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鄭州市高三二模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河南省鄭州市高三二模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河南省鄭州市高三二模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河南省鄭州市高三二模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河南省鄭州市高三二模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鄭州市2025年高中畢業年級第二次質量預測歷史試卷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考生應首先閱讀答題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交卷時只交答題卡。第Ⅰ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1.考古學家發現,某史前遺址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形成了“地下窯洞—無基坑半地穴式單間一地面建筑單間一有基坑半地穴式套間一臺基宮殿”的居住形式。據此推斷,該遺址最有可能是A.河姆渡遺址B.二里頭遺址C.姜寨遺址D.陶寺遺址2.據《漢書》記載,西漢“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諸陵。西漢后期,漢元帝廢止徙陵制度,“使天下咸安土樂業,亡(無)有動搖之心。這一變化體現了A.商人地位的提高C.社會秩序的穩固B.中央集權的弱化D.統治思想的變化3.下表是唐朝安史之亂前后水利工程建設的地區分布情況(單位:個),這可用于說明,安史之亂后地區前期2016544后期7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淮南道江南道23134922A.戶口分布南多北少C.江南藩鎮獨立性強B.南方經濟地位提高D.財政收入逐漸減少4.下表為有關北宋早朝禮儀改革的三則史料,據此能夠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記述出處故事,執政奏事,坐論殿上。太祖皇帝即位之明日,執政登殿,上曰:“朕目昏,持文字近前。”執政至榻前,密遣中使徹(撤)其坐。執政立奏事,自此始也。《聞見舊錄》今執政,古三公之任,所謂坐而論道者也。今進對,立侍,裁移刻而罷,于咨諏體貌之禮固有未盡。《文潞公集》先是,宰相見天子議大政事,必命坐面議之……及質等憚帝英睿,每事輒具札子進呈……由是奏御浸多,始廢坐論之禮。《宋史·范質傳》A.宋太祖蓄意裁撤了早朝坐論之禮B.政務繁忙導致早朝坐論之禮廢除C.北宋時期早朝坐論之禮不復存在D.廢止早朝坐論之禮降低行政效能5.為了借助女真人建立金朝、南下滅宋的威名,努爾哈赤設立國號“大金。皇太極繼位后,公開否認本國與金朝有直接聯系,并改國號為“大清,改女真族名為“滿族,改元“崇德。皇太極的做法有利于A.建立統一多民族國家C.緩和與明王朝的關系B.完善南北面官制度D.強化滿族身份認同6.1873年,輪船招商局建立后,曾經互相視為敵手的旗昌、太古、怡和等外商洋行,化干戈為玉帛,并聲言:在江、海航線上,“見他公司有船同日并走者,必與之爭拒。這說明A.政府允許民間設廠促進航運業發展B.中國航運業的半殖民地化加深C.經濟利益推動列強與清廷走向合作D.近代化實踐沖擊列強在華利益7.1921年初,趙子健在鄭州鐵路職工學校,向工人介紹俄國十月革命后的情況。3月,李大釗到鄭州視察時,他鼓勵工人團結起來,爭當社會的主人。這表明當時A.中國共產黨注重工人教育C.中國革命的性質發生變化B.馬克思主義影響日益增強D.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成熟8.1933年,蘇區軍民掀起了購買政府經濟建設公債的熱潮。福建紅坊區5天之內推銷公債10000元;在勝利縣,一個貧農自愿買28元公債,一個中農自愿買40元公債。這一舉措A.沖破了國民黨的經濟封鎖C.踐行了工農武裝割據理論B.反映了主要矛盾的轉移D.打開了中國革命新局面9.下圖為1964年拍攝的動畫片《半夜雞叫》的劇照,該片講述了舊社會地主周扒皮在半夜學雞叫,迫使長工們早起干活的故事。該動畫片體現出當時的藝術創作A.適應了土地革命需要C.創新了文化傳播形式B.配合了意識形態宣傳D.批判了封建倫理思想10.1978年11月10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學會用經濟的方法管理經濟,要注意加強責任制,要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企業、一部分工人農民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來。這一講話A.有利于生產關系的調整B.表明經濟責任制成為共識C.得益于經濟特區的實踐D.反映改革開放的正式啟動11.據統計,目前已發現的蘇美爾時期的泥板中,至少有五千塊屬于文學作品,內容包括神話、史詩、故事、格言等。蘇美爾城邦中還有一個相當活躍的知識階層,他們有專門的學校,叫做“泥板書屋。這反映了A.社會生產力的發展C.文明間的交流密切B.人文藝術的包容性D.區域文明的多元性12.國家國王事件亨利二世推行司法改革,國王法庭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比較有效的行使司法權。英國(1154-1189年在位)腓力四世向教會征稅,囚禁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此之后連續七任教皇都被迫駐扎在法國阿維農。法國(1285-1314年在位)根據上表可以推知,英法兩國的舉措A.完善了西歐封君封臣制C.意在促進資本主義發展B.有利于民族國家的形成D.打擊了基督教會的勢力13.1541年,馬丁。路德說:“以前有30盾就已敷用,現在有100盾也不敷用。為什么?以前一舍費爾谷物值20到30芬尼,而現在一舍費爾谷物就值90至120芬尼。出現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宗教改革的影響C.羅馬教廷的盤剝B.農業技術的衰退D.殖民擴張的推動14.18世紀末期,美國消費的中國布料多達三百萬匹,“南京布”成為美國的專有名詞。而到了1820年左右,美國消費的中國布料數量卻逐漸減少。產生這一變化是由于美國A.海禁政策的阻礙C.生產方式的變革B.種族偏見的影響D.國內戰爭的破壞15.1919年3月,日本外務省向媒體發布《對美輿論引導綱要》,要求將山東問題報道焦點從“權益獲取”轉向“揭露西方偽善,并將威爾遜的對日妥協定性為“盎格魯一撒克遜種族對黃種人的集體背叛。這一舉措旨在A.爭取亞洲國家的同情C.打破日美的盟友關系B.支持日本的對外戰略D.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16.20世紀60年代,美國政府推出了針對亞非拉新興國家的“青年領袖項目,邀請這些地區的青年訪美、留學,親身體驗美國社會,加強與“自由世界”的合作。這一項目A.凸顯了美國政府的冷戰思維C.旨在展示美國的國際影響力B.強化了青年群體的國家認同D.鼓勵了第三世界的獨立運動第Ⅱ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嘉靖以降,江南州縣為緩解賦役不均,已自發試行賦役貨幣化改革。至萬歷初,張居正以江南經驗為藍本,把一條鞭法推廣到北方地區。具體做法是:賦役合并;以銀繳納;正雜統籌,將明初以來的各種雜稅與正稅合并;官收官解,廢除了通過民間大戶征解賦役的辦法,改由地方官吏直接辦理。——摘編自劉德成《中國賦稅史綱》材料二一條鞭法在北方的推廣面臨諸多困難,當推行到山東時,更是引發了“齊魯之民群起嘩焉”的局面。下表是摘錄的部分山東籍官民的議論:所謂條鞭者,……邑民皆稱其便。而他邑則有謂不便者,此有故焉……天下有治人無治法,敝邑所以至今稱便者,以十余年來長吏皆得其人,能潤色而損益之也。山東籍禮部尚書、內閣大學士于慎行山東籍戶科都給事中光懋(一條鞭法)不分人戶貧富,一例攤派;不論倉口輕重,一并夥(伙)收。本縣未行條鞭之先,鄉官、舉監生員,各照例優免稅糧、丁銀之外,一應雜山東章丘縣士民辦差銀,毫不與及,……行條鞭之后,……而猶以其(民戶)所減派之銀數,加派于有地士夫之家,便于庶民而不便于士夫。——摘編自樊樹志《明史講稿》(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一條鞭法的積極作用。(6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一條鞭法在山東推行受阻的原因。(8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20世紀初,手工教育從日本傳入我國。1904“手工科”正式進入學校課程體系,標志著近代中國勞動教育的開始。民國初年,教育總長蔡元培將“實業教育”納入正規教育體系,主張“以普通學術,悉寓于樹藝、烹飪、裁縫及金、木、土、工之中,并將其發展為必修科,以實現富國的目的。這對后世勞動教育產生了重要影響。——摘編自鄧金春《清末民國時期小學勞動課程發展史(1904—1949)》材料二大、中、小學校通過寒、暑假政治學習等方式對師生進行集中的培訓與思想改造。各級各類學校還采取了社會實踐、勞動鍛煉、生產實習等方法,使學生能夠深入體會勞動人民的生活。黨和國家還將徐建春、邢燕子等一批優秀勞動者樹立為中、小學畢業生的榜樣,以廣播、報紙等媒體對其事跡進行廣泛宣傳,取得了較好成效。——摘編自李歡《新中國成立初期學校勞動教育的歷程回溯、主要特征及現實啟示》(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末民初開展勞動教育的背景。(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中國初期開展學校勞動教育的特點。(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在早期德國,民眾認為律師職業是卑賤的。在德意志封建專制主義影響下,作為“私人營利”的職業律師被當局視為“司法的瘟疫。在腓特烈一世時期,國家要求取得律師資格必須通過兩次國家級考試,并且每年的新增律師人數,還要受名額的限制。1781年,腓特烈二世改革了司法制度,確定了“律師是獨立的自由職業者”等一系列符合資本主義要求的基本原則。1878年,德國頒布第一部資產階級律師法——格的取得、權利和義務以及職業紀律等進行了規范,保留了考試,但取消了律師錄用及從業限制,德國律師職業迎來了自己的春天。——摘編自朱文俊《德國律師制度的產生與發展》(1)根據材料,概括德國律師制度的變化。(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德國《國家律師法》的影響。(8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在古代,人們大多認為歷史是循環的或衰退的。至近代,歷史進步觀出現,人們開始相信歷史正朝著一個理想方向持續邁進。有學者對西方歷史理論中歷史進步觀的演變歷程進行了如下梳理:時期演變歷程14-17世紀從循環論、衰退論向歷史進步論轉變。18世紀19世紀啟蒙思想家接受歷史進步的定義,并形成理論框架和哲學基礎。社會達爾文主義將生物進化規律用于人類社會,認為消滅最落后的民族與個人將使人類在總體上取得進步。20世紀前半葉歷史進步觀遭到質疑,循環論復蘇。20世紀中期至新的歷史進步觀出現,同時,文化相對主義興起,挑戰進步史觀的西方中70年代心、單一標準。——摘編自李友東《近代西方歷史理論中的“歷史進步”觀》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就材料整體或其中任意時期擬定一個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達清晰。)鄭州市2025年高中畢業年級第二次質量預測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123答案DBB45678910111213141516CADBCBAABDCBA二、非選擇題17.(14分)(1)積極作用:①減少征收環節,降低行政成本和基層腐敗;②促進商品經濟發展,白銀貨幣化;③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人身依附關系松弛;④緩解賦役不均,減輕無地少地農民的負擔;⑤增加財政收入,緩解朝廷賦稅征收困難;⑥加強經濟方面的中央集權;⑦推動賦稅貨幣化改革,對后世影響深遠。(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2)原因:①山東地區商品經濟相對江南地區不發達,白銀流通不足;②損害士紳階層既得利益,受到士紳階層抵制;③政策執行僵化,強制推行統一標準;④政策實效依賴地方官員能力,官員執行不力;⑤中央集權弱化,對地方的控制力下降;⑥歷史慣性作用,適應新制度需要時間。(每點2分,任答4點得8分)18.(12分)(1)背景:①受日本勞動教育的影響;②清末新政和民國政府的推行;③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④實業救國思潮的推動;⑤民族危機的加深。(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2)特點:①利用媒體廣泛宣傳;②思想改造與勞動實踐相結合,有較強的政治色彩;③形式多樣;④重視發揮榜樣作用;⑤黨和國家重視。(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19.(14分)(1)變化:①律師社會地位提高;②律師從業限制放寬;③增加了相關法律規范;④律師執業人數增加:⑤由封建性質向資本主義性質轉變。(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2)影響:①奠定了近代德國律師制度的基礎;②促進了律師職業的專業化和規范化;③保障了司法公正和公民權利;④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⑤有利于社會穩定;⑥為其他國家律師制度提供了借鑒。(每點2分,任答4點得8分)20.(12分)示例:論題:工業革命推動社會達爾文主義形成,使西方歷史進步觀異化為殖民擴張的辯護工具19世紀,工業革命使生產力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給實現了工業化的各國帶來了空前的經濟繁榮。生產力的飛躍為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出現奠定物質基礎。這種將生物進化論移植到人類社會的理論,宣稱“適者生存”是文明演進法則,使殖民擴張獲得“科學化”辯護。在工業革命提供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助力下,在社會達爾文主義打造的“進步”取代“落后”的合理化外衣下,西方歷史進步觀異化為殖民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