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16江蘇省鎮江市2022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與參考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①唐代山水詩的成就被確認為中國山水詩發展歷程中的第一個高峰期,與山水詩的藝術生命力之持久旺盛有關。而山水詩的藝術生命力,乃詩人之山水詩心的生命力。山水詩心,就其要者而言,不外是對自然山水本身的喜好和"窺情風景之上"從而構想風景詩語的喜好。雅意林壑,性愛丘山,作為一種詩意化的人格風范,已形成超越時代的價值內容。雅意林壑的精神指向的詩意化——對景語詩美的追求,遂亦形成跨越時代而承傳的詩學傳統。因此,"第一個高峰"絕不是平原拔地而起的突兀奇觀,而是層層登攀而漸近壯偉。②而在我看來,有必要把"藝術高峰"同時理解作靜態觀照意義上的"峰群"和動態分析意義上的"峰勢"。唐代山水詩的成就,就體現在它是對前此山水詩傳統的第一次集大成和對后此山水詩傳統的第一次新開拓。所謂集成與開拓,實質就是整合與創變,而這一切,主要是就山水詩的審美質量而言的。③總體看來,由山水詩所體現的盛唐氣象,既是王夫之所謂"以寫景之心理言情"而至于"興象玲瓏,無跡可求"者,又是陸機"恒患文不逮意,意不稱物"之終于無所遺憾者,還是南朝"巧構形似"之終于巧得無一點跡象者。如果說上述這些都屬于藝術表現之造詣,那么在美學風格上只有"渾樸精粹"四字才得以狀其體勢。盛唐山水詩人以一種最樸素自然的語言實現了曲盡物態與妙寫心境兼得而美的詩學目的,以一種最平和坦然的風度體現出兼容并蓄而高瞻遠矚的時代精神。"平常"與"非常"實現了有機合一,在充滿世間人情味與現實生活感的山水意境之中,不著痕跡地蘊含著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敏銳把握和精確描繪,在仿佛是無所揀選的自然敘寫中,詩人以高度的安閑從容舉重若輕地寄托著自信自足的文化意識。④論唐詩者,"四唐"之說歷久彌新。初唐是盛唐之準備,但中唐卻并非盛唐之余響。無論是從整個詩歌風貌著眼.還是僅就山水詩而言,中唐風貌,皆呈現出強烈的創變色彩,這種創造性變化可以簡要地概括為審美的探險與逸品的定位。實際上,從偏向于"青山""白云"之山水意象類型的大歷山水景觀開始,就已然開始了對山水"逸品"的定位。雖然后人習慣于以"王、孟、韋、柳"來概括山水田園詩派的基本特征,并以為這一特征即在清淡風格,實際上這種看法是并不準確的。即以清淡風格而言,王、孟之作,并無有意為此的跡象,而韋、柳之作,則是在自覺地追求清而幽的境界。有鑒于此,那以主體意志的蕭散淡遠和山水意象的清冷幽深為主要內涵的"逸品"格調,在盛唐王、孟那里只是溶解在從容安詳中的活性因素,而在韋、柳那里便凝定為明確的范式。⑤山水創意,主要表現在對曲盡山水物態的不滿足上,盛唐山水詩境中那天然物態與詩人意態的自然融合,至此而被沖破,詩人意態的縱恣注入自然物態,從而山水意象亦為之而重新被組合安排,重新被形容刻畫。于是,就真正有了風景依舊而詩意常新的可能,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唐山水詩美具有下開有宋一代風貌的意義。如果說宋代山水詩是山水詩史上的"第二個高峰"的話,那么,中唐之際,便已然云氣暗通,故而唐宋兩個高峰之間,自有一種雙峰互倚、借重而美的微妙關系。(摘自陶文鵬、韋鳳娟主編《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有刪改)材料二∶老杜詩蒼蒼茫茫之氣,真是大地上的山水。常人讀詩皆能看出其偉大的力量,而不能看出其高尚的情趣。"兩個黃鸝鳴翠柳"(《絕句四首(其三)》)一絕,真是高尚偉大。首兩句∶兩個黃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清潔,由清潔即可得高尚。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詩中有人,雖未明寫,而曰窗、曰門,豈非人在其中矣?后兩句代表心扉。在心扉關閉時,不容納,或不發現高尚的情趣、偉大的力量。詩人將心扉打開,可自大自然中得到高尚偉大的情趣與力量。"窗含""門泊",則其心扉開矣。窗雖小,而含西嶺千秋雪;船泊門前,常人看船皆是蠢然無靈性之一物,老杜則看船成一有人性之物,船中人即船主腦,由西蜀到東吳,由東吳到西蜀。"窗含"一句是高尚的情趣,"門泊"一句是偉大的力量。后人皆以寫實視此詩,實為象征,且為老杜人格表現。老杜詩中有力量,而非一時蠻力橫勁。有的蠻橫乃其病。其好詩有力而非數漫的、盲目的、浪費的。其力皆如水之拍堤,乃生之力、生之色彩。曰生之"色彩"而不曰形狀者,色彩雖是外表,而此外表乃內外交融而透出的,色彩是活色,如花之紅、柳之綠,是內在生命力之放射,不是從外涂上的。且其范圍不是盆景、園林,而是大自然的山水。(摘編自《顧隨詩詞講記》)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唐代山水詩人在詩意化人格風范的影響下,不斷追求景語詩美,拾級而上,步步高升,逐漸締造了所謂的"第一個高峰"。B.取得了輝煌成就的唐代山水詩,對前此山水詩傳統的第一次整合以及對后此山水詩傳統的第一次創變主要指向于審美質量。C.顧隨認為后人把《絕句四首(其三)》歸于寫實是不恰當的,"黃鸝""白鷺"使用了象征手法,所以此絕"實為象征"。D.顧隨盛贊杜甫詩作情趣高尚,同時對詩作中偉大的力量也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并進一步闡述了自己對"好詩有力"的理解。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有了對自然山水的喜好和"窺情風景之上"構想風景詩語的喜好便可成就山水詩的藝術生命力。B.盛唐到中唐國家局勢突變,此間山水詩的發展也出現了很明顯的變化,由幻想、夸飾轉向寫實。C."王、孟、韋、柳"指的是盛唐王維和孟浩然、中唐韋應物和柳宗元,"清淡"是其基本風格。D.盆景、園林并非不美,但與自然山水相比,它的美是"從外涂上的",缺乏內在生命力的放射。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對有關詩句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表明詩人在對自然山水喜愛之情的基礎上形成了詩意化的人格風范。B."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曲盡物態,妙寫心境,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之妙。C.杜甫詩作并非都"力量"十足,如"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便不是"力量"型作品。D."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獲"都從色彩角度寫出了自然的內在生命力。4.請結合材料一的內容,簡要概括"盛唐氣象"的要義。(4分)5.班級組織編寫一本山水詩選,你負責對中唐山水詩進行挑選,閱讀材料一、二后,你將制定怎樣的標準來遴選詩作?(6分)答案:(1)C(2)D(3)C(4)①在藝術表現上,盛唐氣象不著痕跡地敏銳把握、精確描繪自然景觀(興象玲瓏,無跡可求),在山水意境中充滿了世間人情味與現實生活感(文逮意,意稱物),能以高度的安閑從容舉重若輕地寄托著自信自足的文化意識(巧得無一點跡象)。②在美學風格上,盛唐氣象可概括為“渾樸精粹”。(5)①作者富有山水詩心。②作者具有高尚情趣。③詩作對象富含生命力。④詩作彰顯審美探險和逸品定位。(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九寨重重劉醒龍①有些地方,離開自己的生活無論有多遠,從這里到那里又是何等的水復山重,一切又是怎樣的艱難險惡,只要機遇來了,手頭上再重要的事情也會暫時丟在一邊不顧不管,要了一張機票便撲過去。重回九寨溝便是這樣。那天從成都飛往九寨溝,突然發現左舷窗外就是雪山,一時間忍不住扭頭告訴右邊的同行者,想不到他們也在右邊舷窗外看到了高高的雪山。原來我們搭乘的飛機正在一條長長的雪山峽谷中飛行。有太多冰雪堆積得比這條航線還高,有太多原始森林生長在這條航線之上,有太多無法攀緣的曠嶺絕壁將這條航線擠壓得如此容不得半點閃失。也只有在明白這些以壯觀面目出現,其實是萬般險惡的東西之后,才會有那種嘆為觀止的長長一吁。②幾年前,曾經有過對九寨山地的短暫接觸。那一次,長途汽車從山尖微亮一直跑到路上漆黑才到達目的地。滿山杜鵑只留下一些殘余,沒肝沒肺地混跡在千百年前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我看見五月六月的九寨山地里,更為別致的是一種名為"裙袂飄飄"的花。我相信七月八月的九賽山地,最為耀眼的一種草會被名曰"衣冠楚楚"。而到了九月十月,九寨山地中長得最為茂密的一定會是男男女女逶迤而成的密林。③我明白,這些怪不得誰,就像我也要來一樣。天造地設的這一段情景,簡直就是對有限生命的一種撫慰。所以,一旦聽信了宛如仙境的傳聞,誰不會生出在有生之年蒞臨此地的念頭?千萬里風塵仆仆,疲憊不堪,只是換來幾眼風光,領略幾番風情,顯然不是這個時代的普遍價值觀。以仙境而聞名的九賽山地,有太多難以言說的美妙。九寨山地之所以成為仙境,是因為有著與仙境數量相同質量相等的理想之虛和渴望之幻。④九寨溝最大的與眾不同,是在你還沒有離開它時,心里就會生出一種牽掛。這種牽掛的感覺,甚至比最初希望直抵仙境的念頭還要強烈許多。從我行將起程開始,到再次踏上這片山地,我就在想,有那么多的好去處在等待著自己初探,卻要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重上九寨山地,似這樣需要改變自己性情和習慣行為,僅僅因為牽掛是不夠的。人生一世,幾乎全靠著各種各樣的牽掛來維系。正如明明曉得在命運運行過程中,絕對真實地存在煉獄,卻要學那對九寨山地的想象,一定要做到步步生花、寸寸祥云、滴滴甘露才合乎心意。⑤再來時已是冬季。嚴冬將人們親近仙境的念頭冰封起來,而使九寨溝以最大限度的造化,讓一向只在心中了然的仙境接近真實。冬季的九寨溝,讓人心生一種并非錯覺的感覺∶一切的美妙,都已達到離極致只有半步之遙的程度。極目望去,我不見的山地奇花異草,透過塵世最純潔的冰雪開滿心扉。窮盡心機,享不了的空谷天籟靈性,穿越如凝脂的彩池通遍脈絡。此時此地與彼時此地,相差之大足以使人睦目。從前見過的山地風景,一下子變渺小了,不必雙手,有兩個指頭就夠了,欠一欠身子從凝固的山崖上摘下一支長長的冰吊兒,再借來一縷雪地陽光,便足以裝入早先所見到的全部燦爛。⑥人生在世所做的一切,后果是什么,會因其過程不同而變化萬千,唯有其出發點從來都是由自身來做準備,并且是一心只想留給自己細細享受的。正是捧著這很小很小,卻燦爛得極大極大的一支冰,我才恍然悟出原來天地萬物,堅不可摧的一座大山也好,以無形作有形的性情之水也好,也是要聽風聽雨問寒問暖的。從春到夏再到秋,一片山地無論何等著名,全都與己無關。山地也有山地的命運,只是人所不知罷了。前一次,所見所聞是九寨溝的青春浮華。不管有多少人潮在歡呼涌動,也不管這樣的歡呼涌動,會激起多少以數學方式或者幾何方式增長的新的人潮。在這里,山地仍然按照既有的軌跡,譬如說,要用冬季的嚴厲與冷酷,打造與夢幻中的仙境,只有一滴水不同、只有一棵草不同、只有一片羽毛不同的人跡可至的真實仙境。⑦人與絕美的遠離,是因為人類在其進化過程中越來越親近平庸。能不能這樣想,那些所謂最好的季節,其實就是平庸日子的另一種說法。不見洪流滾滾激蕩山川的氣概,就將可以嬉戲的涓涓細流當成時尚生活的驚喜。不見冰瀑橫空萬山空絕的氣質,便把使人滋潤的習習野風當成茶余飯后的欣然。當然,這些蒼字不全是選擇之誤。天地之分,本來就是太多太多的偶然造成的。正如有人覓得機會,進到了眾人以為不宜進去的山地,這才從生命的冬季正是生命最美時刻這一道理中,深深地領悟到,山有絕美,水有絕美,樹有絕美,風有絕美,在山地的九賽溝,擁有這種種極致的時刻已經屬于了冬季。(選自劉醒龍《大樹還小》,有改動)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九寨溝是壯觀與險惡的結合體,有太多原始森林和無法攀緣的曠嶺絕壁,令人唏噓不已,但這也恰恰是九寨溝吸引人的地方。B.在如今這個時代里,以千萬里風塵仆仆后的疲憊不堪換來幾眼風光、領略幾番風情的做法,很難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和理解。C.人常喜自欺,明明曉得在生命的歷程中煉獄是真實存在的,卻妄想著步步生花、寸寸祥云、滴滴甘露,這是逃避現實的表現。D.冬季的九寨溝讓人心生錯覺——所有的美妙都已達了到極致,并且誤以為冰吊兒折射的陽光足以裝下早先所見到的全部燦爛。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從一段生活感悟開篇,引出了重回九寨溝的敘寫,表現出九寨溝對于自己的非同尋常的吸引力。B.第二段分別運用比擬、借代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杜鵑稀落開放的姿態和游人遍布的情景。C.第四段文字,第二人稱與第一人稱敘述的轉換,營造了親切的對話氛圍,便于作者表達獨特的感悟。D.文章以議論、抒情見長,側重表現對于冬游九寨溝的感悟和思考,具有濃烈的抒情特征和哲理意味。8.作者為何會將手頭上重要的事情暫時丟在一邊,不顧不管地重回九寨溝?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6分)9.請簡要分析最后一段中畫線句子的深刻意蘊。(4分)答案:(1)B(2)B(3)①宛如仙境的九寨風景是對有限生命的一種撫慰。②以仙境而聞名的九寨山地有太多實實在在的美妙,是理想中的夢幻之地。③不僅僅因牽掛,更因一份尋求絕美的內心沖動。(4)①人類沉浸于平庸之中卻不自知。②作者對絕美被忽視深表遺憾。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蘇子瞻隨皇甫饌追攝至太湖蘆香亭下,以挖損修牢。是夕,風濤傾倒,月色如晝。子瞻自惟倉卒被拉去,事不可測,必是下吏。所連逮者多,如閉目窣身入水,頃刻間耳。既為此計,又復思曰∶"不欲辜負老弟。"弟謂子由也。言己有不幸,則子由必不獨生也。由是至京師,下御史獄。李定、舒亶、何正臣雜治之,侵之甚急。欲加以指斥之罪。子瞻憂在必死常服青金丹即收其余窖之土中以備一旦當死則并服以自殺有一獄卒,仁而有禮,事子瞻甚謹,每夕必然湯為子瞻濯足。子瞻以誠謁之曰∶"軾必死,有老弟在外,他日托以二詩為訣。"獄卒曰∶"學士必不至如此。"子瞻曰∶"使軾萬一獲免,則無所恨;如其不免,而此詩不達,則目不瞑矣。"獄卒受其詩,藏之枕中。其一詩曰∶"圣主寬容德似春,小臣孤直自危身。百年未了先償債;十口無依更累人。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人間未了因。"其后,子瞻貶黃州,獄卒曰;"還學士此詩。"子由以面伏案,不忍讀也。子瞻好與子由夜話;對榻臥聽雨聲,故詩載其事。子瞻既出,又戲自和云∶"卻對酒杯渾似夢,試拈詩筆已如神。"子瞻以詩被劾,既作此詩,私自罵曰∶"猶不改也。"(選自《孔氏談苑》卷一)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子瞻憂在必死/常服青金丹/即收其余/窖之土中/以備一旦當死/則并服以自殺/B.子瞻憂在必死/常服青金丹/即收其余窖之/土中以備/一旦當死則并服/以自殺/C.子瞻憂/在必死/常服青金丹/即收其余窖之/土中以備一旦/當死/則并服以自殺/D.子瞻憂/在必死/常服青金丹/即收其余/窖之土中以備一旦/當死則并服/以自殺/11.下列與"欲加以指斥之罪"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鞣以為輪 B.作《師說》以貽之 C.舉匏樽以相屬D.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蘇軾突然被捕,自覺兇多吉少,恐怕要受到司法官吏審訊,心中對其弟蘇轍一直放心不下。B.蘇軾被關押到御史臺的監獄里,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共同審理他,非常急切地逼迫他。C.蘇軾離開黃州時,獄卒將收藏枕下的詩作歸還給他,暗含了獄卒對他能夠脫困的欣喜之情。D.蘇軾這段軼事能得以流傳,并且記述得如此詳盡,與蘇軾喜歡與其弟蘇轍夜談有直接關系。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事子瞻甚謹,每夕必然湯為子瞻灌足。(2)使軾萬一獲免,則無所恨;如其不免,而此詩不達,則目不嗅矣。14.蘇軾"既作此詩",卻又"私自罵",你如何理解這種矛盾的行為?請簡要分析(3分)答案:(1)A(2)A(3)C(4)①侍奉蘇軾非常恭敬,每晚一定燒熱水替蘇軾洗腳。②假使我意外免罪,也就沒什么遺憾;如果不能免罪,而這首詩不送達,那就死不瞑目了。(5)這種矛盾源自蘇軾放達的性格,他因詩被貶,理智警示他不應作“此詩“,但情之所至,卻又不吐不快。(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春陰【宋】林逋似雨非晴意思深,宿醒牽率臥春陰??鄳z燕子寒相并,生怕梨花晚不禁。薄薄簾幃欺欲透,遙遙歌管壓來沉。北園南陌狂無數,只有芳菲會此心。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點明天氣及詩人狀態,似雨非晴的陰天,詩人酒醉,神志恍惚。B.頷聯運用擬人手法,以燕子和梨花也感覺寒冷,側面描寫春陰之冷。C.簾幃太薄欺負"我",歌樂遙遠壓抑"我",寫出了春陰逼人的傷感。D.詩歌首尾呼應,從"意思深"到"會此心",體現了詩人的情感變化。16.清代紀昀認為此詩將意趣風致表現得極為充分,可謂"極有情致"。試分析詩人是如何表現出這種"情致"的?(6分)答案:
(1)B
(2)①白描:以樸素簡練的文字描摹景物。②擬人:將簾幃、歌管、芳菲人格化。③虛實結合:簾幃、歌管為“實”,燕子、梨花等為“虛”,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④借景抒情:以“似雨非晴”渲染,以“燕子”“梨花”共情,以“簾幃”“歌管”表情,以“芳菲”達意。(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師說》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為"師生共學,教學相長"提供了可能。(2)《赤壁賦》中多處用典,其中與《詩經》有關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戀人看重的是深情的寄托,所以《詩經·靜女》中男子認為茅草"__________",主要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重點字:攻)(2)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重點字:誦、窈、窕)(3)洵美且異,美人之貽(重點字:貽)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片面和全面是一對矛盾。一種所謂片面的_________個人見解,有時恰恰代表了一種視角、一種態度乃至一種品格。某種意義上的___________,倒算是一場悲劇。從圖形上看,一個完滿的同心圓,若不打開一個"生命"的缺口,必會失去視覺上的張力、藝術上的表現力——雖完美,卻毫無亮點。__________,這小小的缺口,或許能助您尋到一條全新的"出路"。一個個看似片面的感知,卻成就了一扇扇別樣風景的"窗口",呈現出難得的生動和自由。無奈,西方所講的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完形心理學",早已在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僅從大團圓影視作品慣用的結局來看,美國人一貫強調個人主見,其影片難道能夠免俗么?為了票房,不能給少數觀眾留下任何可以產生片面見解的空間。這種被上了保險的全面而完美的作品,導致好萊塢電影爛片如蝗。商業化社會,片面或全面,局部或整體,小眾或大眾,一切均會因勢利導,"_______________"。然而,在生活中,"片面"的背后,隱藏著固執,固執之中又蘊藏著極具個性化的生活哲理。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部恰當的一項是(3分)A.差異化 皆大歡喜 進一步說 量利而行B.極端化 歡天喜地 退一步說 量力而行C.差異化 歡天喜地 進一步說 量力而行D.極端化 皆大歡喜 退一步說 量利而行19.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辭手法有別于其他選項的一項是(3分)A.一個完滿的同心圓,若不打開一個"生命"的缺口,必會失去視覺上的張力。B.這小小的缺口,或許能助您尋到一條全新的"出路"。C.一個個看似片面的感知,卻成就了一扇扇別樣風景的"窗口"。D.這種被上了保險的全面而完美的作品,導致好萊塢電影爛片如蝗。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做修改。(6分)答案:(1)A(2)D(3)僅從影視作品慣用的大團圓結局來看,一貫強調個人主見的美國人,其影片難道能夠免俗么?或:僅從影視作品慣用的大團圓結局來看,一貫強調個人主見的美國人的影片難道能夠免俗么?(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寫作寫得不順時,我會做兩件事,把文句誘引回來∶讀幾頁我喜愛的書,或者觀看世界。當我待在尼日利亞拉各斯港城的家里,透過窗看到的就是這幅景象。再平常不過的景象,家家戶戶靠得很近,車子擠進轉角,每一輛都緊貼著大門口,街道上報抑星羅棋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髦的年輕女子在隔壁的貨攤賣電話卡,豪薩族男孩推著手推車兜售塑料瓶裝水。報童抱著一疊報紙,吹著號角,眼巴巴地望向走廊。早晨,賣豆子的婦人頭頂著一口大鍋四處走動,不時朗聲叫賣。街角的工人會跟婦人買豆子,他們經常相互推擠,通常打赤膊,中午過后偶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內蒙古綠能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公開招聘16名工作人員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投資養殖合同協議
- 異地搬遷合同協議
- 資產證券合同協議
- 物資轉讓合同協議
- 物業長保合同協議
- 租房買車合同協議
- 眼鏡團購合同協議
- 演繹勞務合同協議
- 物料定做合同協議
- 網球項目運營指導方案
-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實施書法教學的研究》課題結題匯報課件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英語Unit1-2單元練習卷(含答案)
- 數字編碼(拔尖練習)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
- 12《臺階》教學評一致性教學設計
- 2024版腫瘤患者靜脈血栓防治指南解讀 課件
- 蘇科版(2024)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復習重要知識點考點提綱
- 技術服務分包合同模板
- 北京市通州區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物理試卷(原卷版)
- CJ/T 123-2016 給水用鋼骨架聚乙烯塑料復合管
- 《習作:漫畫的啟示》學習任務群教學課件-課例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