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專用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一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頁
福建專用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一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頁
福建專用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一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頁
福建專用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一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頁
福建專用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一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一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課時過關·實力提升基礎鞏固下圖為“我國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積空間改變圖”。據此完成第1~2題。1該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區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A.商業及公共服務、住宅、工業B.住宅、商業及公共服務、工業C.商業及公共服務、工業、住宅D.住宅、工業、商業及公共服務2距市中心4千米旁邊工業發展的主要區位優勢是()A.政策、勞動力B.市場、勞動力C.地價、市場D.政策、地價解析:第1題,從三種功能用地面積在不同距離上比重看(分布面積最大處),從市中心向外依次是商業及公共服務用地、住宅用地、工業用地。第2題,距市中心4千米旁邊主要為住宅區,工業在此發展的主要優勢是靠近市場和勞動力足夠。答案:1.A2.B下面兩圖分別為某城市三個不同區域的“土地利用結構示意圖”和“城市功能區付租實力示意圖”。讀圖,完成第3~4題。圖1圖23表示住宅區土地利用狀況的是()A.甲 B.乙C.丙 D.丁4圖2中能正確表示乙功能區理論付租實力的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3題,乙功能區在市中心占地比重最高,為商業區;丁功能區在城市外緣占地比重最高,為工業區;丙功能區位于商業區與工業區之間,為住宅區。第4題,乙功能區為商業區,隨距市中心距離的改變,其付租實力改變最快。答案:3.C4.A下圖是“某城市從市中心到遠郊的土地利用空間結構示意圖”。讀圖,完成第5~6題。5該城市2000年與2024年地價改變反映了()①遠郊地價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②地價整體有所上漲③中心城區范圍擴大④城市規模擴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6在2024年地價改變曲線上,近郊區地價出現了兩個峰值,依據城市功能分區理論模型推想該區可能建設了()①蔬菜種植基地②高新技術開發區③高校城④美術館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5題,讀圖可知,遠郊區2000年與2024年地價差別較小,升值幅度較小;2024年地價均高于2000年地價;2024年遠郊區范圍比2000年大,反映了城市規模擴大。第6題,高新技術開發區和高校城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明顯,會通過地價反映出來。答案:5.C6.B某城市的道路格局是環行放射狀道路。讀下圖,完成第7~9題。7圖中能正確表示城市從市中心到外緣地租水平改變趨勢的曲線是()A.a曲線 B.b曲線C.c曲線 D.d曲線8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處一般形成的功能區是()A.住宅區 B.工業區C.商業區 D.文化區9在城市外圍交通線旁邊一般形成的功能區是()A.住宅區 B.工業區C.商業區 D.行政區解析:第7題,城市地租水平是由市中心向外緣漸漸遞減的,解除A項;城市道路交會處形成地租的次高峰,故選D項。第8題,在地租最高峰和地租次高峰區,地租水平較高,而商業的付租實力最強,所以在地租最高峰與地租次高峰形成的功能區為商業區。第9題,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外圍,靠近交通線,既能降低生產成本,又能愛護城市生態環境。答案:7.D8.C9.B下圖是“我國西南地區中等城市功能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第10~11題。10圖中E工業區與F工業區相比,顯著的區位優勢是()A.交通的便捷程度高B.冬季無污染C.地價低廉D.工人素養高11隨著城市發展,Y住宅區較X住宅區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①依山傍水,風景美麗②遠離鐵路,噪聲污染輕③交通便利,便利職工上下班④遠離工業區,環境清潔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第10題,讀圖可知,E工業區位于鐵路與城市主要干道交會處,交通便捷程度比F工業區高。第11題,讀圖可知,Y住宅區遠離工業區與鐵路,環境清潔,噪聲污染較輕,因此較X住宅區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答案:10.A11.D下圖表示某城市土地利用狀況,城市布局比較合理。讀圖,完成第12~13題。12該城市盛行風為()A.東北風 B.西南風C.西北風 D.東南風13該城市要建設一所中學,最佳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圖示工業區位于住宅區的東北方向,故該城市的盛行風應為西南風。圖中甲地鄰近住宅區,位于沙灘上、工業區的上風向,在此建設學校便利學生上學,少占好地且環境較好。乙、丙遠離住宅區,環境較差;丁地屬于稻田,在此建學校占用耕地多。答案:12.B13.A實力提升下圖反映我國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時和10:00時的人口集聚狀況,該圖由手機定位功能獲得的人口移動數據制作而成。讀圖,完成第1~2題。1按城市功能分區,甲地帶應為()A.行政區 B.商務區 C.住宅區 D.工業區2依據城市地域結構特點推斷,該城市位于()A.丘陵地區 B.平原地區C.山地地區 D.溝谷地區解析:第1題,考查城市功能分區。在工作日中0:00時為絕大多數人休息的時間,10:00時為工作時間。通過兩幅圖的比較可以看出,甲地帶在0:00時人口分布較為密集,而在10:00時變得較為稀疏,說明甲地帶的功能以居民休息為主,應當為住宅區,故C項正確。第2題,考查地形對城市地域結構的影響。由圖中可以看出,城市交通線的疏密程度向各個方向大致相同,城市向各方向的伸展也大致均一,城市各功能區大致呈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擴展,說明該城市的形態受地形制約較小,應位于平原地區,故B項正確。答案:1.C2.B下圖為“我國華北地區某城市房價等值線圖”。讀圖,完成第3~5題。3圖中D點房價和N點房價的最大差值可能是()A.3900 B.3300 C.2900 D.29904如單純考慮該城市的空氣清爽、環境美麗因素,選擇購房的地點最相宜在()A.E B.F C.M D.N5目前一些城市選擇在近郊、遠郊建立公租房和經濟適用房。影響該決策的主導因素是()A.土地價格 B.地租支付實力C.交通條件 D.土地利用效益解析:第3題,D點房價為6000~7000元/平方米,N點房價為3000~4000元/平方米,D點與N點房價差值為2000~4000元/平方米,故選A項。第4題,圖示地區位于我國華北地區,這里是季風氣候區,夏季盛行東南季風,冬季盛行西北季風。M位于河流上游,且位于與盛行風向相垂直的郊外,環境好。第5題,公租房、經濟適用房需建立在成本較低的地區,城市郊區土地價格較低,適合建設。答案:3.A4.C5.A(2024·北京高考,10~11)城市某區域土地利用強度,可以用建設用地面積占該區域土地面積的比值表示。讀下圖,完成第6~7題。某大城市土地利用強度空間差異示意圖★6該城市()A.Ⅰ區高檔寫字樓密度大B.Ⅱ區相宜建垃圾填埋場C.Ⅲ區商業網點最為密集D.Ⅳ區城市熱島效應最強★7甲處土地利用強度增大,最可能的緣由是()A.建設民俗博物館B.劃定耕地愛護區C.增加種植業投入D.擴大衛星城規模解析:第6題,讀圖可知,Ⅰ區位于市中心,為中心商務區,地價較高,因此建筑物高大稠密,A項正確,C項錯誤;Ⅱ區離市中心較近,不相宜建垃圾填埋場,B項錯誤;Ⅳ區位于郊區,遠離市中心,城市熱島效應較弱,D項錯誤。第7題,據題干知,區域土地利用強度可以用建設用地面積占該區域土地面積的比值表示。據圖可知,甲地遠離市區,但是土地利用強度增大,說明建設用地面積增多,最有可能是衛星城的規模擴大,增加了建設用地面積,D項正確。答案:6.A7.D8下圖示意某城市地租分布的先后轉變,其轉變的關鍵與下列哪些因素關系最親密?()①大量人口擁入市中心②重要交通干線興起及交會③市中心交通擁擠,環境惡化④電信業發達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由圖可知,該城市中心地租上升明顯,而離市中心較近的地帶地租明顯下降,重要交通干線兩側地租明顯上升,說明重要交通干線興起,市中心區環境惡化,人口外遷至距市中心較遠的交通便捷地帶。電信業與地租改變關系不大。答案:B經濟因素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主要因素。讀“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線圖”,完成第9~10題。9圖中等值線a、b、c的大小關系是()A.a>b>c B.a<b<cC.a=b>c D.a>b=c10造成圖中局部地區地租分布等值線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條件 B.交通條件C.人口分布狀況 D.早期商業活動解析:第9題,影響地租凹凸的因素是距市中心遠近和交通通達度。據圖可知中心城區交通通達度最高,a→b→c離市區越來越遠,所以大小關系是a>b>c。第10題,地租分布等值線由中心向外凸出,說明向外凸出處地租高于旁邊地區,而圖中向外凸出處是沿馬路或河流,說明沿馬路途或河流處地租比其他地區高,即交通是其主要影響因素。答案:9.A10.B城市居民來回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區之間所耗費的能量總和,即出行能耗。下圖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數與出行能耗的組合關系。讀圖,完成第11題。★11據圖推斷()A.甲區多公共服務設施,靠近住宅區B.乙是位于郊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C.丙區商業網點等級低,服務半徑小D.丁為中心商務區,能耗晝夜差異大解析:本題考查城市功能分區的布局及其特點。甲區域居民出行次數少,但是出行能耗較高,說明距離居住區較遠;乙居民出行次數多,且能耗多,說明距離居住區較遠,有可能是位于郊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商業區居民出行的次數多,丙區域居民出行的次數少,不行能為商業區;丁區居民出行次數多但是能耗較少,說明靠近居住區,有可能是靠近居住區的休憩場所。答案:B12美國西部城市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唐人街形成的主要緣由是()A.歷史因素 B.經濟因素C.行政因素 D.種族因素解析:唐人街是華人聚居的地區,是受社會因素中種族因素影響而形成的。答案:D城市建筑的密度與高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表為某城市1992年和2010年距市中心不同距離建筑物的平均高度表(單位:米)。據此完成第13~14題。距市中心距離時間0—1km1—3km3—5km5—12km1992年29.620.38.7未統計2010年38.422.529.710.113該城市在距市中心0—1千米范圍內建筑物的平均高度最高,其緣由主要是()A.交通通達度最高B.降低單位建筑面積的土地成本C.居住的人口最多D.城市的政治服務職能高度集中14為適應城市發展,該城市在2001年調整了距市中心3—5千米范圍內的主要用地性質。其調整方案最可能是()A.居住用地調整為商業用地B.商業用地調整為工業用地C.工業用地調整為居住用地D.居住用地調整為工業用地解析:離市中心越近,土地價格越高,其建筑物平均高度增高,可降低單位建筑面積的成本。依據城市建筑物1992年和2010年的高度對比,以及城市的發展可以推斷,距市中心3—5千米范圍內由工業用地調整為居住用地。答案:13.B14.C15下面圖甲為“某城區通達度等值線圖”,圖中數值越大表示通達度越好;圖乙為“該城區所在地的等高線圖(單位:米)”。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該城市的中心商務區在()A.A地 B.B地C.C地 D.D地(2)D處通達度較(填“好”或“差”)的緣由是()

A.建筑物稠密,道路狹窄B.緊鄰中心商務區C.地形的影響D.處在城市的幾何中心(3)E處為一工業區,其布局是否合理?。

緣由是。

(4)若在城中建一綠色防護帶,請在圖甲中用斜線標出其合理位置。(5)若H處為一居民區,其布局是否合理?。

有利條件是。

解析:第(1)題,由圖甲可以看出,A地交通通達度最高,應為中心商務區。第(2)題,由圖甲可知,D處交通通達度較差;由圖乙可知,通達度較差的緣由是此處的地形是一個小山丘。第(3)題,通過圖乙中左上角的風頻圖可知,該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