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環城成品油管線投資商計劃書長距離輸送管道投資商計劃書_第1頁
北京環城成品油管線投資商計劃書長距離輸送管道投資商計劃書_第2頁
北京環城成品油管線投資商計劃書長距離輸送管道投資商計劃書_第3頁
北京環城成品油管線投資商計劃書長距離輸送管道投資商計劃書_第4頁
北京環城成品油管線投資商計劃書長距離輸送管道投資商計劃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

第一章總論..............................................................4

第一節項目建設背景...................................................4

第二節項目研究的依據、目的和范圍..................................5

第三節工程概況.........................................................9

第四節總體技術水平...................................................16

第五節可研結論........................................................17

第二章資源與市場......................................................18

第一節華北地區成品油資源與市場平衡...............................18

第二節北京地區成品油資源與市場平衡...............................22

第三節資源與市場分析結論...........................................24

第三章線路工程........................................................25

第一節線路走向方案...................................................25

第二節推薦線路走向方案..............................................28

第三節管道敷設........................................................31

第四節穿、跨越工程...................................................32

第五節線路附屬設施..................................................36

第六節線路主要工程量.................................................37

第四章輸油工藝........................................................38

第一節主要工藝參數...................................................38

第二節輸油工藝方案優化..............................................41

第三節工藝計算........................................................44

第四節輸油工藝........................................................55

第五節管道適應性分析.................................................61

第五章線路用管........................................................62

第一節鋼管選擇........................................................62

第二節壁厚及強度校核................................................64

第六章輸油站場........................................................66

第一節站場設計范圍..................................................66

第二節站場設置........................................................66

第三節站場工藝........................................................67

第四節主要設備選型..................................................69

第五節主要工程量......................................................71

第七章鋼質管道及儲罐的防腐........................................73

第??節基礎資料........................................................73

第二節管道防腐層選擇.................................................73

第三節陰極保護........................................................75

第四節防腐主要工程量.................................................77

第八章動力選擇與配電................................................78

第一節沿線電源狀況..................................................78

第二節供電方案........................................................78

第三節主要工程量.....................................................83

第九章自動控制........................................................85

第一節自控系統方案...................................................85

第二節儀表選型........................................................88

第十章通信............................................................90

第一節通信業務需求..................................................92

第二節通信方案........................................................92

第三節主要工程量.....................................................94

第十一章公用工程.....................................................95

第一節供熱與通風.....................................................95

第二節給水與排水.....................................................96

第三節消防.............................................................97

第四節總圖與運輸.....................................................98

第五節建筑與結構....................................................101

第六節維修與搶修....................................................104

第十二章節能........................................................105

第一節能耗分析.......................................................105

第二節節能措施.......................................................105

第十三章環境保護....................................................106

第一節建設地區環境現狀.............................................106

第二節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106

第三節管道建設可能引起的生態變化.................................107

第四節控制污染和生態變化的方案...................................108

第五節環境影響分析..................................................110

第十四章職業安全衛生................................................111

第一節危及職業安全衛生的物質.....................................111

第二節安全對策與措施................................................111

第三節勞動衛生對策與措施...........................................113

第四節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對策與措施................................114

第五節預期效果.......................................................115

第十五章組織機構及人員編制........................................115

第一節組織機構.......................................................115

第二節人員編制.......................................................116

第十六章項目實施及安排建議........................................119

第十七章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120

第一節項目概況和基礎數據..........................................120

第二節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120

第三節財務評價.......................................................122

第四節評價結論與建議...............................................125

附件:

關于新建環城輸油管線項目委托中石化華東管道設計院進行

設計的函。

附圖:

儲T298/1環北京成品油管道工程線路走向比選圖

儲-1298/2環北京成品油管道工程線路走向比選圖

儲-1298/3長辛店首站平面布置圖

儲T298/4黃村分油站平面布置圖

儲T298/5通州注入泵站平面布置圖

儲-1298/6順義分油站平面布置圖

儲-1298/7沙河末站平面布置圖

儲T298/8全線系統工藝流程圖

附表:

附表1.1:建設項目總投資估算表(東六環順序輸送方案)

附表1.2:建設項目總投資估算表(東六環單管單送方案)

附表1.3:建設項目總投資估算表(西六環順序輸送方案)

附表二:投資計劃和資金籌措表

附表三:流動資金估算表

附表四:總成本費用表

附表五:損益表

附表六:全部投資現金流量表

附表七:自有資金現金流量表

附表八:借款償還本付息計算表

第一章總論

第一節項目建設背景

中國石化集團油品銷售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地處首都,負責對北

京市城區及周邊區縣的成品油供應。公司現有14座油庫,分布在六

環路沿線及周邊區縣。我國加入WTO以后,中國石化股份在境內外分

別上市,北京分公司的建設和發展作為石化銷售板塊的窗口作用日益

突出。為適應首都經濟發展,服務北京2008年“人文奧運,科技奧

運,綠色奧運”建設,按照集團公司的總體要求,北京分公司把同國

際接軌作為生存和發展的目標,把應對國外大公司進入北京市場競爭

作為動力,把深化企業經營體制改革作為發展的條件,力爭在3年內

完成企業儲運設施的優化整合。

1.企業儲運設施的優化整合的主要內容是:

①關閉周邊偏遠的10座油庫,改擴建長辛店油庫,保留黃村、

順義、沙河油庫;

②建設與燕山石化公司及以上4座油庫相連的環城成品油管線

(燕山石化至長辛店的汽、柴油管線已由燕山石化公司先期建設)。

長辛店油庫改擴建后將成為北京分公司的配送中心和輸轉中心,

負責接收燕山石化管輸來油,本轄區市場用油的保障,及向下游儲庫

輸轉成品油。

2.企業儲運設施的優化整合的意義

通過優化企業資源,為全面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

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⑴優化整合是企業經營生產的需要

從目前北京石油分公司儲運設施的現狀看,在用的14座油庫中

除黃村油庫為1993年建成外均為1980年以前建設的,其中多數是五

十、六十年代建設的老油庫,已投用30年以上,各油庫罐容小,設

備陳舊,管理落后。各地油庫布局不合理,造成各油庫服務半徑小,

配送區重疊,運行管理不暢。通過優化整合,合理劃分配送區域,以

中心庫直接配送到站,減少運行管理重疊、落后的局面。從而大幅度

提高儲運系統的運營管理水平。

⑵優化整合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需要

由于各區縣油庫庫容小,儲罐小而多,罐底油量多,運行工藝落

后,工作效率低,增加了運行成本。油庫配置小而全,各類崗位人員

較多,用工費用也比較高。按照關閉10座油庫統計,僅消警崗位人

員就可節省84人。通過優化整合,關閉周邊偏遠的10座油庫,調整

油庫配送區劃,可以節省油庫運行費用,節省油品二次運輸費用,節

省崗位用工費用。同時,采用管道運輸后,可以消除在裝卸過程中

0.3%左右的油氣揮發損耗。

⑶優化整合是獲得良好社會效益的需要

按照現有的運輸模式,北京分公司的油源主要采用鐵路和公路運

輸進庫。以2002年為例,僅來自燕山石化成品油的汽提量就達24.8

噸,按照8噸油罐車運輸計算,一年上路送油31000臺次,并空載返

回。既加大了道路交通壓力,又隱藏著極大的安全隱患,汽車尾氣的

排放還增加對大氣的污染。管道運輸比較鐵路和公路運輸有運費低、

輸送安全、損耗低、無污染等優點。通過管道建設,不僅可增強公司

儲運設施運營能力,降低運營成本,而且符合北京市政府關于控制與

治理大氣污染的指示精神,有利于改善北京空氣質量,緩解交通壓力。

第二節項目研究的依據、目的和范圍

一、研究的依據

1.中國石化銷售公司《關于委托編制北京環城成品油管線可行

性研究報告的函》。見附件。

二、研究的目的

通過對北京市區的成品油資源和消費市場分析,初步確定北京環

城成品油管線的線路走向、輸送量、分油點、分油量和主要的工程技

術方案,測算管道工程項目的總投資,并進行技術經濟指標分析,最

終從技術上、經濟上評定管道建設的可行性,為決策部門提供依據。

三、研究的范圍

分析并預測北京市區2005年、2010年、2015年各時間段的成品

油需求和燕山石化的原油加工規劃、成品油產量,華北成品油管線向

北京提供油源數量,分析確定管道的設計輸量,并根據消費市場分布,

確定管道的線路走向和沿線各油庫的分油量。

提出工程的總體規劃方案及配套設施的建設及已有設施的利用

方案。

估算工程投資及各項技術經濟指標,測算管道的運輸費用并進行

多種運輸方式的運輸成本對比分析,評價該成品油管道工程建設的可

行性。

四、研究遵循的原則

1.在符合國家和中國石化總體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國情和地情,

采用國內外先進成熟的成品油輸送技術,使工程建成后能夠安全高效

地進行多油種順序輸送,使項目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嚴格執行國家、行業的有關標準、規程和規范,確保輸油管

道建成后高效、安全、平穩運行;

3.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節約土地,不搞重復建設,降低工程投

資;

4.重視管道沿線的生態環境保護,將工程對環境的影響程度降

至最低。

五、執行的主要標準、規范

由于國內目前沒有成品油管道方面的設計規范、標準,在可行性

研究編制過程中,主要參照原油管道及國外相關的設計規范、標準進

行,遵循的國內外標準、規程與規范主要有:

(1)GB50252-94《輸油管道工程設計規范》

(2)GBJ74-84(95修訂版)《石油庫設計規范》

(3)GB50183-93《原油和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4)SY/T0015.1-98>SY/T0015.2-98《原油和天然氣輸送管道穿

跨越工程設計規范》

(5)SY/T0450-97《輸油(氣)埋地鋼質管道抗震設計規范》

(6)SY/T6393-99《原油長輸管道工程設計節能技術規定》

(7)GB/T97U.1-1997《石油天然氣工業輸送鋼管交貨技術條件

第一部分:A級鋼管》

(8)GB/T8163-99《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

(9)油建字第505號,鐵基(1987)780號《石油和天然氣長輸管

道與鐵路相互關系的若干規定》

(10)交通部(78)交公路字698號,石油部(78)油化管道字452號

《關于處理石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與公路相互關系的若干規定》

(11)APIRP1105-1993《液體石油管線穿越鐵路和公路的推薦作

法》

(12)GB13348-92《液體石油產品靜電安全規則》

(13)SY0007-1999《鋼質管道及儲罐腐蝕控制工程設計規范》

(14)SY/T0017-96《埋地鋼質管道直流排流保護技術標準》

(15)SY/T0019-97《埋地鋼質管道犧牲陽極陰極保護設計規范》

(16)SY/T0032-2000《埋地鋼質管道交流排流保護技術標準》

(17)SY/T0036-2000《埋地鋼質管道強制電流陰極保護設計規

范》

(18)SY/T0086-95《陰極保護管道的電絕緣標準》

(19)SY/T0315-97《鋼質管道熔結環氧粉末外涂層技術標準》

(20)SY/T4013-95《埋地鋼質管道聚乙烯防腐層技術標準》

(21)GB50052-95《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22)GB50060-92《3?11OkV高壓配電裝置設計規范》

(23)GB50053-94《10kV及以下變配電所設計規范》

(24)GB50059-92《35?110kV變配電所設計規范》

(25)GB50054-95《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26)GB50055-93《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

(27)GB50058-92《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

(28)GB50062-92《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

(29)GB50034-92《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

(30)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2000年修訂版)

(31)GB50016-9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32)SHJ18-90《石油化工企業信號報警、連鎖系統設計規范》

(33)SH3081-97《石油化工儀表接地設計規范》

(34)SH3063-99《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

計規范》

(35)SH3005-99《石油化工企業自動化儀表選型設計規范》

(36)SH3019-97《石油化工儀表配管配線設計規范》

(37)SY/T6090-94《原油管道輸送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技術規范》

(38)YD5021-96《同步數字系列(SDH)長途光纜傳輸工程設計

暫行規定》

(39)CECS36:91《工業企業調度電話和會議電話工程設計規范》

(40)YD5032-97《會議電視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41)CESE09:89《工業企業程控用戶交換機工程設計規范》

(42)YD5040-97《通信電源設備安裝設計規范》

(43)YD5003-94《電信專用房屋設計規范》

(44)GBJ15-88(97修訂版)《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45)GB8978-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46)GB5749-85《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47)GBJ140-90《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1997年修訂版)

(48)GB50193-93《二氧化碳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49)GB50151-92《低倍數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50)GBJ13-86《室外給水設計規范》(1997年修訂版)

(51)GBJ14-87(97修訂版)《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52)GBJ84-8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53)GBJ19-87《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采暖部分(局部

修訂版)

(54)GBJ16-87(2001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55)GB50011-200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56)GB50191-93《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

(57)SY/T0048-2000《石油天然氣工程總圖設計規范》

(58)SY0075-93《油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

(59)GB12348-90《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

(60)GB3096-93《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

(61)GB16297-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62)SH3024-1995《石油化工企業環境保護設計規范》

(63)SH3047-1999《石油化工企業職工安全衛生設計規范》

(64)GBJ22-87《廠礦道路設計規范》

(65)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第3號令《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

衛生監察規定》

(66)國務院第313號令《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

第三節工程概況

北京環城成品油管道起點為北京西郊長辛店油庫,終點為沙河油

庫。管道輸送汽油(90#、93#、)、柴油(0#、10#)兩大類四個品種,

2005年長辛店首站入口啟輸量為161X10't/a,2015年首站設計輸量

4

285X10t/ao沿途逐站分輸,干線管徑中323.9和中273.1,管道全

長144km。管道干線的設計壓力確定為6.4MPa。

一、線路工程

1.線路走向

輸油管道主干線起點為建在長辛店油庫內的長辛店首站,終點為

沙河油庫內的沙河末站,沿途沿北京六環路經過豐臺區、房山區、大

興縣、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連接長辛店、黃村、通州、順義、

沙河5座中心油庫。干線全長144km。

2.管徑

結合2015年預測消費量,經優化選定采用O323.9和中273.1管

徑。

3.線路敷設

管道主材為直縫電阻焊鋼管,材質為L320,根據所經地段的實

際工作壓力和敷設條件確定管道壁厚。

管道將主要采用溝埋敷設的方式,根據管線穩定的要求,結合地

形地質條件,管線埋設深度為管頂覆土1.0m,石方段管溝超挖0.2m,

用以鋪墊細土管床,管線回填后地貌恢復原樣。

管道所經地段均在平原地區。根據沿線地形地質條件,土壤腐蝕

程度和穿越工程情況采用不同等級的環氧粉末防腐層。全管線采用強

制電流為主、犧牲陽極為輔的陰極保護方法保護管道。

全線共設陰極保護站2座,線路截斷閥室4座。

二、工藝站場

1.輸油工藝

管道采用密閉順序輸送工藝,主要輸送汽油、柴油兩類油品,根

據不同地區成品油消費情況,確定輸送汽柴比為2:lo在將來隨下

游市場需要,可以輸送煤油等其他油品。

2.站場設置

一期工程:

全線共設4座工藝站場,均在石油公司油庫內改擴建。在長辛店

設調度控制中心1座。管道搶維修依托當地油氣管道公司已有的搶維

修隊伍。

全線站場輸油泵按串聯配置,共設置輸油泵2套和給油泵2套(長

辛店首站),新建儲罐:順義分油站2座5000/內浮頂罐,沙河末站

2座5000m:'內浮頂罐。

二期工程:

2010年后,由于燕山石化供應北京市區的汽油數量已不能滿足

系統經營量的需求,擬建設天津-北京成品油管線,到那時同期建設

通州泵站1座,用以接轉天津來的汽油。

表1-3-1站場設置類型表

序號站名里程km類型備注

—干線

1長辛店首站0首站干線進入量283X104t

2黃村分油站25分油站下載量65X10、

3通州注入泵站66注入泵站

4順義分油站100分油站下載量117X104t

5沙河末站144末站到達量100X104t

三、自動化系統

1.SCADA系統

環北京成品油管道自控系統主要由調度中心、站控中心、現場儀

表組成。全線自動控制采用SCADA系統,調度控制中心的任務是通過

各站的站控系統對全線進行數據采集及控制,編排批次/批量計劃和

輸送方案,跟蹤批量,處理混油,管理庫存,檢測泄漏和優化運行等

等。

為提高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對環北京成品油管線的控制和管

理分為三級:

a.調度控制中心監視、控制及調度管理;

b.站控制室遠方控制:

c.就地手動控制。

各站場配置先進的電視監控系統,實現調度中心對全線各站的實

時監視。

2.水擊控制與保護

由PLC和操作站組成的站控系統主要完成的控制、保護功能有:

進出站壓力調節系統;分輸(分油)站分油流量調節系統;出站壓力

超高泄放系統;進出站壓力超限停泵聯鎖保護系統。在調度中心設置

水擊超前保護與控制系統。

3.順序輸送控制、界面檢測及跟蹤

a.順序輸送控制

管道的自動控制系統將完成對不同油品的批量計劃、批量跟蹤、

預測混油量、在接收點自動切換純凈油進入指定的油罐。

b.界面檢測及跟蹤

為了保證成品油界面檢測及跟蹤可靠性,減少投資和生產成本,

本設計擬采用在線密度檢測、熒光檢測與界面跟蹤軟件相結合的方

式,實現不同油品界面檢測與控制。在油品接收點的進站處安裝高精

確度的在線密度計和熒光檢測儀,準確地檢測純凈油和混油的界面,

以便按預先計算后排定的程序將純凈油和混油分離。

4.管道檢漏與定位

為防止管道泄漏,本設計在調度中心采用管道泄漏檢測與定位軟

件。操作人員在調度中心能根據計算機計算結果,確定管道是否泄漏、

泄漏量及泄漏點。并將有關信息通知就近輸油站或管理部門。

5.模擬仿真系統

模擬仿真系統是管理輸油管道的工具。它作為SCADA系統的一部

分,完成準確地評價管道的過去、解釋管道當前發生的事件、預測管

道的將來等任務,為操作調度人員提供調度和操作參考,以保證輸油

管道安全、平穩、高效、經濟運行。該軟件將在調度控制中心的一臺

專用的工作站中運行。

模擬仿真軟件計算所得出的部分結果,如管道的泄漏報警、輸油

泵的優化工作點、全線泵站及泵的工作匹配、不同品種的成品油在管

道中的位置、清管器在管道中的位置等,將由仿真軟件寫入到SCADA

軟件的實時數據庫中,在操作員工作站上顯示,作為操作員對管道運

行調度的參考。

6.計量

采用質量流量計進行油品的交接計量。

四、通信

由于成品油順序輸送工藝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建立穩定、可靠、

不間斷的通信系統極為重要。考慮本工程各站場的通信需求,需設置

一套經濟可靠的通信系統來滿足輸油管道、油庫的自動化數據傳輸、

生產調度、行政管理等具體通信要求。

根據系統傳輸對通信保障的要求和管道途經地區的實際情況,

VSAT衛星通信及微波通信從其通信可靠性、傳輸容量及長期運營經

濟性考慮,均不宜作為主用信道。在與光纖通信系統之間進行比較后,

確定以郵電公網作為設計推薦通信方案。首站、末站及各分油站各租

用2條電路,暫按64K考慮,一用一備。各站語音電話向當地郵電部

門申請。

五、供配電

本工程首站、末站,生產用電為一級負荷,其余均為二級負荷。

用電負荷主要包括各輸油站場的工藝設備、自控、供水、陰極保護、

通信等崗位的動力負荷、照明負荷,以及相關生活和公共設施的動力

和照明負荷。

1.長辛店首站供電依托現有長辛店油庫供電系統,但需要上級

變電所相應增容改造。站內新建10kV戶內配電間…座,作為新建輸

油首站高壓總供電中心。新建配電間為雙電源進線,進線為現油庫兩

條10kV架空進線。自新建配電間配出兩回路為現油庫變電所變壓器

供電。

2.黃村分油站、順義分油站、沙河末站等3個站依托現油庫供

電系統,目前各油庫供電系統可靠性高,可滿足供電需求。各站新建

0.4kV低壓配電間一座。

3.通州注入泵站新建10kV戶內配電所一座,作為新建輸油泵

站高壓總供電中心。新建配電間為雙電源進線,進線引自附近上級變

電站。線路為10kV架空敷設。

4.陰極保護

陰極保護系統配電依托各站所在油庫內低壓配電系統。

六、公用工程

1.給水

管道沿線5座站場除新建通州站給水就近從城市給水管網引入

外,其他站場的生產、生活用水均依托石油公司各油庫已有的給水系

統。

2.排水

管道沿線除順義分油站和沙河末站各新建2座5000m:'儲罐外,其

他各站均利用已有儲罐。順義、沙河站新建儲罐含油污水排放到油庫

現有含油污水處理系統。罐區雨水排放依托油庫的排水系統。

通州注入泵站的生產、生活污水排入站內新建排水管網。其余各

站生產、生活污水均依托各油庫原有排水系統。含油污水依托油庫原

含油污水處理系統。

3.消防系統

新建站場均在現有油庫內擴建,消防等級都不高于各油庫現有系

統的消防等級,因此,各站的消防均可依托各油庫現有固定消防設施,

各站生產設施如輸油泵區、計量區按規定配備一定數量的滅火器。順

義、沙河站新建汽、柴油罐組與現有其它汽、柴油罐組共用罐區消防

系統,消防水管網采用環狀布置,配備相應消防管網和消火栓。

4.總圖與運輸

本工程新建工藝站場共5座,通州注入泵站為新建站,其他均在

石油公司油庫內擴建,新建建構筑物總面積為3337m:

七、機構及人員

本工程設置一級管理體制,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為一級管理機

構,下設輸油調度控制中心,負責首站、分油站及末站油品的調配。

調度控制中心直接對各站進行生產調度與技術管理。

全線定員只考慮生產定員,輔助及服務工種依托社會,總定員人

數為88人。

八、主要工程量及經濟指標

1.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見表1-3-2。

表1-3-2主要工程量

序項目單位工程量序號項目單位工程量

—線路4線路截斷閥室座4

1輸油管道長度km1445土石方工程

1.1直縫電阻焊鋼管km5.1管溝土方10m336

6323.997.9L320km7二工藝站場

4)323.9X7.1L320km931首站座1

4)273.1X7.1L320km32分油站座2

6273.1X6.4L320km413注入泵站座1

2穿(跨)越工程4末站座1

2.1鐵路穿越m/處192/75新建油罐總容量10W2.03

2.2穿越主要公路m/處1355/42—外電線路km18

2.3其它公路m/處426/25四通訊工程

2.4中型河流穿越m/處2060/51租用公網條2

2.5小型河流穿越m/處430/23五調度控制中心處1

2.6砌石護坡m32100

3陰極保護站座2

2.主要經濟指標

主要經濟指標見表1-3-3。

表1-3-3主要經濟指標

序號項目單位數量備注

—輸油規模

1輸油量X104t/a467

二三材用量

1鋼材t7700其中管材:7456

2木材m360

3水泥t800

—電力消耗

1電總耗10'kW.h/a635

2電單耗kW.h/104t.km313

四總占地面積

新建通州站征地20

1.永久性占地畝16

2.臨時征地畝3100作業帶平均14m寬。

五總建筑面積m23357

六定員人88

七總投資萬元23943其中外匯298萬美元

1建設投資萬元23148

2建設期利息萬元477

3流動資金萬元318

八輸油成本

1年均經營成本萬元1182

2單位輸油成本元/t.km0.099

九財務評價指標

1管輸單價元/t.km0.205

財務內部收益率(稅%12.00

2

前)

3投資回收期(稅前)年9.44包括建設期

4國內借款償還期年9.58包括建設期

第四節總體技術水平

1.采用串聯泵常溫密閉輸油工藝,充分利用剩余能量,提高管

道系統的整體運行效率。

2.采用先進的SCADA控制系統,實現全線由調度控制中心對管

道集中監控。沿線各站的站控制系統可獨立監控該站運行,并將有關

信息提供給相關的控制系統。采用調節、泄壓、停泵三級控制方式,

控制水擊的影響,提高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3.采用先進的管道專用軟件,實現系統模擬仿真、界面跟蹤、

自動檢漏與精確定位。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