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5第3課土地改革本課分析土地改革,前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后啟經濟的復原、發展和第一個五年支配的實施,在本章內容中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成功,結束了中國歷時一個多世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命運。但是剛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百廢待興,經濟面臨崩潰。占全國3億多人口的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廣闊農夫迫切須要獲得自己的土地。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宣布在新解放區起先分期分批地進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農夫真正獲得解放。土地改革的成功,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為即將開展的經濟建設打算了條件。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對土地改革時期的歷史特別生疏,對“封建土地制度”等概念也感到難以理解,在學習本課時,會感覺特別乏味,進而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我適當地補充影像資料、圖片資料、口述史學,給學生直觀的視覺及聽覺沖擊,激發他們的愛好,然后提出問題,通過探討,得出結論,同時向學生舉薦有關土地改革的小說和影視作品,如《暴風驟雨》《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創業史》等,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學問面,加深其對土地改革的相識。教學分析●時空觀念1950年,中心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史料實證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土地改革和以往的土地改革的比較,培育學生的比較實力。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土地改革中愛護富農經濟的緣由的分析,培育學生的分析實力。設計問題讓學生首先進行自學,然后結合教材中的插圖及多媒體資料,加深學生對土地改革的理解和相識。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做到堂堂清。●歷史理解駕馭和理解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理解中國農夫兩千多年來所向往的“耕者有其田”的志向,最終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了。●歷史說明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駕馭以下基礎學問: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重點)、土地改革的開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義(難點)。●家國情懷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相識到土地改革的成功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為即將進行的社會主義建設打算了條件。同時,也使學生相識到中國農夫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始終向往的“耕者有其田”的志向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從而激發學生酷愛黨、酷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感情。●課時支配1課時●教學打算老師方面:搜集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方面:提前預習課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歷史。●教學方法圖片展示、史料分析、啟發式教學等方法。教學過程設計播放歌曲《白毛女——秋收》中楊白勞的唱詞:“高粱谷子望不到邊,黃家的土地數不完,東家住高樓,佃戶們來收秋,流血流汗當馬牛……”歌劇《白毛女》講解并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惡霸地主黃世仁逼死佃戶楊白勞,又企圖將其女兒喜兒賣掉。喜兒逃居深山多年,頭發全白了,被農夫傳聞為“白毛仙姑”。八路軍解放該地后,打倒惡霸,喜兒獲得翻身。那么,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兒逃居深山的?這種制度在我國何時被徹底殲滅?(設計意圖:通過歌曲,介紹《白毛女》片段,激發學生的學史愛好)(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實施1.土地改革的背景【老師講解】在全國人民慶祝成功的時候,中國共產黨人醒悟地相識到,這只是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序幕。這時的中國,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依據聯合國亞太事務委員會的統計,1949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遠遠低于當時整個亞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圖表展示】【圖片展示】四川一個貧苦農夫的住房、四川劉文彩地主莊園陳設館泥塑《收租院》【老師介紹】四川大地主劉文彩占有大量土地,農夫租種他的一畝田,先要交二斗黃谷作押金,由于通貨膨脹,押金往往貶值,他便實行奪田另佃或換訂新約的方法要佃戶重交押金;他還特制量斗,用大斗進、小斗出的方法,在農夫交租、借糧時進行盤剝。他依靠對農夫的殘酷剝削,過著奢華的生活,但當時在他家干活的雇農卻難以住上完整的茅屋。【提出問題】結合教材和圖片思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農村的土地狀況是怎樣的?這樣的土地占有狀況,會對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什么不利影響?學生探討后回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農村盛行封建土地制度,地主、富農占有大量的土地,而廣闊的貧農、雇農處于無地少地狀態。地主、富農憑借占有的土地,殘酷剝削和壓迫農夫。貧農、雇農和中農終年辛勤勞動,受盡剝削,生活仍舊不得溫飽。這種土地制度嚴峻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老師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占全國3億多人口的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為了使廣闊農夫從地主階級的壓迫下解放出來,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社會經濟,也為了鞏固人民政權,中心人民政府確定實行土地改革,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全部制。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實施【老師引導】1950年6月,中心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它成為指導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據。【圖片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提出要求】從1950年冬起先,在華東、中南、西南、西北等廣闊新解放區分期分批實行土地改革。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教材,了解本次改革的基本內容。【圖片展示】焚燒地契、拔除地界碑【材料展示】材料一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全部制,實行農夫的土地全部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工業化開拓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材料二規定沒收地主的土地安排給無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產資料的貧苦農夫全部;也分給地主同樣的一份,使地主分子在勞動中改造成自食其力的新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提出問題】結合材料一內容,說明此次改革主要是改什么,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結合材料二思索,這次土地改革同過去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給農夫?學生探討后回答,老師總結:改革的目的是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全部制,實行農夫的土地全部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工業化開拓道路。不同是留意保存富農經濟,也分給地主一份應得的土地,讓他們自食其力,削減了改革的阻力。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是農夫遭遇剝削的源頭,它嚴峻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老師講解】為復原和發展生產,這次土地改革留意保存富農經濟,在政治上中立富農,與過去的土改政策有所不同。這樣做可以使中農放心,他們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害,也有利于穩定城市中的民族資產階級,孤立地主階級,削減土地改革中的阻力,從而有利于發展生產。【提出問題】此次土地改革何時完成?取得了什么成果?【學生回答】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約3億無地少地的農夫,分到了約7億畝土地和大量的農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向地主繳納的3000多萬噸糧食的地租也被免除。農夫真正獲得了解放。【老師小結】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中,“耕者有其田”的千年幻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終得到了實現。(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展示、問題創設,培育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力)(二)土地改革的意義【老師引導】土地改革以后,中國發生了哪些巨大改變?請看下面的材料:【圖表展示】不同點相同點土地占有地主階級和農夫階級的關系產品安排土地歸私人全部封建土地全部制地主階級剝削和被剝削的關系地主階級占有絕大多數勞動成果農夫土地全部制農夫階級地主階級和農夫階級一起勞動農夫自己占有勞動成果【提出問題】由上表總結土地改革前后中國農村發生了什么樣的改變?學生回答:土地改革的完成,殲滅了地主階級,農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子。【老師強調】土地改革后的土地雖然由地主階級手中轉移到了農夫階級手中,但仍舊屬于土地私有制。所以這時的中國還不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公有制也沒有建立起來。【材料展示】材料一時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書記的陶魯笳說:“農夫得到了土地,我們的黨就得到了農夫的擁護。全國農夫擁護的事情,那個時候,沒有辦不成的。所以說,這是一次最徹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土地改革。”材料二毛澤東也曾興奮地說:“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數萬萬農夫獲得翻身的機會和國家獲得工業化的基本條件而表示興奮、表示慶賀。”材料三在屬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獲。這就是勞動農夫翻身做主子的感覺。土地改革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了農夫的生產主動性。1951年,中國糧食產量達到14000萬噸,比1949年增長了26.9%。【提出問題】從以上材料中,我們能歸納出哪些信息?學生歸納:農夫擁護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權得到了鞏固;土地改革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打算了條件;土地改革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提高了農夫生產的主動性,農業生產獲得復原和發展。【提出問題】通過以上分析你認為土地改革具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學生歸納】(1)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殲滅了地主階級;農夫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子。(2)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3)農業生產獲得快速復原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打算了條件。【學問總結】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實行的土地政策歷史時期基本目的主要內容相應的政策法規土地革命時期進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權在革命依據地進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債務、把土地安排給農夫耕種土地改革的路途抗日斗爭時期為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奪取抗戰成功,團結開明地主,提高農夫生產、抗戰主動性在抗日依據地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夫交租交息的政策,減輕地主對農夫的封建剝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本路途解放斗爭時期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獲得人民支持,保證解放斗爭的最終成功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實行耕者有其田,按農村人口平均安排土地《中國土地法大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農夫的土地全部制,解放農村生產力,鞏固新生政權在全國新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使廣闊無地少地的農夫獲得土地,真正成為土地的主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設計意圖:用表格的方式呈現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實行的土地政策,培育學生的歸納實力,留意歷史事務之間的聯系)土地改革實現了中國農夫2000多年來“耕者有其田”的幻想。目前,中心實行了減免農業稅、對種糧農夫實行干脆補貼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體現了黨中心對農夫的殷殷關懷。在黨中心新的農村工作方針指導下,農夫的幻想肯定會飛揚得更高、更遠。我們有理由信任,新農村建設、農業機械化、農夫生活小康化的“三農”艷陽天,離我們不再遙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農村大規模土地改革運動綻開的標記是什么?板書設計第3課土地改革教學反思本節課內容較少,因此須要通過補充課外資料來適當地拓展學問、豐富學習內容。本節課成功之處在于:1.能依據課標要求及學情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2.教學思路清楚,講解并描述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的歷史,史實明確。3.能通過小組合作探討、互動釋疑去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4.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暑期科研人員培訓心得體會
-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在線測評反饋計劃
- 2025年中國柔性減速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六年級下冊語文暑期學習計劃
- 職業技能培訓教師的心得體會
- 橋梁改建施工質量風險分析及措施
- 管道施工員的工作職責
- 地下管網雨污水系統的常見問題與應對措施
- 機場跑道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 2025年中國雙側輸出曲木液壓機組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培訓
- JJF 1603-2016(0.1~2.5)THz太赫茲光譜儀校準規范
- 《民法典》-第二編 物權編-案例分析,解讀-3
- GB/T 1266-2006化學試劑氯化鈉
- 海岸動力學全冊配套完整課件
- 工作面防飛矸封閉式管理規定
- 纖維素酶活性的測定
- 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崗位培訓的講義課件
- 驗電接地環安裝規范
- 計算機監控系統安裝單元工程質量驗收評定表
- 外墻干掛大理石施工方案(標準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