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詩詞三首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這些生字
組成的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詩詞,背誦課文,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過程與方法
1.教師講解重點詞句,展示古詩詞描寫的對象,讓學生了解古詩詞大意,
揣摩古詩詞的表達方式。
2.引導學生想象詩(詞)句描繪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了解詩意,
體會詩詞的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詩(詞)句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體會農村的美好生活。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本文詩詞,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教學難點
理解古詩大意,感受詩詞描繪的淳樸畫面,體會詩詞表達的情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詩歌導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風光美好的田園不僅是我們現代人追求的
凈土,在古人心中更是陶冶情操的世外桃源。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關于田園
風光的詩詞——《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板書課題)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古詩詞。重點指導多音字“宿、錄IJ”。
2.學生朗讀古詩詞,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蝶、籬、茅、檐、翁”時,可以結合圖片;
學習“雜、稀、蜻、蜓、徐、剝”時,可以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學習“宿、賴”
時,可以用猜謎語的方法。
猜謎識字示例:
一百個人頂著寶蓋在夜里睡覺。(謎底:宿)
受人束縛是因為負債累累。(謎底:賴)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雜”上部是“九”,寫得比較扁平,下部豎鉤的左右兩點呼應。
“稀”的偏旁是“禾”,捺畫變成了一點,右部是“希”,重心在一條線上。
“蝶”右邊的“世”和“木”上下占格相等。
“宿”是上下結構,下部右邊是“百”,中間只有一橫。
“檐”是左右結構,偏旁“木”要上下伸展,捺變成點,右部''詹"內部為
長短不一的三橫,“口”部扁小。
“翁”的上部''公"比較扁寬,下部“羽”兩部相同。
“剝”是左右結構,左部的四點向心,右部的“挺直。
易錯提刁
“籬”是上下結構,上部是“”,下部是“離”,注意不要寫漏了“離”最上面的
一■點。
"蜻''的偏旁是“蟲”,右部是“青”,上邊是長短不一的三橫,中橫最短,底橫
最長,注意不要寫錯了,底部的“月”注意留空。
“蜓”中部是“上”,注意不要錯寫成“工”。
"徐'’的偏旁為“彳”而非F“,注意不要寫漏一撇。
“疏'’的偏旁是““,注意不要錯寫成了“F。
“賴”右部為“負”,注意不要錯寫成"貝”。
(3)多音字。
sii:宿舍風餐露宿
宿〈
[xiu:一佰
"bo:剝奪剝削
剝'
[bao:剝皮剝花生
(4)歸類識字。
形近字歸類示例:
余:徐(徐徐)一涂G余鴉)一除(除非)一途(旅途)
小:雜(雜亂)一殺(肅殺)
禾:稀(稀少)一和(和平)一私(私自)一秋(秋天)一種(種子)一積(積累)一科(科
學)一稱(稱職)一秒(秒表)
青:蜻(蜻蜓)—請(請求)—清(清水)—精(精明)—晴(晴天)—情(感情)—睛(眼
睛)
廷:蜓(蜻蜓)一挺(挺直)一庭(家庭)
余:徐(徐徐)一涂(涂鴉)一除(除非)一途(旅途)
*:茅(茅屋)一藝(藝術)一草(小草)一菜(菜花)一蒼(蒼白)一芽(發芽)
錄:剝(剝削)一綠(綠色)一碌(忙碌)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讓學生聽清節奏,初步感知詩(詞)人的心情。
朗讀指導:注意節奏和停頓,讀出韻律。“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
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峽蝶飛。”“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
新綠/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茅檐/低小,溪上/
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2.讓學生自由吟誦詩詞,讀準字音,把握吟誦節奏。
3.了解作者。
明確: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號此山居士,晚號
石湖居士。南宋名臣、文學家、詩人。謚號文穆,后世遂稱其為“范文穆”。著
有《石湖集》《攬轡錄》《吳船錄》《吳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南宋文學家、詩人,與陸游、尤袤、
范成大并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被譽為一代詩宗。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
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
辛棄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號稼軒,謚號“忠敏”,南
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
稱“濟南二安”。現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4.詞語釋義。
明確:①雜興:隨興而寫的詩,“興”這里讀xing。
②塊蝶:蝴蝶的一種。
③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縣北。
④疏疏:稀疏。
⑤陰:樹蔭。
⑥清平樂:詞牌名。“樂”這里讀yueo
⑦村居:詞題。
⑧吳音:這首詞是辛棄疾在江西饒州閑居時寫的。此地古代屬吳地,所以稱
當地的方言為“吳音”。
⑨翁媼:老翁、老婦。
⑩亡賴:同“無賴”,詩人指頑皮、淘氣,“亡”這里讀wt
5、學習《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在學習過程中完成對古詩的理解。
(1)學生自由朗讀這首詩,思考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田園風光?并結
合注釋說說它的體裁和大概意思。
明確:初夏。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大意是:初夏正是梅子金黃、杏子肥的時
節,麥穗揚著白花,油菜花顯得稀稀落落。夏天日長,籬落邊無人過往,大家都
在田間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飛舞。
(2)詩的第一、二句用哪些景物寫出了江南農村夏季的特點?
明確:梅子、杏子、麥花、菜花。
(3)哪一句詩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為什么?
明確:日長籬落無人過。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
行人。
(4)簡單賞析最后一句“惟有蜻蜓峽蝶飛”。
明確:最后一句的大意是: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飛舞。以蜻蜓和蝴蝶的飛
舞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5)簡單說說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表現了一派田
園農忙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美麗的江南初夏田園景色的熱愛之情。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1、設置試題,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所學內容。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的作者是代詩人,學者稱其
為-《清平樂?村居》的作者是代詩人,原字
,后改字,號9
明確:宋范成大石湖居士宋辛棄疾坦夫幼安稼軒
2.總結。
《四時田園雜興》描寫了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反映了農村初夏時緊張的勞
動氣氛。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宿新市徐公店》《清平樂?村居》)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詞語聽寫:雜草稀疏籬落蜻蜓蝴蝶宿舍徐徐行進茅檐翁
媼無賴剝蓮
2.導入新課:我們在之前已經學過了《四時田園雜興》一詩,大家一起來
背誦一遍。(學生背誦)接下來,我們來繼續學習同樣描寫農村生活的《宿新市徐
公店》和《清平樂?村居》。
二、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學習《宿新市徐公店》,在學習過程中完成對古詩的理解。
(1)說出體裁和古詩大意。
明確:《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七言絕句,大意是:籬笆稀稀落落,一條小
路通向遠方,樹上的新葉長出卻還尚未形成樹蔭。小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
的蝴蝶,可是蝴蝶飛入菜花就再也找不到了。
(2)從哪一句詩可以看出此詩描寫的季節?是什么季節?
明確:“樹頭新綠未成陰”。春季。
(3)此詩描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哪些景物點明了地點?
明確:鄉村。籬笆和小路。
(4)這首詩采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哪兩句詩采用動態描寫?哪兩句詩采用靜
態描寫?
明確:“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
綠未成陰”。
(5)最后一句詩人為什么說“飛入菜花無處尋”?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狀
態?(放出油菜花的圖片)
明確:因為菜花是黃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飛入這黃色的
海洋里,自然是無處尋了。表達了兒童們東張西望,搜尋無果的焦急狀態和失望
情緒,更表現出兒童們的天真和稚氣。
(6)詩中抓住哪些景物寫出了暮春時節的美呢?
明確:新綠、菜花。
(7)此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本詩通過對春末夏初季節交替時景色的描寫,表現了一副生機勃勃的
農村暮春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恬淡自然的農村生活和清新寧靜的暮春風光的喜愛
之情。
2.學習《清平樂?村居》,在學習過程中完成對古詩的理解。
(1)看到“村居”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
示例:居住在鄉村、鄉村生活、鄉村人家的生活……
(2)自由朗讀這首詞,邊讀詩邊思考:詞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
什么?
明確:翁媼飲酒聊天,大兒他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
(3)詞下片中“臥”字可謂一字千金,試簡析其妙在何處。
明確:"臥”字使小兒躺在溪邊剝蓮蓬吃的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躍然紙
上,從而使人物形象鮮明,意境耐人尋味。
(4)你怎樣理解“最喜小兒亡賴”中的“亡賴”?
明確:“亡賴”在這里是頑皮的意思,形象地刻畫出小孩無憂無慮、天真活
潑的神態,流露出詞人的歡喜之情。
(5)你現在能翻譯這首詞了嗎?
明確: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翠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音,
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的是誰家的老翁、老婦?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
鋤草,二兒子正在家里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歡的是小兒子十分頑皮,他正橫臥在
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6)這首詞作表達了詞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詩人描繪了一家五口在鄉村的生活情態,表現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
體現了詩人對田園安寧、平靜生活的羨慕與向往。
三、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1.設置試題,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所學內容。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①《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代詩人,世稱o
詩中點明地點和季節的詩句是:,o動
態描寫的詩句是:,o
②,樹頭新綠未成陰。,飛入菜花無處
尋。
③,o日長籬落無人過,o
④,溪上青青草。,白發誰家翁媼?
,o最喜小兒亡賴,o
明確:①宋楊萬里誠齋先生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兒
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②籬落疏疏一徑深兒童急走追黃蝶③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
花稀惟有蜻蜓埃蝶飛
④茅檐低小醉里吳音相媚好大兒專助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溪頭臥剝
蓮蓬
(2)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
②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③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明確:①籬笆稀稀落落,一條小路通向遠方,樹上的新葉長出卻還尚未形成
樹蔭。②初夏正是梅子金黃、杏子肥的時節,麥穗揚著白花,油菜花顯得稀稀落
落。③含有醉意的吳地方音,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的是誰家的老翁、
老婦?
2.總結。
同學們,通過學習本文,你們感受到了詩人筆下淳樸美好的田園生活了嗎?
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課下搜集并閱讀更多有關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
四、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五、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C梅子金黃、
四時田園杏子肥碩
靜景《
雜興(其<麥花雪白,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二十五)〔菜花稀疏
、動景:蝴蝶飛過籬落,
〃靜態描寫:籬落
宿新生機勃勃
小徑新綠
市徐V出>的農村暮
動態描寫:急走追
公店春景象
、飛入無處尋
「上闋:茅檐、溪上、青草、翁媼]安寧、
(大兒:鋤豆溪東>平靜的
清平樂?村居V下闋{中兒:
正織雞籠田園
【小兒:
臥剝蓮蓬生活
2鄉下人家
【教學目標】
1.認識“構、冠”等10個生字,會寫“構、飾”等15個字。能
正確讀寫“屋檐、構成”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概括內容。能
和同學交流文中自己感興趣的景致。
3.知道什么樣的句子是“生動形象”的,能找出這樣的句子摘錄
積累。
4.感受鄉下人家風景的獨特、美麗,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的
熱愛和贊美。
5.能寫一寫自己眼里的鄉村景致,表達自己的感受。
【重點難點】
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概括內容。能和
同學交流文中自己感興趣的景致。
難點:
感受鄉下人家風景的獨特、美麗,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的熱
愛和贊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展示一組鄉村生活圖片
師:這組圖片給你什么感受?今天,我們就隨著作家陳醉云,
探尋他筆下鄉下人家的美麗圖畫。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和難讀的
句子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教師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生字:構飾蹲鳳序例率覓聳踏
倘繪諧寄眠
3.教師相機指導正音。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教師提示易錯字:“踏”
的右下部是“日”,不要寫成“白”。
三、整體感知,理解內容
1.學生通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為我們展現了鄉下人家的哪些
畫面?
屋前瓜架圖鮮花春筍圖群雞覓食圖
鴨子戲水圖門前晚餐圖秋蟲夜唱圖
2.根據圖畫,歸納課文內容。引導:文中哪句話寫出了作者的感
受?
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
的風景。
3.自讀自悟,想象畫面,批注感受,交流體會。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交流,導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初步感受了鄉下人家的獨特、迷人。這節課我們
就隨著大家的介紹來體會鄉下人家的迷人景致。
二、匯報交流,品意悟情
1.小組代表匯報。課件展示相應圖片及句子。匯報后,組員補充,
其他同學可做評價、補充,教師小結。
體會描寫生動的句子:(1)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
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
旗桿,可愛多了。(對比表現鄉下人家的獨特美麗)
(2)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
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體會“許多”“成群地”“探出頭來”表現
的生機勃勃)
(3)學生交流其他描寫生動的句子,進行摘抄積累。
3.由讀學寫,獲意得文。師引導:其實,鄉間美景又豈止文中
的幾幅圖呢?你還見過哪些鄉村景致?是怎樣的?
學生自主交流、互相補充,寫話展示。
三、拓展延伸
出示:長藤綠葉瓜架,春雨竹筍鮮花。(雞)群悠閑自在,小橋
流水戲(鴨)。夕陽鳥兒(如畫),秋蟲夜唱(夢)香,最美(鄉下人
家)。
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課文小結】
課文抓住鄉下人家最平凡的事物和場景,呈現出自然質樸、親切
祥和的農家畫面,展現了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風景和樸實自然、和
諧詩意的生活,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勤勞雙手裝點家園、
裝點生活的美好品質。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時關注學生的閱讀感受。讓學生自由交流自己感興趣的
景致,既給了學生讀的自由,又給了學生讀的引導:在閱讀中寫下自
己的體會和同學交流。學生交流自己感興趣的景致時.,既有自由交流,
又有課堂匯報,同時有教師恰當的補充和引導,讓學生對“寫得生動
形象的句子”有了認識,為后面的積累和寫作打下基礎。
3天窗
【教學目標】
1.認識“慰、藉”等3個生字,會寫“慰、藉”等11個字。能
正確讀寫“慰藉、掃蕩”等詞語。
2.能默讀課文。知道課文圍繞“天窗”講了哪些內容。
3.知道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們“唯一的慰
藉:能找到相關句子,體會孩子們對天窗的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讀。
4.能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感悟作者寫作上的獨具匠心,體會
作者的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
知道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能找到相關句子,體會孩子們對天窗的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讀。
難點:
能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感悟作者寫作上的獨具匠心,體會作
者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活潑好動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善于想象也是孩子們特有的優
勢,即使一方小小的天窗,也會讓孩子們變成一個好玩的世界。這節
課,我們就來透過天窗,感受孩子們奇幻豐富的世界。
二、學習生字詞
1.學生借助拼音初讀課文,畫出生字,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請學生說說自己已經學會了哪些生字。讀準字音、
記住字形。
生字:慰藉卜銳灘帳爍蝙蝠霸
鷹
3.重點交流的字:“藉”下部左邊有三橫,不要少寫;“霸”下部
左邊是“革。最后有一橫,不要漏寫。
三、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天窗”講了哪些內容?
2.學習1—3自然段,探究來歷。
引導總結:大人們安天窗是為了(采光)。
啟發思考:文中哪一句話說明了天窗對孩子們的意義?(小小的
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慰藉是什么意思?(安慰、撫慰)在什么情況下,小小的天窗成
了孩子們“唯一的慰藉”?請同學們默讀課文4-7自然段,找到相關
的句子,可以在旁邊寫上自己的體會,再有感情地讀一讀。下節課我
們一起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
師: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天窗的來歷和位置,這節課我們就來集中
理解天窗對孩子們的重要意義。
二、精讀體悟
1.學生舉手匯報感悟。
(1)理解下雨時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感受“偏就不許”隱含的不愉快心情;抓住“地洞似的”體會屋
子的黑和靜,感受孩子們的失落。
(2)學生自由讀第5自然段。思考:聰明的孩子發現天窗,透
過天窗,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匯報:看見(雨腳卜落卜落跳)感到(歡快),看見(閃電)感
覺(像帶子似的一瞥)想到這雨,這風,這雷,這電,(怎樣猛厲地
掃蕩了這世界)
拓展想象:孩子們還會看見什么?想到什么?(月亮、星星、螢
火蟲...)
(3)體會晚上時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想象畫面,理解“被逼著”,感受不情愿的心情。動作演示“偷
偷伸出、仰起臉”,體會向往的心情。
(4)學生自由讀第7自然段,交流:孩子們透過天窗又看到了
什么?想到了什么?
匯報:看見(一粒星、一朵云、一條黑影)想到(無數閃閃爍爍
可愛的星,無數像山似的、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灰色的蝙
蝠、會唱歌的夜鶯、霸氣十足的貓頭鷹……)
2.體會想象的合理。啟發思考:這掠過的黑影,孩子們為什么不
能想到它也許是可愛的小雞,也許是漂亮的蝴蝶,也許是勤勞的蜜
蜂?(小雞、蝴蝶、蜜蜂這時候已經休息了,蝙蝠、夜鶯、貓頭鷹是
在夜間出來活動的。表現了作者想象的合理。)
3.感情朗讀,加深體會。
4.理解第8自然段,體會感情。
引導理解:孩子們透過天窗,看到雨、風、雷、電,這些自然現
象通過他們的想象,有了真實感到的十倍百倍的威力;透過天窗看到
星、云、黑影,通過豐富的想象,創造了一個更廣闊、精彩、豐富的
世界。
三、拓展交流
師: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的慰藉,你無奈時,什么是你的慰藉?
學生自由交流。(唱歌、讀書、聽音樂……)
【課文小結】
課文通過對天窗下孩童世界的描寫,表現了天窗給鄉下孩子帶來
的無窮遐想和無窮快樂,表達了作者對童真、對那給了孩子光明與快
樂地天窗的贊美之情。
【板書設計】
天窗---------------->慰藉
(一個小方洞)八
神奇——>看到----->想象到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時注重朗讀理解。讓學生通過自由讀、感情讀、齊讀等
多種方式反復體會天窗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從而理解小小的天窗是
孩子們“唯一的慰藉”。其次,通過圖文結合,交流點撥,突破難點。
課文最后一自然段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教學時以讀代講,在充分理解
前文、感受孩子豐富想象的基礎上來理解最后一段,就會容易很多。
4*三月桃花水
【教學目標】
1.認識“綺、談”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和二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優美的語言。
3.把握文章的結構,體會桃花水的特點。感受作者對桃花水的喜
愛和贊美之情。
【重點難點】
把握文章的結構,體會桃花水的特點。感受作者對桃花水的喜愛
和贊美之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寒冬已經遠去,春姑娘正邁著輕盈的腳步向我們走來。聽!
叮鈴鈴、叮鈴鈴,是什么聲音,像一串小鈴鐺,輕輕地走過村邊?(三
月桃花水)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潔的絲綢,映照著藍天?(三月桃
花水)
那潺潺的春水唱著歌兒向我們跑來了。讓我們就走進這美麗的春
天,感受那迷人的《三月桃花水》。
二、學習生字詞
1.學生借助拼音初讀課文,畫出生字,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學生認讀。(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會認的字:綺和談
3.重點交流的字:“綺”讀“qi”,不讀“yi”;強調多音字“和”
的讀音。
三、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初讀感知。引導思考:讀完文章后,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樣的
景象?(飄著桃花潺潺流動的春水……)
2.合作交流,把握內容。
(1)思考: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引導:課文把三月桃花水比作“豎琴”、“明鏡”,描寫了陽春三
月,春水滋潤大地、催生萬物的美麗景色。
(2)理清層次
第一部分(1—2):總寫桃花水到來時動聽的聲音、明潔的光芒、
流動的形態。
第二部分(3—6):分寫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明鏡,表現桃花
水聲如音樂、清如明鏡。
第三部分(7):總結全文,表達對桃花水由衷的贊嘆。
四、精讀課文,品詞品句
1.學生結合課文交流:桃花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交流理解:①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結合詞語“鳴
響、低語、叮當聲、鈴聲”,入境想象,體會聲如音樂。)
②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
出示對應的景物圖片,引導想象說話,感悟美麗。
引導想象:我們聽到燕子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快來呀!
快來呀!春天多美啊!”我們仿佛看見河邊的楊柳(),我們
仿佛聞到(),聽到()。
2.感悟語言:文中哪些語言讓你覺得非常優美?畫一畫,在旁邊
寫一寫你的感受,再和同學說一說。
3.感情朗讀。
【課文小結】
課文用優美生動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陽春三月,春水滋潤大地、
催生萬物的美麗景色,表現了作者對桃花水無比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板書設計】
____________鳴響低語
水聲如音樂,談心叮當小鈴鐺
〔鈴聲……春天的豎琴
三月桃花水-
燕子
水清如明鏡明潔的絲綢
垂柳
春天的明鏡
姑娘
【教學反思】
這堂課以讀為本。朗讀貫穿課堂的始終,并且注重感情朗讀。讓
學生在讀中把握內容,在讀中體會語言的優美,在讀中領悟作者的感
情。其次,注重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習慣。在學生交流中相機點撥,
再具體的句子下指導前后照應的寫法,讓學生形象感知。在學生交流
優美的語言后,引導摘抄,培養學生積累的習慣。
口語交際:轉述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2.學會將聽到的話轉述給第三者聽,要求將主要內容陳述清楚,
意思表達完整;
3.注意人稱的轉換,轉述時大方有禮貌。
教學重難點:抓住主要信息,注意人稱的轉換。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話題
1.同學們,昨天老師讓你們把我的問候說給爸爸媽媽聽,你們都
是怎么說的呢?(學生交流)
2.同學們都是很聰明的孩子,把我的問候都帶到了。你們知道
嗎?像這樣請另外一個人轉告,把你知道的事情或者消息告訴一個當
時不在現場的人,這就叫“轉述”。
3.板書課題:轉述
二、現場演示,指導方法
1.指定一個接受轉述的人暫時離開教室,以聽不到教室里的談話
為宜。
2.老師對選定的轉述者說:“請你告訴王宇航,讓他將教室里的
那盆君子蘭先澆點水,然后搬到外面曬曬太陽。”
3.轉述者離開教室,向王宇航轉述。
4.讓王宇航進教室,大家看他的行動就可以判斷出轉述者是否轉
述成功。
5.分析王宇航轉述時的情況。
6.談話:其實同學們從王宇航這都已經知道了轉述時,只要將意
思說明確,注意不要太啰嗦,讓聽話的人明白你的意思就算是一次成
功的轉述。
四、情境演練,練習轉述
(一)轉述通知
1.出示通知內容:
通知
本周五下午兩點,在本班教室召開家長會,交流家庭閱讀情況,
評選“書香家庭”。
溫馨提示:
1.請家長帶好紙、筆,以便記錄和填寫選票。
2.因為學校停車不便,建議家長選擇公共交通工具。
3.請提前十分鐘到會場。開會期間請自覺遵守會場秩序:關閉手機,
不隨意走動,保持安靜。
2.根據上面的情境,分小組練習轉述。
3.在轉述時對轉述的內容沒有弄清楚的時候,要想辦法確認。
4.指派某小組派代表到臺前表演,大家評議。評議要點:是否將
老師的通知清楚地告訴了爸爸媽媽;人物之間的交流語言是否文明禮
貌。
(二)自主設立情境,進行轉述練習。
學生自己設計情境,進行轉述:比如,請一個人幫忙轉述,讓另
一個人借練習本給自己。
板書設計:
轉述
弄清要點,轉述時不要遺漏;
主要信息必傳達;
注意人稱的轉換。
習作:我的樂園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尋找生活中快樂的地方。
2.緊抓樂園的特點,能寫出讓自己快樂的理由。
3.寫出自己喜愛的某個地方,并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寫自己喜愛的某個地方,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緊抓樂園的特點,寫清楚讓自己快樂的理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明確樂園
1.同學們,在我們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有許多地方讓我們充滿了
快樂。你覺得什么樣的地方,才是能讓你產生歡樂的地方嗎?誰能說
一說?
2.小組討論(生答,出示課件:堆滿玩具的房間、自己家的院子、
學校的籃球場、爺爺家的菜地.....)
3.大家說出了這么多讓人快樂的地方,我們可以稱這些地方為:
我的樂園(板書)
4.對呀,每個人認為的樂園是不同的,因人而異。那么,我們要
緊扣樂園的特點來介紹,并能充分表達樂園給我們帶來的歡樂之情。
二、明確方法,指導寫作
1.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習作教材內容提示(出示課件)
2.學生自讀、思考。(明確我的樂園具體地點,以我的樂園一村
頭小河邊的草地作為例子來講。出示課件)
3.觀察圖片,與同學、老師交流。(你看到的樂園是什么樣的呢?
想一想,你在哪兒最喜愛干什么事呢?那么,這個樂園又給你帶來了
怎樣的快樂?把這三個問題梳理清楚,這篇習作就事半功倍了。)
4.小組討論,互相說說。(學生大膽發言,教師深入小組了解他
們交流情況,引導他們說出樂園的特點,說出自己的感受。)
5.引導學生班內交流,掌握寫作方法。(利用填寫表格法深入學
習)
我的樂園樂園的樣子愛干的事感受
村頭小河邊草地上有綠草、野放風箏,看天空在大自然中自
的草地花、昆蟲、鵝變化的晚由玩耍,真快
群.....霞.....樂!
6.按以上填表格法,寫一寫我的樂園。
三、總結方法,動筆寫作
1.根據提示方法,練習寫作。
2.自主創作,輔導學生。
第二課時
一、小組分享,組內互評
1.學生在組內分享,推薦同學,全班共享。
二、評文指導,修改提升
1.回顧修改習作方法,全班交流。(注意語句是否通順,標點符
號是否準確,語言是否具體,是否有錯別字。更重要的是習作中運用
了平時日積月累的好詞、好句。)
2.按習作要求,再次修改習作,以免跑題。
三、課堂總結,提出建議
這節課,對習作進行了互評、點評、修改、完善。課下,請同學
們認真地把習作譽寫在作文本上,要求字跡工整,沒有涂改。最后,
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寫出精彩絕倫的美文。
5琥珀
教學目標:
1.會認讀“琥、珀、嗡、脂、拭”等11個字,會寫“吼、脂、
拭、蜘、蛛、餐、辣”等15個字。
2.能在閱讀時提出不懂的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
3.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探
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能在閱讀時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琥珀的形成過程》微課視頻。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12個生字,會寫“吼、脂、拭、蜘、蛛、餐、辣”這7
個字。
2.默讀課文,初步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
3.提出不懂的問題,整理問題清單,并試著去解決問題。
教學重難點:
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圖片欣賞,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新課文《琥珀》。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欣賞一組琥珀圖片。
3.師引入:這樣漂亮的琥珀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來看一個小視
頻了解一下。
播放《琥珀的形成》微課,學生觀看。
二、初讀課文,交流感知
1.快速朗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詞,小組交流。
怒吼松脂拂拭蜘蛛美餐滲出掙扎
一番沖刷淹沒仍舊粘稠推測詳細
澎湃包裹颯颯熱辣辣前俯后仰
2.全班展示,指名讀詞語,男女生對讀,開火車讀。
3.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小組間交流,全班展示,指名學生回答。
三、通讀全文,提出問題
1.全班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可能會說:我知道課文中的琥珀的樣子,它很美麗。
我知道琥珀的科學研究價值。……)
找出文中相關的句子,讓他們讀一讀。
①在那塊透明的琥珀里面,兩個小東西還是好好地躺著。我們可
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還可以想象它們當時在黏稠的松脂里
怎樣掙扎,因為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
②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兒千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
形,并且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
2.說一說,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我們上學期學過的提出問題的
方法有哪些?可以按照這些方法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嗎?
快速默讀課文,一邊讀書,一邊在旁邊批注,提出自己不懂的問
題,在小組內交流。
整理小組內不懂的問題清單,在全班交流,教師進行簡單的梳理。
序提出的問題文中相關的句備注
號子
1課文為什么說“從那塊琥珀,我們
可以推測發生在幾千萬年前的故
事的詳細情形”?
2很久很久以前的詳細情形,科學家
是親眼所見嗎?
3松脂球是如何形成化石的?
4那作者是如何根據這塊琥珀的樣
子推測出琥珀的形成過程呢?
5
6
7
四、引導提示,方法指引
1.根據學生的問題清單,以一個問題為例,引導他們學習解決問
題的方法。
PPT出示語句:“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幾千萬年前
的故事的詳細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
蠅和蜘蛛了。”課文為什么這樣說呢?
請你把這段話用一個詞語概括:推測板書:推測
“推測”是什么意思?你能否給它找一個近義詞?(推想
推敲猜測猜想)能換成其中的一個詞嗎?為什么?
幾千萬年前的詳細情形,科學家是親眼所見嗎?(不是)
作者從中“推測”出?如果說這塊琥珀的真實所
見的,(真實)”,那么“詳細情形”就是作者的一一(想象)
這個故事確實是科學家想象出來的。那為什么作者在這里不用
“想象”而要用“推測”這個詞呢?(理解“推測”)
生:因為科學家有依據(再大聲讀讀這塊琥珀的科學價值)
你認為作者的依據是什么?(那塊琥珀的樣子)
你解決問題的方法:聯系上下文,聯系重點語句
2.師:學習中解決不懂的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聯系上下文,聯
系重點語句去解決問題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
習中能很好的利用這種方法去解決問題。
3.默讀課文,聯系不懂的問題,想想哪些問題可以使用這種方法。
五、觀察生字,練習寫字
1.出示“吼、脂、拭、蜘、蛛、餐、辣”這7個字,學生觀察,
注意“拭”“餐”的書寫易錯之處,提醒學生寫好。
拭:右邊容易多一筆“J餐:注意上半部分的寫法。
2.示范書寫,描紅。
3.學生書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用自己的話說說琥珀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
興趣。
2.品讀課文,解決不懂的問題。
3.學習書寫“滲、掙、番、刷、仍、測、祥”這7個字。
教學重難點: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琥珀的形成過程。
能運用一些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
1.展示自己的問題清單,說說你學會了怎樣解決問題?
指名學生說說解決問題的方法。
2.這節課我們就繼續學習課文,繼續探究剛才一節課同學們還沒
有解決的一些問題。
二、品讀感悟,解決問題
1.師:這篇課文,一切源于“推測”,源于作者觀察到琥珀的樣
子而產生的想象,根據看見的這些真實的事物,想象了幾千萬年前的
詳細情形,那作者是如何根據這塊琥珀的樣子推測出琥珀的形成過程
呢?大家都讀懂了嗎?
師提示解決問題的方法。
請同學們小組研讀,合作共學,全班交流展示。
2.我們知道了這個故事不是憑空的想象,根據這塊琥珀的樣子想
象出幾千萬年前的詳細情形,這就是“推測”。現在可以換成“猜測”
嗎?
(不能。作者寫的都是有依據的,是科學的推測,比較嚴謹,不
是隨便亂猜的。)
3.聯系琥珀的形成過程,說說下面的推測依據是什么?
①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約莫算來,總有幾千萬年了。
推測依據:查資料可以知道,琥珀的形成過程需要幾千萬年的時
間。
②晌午的太陽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樹林。許多老松樹滲出厚厚的
松脂,松脂在太陽光里閃閃地發出金黃的光。
推測依據:只有陽光強烈地照射,松脂才有可能從樹上滲出。
③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蛛一
齊包在里頭。
推測依據:只有松脂滴落,才剛好把它們包在里面。
④它們前俯后仰地掙扎了一番,終于不動了。
推測依據:琥珀的樣子: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
環,是掙扎的痕跡。
⑤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沒了,波浪不斷沖刷著樹干,甚至把樹連
根拔起。樹斷絕了生機,慢慢地腐爛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
沒在泥沙下面。
推測依據:只有地形變化,松脂球被掩埋,才可能形成琥珀。
4.想一想,這些依據是我們根據什么得來的?
(生可能會說:平時的生活經驗。)
師引導:有時候,我們可以聯系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來解決不懂
的問題,還可以查閱資料。請同學們用我們學過的幾種方法來解決剩
下的問題。
(如:松脂球如何變成琥珀,琥珀的發現過程等問題……)
學生小組合作解決問題,教師巡視指導,全班交流。
5.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琥珀的形成過程。
(1)把“真實”的部分(琥珀的樣子)和前邊“想象”的部分
聯系起來讀,在“想象”部分找出與“真實”對應的句子批畫下來。
(2)用“根據,想象出”或者用上“因為……
所以……”關聯詞語,在小組內說一說琥珀的形成過程。
(3)、交流。
6.這是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悲劇,因為悲壯,所以珍
貴,現在就讓我們在朗讀聲中再次欣賞這塊珍貴的琥珀吧!
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小結方法,感悟過程
L說一說,你所有不懂的問題都有答案了嗎?采用的什么方法解
決的?
(聯系上下文,聯系文中重點語句,聯系生活經驗,查資料)
2.學習了《琥珀》一文,我們感受到大自然有許多的奧秘,老師
也希望同學們做一個愛自然、愛科學的孩子。
四、觀察生字,練習寫字
1.出示“滲、掙、番、刷、仍、測、詳”這幾個字。
2.描紅。
3.書寫,巡視。
板書設計:
5琥珀
L聯系上下文
聯系重點語句
解決問題的方法結合生活經驗(推測)
查資料
6飛向藍天的恐龍
教學目標:
1.認識“鈍、隧”等12個生字,會寫“笨”、鴿”等15個生字。
2.默讀課文,把不懂的問題寫下來,并試著解決。
3.通過讀課文,能解說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激發學生熱愛
科學、探索求知的濃厚興趣。
4.找出課文中表達很準確的句子讀一讀,并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體
會。
教學重難點:
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鈍、隧”等12個生字,會寫“笨、鴿”等15個生字。
2.默讀課文,把不懂的問題寫下來,并試著解決。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談談自己對恐龍與鳥的認識和了解: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并
理解詞語。
出示課件:笨重;遲鈍;輕靈;五彩斑斕;凌空翱翔。
2.我們都知道了恐龍是一種龐然大物,現在已經滅絕了,然而有
誰會想到這種龐然大物會與靈活的鳥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呢?這節課
我們就來解開這個謎團。
3.板書課題:飛向藍天的恐龍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本課生字新詞,能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
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并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檢查本課生字新詞。
(1)讀詞語競賽,出示生字詞屏:
分小組讀、男、女生賽讀。
(2)猜詞語競賽,出示字屏:
顏色多,絢爛多彩——五彩斑斕在空中回旋地飛翔一凌空翱
翔
(3)全班齊讀,鞏固詞語。
三、再讀課文,提出質疑
1.默讀課文,把不懂的問題寫下來,小組討論交流解決問題。
2.整理小組未解決問題。
問題預設:(1)假如你是一個解說員,會怎樣介紹恐龍飛向藍天
的演化過程?列一個提綱,把這個過程講清楚。
(2)找出課文中表達很準確的句子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四、教師總結,埋下伏筆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很有價值,為我們第二課時的學習指明了方
向。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再次走進文本,去感悟這神奇的飛向藍天的
恐龍吧!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課文,能解說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激發學生熱愛
科學、探索求知的濃厚興趣。
2.找出課文中表達很準確的句子讀一讀,并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體
會.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
上節課同學們提出了閱讀課文中不懂的問題,這節課就讓我們帶
著問題再次走進文本,去解決你們心中的疑惑吧!
二、精讀細品,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未解決問題。
問題一:假如你是一個解說員,會怎樣介紹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
過程?列一個提綱,把這個過程講清楚。
問題二:找出課文中表達很準確的句子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
會。
(1)默讀課文,重點讀課文第四段,找出寫恐龍演化過程的句
子多讀幾遍,然后小組內說一說自己找到的句子,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2)小組推薦代表說一說。
(3)教師相機出示句子。
預設句子:(課件出示)
①第一種恐龍:地球上的第一種恐龍大約出現在兩億三千萬年
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鴕鳥一樣用兩條后退支撐身體。
A.去掉“大約”行嗎?
B.比較讀。
C.指名讀。
D.師:“大約”體現了文章用詞十分準確嚴謹。
②數千萬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有些
恐龍像它的祖先一樣兩足奔跑,有些恐龍則四足行走;有些恐龍身長
幾十米,重達數十噸,有些恐龍身材小巧,體重不足幾公斤;有些恐
龍兇猛異常,是茹毛飲血的食肉動物,有些恐龍溫順可愛,以植物為
食。
指名讀句子,結合老師標注出來的重點詞句,思考:這個句子有
什么特點?
生:這段話運用了對比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師:同學們真是火眼金睛啊!作者運用對比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不僅讓文章語言準確,而且也更加清楚詳細的介紹了恐龍的繁衍過
程,拉近了恐龍與我們的距離,現在就讓我們再近距離地欣賞一下各
種種類的恐龍吧!(出示課件其他類型的恐龍圖片)
大家對這形態各異的恐龍都充滿了喜愛之情,那我們就來讀一讀
吧!男女對比讀、齊讀。
師:課文中表述準確的句子還有很多,這是科技說明文的最大的
特點。課后同學們也可以試著用上以上說明方法介紹一種自己感興趣
的動物。
師:這么龐大的家族都能飛上美麗的藍天嗎?(生:不是)請大
家找出相應的語句來讀一讀
③其中,一些獵食性恐龍的身體逐漸變小,長得也越來越像鳥類:
骨骼中空,身體輕盈;腦顱膨大,行動敏捷;前肢越來越長,能像鳥
翼一樣拍打;它們的體表長出了美麗的羽毛,不再披著;鱗片或鱗甲。
它們中的一些種類可能為了躲避敵害或尋找食物而轉移到樹上生存。
A.齊讀。出示恐龍不斷進化的圖片(教師適時解釋:恐龍長的
越來越接近現在的鳥類了。骨骼中空,身體才會輕盈,行動也就敏捷
了,又長出了像鳥翼一樣的前肢,體表還有羽毛。)
B.“其中”是在什么中?“一些”說明了什么?(可見作者用
詞的準確性,我們在習作時應注意恰當地用詞學習如何錘煉語言。)
C.齊讀感悟
教師:這些都是恐龍飛向藍天的前提,那么它們是怎么飛向藍天
的?
④這些樹棲的恐龍在樹木之間跳躍、降落,慢慢具備了滑翔的能
力并最終能夠主動飛行。
A.師:科學家們都認為是這樣嗎?
B.生:不是,還有的科學家認為是生活在地面上的帶羽毛的恐
龍在奔跑的過程中學會了飛翔。
C.齊讀句子
D.師:是的,恐龍的一支經過了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
翱翔的鳥兒。
(4)假如你是一個解說員,會怎樣介紹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
程?
A.列一個提綱,把這個過程講清楚,同桌間互相說一說。
B.教師相機出示演化過程的圖片,學生結合圖片和本節課所學
復述演化過程。
C.派代表展示。
D.師生互評:比一比,誰說的更好。
師:不管怎么樣,有一點毋庸置疑(生接讀)“毋庸置疑”怎么
樣理解?(無須懷疑)帶著這種語氣再讀這句話一一
不管怎樣,科學家們認為:原本不會飛的恐龍最終變成了天之驕
子一一鳥類,
它們飛向了藍天,從此開辟了一個嶄新的生活天地。
師:無論如何這只是科學家們根據種種證據的推論,他們有更美
好的心愿。齊讀第五段。
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生各抒己見。
師:科學家們希望能全面揭示這一歷史進程。我們也期待他們能
夠撥開層層疑團,還原我們歷史的真相。當然,科學研究也是一個漫
長的過程,世界上有太多的奧秘等待我們去探索,那就讓我們抓緊寶
貴的學習時間好好學習,將來去充分實現自己的價值吧!
三、感悟總結,布置作業
1.以恐龍化石,科學家能推出恐龍變成鳥類的演變過程。對此,
你有什么感想?你想對科學家們說些什么?
2.總結寫法。(用詞準確,對比的說明方法)
3.把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復述給家長聽。
4.小練筆:試著用對比的說明方法介紹一種你感興趣的動物。
板書設計:
6飛向藍天的恐龍
第一代恐龍一龐大家族(對比、列數字)f
(兩億四千萬年前)(數千萬年后)
獵食性恐龍(其中一支)一飛向藍天
(許許多多年后)(億萬年前)
7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
教學目標:
1.認識“乒、乓”等13個生字。能正確認讀文中的科技術語。
2.根據文章內容提出你不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清華大學附中2024-2025學年高三3月初態考試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
- 云南城市建設職業學院《廣告調查與效果評估》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珠海科技學院《先進生物醫用材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東學院《綜合英語讀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臨汾職業技術學院《電商創業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外科學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沙軌道交通職業學院《書法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吉林油田運輸小學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ERP原理及其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青島平度市2024-2025學年高考物理試題全國卷信息歸集與高考命題預測含解析
- 中小學無人機基礎知識
- 2025年安徽淮北市建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通風空調施工培訓
- 2025年金華市軌道交通集團運營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民用無人機駕駛員訓練機構合格審定規則》
- 2024年中國農業銀行遼寧省分行招聘考試真題
- 2025年新高考歷史模擬試卷2(含答案解析)
- 中國汽車用品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 《森馬服飾公司營運能力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數據圖表論文】》11000字
- 外墻真石漆采購合同
- 2025年扎賚諾爾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