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南京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六校聯合體3月調研測試高一歷史注意事項:本試卷包括選擇題(第1題~第15題,共15題45分)、非選擇題(第16題~第19題,共4題55分)。本次考試時間為75分鐘。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學校、姓名、班級、學號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選擇題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題紙上;非選擇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空格內,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交回答題紙。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圖為《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圖》,下列選項中解釋正確的是A.①處出現現存最早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B.③處的古國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C.④處的典型特征是小國寡民和城邦政治D.⑤處誕生了著名的洪水和諾亞方舟傳說2.波斯帝國時期,皇帝大流士創建了20個行省,每個行省任命一位總督,總督人選由大流士親自從王室成員或波斯貴族中挑選。有時,皇帝也會允許當地統治者履行總督職責,代表皇帝進行統治。這表明A.帝國疆域范圍擴大B.統治策略具有靈活性C.基層治理因俗而治D.中央與地方相互妥協3.亞歷山大及其繼承者在東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臘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臘式的會所、劇場和體育場,而希臘的巡回演出劇團則定期在這些城市的劇場中上演希臘的悲劇和喜劇。上述舉措旨在A.保證公民的政治經濟權益B.改變東方國家的社會形態C.完善帝國的公共基礎設施D.增強被統治區的文化認同4.3世紀,羅馬帝國與薩珊波斯帝國交惡,絲綢之路西段貿易明顯回落。4-5世紀,兩大帝國出現戰爭轉向和平的契機,絲綢之路西段出現了長期穩定的局面。6世紀薩珊波斯阻斷了絲路西段交通,拜占庭查士丁尼一世一方面簽約納貢謀求和平,另一方面努力開辟草原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以獲得中國絲綢。這些變化表明A.和平與合作是兩大帝國交往與交流的主旋律B.絲綢之路西段貿易的廣度和范圍不斷被拓寬C.沿路大國關系影響絲綢之路貿易的通阻與興衰D.薩珊波斯在軍事上一直碾壓羅馬或拜占庭帝國5.中世紀西歐貴族的宣誓儀式中出現大量類似的誓言:與您一樣優秀的我們,向并不比我們更優秀的您起誓,承認您為我們的國王和最高領主,只要您遵從我們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無效。”據此可知當時西歐A.已經確立依法治國的原則B.封君和封臣處于平等地位C.王權受到教權的嚴格約束D.有限王權的理念影響較大6.14世紀,阿茲特克人發明了“浮動園地”,用以擴大耕地面積。這種“浮動園地”,是在水上建立的一種種植基地,阿茲特克人首先在水里打上木樁,再用樹枝和蘆葦編成輕便的排筏,從湖底挖出淤泥,摻和進一些泥土,厚厚地糊在排筏之上,以種植作物、蔬菜和花卉。“浮動園地”A.有利于國家擴張B.增強了軍事力量C.擴展了工業文明D.推動了人口增長7.16世紀初,地圖刻版師在奧格斯堡晝夜不停地工作,宇宙志出版商滿足不了大量的訂貨需求,此類書籍油墨未干,還未裝訂成冊就被一搶而光,印刷的圖書和制作的地球儀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此現象緣于A.新航路開辟B.宗教改革C.科學革命D.啟蒙運動8.對下圖中1540年以后英國麥價變化原因的解釋正確的是A.商品經濟發展和封建制度解體B.大量金銀流入引發貨幣貶值C.商業貿易擴張和貿易中心轉移D.“光榮革命”后政局相對穩定9.印度和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甘蔗的國家。15世紀晚期西班牙的殖民地圣多明各成為新世界第一片種植甘蔗的土地。18世紀后,果凍、布丁、乳酪等甜食在歐洲大行其道,英國社會上下“嗜糖成癖”。引起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新航路開辟促進人口遷移B.歐洲的商業格局發生變化C.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驅動D.英國殖民擴張的不斷拓展10.在14世紀之前,人們把時間寄托給上帝,時間是“走向永恒過渡”。而在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者除了在職業占用的時間之外,勤奮研究古典文藝,他們強調要掌握時間,把握當下。一位意大利的母親在給她兒子的信中說道:“要好好利用時間,不要荒廢了時間......”這表明文藝復興A.沖擊了宗教勢力B.因信稱義開始確立C.強化了世俗觀念D.天賦人權廣泛傳播11.15世紀中期,德國商人古登堡利用金屬活字印刷術印刷拉丁文版《圣經》,雖然精美,但是古登堡卻沒有因為這項技術賺到錢,最后破產。到1521年,馬丁·路德開始用德文翻譯《圣經》,使閱讀《圣經》的人越來越多,此后各國陸續用民族語言翻譯《圣經》,從此印刷商們有了全新的市場。由上述材料可以推斷A.德國印刷術領先于世界B.天主教在歐洲廣泛傳播C.民族國家形成得到推動D.文藝復興開闊人們視野12.17世紀中后期,咖啡館在英國扎下了根。在當時倫敦任何一家賓客盈門的咖啡館里,常見的場景是:各色人等匯集于此,或抽煙讀報,或談論商業和貿易,或傳播小道消息,或爭論國家大事,或評判王室顯貴的品行舉止。他們可能談論的話題是A.政局變動與國家發展前景B.“世界工廠”與自由貿易C.日不落帝國與拿破侖擴張D.制度構想與美國政治實踐13.自19世紀中期以來,德國便大力發展工科大學與職業補習學校,十分重視技術和職業教育的發展。1898年,德國9所工科大學在校生超過一萬人;1900年,僅普魯士就有工業補習學校1070所。此外,政府還強制規定18歲以下學徒工或正式工必須進補習學校學習。這體現了A.生產經驗和技術傳承的結合B.德國政府對科技發明的激勵C.經濟發展對技術人才的需求D.全球工業生產中心實現轉移14.下面為近代英國的兩幅漫畫,圖1描述的是科學家邁克爾·法拉第捏住鼻息在檢測泰晤士河水透明度的場景,圖2描述了一位貴婦在看到被放大后的泰晤士水滴后的直觀反應。這反映出當時A.環境保護已成為英國社會的共識B.環境污染激化了社會階級矛盾C.工業革命重視科研與工業相結合D.工業文明衍生出新的社會問題15.巴黎公社在《告法國人民書》中申明:“通過選舉或競選任命”的“公職人員和公社官吏”,應該是“經常受到監督的、可以更換的”。公社還要求公社委員及各級領導人向人民報告工作,聽取群眾意見,答復群眾質詢。此舉A.體現了分權制衡的施政原則B.探索了無產階級民主新形式C.沿用了議會民主的基本模式D.運用了工農聯盟的革命策略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5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在古埃及固有的文化傳統中,象形文字的產生與發展頗具代表性。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既不像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那樣可以為幾個不同民族的語言所利用,又與古代中國的象形文字的演變不同,它僅僅為古代埃及民族所利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從公元前4000年代后半葉開始出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紀末,大約流行了三四千年之久。雖然在這幾千年中,象形文字的語法和詞匯變化相當大,特別是在羅馬統治時期的埃及語言,較之法老時期,很少相似,但是象形文字的傳統卻得以保存下來。-摘編自劉文鵬、令狐若明《論古埃及文明的特性》材料二古埃及文字逐漸演化成更為抽象化的字母文字,構詞符號很多(有700多個,到新王國時期達1000多個),文字結構較為復雜......難以辨認。據估計,即便在文化最為發達的新王國時期,能閱讀、能書寫古埃及文字的人不超過埃及總人口的2%~5%。此外,由于埃及文化呈現出強烈的“以神為本”的特點,人們沉浸于對神靈的崇拜和對來世的追求中,對現實生活的重視和記錄有限。在受到古代希臘、羅馬人幾百年的統治后,古埃及人逐漸接受了更容易書寫的希臘文和拉丁文。-摘編自郭子林《古埃及:一個不重視歷史的文明》(1)根據材料一,指出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發展的特點。(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古埃及文字衰落的原因,并從人類文明的角度談談文字的價值。(8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下表為不同地區的文獻對玉米足跡的記載。玉米不但是瑪雅人的主要食物,更是深入到他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之中,生養死葬,沒有一樣能少得了玉米;玉米之于瑪雅人,正如水稻之于中國、印度,小麥之于埃及、巴比倫,甚至意義更為重要,因為在瑪雅神話中,造物主用玉米創造了人類。玉米的到來,使歐洲南部的農村景觀、農業傳統、飲食習慣和整個生活都在不同程度上發生了變化。由于玉米種植方便、價格低廉,一方面為地主、佃農、放債者、土地領主和新的中產階級帶來了財富,另一方面日益成為普通民眾的食物,尤其是在遇到饑荒時,幾乎成了窮人們唯一的救命稻草。自從玉米被引入之后,歐洲的人口數量也持續迅速增長。-章林《玉米:大芻草的7000年環球之旅》玉蜀黍......川、陜、兩湖凡山田皆種之,俗呼芭谷。山農之糧,視其豐歉;釀酒磨粉用均米麥,瓤煮以飼豚,稈干以供炊,無棄物。-【清】吳其溶《植物名實圖考》1550年后,玉米逐漸成為非洲大西洋沿岸的主要作物。非洲酋長和國王們通過集中儲存、分配玉米來實現權力的最大化......推進了比以往更大規模的國家的產生。便于儲存和攜帶的玉米也使得軍事擴張和奴隸貿易等更容易深入內陸。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謹,表述成文)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中世紀西歐的城市特許狀是國王或大封建主頒發給城市和市民的一種法律意義上的權利認可證書。《法王路易六世賜予緊鄰奧爾良的洛里斯城鎮的授權》中說:“任何人只要在城里平安生活一年零一天,便可獲得自由,以前的主人不得對他提出任何權利主張。”城市市民能夠在自己持有的土地上建房,或者把土地再細分成小塊,或者把這塊土地出租出去,或者出售這塊土地,或者傳給他們的子孫。特許狀規定市民享有每周舉辦一次市場的權利。同時,可以選舉市長、城市治安官、法官、顧問等。-摘編自馮正好《中世紀西歐的城市特許狀》材料二1750年英國城鎮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1%,1851年增加到52%,城市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同時,城市的數量不斷增加,1851年,英國已有580多座城鎮,十萬人以上的城市已有7個,移民人數約1790萬人。這時期推動城市增長的因素有很多,如大型紡織和鋼鐵工業,海外貿易和服務業的急速擴張,鐵路的延伸等,制造業城鎮、港口城鎮和休閑城鎮層出不窮。英國的近代城市化并無先例可循,此時的英國已建立資本主義制度,又是處在自由主義時期,城市化發展產生了區域的非均衡性、城市基礎設施不足和組織混亂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摘編自彼得·克拉克《歐洲城鎮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歐洲中世紀城市特許狀的主要內容。(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兩個角度,分析英國城市化發展的原因。(6分)(3)綜合上述材料,分析影響城市發展的因素。(4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光榮革命卻在非暴力的過程中完成了制度的變遷。雖說新制度仍需經過很長時間才逐漸得到完善,但光榮革命畢竟是奠基的第一步。這使人們意識到,妥協和漸進也可以達到目標:流血的革命沒有解決的問題,在非暴力的光榮革命中竟然被解決了。英國人從光榮革命中學到了許多,后來的英國人們,無論是激進還是保守,都企圖到光榮革命中去尋根溯源。-錢乘旦《社會變革的和平方式:英國的范例》材料二從世界各國代議制發展歷程來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某些國家在某些歷史發展階段,代議制只是他們粉飾民主的一塊幌子而已。德意志帝國皇帝是國家元首、權力中心和軍隊統帥,有權任免官員、召集和解散議會和決定對外政策,德國帝國宰相對皇帝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他們打著代議制民主招牌,而行專制獨裁之實。-摘編自黃牧航《再談“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教材處理》(1)指出材料一中光榮革命后英國“新制度”實現路徑的特點,結合所學簡要概括18世紀英國在構建新制度過程中的重要成果。(2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德意志帝國政體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德兩國代議制中國家元首權力、政府首腦產生及與議會關系的不同。(10分)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六校聯合體3月調研測試高一歷史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5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題號123456789答案BBDCDDABCC題號答案CACD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共55分。1614分)(1)特點:具有代表性;為古代埃及民族使用;歷史悠久;文字生命力頑強。(1點2分,任答3點得(2)原因:符號多、文字結構復雜,不易于閱讀和書寫;缺乏社會基礎和傳承動力(對現實生活的重視和記錄有限受古希臘羅馬統治的影響。1(點2分,共6分)價值:文字是傳統文化的根脈;是民族精神的載體;是文明傳承的依托。(任答點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1713分)示例:論題:玉米的全球傳播,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寫具體某一點也可以,例如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結構)。2(分)闡述:新航路開辟促進了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推動了玉米的全球傳播。16世紀中葉以來,玉米在南歐廣泛種植,17世紀傳遍歐洲,成為僅次于小麥的糧食作物,玉米餅、玉米羹等制品迅速出現。玉米傳入中國后,因其適應性強,廣泛種植于山區地區,推動了農業種植結構的變化,玉米成為明清時期民眾主要糧食作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息設備采購合同樣本
- 個人雇傭陪讀合同樣本
- 2025企業員工福利保險合同
- 2024年行政管理師考試復習技巧試題及答案
- 貴州英語會考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重慶軌道集團招聘筆試真題
- 文字場景測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招聘筆試真題
- 連云港市連云區招聘社區專職工作者考試真題2024
- 2024年杭州市蕭山區國有企業招聘筆試真題
- 電梯電磁兼容檢驗技術解決方案
- 用人單位勞動合同書范例
- 運動營養學(第三版)全套課件第1-10章
- 浙江省溫州市2024年九年級數學八校聯考學生素養檢測中考模擬試卷(含答案)
- 2025屆甘肅省白銀市部分學校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物理試題(含答案)
- 雅安建筑垃圾循環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倉儲物流合作管理協議
- 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二試卷真題(含答案)
- 農村小學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探索
- 2024上海市招聘社區工作者考試題及參考答案
- 《事故汽車常用零部件修復與更換判別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