家是最溫暖的地方12家庭的記憶教案3新人教版_第1頁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四單元家是最溫暖的地方12家庭的記憶教案3新人教版_第2頁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四單元家是最溫暖的地方12家庭的記憶教案3新人教版_第3頁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四單元家是最溫暖的地方12家庭的記憶教案3新人教版_第4頁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四單元家是最溫暖的地方12家庭的記憶教案3新人教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家庭的記憶》教學目標1、學問與實力:了解家庭的發展改變,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務,增加對家庭的相識。2、情感與看法:感受家庭的傳統和價值,體會自己的成長與家庭發展改變的關系。3、行為與習慣:增進對長輩的了解,養成關切家庭,關愛家人的習慣,逐步樹立家庭責任感。4、過程與方法:通過標出特殊的日子和編寫“家庭大事年表”,追溯家庭的歷史,勾起對家庭的記憶。教學重難點重點: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育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難點:通過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相識和了解,體會家人之間的關愛,懂得人的生活離不開家。教學打算老師打算課件、家庭大事記錄表、我和父母比童年表格。學生打算白紙、彩筆。教學過程一、詩歌導入(課件出示現代詩歌《家》)家是依靠的翅膀,借助它的力度,你可以翱翔到藍天。家是停岸的港灣,早晨動身即一個弧度,將晚的幕布里回到終點。動身點與歸宿,都是一個同一個點上。家是一個去處,一個人恒久的留戀,一生戀著雪霜暴雨的地方,又是一個人戀著菜蔬來面的地方,靠火蒸煮飯菜靠心與手生活的地方。師:同學們,你們喜愛自己的家嗎?在自己家里生活,你們有何感受?生:喜愛。我感受到華蜜快樂,有平安感。師:是的,家總能讓感到我們快樂、快樂、溫馨和華蜜。俄國聞名作家托爾斯泰說:“華蜜的家庭是相像的。”我想說的是,華蜜家庭的華蜜也是各不相同的。今日,就讓我們走進“家”中,了解“家”的歷史和文化吧。【設計意圖:通過朗誦詩歌,讓學生感受自己的家庭。】二、家庭稱呼搶答養(課件出示教材第78頁“家庭關系示意圖”)師:同學們,這是一幅不完整的“家庭關系示意圖”,你能結合生活閱歷把它補充完整嗎?生1:空白一: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生2:空白二:叔叔、嬸嬸。生3:空白三:姥姥、姥爺(外婆、外公)。生4:空白四: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生5:空白五:姨媽、姨夫。師:同學們說得很對!下面我們分小組來進行一個搶答競賽(課件出示教材第79頁家庭關系“搶答競賽”),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答得又對又快!(學生搶答過程略)師:同學們可真是太聰慧了!大家還能提出其他的問題來考考同學們嗎?(學生溝通探討)師:社會生活的改變,往往會帶動家庭規模的改變。目前,大多數的家庭是由爸爸、媽媽和孩子組成的,人們稱之為“核心家庭”。以往那種和爺爺、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家庭則是更為少見。【設計意圖:通過競賽搶答,讓學生深化了解家庭成員的各種關系和稱呼。】三、“家史”小調查(老師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介紹自己的家庭故事)師:同學們,我有一個華蜜的三口之家,有我、爸爸和媽媽。我的爸爸和媽媽兩個人常常一起上班,一起做飯、吃飯,飯后一同漫步,有事共同商議,相互關切。閑暇之時,一家人開車出去玩便是最華蜜的事。這是老師的全家福照片,你們今日也帶來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請同學們在小組中溝通各自家庭照片背后的故事。(學生溝通探討)(課件出示教材第80頁的“家庭大事記”)師:家是我們最熟識的地方,從誕生到現在,在你的記憶中,家里確定有很多快樂的事情。請你選取家里的一件大事,簡潔記錄當時的情景。(學生填寫表格,老師巡察指導)師:剛才有不少同學都提到了父母給自己過生日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你們知道父親、母親的生日是哪一天嗎?你父母的結婚紀念日是哪一天嗎?(學生溝通探討)師:假如沒有父母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就不會有可愛的你了。家中不是每天都有喜事,有些日子也充溢哀痛,比如:長輩去世的日子。每到這個日子,我們要祭拜和懷念這些過世的長輩。(課件出示教材第80頁“我和父母比童年”的內容)師:通過比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們發覺了什么?生1:我們和父母玩的玩具和嬉戲都不一樣。生2:父母小時候讀的書,我從來都沒有讀過。師:同學們,這小小的兩張表,都是我們對“家庭的記憶”。有溫馨的、甜蜜的,有激烈的、興奮的,也有憂愁的、哀痛的,這些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我們要細細品嘗和恒久珍藏的。【設計意圖:通過填寫表格,讓學生對自己的“家史”進行調查,從而了解家庭中發生的改變。】四、傳統節日中的“家”(課件出示一張吃“年夜飯”的圖片)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春節指的是我國農歷什么時候嗎?生:農歷正月初一。師:那除夕之夜呢?生:農歷年最終一天的晚上。師:同學們知道我們每年的除夕夜都要做些什么嗎?生:穿新衣服、吃年夜飯,貼對聯或“福”字、貼窗花、掛燈籠……師:請同學們回想一下我們吃年夜飯時大人的表情,以及大人敬酒的神態動作。那你們有沒有誰不當心把酒當飲料喝的呀?還記不記得你們當時的表情?我們現在來畫一畫吃年夜飯的場景吧。(學生分組探討、畫畫,一個小組畫出人物吃飯夾菜,或者大人敬酒時的動作和表情,另一個小組畫背景,過年時家里的墻上有什么東西,比如貼的“福”字、窗花,掛的燈籠,老師可以在旁指導并解說)師:同學們畫得可真棒!你家的“年夜飯”通常有哪些人呢?說說你當時的心情?生1: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特殊快樂。生2:全家人都相聚在一起,感覺很華蜜。【設計意圖:通過畫一畫吃“年夜飯”的場景,讓學生體會傳統節日中的“家”。】五、語言文字中的“家”(課件出示有關于“家”的謎語)師:同學們,在中國,不僅很多傳統節日與“家”有關,而且很多語言文字也與“家”有關,下面我們來猜一猜這些謎語吧。生1:“一家是一口”打一字是“吉”。生2:“女兒出嫁了”打一字是“家”。師:那么,同學們知道哪些祝愿家庭的成語嗎?生1:團聚一堂,形容快樂地團聚在一起。生2:天倫之樂,指老一輩和小一輩有血緣親屬關系之間的家庭樂趣。生3:舉案齊眉,指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形容夫妻間相互敬重。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你們還知道哪些關于“家”的古詩嗎?生1: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生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生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師:通過這些成語和古詩詞,你們發覺中國人最重視什么呢?生:家鄉和親人。【設計意圖:通過謎語、成語和古詩學問,讓學生深刻理解語言文字里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